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學課件_第1頁
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學課件_第2頁
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學課件_第3頁
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學課件_第4頁
第15課 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思維導圖建構新知要點梳理能力達標訓練知識點一

造紙術的發(fā)明1.______時期,人們已經掌握了造紙的基本方法。2.蔡倫改進造紙術(1)時間:_______。(2)原料: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3)優(yōu)點: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西漢105年3.意義:①紙的使用日益普遍,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也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國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流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利了典籍的流傳

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知識點二

醫(yī)學、數(shù)學與農學的成就1.醫(yī)學成就(1)張仲景:東漢末年名醫(yī),被后世稱為“______”。主要成就:①寫成________________一書,發(fā)展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②發(fā)展了“________”的思想,提倡預防疾病。(2)華佗:東漢末年名醫(yī),主要成就:①擅長針灸,而且能實施外科手術;②發(fā)明了“________”;③創(chuàng)編了“________”。醫(yī)圣《傷寒雜病論》治未病麻沸散五禽戲2.數(shù)學成就(1)____________,抄錄了較為完整的乘法口訣。(2)______________,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數(shù)學著作。3.農學成就:______________總結了關中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經驗,提出改良土壤等農業(yè)生產方法。秦簡九九表《九章算術》《汜勝之書》知識點三

司馬遷與《史記》1.司馬遷: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2.《史記》(1)體例:我國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2)內容: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3)地位:①《史記》是不朽的歷史巨著;②《史記》文筆優(yōu)美,所記人物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紀傳體通史知識點四

道教和佛教1.道教(1)興起時間:__________。(2)創(chuàng)始人:______創(chuàng)立太平道,張陵創(chuàng)立五斗米道。(3)特點:我國的本土宗教,為下層民眾所信奉。東漢末年張角2.佛教(1)起源:產生于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2)主要主張:眾生______。(3)傳入: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時,佛教逐步在社會上傳播開來。(4)影響:佛教的傳入,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學以及建筑、雕刻、繪畫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約公元前6世紀古代印度平等易錯易混造紙術的發(fā)明在西漢,改進則是在東漢(蔡侯紙)。重難解讀造紙術的發(fā)明是我國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

造紙術發(fā)明以前,世界各國的書寫材料,都不是理想的書寫材料,不利于文化的傳播。西漢發(fā)明造紙術,特別是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后,提高了紙的質量和產量,紙日益成為普遍的書寫材料,便于文化的保存與交流,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之后造紙術從中國輾轉流傳到世界各國,造紙術的對外傳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影響著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進程,所以說造紙術的發(fā)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課堂延伸《史記》的五種體例: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本紀”記載歷代帝王的興衰和重大歷史事件;

“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是關于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題史;“世家”是歷朝諸侯貴族的活動和事跡;“列傳”為歷代各階層有影響人物的傳記,有少數(shù)篇章記載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

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占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1.秦始皇是封建時代的第一位皇帝,“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據(jù)專家推測,秦始皇每天看的奏折大約有120斤,大概有30萬字。秦始皇看的奏折“書”于(

)

CA.

B.

C.

D.

2.近年隨著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發(fā)展,綜合了情緒價值、社交屬性、文化底蘊的文創(chuàng)產品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新消費趨勢之一,文創(chuàng)紙袋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為紙張的改進和普遍使用作出突出貢獻的是(

)

DA.商鞅

B.主父偃

C.班超

D.蔡倫3.“張仲景自幼嗜好醫(yī)學,經過多年刻苦鉆研醫(yī)術和多年行醫(yī)積累的豐富臨床實踐,成為中國醫(yī)學史上杰出的醫(yī)學家。”材料表明(

)

CA.強烈的興趣愛好是張仲景成功的唯一條件B.張仲景行醫(yī)積累的臨床實踐比理論更重要C.張仲景注重把理論鉆研和實踐探索相結合D.張仲景是中國醫(yī)學史上第一位杰出的醫(yī)學家4.某短視頻號做了一期歷史人物簡介,其中提到了三個關鍵詞:針灸、麻沸散、五禽戲。這期人物簡介介紹的是(

)

B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李時珍5.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中,稱贊《史記》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下列關于《史記》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BA.公正記事,秉筆直書

B.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C.西漢司馬遷著述而成

D.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6.江西鷹潭有座著名的龍虎山,傳說天師張道陵曾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xiàn)”,因而得名。在鼎盛時期,龍虎山建有道觀80余座,道院36座,道宮數(shù)個,是個名副其實的“道教圣地”。中國道教最早產生于(

)

DA.西漢初年

B.西漢末年

C.東漢初年

D.東漢末年7.《事物的起源》一書中寫道:“中國人……造紙的知識隨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這就為‘知識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志著我們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材料主要表明造紙術的西傳(

)

DA.改變了阿拉伯人的閱讀習慣

B.促成了近代歐洲的科學復興C.消除了人們對宗教的迷信

D.促進了歐洲文化的極大發(fā)展8.(歷史解釋)“今有垣高九尺。瓜生其上,蔓日長七寸。瓠生其下,蔓日生一尺。問幾何日相逢?瓜、瓠各長幾何?”從以上《九章算術》題目的選材角度看,中國古代數(shù)學(

)

AA.注重實際應用

B.重視理論創(chuàng)新

C.脫離生產生活

D.體現(xiàn)綠色環(huán)保9.(史料實證)乘法口訣是當今小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數(shù)學技能。右圖所示是出土于湖南湘西的里耶秦簡,簡上抄錄了較為完整的乘法口訣,反映了(

)

BA.秦朝時中國人才開始背誦乘法口訣B.秦朝對乘法口訣的推廣和應用C.湖南湘西的數(shù)學科技成就領先全國D.秦朝對科技人才的重視和培養(yǎng)10.(唯物史觀)《后漢書·華佗傳》記載,華佗對他的學生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終不朽也?!睋?jù)此可知,華佗(

)

DA.善治傷寒雜病

B.創(chuàng)立了五禽戲C.擅長外科手術

D.認識到運動有益健康11.(歷史解釋)據(jù)《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業(yè),大量閱讀朝廷史官記載,還到各處實地探訪考察,搜集逸聞,辨別真?zhèn)?,最終寫成了不朽名著《史記》。由此可見司馬遷(

)

BA.側重史書記載

B.注重史料考證C.注重史學文學價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12.《史記》記載了中國約3000年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歷史。下列歷史事件中,不可能出現(xiàn)在《史記》中的是(

)

DA.秦始皇焚書坑儒

B.陳勝、吳廣起義C.張騫出使西域

D.班超投筆從戎13.河南洛陽的白馬寺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由東漢明帝親自主持修建。佛教傳入我國后,之所以得到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扶持,其重要原因是(

)

CA.佛教主張眾生平等,統(tǒng)治者注重人權B.佛教對我國文化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C.佛教提倡忍耐順從,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D.遵奉黃帝和老子,可治病受到民眾信奉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紙地圖(1)從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歷史信息?[答案]

信息:西漢時期,我國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

材料二

造紙工藝流程圖(右圖)(2)觀察造紙工藝流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蔡侯在改進造紙工藝時所用的造紙原料有哪些?這種紙有什么優(yōu)點?[答案]

原料: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優(yōu)點: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紙的質量大大提高。

材料三

造紙術從我國傳播出去以前,朝鮮、日本用過簡和帛寫字,印度用白樹皮和棕櫚樹葉寫字,埃及用紙草的內皮壓成的“紙草紙”寫字,歐洲用羊皮作紙寫字。在這些書寫材料中,有的很脆,有的很笨重。我國造紙術傳播出去后,解決了上述困難,大大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3)依據(jù)材料三說說:中國造紙術的發(fā)明有何重要的世界意義?[答案]

世界意義:大大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4)科技改變生活,創(chuàng)新促進發(fā)展。中國古代科技曾長期領先世界,請從本課所學,列舉除造紙術之外的秦漢時期領先于世界的其他科技成果。[答案]

秦簡九九表、《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九章算術》、渾天儀等。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太祖(曹操)聞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頭風,每發(fā),心亂目眩。佗針鬲(隔),隨手而差……——《三國志·華佗傳》(1)材料一中,

華佗使用什么方法為曹操治病?他在醫(yī)學方面還有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答案]

方法:針灸。發(fā)明創(chuàng)造:“麻沸散”“五禽戲”。

材料二

如下圖。河南南陽醫(yī)圣祠(2)材料二中的“醫(yī)圣祠”為紀念誰而建?他有何重大成就?[答案]

張仲景。成就: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這部著作發(fā)展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他還發(fā)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預防疾病,是中醫(y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chuàng)者,為中醫(yī)藥學的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

材料三

每每遇到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