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3/24/wKhkGWcPDSGAHhXQAAJblNdpgnw234.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3/24/wKhkGWcPDSGAHhXQAAJblNdpgnw2342.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3/24/wKhkGWcPDSGAHhXQAAJblNdpgnw2343.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3/24/wKhkGWcPDSGAHhXQAAJblNdpgnw2344.jpg)
![山東省臨沂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3/24/wKhkGWcPDSGAHhXQAAJblNdpgnw23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山東省臨沂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關于生物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分離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若子代均含有隱性基因,則親本都含有隱性基因C.兩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測交,若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后代表型比例都是1:1:1:1D.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核基因遺傳中,若某個體自交后代出現(xiàn)3:1的表型比例,則相關基因位于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答案〗D〖祥解〗分離定律的實質及發(fā)生時間:實質為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詳析】A、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若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B、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若子代均含有隱性基因,則親本不一定都含有隱性基因,如AA×aa→Aa,B錯誤;C、兩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測交,若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后代表型比例不一定是1∶1∶1∶1,也可能出現(xiàn)1∶2∶1,或3∶1,C錯誤;D、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核基因遺傳中,若某個體自交后代出現(xiàn)3∶1的表型比例,可能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也可能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該個體基因型可能為Aa或Aabb,則相關基因位于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D正確。故選D。2.某植物花色受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植株甲與植株乙雜交,F(xiàn)1植株有紅花和白花,F(xiàn)1中的全部紅花植株自交,F(xiàn)2中紅花和白花的比例為2: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紅花為顯性性狀,該花色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B.若植株甲和乙的基因型相同,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顯性基因純合致死C.若植株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含有R的花粉部分致死D.若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顯性純合致死,F(xiàn)2個體自交,子代中紅花:白花=3:2〖答案〗D〖祥解〗植物花色受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F(xiàn)1中的全部紅花植株自交,F(xiàn)2中紅花和白花的比例為2:1。說明發(fā)生了性狀分離,遵循分離定律。【詳析】A、F1中的全部紅花植株自交,F(xiàn)2中紅花和白花的比例為2:1,所以紅花為顯性性狀,該花色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正確;B、若顯性純合致死,則親本甲和乙的基因型均為Rr,子一代的基因型是Rr:rr=2:1,再讓子一代的紅花自交,后代基因型依然是Rr:rr=2:1,B正確;C、如果含有R的花粉部分致死,也會出現(xiàn)Rr:rr=2:1,C正確;D、若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顯性純合致死,F(xiàn)2中的Rr占2/3,自交后1/6RR:2/6Rr:1/6rr,F(xiàn)2中的rr占1/3,自交后2/6rr,RR致死,Rr(紅):rr(白)=2:3,D錯誤。故選D。3.已知某鳥類的羽毛顏色由復等位基因決定,Pd、Pm、Pl和Pvl分別控制深紫色、中紫色、淺紫色和白色。其顯隱性關系是Pd>Pm>Pl>Pvl,且為完全顯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深紫色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最多,白色個體是純合子B.深紫色與淺紫色兩個體雜交,后代最多可以出現(xiàn)4種毛色C.控制羽毛顏色的基因有多個,遺傳時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若一對深紫色個體雜交產(chǎn)生的子代都是深紫色,則子代都是純合子〖答案〗A〖祥解〗(1)分析題文:企鵝的羽毛顏色由復等位基因決定: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淺紫色、Pvl近于白色。其顯隱性關系是:Pd>Pm>Pl>Pvl,且前者對后者為完全顯性,其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2)解答此題,可根據(jù)題干信息,明確羽毛顏色的各種表現(xiàn)型對應的基因型,根據(jù)分離定律,進行親子代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的推斷?!驹斘觥緼、根據(jù)題意可知:深紫色基因型有4種,中紫色基因型3種,淺紫色基因型2種,白色基因型1種,深紫色基因型最多,白色只能是PvlPvl為純合子,A正確;B、深紫色與淺紫色兩個體雜交,基因型為(PdPl×PlPvl)雜交,后代最多,最多可以出現(xiàn)3種毛色,B錯誤;C、控制羽毛顏色的基因有多個,為復等位基因,故遺傳時遵循分離定律,C錯誤;D、如果親代基因為(PdPd、PdPvl),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都是深紫色,但子代不都是純合子,D錯誤。故選A。4.某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的籽粒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紫色,基因a控制黃色,基因B對基因型為Aa的個體有抑制作用使籽粒呈現(xiàn)白色。決定籽粒顏色的部分基因型個體同時也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F(xiàn)利用黃色籽粒和紫色籽粒植株進行兩次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組別親本F1表型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一黃色×紫色全為白色紫色:黃色:白色=6:4:6二全為紫色紫色:黃色:白色=10:4:2A.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B.第二組的F1全為紫色一定是基因突變導致的C.讓第二組F2中的白色和黃色雜交,子代黃色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2D.將F1植株產(chǎn)生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便可得到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答案〗C〖祥解〗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特殊分離比的解題思路:(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組合種類,若組合方式是16種,不管以什么樣的比例呈現(xiàn),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上代基因型為雙雜合。(2)寫出正常的分離比9∶3∶3∶1。(3)對照題中所給信息進行歸類,若分離比為9∶7,則為9∶(3+3+1),即7是后三種合并的結果;若分離比為9∶6∶1,則為9∶(3+3)∶1;若分離比為15∶1,則為(9+3+3)∶1。【詳析】A、根據(jù)題干可知,紫色玉米的基因型為AA__、Aabb;黃色玉米的基因型為aa__;白色玉米的基因型為AaB_。第一組的親代表型為黃色×紫色,而F1表型全為白色,基因型為AaBb,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可能分別是AAbb、aaBB或者AABB、aabb,A錯誤;B、從第二組結果來看,子一代基因型也為AaBb,但表現(xiàn)為紫色,由于籽粒的顏色同時也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應是環(huán)境改變導致AaBb個體變成紫色,使表型及比例和一組不同,B錯誤;C、根據(jù)第二組的子一代為紫色,可知由于環(huán)境影響使AaBb表現(xiàn)為紫色,則子二代表現(xiàn)為白色的個體基因型為AaBB,黃色個體的基因型和比例為aaBB∶aaBb∶aabb=1∶2∶1,讓第二組F2中的白色和黃色雜交,子代黃色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4×1/2×1+2/4×1/2×1+1/4×1/2×1=1/2,C正確;D、對F1植株產(chǎn)生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后得到單倍體幼苗,單倍體高度不育,不能穩(wěn)定遺傳,D錯誤。故選C。5.圖1為人體細胞正常分裂時有關結構的數(shù)量變化曲線,圖2為某細胞分裂過程中一對染色體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圖1表示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變化,則a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b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B.若圖1表示染色單體的數(shù)量變化,則a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前期,b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C.圖2中的互換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該過程可以增加配子的多樣性D.圖2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及染色體著絲粒的分裂均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答案〗C〖祥解〗圖示分析:圖2中發(fā)生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驹斘觥緼、若圖1表示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變化,則減數(shù)分裂Ⅰ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為n對,減數(shù)分裂Ⅱ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為0對,A錯誤;B、若圖1表示曲線若表示減數(shù)分裂內染色單體數(shù)目,則b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染色單體消失,應該為0,B錯誤;C、圖2中發(fā)生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該過程可以增加配子的多樣性,C正確;D、圖2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及染色體著絲粒的分裂分別發(fā)生于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和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D錯誤。故選C。6.將某動物(2n=4,AaBb)一個精原細胞的DNA用含3H的胸腺嘧啶標記,然后轉移至普通培養(yǎng)液中使其分裂,發(fā)現(xiàn)某個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的細胞基因型為AaBB。若只考慮發(fā)生一次變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只有1條染色體有放射性,說明形成該細胞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B.若只有2條染色體有放射性,說明該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前只進行了一次有絲分裂C.若只有3條染色體有放射性,說明形成該細胞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互換D.若4條染色體均有放射性,說明該精原細胞先經(jīng)過一次有絲分裂后再進行減數(shù)分裂〖答案〗C〖祥解〗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可知:若題中該細胞只有1條染色體有放射性,說明上一個時期含有染色單體時,細胞內只有一條染色體上一個DNA的一條鏈為32P,而另一條染色體的所有DNA鏈上均為31P,這說明形成該細胞至少經(jīng)過了三次DNA復制?!驹斘觥緼、根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可知,若圖示細胞只有1條染色體有放射性,說明上一個時期含有染色單體時,細胞內只有一條染色體上一個DNA的一條鏈為32P,而另一條染色體的所有DNA鏈上均為31P,這說明形成該細胞至少經(jīng)過了三次DNA復制。若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體都沒有被32P標記,則發(fā)生染色體互換不影響細胞中染色體放射性條數(shù)的變化,因此若圖示細胞內只有1條染色體有放射性,則不能說明A和a的來源一定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A錯誤;B、若該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前只進行了一次有絲分裂,則形成的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內含有2條染色體有放射性,但是若減數(shù)分裂前經(jīng)過了不止一次的有絲分裂,而每一次有絲分裂時若有標記的DNA都分到一個細胞內,該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也會得到上述結果,故不能說明該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前只進行了一次有絲分裂,B錯誤;C、若圖示細胞內有3條染色體有放射性,則說明該細胞的上一個含有染色單體的時期是一條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都含有32P的放射性,而另一條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中有一條有放射性,另一條沒有放射性,這種情況只能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A和a所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染色體互換導致了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都含有了放射性,C正確;D、4條染色體均有放射性,說明該精原細胞只經(jīng)過了一次DNA復制,因此只進行了減數(shù)分裂,D錯誤。故選C。7.果蠅中性染色體異常個體XXX、YO、YY、XYY致死。XXY為雌性、XO為雄性,均能正常存活。XXY產(chǎn)生的配子中隨機含有一條或兩條性染色體,XO能正常產(chǎn)生配子,所有配子育性均正常。兩只性染色體分別為XXY和XO的果蠅交配產(chǎn)生F1,F(xiàn)1隨機交配產(chǎn)生F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F1和F2兩代中的雌果蠅可能攜帶Y染色體B.F1和F2兩代中雌雄果蠅的性別比例均為1:1C.F1和F2兩代中存活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類型不同D.F1中致死個體的比例是1/6〖答案〗C〖祥解〗題意分析,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雌性為XX,雄性為XY,染色體變異會導致果蠅的性狀發(fā)生改變,如性染色體異常個體XXX、YO、YY、.XYY致死,XXY為雌果蠅、XO為雄果蠅,且都能正常存活。XXY產(chǎn)生的配子隨機含有一條或兩條性染色體,XO能夠正常產(chǎn)生配子,所有配子育性均正常。【詳析】A、一只染色體組成為XXY的果蠅與一只染色體組成為XO的果蠅雜交產(chǎn)生F1,由于XXY果蠅產(chǎn)生的雌配子為X∶XY∶XX∶Y=2∶2∶1∶1,XO雄果蠅產(chǎn)生的雄配子有X∶OA=1∶1,其中XY的雌配子和X的雄配子結合可以產(chǎn)生含Y染色體的雌果蠅,F(xiàn)2中該果蠅作母本與F1中產(chǎn)生的雄果蠅雜交依然可以產(chǎn)生染色體組成為XXY的雌果蠅,A正確;B、結合A項可知,F(xiàn)1中基因型有2XX(雌果蠅,存活)、2XXY(雌果蠅,存活)、1XXX(致死)、1XY(雄果蠅,存活)、2XO(雄果蠅,存活)、2XOY(雄果蠅,存活)、1XXO(雌果蠅,存活)、1YO(致死),故F1中雌果蠅的基因型為2XXY、2XX、1XXO,共5份,雄果蠅的染色體組成為,2XO、2XOY、1XY,共5份,即雌雄果蠅的性別比例均為1∶1,F(xiàn)1群體中雌配子的比例為X∶XY∶XX∶Y=11∶2∶1∶1,產(chǎn)生的雄配子有X∶Y∶O=5∶3∶2,F(xiàn)2的基因型有55XX(雌果蠅,存活)、10XXY(雌果蠅,存活)、5XXX(致死)、5XY(雄果蠅,存活)、33XY(雄果蠅,存活)、6XYY(致死)、3XXY(雌果蠅、存活)、3YY(致死)、22XO(雄果蠅,存活)、4XOY(雄果蠅,存活)、2XXO(雌果蠅、存活)、2YO(致死),統(tǒng)計可知雌雄果蠅的比例為1∶1,B正確;C、F1存活個體中性染色體組成類型共有4種,分別為XX、XXY、XY、XOY、XO、XXO,F(xiàn)2中存活個體的染色體組成有XX、XXY、XY、XO、XOY、XXO,可見二者相同,C錯誤;D、F1中的致死體的基因型為1XXX、1YO,F(xiàn)1中基因型有2XX(雌果蠅,存活)、2XXY(雌果蠅,存活)、1XXX(致死)、1XY(雄果蠅,存活)、2XO(雄果蠅,存活)、2XOY(雄果蠅,存活)、1XXO(雌果蠅,存活)、1YO(致死),致死個體所占的比例為2/12=1/6,D正確。故選C。8.人類的禿頂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禿頂基因就表現(xiàn)為禿頂,女性在禿頂基因純合時才表現(xiàn)為禿頂。眼白化?。˙/b)是一種眼部色素減少的遺傳病。下圖為某家族系譜圖,已知3號個體不攜帶眼白化病致病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眼白化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5號個體基因型為aaX?YC.2號和10號個體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D.7號和8號個體所生女兒禿頂?shù)母怕蕿?/3〖答案〗C〖祥解〗系譜圖分析:禿頂是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個禿頂基因就表現(xiàn)為禿頂,女性在基因純合狀態(tài)時才表現(xiàn)出禿頂癥狀;3號和4號個體都不患眼白化病,但他們有一個患該病的兒子,即“無中生有為隱性”,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又3號個體不攜帶眼白化病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詳析】A、3號和4號個體都不患眼白化病,但他們有一個患該病的兒子,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A錯誤;B、3號和4號個體都不患眼白化病,但他們有一個患該病的兒子,又3號個體不攜帶眼白化病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又禿頂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控制,5號患有禿頂,且雙親正常,據(jù)此可知1號基因型是aaXBY,2號基因型是AaXBXb,則5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XBY,B錯誤;C、11號女性表現(xiàn)為禿頂(AA),9號男性非禿(aa),3號男性表現(xiàn)為禿頂,因此,3號基因型是AaXBY,4號基因型是AaXBXb,則10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2號基因型是AaXBXb,可見2號和10號個體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1/2=1/3,C正確;D、關于禿頂,1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2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則7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或aa,二者比例為1∶1,3號的基因型為Aa,4號的基因型為Aa,10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或aa,二者的比例為2∶1,則7號和8號生出基因型為AA個體的概率為1/2×2/3×1/4=1/12,即7號和8號個體所生女兒禿頂?shù)母怕蕿?/12,D錯誤;故選C。9.科學家揭示遺傳物質化學本質的過程中,艾弗里的實驗、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兩個實驗的設計思路都是設法分別研究DNA和蛋白質各自的效應B.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利用了自變量控制中的“減法原理”C.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需要噬菌體的DNA、大腸桿菌的氨基酸D.用含有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上清液放射性強度與保溫時間呈正相關〖答案〗D〖祥解〗與常態(tài)相比,人為增加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加法原理”;與常態(tài)相比,人為去除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減法原理”?!驹斘觥緼、兩個實驗的設計思路都是設法把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遺傳中的作用,使實驗結果更為可靠,A正確;B、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利用了自變量控制中的“減法原理”,即各組通過加入不同的酶水解相應物質來觀察各種物質的作用,B正確;C、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需要噬菌體的DNA作為模板、大腸桿菌的氨基酸作原料,C正確;D、用含有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保溫時間延長使子代噬菌體釋放,但子代噬菌體不含放射性,故不會影響上清液放射性強度,故用含有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上清液放射性強度與保溫時間無關,D錯誤。故選D。10.圖1為DNA復制過程示意圖,其中a、b、c、d表示核苷酸鏈,A、B為酶。圖2為圖1中某一片段的放大圖,其中①~⑥表示相關的物質或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2中①②③構成了DNA的基本組成單位B.圖1中A表示解旋酶,其作用的部位是圖2中的⑤C.若圖1中a鏈的堿基(A+T)/(G+C)=2,則最終合成的c鏈中相同的堿基比值為1/2D.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邊解旋邊復制的〖答案〗D〖祥解〗分析圖1:該圖是DNA分子復制過程,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解開,形成單鏈DNA,因此A是解旋酶;B是催化以DNA單鏈d為模板形成DNA分子的子鏈c,因此B是DNA聚合酶;由圖可以看出形成的新DNA分子中都含有一條模板鏈和一條子鏈,因此DNA分子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分析圖2:該圖是DNA分子的平面結構,①為磷酸,②為脫氧核糖,③為堿基,④為磷酸,⑤為磷酸二酯鍵?!驹斘觥緼、圖2中②脫氧核糖、③堿基、④磷酸構成DNA的基本單位,A錯誤;B、A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解開,形成單鏈DNA,因此A是解旋酶,其作用的部位是兩條鏈之間的氫鍵,而⑤是磷酸二酯鍵,B錯誤;C、a與d堿基互補,d與c堿基互補,因此a的堿基序列與c的堿基序列相同,若圖1中a鏈的堿基(A+T)/(G+C)=2,則最終合成的c鏈中相同的堿基比值也是2,C錯誤;D、由圖可知,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邊解旋邊復制的,D正確。故選D。11.下列關于遺傳信息流動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逆轉錄病毒的遺傳信息可由RNA流向DNA再流向RNAB.某些病毒中存在的RNA復制過程,不符合遺傳信息流動的中心法則C.中心法則各個過程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配對方式不完全相同D.核酸是信息的載體,蛋白質是信息的表達產(chǎn)物,ATP為信息的流動提供能量〖答案〗B〖祥解〗中心法則包括DNA分子的復制、轉錄和翻譯等過程,此外還包括RNA的復制和逆轉錄過程?!驹斘觥緼、逆轉錄是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DNA再進行轉錄,遺傳信息流向RNA,A正確;B、遺傳信息流動的中心法則包括了DNA流向DNA,也可以從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質,一些RNA病毒,也存在RNA流向DNA,RNA流向RNA,故某些病毒中存在的RNA復制過程,符合遺傳信息流動的中心法則,B錯誤;C、中心法則各個過程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配對方式不完全相同,如DNA復制,存在A-T,G-C,轉錄還存在A-U配對,C正確;D、核酸是信息的載體,蛋白質是信息的表達產(chǎn)物,ATP為信息的流動提供能量,生命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D正確。故選B。12.GUS基因作為一種報告基因,指導合成β-葡萄糖苷酸酶。該酶可催化特定底物水解,產(chǎn)生藍色化合物,用來觀察轉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表達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GUS基因表達過程需要DNA、mRNA、tRNA、rRNA等核酸參與B.RNA聚合酶以基因的一條鏈為模板,與起始密碼子結合啟動轉錄C.GUS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由多個核糖核苷酸構成D.外源基因在該植物細胞中轉錄和翻譯是同時進行的〖答案〗A〖祥解〗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該過程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參與;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該過程發(fā)生在核糖體上,需要以氨基酸為原料,還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驹斘觥緼、GUS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需要DNA作為模板,翻譯中,rRNA參與構成核糖體,提供翻譯的場所,tRNA運輸氨基酸,mRNA作為模板,A正確;B、RNA聚合酶以基因的一條鏈為模板,與啟動子結合啟動轉錄,B錯誤;C、GUS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由多個脫氧核苷酸構成,C錯誤;D、植物細胞是真核細胞,轉錄在細胞核中,翻譯在細胞質中,先轉錄后翻譯,D錯誤。故選A。13.重疊基因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蒲腥藛T測定某噬菌體單鏈DNA的序列,得到其編碼蛋白質的一些信息,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纈氨酸(Val)至少有兩種密碼子,稱作密碼子的簡并B.D、E基因轉錄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分別為UAA和ACUC.E基因中一個堿基對替換可能引起兩種蛋白質結構發(fā)生改變D.基因的重疊能節(jié)約堿基,更經(jīng)濟和有效地利用DNA遺傳信息量〖答案〗B〖祥解〗不同的基因共用了相同的序列,這樣就增大了遺傳信息儲存的容量;基因突變就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基因突變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可能不變、可能減少、也可能增加。【詳析】A、密碼子的簡并是指一種氨基酸可以由多個不同的密碼子,編碼纈氨酸(Val)至少有兩種密碼子,這稱作密碼子的簡并,A正確;B、E基因轉錄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為ACU,D基因轉錄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為AUU,B錯誤;C、E基因中一個堿基對替換可能引起兩種蛋白質結構發(fā)生改變,因為基因存在重疊,一個堿基對的替換可能影響到兩個基因的表達,從而導致兩種蛋白質結構改變,C正確;D、基因的重疊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基因的重疊能節(jié)約堿基,更經(jīng)濟和有效地利用DNA遺傳信息量,D正確。故選B。14.血橙果肉富含花色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當遇到極寒天氣時,為避免血橙凍傷通常提前采摘,此時果肉花色苷含量不足。血橙中花色苷合成和調節(jié)途徑如圖,T序列和G序列是Ruby基因上的兩段序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同一植株上不同血橙的果肉花色苷含量不同可能與光照強度有關B.低溫脅迫引起T序列堿基序列改變及去甲基化促使血橙花色苷增多C.圖中血橙果肉花色苷的含量是通過Ruby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調控的D.提前采摘的果實可置于適宜低溫環(huán)境激活Ruby基因表達〖答案〗B〖祥解〗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為:一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二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詳析】A、由圖可知,光照會促進HY5蛋白與G序列結合,激活Ruby基因,促進合成關鍵酶,使花色苷前體轉為花色苷,所以同一植株不同血橙果肉花色苷含量不同可能與光照強度有關,A正確;B、由圖可知,低溫引起T序列去甲基化進而使血橙花色苷增多,T序列未改變,B錯誤;C、由圖可知,基因通過控制關鍵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花色苷的含量,所以血橙果肉花色苷的多少是通過Ruby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調控的,C正確;D、由圖可知,低溫引起T序列去甲基化激活Ruby基因,所以若提前采摘,可將果實置于低溫環(huán)境激活Ruby基因表達,D正確。故選B。15.鏈孢霉是一種真核生物,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繁殖,繁殖過程通常由單倍體菌絲雜交形成二倍體合子,合子進行一次減數(shù)分裂后再進行一次有絲分裂,最終形成8個孢子。用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添加維生素M后,經(jīng)過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可以生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野生型鏈孢霉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突變和基因重組B.X射線照射誘導鏈孢霉產(chǎn)生變異,導致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C.添加維生素M后,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又能生長,說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D.最終形成的8個孢子中無同源染色體〖答案〗C〖祥解〗野生型鏈孢霉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而用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卻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說明X射線照射后,鏈孢霉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加入某種維生素后,又能正常生長,說明X射線照射后,使鏈孢霉不能合成該維生素,進而影響鏈孢霉的生長、繁殖?!驹斘觥緼、鏈孢霉是一種真核生物,野生型鏈孢霉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突變和基因重組,A正確;B、X射線易誘發(fā)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誘導鏈孢霉產(chǎn)生變異,導致不能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生長,B正確;C、添加維生素M后,X射線照射后的鏈孢霉又能生長,說明X射線照射后,鏈孢霉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使鏈孢霉不能合成該維生素,進而影響鏈孢霉的生長,C錯誤;D、合子進行一次減數(shù)分裂后再進行一次有絲分裂,最終形成8個孢子,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已經(jīng)分離進入不同的子細胞中,所以最后形成的8個孢子中無同源染色體,D正確。故選C。16.基因治療是指用正?;蛉〈蛐扪a患者細胞中有缺陷的基因,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過程如圖所示,圖中“×”表示該基因的功能被替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治療的原理是基因突變B.白化病患者、唐氏綜合征患者都可通過基因治療被治愈C.圖中基因治療的過程發(fā)生了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和形成D.經(jīng)基因治療治愈的病人,其后代不會再患同種基因疾病〖答案〗C〖祥解〗基因治療是把正?;驅氩∪梭w內,使該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發(fā)揮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蛑委煼譃轶w細胞基因治療和生殖細胞基因治療,體細胞基因治療是應用體細胞基因工程技術將外源基因植入人體,進而校正該病人的遺傳缺陷;生殖細胞基因治療是將外源正?;蜣D入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矯正有缺陷的基因而達到治療遺傳病的目的。理論上生殖細胞基因治療既可以治療遺傳病患者,又可以使其后代不再患上這種遺傳病?!驹斘觥緼、基因治療把正?;驅氩∪梭w內,使該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發(fā)揮功能,運用了轉基因技術,其原理是基因重組,A錯誤;B、白化病患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可通過基因治療被治愈,而唐氏綜合征是由于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不可通過基因治療被治愈,B錯誤;C、基因治療把正?;驅氩∪梭w內,存在的基因的剪切和拼接,會發(fā)生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和形成,C正確;D、若基因治療的對象是具有致病基因的體細胞,沒有涉及原始性細胞,其后代仍會再患同種基因疾病,D錯誤。故選C。17.普通小麥形成過程如圖所示,A、B、D分別代表不同物種的一個染色體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雜種一、雜種二不含同源染色體,屬于單倍體B.由雜種一到擬二粒小麥的過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C.普通小麥的體細胞中最多含有12個染色體組D.上圖培育普通小麥的過程共涉及5個物種〖答案〗A〖祥解〗(1)一粒小麥與斯氏麥草屬于不同物種,雜交子代獲得雜種一,經(jīng)過人工處理,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后獲得擬二粒小麥。(2)擬二粒小麥與滔氏麥草雜交,獲得雜種二,再經(jīng)過人工誘導處理,獲得普通小麥,屬于多倍體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驹斘觥緼、圖中雜種一為異源二倍體,雜種二為異源三倍體,兩者不含同源染色體,但不是單倍體,A錯誤;B、由雜種一(AB)到擬二粒小麥(AABB)的過程,使得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B正確;C、普通小麥(AABBDD)的正常體細胞中有6個染色體組,最多在有絲分裂后期有12個染色體組,C正確;D、上圖培育普通小麥的過程共涉及5個物種,一粒小麥、斯氏麥草、擬二粒小麥、滔氏麥草、普通小麥,雜種一和雜種二體內沒有同源染色體,不能產(chǎn)生可育后代,不屬于一個新物種,D正確。故選A。18.關于生物的進化,只能靠運用證據(jù)和邏輯來推測。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證據(jù)和結論的說法合理的有()①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間接證據(jù),通過它可以了解已經(jīng)絕滅的生物形態(tài)結構特點②人和魚胚胎發(fā)育經(jīng)歷了有鰓裂和尾的階段,這可以用人與魚有共同祖先來解釋③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都由ATP直接供能可以作為支持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這一論點的證據(jù)④比較解剖學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的前肢在形態(tài)上差別很大,這說明這些動物不是由共同祖先進化來的⑤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差異性揭示了當今生物種類親緣關系的遠近,但不能說明它們在進化史上出現(xiàn)的順序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答案〗B〖祥解〗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證據(jù):(1)化石證據(jù):在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jù),化石在地層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說明了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的。(2)比較解刨學證據(jù):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來。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中,向著不同的方向進化發(fā)展,其結構適應于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因而產(chǎn)生形態(tài)上的差異。(3)胚胎學證據(jù):①人和魚胚胎在發(fā)育早期都出現(xiàn)鰓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動物在胚胎發(fā)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階段。(4)細胞水平的證據(jù):①細胞有許多共同特征,如有能進行代謝、生長和增殖的細胞;②細胞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5)分子水平的證據(jù):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點,又存在差異性。【詳析】①化石證據(jù)可作為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jù),①錯誤;②人和魚的胚胎發(fā)育經(jīng)歷了有鰓裂及有尾的階段,可以用人與魚有共同祖先來解釋,②正確;③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都由ATP直接供能體現(xiàn)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可以作為支持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這一論點的證據(jù),③正確;④比較解剖學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的前肢在形態(tài)上差別很大,但有的結構和功能相似,這說明這些哺乳動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來的,④錯誤;⑤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差異性揭示了當今生物種類親緣關系的遠近以及它們在進化史上出現(xiàn)的順序,⑤錯誤;綜上所述②③正確,ACD錯誤,B正確。故選B。19.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治療重度感染的一類藥物。下表為不同年份該類抗生素在某醫(yī)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及從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年份2005200620072008住院患者該類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2.666.1110.925.5A.耐藥性產(chǎn)生的實質是細菌的基因發(fā)生定向突變B.耐藥率的升高是耐藥性基因在細菌種群中基因頻率上升的結果C.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的復制、轉錄、翻譯或逆轉錄等過程起到殺滅細菌的目的D.更換新的抗生素后細菌就不會出現(xiàn)耐藥性〖答案〗B〖祥解〗基因突變?yōu)樯镞M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題中使用抗生素,就是對細菌的一種選擇,使具有抗藥基因的細菌保留下來?!驹斘觥緼、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A錯誤;B、大量使用抗生素,對細菌進行選擇,使具有抗藥基因的細菌保留下來,導致細菌抗藥基因頻率上升,B正確;C、細菌遺傳物質是DNA,能發(fā)生復制、轉錄、翻譯,但不能發(fā)生逆轉錄,C錯誤;D、更換新的抗生素后,細菌可能對新的抗生素也出現(xiàn)耐藥性,D錯誤。故選B。20.某學者按選擇結果將自然選擇分為三種類型,如圖。資料1:19世紀中葉以前,曼徹斯特地區(qū)的樺尺蛾幾乎都是淺色(ss)的,后來由于工業(yè)污染,到了20世紀中葉,黑色(SS、Ss)的樺尺蛾成了常見的類型。資料2:某海島上風力較大,昆蟲有無翅和翅特別發(fā)達兩種變異類型,而飛行能力一般的昆蟲則逐漸被淘汰。結合上圖和資料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資料1中的選擇屬于分裂選擇,資料2中的選擇屬于單向選擇B.據(jù)圖分析,穩(wěn)定選擇有利于表型頻率高的個體生存C.資料2中的無翅變異類型在正常情況下不利于昆蟲的生存,說明變異的有害或有利取決于環(huán)境條件D.樺尺蛾種群中SS、ss基因型頻率分別為10%、70%,淺色個體每年減少10%,黑色個體每年增加10%,一年后S的基因頻率約為23%〖答案〗A〖祥解〗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shù)的比率叫做基因頻率。【詳析】A、資料1中的選擇(最終主要剩下黑色樺尺蛾)屬于上述自然選擇三種類型中的單向選擇,資料2中的選擇(最終出現(xiàn)有翅和無翅兩種表型)屬于上述自然選擇三種類型中的分裂選擇,A錯誤;B、穩(wěn)定選擇是把種群中趨于極端的變異個體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間型的個體,使生物的性狀更趨于穩(wěn)定,據(jù)圖分析,穩(wěn)定選擇有利于表型頻率高的個體生存,B正確;C、分析資料2可知,無翅變異類型在正常情況下不利于昆蟲的生存,但在海島上風力較大,無翅變異類型被選擇出來,說明變異的有害或有利取決于環(huán)境條件,C正確;D、SS、ss分別為10%、70%,那么Ss=20%,可設SS、Ss、ss分別為10個、20個、70個,假如種群中淺色個體每年減少10%,黑色個體每年增加10%,則數(shù)量變?yōu)?1、22、63,S的基因頻率為(22+22)/96×2約等于23%,s的基因頻率為77%,D正確。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21.圖1表示某動物(2n)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數(shù)量關系,其中I、Ⅱ、Ⅲ、IV表示連續(xù)分裂的時期。圖2表示該動物的一個性原細胞進行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示意圖。(1)圖1中處于Ⅱ時期的細胞對應圖2中的________(填編號),Ⅲ為減數(shù)分裂Ⅱ的________期。(2)圖1中的Ⅲ和IV時期細胞中__________(填“含”或“不含”)同源染色體,原因是________。(3)圖2中細胞②的名稱是_______,細胞③中含有_______個染色體組?!即鸢浮剑?)①.①②.前期、中期(2)①.不含②.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進入不同子細胞中(3)①.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②.2〖祥解〗圖1中I、Ⅱ、Ⅲ、IV表示連續(xù)分裂的時期,說明圖1僅代表減數(shù)分裂。圖2中①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②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③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④有絲分裂中期。(1)圖1中I、Ⅱ、Ⅲ、IV表示連續(xù)分裂的時期,說明圖1僅代表減數(shù)分裂,圖1中處于Ⅱ時期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對應圖2中的①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Ⅲ有染色單體,且染色體數(shù)目、染色單體數(shù)目和DNA數(shù)目均減半,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2)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已分離進入子細胞,Ⅲ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IV為減數(shù)分裂后得到的子細胞,故兩時期均無同源染色體。(3)圖2中細胞②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細胞③為不均等分裂,說明該動物為雌性,則細胞②為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細胞③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個染色體組。22.某研究小組從一群野生型紅眼果蠅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眼雄果蠅。為探究白眼性狀的遺傳特點,將這只果蠅與野生型紅眼雌果蠅交配,F(xiàn)1全為紅眼,繼續(xù)讓F1中雌雄果蠅交配,得到F2中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雄果蠅=2:1:1。(1)該研究小組根據(jù)實驗結果提出兩種假設,假設一:控制白眼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假設二: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若將F1中紅眼雌果蠅和親代白眼雄果蠅回交,不能推定上述假設,原因是_____________。(2)為驗證上述假設,在回交后代中挑選果蠅再次與野生型果蠅進行雜交實驗,請完善實驗方案。雜交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結果及結論:若___________,則假設一正確;若___________,則假設二正確。(3)該研究小組確定假設一正確后,又陸續(xù)得到了黃體、朱砂眼等突變型果蠅。若用黃體紅眼雌果蠅與灰體白眼雄果蠅雜交,F(xiàn)1中雄果蠅全是黃體紅眼、雌果蠅全是灰體紅眼。據(jù)此推斷黃體基因和紅眼基因的遺傳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X、Y同源區(qū)段②.后代均為紅眼雌果蠅∶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雄果蠅=1∶1∶1∶1(2)①.選擇白眼雌果蠅與野生型紅眼雄果蠅雜交②.子代中出現(xiàn)白眼果蠅③.雌、雄果蠅全是紅眼(3)①.不遵循②.控制眼色和體色性狀的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祥解〗伴性遺傳是指在遺傳過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狀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這種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狀的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這種與性別相關聯(lián)的性狀遺傳方式就稱為伴性遺傳。(1)白眼雄果蠅與野生型紅眼雌果蠅交配,F(xiàn)1全為紅眼,繼續(xù)讓F1中雌雄果蠅交配,得到F2中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雄果蠅=2:1:1。子代白眼性狀與性別相關聯(lián),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相關基因用A/a表示。假設一:控制白眼的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本基因型為XAXA×XaY→XAXa、XAY,若將F1中紅眼雌果蠅XAXa和親代白眼雄果蠅XaY回交,F(xiàn)2中XAXa紅眼雌果蠅:XaXa白眼雌果蠅:XAY紅眼雄果蠅:XaY白眼雄果蠅=1:1:1:1;假設二: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Y同源區(qū)段,則親本基因型為XAXA×XaYa→XAXa、XAYa,F(xiàn)1中紅眼雌果蠅XAXa和親代白眼雄果蠅XaYa回交,F(xiàn)2中XAXa紅眼雌果蠅:XaXa白眼雌果蠅:XAYa紅眼雄果蠅:XaYa白眼雄果蠅=1:1:1:1,子代中出現(xiàn)白眼果蠅。無論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F(xiàn)1中紅眼雌果蠅和親代白眼雄果蠅回交后代表型比例都是紅眼雌果蠅: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雄果蠅=1:1:1:1。(2)要判斷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可用測交方法,即在回交后代中挑選白眼雌果蠅再次與野生型雄果蠅進行雜交實驗,觀察統(tǒng)計子代表型即比例。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XaXa白眼雌果蠅×XAY野生型雄果蠅→XAXa紅眼雌果蠅:XaY白眼雄果蠅=1:1;若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XaXa白眼雌果蠅×XAYA野生型雄果蠅→XAXa紅眼雌果蠅:XaYA紅眼雄果蠅=1:1,后代全為紅眼。(3)根據(jù)題意,野生型為灰體,突變體為黃體,相關基因用B/b表示。黃體雌果蠅×灰體雄果蠅,F(xiàn)1中雄果蠅全是黃體、雌果蠅全是灰體,控制體色的性狀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并且表現(xiàn)為交叉遺傳,故B/b基因也位于X染色體上。即XAbXAb黃體紅眼雌果蠅×XaBY灰體白眼雄果蠅→1XAbXaB灰體紅眼:1XAbY黃體紅眼,故黃體基因和紅眼基因都只位于X染色體上,控制眼色和體色性狀的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分離定律,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3.T4噬菌體DNA的某一片段可發(fā)生多種突變,現(xiàn)有甲、乙、丙三種噬菌體突變體,分別只有一個位點發(fā)生突變。研究發(fā)現(xiàn),所有突變型噬菌體單獨侵染大腸桿菌均不能產(chǎn)生子代;若兩種突變型噬菌體同時侵染大腸桿菌,則在大腸桿菌細胞內產(chǎn)生的蛋白質可以共用,且兩種噬菌體的DNA會有類似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中遺傳物質互換的過程,如圖所示。(1)T4噬菌體DNA注入到大腸桿菌細胞內,利用大腸桿菌提供的__________(填物質),進行復制合成子代DNA。T4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的DNA在結構上的共同點有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2)甲、乙兩種突變體同時侵染大腸桿菌后,大多數(shù)不能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表明兩種突變體產(chǎn)生的蛋白質_______(填“能”或“不能”)相互共用彌補缺陷。很少量會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3)為探究三種突變體是否都是由同一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還需要進行補充實驗。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結果及結論。實驗思路:_______。預期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即鸢浮剑?)①.脫氧核苷酸、酶、ATP②.基本組成單位相同;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堿基配對方式相同;都是雙螺旋結構等(2)①.不能②.兩種突變體的DNA之間發(fā)生互換,使得其中一種噬菌體的DNA具備了全部的正?;颍?)①.不能(或大多數(shù)不能)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說明突變體甲、乙、丙都是由同一基因突變而來②.能大量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說明突變體甲、乙、丙不都是由同一基因突變而來〖祥解〗突變體噬菌體缺少某種蛋白質,若成對組合同時感染大腸桿菌能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說明發(fā)生了DNA片段交換或利用了對方的蛋白質,若子代的性狀能遺傳說明發(fā)生的是DNA片段的交換,具有全部的正?;?,也可以說明發(fā)生的突變是不同位點。(1)DNA復制需要的基本條件有模板、原料、能量和酶,模板由噬菌體提供,DNA復制時,原料
4種脫氧核苷酸、能量ATP和酶由大腸桿菌提供。DNA在結構上有統(tǒng)一性,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脫氧核苷酸,都是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由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且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2)甲與乙同時感染大腸桿菌,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能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表明兩突變體產(chǎn)生蛋白質不能相互彌補缺陷,故甲、乙的相應突變基因是由同一基因突變來的。甲與乙同時感染大腸桿菌后,偶爾也會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原因是兩個突變體的DNA之間發(fā)生片段的交換,使得其中一種噬菌體的DNA擁有了全部的正?;?,從而可以產(chǎn)生后代。(3)要探究三種突變體是否都是由同一基因突變產(chǎn)生,根據(jù)題干信息“所有突變型噬菌體單獨侵染大腸桿菌均不能產(chǎn)生子代;若兩種突變型噬菌體同時侵染大腸桿菌,則在大腸桿菌細胞內產(chǎn)生的蛋白質可以共用”,說明實驗自變量是突變體組合,因變量是能否產(chǎn)生子代。實驗思路:分別用甲、乙兩種突變體、甲與丙突變體、乙與丙突變體同時侵染大腸桿菌,相同且適宜條件培養(yǎng)相同時間,觀察是否有子代噬菌體產(chǎn)生。預期結果及結論:若突變體甲、乙、丙都是由同一基因突變而來,產(chǎn)生的蛋白質不能相互彌補缺陷,則三種組合分別同時侵染大腸桿菌不能(或大多數(shù)不能)產(chǎn)生子代噬菌體;若突變體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金屬表面油漆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乙酰乙酰芳胺類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農(nóng)行理財合同范例
- 農(nóng)村建筑材料租賃合同范例
- 農(nóng)村宗祠建筑合同范例
- 公司土地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客房用品租賃與售后服務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地基賣合同范例
- 公益贈與合同范本
- 創(chuàng)建三甲醫(yī)院宣傳合同范本
- 島津氣相色譜培訓
- 2024年03月四川農(nóng)村商業(yè)聯(lián)合銀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園招考300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睡眠專業(yè)知識培訓課件
- 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10-1電勢能和電勢練習含答案
- 《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
- 中國宗教文化 中國古代宗教文化的特點及現(xiàn)代意義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級事業(yè)單位選聘15人歷年高頻難、易錯點練習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演出經(jīng)紀人培訓
- 蓋房四鄰簽字協(xié)議書范文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 第六章 幾何圖形初步 數(shù)學活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