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基礎綜合0711年歷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心理學基礎綜合0711年歷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心理學基礎綜合0711年歷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心理學基礎綜合0711年歷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心理學基礎綜合0711年歷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7心理學考研真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以內省法作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學派是

A、格式塔B、人本主義C、構造主義D、行為主義

2、通過搜集和分析某人過去和現(xiàn)在有關方面的資料,以推知其行為原因的方法是:

A、調查法B、個案法C、測驗法D、觀察法

3,有關大腦兩半球功能單側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人的言語活動中樞在

A、杏仁核B、邊緣系統(tǒng)C、大腦左半球D、大腦右半球

4、根據(jù)拉什利的腦功能“整體說”,學習活動的效率與大腦受損傷的面積及部位之間的關系是:

A、與面積大小成反比,與部位無關

B、與面積大小成正比,與部位無關

C、與面積大小成反比,與部位有關

D、與面積大小成正比,與部位有關

5、電風扇高速轉動時,人們看到的不再是偏一扇的葉片,而是一個整體的圓盤在旋轉,這種現(xiàn)象反映的是

A、視覺掩蔽B、視覺適應C、運動后效D、閃光融合

6、在湯里放10克鹽,要使湯的咸味嘗起來剛好有差異,需要增加2克鹽。根據(jù)韋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鹽,要使湯

的咸味剛好有變化,則需要加鹽

A、2克B、4克C、6克D、8克

7、“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體現(xiàn)了知覺的

A、選擇性B、整體性C、理解性D、恒常性

8、把下圖知覺為圓形時,遵循的知覺組織原則是

A、閉合原則B、連續(xù)原則C、相似原則D、視軸輻合

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深度知覺單眼線索的是

A、空氣透視B、結構梯度C、運動視差D、視軸輻合

10、注視下圖時,出現(xiàn)的小正方形時而凸起時而凹陷的現(xiàn)象稱為

A、注意起伏B、注意轉移C、注意分配D、注意分散

11、上課時,學生被突然飛進來的小鳥吸引,這種心理現(xiàn)象是

A、隨意注意B、不隨意注意C、隨意前注意D、隨意后注意

12、在人工概念形成過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種假設,逐次進行檢驗,保留正確的假設,放棄錯誤的假設,最后得出正確

的結論。根據(jù)布魯納的研究,這個人使用的策略是

A、保守性聚集B、冒險性聚集C、同時性掃描D、繼時性掃描

13、小張閱讀《西游記》時,根據(jù)文字描述在腦中呈現(xiàn)出孫悟空形象,這是

A、創(chuàng)造想象B、再造想象C、無意想象D、幻想

14、演講采用的言語形式主要是

A、書面言語B、內部言語C、對話言語D、獨白言語

15、某患者發(fā)音器官正常,但說話困難,出現(xiàn)“電報式”言語,其病變可能發(fā)生在:

A、威爾尼克區(qū)B、布洛卡區(qū)C、潘菲爾德區(qū)D、角回

16、引發(fā)動機的外在條件是

心理學考研真題1

A、誘因B、需要C、興趣D、信念

17、“倉廉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體性B、選擇性C、層次性D、動力性

18、小徐騎車經過路口,突然竄出一個小孩,他急忙剎車。停車后,心砰砰亂跳,并出了一身冷汗,這時他才感到“太可

怕了”。這種現(xiàn)象所支持的情緒理論時

A、詹姆斯-蘭格理論

B、坎農-巴德理論

C、阿諾德"評定-興奮”理論

D、沙赫特“認知-評價”理論

19、當荻悉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時,人們欣喜若狂。此時的情緒狀態(tài)是:

A、心境B、激情C、應激D、熱情

20、普拉切克認為情緒的三個維度是

A、愉快-不愉快、緊張-松弛、激動-平靜

B、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絕、激活水平

C、強度、相似度、兩極性

D、愉快度、緊張度、確信度

2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邏輯-數(shù)學智力

B、空間智力

C、社交智力

D、情緒智力

22、“大五”人格結構模型中的五個因素是外傾性、開放性、情緒穩(wěn)定性、宜人性和:

A、習俗性B、自制性C、責任心D、特異性

23、根據(jù)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具有強、平衡、不靈活特點的神經類型,對應的氣質類型是

A、膽汁質B、多血質C、粘液質D、抑郁質

24、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A、氣質B、能力C、性格D、意志

25、艾里康寧和達維多夫劃分兒童年齡階段的標準是

A、生理發(fā)育B、智力發(fā)展C、個性特征D、活動特點

26、根據(jù)艾里克森的理論,兒童逐漸從異性同伴中找到替代自己異性父母的對象,使戀父或戀母情結得到解決的原因是

A、個體成熟B、在游戲中獲得自我教育

C、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教育

D、大眾媒體的影響

27、一個嬰兒既需求與母親接觸,又拒絕母親的愛撫,其依戀類型是

A、安全型B、回避型C、反搞型D、遲緩型

28、對兒童腦電變化的研究表明,大腦各區(qū)域成熟的順序為

A、枕葉一顆葉一頂葉一額葉

B、聶葉一枕葉一頂葉一額葉

C頂葉一顆葉一枕葉一額葉

心理學考研真題2

D、額葉一顏葉一頂葉一枕葉

29、兒童能夠自發(fā)運用記憶策略,對羊與牛、作業(yè)本與教科書、蘋果與草莓的圖片進行分類記憶的年齡是

A、4一5歲B、6-7歲C、8-9歲D、10T1歲

30、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隨年齡增長而衰退的能力是

A、邏輯推論B、知覺速度C、圖形識別D、機械記憶

31>教育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誕生的標志是

A,1877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學》

B、1886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學》

C、1899詹姆斯的《對教師的談話》

D、1039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

32、奧蘇伯爾認為,影響知識學習的三個主要認知結構變量有穩(wěn)定性和

A、可利用性、清晰性B、可利用性、靈活性

C、可辨別性、清晰性D、可辨別性、可利用性

33、蘊涵“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學習理論是

A、社會學習理論B、人本學習理論C、認知學習理論D、聯(lián)結學習理論

3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

A、抽象性和結構性B、情境性和結構性C、抽象性和非結構性D、情境性和非結構性

35、內控型學生通常將個人成敗的原因歸結為

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運氣好壞D、任務難度

36、提出學習遷移概括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A、賈德B、苛勒C、伍德活斯D、魯賓斯坦

37、在個2X2的完全隨機設計中,若每種處理使用6名被試,整個實驗設計需使用的被試數(shù)是

A、6B、12C、18D、24

38、庫柏和謝柏特在“心理旋轉”實驗中發(fā)現(xiàn),每種反應都包括最基本的選擇反應時即基線反應時,反映基線反應時的刺

激旋轉角度是

A、0B、90C、180I)、270

39、加工水平效應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覺的加工水平越深,對經驗的記憶越好,若要求被試對同一組漢字進行漢字結構判

斷或漢字詞性判斷,然后對這些漢字進行再認測驗,根據(jù)上述研究結論,漢字結構判斷后的再認成績與漢字詞性判斷后的

再認成績之間的關系可能是

A、前者高于后者B、前者低于后者C、沒有差異D、無法判斷

40、一項實驗擬考查圖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識記,則材料是

A、自變量B、因變量C、控制變量D、無關變量

41、通過雙盲法來控制額外變量的方法屬于

A、匹配法B、平衡法C、排除法D、恒定法

42、在感覺閾限測定中,標準刺激由主式呈現(xiàn),隨后由被試調整比較刺激,使其與標準刺激相等,這種方法是

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誤法C、最小變化法D、系列探索法

43在信號檢測實驗中,如果擊中率的縱軸值為0.1虛報率的縱軸值為0.33,則該實驗中的B值為

A、-0.22B、0.22C、0.33D、3.00

44、在知覺實驗中,常用動景盤來研究

心理學考研真題3

A、真動知覺B、誘導運動C、自主運動D、似動運動

45、斯騰伯格提示短時記憶信息提取方式時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加法反應時法B、減法反應時法C、簡單反應時法D、選擇反應時法

46、在2X3實驗設計中,研究的因素有

A、2個B、3個C、5個D、6個

47、研究情緒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過程中情緒與其他心理變量之間關系的常用方法是

A、形容詞檢表法B、時間抽樣法C、情緒誘導法D、刺激反應時

48、在心理學實驗中要求特征是影響實驗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A、Stroop效應B、練習效應C、霍桑效應D、序列效應

49、系列位置效應常被看做是支持短時存儲不同于長時存儲的有效證據(jù),可通過對單詞等的自由回憶測驗獲得。如果改變

單詞頻率、單詞呈現(xiàn)速度、單詞系列長度,對系列位置效應最有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A、對漸近線和近因效應有顯著影響,但不影響首因效應

B、對首因效應和漸近線有顯著影響,但不影響近因效應

C、對首因效應有顯著影響,但不影響漸近線和近因效應

D、對近因效應有顯著影響,但不影響首因效應和漸近線

50、在學年開始時,實驗者測試了所有兒童的智商,然后從每班隨機抽取幾名兒童,告訴他們的班主任這些兒童“智力超

?!?。學年結束時,再對所有兒童進行同樣的測試,發(fā)現(xiàn)“智力超?!眱和巧谭謹?shù)提高的幅度明顯超過其他兒童。這種

現(xiàn)象稱為

A、羅森塔爾效應B、安慰劑效應C、反應定勢D、肯定偏向

51、世界上第一個智力量表是

A、比納-西蒙智力量表B、斯坦福-比納量表C、韋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測驗

52、根據(jù)樣本數(shù)據(jù)推斷總體時,如果虛無假設正確,但被拒絕。這種錯誤被稱為

A、a型錯誤B、p型錯誤C、D

53、真分數(shù)模型X=T+E中,E表示的是

A、系統(tǒng)誤差B、隨機誤差C,抽樣誤差D、標準誤差

54、某考生在?項測驗中得分60,經換算百分等級為70,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該考生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

A、30%B、40%C、60%D、70%

55、用于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的統(tǒng)計圖是

A、直方圖B、線性圖C、條形圖D、散點圖

56、根據(jù)默瑞需要理論編制的人格測驗是

A、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B、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C、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

D、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

57、將測驗對等分半后,兩半測驗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為0.6,校正后該測驗的分半是

A、0.70B、0.75C、0.80D、0.85

58、將Z分數(shù)轉換成T分數(shù)時,需要進行

A、正態(tài)化轉換B、非正態(tài)化轉換C、線性轉換D、非線性轉換

59、主題統(tǒng)覺測驗屬于

心理學考研真題4

A、成就測驗B、自陳測驗C、情景測驗D、投射測驗

60、等距量表的特點是

A、無絕對零點,無相同單位

B、無絕對零點,有相同單位

C、有絕對零點,無相同單位

D、有絕對零點,有相同單位

61、某次測驗的標準誤為2,被試甲在此測驗中得分為80,則其真實水平99的置信區(qū)間為

A、74.24~85.76B、74.84~85.16C、76.6f83.36D、76.04~83.96

62、已知某次學業(yè)成就測驗的平均分數(shù)是80,標準差為4,如果某考生得分為92,則該分數(shù)轉換為標準分后是

A、1B、2C、3D、4

63、在標準正態(tài)分布曲線下,正、負1個標準差范圍內的面積占曲線下總面積的

A、25.00%B、34.13%C、50.00%D、68.26%

64、現(xiàn)有一列數(shù)據(jù),它們是4,4,5,3,5,5,2。這列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眾數(shù)和全距依次是

A、4,4,2B、4,5,3C、5,4,4D、5,5,1

65、以學習成績?yōu)樾?,得到??智力測驗的效標關聯(lián)效度為0.8,將此測驗用于預測時,其測驗結果可解釋學習成績變

異的

A、6%B、20%C、64%D、80&

二、多項選擇題

66、強調注意選擇過程發(fā)生在信息加工某個特定階段的理論有

A、過濾器理論B、衰減理論C、后期選擇理論D、認知資源理論

67、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將人格特質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其中個人特質包括

A、中心特質B、首要特質C、根源特質D、次要特質

6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各種活動都具有最佳動機水平,而且動機最佳水平隨任務難度的不同而有差異,具體表現(xiàn)

A、在低難度任務中,處于較高動機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B、在中等難度任務中,處于中等動機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C、在高難度任務中,處于較低動機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D、在高難度任務中,動機水平的高低與工作效度無關

69、問題解決過程中常用的啟發(fā)式策略有

A、手段-目的分析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

70、導致縱向研究使用較少的原因有

A、樣本因時間延續(xù)而丟失B、階段性資料不易保存

C、研究人員變動頻繁D、反復測查影響數(shù)據(jù)的可*性

71、關于成就目標定向與內陷能力觀念之間的關系,下列陳述中正確的有

A、掌握目標的學生持能力不變觀

B、掌握目標的學生持能力發(fā)展觀

C、表現(xiàn)回避目標的學生持能力不變觀

D、表現(xiàn)接近目標的學生持能力發(fā)展觀

心理學考研真題5

72、有人想檢驗課堂教學中屏幕上呈現(xiàn)的四種類型的文字顏色與背景色搭配是否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結果沒有發(fā)現(xiàn)這四

種搭配類型的學習效果之間存在差異??赡艿慕忉屖?/p>

A、文字顏色與背景搭配色本來就與學習效果無關

B、所挑選的文字顏色與背景色的四種搭配類型之間差異過小

C、對學習效果的測量不準確

D、授課老師的差異削弱了文字顏色與背景色搭配類型的影響效果

73、采用最小變化法測定絕對感覺閾限時,容易產生的誤差有

A、習慣誤差B、疲勞誤差C、練習誤差D、空間誤差

74、某項測驗中,絕大部分題目的難度值P較大,那么被試的分數(shù)

A、集中在高分端B、平均數(shù)小于中數(shù)C、中數(shù)大于眾數(shù)D、分布呈現(xiàn)負偏態(tài)

75、描述數(shù)據(jù)離中趨勢的統(tǒng)計量有

A、方差B、標準差C、平均差D、四分位差

三、簡答題

76、簡要說明能力發(fā)展的個體差異

77、試根據(jù)斯金納的理論,簡述正強化、負強化、懲罰三者之間的區(qū)別

78、什么是測驗的信度?影響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9、某研究者假設:海馬與復雜思維加工有關,與簡單思維加工無關。該研究者隨機選出20只白鼠平均分成兩組,切除

它們的海馬,讓第一組學習簡單迷宮,第二組學習復雜迷宮。第一組經過10次學習就出現(xiàn)完全正確的情況,第二組在學

習30次后才出現(xiàn)完全正確的情況。研究者據(jù)此認為最初的假設成立。請找出該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完善原有的實驗設

計。

80、在一項英語單詞記憶實驗中,要求一批被試分別采用機械式、聯(lián)想式、理解式方法記憶10個英語單詞。各組被試正

確回憶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試檢驗各組方差是否齊性。(取a=0.05

記憶方法

機械式聯(lián)想式理解式

N2.93.03.1

S22.53.01.5

附表:F表(單側檢驗)部分a=0.05

分母df分子df

2024304050

271.971.931.881.841.8

281.961.911.871.811.78

291.941.901.851.801.77

301.931.891.841.791.76

321.911.861.821.761.74

四、綜合題

81、試述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各自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區(qū)別。

82、下面是一位14歲男生的日記摘抄,試分析日記內容反映的初中生的典型心理特點。

大人們常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中他們了解我們。

不到兩年,我長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見,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中,我仍然還是個孩子,逛公

心理學考研真題6

園、逛商場或外出散步,媽媽還是像過去一樣,拉著我的手,生怕我會走丟似的。要是被同學看見了,真是丟死人了。更

讓我苦惱的是,媽媽總是事無巨細地管著我,每天騎車上學,媽媽總是不斷地嘮叨:“馬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業(yè),

剛打開電視看看體育新聞,媽媽又會問:“作業(yè)做完了嗎?早點休息,明天一大早還得上學呢!”運動鞋想習阿迪達斯的,

媽媽卻非要買耐克的...

走進教室,我總覺得有幾十雙眼睛在盯著我,跟女同學打個招呼會感到臉紅心跳;一次考試取得好成績會欣喜若狂,一次

小考考砸了會垂頭喪氣;為了一個小問題,會與同學爭得面紅耳赤;當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時,又會覺得羞愧難當…一

在同學的眼中,我?guī)泦??在老師和同學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好學生嗎?……

盡管有這么多煩惱,父母卻渾然不知,有時候想和他們交流,但又覺得有些難以啟齒。真不知道該向誰訴說。仔細觀察班

上其他同學,雖然他們表面上顯得若無其事,但似乎又都與我有同樣的問題、困惑和迷?!?.

83、某研發(fā)機構開發(fā)了一套適合5歲幼兒閱讀能力訓練的游戲產品,欲通過比較該產品使用三個月前幼兒閱讀能力的變化,

以確定其有效性,請針對該目的提出具體實驗設計方案,說明理由;并對預期的實驗數(shù)據(jù)給出具體統(tǒng)計分析方法。

心理學考研真題7

2007心理學考研真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10CBCADBCADA

11-20BDBDBAACBC

21-30DCCCDBCADA

31-40DDADBADABA

41-50CBCDAACCBA

51-60AABDDDBCDB

61-65BCDBC

二、多項選擇題

66、ABC

67、ABD

68、ABC

69、ABD

70、AD

71、BC

72、ABCD

73、ABC

74、ABD

75、ABD

三.簡答題

76.

答:所謂個體差異,是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因受遺傳與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使不同個體

之間在身心特征上所顯示的彼此不同的現(xiàn)象。

(-)能力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能力有高低的差異。大致說來,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現(xiàn)為常態(tài)分配:兩頭小,中間大。

(-)能力表現(xiàn)早晚的差異

人的能力的充分發(fā)揮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現(xiàn)較早,年輕時就顯露出卓越的才華,

有些人則在較晚的年齡才表現(xiàn)出來。

(三)能力結構的差異

能力有各種各樣的成分,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結合起來。由于能力的不同結合,構成了

結構上的差異。例如,有人長于想象,有人長于記憶,有人長于思維等。

(四)能力的性別差異

研究表明,性別差異并未表現(xiàn)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77.

答:強化有正強化(積極強化、陽性強化、給予獎勵)與負強化(消極強化、陰性強

化、撤消懲罰)之分。懲罰是指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后,呈現(xiàn)一個厭惡刺激或不愉快刺

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

心理學考研真題8

一般說來,正強化和負強化都起著增強學習動機的作用,懲罰則起著削弱學習動機的

作用,但有時也可使一個人在失敗中重新振作起來。

懲罰與消極強化有所不同,消極強化是通過討厭刺激的排除來增加反應在將來發(fā)生的

概率,而懲罰則是通過厭惡刺激的呈現(xiàn)來降低反應在將來發(fā)生的概率。

懲罰并不能使行為發(fā)生永久性的改變,只能暫時抑制行為,而不能根除行為。懲罰一

種不良行為應與強化一種良好行為結合起來,方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78.

答:信度指的是測量結果的穩(wěn)定性程度。換句話說,若能用同一測量工具反復測量某

人的同一種心理特質,則其多次測量的結果間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有時也叫測量的可靠

性。這是信度的描述性定義。

信度的操作性定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信度乃是一個被測團體的真分數(shù)的變異

數(shù)與實得分數(shù)的變異數(shù)之比,即r=s/s。②、信度乃是一個被試團體的真分數(shù)與實得分

數(shù)的相關系數(shù)的平方,即r=PT。③、信度乃是一個測驗X(A卷)與它的任意一個“平

行測驗"X'(B卷)的相關系數(shù),即r=P。

測量信度是測量過程中隨機誤差大小的反映。隨機誤差大,信度就低,隨機誤差小,

信度就高。在測量過程中影響隨機誤差的因素主要包括被試、主試、測試內容、施測情境等。

①被試方面,就單個被試而言,被試的身心健康狀況、應試動機、注意力、耐心、求

勝心、作答態(tài)度等會影響測量誤差,就被試團體而言,整個團體內部水平的離散程度以及團

體的平均水平都會影響測量信度。

②主試者方面,就施測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導手冊中的規(guī)定施測,或故意制造緊張氣

氛,或給考生一定的暗示、協(xié)助等,則測量信度會大大降低;就閱卷評分者而言,若評分標

準掌握不一,或前緊后松,甚至是隨心所欲,則也會降低測量信度。

③施測情境方面,在實施測驗時,考場是否安靜,光線和通風情況是否良好,所需設

備是否齊備,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間闊窄是否恰當?shù)鹊榷伎赡苡绊懙綔y量的信度。

④測量工具方面,以測驗為代表的心理與教育測量工具是否性能穩(wěn)定是測量工作成敗

的關鍵。?般地,試題的取樣、試題之間的同質性程度、試題的難度等是影響測驗穩(wěn)定性的

主要因素。

⑤兩次施測的間隔時間,在計算重測信度和穩(wěn)定性與等值性系數(shù)(復本信度之一)時,

兩次測驗相隔時間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間隔時間越長,其他因素帶來影響的機會就多,因

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

79.

答:實驗能得出的結論:學習復雜迷宮比學習簡單迷宮需要花費更多的學習次數(shù),但

是并不能證明海馬在其中的作用。

改進:增加對照組。取40只小白鼠,分成四組:A,B,C,DoA組和B組切除海馬,C

組和D組保持海馬。A組和C組學習簡單迷宮,B組和D組學習復雜迷宮。

四.綜合題

81.

答:內隱記憶是指在個體無法意識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yè)產生的無意識的影

響,有時又叫自動的無意識記憶。

外顯記憶是指在意識的控制下,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yè)產生的有意識的影響。它對行為

的影響是個體能夠意識到的,又叫受意識控制的記憶。

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工深度對兩者的影響不同

心理學考研真題9

1984年Graf等人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對刺激項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響被試的內隱記

憶效果,卻對外顯記憶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如圖:

(2)兩者保持時間不同

在外顯記憶的研究中,人們都發(fā)現(xiàn)回憶量會隨著學習和測驗之間時間間隔的延長而逐

漸減少。但是,內隱記憶隨時間延長而發(fā)生的消退要比外顯記憶慢得多。

(3)記憶負荷的變化堆兩者產生的影響不同

記憶的項目越多,越不容易記住,這是記憶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但是研究表明,這一規(guī)

律僅適用于外顯記憶,而內隱記憶則不然。

(4)呈現(xiàn)方式的改變對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影響不同

以聽覺形式呈現(xiàn)的刺激以視覺形式進行測驗時,這種感覺通道的改變會嚴重影響內隱

記憶的作業(yè)成績,而對外顯記憶的效果沒有影響。

(5)干擾因素對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影響不同

外顯記憶很容易受到其他無關信息的干擾,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現(xiàn)象的存在很好地說

明了這一點。但是,內隱記憶的情況則有所不同。

82.答:(1)生理變化的主要特點

a)身體外形的變化。這是是青春發(fā)育期最明顯地特點,也是青春期生理發(fā)育的外部表

現(xiàn),既包括身高、體重的變化,又包括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

b)生理機能的變化。心臟、肺、肌肉力量、腦和神經等體內的器官和組織到青春發(fā)育

期迅速發(fā)展,體內各種生理機能迅速地增強,并逐步趨向成熟。

c)性成熟。青少年開始意識到自己向成熟過渡,同時也給他們帶來性機能的好奇心與

新穎感。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都已開始意識到兩性的關系,促使他們對于異性“興趣”的發(fā)

展,使他們產生新的情緒和情感體驗。例如,開始“愛美”,注意自己的外表儀容,也有的

出現(xiàn)愛照鏡子、追求打扮的現(xiàn)象。

(2)心理發(fā)展特點

過渡性,從幼稚(童年期)向成熟(成人期)過渡,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

是獨立性與依賴性錯綜復雜、充滿矛盾的時期。

閉鎖性,內心世界逐步復雜,從開放轉向閉鎖,開始不大輕意將內心活動表露出來。

社會性,比起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學生的心理帶有較大的社會性。如果說兒童心理

發(fā)展的特點更多依賴于生理的成熟和家庭,、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那么青春期的心理發(fā)展及其

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則更多地取決于社會和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

動蕩性,青少年的思想比較敏感,有時比小學生和成年人更容易產生變革現(xiàn)實的愿望。

然而青少年也容易走另一個“極端”,品德不良往往容易出現(xiàn)在中學階段,青少年的違法犯

罪率比例較高;心理疾病的發(fā)病率從青春期開始逐年增高,青春期是精神疾病發(fā)病的高峰階

段之一。

他們的精力充沛,能力也在發(fā)展,但性格未最后定型,尚未找到正確的活動途徑,心

理面貌很不穩(wěn)定,且可塑性大,這是心理成熟前動蕩不定的時期。

83.答:試驗內容如下:

(1)試驗對象:5歲兒童60名,各方面條件均衡。

(2)試驗方式:將60名兒童隨機分成A、B兩組。測量兩組兒童的閱讀起始水平。A

組使用該游戲產品,B組不使用。三個月后,再次測量兩組兒童的閱讀水平。

(3)試驗結果:假如三個月后進行閱讀水平的測量,A組兒童的閱讀提高程度顯著高

于B組,則證明游戲產品有效,反之,若沒有明顯的差異,則說明這種產品無效。

(4)注意:試驗過程必須確保測量A、B兩組閱讀能力的材料的一致性,排除可能的干擾因

子。

心理學考研真題10

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1?65小題,每小題2分,共13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強調心理學不應該以意識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派是()

A.構造主義B.機能主義C.人本主義D.行為主義

2.現(xiàn)代心理學誕生和發(fā)展的兩個重要歷史淵源是哲學和()

A.生理學B.社會學C.人類學D.物理學

3.通過裂腦人研究來揭示大腦兩半球功能單側化的科學家是()

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

C.斯佩里(R.Sperry)D.威爾尼克(C.Wernicke)

4.顏色視覺的三個基本屬性是()

A.色調、波長、照度B.色調、明度、照度

C.波長、明度、飽和度I).色調、明度、飽和度

5.視覺感受野位于()

A.外側膝狀體B.額葉C.視網膜1).視覺皮層

6.頻率理論在解釋聽覺現(xiàn)象時,使用的聲音頻率范圍是()

A.500HZ以下B.1000~5000HZ

C.5000~10000HzD.10000Hz以上

7.觀眾把籃球比賽中穿著不同服裝的運動員相應地歸為不同的球隊,這體現(xiàn)了知覺組

織的()

A.對稱性原則B.鄰近性原則C.連續(xù)性原則I).相似性原則

8.小張去車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預期會影響對這位客人的辨認。這種知覺的加工

方式主要是()

A.“全或無”加工B.頡頑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

9.檢驗注意過濾器理論經常使用的實驗范式是()

A.雙耳分析B.語義啟動C.雙任務操作D.視覺搜索

10.隨年齡增長,個體的快速眼動睡眠量()

A.越來越多B.越來越少

C.呈U型變化D.呈倒U型變化

11.長時記憶最主要的編碼方式是()

A.視覺編碼B.聽覺編碼C.語義編碼D.形象編碼

12.在對系列呈現(xiàn)的學習材料進行自由回憶時,最后呈現(xiàn)的材料遺忘少。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A.首因效應B.啟動效應C.詞優(yōu)效應1).近因效應

13.謝帕德(R.N.Shepard)和庫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轉”實驗主要說明

心理學考研真題11

了表象具有()

A.概括性B.可變通性C.可操作性D.穩(wěn)定性

14.“音樂家必須去創(chuàng)造音樂,畫家必須作畫,詩人必須寫詩……-個人要成為他能夠

成為的那個人,就必須真實地面對自己?!备鶕?jù)馬斯洛的觀點,這段話體現(xiàn)了人具有()

A.歸屬與愛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1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動機沖突是()

A.雙趨沖突B.雙避沖突C.趨避沖突D.多重趨避沖突

16.強調丘腦在情緒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論是()

A.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B.坎農——巴德情緒理論

C.沙赫特的情緒理論D.阿諾德的情緒理論

17.卡特爾將基于先天稟賦、主要與神經系統(tǒng)的生理機能有關、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

影響的智力稱為()

A.情緒智力B.晶體智力C.空間智力D.流體智力

18.誠實或虛偽、勇敢或怯懦、謙虛或驕傲、勤勞或懶惰等描述的是個體的()

A.性格特征B.能力特征C.氣質特征I).認知特征

19.與多血質氣質類型相對應的高級神經活動過程的基本特征表現(xiàn)為()

A.強、不平衡B.強、平衡、靈活C.強、平衡、不靈活D.弱

20.霍爾(G.S.Hall)提出的解釋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理論是()

A.白板說B.復演說C.進化說D.成熟勢力說

21.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發(fā)展理論,“戀母情結”出現(xiàn)的階段是()

A.口唇期B.肛門期C.潛伏期D.性器期

22.胎兒在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和組織分化非常迅速,并對環(huán)境極為敏感的時期是()

A.第1?2周B.第2?8周C.第9?15周D.第21?30周

23.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嬰兒依戀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A.習慣化與去習慣化B.視覺偏愛法

C.陌生情境技術D.照鏡子法

24.根據(j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前運算階段思維的主要特點是()

A.可逆性B.守恒性C.形象性D.互反性

25.艾里克森認為,青少年期人格發(fā)展的主要任務是獲得()

A.自主感B.親密感C.勤奮感D.同一感

26.在間歇強化條件下,行為反應的特點是()

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

27.根據(jù)成就目標定向理論,以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為目標的個體,傾向于選擇()

A.最低難度的任務B.中等難度的任務

C.最高難度的任務D.最高或最低難度的任務

2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維納提出的歸因緯度的是()

心理學考研真題12

A.內在性B.普遍性C.可控性D.穩(wěn)定性

29.最早明確提出“教育的心理學化”觀點的學者是()

A.裴斯泰洛齊B.赫爾巴特C.詹姆斯D.桑代克

30.在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中,用于調節(jié)學習者內部注意、記憶和思維過程的能力稱為

()

A.言語信息B.認知策略C.智力技能D.運動技能

31.布魯納提出的學習理論是()

A.認知目的說B.認知同化說C.認知發(fā)現(xiàn)說D.認知接受說

32.在唐德斯(F.C.Donders)的減法反應時實驗中,A、B、C三種反應時分別代表

簡單反應時、選擇反應時和辨別反應時,它們的關系為()

A.RTB>RTA>RTCB.RTORTB>RTAC.RTORTA>RTBD.RTB>RTORTA

33.認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間呈某函數(shù)關系的心理學家是()

A.史蒂文斯B.費希納C.韋伯D.馮特

34.用極限法測定差別閾限時,在每次漸增系列實驗中,其閾限的下限值應?。ǎ?/p>

A.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對應值B.第一次非負到負的對應值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對應值D.最后次負到非負的對應值

35.托爾曼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形成認知地圖。他得出該結論的依據(jù)來自于()

A.頓悟學習實驗B.位置學習實驗

C.系列學習實驗D.對偶學習實驗

36.在信號檢測實驗中,如其他條件不變,只大幅提高對被試擊中目標的獎勵,則可推

測()

A.p增大,d'增大B.P增大,d'不變

C.B增大,d'減小D.兩者均不變

37.要獲得任一種色調的混合色光,需要單色儀的臺數(shù)至少是()

A.2臺B.3臺C.4臺D.5臺

38.人們注視黃色背景上的一小塊灰色紙片幾分鐘后,會感覺到灰色的紙片呈藍色。這

種現(xiàn)象稱為()

A.顏色適應B.顏色恒常C.顏色對比I).顏色混合

39.棒框儀通常用來研究的問題是()

A.注意分配B.手眼協(xié)調

C.知覺——動作學習D.場獨立性與場依存性

40.在一項研究情緒的實驗中,要求A組被試在前后兩次情緒測試之間觀看恐怖電影,

要求B組被試在前后兩次情緒測試之間休息,則A組被試通常被看做是()

A.后測控制組設計的控制組

B.后測控制組設計的實驗組

C.前測——后測控制組設計的實驗組

D.前測——后測控制組設計的控制組

41.下列智力測驗中,屬于非言語類測驗的是()

心理學考研真題13

A.比納——西蒙智力量表B.韋克斯勒智力量表

C.斯坦?!燃{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測驗

42.下列量表中,具有絕對零點的是()

A.稱名量表B.順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

43.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是100,標準差是25,這組數(shù)據(jù)的變異系數(shù)是()

A.4%B.25%C.4D.25

44.衡量測驗蹲時間一致性的信度稱為()

A.重測難度B.復本信度C.同質性信度D.評分者信度

45.下列關于測量結果受測量誤差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系統(tǒng)誤差影響穩(wěn)定性,不影響準確性B.系統(tǒng)誤差影響準確性,也影響穩(wěn)定性

C.隨機誤差影響穩(wěn)定性,不影響準確性D.隨機誤差影響穩(wěn)定性,也影響準確性

46.測驗總分的分布呈負偏態(tài),說明測驗整體難度()

A.偏難B.偏易C.適中D.無法判斷

47.羅夏(H.Rorschach)墨跡測驗屬于()

A,學業(yè)成就測驗B.能力傾向測驗C.人格測驗D.智力測驗

48.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的設計采用了()

A.順序技術B.多選技術C.迫選技術D.投射技術

49.臨床觀察到某人有抑郁傾向,能夠幫助進一步診斷的測驗是()

A.MMPIB.MBTIC.EPQD.CPI

50.有一組數(shù)據(jù):3,6,2,7,32,4,8,6,5。要描述這組數(shù)據(jù)的特征,受極端數(shù)據(jù)

值影響的統(tǒng)計量是()

A.平均數(shù)B.中數(shù)C.四分位數(shù)D.眾數(shù)

51.一項研究調查了不同性別的成年人對在公眾場合吸煙的態(tài)度,結果如表所示。那么,性

別與對待吸煙的態(tài)度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是()A.0.12B.0.32C.0.48D.0.54

52.在某次考試中,小明的語文、數(shù)學成績均為80,英語成績?yōu)?5。已知全班三科平

均成績都為65,語文標準差為10,數(shù)學標準差為15,英語標準差為5。小明三科的成績按

照標準分由大到小進行排序的結果是()

A.語文、數(shù)學、英語B.英語、數(shù)學、語文

C.英語、語文、數(shù)學I).語文、英語、數(shù)學

53.一組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平均數(shù)為50,標準差為5,則Z值為-2.58的原始數(shù)

據(jù)是()

A.37.10B.42.42C.47.42D.62.90

54.對于具有線性關系的兩列正態(tài)分布的連續(xù)變量,計算它們相關系數(shù)最恰當?shù)墓绞?/p>

是()

A.B.C.D.

55.在回歸分析中,考察回歸效果使用的指標是()

A.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B.決定系數(shù)

心理學考研真題14

C.概化系數(shù)D.列聯(lián)系數(shù)

56.某公司人力資源部運用某一能力傾向測驗選拔了50名新員工。半年之后,發(fā)現(xiàn)其

中10人選拔不理想。那么,這個測驗的預測效度是()

A.0.20B.0.25C.0.75D.0.80

57.在一個3X3的實驗設計中,存在的交互作用有()

A.1個B.3個C.6個D.9個

58.受測者在接受自陳式量表測試時,經常會出現(xiàn)()

A.社會贊許效應B.自我中心效應C.極端分數(shù)效應D.暈輪擴散效應

59.抽樣的基本原則是()

A.隨機化原則B.標準化原則C.概括化原則D.等距化原則

60.計算機化自適應測驗設計的主要理論依據(jù)是()

A.概化理論B.經典測驗理論C.層面理論D.項目反應理論

61.在假設檢驗中,通常用來表示統(tǒng)計檢驗力(poweroftest)的是()

A.1-aB.1-pC.a+pD.a-p

62.瑟斯頓提出的態(tài)度測量方法是()

A.核檢表法B.等距量表法C.語義差異法I).累加量表法

根據(jù)下述材料,回答63?65題。

國外某一實驗探討了青年與老年被試閱讀自然科學類與社會科學類文章的閱讀速度是

否存在差異,結果表明:閱讀速度受材料類型和年齡因素的影響,青年被試閱讀自然科學類

文章的速度較快,老年被試閱讀社會科學類文章的速度較快。

63.該實驗設計是一個()

A.二因素設計B.四因素設計C.二水平設計1).四水平設計

64.如采用被試內設計,最容易產生的效應是()

A.霍桑效應B.實驗者效應C.練習效應1).安慰劑效應

65.能夠推斷出“青年被試閱讀自然科學類文章的速度較快,老年被試閱讀社會科學類

文章的速度較快”這一結論的統(tǒng)計依據(jù)是()

A.材料類型和年齡的主效應均顯著

B.材料類型和年齡的交互作用顯著

C.材料類型和年齡的交互作用不顯著

1).材料類型、年齡和閱讀速度的交互作用顯著

二、多項選擇題:66?75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少選或錯選

均不得分。

66.情緒和情感的功能有()

A.適應功能B.動機功能C.組織功能D.信號功能

67.魯利亞提出,腦的機能系統(tǒng)包括()

A.動力系統(tǒng)B.平衡系統(tǒng)

C.調節(jié)系統(tǒng)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儲系統(tǒng)

心理學考研真題15

68.下列選項中,屬于似動現(xiàn)象的有()

A.火車的行駛B.時針的轉動

C.活動的電影畫面D.動感的霓虹燈廣告

69.影響漢字理解的因素有()

A.正字法規(guī)則B.筆畫數(shù)量C.字形結構D.語音

70.下列選項中,中老年人衰退比較明顯的方面有()

A.語義理解B.空間記憶C.推理能力D.知覺速度

71.下列選項中,屬于學習現(xiàn)象的有()

A.見賢思齊B.望梅止渴C.蜘蛛結網D.談虎色變

72.記憶實驗研究中,材料呈現(xiàn)的方法有()

A.全部呈現(xiàn)法B.信號檢測法C.提示法D.對偶聯(lián)合法

73.平衡技術是控制額外變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術有()

A.匹配法B.拉丁方設計C.雙盲法D.ABBA法

74.方差分析需要滿足的前提條件有()

A.總體正態(tài)分布B.各處理方差齊性

C.總體方差已知D.各組樣本容量相同

75.根據(jù)經典測量理論,常用的測驗等值方法有()

A.全距等值B.等百分位等值C.線性等值D.方差等值

三、簡答題:76?80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76.簡述短時記憶的含義與主要特點。

77.簡述影響人格形成與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78.簡述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基本觀點。

79.簡述正態(tài)分布與標準正態(tài)分布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80.簡述測驗標準化的含義及提高測驗標準化程度的方法。

四、綜合題:81?8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81.試述問題解決的策略,并舉例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因素。

82.心理學家在研究兒童言語發(fā)展過程的時候發(fā)現(xiàn),無論哪個種族的兒童,其言語發(fā)展

的過程極為相似。具體表現(xiàn)為:大約1歲時,能說出被他人理解的詞;2歲末能說出詞組;

4?5歲能說出符合語法結構的句子。這表明,兒童在出生后的4?5年內即獲得了基本的聽

說能力。試選用兩種不同的言語獲得理論解釋上述現(xiàn)象。

83.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針對同一問題采用兩種不同的實驗設計所獲得的模擬實

驗研究結果。請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指出這兩種實驗各自屬于何種設計類型,每種設計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試。

(2)針對研究問題,根據(jù)實驗設計一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能得出什么結論?實驗設計二

與實驗設計一的結論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結論?

(3)這兩種設計中哪一種更適宜考察本研究的問題?請具體說明理由。

心理學考研真題16

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

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30分。

l.D2.A3.C4.D5.C6.A7.D8.C9.A10.B11.C12.D13.C14.C15.A

16.B17.D18.A19.B20.B21.D22.B23.C24.C25.D26.D27.B28.B29.A30.B

31.C32.D33.A34.D35.B36.B37.B38.C39.D40.C41.D42.D43.B44.A45.D

46.B47.C48.C49.A50.A51.B52.C53.A54.D55.B56.D57.A58.A59.A60.D

61.B62.B63.A64.C65.B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給分。

66.ABCD67.ACD68.CD69.ABCD70.BCD71.ABD72.ACD73.BD74.AB75.BC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76.答案要點:

(1)短時記憶是指人對信息的短暫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記憶,是感覺記憶到長時記憶的

中間階段。(3分)

(2)保持時間。保持的時間大約1分鐘左右。(2分)

(3)編碼方式。以聽覺編碼為主,也存在視覺和語義編碼。(3分)

(4)容量。信息容量為7±2組塊。(2分)

77.答案要點:

(1)遺傳是人格發(fā)展的生物前提;

(2)家庭環(huán)境和教養(yǎng)方式;

(3)童年期經驗;

(4)學校教育;

(5)社會文化因素;

(6)自然物理條件;

(7)自我調控系統(tǒng)。

【評分說明】上述要點及相應解釋每點2分,只要答出其中5點,即可給10分。只答

出要點未作解釋說明的,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