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2單元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12課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學業(yè)達標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歷史第2單元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12課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學業(yè)達標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歷史第2單元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12課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學業(yè)達標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一、選擇題1.在歐風美雨的影響下,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生活異彩紛呈。下列服飾既體現(xiàn)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傳統(tǒng)風格的是()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實力。A.B兩項與題意不符;C項只符合“中西合璧”的特點。D項符合題意。2.戊戌變法運動時期,社會上流傳一首打油詩:“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腳跟形勢先溶化,說道蓮鉤六寸長?!边@反映了()A.新服飾走向中下層民眾B.不纏足運動風靡全社會C.結辮陋俗被徹底革除D.社會風俗改革之風悄然興起解析:選D。A項僅反映了其中的一個方面;B項“風靡全社會”說法錯誤,不纏足運動完成時間較晚;C項“被徹底革除”不準確;題干打油詩反映了戊戌變法時期社會風俗的變更。3.某歷史文獻有如下記載:“失去辮子,人們一時難以適應這種變更,于是,時興起戴帽子?!瓝f,當時名揚四海的盛錫福帽店日夜趕制帽子,仍舊供不應求?!边@種情形最早應當出現(xiàn)在()A.戊戌變法時期B.辛亥革命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D.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解析:選B。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發(fā)出《剪辮通令》,結辮陋俗至此革除。故選擇B項。4.泰山東岳廟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蓮。民國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腳錦鞋為娘娘祝壽。這主要表明()A.自由同等思想得到宣揚B.民主共和觀念深化人心C.婦女社會地位顯著提高D.廢止婦女纏足得到認可解析:選D。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社會生活風俗變更。據材料關鍵信息“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腳錦鞋為娘娘祝壽”即可推斷D項正確。A.B.C三項從材料中體現(xiàn)不出來。5.某制片公司拍攝一部電影,影片反映的是1915年上海發(fā)生的故事,其中不行能出現(xiàn)的場景是()A.賣服裝的商店里出售旗袍B.輪船往來于黃浦江上,人力車穿梭在大街上C.報童在大街上叫喊“賣報!賣報!”D.大街上張貼著《歌女紅牡丹》的電影海報解析:選D。A.B.C三項在1915的上海都有可能出現(xiàn)。但電影《歌女紅牡丹》是在1931年公映,所以不行能出現(xiàn)。6.《故都雜詠》中寫道:“嘖嘖沿街賣報聲,成天奔跑送新聞;秀才不出門前去,一樣全球消息靈。”材料表明近代報紙()A.變更了人們的閱讀方式B.豐富了大眾的消遣生活C.加速了社會新聞的傳播D.宣揚民主革命政治主見解析:選C。題干中體現(xiàn)了秀才不出門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說明近代報紙推動了社會新聞的傳播。7.20世紀初,某鄉(xiāng)紳賦《新年雜詠》:“新制初更陽歷年,家家彩勝斗喧闐。宜春帖子多新樣,大半三民對五權?!痹撛娭饕从沉?)A.封建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發(fā)生動搖B.辛亥革命對社會生活的影響C.封建守舊勢力對新文化的抵觸D.西方文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否定解析:選B。本題的切入點是近代中國社會習俗的變遷。依據材料信息“20世紀初”“新制初更陽歷年”“三民對五權”分析,再聯(lián)系影響近代中國社會習俗變遷的主要因素,即可推斷B項符合題意。8.蔡元培先生1889年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婚禮之前從未謀面。其次次婚姻前,1900年蔡元培先生寫下一份征婚啟事,提出女方天足,識字,夫死妻可改嫁,不合可離婚等條件。蔡元培先生兩次婚姻的變更反映了()A.婚姻自由在中國已成主流B.人們思想觀念的日益解放C.近代西方婚姻自由思想深化人心D.政府對婚姻習俗的引導有方解析:選B。蔡元培先生的兩次婚姻,從奉父母之命,到“提出女方天足,識字,夫死妻可改嫁,不合可離婚等條件”,反映出其擺脫傳統(tǒng)“女德”觀念的束縛,所以B項正確。二、非選擇題9.近代以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fā)生顯著變更。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新舊婚禮狀況比照表舊式婚姻狀況新式婚姻狀況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問名(互問庚貼卜之)3.會親(即訂婚)4.請期(男家備糕點、請柬、說明迎娶日期及各種留意事項)5.納采(男家備禮納之女家,俗稱“過大禮”“恭迎娶”)6.過妝(送嫁妝)7.娶親8.回門1.自由戀愛2.訂婚3.婚禮:證婚人、介紹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證婚人宣讀婚書;證婚人、介紹人與新人各蓋印章;新郎、新娘交換飾物;行三鞠躬禮;來賓賀詞,各種答謝請回答:(1)材料一中圖一和圖二的服飾設計有何共同點?這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特征?(2)依據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新式婚姻在思想觀念和禮儀方面的進步之處。(3)簡要說明近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fā)生顯著變更的主要因素。解析(1)要留意旗袍和中山裝都是中西合璧的產物。(2)通過對比分析新舊婚姻狀況,可以看出自由、同等、簡潔的進步之處。(3)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角度分析緣由。答案(1)都綜合西式服裝和中式服裝的特點,進行了改革與創(chuàng)新。反映了中西合璧的時代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