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研究狀況分析報告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研究狀況分析報告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研究狀況分析報告中國互聯(lián)網絡進展狀況分析報告目錄一、中國互聯(lián)網絡宏觀狀況上網計算機數(shù)、上網用戶人數(shù)、CN下注冊的域名數(shù)、網站數(shù)、網絡的國際出口帶寬、以及IP地址數(shù)等信息可以從整體上反映互聯(lián)網絡在我國的進展程度和普及程度。對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歷次調查中這些基礎性統(tǒng)計數(shù)據的深化分析,有助于我們從宏觀的角度更深刻地熟識互聯(lián)網絡在中國的進展狀況。1.上網計算機數(shù)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國的上網計算機總數(shù)已達4560萬臺,同半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我國的上網計算機總數(shù)半年增加了400萬臺,增長率為9.6%,和上年同圖7.1歷次調查上網計算機總數(shù)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為670萬臺,同半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半年內削減了30萬臺,增長率為-4.3%,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8%;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為2070萬臺,同半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半年內削減了70萬臺,增長率為-3.3%,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為1820萬臺,同半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半年內增加了500萬臺,增長率為37.9%,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6.6%(如圖7.2所示)??梢?,雖然上網計算機總數(shù)保持增長,但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首次消滅了負增長,只有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則仍然呈現(xiàn)出較快的增長態(tài)勢。圖7.2歷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同半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本次調查結果中上網計算機總數(shù)、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的增長率均呈下降趨勢,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首次消滅了負增長(如圖7.3所示)。圖7.3歷次調查上網計算機數(shù)增長率2.上網用戶人數(shù)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國的上網用戶總人數(shù)為10300萬人,同半年前的調查相比,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shù)半年增加了900萬人,增長率為9.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圖7.4歷次調查上網用戶總數(shù)其中專線上網用戶人數(shù)為2970萬人,同半年前的調查相比,專線上網用戶人數(shù)半年下降80萬人,增長率為-2.6%,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5%;撥號上網用戶人數(shù)為4950萬人,同半年前的調查相比,撥號上網用戶人數(shù)半年削減290萬人,增長率為-5.5%,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0%;ISDN上網用戶人數(shù)為550萬人,同半年前的調查相比,ISDN上網用戶人數(shù)半年削減了90萬人,增長率為-14.1%,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3%;寬帶上網用戶人數(shù)為5300萬人,同半年前的調查相比,寬帶上網用戶人數(shù)半年增加了1020萬人,增長率為23.8%,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1.0%(如圖7.5所示)。寬帶上網用戶首次超過了撥號上網用戶人數(shù),并首次超過了網民的一半??梢钥闯?,雖然我國上網用戶總數(shù)在快速增長,但是撥號上網用戶人數(shù)、專線上網用戶人數(shù)、ISDN上網用戶人數(shù)首次消滅了負增長,只有寬帶上網用戶人數(shù)還保持著格外快的增長趨勢,這說明中國網民正在加速向寬帶的遷移。圖7.5歷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用戶人數(shù)分析上網用戶人數(shù)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如圖7.6所示)可以看出,這半年上網用戶人數(shù)的增長率比半年前的調查結果有所回升。圖7.6歷次調查上網用戶人數(shù)增長率我國網民總數(shù)的快速增長已被世界所矚目,但10300萬網民在我國將近13億的總人口中還僅占7.9%,比半年前調查的7.2%略有提高。這說明盡管我國的互聯(lián)網用戶總數(shù)很大,增長速度較快,但互聯(lián)網絡的普及程度目前還很低,進展空間仍格外大。3.CN下注冊的域名數(shù)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國CN下注冊的域名數(shù)為622534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190457個,增長率為44.1%,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2.9%,這半年的增長量比互聯(lián)網接入中國的前8年的CN域名全部積累量還多。從分類的角度來看,以AC.CN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shù)為887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205個,增長率為30.1%;以COM.CN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shù)為226595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52946個,增長率為30.5%;以EDU.CN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shù)為2358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132個,增長率為5.9%;以GOV.CN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shù)為19802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3476個,增長率為21.3%;以NET.CN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shù)為28325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8180個,增長率為40.6%;以ORG.CN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shù)為12116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2701個,增長率為28.7%;以行政區(qū)域名結尾的英文域名總數(shù)為38859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23094個,增長率為146.5%;CN二級域名數(shù)為293592個,與半年前相比增加99723個,增長率為51.4%(如圖CN域名注冊的高速增長,主要緣由有國家對域名管理政策的調整營造了CN域名快速健康進展的宏觀環(huán)境;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我國互聯(lián)網應用的深化,CN域名作為中國互聯(lián)網的標志,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企業(yè)的重視。同時,CN域名注冊費用持續(xù)的大幅下調,也直接帶動了注冊量的快速攀升。圖7.7歷次調查CN下注冊的域名數(shù)從CN下注冊域名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華北、華東、華南的CN下注冊域名比例為80.6%,東北、西南、西北的CN下注冊域名比例同歷次調查結果相類似,只占12.5%,所占比例仍格外小(如圖7.8所示)。這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地區(qū)之間的互聯(lián)網進展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圖7.8CN下注冊域名地域分布4.網站數(shù)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國網站總數(shù)(包括CN和COM等gTLD下的網站)為677500個,半年內增加8600個,增長率為1.3%從網站的域名類別分布來看,二級域名.CN下的網站數(shù)為109990個,半年增加33204個,增長率為43.2%,CN下注冊的二級域名數(shù)及其對應的網站數(shù)均增長較快。COM(COM.CN)、NET(NET.CN)下的網站數(shù)消滅削減的情況,分別從半年前調查的476682個、79725個削減到本次調查的449421個、77782個;其余的網站數(shù)都消滅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AC.CN下的網站數(shù)為392個,半年增加27個,增長率為7.4%;GOV.CN下的網站數(shù)為11753個,半年增加1493個,增長率為14.6%;ORG.CN下的網站數(shù)是23727個,半年增加1523個,增長率為6.9%;行政區(qū)域名下的網站數(shù)4435個,半年增加1557個,增長率為54.1%(如圖7.9所示)。圖7.9歷次調查網站數(shù)從網站數(shù)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同歷次調查網站數(shù)的地域分布全都,華北、華東、華南的網站數(shù)比例占86.9%,仍占據主要地位;東北、西南、西北網站數(shù)所占的比例同以往調查結果相比沒有太大變化,為11.1%(如圖7.10所示)。同CN下注冊域名的地域分布情況全都,這也說明我國地區(qū)之間的互聯(lián)網應用與服務水平存在著差距。圖7.10歷次調查網站數(shù)地域分布5.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shù)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國國際出口帶寬的總容量為82617M,與半年前相比增加了8188M,增長率為11.0%,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3.2%(如圖7.11所示)??梢姡覈鴩H出口帶寬增長格外飛快。圖7.11歷次調查我國國際出口帶寬6.IPv4地址數(shù)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國大陸IPv4地址數(shù)已達68300032個,折合4A+18B+45C,與半年前相比增加8354304個,增長率為13.9%,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8.2%(如圖7.12所示)。目前中國的IPv4地址總量已經突破4個A類地址,地址擁有量排名世界第四??梢?,中國的IP地址資源近幾年增長較快,在數(shù)量上達到了肯定的規(guī)模。IPv4地址近幾年的快速增長,反映消滅在我國的ISP已經對APNIC及CNNIC的IP地址安排政策和IP地址申請步驟較為熟識,這與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IP地址安排聯(lián)盟對我國多個ISP的樂觀指導以及各ISP的樂觀協(xié)作是密不行分的。圖7.12歷次調查我國IPv4地址數(shù)綜上所述,通過分析歷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從1997年10月第1次調查到現(xiàn)在,我國互聯(lián)網絡在上網計算機數(shù)、上網用戶人數(shù)、CN下注冊的域名數(shù)、網站數(shù)、網絡國際出口帶寬、IP地址數(shù)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基本上呈現(xiàn)出增長態(tài)勢。其中上網用戶數(shù)的增長率比半年前調查略有增加,而上網計算機數(shù)的增長率同半年前調查結果相比有所削減;CN下注冊域名數(shù)、網站數(shù)、網絡國際出口帶寬等方面快速增長;IP地址數(shù)也在數(shù)量上達到了肯定的規(guī)模。但從地域分布上看,地區(qū)之間仍存在肯定的差距。全部這一切表明,我國的互聯(lián)網絡連續(xù)處于進展態(tài)勢之中,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全合理和不盡人意的地方,信任隨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推動,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網絡應用服務的不斷多樣化和有用化,中國的互聯(lián)網絡必將得到更快、更合理地進展。二、網民特征結構從半年前的9400萬網民到現(xiàn)在的10300萬網民,互聯(lián)網網民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隨著互聯(lián)網在我國的進展和普及,網民的特征結構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深化分析、了解網民的特征結構,探求其變化趨勢和規(guī)律,可以較好的把握住“誰在使用互聯(lián)網”這一問題,從而更深化的理解互聯(lián)網在我國的進展狀況。1.用戶性別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男性網民占59.6%,女性網民占40.4%(如圖7.13所示)。男性仍然占據網民主體。圖7.13網民性別與半年前相比,男女網民所占比例略有變化。男性網民占全體網民的比例從60.6%下降為59.6%;女性網民所占的比例上升為40.4%(如圖7.14所示)。截止2005年6月30日,我國男性網民6139萬,比半年前增加了443萬,增長率為7.8%;女性網民4161萬,比半年前增加457萬,增長率為12.3%(如圖7.15所示)。在這半年間女性網民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男性網民。從普及率的角度來看,男性網民占我國男性總人口的9.2%,女性網民占女性總人口的6.6%。互聯(lián)網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仍然要高于女性。圖7.14歷次調查網民性別分布圖7.15歷次調查不同性別網民的數(shù)量2.用戶婚姻狀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未婚網民占59.0%,已婚網民占41.0%(如圖7.16所示)。未婚者在目前仍然是我國網民的主體。這與我國人口分布中已婚人口占據主體的情況不太全都。圖7.16網民婚姻狀況分布與半年前相比,已婚網民所占比例下降了1.8%,未婚網民所占比例相應有所增長(如圖7.17所示)。從肯定數(shù)看,已婚網民增加了199萬,達到4223萬,與半年前相比增長率為4.9%;未婚網民增加了701萬,達到6077萬,與半年前相比增長率為13.0%(如圖7.18所示)。在這半年間未婚網民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已婚網民。圖7.17歷次調查網民婚姻狀況分布圖7.18歷次調查不同婚姻狀況網民的數(shù)量3.用戶年齡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7.7%,其次是25~30歲的網民(17.4%)和18歲以下的網民(15.8%),30歲以上的網民所占比例都比較低,31~35歲的網民占到10.4%,36~40歲的占到7.3%,41~50歲的為7.4%,還有4.0%的網民在50歲以上(如圖7.19所示)。35歲及以下的網民占81.3%,35歲以上的網民占18.7%,網民在結構上仍然呈現(xiàn)低齡化的態(tài)勢。圖7.19網民年齡分布歷次調查結果都顯示,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遠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網民而占據肯定優(yōu)勢,與半年前調查結果相比,18~24歲的網民所占比例增長2.4個百分點,51~60歲的網民所占比例增長0.1%,其他年齡段網民所占比例全部下降。35歲及以下的網民達到了8374萬,比半年前增加了778萬人,增長率為10.2%;35歲以上的網民達到1926萬,比半年前增加了122萬人,增長率為6.8%(如圖7.20、圖7.21、圖7.22所示)。年輕網民仍然是中國互聯(lián)網用戶的主力軍。圖7.20歷次調查網民年齡分布圖7.21歷次調查網民年齡分布圖7.22歷次調查不同年齡網民的數(shù)量4.用戶文化程度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中文化程度為高中(中專)的比例最高,占到31.3%,其次是本科(26.0%)和大專(25.6%)。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網民比例為28.9%,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網民比例達到了71.1%(如圖7.23所示)。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網民占據大多數(shù)。圖7.23網民文化程度分布與半年前相比,高校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網民所占比例略有增加,達到71.1%。從肯定數(shù)上看,高校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網民增加了809萬,達到7323萬,增長率為12.4%;高校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網民增加了91萬,達到2977萬,增長率為3.2%(如圖7.24、圖7.25所示)。高校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網民在這半年內的增長速度要高于文化程度為高校本科及以上的網民。圖7.24歷次調查網民文化程度分布圖7.25歷次調查不同文化程度網民的數(shù)量5.用戶個人月收入(1)家庭用戶個人月收入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個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無收入)的家庭網民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4.7%,其次是月收入為501~1000元和1001~1500元的網民(比例分別為18.7%、15.2%),11.5%的網民個人月收入在1501~2000元,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網民為19.9%(如圖7.26所示)。低收入網民仍然占據主體。圖7.26家庭網民個人月收入分布(2)高校生用戶個人月收入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個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無收入)的高校生網民占半數(shù),個人月收入在501~1000元的高校生網民所占比例為41.0%,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高校生網民所占比例不到10%(如圖7.27所示)。注:高校生個人月收入包括獎學金、個人打工收入、學校生活補助等。圖7.27高校生網民個人月收入分布6.用戶職業(yè)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中同學所占比例最多,達到了33.2%,其次是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占總數(shù)的11.1%,排在其后的是專業(yè)技術人員,所占比例為11.0%,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老師、國家機關/黨群組織工作人員所占比例也較多,分別為8.8%、7.7%和6.7%。(如圖7.28所示)。圖7.28網民的職業(yè)分布與半年前相比,同學、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所占比例均有所增加,而專業(yè)技術人員、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的比例略有下降(如圖7.29所示)。在肯定數(shù)量上,與前半年相比,同學增加了375萬,增長率為12.3%;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增加了259萬,增長率為29.3%;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增加了32萬,增長率為3.7%;專業(yè)技術人員削減了51萬,增長率為-4.3%(如圖7.30所示)。同學和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的增長勢頭明顯高于其他職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圖7.29近三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職業(yè)的比例分布圖7.30近三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職業(yè)的數(shù)量分布7.用戶行業(yè)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中從事制造業(yè)的人最多,占到14.7%,其次是教育業(yè)(13.7%)和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11.3%),IT業(yè)所占比例也較多,達到9.4%(如圖7.31所示)。圖7.31網民行業(yè)分布與半年前相比,制造業(y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以及IT業(yè)仍居前四位,并且除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外,其他三者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而交通運輸、倉儲業(yè)所占比例稍有下降(如圖7.32所示)。在肯定數(shù)量上,從事制造業(yè)的網民增加了142萬,增長率為10.3%;教育行業(yè)網民增加了189萬,增長率為15.5%;IT業(yè)網民增加了94萬,增長率為10.8%;交通運輸、倉儲業(yè)網民削減了62萬,增長率為-14.7%(如圖7.33所示)。圖7.32近三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行業(yè)的比例分布圖7.33近三次調查網民在幾種主要行業(yè)的數(shù)量分布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網民仍然以男性、未婚者、35歲及以下的年輕人為主體,但與前半年相比,女性網民所占比例增加1個百分點,已婚者網民的比例、網民中35歲以上所占比例都有所下降;受教育程度為本科以下的仍然占據網民的大多數(shù),并且與半年前相比,這一比例略有上升;從網民個人月收入來看,家庭用戶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網民比例占少數(shù),高校生用戶個人月收入絕大部分在1000元以下。同學仍然比其他職業(yè)的人要多,并且在網民總體中所占比例在上升;制造業(yè)、教育業(yè)、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以及IT業(yè)成為網民相對比較集中的行業(yè)。三、網民上網途徑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和互聯(lián)網的進展,我國網民在上網地點、上網設備以及上網方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擴展和變化。對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調查結果中這些數(shù)據的深化分析,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網民的上網途徑,從而更全面地熟識我國互聯(lián)網的進展情況。1.用戶上網地點本次調查結果顯示,68.5%的網民在家里上網,38.0%的網民在單位上網,25.3%的網民在網吧、網校、網絡咖啡廳上網,19.0%的網民在學校上網,2.2%的網民移動上網、地點不固定,0.9%的網民在公共圖書館上網,0.1%的網民通過其他方式上網(如圖7.34所示)??梢钥闯?,家里和單位仍然是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圖7.34網民上網地點分布將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最近幾次的調查數(shù)據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在家里上網的網民比例同上兩次調查相比連續(xù)呈穩(wěn)步增長趨勢,從67.0%、67.9%增加到68.5%;在單位上網的網民比例同上兩次調查相比有所削減,從42.7%、41.1%削減到38.0%(如圖7.35所示);在網吧上網的網民比例同上兩次調查結果相比有所增加,從22.0%、24.5%增加到25.3%;在學校上網的網民比例從2004年6月調查結果的20.6%削減到2004年12月調查結果的18.2%,本次有所增加,為19.0%;在公共圖書館上網的網民比例從2004年6月調查結果的1.8%下降到2004年12月調查結果的0.4%,本次調查有所增加,為0.9%;移動上網、地點不固定的網民比例相對比較穩(wěn)定,最近三次調查的比例分別為2.2%、2.1%、2.2%;在其他地點上網的網民比例從2004年6月調查結果的0.1%增加到2004年12月調查結果的0.5%,本次調查又下降到0.1%(如圖7.36所示)。這一方面說明隨著家庭電腦的普及、小區(qū)寬帶的鋪設以及互聯(lián)網使用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入了網絡,相應的家里成為網民上網最主要的地點;另一方面也在肯定程度上說明,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化,上網場所在不斷擴展,上網條件在不斷改善,上網變得更為便捷。圖7.35歷次調查網民在家中/單位上網的比例圖7.36最近三次調查網民在學校、網吧等地上網的比例2.用戶上網設備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臺式計算機上網的網民比例為96.0%,使用筆記本電腦上網的網民比例為13.0%??梢钥闯?,用戶上網的主要設備是臺式計算機,也有部分網民在使用計算機上網的同時使用移動終端、信息家電等設備上網。從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近十次的調查數(shù)據來看,在使用計算機上網的同時,使用移動終端、信息家電等設備上網的用戶人數(shù)在逐漸增多,從2000年1月調查的20萬人增加到現(xiàn)在的450萬人,五年半的時間內增加了430萬人;與半年前相比增加了100萬人,增長率為28.6%;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90萬人,增長率為73.1%(如圖7.37所示)??梢钥闯?,盡管使用計算機上網的網民占絕大多數(shù),但使用移動終端、信息家電等新上網設備的網民正在逐漸增多,說明網民的上網設備日趨多樣化。圖7.37歷次調查使用其他設備上網用戶人數(shù)3.用戶上網方式用戶的上網方式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上網的網民數(shù)和不同接入方式的上網計算機數(shù)來反映。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10300萬上網用戶中,使用專線上網的用戶數(shù)為2970萬人,使用撥號上網的用戶數(shù)為4950萬人,使用ISDN方式上網的用戶數(shù)為550萬人,使用寬帶方式上網的用戶數(shù)為5300萬人(如圖7.38所示)。而在我國4560萬臺上網計算機中,通過專線接入互聯(lián)網的計算機為670萬臺,通過撥號方式接入互聯(lián)網的計算機為2070萬臺,通過其他方式接入互聯(lián)網的計算機為1820萬臺(如圖7.39所示)。從網民數(shù)的情況來看,寬帶上網人數(shù)首次超過了撥號上網人數(shù),同時上網計算機的情況也表明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越來越接近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網民數(shù)和上網計算機數(shù)的情況都說明寬帶上網方式保持快速增長。圖7.38不同上網方式用戶數(shù)圖7.39不同上網方式計算機數(shù)從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近幾次的調查數(shù)據來看,在上網用戶數(shù)方面,通過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shù)同半年前調查相比,半年削減80萬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0萬人;通過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shù)同半年前調查相比,半年削減290萬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削減了205萬人;通過ISDN上網的用戶人數(shù)同半年前調查相比,半年削減90萬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削減了50萬人;通過寬帶上網的用戶人數(shù)同半年前調查相比,半年增加1020萬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190萬人(如圖7.40)??梢钥闯?,撥號上網用戶人數(shù)、專線上網用戶人數(shù)、ISDN上網用戶人數(shù)首次消滅了負增長,只有寬帶上網用戶人數(shù)仍然消滅較快的增長。圖7.40近四次調查不同上網方式網民人數(shù)從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近幾次的調查數(shù)據來看,在上網計算機方面,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同半年前調查相比,半年削減30萬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萬臺;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同半年前調查相比,半年削減70萬臺,和上年同期相比削減27萬臺;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同半年前調查相比,半年增加500萬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939萬臺(如圖7.41所示)??梢姡瑩芴柹暇W計算機數(shù)雖然在總數(shù)上還是保持主體地位但已經開頭消滅負增長趨勢,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也首次消滅了負增長趨勢,只有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還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圖7.41近四次調查不同上網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上網用戶數(shù)增長率方面,專線上網用戶人數(shù)增長率為-2.6%,同前兩次調查的7.9%、6.3%相比,消滅負增長;撥號上網用戶人數(shù)增長率為-5.5%,同前兩次調查的4.9%、1.6%相比,消滅負增長;ISDN上網用戶人數(shù)增長率為-14.1%,同前兩次調查的8.7%、6.7%相比,消滅負增長;寬帶上網用戶人數(shù)增長率為23.8%,同前兩次調查的78.7%、37.6%相比,消滅負增長(如圖7.42所示)。雖然不同方式上網用戶人數(shù)仍然在增長,但增長率都在不同程度上消滅下降趨勢。從橫向比較可以看出,寬帶上網用戶人數(shù)的增長率遠遠高于專線上網用戶增長率、撥號上網用戶增長率、ISDN上網用戶增長率,仍然保持了一個增長的態(tài)勢。圖7.42近三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用戶數(shù)增長率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上網計算機增長率方面,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增長率為-4.3%,同前兩次調查的9.6%、7.4%相比,消滅負增長;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增長率為-3.3%,同前兩次調查的7.8%、2.1%相比,消滅負增長;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增長率為37.9%,同前兩次調查的60.5%、49.8%相比,增長率有所下降(如圖7.43所示)。雖然不同方式的上網計算機數(shù)在增長,但增長率都消滅不同程度的下降。從橫向比較可以看出,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的增長率遠遠高于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增長率和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增長率。圖7.43近三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增長率通過對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的計算,可以看出,在上網計算機數(shù)中,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所占比例為45.4%,同半年前調查結果51.4%相比,半年內削減6.0個百分點,和上年同期調查結果57.7%相比,一年內削減12.3個百分點;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所占比例為14.7%,同半年前調查結果16.8%相比,半年內削減2.1個百分點,和上年同期調查結果18.0%相比,一年內削減3.3個百分點;其他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所占比例為39.9%,同半年前調查結果31.7%相比,半年內增加8.2個百分點,和上年同期調查結果24.3%相比,一年內增加了15.6個百分點(如圖7.44所示)。可以看出,撥號上網計算機數(shù)所占比例在逐漸削減,專線上網計算機數(shù)在最近三次調查中也消滅削減趨勢,而寬帶等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所占比例在逐漸增加。圖7.44近四次調查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所占比例通過對上網用戶數(shù)和上網計算機數(shù)的肯定數(shù)量、相對數(shù)量、增長率以及不同方式上網計算機數(shù)所占比例等數(shù)據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網民的上網方式中,撥號方式正在逐漸退出主導地位,寬帶上網方式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網民接受和使用,并漸漸成為網民上網的主要方式。綜上所述,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是家中,上網的首選設備是臺式計算機,上網的主流方式正在發(fā)生轉變,由撥號上網過渡到寬帶上網。但是網民上網的場所正不斷擴展,新的上網設備和上網方式正在逐漸被網民所接受和使用。可以估計,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展、互聯(lián)網的進一步進展普及,網民的上網途徑將不斷擴展,人們將在多種場所、利用多種設備、通過多種方式,更便利地使用互聯(lián)網。四、網民上網行為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的進展,越來越多的人開頭接觸互聯(lián)網,網民的隊伍逐漸壯大,人們對互聯(lián)網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通過分析網民使用互聯(lián)網的行為習慣,可以較好的了解互聯(lián)網與人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結合程度,從而更精準的把握互聯(lián)網在我國的進展和普及狀況。1.用戶使用互聯(lián)網的時間段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一天中使用互聯(lián)網的時間波動格外大:凌晨1點至早上7點是網民最少上網的時間,從早上8點起上網的人數(shù)逐漸增加,到上午10點達到一天當中的第一個高峰,有27.1%的網民在這一時間上網,中午11點略有回落;從12點開頭回升,到下午14點達到一天當中的其次個高峰,有36.0%的網民在這一時間上網,此后上網人數(shù)開頭下降;從晚上19點開頭上網人數(shù)激增,晚上20點至21點之間達到一天中的頂峰,有超過58.0%的網民在這一時間段上網,這之后上網人數(shù)又急劇削減(如圖7.45所示)??梢钥闯?,人們日常生活的作息時間在肯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使用互聯(lián)網的時間。與以往調查結果相比,網民使用互聯(lián)網的高峰時間仍然在晚上。圖7.45網民通常使用互聯(lián)網的時間與半年前相比,從上午11點至晚上23點這段時間上網的網民比例有明顯的增加,而在其他時間上網的網民比例相差很?。ㄈ鐖D7.46所示)。圖7.46近兩次調查網民通常使用互聯(lián)網的時間2.用戶上網時間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平均每周上網4.2天,14.0個小時。與半年前相比,網民每周上網天數(shù)和上網小時數(shù)都有肯定的增加。歷次調查結果對比可以看出,網民每周上網時間的變化很大,從最開頭的每周13.7個小時逐漸削減至每周8~9個小時;網民的上網時間從兩年前開頭顯著增加;此次調查與半年前相比每周上網時間增加了0.8個小時(如圖7.47所示)。最近幾次調查顯示,近兩年網民每周上網天數(shù)保持在4天以上,此次為4.2天(如圖7.48所示)。從網民每周上網時間可以看出,人們對互聯(lián)網的使用越來越頻繁,而互聯(lián)網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性也越來越強。圖7.47歷次調查網民每周上網小時數(shù)圖7.48歷次調查網民每周上網天數(shù)3.用戶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僅限于上網接入費用及上網電話費,不包括使用網絡服務的費用)低于50元的網民最多,所占比例達到37.9%;其次是花費51~100元的網民,占31.2%;20.8%的網民每月花費的上網費用在101~200元;每月花費超過200元的網民只占10.1%(如圖7.49所示)。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主要集中在100元及以下。圖7.49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分布與近幾次調查結果相比可以看出,每月上網花費在100元以下的網民比例連續(xù)增加,此次增幅為0.7%,達到69.1%,而每月上網花費超過100元的網民比例則連續(xù)降低,此次為30.9%(如圖7.50所示)。圖7.50歷次調查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分布4.用戶擁有E-mail賬號數(sh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人均擁有1.6個E-mail賬號,其中免費的E-mail賬號為1.5個。網民人均擁有E-mail賬號的數(shù)目及免費E-mail賬號的數(shù)目與半年前相比都有了增加的趨勢(如圖7.51所示)。圖7.51歷次調查網民擁有E-mail賬號及免費E-mail賬號平均值對比歷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網民最開頭擁有的E-mail賬號較多,達到人均3.2個,此后呈遞減趨勢,逐漸穩(wěn)定在人均1~2個。從網民人均E-mail賬號數(shù)可以看出網民在電子郵箱的使用上比較理性,常用的1~2個郵箱已經完全可以滿意用戶對通信聯(lián)絡的需要。5.用戶每周收發(fā)電子郵件數(sh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網民平均每周收到5.2封電子郵件(不包括垃圾郵件),收到垃圾郵件9.3封,每周發(fā)出電子郵件3.7封。網民每周收到的垃圾郵件數(shù)為非垃圾郵件數(shù)的近兩倍。與半年前相比,網民每周收到的電子郵件數(shù)、發(fā)出的電子郵件數(shù)都有所回升,表明網民對電子郵箱的使用率有所增加。同時需注意的是,每周收到的垃圾郵件數(shù)目增加的也比較快,此次達到了9.3封(如圖7.52所示)。圖7.52近幾次調查網民每周收到和發(fā)出的電子郵件6.用戶上網目的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將休閑娛樂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最多,達到37.9%;其次是獵取信息,有37.8%的網民選擇;排在第三的是學習與知識掃瞄,有10.3%的網民選擇;選擇其他上網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則很小,均低于10%(如圖7.53所示)。圖7.53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圖7.54近幾次調查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對比近幾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始終以來獵取信息為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但其所占比例呈逐漸下降趨勢;而以休閑娛樂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占比例穩(wěn)步上升,并且在此次調查中首次超過以獵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比例,休閑娛樂成為網民上網的最主要目的;以學習為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比例比前半年略有增加;選擇交友和對外通信聯(lián)絡作為上網目的的網民比例有所削減;選擇其他上網目的的網民比例變化不大(如圖7.54所示)。網民上網目的的變化在肯定程度上表明網民對互聯(lián)網的使用更加多元化。隨著互聯(lián)網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日益親密,網民的上網行為習慣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簡略表現(xiàn)為:晚上20點到21點仍然是網民上網的高峰期;網民每周上網14.0個小時和4.2天,每周上網小時數(shù)及上網天數(shù)與半年前相比都有所增加;網民每月實際的上網費用有所削減;網民人均E-mail賬號數(shù)略有增加,每周收到以及發(fā)送的電子郵件數(shù)都有顯著的增加;休閑娛樂超過獵取信息成為網民上網最主要的目的,以學習為目的的網民比例有了肯定的增加,上網目的進一步多元化。五、非網民狀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網民人數(shù)已經超過1億,從半年前的9400萬增長到2005年6月的10300萬;網民占我國人口的比例從2004年12月的7.2%增長為7.9%,增長0.7%,同時仍有超過90%的人口沒有上網。因此,對截止2005年6月30日沒有上網的人群(我們稱之為非網民)不上網的緣由、近半年內上網預期、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的非網民的部分特征進行分析,將為政府、企業(yè)和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國非網民狀況、制定相關政策供應一些參考。1.非網民不上網的緣由與近半年內上網預期(1)非網民不上網的緣由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緣由有:不懂電腦/網絡,46.7%的非網民選擇;沒有上網設備,19.1%的非網民選擇;沒時間上網,17.7%的非網民選擇;覺得上網沒用/不需要,8.1%的非網民選擇;認為上網費用貴,7.5%的非網民選擇。此外,不感愛好、年齡太大/太小、當?shù)責o法連接互聯(lián)網、家長/老師不許上網、對孩子影響不好等亦是阻礙非網民上網的緣由,分別有7.5%、6.6%、2.4%、1.3%、1.2%的非網民選擇(如圖7.55所示)??梢?,不懂電腦/網絡是影響我國非網民不上網的最主要因素。圖7.55非網民不上網緣由與半年前調查結果相比,在不上網的緣由中,選擇不懂電腦/網絡、沒時間上網和不感愛好的非網民比例有所增加,選擇其他緣由的非網民比例均有所削減(如圖7.56所示)。簡略情況為:選擇不懂電腦/網絡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6.6%,比上年同期高8.3%;選擇沒有上網設備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低4.0%,比上年同期低1.0%;選擇沒時間上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1.8%,比上年同期高3.4%;選擇上網沒用/不需要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低8.0%,比上年同期低6.1%;選擇上網費用貴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低3.0%,比上年同期低0.4%;選擇不感愛好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高0.3%,比上年同期高2.3%;選擇年齡太大/太小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低0.4%,比上年同期低0.2%;選擇當?shù)責o法連接互聯(lián)網的非網民比例比半年前低0.8%,比上年同期低0.3%。與歷次相比,不懂電腦/網絡仍然是非網民不上網的最主要緣由,其比例呈現(xiàn)增長的趨勢。圖7.56近四次調查中非網民不上網的緣由(2)非網民近半年內的上網預期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1%的非網民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21.2%的非網民預期近半年內可能上網,高達67.8%的非網民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不會上網,另外8.9%的非網民對近半年內是否上網沒有明確的態(tài)度,表示說不好(如圖7.57所示)。圖7.57非網民近半年內的上網預期2.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的非網民部分特征(1)性別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的非網民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59.0%和41.0%;網民中男性占59.6%,女性占40.4%(如圖7.58所示)。結合網民與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的非網民中各自男女性別比例,可以預見,將來半年內我國網民的性別結構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而且肯定時期內男性網民數(shù)量的增長仍將多于女性網民數(shù)量的增長。圖7.58預期近半年上網的非網民與網民性別狀況(2)年齡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的非網民中,23.7%的非網民年齡低于18歲,23.7%的非網民年齡在18~24歲之間,13.1%的非網民年齡為25~30歲,年齡在31~35歲、36~40歲、41~50歲的非網民分別為15.8%、6.6%、11.8%,年齡在51~60歲的非網民比例為5.3%(如圖7.59所示)。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的非網民中年齡低于30歲的所占比例為60.5%,年齡高于30歲的所占比例為39.5%,結合目前我國70.9%的網民年齡在30歲以下,可以預見,將來半年內我國年齡低于30歲的網民比例會有所降低,30歲以上的網民比例將有肯定增長。圖7.59預期近半年上網的非網民與網民年齡狀況(3)婚姻狀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的非網民中已婚的比例為53.6%,未婚的比例為46.4%;我國網民中已婚的比例為41.0%,未婚的比例為59.0%(如圖7.60所示)。預期近半年內上網的非網民中有一半以上為已婚,可以預見,將來半年內我國網民中已婚網民的比例會有所增長。圖7.60預期可能上網的非網民與網民婚姻狀況綜上所述,不懂電腦/網絡是阻礙非網民上網的最主要緣由;預期近半年內肯定上網或可能上網的非網民比例為23.3%;在預期近半年內上網的非網民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分別為59.0%和41.0%,已婚、年齡低于30歲的非網民超過一半。可以預見,將來半年內我國網民人數(shù)的增長率會有所下降;網民的性別結構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男性占多數(shù)的狀況仍將連續(xù);30歲以上的網民比例將有所增長;已婚網民所占比例會稍有增長。六、互聯(lián)網熱點數(shù)據分析1、網民的網上行為(1)互聯(lián)網的八大熱門服務用戶對“常常使用的網絡服務/功能”回答結果如圖7.61所示。圖7.61用戶常常使用的網絡服務/功能從上圖可以看出:①互聯(lián)網的八大熱門服務(超過1/3比例的選項)依次是:電子郵箱、掃瞄新聞、搜尋引擎、掃瞄網頁(非新聞類)、在線音樂(含下載)、即時通訊、論壇/BBS/商量組和在線影視(含下載)。②新聞與非新聞類的網頁掃瞄、搜尋引擎、電子郵箱、即時通訊以及論壇/BBS這些互聯(lián)網的基本功能與服務仍然占據著網民最主要的網上活動內容。③在線音樂與在線影視均進入互聯(lián)網的八大熱門服務中,說明白寬帶時代網民的上網習慣正在發(fā)生著顯著的變化;同時也說明網上娛樂休閑活動越來越受更多網民的歡迎。④博客服務是本次新增加的調查內容,發(fā)現(xiàn)有10.5%的人常常使用,這說明博客在2005年上半年有比較大的進展和影響力。(2)網民平安意識隨網齡增長而增強在回答“用戶對自己的網頁掃瞄器做過哪些設置和修改”時,有近半數(shù)的人“修改了掃瞄器平安、隱私等設置”,這說明白網民平安意識的增強和使用互聯(lián)網的成熟。通過數(shù)據交叉分析可以看出,網民的網齡越長,對掃瞄器平安、隱私等設置修改的比例越高,如表7.1所示。表7.1不同網齡的用戶對網頁掃瞄器做過的設置和修改選項網齡不滿1年1~2年3~4年5~6年6年以上沒有做過任何修改48.4%38.4%22.7%15.9%12.3%修改了掃瞄器默認頁
(打開掃瞄器后,自動進入的網頁)34.1%43.5%53.7%57.4%62%安裝了掃瞄器工具條或插件23%23.9%37.3%45.4%48.9%修改了掃瞄器平安、隱私等設置26.2%29.7%42.5%48.7%53.8%其他修改7.9%7.5%10.7%12.4%13.2%2、獵取信息(1)網民利用搜尋引擎搜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市政基礎設施文明施工與環(huán)境保護責任協(xié)議3篇
- 2025年陜西燃氣集團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個人門面房出租合同(含家具配置及經營指導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個人信用卡透支擔保合同協(xié)議書4篇
- 2025年度個人醫(yī)療健康保險繳費協(xié)議書4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智能直播一體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4年六五環(huán)境日網絡知識競賽測試題庫及答案
- 設計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個人挖機租賃合同變更通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收費員薪資待遇及福利協(xié)議材料詳盡條款4篇
- 第1課 隋朝統(tǒng)一與滅亡 課件(26張)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2030年中國糖醇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歷史】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冬日暖陽健康守護
- 水處理藥劑采購項目技術方案(技術方案)
- 2024級高一上期期中測試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盾構標準化施工手冊
- 天然氣脫硫完整版本
- 山東省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新高考聯(lián)合質量測評10月聯(lián)考英語試題
- 不間斷電源UPS知識培訓
- 三年級除法豎式300道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