高中生物教案集合8篇_第1頁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8篇_第2頁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8篇_第3頁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8篇_第4頁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高中生物教案集合8篇

精選高中生物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

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教

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8篇,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物教案篇1

一、激發(fā)興起,導入新課

教師在上課之初,可以提問學生,誰愿意說一說自己有無曾

經對某種物質過敏的現(xiàn)象?如果學生不愿意承認,教師可以幫助

學生打消顧慮,指出大多數(shù)過敏反應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

會引起組織細胞的損傷。也可以請學生說一說聽過見過的別人的

過敏反應,指出過敏反應雖然是一種常見病,卻和人們談虎色變

的艾滋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癌癥一樣屬于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

了解這些病的發(fā)病機理,有效地防病治病是我們學習、研究免疫

學的重要目的。

二、復習舊知

引導學生回憶什么叫免疫,回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

程。理解到人體的免疫功能正常時可以對非己抗原產生體液免疫

和細胞免疫,發(fā)揮免疫保護作用。當免疫功能失調時,就可引起

各種疾病。

(一)過敏反應

請負責該內容的調查小組介紹相關資料,在可能的范圍內讓

學生把他們掌握的內容說足說透。學生事前準備的文字材料、數(shù)

字、圖表要用攝像頭當堂打出來,效果會更好。之后教師要引導

學生從以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

1.過敏反應的舉例和類型

學生舉的實例可能會很多,尤其是走訪專家醫(yī)生和查閱資料

之后,正好彌補了教材內容的不足。因為課本上講的只是臨床上

最常見的I型過敏反應疾病,其他類型的均未涉及,所以如果學

生舉的實例中除了有書本上的實例外,還有如新生兒溶血癥、自

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

炎等。教師也要肯定,因為有些自身免疫病其發(fā)病機理相似于II

型、III型、IV型過敏反應。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能引起I型過

敏反應的物質與具體的過敏反應癥狀聯(lián)系起來,例如:

全身性過敏反應:引起過敏性休克,主要是藥物過敏,如青

霉素、頭泡霉素,普魯卡因,鏈霉素等。

呼吸道過敏反應:引起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如花粉、

塵蜻、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過敏反應: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休克,

如魚、蝦、蟹、蛋、奶等食物。

皮膚過敏反應:引起麻疹、濕疹、血管性水腫,如藥物、食

物、腸道寄生蟲、冷熱刺激等。

這樣進行總結,學生以后再遇到類似情況可以自己判斷,有

效預防。

2.過敏反應的概念和特點

在總結上述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上述反應就屬

于過敏反應,而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就叫過敏原,由于I型過敏

反應同學聽到見到的比較多,它的三個主要特點也容易理解,即:

①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②一般不會損傷組織細胞;

③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3.機理

過敏反應發(fā)生的機理是一個復雜和抽象的過程,按照書上的

示意圖和文字敘述,學生可能不易理解,學生匯報查閱的資料也

可能過于復雜。教師可將I型過敏反應發(fā)生的機制劃分為三個階

段:

①致敏階段:過敏原進入機體后可選擇誘導過敏原特異性B

細胞產生抗體應答,此類抗體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即課

本上所說的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細胞,

其中肥大細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圍的結締組織中和黏膜下層,

而嗜堿性粒細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結合,而使機體

處于對該過過原的致敏狀態(tài)。通常這種致敏狀態(tài)可維持數(shù)月或更

長,如果長期不接觸該過敏原,致敏狀態(tài)可自行逐漸消失。

②激發(fā)階段:指相同的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通過與致敏

的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表面的抗體特異性結合,使這種細胞

釋放生物活性介質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釋放的生物活性介質

除了組織胺以外,還可以是前列腺素D2、白三烯、血小板活化

因子等,但它們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

擴張和通透性增強,腺體分泌物增多。

③效應階段:指生物活性介質作用于效應組織和器官,引起

局部或全身過敏反應的階段。根據(jù)反應發(fā)生的快饅和持續(xù)的時間

長短,可分為早期相反應和晚期相反應兩種類型。早期相反應主

要由組織胺引起,通常在接觸過敏原數(shù)秒鐘內發(fā)生,可持續(xù)數(shù)小

時,晚期相反應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過敏原刺

激后6?12h發(fā)生反應,可持續(xù)數(shù)天。

4.防治措施

關于過敏反應的防治措施,學生調查后會匯報得比較全面。

否則,教師可簡要介紹過敏原皮膚實驗的方法、脫敏治療、撲爾

敏、苯海拉明等藥物防治的機理。

(二)自身免疫病

1.概念和舉例

由責該部分內容的小組匯報調查憎況,使同學們了解除了書

上的實例,還有哪些病也用于自身免疫病。學生可能會涉及到的

自身免疫病還有: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

重癥肌無力、肺出血腎炎綜合癥、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腎小球

腎炎、慢性活動性肝炎等,總結這些病的共同特點,都是自身免

疫反應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了損傷,并出現(xiàn)癥狀,引出自身

免疫病的概念。

2.發(fā)病機理

關于自身免疫病的發(fā)病機理,具體過程各不相同。課本上僅

以風濕性心臟病為例,講了由于分子模擬而導致自身抗原出現(xiàn)的

過程,與之相類似的還有流感病毒、多瘤病毒、巨細胞病毒等。

它們都與正常細胞或細胞外成分有相類似的抗原決定簇,針對這

些病毒,抗原決定簇的免疫應答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

可薩奇病毒感染激發(fā)的免疫應答可攻擊胰島B細胞,引發(fā)糖尿

病。鏈球菌有多種抗原蛋白與人體腎基底膜有交叉抗原,也可引

發(fā)急性腎小球腎炎。多種徽生物因其熱休克蛋白與人的熱休克蛋

白以及多種組織有交叉的抗原,可引起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心肌炎、

饅性活動性肝炎。而書上小字介紹的紅班狼瘡的病因與上述病因

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憎況簡要介紹。

教師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預防自身免疫疾病應注意什么?

學生根據(jù)上述發(fā)病原理分析討論,應該理解到:由于多種們

原體的感染可邀過抗原模擬的方式誘發(fā)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采

用疫茵和抗生袁控制病原體的感染可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

病率。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上述兩類疾病在免疫反應上有什么相似

點?學生邀過分析思考這個問題,理解免疫失調的含義,包括過

強和過弱兩個方面。上述I型過敏反應就可以理解為因免疫反應

過強而造成的免疫失調,但通常不損傷組織細胞;而免疫反應過

強坯可能造成不能識別自我成分而患自身免疫疾病。那么免疫反

應過弱又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呢?這樣引出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三)免疫缺陷病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及特點

由學生匯報收集資料的結果,首先明確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是指由于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教師還應從概念出

發(fā)引導學生思考該病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學生通過分析推理應該

理解到該病的共同特點是:由于對各種病原體的易感性增加,患

者出現(xiàn)反復的、持續(xù)的、嚴重的感染,如氣管炎、肺炎、中耳炎、

化膿性腦膜炎、膿皮病,甚至于惡性腫啟的發(fā)病率比同齡正常人

高100?300倍。

2.免疫缺陷病的種類

學生匯報的免疫缺陷病可能有多種,教師應引導學生劃歸到

書上提到的兩種類型中,即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獲得性免疫缺陷

病。

①對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學生容易理解,但書上并沒

有舉出實際的病例,教師可視具體情況介紹幾種病例以豐富學生

的感性認識,如性聯(lián)無丙種球蛋白癥、先天性胸腺發(fā)育不全、伴

濕疹血小板減少的免疫缺陷病、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等。

②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到其實大多數(shù)免疫缺陷病主要發(fā)生于

出生后較晚時期,屬于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書上的概念中提到

“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學生可能會對這些因素非常

關注,教師或調查小組的同學可以向學生介紹常見的引起獲得性

免疫缺陷病的因素,如營養(yǎng)不良、感染、藥物、腫瘤、手術、外

傷、燒傷、脾切除等。接著教師指出,艾滋病就是由“人類免疫

缺陷病毒(HIV)”感染人體而引起的一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疾病,

調查小組的同學可以展示他們收集到的關于艾滋病的圖片、數(shù)

字、錄像等,學生或者通過自學,或者在調查小組同學的引導下

明確以下內容:艾滋病的全稱、病原體及存在部位、發(fā)病機理、

癥狀、傳播途徑、預防措施,其中關于發(fā)病機理因為涉及到前面

講述的免疫應答的內容,學生對課本上“特別是能夠侵入T細

胞”存在疑問。例如,侵入的到底是哪種T細胞?除了侵入T細

胞還能侵入哪些細胞?對此教師可適當展開:HIV的表面有一層

糖蛋白分子,其構象正好和助T細胞上的一種糖蛋白互補,兩者

結合后病毒得以進入助T細胞。但另外一些免疫細胞,如巨噬細

胞和一些B細胞,甚至其他一些組織細胞如腦細胞,也可被HIV

侵入,后者使有些艾滋病患者有嚴重癡呆、行動遲緩、記憶力喪

失等癥狀。因為助T細胞是兩種免疫系統(tǒng)都要依靠的細胞,助T

細胞大量被消滅,患者將失去一切免疫功能,而各種傳染病將乘

虛而入,患者最后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由于艾滋病已成為全社

會關注的熱點,教師最后可以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目的是引導學生既要重視又要消除不必

要的恐慌,同時做到全社會都來關心艾滋病患者。

(四)免疫學的應用

1.免疫預防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種人痘的方法預防

天花是人類免疫預防的開始,借此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

回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理解機體受到病原體感染后,

能產生特異性抗體和效應T細胞,從而提高對該病的免疫力,這

正是免疫預防的基本原理。接著教師提出啟發(fā)性問題:

(1)什么叫免疫預防?

(2)什么叫疫苗?你知道用來預防接種的疫茵有哪些?

(3)免疫接種可以預防所有的傳染病嗎?為什么?

學生通過對上述問題的討論理解到,預防免疫就是采用人工

方法使機體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來預防疾病的方法。免疫預防常用

的方法是預防接種疫苗,而國際上把細菌性制劑、病毒性制劑以

及類毒索統(tǒng)稱為疫苗。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我國推薦的兒童

免疫程序,并且指出像艾滋病等很多傳染病的疫苗還有待于進一

步的研制,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

2.免疫治療

請學生根據(jù)書上所提供的免疫治療的常規(guī)方法及兩種具體

方法,思考下列啟發(fā)性問題:

這兩種方法分別是針對哪兩種免疫系統(tǒng)起作用的?為什

么?

免疫治療是否只是加強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為什么?

從上面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注意,對于體液免疫的缺陷和細

胞免疫的缺陷應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從上面第

二個問題引導學生注意,“調整”二字的含義,包括免疫增強和

免疫抑制兩種療法,以此來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同時教師舉

例:糖皮質激素和環(huán)磷酰胺就常常作為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抑制劑

來抑制免疫應答。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出器官移植的問題。

3.器官移植

學生不難理解器官移植的概念和四種類型。教師主要要引導

學生分析臨床上常用的同種移植及其成敗的關鍵是什么,并使學

生理解:一是尋求與受者HLA相配的供者組織或器官;二是使用

免疫抑制劑。分析上述第一條措施時要向學生滲透關愛他人的崇

高精神境界,分析第二條措施時可以分析患者終生使用免疫抑制

劑有什么不良影響,進而引出當前抑制免疫研究的熱門一一誘導

對移植物的特異性耐受,這是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指在不使用免

疫抑制劑的情況下,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對某一整套抗原的長期特異性

無應答狀態(tài),以此來引起學生對當代生物科學的關注和責任感。

要點提示

1.各種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很多,教師在課前要多查一些

資料,不要輕易否定學生所舉的病例。

2.在本小節(jié)所列舉的三類免疫缺陷病中,過敏反應和免疫

缺陷病屬于免疫反應過強引起的疾病,區(qū)別在于前者一般不會引

起組織損傷,后者會引起組織損傷。而免疫缺陷病屬于免疫反應

過弱引起的疾病。

板書設計

(一)過敏反應

(二)自身免疫病

(三)免疫缺陷病

(四)免疫學的應用

1.舉例和類型

1.概念和舉例

1.概念和特點

1.免疫預防:方法意義

2.概念和特點

2.發(fā)病機理

2.種類

2.免疫治療:方法舉例

3.發(fā)病機理

3.防治措施

3.器官移植:概念成敗關鍵

4.防治措施

高中生物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闡明群落的演替過程。

2.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3.關注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群落的演替過程。

三、教學策略

本節(jié)應緊緊抓住“動態(tài)發(fā)展觀”實施教學。如果說群落的結

構可從橫向進行剖析,是現(xiàn)時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學

要用歷史性的眼光,從縱向進行尋蹤。群落是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它

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著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

用。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shù)群落中物種結構相對穩(wěn)定。但是,當

群落結構受到干擾或破壞,一些種群消失了以后,總會有其他一

些種群來占據(jù)這個群落的空間,經過一段時間,又會有另一些種

群興起,逐漸取得優(yōu)勢。群落演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總是向著

群落恢復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的方向進行。

有條件的學校,在進行“問題探討”內容的教學時,可以讓

學生觀看錄像資料片(或類似題材),引發(fā)學生思考。事實上,

學生對群落演替的現(xiàn)象并不陌生,只是沒有建立起概念與現(xiàn)象之

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從學生熟悉的事例出發(fā),引導

出群落演替的各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終圍繞著生物之間、

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與相互作用,以動態(tài)發(fā)展觀引發(fā)學生對演

替的本質進行思考。

“棄耕農田上的演替”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與“發(fā)生在裸巖

上的演替”過程相比較,分析共同點與不同點。提示學生思考:

農田是人類對自然群落進行改造的產物,在農田上群落的演替能

否恢復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學習了這兩種演替類型后,教師

引出“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概念,學生就比較容易理

解。

關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的教學,教材中提供了

“踐踏對草地群落的影響”的素材,意在從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

事例展開教學?!白叩娜硕嗔司统闪寺贰?,這是一個在日常生活

中極為常見的事例,但人們未必從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過。教學

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題目上做文章,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

象、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讓學生在野外進行實

地考察,然后在課堂中組織討論。

實地觀察時,提示學生根據(jù)踩踏情況,將雜草進行分類:經

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輕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種類;不太被踩踏

的地方的種類。要作較長期的觀察,將觀察的情況列表記錄,必

要時將觀察到的情況繪圖,或用拍攝照片方式進行記錄。觀察時

要注意:

雜草的種類;

莖稈高度和長勢;

生長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圍樹木生長等其他的情況;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觀察其根的形態(tài)。

在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相關資料(也可讓學生舉例)

分析人類活動對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響。在分析中要

把握:(1)人類活動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的,可以對生

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加

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系;

(2)人類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殺動物,也可以封

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

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由此引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建議這部分內容采用

上網調查或通過其他渠道收集資料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調

查:

(1)我國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后果,認識到必須與大自然

和諧相處,絕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得一時的發(fā)

展,必須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處理好經濟發(fā)展同人口、資源、環(huán)

境的關系,致力于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

(2)《退耕還林條例》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3)政府在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時的主要政策,

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類對群落演替

的影響。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人類生存和發(fā)展與群落演替的良性發(fā)

展之間的關系。

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表現(xiàn)在外來物

種的入侵。關于外來物種入侵,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中已有所

介紹,故在本節(jié)中該概念沒有出現(xiàn)。由于在本節(jié)練習中涉及了這

方面的知識,應適當介紹相關內容:

(1)人類活動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將一種新的物種引入到

某一群落之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這些脫離了原有生物之間相互

作用關系的新物種往往會大肆擴散和蔓延開來,迅速成為優(yōu)勢

種,打破原有群落的穩(wěn)定性,危及已有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

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對當?shù)亟洕?、社會造成巨大?/p>

害;

(2)與人類對環(huán)境的直接破壞不同,外來入侵物種對環(huán)境

的破壞及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威脅是長期的、持久的。當人類停止對某

一環(huán)境的污染后,該環(huán)境一般會逐漸恢復,而當一種外來物種停

止傳入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時,已傳入的該物種個體并不會自動消失。

由外來物種入侵導致的本地物種的滅絕往往是不可恢復的;

(3)我國目前已公布了外來入侵物種名單。1982年原產美

國的松材線蟲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發(fā)現(xiàn)傳入我國,到20xx年,

已經在江蘇、安徽等十多個省八十多個縣(市)發(fā)現(xiàn)松材線蟲危

害,每年致死松樹600多萬株,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shù)十億元。

隨著我國對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多,防止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

已成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

高中生物教案篇3

I學習目標

1.列舉其他植物激素。

2評述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

II學習重難點

1.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

2.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

3.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資料。

III方法指導自學質疑/交流展示

自學質疑、交流展示、知識建構、基礎檢測、鞏固練習、能

力提升

一、自學質疑/交流展示

1.除生長素外,植物體內還存在xx等植物激素。

2.植物體內各種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共

同調解。

3.的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植物生長調節(jié)具有xx等優(yōu)點,在生長中得到廣泛使用。

-、

1、下列對植物激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它在植物體內含量極少B、它對植物生命活動具有調節(jié)

作用

C、它是植物體一定部位產生的D、它的化學本質是呻喋乙

2、把成熟的蘋果與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

成熟,是由于蘋果放出了()

A、乙烯B、赤霉素C、脫落酸D、細胞分裂素

3、植物激素是指O

A、活細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調節(jié)物質B、一定部位合成的微

量高效調節(jié)物質

C、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D、細胞合成的具有調控代

謝功能的物質

4、細胞分裂素不存在于()A、莖尖B、根尖C、成熟的果

實D、萌發(fā)的種子

5、能夠延緩葉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O

A、生長素B、赤霉素C、細胞分裂素D、脫落酸

6、下列除哪種激素外,都能促進植物生長()

A、生長素類B、赤霉素C、細胞分裂素D、乙烯

7、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調節(jié)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長素B、赤霉素C、多種激素D、乙烯

13.根據(jù)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進行插條繁殖時,如果在枝條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長

的芽或幼葉,桿插枝條就容易生根,這是因為。

(2)如圖(一)為桃樹,圖(二)為龍爪槐,請回答它們

頂芽產生的生長素的運輸方向(回答A-B或B-A),并解釋原

因。

①桃樹,龍爪槐。

②原因是。

(3)農業(yè)生產上常用生長素類似物噴灑生長有某種雙子葉

植物雜草的水稻田,結果水稻正常生長,雜草死亡。這說明。

(4)松柏、杉樹的樹冠都明顯呈寶塔形,請解釋其形成原

(5)要使貯藏越冬的蔬菜保持綠色,應給蔬菜噴灑哪種植

物激素,并解釋使用這種激素的原因。

(6)剛剛收獲的馬鈴薯塊莖種到土壤里不能發(fā)芽,其原因

是塊莖含有較多的,進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發(fā)芽,

可用處理。

13、(1)芽和幼葉能產生生長素,促進桿插枝條的生根

(2)①A-B;B-A②在芽中生長素的運輸是由形態(tài)學上端

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

(3)雙子葉植物雜草對生長素敏感性較強,在較低濃度下,

生長就被抑制,而單子葉植物水稻在這一濃度時卻能正常(或促

進)生長。

(4)這是一種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越往下,離頂芽越遠,側芽

積累的生長素就越少,發(fā)育形成的側枝就越長。反之,越往上,

就越短。

(5)細胞分裂素,因為它有防止葉片衰老的作用。

(6)脫落酸;赤霉素

高中生物教案篇4

1、舉例說明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

類型及特點、

2、簡述主動運輸對細胞生活的意義,舉例說明大分子進出

細胞的方式

3、通過滲透實驗說出細胞吸水或失水情況,指出被動運輸

與主動運輸方式異同點。

重點: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難點:滲透實驗

一、小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膜方式(一)被動運輸

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7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

1、概念:物質梯度進出細胞,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的

擴散。

2、擴散:由于物質而產生的物質現(xiàn)象,即一種物質從區(qū)域

向區(qū)域遷移的過程。

3、類型:

(1)簡單擴散(或自由擴散):分子質量相對或的物質,在

不需要參與的情況下通過進出細胞的方式,如、、、、等的運輸。

(2)易化擴散(或協(xié)助擴散):需的參與,從區(qū)域到區(qū)域的

擴散,如進入紅細胞。

4、動力:。

5、滲透:水分子從通過等結構向水分子區(qū)域的。簡單的說

就是水分子以方式通過細胞膜等結構稱滲透。

(1)動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與失水

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吸水膨脹

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失水皺縮

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

(2)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與失水

(二)主動運輸

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5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

1、概念:物質梯度進出細胞,既需要膜上的參與,又需要

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的運輸方式。[

2、舉例:植物根細胞對的吸收,、進入動物小腸絨毛上皮細

胞。

3、意義:

(1)使活細胞主動選擇吸收,及時排出和對細胞的物質,

保證細胞的順利完成。

(2)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即可以自由通過,細胞選擇吸收的

或小也可以通過。如應用于人工腎的。

[思考討論]

1、簡單擴散和易化擴散有什么異同?

2、畫圖表示主動運輸和簡單擴散、易化擴散有什么異同?

3、低溫會影響物質的主動運輸嗎?為什么?

4、將一張洋蔥鱗片葉放在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裝片,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3種狀態(tài)的細胞,如圖1—3,你認為這3個

細胞在未發(fā)生上述情況之前,其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A.A>B>CB.ACD.B[思考討論]

閱讀教材P49“拓展探究”,歸納大分子出入細胞的方式與

小分子出入的異同。

用簡略形式歸納本節(jié)內容

物質進出細胞都要穿過細胞膜,不同的物質穿過細胞膜的方

式不同,下列兩圖表示在一定范圍內細胞膜外物質進入細胞膜內

的兩種情況。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A、B所示的物質運輸方式,A是,B是。

(2)上述2種運輸方式中,哪一種加入呼吸抑制劑后曲線會

發(fā)生變化?為什么?

將人體血液置于9%的食鹽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制成裝片,

用顯微鏡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血細胞呈現(xiàn)()。

A.質壁分離B.正常狀態(tài)C.細胞膜破裂D.細胞皺縮

在馬鈴薯中用打孔器取兩圓柱體塊P和Q,P放在蒸俺水中,

Q放在與馬鈴薯細胞液等滲的鹽溶液中,1小時后測定處理的圓

柱體是否與原來的孔剛好合適()。

A.P不合適,但Q剛好合適.B.P不合適,Q也不合適

c.P精確地合適,Q也精確地合適D.P精確地合適,但Q

不精確地合適

高中生物教案篇5

一、設計思路

在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為依據(jù),不拘泥于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重組

教材,優(yōu)化課堂教學。本節(jié)的主干知識是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的過程,這是一個微觀的分子水平上的過程,學生缺乏直觀經驗,

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動畫和物理模型模擬等,使這一內容直觀

化;側枝內容是RNA的種類及遺傳密碼的概念、種類、特點等。

這部分內容涉及的物質種類也比較多繁雜,我將它們置于本節(jié)課

之前和之后分別講解。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本章的開篇,是本章學習的基礎,也是教學的難

點所在,要用2課時。由于課時調整,我在上完DNA結構后直接

跳躍講述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內容,課程標準中與本節(jié)教學相

對應的要求是: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概述”是理解水

平的要求,即要求學生能夠把握知識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能夠與已

有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進行解釋、推斷、區(qū)分和擴展等。因此,本

節(jié)教學主要是對轉錄和翻譯過程的描述,而且讓學生理解轉錄和

翻譯的物質結構基礎以及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要達到理解

層次的目標,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觀點思考和討論相關

的問題,需要運用有關DNA和RNA結構的知識,以及結構與功能

相適應的觀點進行分析;“為什么是三個堿基編碼一個氨基酸

呢?”需要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進行分析。本節(jié)教材的另一

特點是插圖多而且復雜。插圖包括結構示意圖、化學組成區(qū)別圖、

轉錄過程流程圖、翻譯過程流程圖和一個mRNA分子上的多個核

糖體同時合成多條肽鏈示意圖等。能否處理好教材中的插圖,是

本節(jié)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DNA分子結構后,已經能夠建構DNA的分子模型,

并掌握了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同時對DNA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

進一步探知有關DNA的其他問題,學習的欲望強烈,但是學生往

往會陷入學習時明白,學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因此在每節(jié)課前

都有一個復習舊知識的環(huán)節(jié),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2)能運用數(shù)學方法,分析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理

解密碼的簡并性。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識圖能力,分析歸納和推理判斷的能

力。讓學生能利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轉錄和翻譯的

概念、原理和過程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用生物學觀點認識和分析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

規(guī)律。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

(2)教學難點

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在整體上我決定,一方面從學習目標的任務

入手進行教學設計,主要完成什么是轉錄?怎么轉錄?什么是翻

譯?怎么翻譯?這四個問題。另一方面調整課堂結構,不再利用

傳統(tǒng)的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的教學敘事程序,而是采用從整

體到局部,先了解全貌再深究細節(jié)的程序;在策略上,充分激發(fā)

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設置問題串,層層設

疑,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法上,采用多媒體

課件、模型模擬等形式,把抽象、復雜、微觀的過程動態(tài)化、形

象化、宏觀化。這樣有利于突出重點、分解難點,增強學生對知

識點的感悟和理解,又能節(jié)省時間。但教材中的八幅圖表不能放

棄不用,否則就會忽視了學生的識圖、辯圖和析圖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學法指導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六、教學過程

高中生物教案篇6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

了解中國合成牛胰島素事件。

;培養(yǎng)分析分析資料的能力。

:了解中國是首個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機物的國家,增

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

閱讀訪談,學習科學家們實事求是、艱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激發(fā)學生對高中生物的興趣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以概述《細胞與分子》模塊作為引入。

師:比較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生物知識特點,大家拿到課本可

能會想,初中的時候不是已經學過細胞了嗎?為什么高中還要再

學呢?初中的生物知識著重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大概情況,而且

因為學生沒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很多

知識在初中階段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就拿細胞結構來說吧,初

中的時候,老師只能讓學生知道動物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

細胞核構成,至于細胞為什么是有生命的,細胞是怎么樣生活的,

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只有在同學們在初三、高一學習了化學的

基礎知識后我們才可以對生命進一步的學習。學習科學就是這

樣,當你掌握的知識越多時候,反而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更

多。

這個學期開設的《分子與細胞》模塊,將為我們在化學分子

的層面上,解釋細胞的結構以及生命活動。解答在初中階段沒有

辦法解開的謎團,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事件以及科學家訪談錄

師:要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我們先來看一個我們

國家在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背

景資料)。

學生閱讀背景資料和閱讀課文中的訪談錄,以問題引導:人

工合成牛胰島素在生物學上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從訪談錄中,你

認為造就了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閱讀完了這些資料,你覺得

對于你學習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啟發(fā)呢?

(三)簡單介紹高中生物的教材、學習方法和意義

1.教材分為必修3個模塊、選修3個模塊。必修:分子與細

胞、遺傳與進化、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簡述三者之間知識結構上的關系;

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點: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增加了探究活動(什么是探

究活動、探究活動的流程: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

作出結論)、模型制作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

活動。

2.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生物學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地位和相關領

域的成果,各個學科之間的邊

界已經模糊,而出現(xiàn)了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生物學不僅僅是

知識的互動,更加是能力培養(yǎng)和思維方式不斷完善的過程。

第一章走進細胞第1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2課時)

一、教學目標:

: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

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二、教學重難點: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重點;說出生命

系統(tǒng)的層次是難點

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

四、課前準備:讓學生收集關于冠裝病毒相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第2節(ji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2課時)

一、教學目標:

:了解細胞學說的發(fā)展過程

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細胞形態(tài)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

的關系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

制作臨時裝片

觀察不同細胞的差異

:認同科學探索是一個曲折漸進的過程

認識水華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禁采發(fā)菜的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細胞的多樣性,特

別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是本課的.重點。而了解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用具:實驗材料、顯微鏡、ppt幻燈片。

課前準備:準備好實驗的材料(選取多少種細胞?)。

高中生物教案篇7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

(1)假如某地區(qū)正在流行“非典型性肺炎"(SARS),一個

患者突然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發(fā)熱、咳嗽,假如你是科技工作者,你

該怎樣對該患者進行診斷?

(2)在東南亞某地區(qū),突然發(fā)現(xiàn)大量家禽不明原因的死亡,

懷疑是感染了禽流感,假如你是科技工作者,你該怎么辦?

(3)一個母親患有一種遺傳病,現(xiàn)她懷有一胎兒,懷疑也

患有該遺傳病,該如何對該胎兒進行檢測,以確認他(她)是否

患有該遺傳病呢?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3相關內容,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上述問題并闡述自己的觀點,小組記錄員記錄并整理本組觀點。

對于“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與遺傳病檢測的方式

有很多種,如通過病理學等手段進行檢測;而現(xiàn)代生物技術中的

基因診斷技術可以使得上述疾病的檢測更加快速、靈敏、簡便,

使得疾病的防治更為有效。

第一例基因診斷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是在什么時候?診斷

的是何種疾病?

推進新課

板書:

二、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一)基因診斷

是1978年科學家對一位孕婦作了鐮刀狀貧血癥的產前診

斷。

那么基因診斷技術目前可以用來診斷哪些疾病因子呢?

通過多媒體呈示以下情景,教師對相關問題進行描述、分析。

基因診斷的對象主要有:

①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一般侵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可通過顯

微鏡檢查及免疫學方法進行診斷。但是,直接檢測病原微生物的

遺傳物質可以大大提高診斷的敏感性。而在無法得到商業(yè)化抗體

時,基因診斷就成為檢測病原微生物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的唯

一手段。此外,由于基因堿基配對原理的基因診斷可直接檢測病

原微生物的遺傳物質,所以診斷的特異性也大為提高。目前,基

因診斷已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的診斷中發(fā)揮了不可代

替的作用。

②先天遺傳性疾?。耗壳埃蠖鄶?shù)遺傳病還缺乏有效的治療

手段,因而可對胎兒進行產前基因診斷。對確診患病的胎兒實施

人工流產是避免遺傳病患兒出生的有效措施。

已有多種傳統(tǒng)的遺傳性疾病的發(fā)病原因被確定為特定基因

的突變。例如: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可引起苯丙酮尿癥;腺

普脫氨酶基因突變可引起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癥(SCID);而淋巴

細胞表面分子CD40或其配體(CD40L)基因突變則可引起無丙種

球蛋白血癥。這類疾病的診斷除了仔細分析臨床癥狀及生化檢查

結果外,從病因角度作出診斷則需要用基因診斷的方法檢測其基

因突變的發(fā)生。用基因診斷的方法檢測這些位點的改變,不僅對

臨床診斷,而且對疾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

義。

③后天基因突變引起的疾?。哼@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腫

瘤。雖然腫瘤的發(fā)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但人們可以初步認為腫

瘤的發(fā)生是由于個別細胞基因突變而引起的細胞無限增殖。無論

是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還是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如果確定這些改變的

發(fā)生,都必須進行基因診斷。

④其他:如DNA指紋、個體識別、親子關系識別、法醫(yī)物證

等。

假如某人患了流行性感冒,該如何進行治療?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生素或抗病毒類藥物,多喝白開

水,注意休息,幾天之后就可痊愈。

板書:

(二)基因治療

你了解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癥(SCID)的疾病機理嗎?這種疾

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生素或抗病毒類藥物,多喝白開

水,注意休息,幾天之后可痊愈嗎?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4基因治療的相關知識,并思考上述

問題。

患有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癥(SCID)的個體,其體內腺甘脫氨

酶基因突變,不能正常合成腺普脫氨酶,而該酶對于降解毒素是

關鍵的,因此患者將出現(xiàn)免疫缺陷。由于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

因而不能用治療流感的方法來治療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癥(SCID)。

假如某人患了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癥(SCID),該如何進行治

療?

可以通過基因治療技術來治療該疾病。

什么是基因治療?基因治療的原理(基因治療的兩種途徑)

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4中“基因治療的兩種途徑”圖群,

并思考上述問題。

基因治療(genetherapy)是指采用轉基因技術將外源正常

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因基因缺陷和異常引起的疾病,

以達到治療目的?;蛑委?genetherapy)的原理是指采用轉

基因技術將目的基因導入患者的某種細胞中,體外培養(yǎng)使其增

殖,然后輸回患者體內,這樣重組受體細胞因導入正常的基因,

可以糾正或彌補缺陷基因帶來的影響;或將帶有治療作用的基因

通過載體直接送入患者的某些細胞中,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

的。

基因治療技術能有效治療疾病、提高人類健康水平,那么目

前來說,是否所有的遺傳性疾病都可以采用基因治療?

不可以,例如神經細胞不能以基因治療技術進行治療。

進行基因治療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進行基因治療必須具備下列條件:①選擇適當?shù)募膊?,并?/p>

其發(fā)病機理及相應基因的結構功能了解清楚;②糾正該病的基因

已被克隆,并了解該基因表達與調控的機制與條件;③該基因具

有適宜的受體細胞并能在體外有效表達;④具有安全有效的轉移

載體和方法,以及可供利用的動物模型。

基因治療的前景十分誘人,那么基因治療的現(xiàn)狀與前景如何

呢?

課堂小結

(1)復合免疫缺陷綜合征的基因治療:1991年美國批準了

人類第一個對遺傳病進行體細胞基因治療的方案,即將腺甘脫氨

酶(ADA)導入一個4歲患有嚴重復合免疫缺陷綜合征(SCID)

的女孩。采用的是反轉錄病毒介導的間接法,即用含有正常人腺

音脫氨酶基因的反轉錄病毒載體培養(yǎng)患兒的白細胞,并用白細胞

介素n(IL-2)刺激其增殖,經10天左右再經靜脈輸入患兒。

大約1?2月治療一次,8個月后,患兒體內ADA水平達到正常

值的25%,未見明顯副作用。此后又進行第2例治療獲得類似的

效果。

(2)我國復旦大學等單位對乙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療也進行

了有意義的探索,他們在兔模型的基礎上,將人第IX因子基因通

過重組質粒(pcmvix)或重組反轉錄病毒(N2CMVIX)導入自體

皮膚成纖維細胞,獲得可喜的階段性成果,相信不久的將來,基

因治療會在我國取得成功。

(3)總體來說,目前已批準治療的病例約120例,其中約

110例為腫瘤,遺憾的是,除黑色素瘤有些端倪外,全都未能成

功。治療了10余例單基因病,除ADA缺乏癥和乙型血友病有一

定療效外,其余都還在實驗階段。但人們再也不懷疑基因治療不

僅可能辦到,而且指日可待。

你還了解其他生命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情況

嗎?

板書:

(三)研究性學習交流

活動主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關于“現(xiàn)代生命科學的

發(fā)展熱點是什么”的研究性學習成果。

給活動的組織者與交流者幾點建議:

(1)我們一定要本著“求是唯真、崇文揚善、創(chuàng)新臻美”

的態(tài)度去做科學,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以使我們第一次的研究成果

經得起別人的推敲。

(2)我們要從“小”處做“大科學”,不要從“大”處做

“小科學”。

(3)若以圖片、表格等形式來反映研究成果,會讓你的研

究成果更容易被聽眾所接受。

(4)研究性學習需要提出自己的研究報告,同時也要讓聽

眾看到研究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以增加研究成果的說服力。

(5)不妨向別人介紹一下自己在這個研究過程中親歷的一

些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這容易引起別人的共鳴。

(6)研究性學習的交流時間設置要合理,要給匯報者提供

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也要給聽眾提出問題、質詢的機會。

板書設計

二、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一)基因診斷

(二)基因治療

(三)研究性學習交流

習題詳解

1.(略)

2.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與當代科技發(fā)展現(xiàn)狀,利用報

紙、雜志、書籍、電視節(jié)目、廣播節(jié)目、互聯(lián)網等手段,通過走

訪、調查、收集、咨詢等方法,整理有關人類目前在基因診斷與

基因治療方面取得的進步與存在的問題的相關資料,并寫成調查

報告,在一定范圍內交流、展示。

高中生物教案篇8

復習重點:

1、世界和中國的人口增長趨勢

2、人口增長對生物圈的影響

3、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

4、人類發(fā)展和生物圈的關系

5、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總結、練習

教學儀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重點知識歸納

1、人口增長過快:地球上人口的承載能力大約是80億。

2、和人類活動有關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酸雨、臭氧層遭破

壞、溫室效應增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