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考點+新題訓(xùn)練2專題39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形象(提升訓(xùn)練)(原卷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F/21/wKhkGWcRwT-ACGzxAAJXTbQ5lk0848.jpg)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考點+新題訓(xùn)練2專題39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形象(提升訓(xùn)練)(原卷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F/21/wKhkGWcRwT-ACGzxAAJXTbQ5lk08482.jpg)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考點+新題訓(xùn)練2專題39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形象(提升訓(xùn)練)(原卷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F/21/wKhkGWcRwT-ACGzxAAJXTbQ5lk08483.jpg)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考點+新題訓(xùn)練2專題39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形象(提升訓(xùn)練)(原卷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F/21/wKhkGWcRwT-ACGzxAAJXTbQ5lk08484.jpg)
![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基礎(chǔ)考點+新題訓(xùn)練2專題39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形象(提升訓(xùn)練)(原卷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F/21/wKhkGWcRwT-ACGzxAAJXTbQ5lk084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39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形象【提升訓(xùn)練】一、選擇題1.中國古代詩歌往往體現(xiàn)“移遠知近,由近知遠”的空間意識,下列詩句不適合證明這一觀點的一項是()。A.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B.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C.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D.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2.下列詩句中的橫線上應(yīng)填的勞動行為,正確的一項是①誰家一村香,隔籬嬌語絡(luò)絲娘。②晝出耘田夜,村莊兒女各當家。③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④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趁霜晴。A.打稻績麻刺繡煮繭 B.煮繭績麻刺繡打稻C.打稻刺繡績麻煮繭 D.煮繭刺繡績麻打稻3.下面對詩人形象的分析與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詩人雖然遭受貶謫,但因性格豁達,因此直到聽了琵琶女身世后才喚起貶謫之意。B.琵琶女身世,詳昔而略今;詩人遭遇,有今略昔,讀詩可用女子之詳補詩人之略。C.琵琶女昔日在京城紅極一時,今日飄零淪落,這與詩人貶謫前后有某些相通之處。D.本詩的思想感情既有詩人對琵琶女天涯淪落的同情,也有詩人對自身失意的感慨。4.下面對琵琶女形象的分析與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琵琶女當年色藝具佳。她的名字列在教坊第一部,她的演奏曾教“善才”稱服,容貌被秋娘妒忌。B.琵琶女曾經(jīng)紅極京城。演出時,京城的富貴子弟都爭著向她贈送錦帛,紛紛邀請她一起飲酒祝賀。C.琵琶女命發(fā)生了轉(zhuǎn)折。因為弟弟從軍,阿姨去世,她失去依托;因為年長容顏衰老,而被人冷落。D.琵琶女晚景凄涼孤單。年紀老大,琵琶女嫁給了商人,因商人重利輕離,她的生活時常陷入孤獨。5.對《琵琶行》中的詩句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添酒回?zé)簟北憩F(xiàn)了詩人的興奮喜悅;“千呼萬喚”四字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的熱情相邀與急于相見的心情。B.詩人“千呼萬喚”,對方“始出來”是因為琵琶女不想見但又盛情難卻,“半遮面”是因為琵琶女靦腆。C.“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是琵琶女校弦試音,“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則顯示出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D.“低眉信手”是琵琶女演奏時的神態(tài),“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則寫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嫻熟,演奏技藝精湛。6.對第三段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在樂曲演奏過程中,詩人和客人的反映顯然引起了琵琶女的注意,她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遇到了知音,所以才主動講出了自己的身世。B.琵琶女對自己的才藝和年輕時的容貌頗為自信,當年紅極一時的歌伎生涯使她覺得非常美好,因此在自述時仍流露出對那一段生活的懷念。C.“弟走從軍阿姨死”,家庭的變故使琵琶女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而這就成了她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從此遭冷落,不得已“嫁作商人婦”。D.琵琶女的演奏之所以使人感到“別有幽愁暗恨生”,主要是因為她怨恨世人重色輕才,出嫁后丈夫又重利輕別,使她感到孤獨寂寞。7.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是時間,是感情綿延的見證。B.“恨”是沉重的遺憾,是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長恨”就是長久的遺憾。C.詩歌是李、楊在恨,他們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最終楊貴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D.詩歌只是通過寫唐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生動地表現(xiàn)了他的“長恨”。8.下列對本節(jié)詩歌的評析表述不夠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李煜的詞都是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在藝術(shù)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队菝廊恕肪褪瞧渲凶顬橹囊皇?。B.杜甫《閣夜》“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一聯(lián)中,詩人在對三峽美景的欣賞中蘊藏著悲壯深沉的感情,為后人所稱道。C.《李憑箜篌引》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詩人僅對樂器及其演奏效果進行描摹,并未直觀評價,但全篇又處處表現(xiàn)出詩人的贊嘆。D.周邦彥的《蘇幕遮》,寫思鄉(xiāng)之情,亦寫荷之情態(tài),情景交融,自然清新。9.下列對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描繪的形象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琵琶女是演奏技藝精湛卓絕、身世悲涼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迫害者的形象。B.作者寫自己的遭遇,是為了襯托琵琶女的形象。C.詩中琵琶女和作者這兩個形象在感情上的共鳴之處是“同是天涯淪落人”。D.詩中對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過琵琶女的傾訴表現(xiàn)的。10.詩人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來表現(xiàn)琵琶女出場時遲疑不決的心情,意在強調(diào)A.拘于禮法,男女有別,不能見男人 B.技藝高超,彈奏能手,不屑見官人C.深懷怨恨,內(nèi)心痛苦,無心見生人 D.世態(tài)炎涼,人心叵測,不可見路人11.下面對《登高》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本詩是詩人在夔州期間寫得一首即景傷懷的律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B.本詩是詩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時節(jié)登高望遠的個人詠懷之作,不涉及憂國憂民之情。C.本詩用字精當,對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贊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D.本詩寫出了詩人晚年離開成都以后生活的艱辛,內(nèi)心的凄苦。12.下面對《詠懷古跡(其三)》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全詩開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寫起,與下文“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昭君命運的同情。B.頷聯(lián)既寫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獨,也由“青?!狈Q呼中表現(xiàn)了對這位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貢獻的女子的歌頌。C.詩歌的后兩聯(lián)借歷史傳說譴責(zé)了漢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權(quán)貴們顛倒黑白的行為。D.詩人借詠昭君村古跡懷念王昭君,痛斥漢元帝的昏庸,表達了對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憂傷的情懷。全詩議論精辟,形象鮮明。13.下列對《蜀道難》一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蜀道上瑰麗驚險的山川,表現(xiàn)了蜀道的艱險;實則是寫仕途坎坷,從中透露了詩人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guān)切,這恰恰反映了詩人那種美好善良的情懷以及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人生的一貫詩風(fēng)。B.“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兩句詩在全詩中反復(fù)出現(xiàn)了三次,分別極言蜀道之險、由秦入蜀之難、須嚴防野心家據(jù)險叛變。C.本詩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詩句,字數(shù)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fēng)格。D.詩人善于把想象、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來寫景抒情,體現(xiàn)了該詩的浪漫主義色彩。14.下列詩句中都有意象“鴻雁”,其寓意不同的一項是()A.人情已厭南飛苦,鴻雁那從北地來。(王勃《蜀中九日》)B.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杜牧《秋浦途中》)C.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長安晚秋》)D.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龔自珍《己亥雜詩》)15.學(xué)校開展以某位古代詩人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以下是會場懸掛的標語:①詩圣著千秋②民間疾苦,筆底波瀾③未居廣廈,猶憂天下下列語句也可以作為朗誦會會場標語的一項是A.龍蜷虎臥幾詩客,渚清沙白一草堂 B.半亭清風(fēng)山與水,一船明月酒和詩C.筆諍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 D.才氣昂然寫相思,出水芙蓉灑深愁16.下列對《琵琶行》節(jié)選部分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A.開頭兩句點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并以“瑟瑟”秋風(fēng)下的環(huán)境渲染離別的蕭瑟落寞。B.第三、四句先用互文手法說主客下馬上船餞別,再以“無管弦”三字為琵琶女出場作鋪墊。C.第五句中“慘”字點出餞別的黯然凄涼,第六句進一步渲染環(huán)境,使心情顯得更加沉郁感傷。D.最后兩句敘寫送者忘歸。行者不發(fā)的事實,暗示音樂的美妙動人,更傳遞主客不忍分別之情。17.下列詩句與描寫的內(nèi)容,對應(yīng)全部正確的一項是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②四十天氣促相催,一夜熏風(fēng)帶暑來③殿門促賀新幡勝,書館年來事事嘉④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A.①夏②冬③春④秋 B.①冬②春③秋④夏C.①秋②夏③春④冬 D.①秋②夏③冬④春18.對下面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偶成戴望舒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微笑,再聽見明朗的呼喚——這些迢遙的夢。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jié),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1945年5月31日A.詩歌通過抒寫“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夢,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深情呼喚和對抗戰(zhàn)勝利的堅定信念。B.第二句中“古舊的凝冰”喻指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和其因?qū)V票┱粌鼋Y(jié)、窒息的生命力。C.詩歌第一節(jié)寫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節(jié)再給出其中的道理,這種結(jié)構(gòu)使其傳達的信念更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D.詩歌中出現(xiàn)的“如果”“重到”“再看見”“重開”等字眼,隱含著期盼生命循環(huán)而不得的悲觀意味。19.竹子因虛心、有節(jié)、挺拔,有著不一般的文化含義,是君子品格的象征。下列詩歌中的竹,不具有此象征義的一項是()A.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蓱z今夜月,不肯下西廂。B.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C.瓊節(jié)高吹宿鳳枝,風(fēng)流交我立忘歸。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D.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云茂,虛心能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jié)奇。20.下面詩句中的哪一句,選自曾被稱為唐絕句“壓卷之作”的詩中()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C.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21.有些詩句無“明月”二字,卻寫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這一特點的一項是A.一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B.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C.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D.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22.依次填入下列詩句橫線處有關(guān)“飛鳥”的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①舊時王謝,飛入尋常百姓家。②新帖繡羅襦,雙雙。③人生處處知何似?應(yīng)似踏雪泥。④利欲驅(qū)人萬火牛,江湖浪跡。⑤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社鼓。A.堂前燕金鷓鴣飛鴻沙鷗神鴉B.金鷓鴣堂前燕沙鷗神鴉飛鴻C.堂前燕金鷓鴣神鴉沙鷗飛鴻D.金鷓鴣堂前燕沙鷗飛鴻神鴉23.下列對《端正好》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A.這支曲子主要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B.整支曲子是通過主人公對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發(fā)其無可排遣的離愁別恨。C.所選擇的幾種帶有季節(jié)性特征的景物融為一體,構(gòu)成了蕭瑟、黯然的境界。D.“曉來”兩句是自然景物的客觀再現(xiàn),其中“總是離人淚”是對前一問句的回答。24.下列對杜甫的《登高》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A.詩歌一、二兩聯(lián)景物描寫,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對仗工整,讀來富有節(jié)奏。B.第三聯(lián)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著筆,寫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辛酸、孤獨處境。C.尾聯(lián)既有對自己身世坎坷、老大無成的慨嘆,更有對時局的憂慮和痛心,詩人只能借酒遣愁。D.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涼的,但這種悲涼之情又是深沉的、厚重的、雄厚的,體現(xiàn)出雄渾之美。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兩首詠柳絮的詞,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唐多令林黛玉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逑。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fēng)流!草木也知愁,韻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fēng)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臨江仙薛寶釵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韻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注]①燕子樓,在今徐州市,唐朝張建封為其愛妾關(guān)盼盼所建。張死后,關(guān)盼盼獨居此樓十多年。②逐對成逑:形容柳絮與柳絮碰到時,粘在一起?!板稀奔础扒颉薄?5.下面對兩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林詞“粉墮”、“香殘”用柳絮隨風(fēng)飄殘,喻指紅顏終將老去。借用“燕子樓”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獨悲愁。B.林詞“嘆今生、誰拾誰收”既是對柳絮命運的哀憐,也是對自己身世的感嘆,其凄涼悲楚之情溢于言表。C.薛詞“蜂圍蝶陣亂紛紛”一句,以蜂蝶紛飛之狀,來喻寫柳絮的疏狂自得,著一“亂”字,尤其傳神。D.薛詞“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表現(xiàn)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為下文的“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張本。26.下面對兩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首柳絮詞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將柳絮自比,來表達了內(nèi)心的情感。B.好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意思是柳絮可不斷借助好風(fēng)之力,直上青云。這里化用了宋朝侯蒙《臨江仙》中“當風(fēng)輕借力,一舉入高空”、“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之意境。C.面對同一團柳絮,因黛玉、寶釵兩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內(nèi)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飽含對柳絮的一片憐愛。D.黛玉擬的這首詞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詞纏綿凄惻,催人淚下。全詞語多雙關(guān),明顯有借柳絮隱說人事的用意,而又渾然無跡,表現(xiàn)出精美的藝術(shù)技巧。27.同是寫柳絮,但是薛寶釵和林黛玉的詞卻明顯不一樣,請比較分析兩首詩的不同之處。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注釋)①南谷:地名,在永州鄉(xiāng)下。作者當時被貶官后居于永州。②杪(miǎo):樹木的末梢。引申為年月季節(jié)的末尾。杪秋:秋末,深秋。③寂歷:寂靜;冷清。④機心:機巧的心計。28.詩中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請結(jié)合詩中的意象來分析。29.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是怎樣表達的?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浣溪沙張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里繡旗紅,澹煙衰草有無中。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fēng)。(注)這首詞寫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當時詞人身處宋金交戰(zhàn)的前線荊州。30.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闋前兩句從視覺聽覺的角度寫景,描寫了秋日晴空、天水相連、鞭聲響亮、紅旗耀眼的景象。B.上闋先勾勒出一幅明麗壯闊的秋日圖,又以“澹煙衰草”烘托出詞人感傷的心境。C.下闋抒寫了作為愛國志士的詞人北望中原的無限感慨,尾句中“揮淚向悲風(fēng)”更突出了詞人的悲憤。D.這首詞詞意悲壯,氣勢雄健,意蘊豐厚,表達了詞人收復(fù)中原的堅定信念,體現(xiàn)出豪放派的詞風(fēng)。31.這首詞和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漁家傲》都寫到“濁酒”這一意象,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曉行巴峽(唐)王維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注釋:①樹樹梢。②井:即市井,村;萬井指千家萬戶。32.下列作品在體裁上與本詩同屬一類的是()A.陶淵明《歸園居》 B.杜甫《登岳陽樓》C.杜甫《登高》 D.蘇軾《江城子》33.關(guān)于本詩以下評價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清新明麗 B.雋永凝練 C.闊大宏遠 D.情景交融34.扣住尾聯(lián)“山水趣”賞析詩歌二至五聯(lián)的妙處。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行路難五首(其三)賀蘭進明君不見荒樹枝,春花落盡蜂不窺。君不見梁上泥,秋風(fēng)始高燕不棲。蕩子從軍事征戰(zhàn),娥眉嬋娟守空閨。獨宿自然堪下淚,況復(fù)時聞烏夜啼。3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中以思婦為抒情主人公來寫,反映了思婦與戍邊將士的分離之苦。B.“蜂不窺”“燕不棲”,營造了冷寂的氛圍,襯托了戍邊將士孤獨、寂寞的處境。C.“春花落盡”“秋風(fēng)始高”將人物的情感置于時序轉(zhuǎn)換中,揭示出人物思念之情。D.“蕩子事征戰(zhàn)”與“娥眉守空閨”對舉,前者為“因”,后者為“果”,透露出詩人對征戰(zhàn)的批判之情。36.“獨宿自然堪下淚,況復(fù)時聞烏夜啼”表達了抒情主人公怎樣的情感?又是怎樣表達這種情感的?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范仲淹西湖載客恣游從,湖上參差半佛宮?;仡櫹恶x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層臺累榭皆清曠,萬戶千門盡郁蔥。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文翁。3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從乘船縱情游賞西湖寫起,確定了全詩的立足點,下文中的所見、所感均由此生發(fā)。B.次句寫湖周邊的景象,從湖上放眼望去,到處是尚未建完的寺廟,參差不一,高低錯落。C.頸聯(lián)互文見義,數(shù)不清的亭臺樓榭、房舍院落層層疊疊,使人感到清新曠遠、蔥郁繁盛。D.尾聯(lián)兩句一承一轉(zhuǎn),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則是由“樂”到“慚”,豐富了全詩的內(nèi)涵。38.“先憂后樂”精神貫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詩詞中也常有體現(xiàn),但這首詩卻似乎有“樂”無“憂”,對此該如何理解?請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闡述你的看法。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15-16題。宿楚國寺①有懷趙嘏②風(fēng)動衰荷寂寞香,斷煙殘月共蒼蒼。寒生晚寺波搖壁,紅墮疏林葉滿床。起雁似驚南浦棹,陰云欲護北樓霜。江邊松菊荒應(yīng)盡,八月長安夜正長。注:①據(jù)《酉陽雜俎》記載:楚國寺在長安晉昌坊。②趙嘏,中唐詩人。年輕時四處游歷,七年(833年)預(yù)省試進士,及第,寓居長安8年,與牛、李兩黨的達官顯貴均有接觸,為求功名而奔走。本詩寫于趙為糊口遠去嶺表幕府前。③江邊松菊:指故園松菊。3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首聯(lián)用典型意象“衰荷”“斷煙”“殘月”勾物出一幅秋意瑟清冷凄的夜景圖。B.頷聯(lián)用池水反射在墻壁上的波紋、落滿井邊圍欄的紅葉,表現(xiàn)詩人難眠時紛亂的心緒。C.南浦的聲驚起了大雁,陰云遮住了北樓頂上的白霜,整個畫面動靜結(jié)合,層次分明。D.尾聯(lián)詩人借“松菊”意象直接抒發(fā)了想要歸隱的感情。40.這首詩寓情于景,主要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簡吳郎司法①杜甫有客乘舸自忠州,遣騎安置瀼西頭。古堂本買籍疏豁,借汝遷居停宴游。云石熒熒高葉曙,風(fēng)江颯颯亂帆秋。卻為姻婭②過逢地,許坐曾軒數(shù)散愁。(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67年,杜甫寓居夔州之時。②姻婭:泛指有婚姻關(guān)系的親戚。4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以詩代信,從客人來處寫起,敘吳郎借居瀼西古堂前后之事,寫得至為親切。B.頷聯(lián)的上下兩句交代詩人購買瀼西古堂的初衷:既因其開闊敞亮,又因可設(shè)宴交友。C.頸聯(lián)描寫秋天的晨景,由“風(fēng)江”“亂帆”“颯颯”,可見清冷、肅殺的秋氣之重。D.全詩情感深切低沉,意境渾厚開闊,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杜甫詩“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42.詩人對吳郎借居一事是怎樣的態(tài)度?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鉅鹿贈李少府高適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fēng)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注釋)投壺:古代飲宴時的一種游戲。設(shè)投壺一個,賓主依次向壺中投矢,勝者罰負者飲酒。損益:對自己有損或有益的朋友?!墩撜Z·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中李少府的“薄宦”與其“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B.尾聯(lián)中“神仙”指李少府。詩人以此稱之,包含著對李少府的欣賞和贊美之情。C.“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D.全詩質(zhì)樸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的真摯情意,風(fēng)格不同于其邊塞詩的雄壯渾厚。44.請結(jié)合詩歌的中間兩聯(lián),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點。閱讀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完成下列小題。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45.對畫線句用典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以廉頗自比,表明自己雖老,但不忘為國效力。B.作者借廉頗雖老還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達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憤懣心情。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頗這樣的大將的痛惜心情。D.懷念廉頗,吊古傷今,渲染一種悲壯蒼涼的情緒。46.作者登臨懷古,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卻只提孫權(quán)和劉裕兩個人,試寫出其用意。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秋思陸游①秋來情味更堪論,身寄城南五畝園。委轡看山無鐵獺②,拾樵煎茗有青猿③。陂塘夜雨添新漲,原野煙蕪減舊痕。豈是平生少親友,略無人肯訪孤村。(注)①本詩寫于嘉泰三年,陸游七十九歲,居住在山陰故鄉(xiāng)。②鐵獺:良馬。③青猿:童仆。4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身寄城南五畝園”一個“寄”字,給人以人生孤獨之感。B.“委轡看山”,詩人想騎馬觀看山色,表明詩人不服老的心態(tài)。C.頷聯(lián)“拾樵煎茗有青猿”表明詩人此時生活上的閑適。D.尾聯(lián)是說由于詩人親友較少,因而無人造訪這偏僻之地。48.請從景與情的角度談?wù)勀銓︻i聯(lián)的理解。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南軒竹曾鞏密竹娟娟數(shù)十莖,旱天蕭灑有高情。風(fēng)吹已送煩心醒,雨洗還供遠眼清。新筍巧穿苔石去,碎陰微破粉墻生。應(yīng)須萬物冰霜后,來看瑯玕色轉(zhuǎn)明。(注)瑯玕:翠竹的美稱。49.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抓住南軒竹的特征,融物與情為一體,使這首詠物詩清新雋永,意韻豐富。B.頷聯(lián)表面寫風(fēng)寫雨,實則寫竹,詩人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不同角度描繪南軒竹形象。C.頸聯(lián)形象地描繪竹筍破土而出、竹影斑駁投在粉墻之上搖曳姿態(tài),意趣盎然。D.尾聯(lián)既實寫了眼前的南軒竹,又虛寫回憶、想象中的竹子,虛實相生,韻味悠長。50.詩歌如何表現(xiàn)南軒竹“高情”的?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兩首詞,完成下面小題。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趙佶①裁剪冰結(jié),輕疊數(shù)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fēng)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限重重,者②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③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④夢也、新來不做。(注)①此詞為宋徽宗趙估于112年與其子欽宗趙桓被金兵擄往北方時在途中所寫。②者:同“這”。③知:不知。④和:連。51.下列對這兩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煜詞結(jié)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生動形象,引發(fā)讀者共鳴。B.徽宗詞開頭想象奇妙,把杏花之形比成裁剪薄冰,重疊幾層,均勻染上淡淡胭脂。C.徽宗詞“愁苦”之下接一“問”字,與李后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相仿佛。D.徽宗詞上閨先以工筆描繪所見的杏花,然后轉(zhuǎn)為名花易零落、紅顏多薄命的感嘆。52.《虞美人》與《燕山亭》都抒寫故國之思,但相較而言,人們多偏愛前者。請你對“雕欄玉砌”與“杏花”兩者進行比較,說明前者更受歡迎的理由。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臨江仙(北宋)劉彤千里長安名利客,輕離輕散尋常。難禁三月好風(fēng)光。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記得年時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無千日酒,空斷九回腸。53.上片是如何表現(xiàn)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的?請簡要分析。54.請簡要賞析最后兩句的表達效果。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子瞻題郭熙畫秋山①黃庭堅黃州逐客未賜環(huán)②,江南江北飽看山。玉堂③臥對郭畫,發(fā)興已在青林間。郭熙官畫但荒遠,短紙曲折開秋晚。江村煙外雨腳明,歸雁行邊余疊巘。坐思黃柑洞庭霜,恨身不如雁隨陽。注釋:①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任翰林學(xué)上時,見郭熙《秋山》圖,因作七古《郭熙畫平遠山水》,詩人依蘇軾原韻和作一詩。②環(huán):同“還”。③天堂:翰林院代稱。5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未從蘇軾觀畫寫起,蕩開筆墨從子瞻貶黃州寫起,時空轉(zhuǎn)換大開大合。B.蘇軾觀看郭熙的《秋山》圖,意興煥發(fā),神馳魄動,仿佛置身于青林之間。C.《秋山》圖幅雖然短小,但筆致曲折,所畫之景荒曠杳遠,讓人心生悲涼。D.因想到洞庭湖邊霜降,柑橘漸黃,悵恨自己不能像逐暖的鴻雁,飛到南方。56.詩歌的第七、八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何作用?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南湖早春①白居易風(fēng)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fù)明。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鴯②語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注)①南湖:鄱陽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縣、甕[wèng]子口以南稱南湖。此詩是與《琵琶行》同期的作品。②鴯[ér]:一種鳥。57.本詩是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體裁),借南湖早春雨后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艷、水蘋爭綠等景物,描繪了一幅的春天畫卷。58.結(jié)合具體詩句,從景情關(guān)系的角度鑒賞這首詩。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下列小題。玉華山明劉崧翠巘千峰合,丹崖一徑通。樓臺上云氣,草木動天風(fēng)。野曠行人外,江平落雁中。傷心俯城郭,煙雨正冥蒙。(注)劉崧生活于元末,時局動亂,詩人家鄉(xiāng)江西地區(qū)也戰(zhàn)亂頻繁,玉華山是江西省樟樹市境內(nèi)的一座山,距離劉崧的家鄉(xiāng)泰和數(shù)百里之遠,這首詩是他第一次游山所寫的。5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A.首聯(lián)“千峰”與“一徑”對比鮮明,表現(xiàn)出峰巒的眾多與山路的險隘。B.頷聯(lián)詩人登頂之后,感覺樓臺之上云霧繚繞,花草樹木在天風(fēng)中動搖。C.尾聯(lián)以“傷心”二字揭示了“煙雨冥蒙”的“傷感”“愁苦”等意蘊。D.全詩對仗工整,巧用手法,寫景抒情鮮明,語言典雅蘊藉,富有韻味。60.“野曠行人外,江平落雁中”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對詩歌的情感表達起到什么作用?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歐陽修海燕雙來歸畫棟。簾影無風(fēng),花影頻移動。半醉騰騰春睡重,綠鬟堆枕香云擁。翠被雙盤金縷鳳。憶得前春,有個人人共。花里黃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6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無風(fēng)而“花影頻移動”以景象的變化暗示了時間的推移,生動而又含蓄。B.“騰騰”乃悠閑慵懶之狀,這與頭發(fā)堆于枕邊、被子未疊的情形相吻合。C.詞的末句表明主人公直到太陽西斜還在春睡,“驚”顯其驀然醒來之態(tài)。D.本詞寫景有聲有色,有遠有近,有高有低,虛實結(jié)合,有很強的立體感。62.這首詞是怎樣表達主人公的孤寂之情的?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歲暮登黃鶴樓陳恭尹(1)郊原草樹正凋零,歷歷高樓見杳冥。鄂渚地形浮浪動,漢陽山色渡江青。昔人去路空云水,粵客歸心向洞庭。莫怨鶴飛終不返,世間無處托仙翎。注釋:(1)陳恭尹:明末清初詩人。1659年南明覆亡,為抗清而奔走的詩人見大勢已去,決定從河南回故鄉(xiāng)南海(今廣東佛山市),途徑武昌登臨黃鶴樓寫下此詩。6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詩人登黃鶴樓所見。原野上草樹凋零,呼應(yīng)題目中的“歲暮”。B.頷聯(lián)詩人眼中地形似乎隨波浪浮動,漢陽遠山褪盡顏色而江水青綠。C.頸聯(lián)化用前人詩句,昔人已去白云飄蕩,雖未言愁但愁緒深沉含蓄。D.“杳冥”“云水”“洞庭”等意象構(gòu)成一幅天高水闊清新明快的畫面。64.古詩中常用“鶴”的意象表達對世外生活的向往,下列詩句沒有表達這種情感的一項是()A.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劉長卿《送方外上人》)B.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賈島《宿山寺》)C.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其一)D.我愛湖山清絕地,抱琴攜鶴住茆堂。(陸游《即事》)65.同樣是登樓抒懷,本詩與崔顥的《黃鶴樓》相比,描寫的景色和抒發(fā)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具體分析。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病后登快哉亭①賀鑄經(jīng)雨清蟬得意鳴,征程斷處見歸程。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故園又負黃華②約,但覺秋風(fēng)發(fā)上生。(注釋)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東南。本詩是詩人任職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黃華:菊花。66.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第一句運用比興手法,以雨后鳴蟬之“得意”反襯詩人自己的失意;第二句轉(zhuǎn)為視覺描寫,詩人在眺望中微露出思鄉(xiāng)情懷。B.頷聯(lián)言近旨遠,字面上只寫了病后,卻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情狀;字面上只寫了夢后,實則暗示出曾有數(shù)次的思鄉(xiāng)夢。C.頸聯(lián)實寫,烏鴉帶引斜陽光芒投進古寺,小草帶引野外景色進入荒城,一“帶”一“將”,讓畫面富有動感,景情融合自然。D.尾聯(lián)“秋風(fēng)發(fā)上生”幾字,用語新穎奇警,不落陳腐。不僅意指鬢發(fā)的斑白,而且秋風(fēng)蕭蕭,給人以寒冷之感。67.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和章法結(jié)構(gòu)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①宋·林逋②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后閣西偏。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③。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注)①上人:佛教稱具備德智善行的人。用作和尚的尊稱。②林逋: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后隱居杭州西湖,結(jié)廬孤山。③葑[fēng]上田:又稱架田,在沼澤中以木作架,將湖澤中的葑泥鋪在木架上,浮于水面,成為可以移動的農(nóng)田。68.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全詩圍繞“望”字構(gòu)思,抒寫了詩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中遠望的所見所感。B.首聯(lián)以設(shè)問起筆:詩人在何處憑欄遠眺?在那孤山塔后小閣西邊幽僻處。C.詩人久留此地,并期待再來,“吾廬近”也暗含他與端上人情致相投的意味。D.詩人寓情于景,秋意之下伶仃的飛鳥和縈繞的寒煙使作者愁緒更加深厚。69.本詩頷聯(lián)寫景造境獨具匠心,詩人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簡要賞析。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宋)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南宋)辛棄疾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注釋)①長門:漢代宮殿名,武帝皇后,失寵后被幽閉于此。②玉環(huán)飛燕:楊玉環(huán)、趙飛燕,皆貌美善妒。7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元嘉草草”三句,用宋文帝劉義隆好大喜功、冒失出兵、結(jié)果敗涂地的古事影射現(xiàn)實,告誠當權(quán)者北伐須做好充分準備,不能草率從事。B.“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表達了作者的憂憤: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老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南宋統(tǒng)治者應(yīng)立定決心謀求收復(fù)中原。C.“惜春長恨花開早”二句,揭示詞人惜春的心理活動:由于怕春去花落,甚至于遺憾春天的花開得太早,因為開得早也就謝得早……這是對惜春心理的更一深層的描寫。D.《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以比興手法寫出了詞人對個人遭遇的感慨,更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黯淡前途的擔憂,其情感不同于一般詞作中常常出現(xiàn)的綺怨和閑愁。7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尾句與《摸魚兒》的下闋均用典,簡析其內(nèi)涵。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答張十一①韓愈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未②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注)①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張十一與韓愈同為監(jiān)察御史,因勸諫德宗皇帝一起被貶。張十一到郴州臨武令任上曾有詩贈韓愈,韓愈寫此詩作答。②此處“未”字領(lǐng)起“報”與“知”。7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運用白描手法勾勒陽山地區(qū)的全景。春山明凈,春江空闊,猴猿啼鳴,摹寫了荒僻冷落的景象,傳遞出人煙稀少的空寂。B.頷聯(lián)是兩組近景特寫,小筍萌生、鮮花綻放之景為冷落荒僻的村野點綴了些許鮮艷明快的顏色,比擬手法使得描寫生動傳神。C.尾聯(lián)直抒胸臆,點明憂愁的心境和原因。看罷書信頓覺白發(fā)加半,直接表達對仕途坎坷、年華逝去的悲憤,與友人同感共悲。D.詩中景物契合詩人的處境與心情。環(huán)境之空寂更添遠離京城后的孤獨凄涼,花開之悠閑更使身居閑地身為閑人的詩人觸景生愁。73.本詩的情感含蓄而復(fù)雜,請結(jié)合詩歌后兩聯(lián)進行分析。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舟中晚起①白居易日高猶掩水窗眠,枕簟清涼八月天。泊處或依沽酒店,宿時多伴釣魚船。退身江海應(yīng)無用,憂國朝廷自有賢。且向錢塘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注:①長慶二年(822),時年五十一歲的白居易曾上書論當時河北的軍事,其言論不被采納,于是請求外放,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本詩作于前往杭州的途中。7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寫景開頭,雖著墨不多,但畫面感極強,通過觸覺描寫,表現(xiàn)了秋日的涼爽。B.頷聯(lián)寫詩人行舟生活,照應(yīng)題目“舟”字,也勾勒出詩人羈旅漂泊、隨性悠閑的形象。C.頸聯(lián)“應(yīng)”“自”二字精妙,所發(fā)議論看似寫朝廷有賢人輔佐,實則反語,暗含深意。D.“退身江?!笔惆l(fā)了生不逢時的無奈,尾聯(lián)運用想象,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之情。75.尾聯(lián)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專題39古詩歌閱讀常見考點:鑒賞詩詞形象【提升訓(xùn)練】一、選擇題1.中國古代詩歌往往體現(xiàn)“移遠知近,由近知遠”的空間意識,下列詩句不適合證明這一觀點的一項是()。A.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B.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C.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D.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此題要求選出“中國古代詩歌往往體現(xiàn)‘移遠知近,由近知遠’的空間意識,下列詩句不適合證明這一觀點的一項”,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選項所給的詩歌描寫的內(nèi)容,然后結(jié)合詩句分析詩歌的空間表現(xiàn)藝術(shù),對比選項仔細辨析。C項,“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不能體現(xiàn)“移遠知近,由近知遠”的空間意識,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可見,此聯(lián)不是從空間上來寫,而是從時間來寫。故選C。2.下列詩句中的橫線上應(yīng)填的勞動行為,正確的一項是①誰家一村香,隔籬嬌語絡(luò)絲娘。②晝出耘田夜,村莊兒女各當家。③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④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趁霜晴。A.打稻績麻刺繡煮繭 B.煮繭績麻刺繡打稻C.打稻刺繡績麻煮繭 D.煮繭刺繡績麻打稻【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詩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以及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對詩歌語句含義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詩歌描寫的內(nèi)容,然后結(jié)合題目選項分析作答。第一句,由提示“絡(luò)絲娘”可知,此句應(yīng)和“蠶繭”有關(guān),“絡(luò)絲娘”,釋義為繅絲的女子;此詩句出自蘇軾《浣溪沙》。第二句,由提示語“村莊兒女各當家”可知,此詩句出自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前句是“晝出耘田夜績麻”;另外,一般來說,“刺繡”和“村莊兒女”也不照應(yīng)。第三句,由提示語“五紋”表明和刺繡有關(guān),因為刺繡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縫跡構(gòu)成花紋的裝飾織物;此詩句出自杜甫《小至》。第四句,“場泥”“霜晴”可知,此句寫的是秋收時節(jié)在稻場打稻谷的場景,此詩句出自范成大《秋日田園雜興》。故選B。3.下面對詩人形象的分析與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詩人雖然遭受貶謫,但因性格豁達,因此直到聽了琵琶女身世后才喚起貶謫之意。B.琵琶女身世,詳昔而略今;詩人遭遇,有今略昔,讀詩可用女子之詳補詩人之略。C.琵琶女昔日在京城紅極一時,今日飄零淪落,這與詩人貶謫前后有某些相通之處。D.本詩的思想感情既有詩人對琵琶女天涯淪落的同情,也有詩人對自身失意的感慨?!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中詩人形象的鑒賞能力。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應(yīng)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詩歌中詩人的形象除了借助這些直接描寫外,還要借助詩人塑造的其他形象來間接分析詩人形象。A項,詩人“性格豁達”錯,沒有依據(jù)。原文只是說“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故選A。4.下面對琵琶女形象的分析與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琵琶女當年色藝具佳。她的名字列在教坊第一部,她的演奏曾教“善才”稱服,容貌被秋娘妒忌。B.琵琶女曾經(jīng)紅極京城。演出時,京城的富貴子弟都爭著向她贈送錦帛,紛紛邀請她一起飲酒祝賀。C.琵琶女命發(fā)生了轉(zhuǎn)折。因為弟弟從軍,阿姨去世,她失去依托;因為年長容顏衰老,而被人冷落。D.琵琶女晚景凄涼孤單。年紀老大,琵琶女嫁給了商人,因商人重利輕離,她的生活時常陷入孤獨?!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中人物形象的鑒賞能力。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應(yīng)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人物形象相當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結(jié)合文本用兩個字的詞語或者四字短語概括出來,一般用形容詞性。B項,“邀請她一起飲酒祝賀”錯,是她為人家演奏,人家飲酒弄臟了她的血色羅裙。故選B。5.對《琵琶行》中的詩句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添酒回?zé)簟北憩F(xiàn)了詩人的興奮喜悅;“千呼萬喚”四字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的熱情相邀與急于相見的心情。B.詩人“千呼萬喚”,對方“始出來”是因為琵琶女不想見但又盛情難卻,“半遮面”是因為琵琶女靦腆。C.“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是琵琶女校弦試音,“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則顯示出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D.“低眉信手”是琵琶女演奏時的神態(tài),“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則寫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嫻熟,演奏技藝精湛?!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對詩句的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目,一是要抓住詩句的關(guān)鍵詞來理解其含義,二是將其放入整首詩的背景中去理解其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還要能夠分析運用的藝術(shù)技巧。B項,琵琶女“靦腆”錯,根據(jù)后文琵琶女自敘經(jīng)歷可知,她現(xiàn)在處于孤獨痛苦中,不愿也不便見陌生人。故選B。6.對第三段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在樂曲演奏過程中,詩人和客人的反映顯然引起了琵琶女的注意,她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遇到了知音,所以才主動講出了自己的身世。B.琵琶女對自己的才藝和年輕時的容貌頗為自信,當年紅極一時的歌伎生涯使她覺得非常美好,因此在自述時仍流露出對那一段生活的懷念。C.“弟走從軍阿姨死”,家庭的變故使琵琶女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而這就成了她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從此遭冷落,不得已“嫁作商人婦”。D.琵琶女的演奏之所以使人感到“別有幽愁暗恨生”,主要是因為她怨恨世人重色輕才,出嫁后丈夫又重利輕別,使她感到孤獨寂寞。【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fēng)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對第三段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棥?。C項,錯在“家庭的變故使琵琶女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而這就成了她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這個地方。琵琶女人生的轉(zhuǎn)折點不是家庭的變故,而是年長色衰。故選C。7.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是時間,是感情綿延的見證。B.“恨”是沉重的遺憾,是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長恨”就是長久的遺憾。C.詩歌是李、楊在恨,他們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最終楊貴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D.詩歌只是通過寫唐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生動地表現(xiàn)了他的“長恨”?!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錯誤選項一般都是不會引起爭議的硬傷。D項,“詩歌只是通過寫唐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概括不全面,本篇屬于長篇敘事詩,除了寫回京后的思念之苦,還寫了安史之亂,玄宗逃難,被迫賜死貴妃,寫出了“長恨”的內(nèi)因;還通過寫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行宮見月,夜雨聞鈴,是一片“傷心色”和“斷腸聲”。長安收復(fù)以后回朝時,重過馬嵬,“不見玉顏空死處”?;貙m后,池苑依舊,物是人非,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蕩氣回腸。所以因該是通過寫人蜀道——歸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來表現(xiàn)“長恨”。故選D?!军c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fēng)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8.下列對本節(jié)詩歌的評析表述不夠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李煜的詞都是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在藝術(shù)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队菝廊恕肪褪瞧渲凶顬橹囊皇住.杜甫《閣夜》“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一聯(lián)中,詩人在對三峽美景的欣賞中蘊藏著悲壯深沉的感情,為后人所稱道。C.《李憑箜篌引》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詩人僅對樂器及其演奏效果進行描摹,并未直觀評價,但全篇又處處表現(xiàn)出詩人的贊嘆。D.周邦彥的《蘇幕遮》,寫思鄉(xiāng)之情,亦寫荷之情態(tài),情景交融,自然清新。【答案】A【詳解】本題綜合考查鑒賞詩歌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A項,“李煜的詞都是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錯誤。李煜早期作品大多反映宮廷享樂生活,亡國后,以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抒發(fā)懷鄉(xiāng)之情、故國之思。故選A。9.下列對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描繪的形象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琵琶女是演奏技藝精湛卓絕、身世悲涼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迫害者的形象。B.作者寫自己的遭遇,是為了襯托琵琶女的形象。C.詩中琵琶女和作者這兩個形象在感情上的共鳴之處是“同是天涯淪落人”。D.詩中對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過琵琶女的傾訴表現(xiàn)的。【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評價的能力。做這種題首先要對文學(xué)作品熟讀,然后結(jié)合作者的觀點、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具體的文段去分析。題干要求選擇“對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描繪的形象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棥?。B項,張冠李戴,顛倒主次了。正確的表述是寫琵琶女的形象是為了襯托詩人自己的遭遇。故選B?!军c睛】詩歌是形象的藝術(shù),凝練、簡約、含蓄。我們要善于運用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這把鑰匙去打開作家的心靈,去感受描述的意象(物象、人物形象)、意境,去剖讀作品中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旨趣。10.詩人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來表現(xiàn)琵琶女出場時遲疑不決的心情,意在強調(diào)A.拘于禮法,男女有別,不能見男人 B.技藝高超,彈奏能手,不屑見官人C.深懷怨恨,內(nèi)心痛苦,無心見生人 D.世態(tài)炎涼,人心叵測,不可見路人【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文中關(guān)鍵語句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的分析能力。要結(jié)合具體的上下文語境去分析和把握。題干要求選擇,詩人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來表現(xiàn)琵琶女出場時遲疑不決的心情,意在強調(diào)什么?ABD三項的說法都曲解文意,甚至牽強附會。從后文琵琶女的自述可以看出年輕的她是紅極一時,而“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等看出她的人生坎坷的,內(nèi)心是痛苦,充滿著怨恨。這也是后來作者發(fā)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原因。故選C。11.下面對《登高》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本詩是詩人在夔州期間寫得一首即景傷懷的律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B.本詩是詩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時節(jié)登高望遠的個人詠懷之作,不涉及憂國憂民之情。C.本詩用字精當,對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贊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D.本詩寫出了詩人晚年離開成都以后生活的艱辛,內(nèi)心的凄苦?!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對原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fēng)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項“不涉及憂國憂民之情”錯,最后一聯(lián)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jié)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張上。故選B。12.下面對《詠懷古跡(其三)》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全詩開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寫起,與下文“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昭君命運的同情。B.頷聯(lián)既寫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獨,也由“青?!狈Q呼中表現(xiàn)了對這位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貢獻的女子的歌頌。C.詩歌的后兩聯(lián)借歷史傳說譴責(zé)了漢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權(quán)貴們顛倒黑白的行為。D.詩人借詠昭君村古跡懷念王昭君,痛斥漢元帝的昏庸,表達了對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憂傷的情懷。全詩議論精辟,形象鮮明?!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對原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fēng)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項,“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貢獻的女子的歌頌”錯,全詩的主題是對王昭君的命運表示同情的同時譴責(zé)統(tǒng)治階級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頌之意,哪怕是對王昭君的。故選B。13.下列對《蜀道難》一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蜀道上瑰麗驚險的山川,表現(xiàn)了蜀道的艱險;實則是寫仕途坎坷,從中透露了詩人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guān)切,這恰恰反映了詩人那種美好善良的情懷以及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人生的一貫詩風(fēng)。B.“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兩句詩在全詩中反復(fù)出現(xiàn)了三次,分別極言蜀道之險、由秦入蜀之難、須嚴防野心家據(jù)險叛變。C.本詩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詩句,字數(shù)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fēng)格。D.詩人善于把想象、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來寫景抒情,體現(xiàn)了該詩的浪漫主義色彩?!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對原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fēng)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A項,“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人生的一貫詩風(fēng)”錯,李白詩中盡管確實有一些是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人生的內(nèi)容,但這并不是其一貫詩風(fēng)。故選A。14.下列詩句中都有意象“鴻雁”,其寓意不同的一項是()A.人情已厭南飛苦,鴻雁那從北地來。(王勃《蜀中九日》)B.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杜牧《秋浦途中》)C.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長安晚秋》)D.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龔自珍《己亥雜詩》)【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古詩詞中常見意象內(nèi)涵的能力。意象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是作者內(nèi)在的思想情感與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tǒng)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比如,鴻雁的寓意象征意義有:哀鴻遍野、孤雁失群、歸雁衡陽、鴻雁傳書、理想與追求等。A項,詩句意思為:“心中已經(jīng)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無法歸去,鴻雁又為何還要從北方來”,故“鴻雁”寓意為思鄉(xiāng)、思念。B項,詩句意思為“問剛來到寒沙安家的鴻雁,來時經(jīng)過我的老家杜陵嗎?”可知,“鴻雁”寓意為思鄉(xiāng)。C項,詩句意思為“殘星點點大雁南飛越關(guān)塞,悠揚笛聲里我只身倚樓中”,由此可知,“鴻雁”寓意為相思。D項,“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指的是人民痛苦流離的生活。故選D。【點睛】鴻雁:1.它往往和貧苦的老百姓聯(lián)系在一起。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睂懙木褪侨嗣裢纯嗔麟x的生活。2.它往往寄寓游子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音信的盼望和羈旅傷感之情。例如,隋朝人薛道衡的《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詩人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借此來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思念。3.有時,它還可以用來借代指書信。鴻雁作為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寫詞人看到大雁飛過,而自己卻無緣讀到“錦書”,表達了對丈夫的思念之情。4.它還可以表達詩人或孤獨,或孤高,或受盡迫害等情感。在詩人筆下,“孤雁”的意象很多,詩人往往用“孤雁”、“孤鴻”、“斷鴻”來喻人。代表作品有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5.學(xué)校開展以某位古代詩人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以下是會場懸掛的標語:①詩圣著千秋②民間疾苦,筆底波瀾③未居廣廈,猶憂天下下列語句也可以作為朗誦會會場標語的一項是A.龍蜷虎臥幾詩客,渚清沙白一草堂 B.半亭清風(fēng)山與水,一船明月酒和詩C.筆諍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 D.才氣昂然寫相思,出水芙蓉灑深愁【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對古代詩歌的理解能力。應(yīng)對這類問題,讀懂詩歌是唯一的辦法,所以考生平時要對中國古典詩詞多記多背。由題干“詩圣”“民間疾苦”“廣廈”“憂天下”可知,題目所說的詩人是杜甫,杜甫被稱為詩圣,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一生寫了大量反映百姓生活疾苦的詩歌,其代表作《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就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名句。A項,依據(jù)“清沙白”和“草堂”可知,詩中所言人物是杜甫。B項,寫的是李白?!鞍胪で屣L(fēng)山與水,一船明月酒和詩”是黃山太平湖黃金島太白亭中的對聯(lián),此聯(lián)既寫了李白一生飄泊、酒詩作伴的特點,又寫了太白亭周圍的景色,還表現(xiàn)了李白崇尚自然的內(nèi)涵。C項,寫的是白居易。由“新樂府”便可想到“白居易”,因為他提倡新樂府運動。D項,寫的是李清照?!俺鏊饺亍北砻髁伺陨矸?,“相思”“深愁”是李清照作品中常見的情感,“才氣昂然”是對李清照才華的肯定。故選A。16.下列對《琵琶行》節(jié)選部分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A.開頭兩句點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并以“瑟瑟”秋風(fēng)下的環(huán)境渲染離別的蕭瑟落寞。B.第三、四句先用互文手法說主客下馬上船餞別,再以“無管弦”三字為琵琶女出場作鋪墊。C.第五句中“慘”字點出餞別的黯然凄涼,第六句進一步渲染環(huán)境,使心情顯得更加沉郁感傷。D.最后兩句敘寫送者忘歸。行者不發(fā)的事實,暗示音樂的美妙動人,更傳遞主客不忍分別之情?!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對原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fēng)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D項,“更傳遞主客不忍分別之情”錯,無中生有,送者忘歸,行者不發(fā)主要是暗示音樂的美妙動人。故選D。17.下列詩句與描寫的內(nèi)容,對應(yīng)全部正確的一項是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②四十天氣促相催,一夜熏風(fēng)帶暑來③殿門促賀新幡勝,書館年來事事嘉④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A.①夏②冬③春④秋 B.①冬②春③秋④夏C.①秋②夏③春④冬 D.①秋②夏③冬④春【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描寫了什么景物,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從而把握季節(jié)特點。本題: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意思是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楓林晚景,那經(jīng)霜的楓葉竟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火紅。抓住主要意象“楓林”“霜葉”,可知詩句描寫的是“秋季”,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②“四十天氣促相催,一夜熏風(fēng)帶暑來”句中關(guān)鍵詞“暑”,可知是“夏”;③“殿門促賀新幡勝,書館年來事事嘉”句中“幡勝”,中國民間風(fēng)俗。一種用金銀箔紙絹剪裁制作的裝飾品,有的形似幡旗,故名幡勝。立春日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所以詞句描寫的是“春”季;④“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意思是大雪紛飛,撲進了門簾,越過了粉墻。那漫天飛舞的雪花比柳絮還輕,堆積到地上,比寒霜還重。描寫雪花紛飛的景象,所以描寫的是“冬”季;故選C。18.對下面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偶成戴望舒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微笑,再聽見明朗的呼喚——這些迢遙的夢。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jié),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1945年5月31日A.詩歌通過抒寫“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夢,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深情呼喚和對抗戰(zhàn)勝利的堅定信念。B.第二句中“古舊的凝冰”喻指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和其因?qū)V票┱粌鼋Y(jié)、窒息的生命力。C.詩歌第一節(jié)寫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節(jié)再給出其中的道理,這種結(jié)構(gòu)使其傳達的信念更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D.詩歌中出現(xiàn)的“如果”“重到”“再看見”“重開”等字眼,隱含著期盼生命循環(huán)而不得的悲觀意味?!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詩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讀懂詩句的內(nèi)容和思想情感。D項,“期盼生命循環(huán)而不得的悲觀意味”分析有誤?!杜汲伞返淖掷镄虚g流露著欣喜、希望與堅定的情懷。故選D?!军c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一個選項都是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錯誤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fēng)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19.竹子因虛心、有節(jié)、挺拔,有著不一般的文化含義,是君子品格的象征。下列詩歌中的竹,不具有此象征義的一項是()A.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蓱z今夜月,不肯下西廂。B.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C.瓊節(jié)高吹宿鳳枝,風(fēng)流交我立忘歸。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D.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云茂,虛心能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jié)奇?!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理解能力。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此題中“竹”是君子品格的象征:虛心、有節(jié)、挺拔,再審設(shè)問,要求選出與題目中不相同的一項。A項意為“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顯得更瘦了,梅花的香氣仿佛可以入我夢中。今晚這月亮真是可愛,遲遲不肯離開我的西廂”,詩中寫竹只是對于環(huán)境的描寫,詩中竹不具有“君子”象征意。故選A20.下面詩句中的哪一句,選自曾被稱為唐絕句“壓卷之作”的詩中()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C.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B.《涼州詞》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這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qū)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xiàn)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xiāng)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正因為《涼州詞》情調(diào)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故選B。
21.有些詩句無“明月”二字,卻寫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這一特點的一項是A.一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B.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C.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D.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的能力。B項,“有約不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中,并未涉及“月亮”。故選B?!军c睛】22.依次填入下列詩句橫線處有關(guān)“飛鳥”的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①舊時王謝,飛入尋常百姓家。②新帖繡羅襦,雙雙。③人生處處知何似?應(yīng)似踏雪泥。④利欲驅(qū)人萬火牛,江湖浪跡。⑤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社鼓。A.堂前燕金鷓鴣飛鴻沙鷗神鴉B.金鷓鴣堂前燕沙鷗神鴉飛鴻C.堂前燕金鷓鴣神鴉沙鷗飛鴻D.金鷓鴣堂前燕沙鷗飛鴻神鴉【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詩歌意象的能力。
①由詩句“飛入尋常百姓家”可知,也就燕子有飛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習(xí)慣,所以此處應(yīng)該填寫“堂前燕”。
②在古代鷓鴣鳥象征離愁,傷感,呼喚哥哥,引發(fā)思念,聲音凄清,引發(fā)惆悵。此處填寫“金鷓鴣”,能夠揭示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③人的一生到處奔走像什么呢?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fù)存在。所以此處用“飛鴻”更適合詩歌的意境。④沙鷗翱翔于水上,是自由翱翔,馳騁無束的一種象征,有時也來表示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此詩句作者表達向往一種自由、閑適的生活,“沙鷗”正好是象征這種無拘無束的自由。⑤神鴉:指在廟里吃祭品的烏鴉。詩句前面有“佛貍祠”,所以此處應(yīng)該用“神鴉”。故選A。
23.下列對《端正好》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A.這支曲子主要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B.整支曲子是通過主人公對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發(fā)其無可排遣的離愁別恨。C.所選擇的幾種帶有季節(jié)性特征的景物融為一體,構(gòu)成了蕭瑟、黯然的境界。D.“曉來”兩句是自然景物的客觀再現(xiàn),其中“總是離人淚”是對前一問句的回答?!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D項,“是自然景物的客觀再現(xiàn)”錯誤,后一句“總是離人淚”顯然是帶著濃重的主觀情緒來看待景物,并不是霜林變紅的真正原因。故選D?!军c睛】綜合解讀詩歌,涉及煉詞煉句,內(nèi)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fā)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jié)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24.下列對杜甫的《登高》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A.詩歌一、二兩聯(lián)景物描寫,形、聲、色、態(tài),一一得到表現(xiàn);對仗工整,讀來富有節(jié)奏。B.第三聯(lián)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著筆,寫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辛酸、孤獨處境。C.尾聯(lián)既有對自己身世坎坷、老大無成的慨嘆,更有對時局的憂慮和痛心,詩人只能借酒遣愁。D.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涼的,但這種悲涼之情又是深沉的、厚重的、雄厚的,體現(xiàn)出雄渾之美?!敬鸢浮緾【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C項,“詩人只能借酒遣愁”理解錯誤,“潦倒新停濁酒杯”,“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故謂'“新停”。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军c睛】綜合解讀詩歌,涉及煉詞煉句,內(nèi)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fā)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jié)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兩首詠柳絮的詞,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唐多令林黛玉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逑。飄泊亦如人命?。嚎绽`綣,說風(fēng)流!草木也知愁,韻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fēng)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臨江仙薛寶釵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韻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注]①燕子樓,在今徐州市,唐朝張建封為其愛妾關(guān)盼盼所建。張死后,關(guān)盼盼獨居此樓十多年。②逐對成逑:形容柳絮與柳絮碰到時,粘在一起?!板稀奔础扒颉?。25.下面對兩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林詞“粉墮”、“香殘”用柳絮隨風(fēng)飄殘,喻指紅顏終將老去。借用“燕子樓”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獨悲愁。B.林詞“嘆今生、誰拾誰收”既是對柳絮命運的哀憐,也是對自己身世的感嘆,其凄涼悲楚之情溢于言表。C.薛詞“蜂圍蝶陣亂紛紛”一句,以蜂蝶紛飛之狀,來喻寫柳絮的疏狂自得,著一“亂”字,尤其傳神。D.薛詞“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表現(xiàn)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為下文的“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張本。26.下面對兩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首柳絮詞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將柳絮自比,來表達了內(nèi)心的情感。B.好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意思是柳絮可不斷借助好風(fēng)之力,直上青云。這里化用了宋朝侯蒙《臨江仙》中“當風(fēng)輕借力,一舉入高空”、“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之意境。C.面對同一團柳絮,因黛玉、寶釵兩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內(nèi)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飽含對柳絮的一片憐愛。D.黛玉擬的這首詞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詞纏綿凄惻,催人淚下。全詞語多雙關(guān),明顯有借柳絮隱說人事的用意,而又渾然無跡,表現(xiàn)出精美的藝術(shù)技巧。27.同是寫柳絮,但是薛寶釵和林黛玉的詞卻明顯不一樣,請比較分析兩首詩的不同之處?!敬鸢浮?5.C26.C27.①柳絮的意象不同:林詩的柳絮漂泊、命薄、愁苦、傷感、任性。薛詩的柳絮:自信、隨緣、開朗、積極向上。②意境(詩風(fēng))不一樣:林詩的意境靈動、富有才情、別具一格。理想主義;薛詩:意境渾厚、淳樸?,F(xiàn)實主義。③情感和形象不一樣:林詩抒發(fā)了自己寄人籬下,漂泊無依,凄楚哀婉的境況。表達了(傾訴了)無依無靠、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哀,抒寫內(nèi)心的孤獨與悲傷。薛詩寫了柳絮不隨流水,不墮泥土,借風(fēng)力,飛上云霄,積極昂揚的精神,意境渾厚,表現(xiàn)了薛寶釵的積極入世的心態(tài),不自怨自艾,志存高遠的心態(tài)。【分析】25.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來喻寫柳絮的疏狂自得”錯誤。這一句的意思是“成群的蜂蝶紛紛追隨柳絮”,并沒有突出“柳絮的疏狂自得”。故選C。26.本題綜合考查學(xué)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都飽含對柳絮的一片憐愛”錯誤。寶釵沒有“憐愛”。故選C。27.本題考查學(xué)生比較鑒賞詩歌的能力?!短贫嗔睢芬燥h泊的柳絮自比,抒發(fā)了林黛玉寄人籬下感懷傷逝的悲苦之情。這首詞以“粉墮”“香殘”開篇,借柳絮的飄零映射自身的漂泊;“一團團,逐對成球”,既是寫眼前柳絮粘連飄飛的實景,又語帶雙關(guān),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視的愛情。寶、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愛情給黛玉以慰藉,但也帶來了無窮的煩惱和痛苦。他們的愛情沒有得到家庭統(tǒng)治者的認可,缺乏穩(wěn)固的現(xiàn)實基礎(chǔ),隨時都有被犧牲的可能。這與漂泊無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這些,黛玉不禁發(fā)出“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fēng)流”的悲嘆。這表面上象是說柳絮命薄,隨風(fēng)飄流,實際上卻是自嘆命薄,擔心情好雖難分,心事總成空。下片的自傷之意就更濃了。黛玉曾自稱“草木之人”,而此處則承接上片嗟嘆命薄的愁苦之情徑說:“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笨此茖憲盍菽局|(zhì)也知愁,當美好春光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白茫茫的柳絮掛滿樹冠,猶如愁白了頭;而詩行后面卻透露出自傷青春終將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樣無法逆料最終的結(jié)局,因而“嘆今生、誰舍誰收!”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珍稀郵票贈與合同(2篇)
- 生物識別技術(shù)開發(fā)合同(2篇)
- 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期末復(fù)習(xí)口算練習(xí)題一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xué)工作計劃范文
- 農(nóng)產(chǎn)品經(jīng)營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散酒系列代理銷售合同范本
- 產(chǎn)權(quán)合同:電視劇本素材使用許可合同
- 經(jīng)銷商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度勞動合同法律風(fēng)險防范合同律師咨詢費收費標準
-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聽評課記錄《5真分數(shù)與假分數(shù)》人教新課標
- 5《這些事我來做》(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2025年度高端商務(wù)車輛聘用司機勞動合同模板(專業(yè)版)4篇
- 2025年福建福州市倉山區(qū)國有投資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數(shù)學(xué)一年級下冊教學(xué)計劃(含進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剝離及其再利用技術(shù)要求
- 2025長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黑龍江哈爾濱市面向社會招聘社區(qū)工作者1598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聯(lián)考四川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供電營業(yè)規(guī)則》
- 執(zhí)行總經(jīng)理崗位職責(z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