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卷04-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臨考壓軸卷(山東卷)(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中,先合成的信號肽會與核糖體一起轉移到粗面內質網上繼續(xù)合成,并且邊合成邊轉移到內質網腔內,經過加工、折疊后,被轉運至高爾基體中做進一步的修飾加工,然后分泌到細胞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信號肽中的肽鍵是在游離的核糖體中形成的B.分泌蛋白通過囊泡由內質網轉運至高爾基體中進行加工C.上述過程中,內質網與高爾基體的膜面積變化情況相同D.某些分泌蛋白可以參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答案〗C〖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驹斘觥緼、分泌蛋白的信號肽最初是在細胞內游離的核糖體中形成的,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可形成肽鍵,A正確;B、高爾基體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一步加工分類和包裝,分泌蛋白通過囊泡由內質網轉運至高爾基體中進行加工,B正確;C、上述過程中內質網與高爾基體的膜面積變化情況不同:內質網膜面積減小,高爾基體膜面積先增大后減小,C錯誤;D、分泌蛋白可以參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如某些激素對于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D正確。故選C。2、塞罕壩曾因亂砍濫伐變成了林木稀疏的荒漠,后經合理引種、多樹種搭配混交等治理,得以重現昔日風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塞罕壩修復過程中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B.多樹種搭配混交有利于提升塞罕壩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C.依據協調原理引種時,應優(yōu)先考慮相近環(huán)境下的樹種D.引種樹種的生態(tài)位相似度越高越有利于生態(tài)恢復〖答案〗D〖祥解〗群落演替有兩種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這兩種演替類型是根據起始條件劃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fā)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除了演替起點的不同,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區(qū)別還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趨向形成新群落,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趨向于恢復原來的群落,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這兩類演替,都是從結構簡單的群落發(fā)展為結構復雜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種數量和群落層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人類的許多活動正在影響著群落的演替,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驹斘觥緼、塞罕壩曾因亂砍濫伐變成了林木稀疏的荒漠,保留了土壤條件、植物的種子和繁殖體,塞罕壩修復過程中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A正確;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主要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jié)能力越強,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高,人工造林時搭配多種類型的樹種,有利于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復雜程度,有利于提高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B正確;C、引種時,應考慮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依據協調原理,應優(yōu)先考慮相近環(huán)境下的樹種,C正確;D、生態(tài)位相似度越高,競爭越激烈,故引種樹種的生態(tài)位相似度越低越有利于生態(tài)恢復,D錯誤。故選D。3、核孔復合體鑲嵌在內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核質間通過核孔復合體參與的物質運輸方式主要有如圖所示的三種,其中只有丙方式需要消耗細胞代謝提供的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核對通過核孔復合體進出的物質具有一定的選擇性B.某些分子以甲或乙的方式進出核孔復合體可看作是被動運輸C.以丙方式進入細胞核的物質的運輸速度,會受相應受體的濃度制約D.DNA聚合酶、ATP、mRNA、核DNA等均可經核孔復合體進出細胞核〖答案〗D〖祥解〗細胞核能夠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核的核膜為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核孔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驹斘觥緼、圖丙中,物質進入核孔還需要與受體結合,說明細胞核對通過核孔復合體進出的物質具有一定的選擇性,A正確;B、分析題意,只有丙方式需要消耗細胞代謝提供的能量,即某些分子以甲或乙的方式進出核孔復合體是不需要能量的,但由于需要蛋白質協助,故可看作是被動運輸,B正確;C、丙方式需要消耗細胞代謝提供的能量,方式可視作主動運輸,主動運輸的運輸速度受相應的受體濃度的制約,C正確;D、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DNA無法通過核孔進出,D錯誤。故選D。4、在研究植物開花的科學發(fā)展史上,人們發(fā)現經過光周期誘導的葉片上可以產生一種生化信號,能夠長距離運輸,具有刺激開花的效果。20世紀30年代蘇聯科學家曾提出在植物中存在一種通用的開花刺激物質,將其命名為開花素。并通過嫁接實驗證實了這種刺激物的存在。在后期的進一步研究中,科學家對分離出的經過誘導和沒有經過誘導的葉組織提取物中的小分子進行生物分析,最終并未成功提取出開花素這種物質。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葉片上經光周期誘導的這種生化信號,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發(fā)揮作用B.將光周期誘導后的葉片移植到未經過誘導的植株上,可以使后者開花C.植物能夠接受光周期誘導的原因是細胞內含有可以吸收紅光和藍光的光敏色素D.開花素最終未被成功提取的原因可能是這種刺激物質是一種大分子物質〖答案〗C〖祥解〗分析題意可知,開花素是一種生化信號,能夠長距離運輸,科學家通過嫁接實驗證明這種刺激物的存在,但是在葉組織提取物中小分子進行生物分析并沒有成功提取?!驹斘觥緼、信息中提到,這種生化信號可以長距離運輸,故葉片上經光周期誘導的這種生化信號,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發(fā)揮作用,A正確;B、科學家進行了嫁接實驗證實了這種刺激物的存在,說明將光周期誘導后的葉片移植到未經過誘導的植株上,可以使后者開花,B正確;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植物體內除了光敏色素,還有感受藍光的受體,C錯誤;D、對葉組織提取物中的小分子進行生物分析,未成功提取的原因可能是開花素是一種大分子物質,D正確。故選C。5、辛普森多樣性指數描述的是從一個群落中連續(xù)兩次抽樣所得到的個體屬于不同物種的概率,下圖是在甲、乙、丙三個不同群落中的8塊樣地上取樣的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越高,物種豐富度越高B.乙群落比丙群落的物種多樣性要高C.選擇樣地時要注意多選擇個體數目多的樣地D.與乙、丙相比,甲群落所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力穩(wěn)定性更高〖答案〗A〖祥解〗樣方法的注意點:①隨機取樣;②樣方大小適中;③樣方數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選易辨別的雙子葉植物(葉脈一般網狀);⑤常用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驹斘觥緼、辛普森多樣性指數描述的是從一個群落中連續(xù)兩次抽樣所得到的個體屬于不同物種的概率,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越高,兩次抽樣所得到的個體屬于不同物種的概率越高,因此,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越高,物種豐富度越高,A正確;B、由圖可知,乙群落的辛普森多樣性小于丙群落的辛普森多樣性,因此乙群落比丙群落的物種多樣性要低,B錯誤;C、使用樣方法來調查物種數量時,要保證隨機取樣,C錯誤;D、與乙、丙相比,甲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更高,甲所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更高,D錯誤。故選A。6、癌細胞即使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也主要依賴無氧呼吸產生ATP,這種現象稱為“瓦堡效應”。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huán)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和正常細胞不同。下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癌細胞中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過程會生成少量的ATPB.③過程會消耗少量的還原氫,④過程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完成C.發(fā)生“瓦堡效應”的癌細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細胞的少,且過程③④可同時進行D.若研制藥物抑制癌癥患者體內細胞的異常代謝途徑,可選用圖中①④為作用位點〖答案〗B〖祥解〗分析題圖可知,①②過程是葡萄糖進入細胞后轉化成五碳化合物以及氧化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③過程是癌細胞無氧呼吸過程(乳酸發(fā)酵類型),④過程是癌細胞的有氧呼吸過程(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階段)?!驹斘觥緼、癌細胞中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過程不會生成ATP,A錯誤;B、③過程為無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反應,會消耗少量的氫;④過程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反應,分別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上,B正確;C、根據題意“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可知,發(fā)生“瓦堡效應”的癌細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細胞的多,且過程③和④可同時進行,C錯誤;D、分析題圖可知,①④是正常細胞所必須的,所以若要研制藥物來抑制癌癥患者細胞中的異常代謝途徑,圖中的①④不宜選為作用位點,D錯誤。故選B。7、香煙燃燒時釋放38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是一種高度成癮的物質,自然存在于煙草中。它是煙草煙霧中的活性成分,長時間吸入會導致身體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負擔加重等風險,其在人體內的作用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經過體液運輸到靶細胞發(fā)揮作用B.尼古丁與POMC神經元膜上鈉離子通道結合,為鈉離子內流提供能量C.據圖推測,人在戒煙后,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D.吸入的尼古丁促使人體產生飽腹感的場所是大腦皮層,該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答案〗A〖祥解〗題圖分析,尼古丁可與POMC神經元上的尼古丁受體結合,使Na+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引起POMC神經元產生興奮,該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的飽腹感神經元,可使機體的食欲降低。同時尼古丁可作用于下丘腦的神經元,通過交感神經作用于腎上腺,使脂肪細胞產熱增加?!驹斘觥緼、煙霧中的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經過體液運輸到全身,然后與靶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在靶細胞處發(fā)揮作用,A正確;B、鈉離子內流屬于協助擴散,不消耗能量,尼古丁不能提供能量,B錯誤;C、戒煙后,尼古丁攝入減少,POMC神經元的興奮性程度降低,通過飽腹感神經元對食欲下降的調節(jié)作用降低,會使機體增加有機物的攝入;同時,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腎上腺素的釋放減少,脂肪細胞產熱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體重會增加,C錯誤;D、飽腹感等各種感覺的形成都位于大腦皮層,該過程沒有完整反射弧,不屬于反射,D錯誤。故選A。8、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分別標記基因型為AaXBY果蠅(2n=8)的一個精原細胞中的A、a、B基因,再檢測減數分裂各時期細胞的熒光標記。已知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一次異常分裂,分別檢測分裂進行至T1、T2、T3時期的三個細胞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的數量,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T1時期的細胞中可出現3種顏色的6個熒光位點B.T2時期的細胞中可能出現3種顏色的4個熒光位點C.檢測的T1、T2、T3時期的三個細胞中均存在同源染色體D.最終形成的4個子細胞中有一半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異常〖答案〗D〖祥解〗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染色體散亂排布在細胞中;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斘觥緼、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分別標記該果蠅一個精原細胞中的A、a、B基因,T1時期的細胞經過了DNA的復制,因此可出現3種顏色的6個熒光位點,A正確;B、T2可以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染色體減半,若①時期發(fā)生過片段交換(如同源染色體的A和a之間交換),結果為A、a在同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若該條染色體和B所在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進入同一細胞,則②時期的某個細胞中可能出現3種顏色的4個熒光位點,B正確;C、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現了異常,一對同源染色體移動到了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去,所以T1、T2、T3時期均含有同源染色體,C正確;D、果蠅(2N=8)即正常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但由于T2時期①、②、③的數量分別是5、10、10,說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現了異常,一對同源染色體移動到了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去,產生了染色體數為3和5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它們進行正常的減數第二次分裂,最終形成的4個精子染色體數分別是3、3、5、5,沒有一個精子的染色體數是正常的,D錯誤。故選D。9、達爾文在環(huán)球考查時發(fā)現,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總共生活著15種島龜,這些島龜均由南美洲西海岸同種陸龜進化而來,它們形態(tài)各異,食性和棲息場所不完全相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協同進化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競爭來實現的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C.島嶼上島龜的形成會影響到本島嶼上其他物種的進化D.島嶼上的島龜形態(tài)各異說明這些陸龜間存在生殖隔離〖答案〗C〖祥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①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②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③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③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斘觥緼、協同進化是通過不同物種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而實現的,A錯誤;B、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因此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不僅僅是新物種不斷形成,B錯誤;C、因環(huán)境相同且協同進化等因素,島嶼上島龜的形成會影響到本島嶼上其他物種的進化,C正確;D、島嶼上的島龜形態(tài)各異不能說明這些陸龜間存在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標志是能否產生可育后代,D錯誤。故選C。10、已知在饑餓狀態(tài)下,下丘腦的攝食中樞興奮而攝食增加;飽腹狀態(tài)下,下丘腦的飽中樞興奮而攝食減少??蒲腥藛T做了如下實驗:激活小鼠下丘腦A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后,小鼠覓食動機降低,采用微電泳法將葡萄糖透入此區(qū)域,該區(qū)域神經元放電頻率增高;激活下丘腦B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后,小鼠出現顯著的覓食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下丘腦的A區(qū)域為攝食中樞,其中有對血糖濃度敏感的葡萄糖感受器B.B區(qū)域多巴胺能神經元內的高爾基體功能障礙會導致暴食和肥胖C.多巴胺能神經元在不同區(qū)域作用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釋放的神經遞質種類不同D.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神經元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導致飽中樞活動降低而攝食增加〖答案〗D〖祥解〗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其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驹斘觥緼、分析題意,激活小鼠下丘腦A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后,小鼠覓食動機降低,激活下丘腦B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后,小鼠出現顯著的覓食行為,說明小鼠的B區(qū)域為攝食中樞,A錯誤;B、激活下丘腦B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后,小鼠出現顯著的覓食行為,說明小鼠的B區(qū)域為攝食中樞,B區(qū)域多巴胺能神經元內的高爾基體功能障礙會影響興奮的傳遞,可能導致小鼠厭食和消瘦,B錯誤;C、神經遞質需要與受體結合后發(fā)揮作用,多巴胺能神經元在不同區(qū)域作用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與之結合的受體不同,C錯誤;D、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神經元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機體能量無法得到供應,導致飽中樞活動降低而攝食增加,D正確。故選D。11、抗原呈遞細胞(APC)表面的CD155分子可以與T細胞、NK細胞等淋巴細胞表面的分子CD226或TIGIT結合,從而分別活化和抑制相關淋巴細胞,CD155與TIGIT的親和力遠遠高于CD226。研究表明,多種增殖較快的腫瘤細胞的CD155基因都存在過量表達現象,相反,若腫瘤細胞上的CD155分子丟失。則腫瘤很難生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PC在識別、攝取并加工處理抗原后,通過與輔助性T細胞接觸完成抗原信息傳遞B.正常情況下,CD155與淋巴細胞表面的T1GIT結合有利于防止自身免疫病的發(fā)生C.腫瘤細胞過量表達的CD155分子與淋巴細胞表面的TIGIT結合可逃脫免疫防御作用D.增強CD226的表達及研發(fā)使用TIGIT單克隆抗體,均可為腫瘤治療提供新的思路〖答案〗C〖祥解〗體液免疫:病原體侵入機體后,一些病原體被樹突狀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攝取,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一個信號,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二個信號,輔助性T細胞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B細胞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后開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的分裂、分化過程,漿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抗體,抗體可以隨體液在全身循環(huán)并與這種病原體結合,抗體與病原體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增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驹斘觥緼、APC在識別、攝取并加工處理抗原后,通過與輔助性T細胞接觸完成抗原信息傳遞,A正確;B、TIGIT可與抗原呈遞細胞表面的CD155分子結合,能抑制相關淋巴細胞,從而抑制自身免疫病的發(fā)生,TIGIT發(fā)揮作用有利于防止機體自身免疫病的發(fā)生,B正確;C、CD155分子在腫瘤細胞中的過量表達有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同時幫助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監(jiān)視的作用,而不是免疫防御作用,C錯誤;D、增強CD226的表達,則TIGIT不能與CD155特異性結合,以及研發(fā)使用TIGIT單克隆抗體,均可為腫瘤治療提供新的思路,D正確。故選C。12、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開始于三萬年前,持續(xù)到現在,由此產生的生物多樣性喪失已經成為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建立植物園、動物園屬于易地保護,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B.利用海菜花監(jiān)測水質變化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與人口增長,過度采伐和濫捕亂獵造成生境喪失有關D.保護森林公園的生物多樣性也要遵循協調、循環(huán)的生物學原理〖答案〗A〖祥解〗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是指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yè)原料等實用意義的,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間接價值:是指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到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價值,如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保持作用,濕地在蓄洪防旱、調節(jié)氣候等方面的作用。【詳析】A、建立植物園、動物園屬于易地保護,而就地保護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A錯誤;B、利用海菜花監(jiān)測水質變化,屬于科學研究,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B正確;C、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與人口增長,過度采伐和濫捕亂獵造成生境喪失有關,C正確;D、保護森林公園的生物多樣性需要遵循協調、循環(huán)的生物學原理,D正確。故選A。13、黑茶是一種后發(fā)酵茶,通常用采摘的鮮茶經過數道工序制作而成,富含多肽、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黑茶剛制成時有酒香氣,滑潤甘甜,而保存時間越長的老茶,其茶香味越濃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黑茶制作過程主要利用酵母菌等多種微生物進行發(fā)酵B.新茶發(fā)酵完成后要進行滅菌并密封,有利于茶的長期保存C.黑茶發(fā)酵時,茶葉中的蛋白質、纖維素等大分子物質可被轉化成小分子有機物D.發(fā)酵過程中發(fā)酵條件變化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代謝途徑〖答案〗B〖祥解〗酒精發(fā)酵是在無氧條件下,微生物(如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等有機物,產生酒精、二氧化碳等不徹底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驹斘觥緼、黑茶剛制成時有酒香氣,說明黑茶制作過程中有酵母菌(無氧呼吸可以產生酒精)的參與,此外還有其他非主要微生物的參與,A正確;B、老茶保存過程中仍在發(fā)酵,因此新茶發(fā)酵完成后進行滅菌會殺滅菌種,不利于進一步發(fā)酵,B錯誤;C、黑茶富含多肽、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說明黑茶發(fā)酵可以將蛋白質、纖維素等大分子轉化成小分子有機物,C正確;D、發(fā)酵一般為微生物的無氧呼吸(部分為有氧呼吸),溫度、pH、氧氣含量等等發(fā)酵條件,都會影響到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代謝途徑,D正確。故選B。14、研究人員用剛果紅培養(yǎng)基從蔗渣堆肥中篩選、分離出4株具有降解纖維素能力的真菌(圖示①~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培養(yǎng)基應在滅菌后調節(jié)pHB.④號真菌降解纖維素的能力最強C.實驗中應將接種后的平板直接靜置培養(yǎng)D.可使用平板劃線法對4種菌株進行培養(yǎng)和計數〖答案〗B〖祥解〗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①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yǎng)。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②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yǎng)皿表面,經培養(yǎng)后可形成單個菌落?!驹斘觥緼、配制圖中培養(yǎng)基時,應在滅菌前調節(jié)pH,A錯誤;B、在相同時間內,④號真菌形成的透明圈與菌落的比值最大,說明其降解纖維素的能力最強,B正確;C、實驗中,需待涂布的菌液被培養(yǎng)基吸收后倒置于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C錯誤;D、平板劃線法不能用于微生物計數,D錯誤。故選B。15、CD47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可與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jié)蛋白結合,從而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肺癌腫瘤細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細胞高1.6~5倍,導致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清除效果減弱。為證明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可以解除CD47對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科學家按照如下流程進行了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對照組應設置為:巨噬細胞+正常細胞共培養(yǎng)體系+單克隆抗體B.肺癌腫瘤細胞有發(fā)達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參與細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C.過程②和過程③篩選得到的雜交瘤細胞都能夠產生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D.若實驗組的吞噬指數高于對照組,則單克隆抗體有解除CD47對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答案〗D〖祥解〗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先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發(fā)生免疫反應,之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取已經免疫的B淋巴細胞;誘導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利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即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養(yǎng);最后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驹斘觥緼、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可知,應設置不加單克隆抗體的巨噬細胞和腫瘤細胞的共培養(yǎng)體系為對照,A錯誤;B、肺癌等腫瘤細胞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參與細胞膜上糖蛋白的形成,但癌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肺癌等腫瘤細胞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不是很發(fā)達,B錯誤;C、用特定的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來的細胞為雜交瘤細胞,自身融合的細胞和未融合的細胞不能在此選擇培養(yǎng)基上生長,篩選出來的雜交瘤細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抗體;由于小鼠處在多種抗原刺激下,因此篩選出來的雜交瘤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所需的抗體,還需要對第一次篩選的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C錯誤;D、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可以解除CD47對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沒有抗體抑制,CD47對巨噬細胞有抑制作用,因此若對照組中吞噬細胞的吞噬指數顯著低于實驗組可驗證上述推測,D正確。故選D。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16、大部分酶的活力受所處環(huán)境pH的影響,如圖是胃蛋白酶、膽堿酯酶和木瓜蛋白酶的pH—酶相對活力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測定pH—酶相對活力曲線時,需使用酶全部飽和的底物濃度B.測定pH—酶相對活力曲線時,酶促反應需要在緩沖液中進行C.在pH<2或pH>8條件下,胃蛋白酶與膽堿酯酶的相對活力均明顯下降D.在不同pH條件下,木瓜蛋白酶的空間結構均遭破壞,酶相對活力不變〖答案〗AB〖祥解〗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酶的特性:專一性、高效性、作用條件溫和;酶促反應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驹斘觥緼、測定pH一酶相對活力曲線時,需使用酶全部飽和的底物濃度,以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A正確;B、測定pH一酶相對活力曲線時,酶促反應需在緩沖液中進行,防止pH發(fā)生變化,B正確;C、胃蛋白酶的最適pH在1.5左右,膽堿酯酶的酶相對活力在pH為8~10之間基本不變,C錯誤;D、據圖可知,不同pH對木瓜蛋白酶無影響,其空間結構未遭破壞,酶相對活力不變,D錯誤。故選AB。17、如圖為某家族有關甲病和乙病的遺傳系譜圖,甲病相關基因為常染色體上的A、a;乙病的相關基因為B、b,某性別個體在產生配子時乙病相關基因均被甲基化修飾,另一性別個體在產生配子時均去修飾,修飾后的基因作用效果等同于致病基因。已知I-1不含被修飾的乙病相關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乙病相關基因在形成精子時被修飾C.I-2與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2D.Ⅱ-3與Ⅱ-4再生一個孩子兩病兼患的概率是1/8〖答案〗BD〖祥解〗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Ⅱ-5號、Ⅱ-6號不患甲病,而Ⅱ-6號患甲病,已知甲病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修飾后的基因作用效果等同于致病基因,這說明乙病為隱性遺傳病,男性個體I-1號、Ⅱ-3號、Ⅱ-6號、Ⅲ-7號、Ⅲ-9號均不患乙病,而女性個體I-2號、Ⅱ-4號、Ⅲ-8號均患乙病,說明乙病相關基因在形成精子時被修飾,在產生卵子時均去修飾,且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故可說明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驹斘觥緼B、Ⅱ-5號、Ⅱ-6號不患甲病,而Ⅱ-6號患甲病,已知甲病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修飾后的基因作用效果等同于致病基因,這說明乙病為隱性遺傳病,男性個體I-1號、Ⅱ-3號、Ⅱ-6號、Ⅲ-7號、Ⅲ-9號均不患乙病,而女性個體I-2號、Ⅱ-4號、8號均患乙病,說明乙病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相關基因在形成精子時被修飾,在產生卵子時均去修飾,故可說明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A錯誤,B正確;C、I-1的基因型為aaXBY,I-2的基因型為AaXBXb(B基因被修飾無法表達,等同于致病基因)或AAXBXb,由于I-2的父母甲病的基因型未知,因此無法推斷I-2甲病的基因型,Ⅱ-4基因型為AaXBXb(B基因被修飾無法表達等同于致病基因),因此I-2與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無法可知,C錯誤;D、由7、8的患病情況可知,Ⅱ-3的的基因型為AaXBY,Ⅱ-4的的基因型為AaXBXb,再生一個孩子兩病兼患[aaXbY、aaXB(來自Ⅱ-3)Xb(來自Ⅱ-4)]的概率是1/4×1/4+1/4×1/4=1/8,D正確。故選BD。18、在對照實驗中,控制自變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減法原理”。與常態(tài)相比,人為增加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加法原理”;與常態(tài)相比,人為去除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減法原理”。下列實驗中沒有運用減法原理的是()A.驗證“Mg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實驗B.胰島素發(fā)現過程中班廷把萎縮的胰腺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C.驗證“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實驗D.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腸的神經,用稀鹽酸刺激小腸探究胰液分泌的實驗〖答案〗B〖祥解〗(1)加法原理是紿研究對象施加自變量進行干預。也就是說,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求某一變量會產生什么結果,即知道自變量,不知道因變量;(2)減法原理是排除自變量對研究對象的干擾,同時盡量保持被研究對象的穩(wěn)定。具體而言,結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結果是由什么原因導致的,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求確切的原因變量。【詳析】A、驗證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實驗,實驗組配置缺Mg的完全培養(yǎng)液,對照組配置完全培養(yǎng)液進行對照培養(yǎng),利用了“減法原理”,A錯誤;B、胰島素發(fā)現過程中,班廷把萎縮的胰腺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利用“加法原理”,B正確;C、驗證驗證“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將對照部分遮光處理,利用了“減法原理”,C錯誤;D、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腸的神經,用稀鹽酸刺激小腸探究胰液分泌的實驗,去除神經后觀察顯性,利用了“減法原理”,D錯誤。故選B。19、如圖為該DNA遺傳信息傳遞的部分途徑示意圖,圖中過程②所合成的RNA鏈不易與模板鏈分開,形成R環(huán)(由一條RNA鏈與雙鏈DNA中的一條鏈雜交并與非模板鏈共同組成的三鏈核酸結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富含G的片段更容易形成R環(huán)的原因是模板鏈與mRNA之間形成的氫鍵更多,導致RNA不易脫離模板鏈B.原核細胞中,過程①和過程②同時進行時,如果轉錄形成R環(huán),則過程①可能會被迫停止C.圖中過程③一條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可以同時合成不同的蛋白質D.該圖表示的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不可能發(fā)生在真核細胞中,核糖體沿RNA移動方向是從左到右〖答案〗CD〖祥解〗分析題圖:過程①表示轉錄;過程②表示翻譯,酶A表示RNA聚合酶。由于DNA分子中含有較多的堿基對G-C,氫鍵數目多結構穩(wěn)定導致RNA不易脫離模板鏈,形成了R環(huán)。由于轉錄和翻譯同時進行,該圖表示的遺傳信息傳遞過程發(fā)生在原核細胞中?!驹斘觥緼、C-G之間含有三個氫鍵,富含G的片段更容易形成R環(huán)的原因是模板鏈與mRNA之間形成的氫鍵更多,導致RNA不易脫離模板鏈,A正確;B、原核細胞中,無核膜,過程①DNA的復制和過程②轉錄會同時進行,如果轉錄形成R環(huán),R環(huán)阻礙了酶B的移動,則過程①可能會被迫停止,B正確;C、圖中過程③一條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合成的是同一種蛋白質,C錯誤;D、該圖表示的遺傳信息傳遞過程可能發(fā)生在真核細胞中的葉綠體或者線粒體中,核糖體沿RNA移動方向是從左到右,D錯誤。故選擇CD。20、紫花苜蓿易造成家畜鼓脹病,百脈根富含單寧,單寧與植物蛋白質結合,不會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脹??蒲腥藛T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奧百脈根為材料培育出了抗鼓脹病的新型牧草,研究主要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注;IOA可抑制植物細胞呼吸第一階段,R—6G可止線粒體的功能。A.在制備兩種植物原生質體時,常用纖維素酶和膠原蛋白酶處理原材料B.過程①常使用滅活病毒誘導法誘導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奧百脈根的原生質體融合C.過程②為脫分化,過程③為再分化,雜種細胞團的形成是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D.培育抗鼓脹病的苜蓿新品種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有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答案〗ABC〖祥解〗植物組織培養(yǎng)是指利用特定的培養(yǎng)將離體的植物細胞、組織或器官培養(yǎng)成完整植株的過程,所以花藥的離體培養(yǎng)、基因工程中的受體細胞的培養(yǎng)、植物體細胞雜交后雜種細胞的培養(yǎng)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是外植體→脫分化→愈傷組織→再分化→根、芽→試管苗。植物體細胞雜交是指將植物不同種的原生質體通過人工方法誘導融合,然后進行離體培養(yǎng),使其再生雜種植株的技術?!驹斘觥緼、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后可分離得到原生質體,A錯誤;B、滅活病毒誘導法用于誘導動物細胞融合,過程①常使用物理法和化學法誘導原生質體融合,B錯誤;C、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是形成新植株,而非雜種細胞團的形成,C錯誤;D、植物體細胞雜交需要原生質體融合,依據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雜種細胞發(fā)育成個體依賴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正確。故選ABC。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強光照條件下,植物細胞可以通過“蘋果酸/草酰乙酸穿梭”和“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如圖)實現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物質和能量的轉移,并可以通過信號傳遞調節(jié)植物的生理活動以適應環(huán)境變化?;卮鹣铝袉栴}:(1)葉綠體利用分布在上的色素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葉綠體中光合產物暫時以淀粉形式儲存的意義是。(2)當光照過強時,“蘋果酸/草酰乙酸穿梭”可有效地將光反應產生的中含有的還原能輸出葉綠體,再經過“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轉換成線粒體中的中含有的還原能,最終在(場所)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3)當光照過強時,植物細胞釋放到胞外的ATP(eATP)可通過受體介導的方式,調節(jié)植物生理活動。為探究eATP對光合速率的影響,科研人員用一定最適宜濃度的eATP溶液處理豌豆葉片,結果如圖所示。該實驗自變量為,推測eATP調節(jié)植物光合速率的機制:?!即鸢浮剑?)類囊體薄膜減少丙糖磷酸等在葉綠體內的積累,避免對光合作用的抑制;維持葉綠體內的滲透壓等(2)NADPHNADH線粒體內膜(3)eATP的有無、豌豆幼苗的種類eATP通過調節(jié)NADPH氧化酶基因的表達,促進活性氧(ROS)的合成來促進氣孔的開放,從而提高光合速率〖祥解〗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場所:光反應發(fā)生在類囊體薄膜中,主要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兩個過程;暗反應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主要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兩個過程?!驹斘觥浚?)葉綠體利用類囊體薄膜上的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葉綠體中光合產物暫時以淀粉形式儲存以減少丙糖磷酸等積累,避免對光合作用的抑制,維持葉綠體內的滲透壓。(2)由圖可知,強光條件下,草酸乙酸/蘋果酸穿梭能將NADPH中的H+運出葉綠體,與NAD+結合生成NADH,該過程將光反應產生的NADPH中含有的還原能輸出葉綠體,再經過“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轉換成線粒體中的NADH中含有的還原能,最終在線粒體內膜用于ATP的合成。(3)由題意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為eATP的有無、豌豆幼苗的種類?;钚匝酰≧OS)能促進植物葉肉細胞氣孔的開放,NADPH氧化酶是ROS產生的關鍵酶,據圖可知,cATP可通過調節(jié)氣孔導度來調節(jié)植物光合速率,而活性氧(ROS)也能促進植物葉肉細胞氣孔的開放,活性氧(ROS)的合成需要NADPH氧化酶的催化,當NADPH氧化酶缺失,則活性氧(ROS)無法合成,植物葉肉細胞氣孔的開放無法增加,科研人員用eATP處理NADPH氧化酶基因缺失突變體,發(fā)現凈光合速率與對照組基本一致。綜合分析可知:eATP通過調節(jié)NADPH氧化酶基因的表達,促進活性氧(ROS)的合成,進而促進植物葉肉細胞氣孔的開放,提升了葉肉細胞的氣孔導度,進而實現了對光合速率的提高。22、為研究睡眠持續(xù)不足對機體的影響,科研人員對健康小鼠進行了連續(xù)一周的睡眠剝奪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小鼠血液中的細胞因子增多,實驗結束后有70%的小鼠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請回答以下問題:(1)在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中,細胞因子屬于,常見的種類有等(答2種)。(2)細胞因子由免疫細胞和某些非免疫細胞產生,在特異性免疫中的作用是。(3)針對小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的現象,科研人員作出以下兩種假設。假設一:睡眠不足導致小鼠免疫力下降,使小鼠容易感染外界細菌和病毒,小鼠體內細胞因子增多,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假設二:睡眠不足導致小鼠免疫反應過強,出現細胞因子風暴,導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F有生理狀況相同的野生型小鼠、免疫缺陷型小鼠、抗細胞因子風暴藥物等實驗材料,請設計實驗并預期結果來證明兩種假設中假設一不成立而假設二成立:。(4)進一步研究表明,睡眠剝奪使大腦皮層某區(qū)域興奮,產生的前列腺素D2(一種激素)經血腦屏障的ABC轉運蛋白轉運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速率顯著提高。為證明睡眠剝奪導致的細胞因子增多是否與前列腺素D2有關,請從受體角度簡述可行性方案。〖答案〗(1)免疫活性物質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2)促進B細胞增殖和分化,加速細胞毒性T細胞的分裂和分化(3)設計實驗:將小鼠分為3組,編號A、B、C。A組、B組均為等量健康的野生型小鼠,C組為等量免疫缺陷小鼠。A組進行連續(xù)一周的睡眠剝奪并定時注射一定量生理鹽水;B組進行相同時間的睡眠剝奪并定時注射等量抗細胞因子風暴藥物;C組進行相同時間的睡眠剝奪并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在自然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三組小鼠死亡率。預期結果:A組小鼠的死亡率明顯高于B組和C組小鼠(4)使用前列腺素D2受體抑制劑,檢測是否可以降低睡眠剝奪小鼠體內的細胞因子含量(或敲除表達前列腺素D2受體相關的基因,檢測是否可以降低睡眠剝奪小鼠體內的細胞因子含量)〖祥解〗(1)體液免疫:病原體可以直接和B細胞接觸,抗原呈遞細胞對抗原進行加工、處理后呈遞至輔助性T細胞,隨后在抗原、激活的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雙信號刺激下,B細胞活化,再接受細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抗體和病原體結合。(2)細胞免疫: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到被感染的宿主細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靶細胞接觸,將靶細胞裂解。【詳析】(1)在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中,細胞因子屬于免疫活性物質,常見的種類有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2)細胞因子由免疫細胞和某些非免疫細胞產生,在特異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促進B細胞增殖和分化,加速細胞毒性T細胞的分裂和分化。(3)為了證明兩種假設中假設一不成立而假設二成立,設計實驗:將小鼠分為3組,編號A、B、C。A組、B組均為等量健康的野生型小鼠,C組為等量免疫缺陷小鼠。A組進行連續(xù)一周的睡眠剝奪并定時注射一定量生理鹽水;B組進行相同時間的睡眠剝奪并定時注射等量抗細胞因子風暴藥物;C組進行相同時間的睡眠剝奪并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在自然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三組小鼠死亡率。預期結果:A組小鼠的死亡率明顯高于B組和C組小鼠。(4)為證明睡眠剝奪導致的細胞因子增多是否與前列腺素D2有關,可行性方案為使用前列腺素D2受體抑制劑,檢測是否可以降低睡眠剝奪小鼠體內的細胞因子含量(或敲除表達前列腺素D2受體相關的基因,檢測是否可以降低睡眠剝奪小鼠體內的細胞因子含量)。23、在生態(tài)測量中常用豐富度指數、均勻度指數和多樣性指數來衡量群落的豐富度、均勻度和物種多樣性的高低。群落中各個種群的種群數量越相近,均勻度越高。豐富度和均勻度共同決定了物種多樣性。為了研究放牧對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影響,研究人員對六塊草地進行同等強度的放牧,并測量放牧前后各個生態(tài)指標,如下圖所示。(1)在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部分草地植物的凋落物常會釋放酚類、萜類等次生代謝物,通過土壤和空氣抑制其他牧草的生長,在此過程中土壤和空氣被稱為。食草動物通過采食這部分植物,減少凋落物對其他牧草的抑制作用,該過程體現信息傳遞的作用是。(2)據圖分析,放牧(填“一定”或“不一定”)降低草原物種的多樣性,依據是。(3)調查發(fā)現,放牧后草地1優(yōu)勢種的優(yōu)勢度明顯下降,據圖推測,放牧前后草地1多樣性指數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放牧后部分草地的多樣性下降,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請從生態(tài)工程協調原理的角度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即鸢浮剑?)信道調節(jié)種間關系(2)不一定放牧后,草地1的物種多樣性不變,草地2-5的物種多樣性降低,而草地6的物種多樣性上升(3)物種多樣性由豐富度和均勻度共同決定;放牧降低了草地1優(yōu)勢種的競爭力,使更多的物種出現在草地、豐富度升高,但不同物種間的種群數量差異性增加,均勻度下降,所以多樣性指數變化不明顯不同草地環(huán)境承載力的限度不同,根據環(huán)境承載力的大小合理調整不同草地的放牧強度〖祥解〗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的種類(1)物理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光、聲、溫度、濕度、磁力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如蜘蛛網的振動頻率。(2)化學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動中,產生了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如植物的生物堿、有機酸,動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為信息:動物的特殊行為,對于同種或異種生物也能夠傳遞某種信息,如孔雀開屏。二、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1)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2)種群: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3)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能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詳析】(1)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過程中每一個信息過程都有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信息源、信道、信息受體,部分草地植物的凋落物常會釋放酚類、萜類等次生代謝物,通過土壤和空氣抑制其他牧草的生長,在此過程中土壤和空氣被稱為信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草地植物的凋落物常會釋放酚類、萜類等次生代謝物,通過土壤和空氣抑制其他牧草的生長,屬于化學信息,促進或抑制周圍其他植物的生長和發(fā)育,食草動物通過采食這部分植物,減少凋落物對其他牧草的抑制作用,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有利于調節(ji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2)由圖可知,放牧后,草地1的物種多樣性不變,草地2-5的物種多樣性降低,而草地6的物種多樣性上升,因此放牧不一定會降低草原物種的多樣性。(3)物種多樣性由豐富度和均勻度共同決定;放牧降低了草地1優(yōu)勢種的競爭力,使更多的物種出現在草地、豐富度升高,但不同物種間的種群數量差異性增加,均勻度下降,因此放牧前后草地1多樣性指數變化不明顯。協調原理是指處理好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huán)境容納量,從生態(tài)工程協調原理的角度來看,不同草地環(huán)境承載力的限度不同,需要根據環(huán)境承載力的大小合理調整不同草地的放牧強度,以防止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24、某實驗室在野生型純合果蠅群體中發(fā)現多只裂翅突變體(裂翅基因用A或a表示)。為了研究其遺傳特點,把它們作為親本之一進行雜交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雜交實驗親代子一代①♀裂翅×野生型♂裂翅(184,♀93,♂91):正常翅(187,♀92,♂95)②♀野生型×裂翅♂裂翅(162,♀82,♂80);正常翅(178,♀88,♂90)(1)野生型基因突變?yōu)榱殉嵬蛔凅w,則裂翅突變屬于性突變。根據表中實驗結果可知,裂翅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判斷依據是。(2)經研究發(fā)現裂翅基因純合致死,該裂翅基因所在的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存在一個隱性純合致死基因(b),裂翅突變體在遺傳學上被稱為雙平衡致死系。裂翅突變體果蠅間隨機交配,F全為裂翅。①在下圖黑點旁標注該雙平衡致死系果蠅的相應基因(兩條豎線代表一對同源染色體,四個黑點表示四個基因位點)。②讓裂翅紅眼雌性突變體與正常翅白眼雄性野生型個體雜交(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用D/d表示),F1雌雄果蠅中均有紅眼和白眼,親本的基因型為,讓F1果蠅自由交配,F2中正常翅白眼果蠅出現的概率為。③已知非紫眼和紫眼分別由2號染色體上基因E、e控制,欲探究裂翅基因是否位于2號染色體上,研究人員利用純合正常翅紫眼果蠅與雙平衡致死系的非紫眼果蠅雜交,F1有裂翅非紫眼和正常翅非紫眼兩種果蠅,將F1裂翅非紫眼果蠅與親本正常翅紫眼果蠅進行雜交,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則裂翅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則裂翅基因不位于2號染色體上。〖答案〗(1)顯常表中實驗①②為正反交實驗,子一代表型比例與性別無關(2)AaBbXDXd、aaBBXdY9/28裂翅非紫眼∶正常翅紫眼=1∶1裂翅非紫眼∶裂翅紫眼∶正常翅非紫眼∶正常翅紫眼=1∶1∶1∶1〖祥解〗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配子時,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同時也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驹斘觥浚?)據表格可知,裂翅和野生型雜交,后代雌雄中都是裂翅和正常翅是1:1,相當于測交,親代應該是一個是雜合子,一個是隱形純合子,據題干中信息可知,野生型是純合子,那么裂翅是雜合子,因此裂翅是顯性性狀,屬于顯性突變。表中實驗①②為正反交實驗,子一代雌雄中表型是一致的,即表型比例與性別無關,說明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2)①裂翅基因是顯性基因,純合(AA)致死,還存在一個隱性純合致死基因(b),裂翅突變體在遺傳學上被稱為雙平衡致死系,裂翅突變體果蠅間隨機交配,子代全為裂翅,那么裂翅突變體中相應基因為:。②裂翅為顯性,純合致死,裂翅和正常翅基因存在于常染色體上,裂翅突變體為AaBb,紅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讓裂翅紅眼雌性突變體與正常翅白眼雄性野生型個體雜交,F1雌雄果蠅中均有紅眼和白眼,說明親代雌性為紅眼雜合子,雄性為隱性純合子,因此親代的基因型AaBbXDXd、aaBBXdY,F1中雌性個體基因型為1/2AaBB、1/2aaBb;1/2XDXd、1/2XdXd,雄性個體基因型為1/2AaBB、1/2aaBb;1/2XDY、1/2XdY,讓F1果蠅自由交配,只考慮翅型,F1能產生配子及比例為1/4AB、2/4aB、1/4ab,后代中出現AA或者bb都是致死個體,因此成活個體中裂翅和正常翅比例為(1/4×2/4+1/4×1/4+2/4×1/4+1/4×1/4):(2/4×2/4+1/4×2/4+2/4×1/4)=6:8=3:4;只考慮眼色,F1能產生雌配子及比例為1/4XD、3/4Xd,雄配子及比例為1/4XD、1/4Xd、2/4Y,后代中出現白眼(XdXd、XdY)比例為3/4×1/4+3/4×2/4=9/16;因此F2中正常翅白眼果蠅出現的概率為4/7×9/16=9/28。③純合正常翅紫眼果蠅aaBBee與非紫眼AaBbEE的雙平衡致死系果蠅雜交,F1裂翅非紫眼的基因型為AaBBEe,與親本正常翅紫眼果蠅aaBBee雜交(此時后代不可能出現bb純合致死,則不需要考慮B或b基因),即是AaEe與aaee雜交,若紫眼基因在2號染色體上,符合分離定律,A和E在一條染色體上,a和e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子代裂翅非紫眼∶正常翅紫眼=1∶1;若紫眼基因不在2號染色體上,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子代裂翅紫眼:裂翅非紫眼;正常翅紫眼:正常翅非紫眼=1:1:1:1。25、A蛋白是某種激素合成的關鍵酶。為鑒定該激素合成的部位及生理作用,科研團隊利用無縫克隆技術將A蛋白結合蛋白基因(P基因)與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基因)融合,構建A蛋白檢測探針,通過農桿菌轉化法導入擬南芥進行實驗。相關原理、過程及質粒的結構如下圖所示。注:①bar為抗草甘膦(一種除草劑)基因;Tetr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Ampr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②F1、F2、R1、R2為引物③BamHI、SmaI、BclI為限制酶(1)無縫克隆時所需的酶除T5核酸外切酶外還有。用無縫克隆技術構建GUS-P融合基因的關鍵是R2引物5'端序列與互補。(2)利用雙酶切法將融合基因插入Ti質粒,選用的限制酶為。擴增融合基因所需的引物R1和F2應選用下列引物組合為。①5'-…CTTGGATGAT-3'②5'-…TAAGTTGTCT-3'③5'-…ATTCAACAGA-3'④5'-…TCTGTTGAAT-3'(3)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將融合基因導入農桿菌、擬南芥細胞的過程中,需要篩選兩次,這兩次篩選分別是。(4)葡萄糖苷酸酶可以水解X-Gluc呈藍色,將轉基因擬南芥置于不同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然后分離不同部位的組織分別加入X-Gluc進行鑒定,結果如下表所示:部位根莖葉完全培養(yǎng)液藍色淺藍淺藍缺磷培養(yǎng)液深藍藍色淺藍分析表明,該激素最主要的合成部位是,通過實驗結果分析該激素的生理作用是?!即鸢浮剑?)DNA聚合酶和DNA連接酶F1(或P基因左側序列)(2)BclI和SmaI①④(3)先篩選出能在含四環(huán)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而不能在含氨芐青霉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農桿菌,再用含草甘膦的培養(yǎng)基篩選出導入融合基因的擬南芥細胞(4)根促進植物對磷元素的吸收〖祥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獲取;②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④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驹斘觥浚?)由題圖信息可知,利用無縫克隆技術將A蛋白結合蛋白基因(P基因)與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基因)融合,構建A蛋白檢測探針,所以無縫克隆時所需的酶除T5核酸外切酶外還有DNA聚合酶和DNA連接酶。DNA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用無縫克隆技術構建GUS-P融合基因的關鍵是R2引物5'端序列與F1(或P基因左側序列)3'互補。(2)利用雙酶切法將融合基因插入Ti質粒的T-DNA區(qū),如果使用BamHI,會降Ti質粒上的復制原點切掉,剩下的部分在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沒有限制酶的切割位點,故選擇BclI和SmaI。根據融合基因的放大圖可知,擴增時以DNA的兩條鏈分別作模板,擴增融合基因所需的引物R1和F2應選用下列引物組合為3'端序列可以與④5'-…TCTGTTGAAT-3'配對,5'端序列的互補鏈可以與①5'-…CTTGGATGAT-3'配對,因此選用的引物組合為①④。(3)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將融合基因導入農桿菌、擬南芥細胞的過程中,需要篩選兩次,這兩次篩選分別是先篩選出能在含四環(huán)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而不能在含氨芐青霉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農桿菌,再用含草甘膦的培養(yǎng)基篩選出導入融合基因的擬南芥細胞。(4)葡萄糖苷酸酶可以水解X-Gluc呈藍色,根據表格可知,在完全培養(yǎng)液中,只有根呈現藍色,說明該激素最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根,與完全培養(yǎng)液相比,在缺磷培養(yǎng)液中,根的顏色變?yōu)樯钏{,而在含磷的完全培養(yǎng)液中出現藍色,說明該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植物對磷元素的吸收,促進葡萄糖苷酸酶合成,水解X-Gluc呈藍色。卷04-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臨考壓軸卷(山東卷)(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中,先合成的信號肽會與核糖體一起轉移到粗面內質網上繼續(xù)合成,并且邊合成邊轉移到內質網腔內,經過加工、折疊后,被轉運至高爾基體中做進一步的修飾加工,然后分泌到細胞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信號肽中的肽鍵是在游離的核糖體中形成的B.分泌蛋白通過囊泡由內質網轉運至高爾基體中進行加工C.上述過程中,內質網與高爾基體的膜面積變化情況相同D.某些分泌蛋白可以參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答案〗C〖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驹斘觥緼、分泌蛋白的信號肽最初是在細胞內游離的核糖體中形成的,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可形成肽鍵,A正確;B、高爾基體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一步加工分類和包裝,分泌蛋白通過囊泡由內質網轉運至高爾基體中進行加工,B正確;C、上述過程中內質網與高爾基體的膜面積變化情況不同:內質網膜面積減小,高爾基體膜面積先增大后減小,C錯誤;D、分泌蛋白可以參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如某些激素對于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D正確。故選C。2、塞罕壩曾因亂砍濫伐變成了林木稀疏的荒漠,后經合理引種、多樹種搭配混交等治理,得以重現昔日風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塞罕壩修復過程中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B.多樹種搭配混交有利于提升塞罕壩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C.依據協調原理引種時,應優(yōu)先考慮相近環(huán)境下的樹種D.引種樹種的生態(tài)位相似度越高越有利于生態(tài)恢復〖答案〗D〖祥解〗群落演替有兩種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這兩種演替類型是根據起始條件劃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fā)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除了演替起點的不同,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的區(qū)別還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趨向形成新群落,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趨向于恢復原來的群落,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這兩類演替,都是從結構簡單的群落發(fā)展為結構復雜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種數量和群落層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人類的許多活動正在影響著群落的演替,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詳析】A、塞罕壩曾因亂砍濫伐變成了林木稀疏的荒漠,保留了土壤條件、植物的種子和繁殖體,塞罕壩修復過程中發(fā)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A正確;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主要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jié)能力越強,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高,人工造林時搭配多種類型的樹種,有利于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復雜程度,有利于提高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B正確;C、引種時,應考慮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依據協調原理,應優(yōu)先考慮相近環(huán)境下的樹種,C正確;D、生態(tài)位相似度越高,競爭越激烈,故引種樹種的生態(tài)位相似度越低越有利于生態(tài)恢復,D錯誤。故選D。3、核孔復合體鑲嵌在內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核質間通過核孔復合體參與的物質運輸方式主要有如圖所示的三種,其中只有丙方式需要消耗細胞代謝提供的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核對通過核孔復合體進出的物質具有一定的選擇性B.某些分子以甲或乙的方式進出核孔復合體可看作是被動運輸C.以丙方式進入細胞核的物質的運輸速度,會受相應受體的濃度制約D.DNA聚合酶、ATP、mRNA、核DNA等均可經核孔復合體進出細胞核〖答案〗D〖祥解〗細胞核能夠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核的核膜為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核孔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詳析】A、圖丙中,物質進入核孔還需要與受體結合,說明細胞核對通過核孔復合體進出的物質具有一定的選擇性,A正確;B、分析題意,只有丙方式需要消耗細胞代謝提供的能量,即某些分子以甲或乙的方式進出核孔復合體是不需要能量的,但由于需要蛋白質協助,故可看作是被動運輸,B正確;C、丙方式需要消耗細胞代謝提供的能量,方式可視作主動運輸,主動運輸的運輸速度受相應的受體濃度的制約,C正確;D、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DNA無法通過核孔進出,D錯誤。故選D。4、在研究植物開花的科學發(fā)展史上,人們發(fā)現經過光周期誘導的葉片上可以產生一種生化信號,能夠長距離運輸,具有刺激開花的效果。20世紀30年代蘇聯科學家曾提出在植物中存在一種通用的開花刺激物質,將其命名為開花素。并通過嫁接實驗證實了這種刺激物的存在。在后期的進一步研究中,科學家對分離出的經過誘導和沒有經過誘導的葉組織提取物中的小分子進行生物分析,最終并未成功提取出開花素這種物質。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葉片上經光周期誘導的這種生化信號,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發(fā)揮作用B.將光周期誘導后的葉片移植到未經過誘導的植株上,可以使后者開花C.植物能夠接受光周期誘導的原因是細胞內含有可以吸收紅光和藍光的光敏色素D.開花素最終未被成功提取的原因可能是這種刺激物質是一種大分子物質〖答案〗C〖祥解〗分析題意可知,開花素是一種生化信號,能夠長距離運輸,科學家通過嫁接實驗證明這種刺激物的存在,但是在葉組織提取物中小分子進行生物分析并沒有成功提取。【詳析】A、信息中提到,這種生化信號可以長距離運輸,故葉片上經光周期誘導的這種生化信號,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發(fā)揮作用,A正確;B、科學家進行了嫁接實驗證實了這種刺激物的存在,說明將光周期誘導后的葉片移植到未經過誘導的植株上,可以使后者開花,B正確;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植物體內除了光敏色素,還有感受藍光的受體,C錯誤;D、對葉組織提取物中的小分子進行生物分析,未成功提取的原因可能是開花素是一種大分子物質,D正確。故選C。5、辛普森多樣性指數描述的是從一個群落中連續(xù)兩次抽樣所得到的個體屬于不同物種的概率,下圖是在甲、乙、丙三個不同群落中的8塊樣地上取樣的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越高,物種豐富度越高B.乙群落比丙群落的物種多樣性要高C.選擇樣地時要注意多選擇個體數目多的樣地D.與乙、丙相比,甲群落所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力穩(wěn)定性更高〖答案〗A〖祥解〗樣方法的注意點:①隨機取樣;②樣方大小適中;③樣方數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選易辨別的雙子葉植物(葉脈一般網狀);⑤常用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驹斘觥緼、辛普森多樣性指數描述的是從一個群落中連續(xù)兩次抽樣所得到的個體屬于不同物種的概率,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越高,兩次抽樣所得到的個體屬于不同物種的概率越高,因此,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越高,物種豐富度越高,A正確;B、由圖可知,乙群落的辛普森多樣性小于丙群落的辛普森多樣性,因此乙群落比丙群落的物種多樣性要低,B錯誤;C、使用樣方法來調查物種數量時,要保證隨機取樣,C錯誤;D、與乙、丙相比,甲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更高,甲所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更高,D錯誤。故選A。6、癌細胞即使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也主要依賴無氧呼吸產生ATP,這種現象稱為“瓦堡效應”。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huán)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和正常細胞不同。下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癌細胞中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過程會生成少量的ATPB.③過程會消耗少量的還原氫,④過程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完成C.發(fā)生“瓦堡效應”的癌細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細胞的少,且過程③④可同時進行D.若研制藥物抑制癌癥患者體內細胞的異常代謝途徑,可選用圖中①④為作用位點〖答案〗B〖祥解〗分析題圖可知,①②過程是葡萄糖進入細胞后轉化成五碳化合物以及氧化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③過程是癌細胞無氧呼吸過程(乳酸發(fā)酵類型),④過程是癌細胞的有氧呼吸過程(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階段)?!驹斘觥緼、癌細胞中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過程不會生成ATP,A錯誤;B、③過程為無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反應,會消耗少量的氫;④過程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反應,分別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上,B正確;C、根據題意“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可知,發(fā)生“瓦堡效應”的癌細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細胞的多,且過程③和④可同時進行,C錯誤;D、分析題圖可知,①④是正常細胞所必須的,所以若要研制藥物來抑制癌癥患者細胞中的異常代謝途徑,圖中的①④不宜選為作用位點,D錯誤。故選B。7、香煙燃燒時釋放38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是一種高度成癮的物質,自然存在于煙草中。它是煙草煙霧中的活性成分,長時間吸入會導致身體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負擔加重等風險,其在人體內的作用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經過體液運輸到靶細胞發(fā)揮作用B.尼古丁與POMC神經元膜上鈉離子通道結合,為鈉離子內流提供能量C.據圖推測,人在戒煙后,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D.吸入的尼古丁促使人體產生飽腹感的場所是大腦皮層,該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答案〗A〖祥解〗題圖分析,尼古丁可與POMC神經元上的尼古丁受體結合,使Na+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引起POMC神經元產生興奮,該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的飽腹感神經元,可使機體的食欲降低。同時尼古丁可作用于下丘腦的神經元,通過交感神經作用于腎上腺,使脂肪細胞產熱增加。【詳析】A、煙霧中的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經過體液運輸到全身,然后與靶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在靶細胞處發(fā)揮作用,A正確;B、鈉離子內流屬于協助擴散,不消耗能量,尼古丁不能提供能量,B錯誤;C、戒煙后,尼古丁攝入減少,POMC神經元的興奮性程度降低,通過飽腹感神經元對食欲下降的調節(jié)作用降低,會使機體增加有機物的攝入;同時,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腎上腺素的釋放減少,脂肪細胞產熱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體重會增加,C錯誤;D、飽腹感等各種感覺的形成都位于大腦皮層,該過程沒有完整反射弧,不屬于反射,D錯誤。故選A。8、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分別標記基因型為AaXBY果蠅(2n=8)的一個精原細胞中的A、a、B基因,再檢測減數分裂各時期細胞的熒光標記。已知該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一次異常分裂,分別檢測分裂進行至T1、T2、T3時期的三個細胞中染色體、核DNA、染色單體的數量,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T1時期的細胞中可出現3種顏色的6個熒光位點B.T2時期的細胞中可能出現3種顏色的4個熒光位點C.檢測的T1、T2、T3時期的三個細胞中均存在同源染色體D.最終形成的4個子細胞中有一半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異?!即鸢浮紻〖祥解〗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染色體散亂排布在細胞中;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斘觥緼、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素分別標記該果蠅一個精原細胞中的A、a、B基因,T1時期的細胞經過了DNA的復制,因此可出現3種顏色的6個熒光位點,A正確;B、T2可以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染色體減半,若①時期發(fā)生過片段交換(如同源染色體的A和a之間交換),結果為A、a在同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若該條染色體和B所在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進入同一細胞,則②時期的某個細胞中可能出現3種顏色的4個熒光位點,B正確;C、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現了異常,一對同源染色體移動到了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去,所以T1、T2、T3時期均含有同源染色體,C正確;D、果蠅(2N=8)即正常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但由于T2時期①、②、③的數量分別是5、10、10,說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現了異常,一對同源染色體移動到了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去,產生了染色體數為3和5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它們進行正常的減數第二次分裂,最終形成的4個精子染色體數分別是3、3、5、5,沒有一個精子的染色體數是正常的,D錯誤。故選D。9、達爾文在環(huán)球考查時發(fā)現,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總共生活著15種島龜,這些島龜均由南美洲西海岸同種陸龜進化而來,它們形態(tài)各異,食性和棲息場所不完全相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協同進化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競爭來實現的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C.島嶼上島龜的形成會影響到本島嶼上其他物種的進化D.島嶼上的島龜形態(tài)各異說明這些陸龜間存在生殖隔離〖答案〗C〖祥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①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②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③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③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斘觥緼、協同進化是通過不同物種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而實現的,A錯誤;B、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因此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不僅僅是新物種不斷形成,B錯誤;C、因環(huán)境相同且協同進化等因素,島嶼上島龜的形成會影響到本島嶼上其他物種的進化,C正確;D、島嶼上的島龜形態(tài)各異不能說明這些陸龜間存在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標志是能否產生可育后代,D錯誤。故選C。10、已知在饑餓狀態(tài)下,下丘腦的攝食中樞興奮而攝食增加;飽腹狀態(tài)下,下丘腦的飽中樞興奮而攝食減少??蒲腥藛T做了如下實驗:激活小鼠下丘腦A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后,小鼠覓食動機降低,采用微電泳法將葡萄糖透入此區(qū)域,該區(qū)域神經元放電頻率增高;激活下丘腦B區(qū)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后,小鼠出現顯著的覓食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下丘腦的A區(qū)域為攝食中樞,其中有對血糖濃度敏感的葡萄糖感受器B.B區(qū)域多巴胺能神經元內的高爾基體功能障礙會導致暴食和肥胖C.多巴胺能神經元在不同區(qū)域作用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釋放的神經遞質種類不同D.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神經元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導致飽中樞活動降低而攝食增加〖答案〗D〖祥解〗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其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區(qū)域高速公路建設與維護協議
- 2024年合作風險共擔協議:伙伴間信任的基石
- 2024年古董臨時借用協議
- 2024年全球軟件開發(fā)與維護服務協議
- 2024年修訂版:股東代表訴訟協議
- 2024年合作協議:煙囪與廣告牌拆除工程
- 2024年專用:物流代理運輸協議
- 2024年保密協議的補充條款:信息保護再強化
- 2024年分支機構合作協議
- 2024年企業(yè)化驗室設備安裝與采購協議
- 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有效銜接工作制度
- 2.1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 必修2 經濟與社會
- Unit+5+Fun+Clubs+Section+A++(1a-1d)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新目標(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超聚變 FCIA 考試題庫
- 2024-2025學年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2024)晉教版(2024)教學設計合集
- 第一單元第二節(jié) 改造家庭網絡(第二課時)教案2024-2025學年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 七年級上冊
- 智聯招聘在線測評真題
- 2024年社區(qū)工作者面試題庫與答案
- 雙減背景下“減負增效”初中數學作業(yè)設計策略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 6.18美國的獨立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
- 陜煤集團筆試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