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村抗震設防技術指南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9/04/wKhkGWcN4kyAfupIAAKqAhR99sE122.jpg)
![三農村抗震設防技術指南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9/04/wKhkGWcN4kyAfupIAAKqAhR99sE1222.jpg)
![三農村抗震設防技術指南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9/04/wKhkGWcN4kyAfupIAAKqAhR99sE1223.jpg)
![三農村抗震設防技術指南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9/04/wKhkGWcN4kyAfupIAAKqAhR99sE1224.jpg)
![三農村抗震設防技術指南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9/04/wKhkGWcN4kyAfupIAAKqAhR99sE12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村抗震設防技術指南TOC\o"1-2"\h\u15111第1章概述 3257831.1抗震設防的重要性 3183481.2三農村抗震設防現狀及問題 418482第2章抗震設防基本概念 5118072.1地震及地震波 5232392.1.1地震定義 5150272.1.2地震波分類 596502.2抗震設防標準 5202532.2.1抗震設防目標 5132052.2.2抗震設防等級 5174552.2.3抗震設防要求 5306722.3抗震設防措施 536712.3.1地質勘察 5208522.3.2結構設計 5253992.3.3施工措施 638562.3.4抗震加固 6206862.3.5抗震宣傳教育 616809第3章農村房屋結構類型及特點 6314933.1磚混結構 6247263.2木結構 668243.3生土結構 633513.4其他結構類型 728936第4章抗震設計原則與方法 7317214.1抗震設計原則 7158404.1.1合理布局原則 7317724.1.2抗側力體系原則 7289804.1.3能力設計原則 735754.1.4多重防線原則 8248924.2抗震設計方法 8209184.2.1反應譜法 8196134.2.2時程分析法 854654.2.3概率設計法 8295674.2.4功能設計法 8168744.3抗震設計軟件應用 897964.3.1抗震設計軟件概述 8112254.3.2軟件操作流程 8242884.3.3軟件在抗震設計中的應用實例 810086第5章地基與基礎抗震設防 8251365.1地基處理 823535.1.1地基調查與評價 842845.1.2地基加固 9154615.1.3地基減震措施 927535.2基礎設計 989825.2.1基礎類型選擇 9106325.2.2基礎尺寸與布置 9232515.2.3基礎抗震措施 982585.3地基與基礎的連接 937015.3.1連接方式選擇 9268895.3.2連接構造設計 919695.3.3防震措施 91725第6章主體結構抗震設防 915336.1結構體系選擇 10109516.1.1結構體系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建筑物的用途、規(guī)模、地理環(huán)境、經濟條件及施工技術等因素,保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199006.1.2建議采用以下結構體系: 1015556.1.3結構體系選擇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0148136.2結構構件設計 1017276.2.1結構構件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 10110816.2.2主要結構構件設計如下: 1041716.3結構節(jié)點設計 10196636.3.1結構節(jié)點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 10272246.3.2主要結構節(jié)點設計如下: 116004第7章建筑材料選擇與應用 11169397.1砌體材料 1187897.1.1磚 11157687.1.2石材 11252097.2木材 11209977.2.1木材種類 11251547.2.2木材處理 11267767.3鋼筋混凝土 11300507.3.1鋼筋 12247887.3.2混凝土 12218857.4其他建筑材料 12197657.4.1屋面材料 12135397.4.2門窗材料 12249687.4.3隔熱材料 1227.4.4防水材料 122313第8章抗震構造措施 1229468.1墻體抗震構造 1227178.1.1墻體布局優(yōu)化 1272098.1.2墻體材料選擇 1250188.1.3墻體連接構造 13243148.1.4墻體開洞控制 1315228.2樓梯抗震構造 13233398.2.1樓梯布局優(yōu)化 1332808.2.2樓梯材料選擇 13299228.2.3樓梯連接構造 13212098.2.4樓梯支撐體系 1338108.3屋面抗震構造 13203978.3.1屋面材料選擇 1326988.3.2屋面連接構造 1336908.3.3屋面支撐體系 1384008.3.4屋面排水設計 1374808.3.5屋面防震措施 149254第9章施工質量控制 1456629.1施工準備 14313319.1.1技術準備 14296269.1.2材料準備 14223189.1.3人員培訓 14144899.2施工過程控制 14170159.2.1施工工藝控制 14261579.2.2施工安全控制 1451249.2.3施工質量檢測 15268229.3施工驗收 1551499.3.1工程驗收 1520349.3.2竣工資料整理 15130169.3.3質量保修 1510025第10章抗震設防管理與維護 15476310.1抗震設防政策與法規(guī) 151657810.1.1國家及地方抗震設防政策概述 151837710.1.2抗震設防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 15548910.1.3抗震設防標準與規(guī)范 153243610.2抗震設防管理 15739910.2.1抗震設防組織架構及職責 1558810.2.2抗震設防規(guī)劃與實施 152670110.2.3抗震設防評估與審查 151258510.2.4抗震設防監(jiān)督檢查與執(zhí)法 152807610.3抗震設防設施的維護與加固 15712210.3.1抗震設防設施日常維護 161113710.3.2抗震設防設施的檢測與評估 16780710.3.3抗震設防設施的加固與改造 161998610.3.4抗震設防設施維護與加固的技術措施 16656510.3.5抗震設防設施維護與加固的典型案例 16第1章概述1.1抗震設防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其發(fā)生具有突發(fā)性、破壞性和不可預測性。我國地處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尤其是農村地區(qū),地震災害對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拐鹪O防是指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降低地震災害對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影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拐鹪O防有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地震發(fā)生時,建筑物的抗震功能直接關系到逃生時間和生存幾率。加強抗震設防,能顯著降低地震災害造成的傷亡人數??拐鹪O防有利于減少經濟損失。地震災害會導致房屋倒塌、基礎設施損毀,給國家和個人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提高抗震設防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災后重建和修復的成本??拐鹪O防有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地震災害往往導致群眾流離失所、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引發(fā)社會秩序混亂。加強抗震設防,有利于減輕地震災害對社會穩(wěn)定的影響。1.2三農村抗震設防現狀及問題三農村(山區(qū)、丘陵、平原)作為我國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抗震設防現狀及問題如下:(1)抗震設防意識薄弱。受傳統(tǒng)觀念和經濟條件限制,三農村地區(qū)群眾對地震災害的風險認識不足,抗震設防意識有待提高。(2)抗震設防水平較低。三農村地區(qū)建筑物大多采用傳統(tǒng)土木結構,抗震功能較差。農村房屋建設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和管理,導致抗震設防水平參差不齊。(3)基礎設施抗震能力不足。三農村地區(qū)基礎設施(如學校、醫(yī)院、道路等)普遍存在抗震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旦發(fā)生地震,可能導致嚴重后果。(4)抗震設防投入不足。受限于經濟發(fā)展水平,三農村地區(qū)在抗震設防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難以滿足實際需求。(5)抗震設防技術研發(fā)與應用不足。針對三農村地區(qū)的抗震設防技術研究和應用相對滯后,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和經濟性強的抗震技術。(6)抗震設防政策法規(guī)不完善。目前我國在農村抗震設防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尚不完善,導致抗震設防工作難以有效推進。三農村地區(qū)在抗震設防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第2章抗震設防基本概念2.1地震及地震波2.1.1地震定義地震是地球表層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產生的震動現象,通常由地殼斷裂、巖體滑動等地質活動引起。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傳播的載體,通過地殼和上部巖石圈傳播。2.1.2地震波分類地震波分為體波和面波。體波包括縱波(P波)和橫波(S波),能在地球內部傳播;面波包括勒夫波(Love波)和瑞利波(Rayleigh波),主要沿地球表面?zhèn)鞑?。面波對建筑物具有較大的破壞作用。2.2抗震設防標準2.2.1抗震設防目標抗震設防目標是保證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適用性和經濟性。設防標準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降低地震災害風險。2.2.2抗震設防等級抗震設防等級是根據建筑物所在地區(qū)的地震烈度、工程重要性、使用功能和投資規(guī)模等因素確定的。我國抗震設防等級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分別對應不同的設防要求。2.2.3抗震設防要求抗震設防要求包括:強度設防、變形設防和耐久性設防。強度設防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保持結構承載能力;變形設防是指控制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變形,保證結構安全;耐久性設防是指保證建筑物在地震后具有修復和繼續(xù)使用的功能。2.3抗震設防措施2.3.1地質勘察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了解場地條件,為抗震設計提供依據。主要包括:地震烈度調查、地形地貌分析、地層結構調查、地下水條件分析等。2.3.2結構設計根據抗震設防等級和場地條件,采用合理的結構形式、材料和構造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功能。主要包括:選擇適宜的抗震結構體系、增強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和連接功能、設置合理的防震縫和減震措施等。2.3.3施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規(guī)范和標準,保證建筑物質量。主要包括:加強施工管理、控制施工質量、提高施工人員素質等。2.3.4抗震加固針對農村地區(qū)已建成的抗震能力不足的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抗震功能。主要包括:結構體系加固、構件加固、增設抗震支撐等。2.3.5抗震宣傳教育加強農村地區(qū)抗震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主要包括:普及地震知識、宣傳抗震設防政策、培訓抗震技能等。第3章農村房屋結構類型及特點3.1磚混結構磚混結構是農村房屋中常見的一種結構類型,主要由磚和混凝土組成。這種結構類型具有以下特點:(1)材料易得:磚和混凝土在農村地區(qū)普遍可得,便于施工和維修。(2)承載能力較強:磚混結構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適用于多層住宅建設。(3)耐久性較好:磚混結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正常使用和維護條件下,使用壽命較長。(4)施工工藝簡單:磚混結構施工工藝相對簡單,便于農村工匠掌握。3.2木結構木結構在農村房屋中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主要特點如下:(1)天然材料:木結構使用木材作為主要承重材料,具有良好的環(huán)保功能。(2)抗震功能良好:木材具有較好的柔韌性,能在地震中吸收部分能量,降低房屋損壞程度。(3)施工速度快:木結構房屋施工速度快,有利于縮短建設周期。(4)舒適度較高:木材具有調節(jié)室內濕度和溫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居住舒適度。3.3生土結構生土結構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村房屋結構類型,其主要特點如下:(1)環(huán)保節(jié)能:生土結構采用天然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無污染,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2)保溫功能好:生土具有良好的保溫功能,有利于降低冬季室內取暖能耗。(3)適應性強:生土結構適應性強,可用于不同地區(qū)的農村房屋建設。(4)施工成本低:生土結構材料成本低,施工工藝簡單,有利于降低房屋建設成本。3.4其他結構類型除上述結構類型外,農村房屋還包括以下其他結構類型:(1)石結構:石結構房屋具有強度高、耐久性好等特點,但施工工藝較為復雜。(2)鋼結構:鋼結構房屋具有強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點,但成本相對較高。(3)竹結構:竹結構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和環(huán)保功能,但材料供應受地域限制。(4)混凝土預制構件:混凝土預制構件房屋施工速度快,質量可控,但需要專業(yè)設備和施工隊伍。第4章抗震設計原則與方法4.1抗震設計原則4.1.1合理布局原則在抗震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整體穩(wěn)定性,合理布置建筑結構,使質量中心與剛度中心盡可能重合,降低地震作用下的扭轉效應。4.1.2抗側力體系原則建筑物應采用抗側力體系,使結構在地震作用下能夠有效抵抗側向力,保證結構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4.1.3能力設計原則按照能力設計原則,抗震設計應使建筑物的各個構件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4.1.4多重防線原則抗震設計應設置多重防線,使結構在地震作用下能夠逐級消耗能量,提高結構的抗震功能。4.2抗震設計方法4.2.1反應譜法反應譜法是抗震設計中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對地震動反應譜的分析,確定結構的地震作用效應,進而進行結構設計。4.2.2時程分析法時程分析法根據地震波的時程曲線,分析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可得到結構在地震過程中的受力狀態(tài),為抗震設計提供依據。4.2.3概率設計法概率設計法考慮了地震動的隨機性,以概率論為基礎,對結構進行抗震設計,提高設計的安全性和經濟性。4.2.4功能設計法功能設計法根據建筑物的重要性、用途和預期功能目標,確定合理的抗震功能指標,進行結構設計。4.3抗震設計軟件應用4.3.1抗震設計軟件概述目前國內外有許多成熟的抗震設計軟件,如ETABS、SAP2000、ANSYS等,這些軟件具有較高的計算精度和可靠性,廣泛應用于抗震設計領域。4.3.2軟件操作流程在使用抗震設計軟件進行設計時,應遵循以下操作流程:建立模型、輸入地震波、進行動力分析、計算結構響應、優(yōu)化設計。4.3.3軟件在抗震設計中的應用實例通過實際工程案例,介紹抗震設計軟件在不同類型建筑物抗震設計中的應用,分析其優(yōu)缺點,為實際工程提供參考。第5章地基與基礎抗震設防5.1地基處理5.1.1地基調查與評價對擬建場地的地質、地形、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全面調查與評價,保證地基抗震功能的可靠性。5.1.2地基加固針對不同地基類型,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提高地基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采用換填、壓實、排水固結等方法改善軟弱地基。對于特殊地基,如膨脹土、濕陷性黃土等,應采取專門的地基處理方法。5.1.3地基減震措施采用隔震、減震材料或結構,降低地震波對地基的影響。5.2基礎設計5.2.1基礎類型選擇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地質條件、地震烈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基礎類型,如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板基礎等。5.2.2基礎尺寸與布置保證基礎尺寸滿足承載力要求,合理布置基礎,減小不均勻沉降。5.2.3基礎抗震措施增強基礎整體穩(wěn)定性,提高基礎抗剪、抗彎功能。在基礎與上部結構之間設置防震縫,減小地震對基礎的影響。5.3地基與基礎的連接5.3.1連接方式選擇根據建筑物結構類型和地質條件,選擇合適的連接方式,如錨固、焊接、螺栓連接等。5.3.2連接構造設計保證連接部位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避免地震時產生破壞。5.3.3防震措施在連接部位設置減震、隔震裝置,降低地震波的傳播。對連接部位進行加強處理,提高其抗震功能。注意:本章內容旨在為農村抗震設防提供技術指導,具體實施時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第6章主體結構抗震設防6.1結構體系選擇6.1.1結構體系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建筑物的用途、規(guī)模、地理環(huán)境、經濟條件及施工技術等因素,保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1.2建議采用以下結構體系:(1)框架結構體系:適用于多層住宅、辦公樓等建筑物。(2)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適用于高層住宅、辦公樓等建筑物。(3)筒體結構體系:適用于超高層建筑。(4)鋼結構體系:適用于大跨度、高層及特殊建筑。6.1.3結構體系選擇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2)結構體系簡單、規(guī)則,避免復雜的結構布局。(3)傳力路徑明確,減少不必要的轉換。(4)充分利用結構材料的力學功能。6.2結構構件設計6.2.1結構構件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1)根據地震作用效應,確定構件的承載力、剛度、穩(wěn)定性等功能指標。(2)保證構件連接可靠,提高整體抗震功能。(3)考慮構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提高抗震能力。6.2.2主要結構構件設計如下:(1)柱:承受垂直荷載和水平荷載,要求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2)梁:連接柱和墻,承受剪力和彎矩,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3)剪力墻: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載,要求具有良好的承載力和延性。(4)樓板:承受垂直荷載,傳遞水平荷載至剪力墻和柱,要求具有足夠的剛度和承載力。6.3結構節(jié)點設計6.3.1結構節(jié)點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1)節(jié)點連接應保證傳力明確、均勻,避免應力集中。(2)節(jié)點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3)節(jié)點設計應考慮施工方便,便于檢查和維護。6.3.2主要結構節(jié)點設計如下:(1)梁柱節(jié)點:采用剛性連接或鉸接連接,保證節(jié)點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2)梁剪力墻節(jié)點:采用錨固、焊接等方式,保證節(jié)點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3)柱基礎節(jié)點:采用適當的連接方式,保證節(jié)點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4)樓板梁節(jié)點:采用搭接、焊接等方法,保證節(jié)點的剛度和承載力。第7章建筑材料選擇與應用7.1砌體材料在選擇砌體材料時,應根據農村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材料的抗震功能、耐久性、可獲取性及經濟性。以下是一些建議:7.1.1磚(1)優(yōu)先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燒結磚,其具有較好的力學功能和耐久性。(2)對于地震多發(fā)區(qū)域,建議使用高強度、多孔的燒結磚。(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考慮使用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7.1.2石材(1)天然石材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和良好的耐久性,適用于低層建筑。(2)石材的選擇應遵循質地堅硬、無裂紋、抗風化能力強的原則。(3)對于地震區(qū)域,建議采用加工成型的石材,提高其抗震功能。7.2木材木材在農村地區(qū)具有豐富的資源,其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施工速度快、環(huán)境友好等特點。以下是一些建議:7.2.1木材種類(1)選用強度高、耐久性好的針葉樹木材,如松木、杉木等。(2)避免使用易腐朽、蟲蛀的木材。7.2.2木材處理(1)對木材進行防腐、防蟲處理,提高其耐久性。(2)采用碳化處理、熱處理等方法,提高木材的防火功能。7.3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具有高強度、良好的抗震功能和耐久性,適用于農村多層建筑。以下是一些建議:7.3.1鋼筋(1)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優(yōu)質鋼筋。(2)保證鋼筋焊接、綁扎等連接方式的可靠性。7.3.2混凝土(1)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強度等級。(2)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性。(3)采用預拌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質量。7.4其他建筑材料7.4.1屋面材料(1)選用輕質、高強度的屋面材料,如彩鋼瓦、玻纖瀝青瓦等。(2)考慮屋面材料的保溫、隔熱功能,提高建筑物的舒適度。7.4.2門窗材料(1)選用密封功能好、抗風壓能力強的門窗材料。(2)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門窗材質,如木、鋁合金、塑鋼等。7.4.3隔熱材料(1)選用導熱系數低、環(huán)保、耐久性好的隔熱材料。(2)根據建筑物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隔熱材料,如巖棉、玻璃棉等。7.4.4防水材料(1)選用具有良好防水功能、耐老化、施工方便的防水材料。(2)根據建筑物的不同部位,選擇合適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第8章抗震構造措施8.1墻體抗震構造8.1.1墻體布局優(yōu)化合理設計墻體的布局,增加墻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對于多層農村房屋,應采用均勻對稱的墻體布局,避免出現薄弱墻體。8.1.2墻體材料選擇選用抗震功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如燒結多孔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提高墻體的抗剪強度和整體抗震能力。8.1.3墻體連接構造加強墻體的連接構造,如采用拉結筋、圈梁、構造柱等,提高墻體的整體性,避免在地震中發(fā)生墻體倒塌。8.1.4墻體開洞控制合理控制墻體的開洞尺寸和位置,避免在地震中因墻體開洞過大導致墻體的抗剪能力降低。8.2樓梯抗震構造8.2.1樓梯布局優(yōu)化樓梯布局應簡潔、對稱,避免出現樓梯井等易產生應力集中的部位。8.2.2樓梯材料選擇選用高強度、抗裂功能好的樓梯材料,如預應力混凝土樓梯等。8.2.3樓梯連接構造加強樓梯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采用錨固、焊接等方式,提高樓梯的抗震能力。8.2.4樓梯支撐體系設置合理的樓梯支撐體系,如設置樓梯間框架、樓梯梁等,提高樓梯的整體穩(wěn)定性。8.3屋面抗震構造8.3.1屋面材料選擇選用輕質、高強度的屋面材料,如輕鋼結構、預制混凝土屋面板等,減輕屋面自重,降低地震作用力。8.3.2屋面連接構造加強屋面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采用螺栓、焊接等方式,提高屋面的整體穩(wěn)定性。8.3.3屋面支撐體系設置合理的屋面支撐體系,如設置屋面桁架、檁條等,提高屋面的抗震能力。8.3.4屋面排水設計合理設計屋面排水,避免在地震中因排水不暢導致屋面荷載增大,影響結構安全。8.3.5屋面防震措施針對不同類型的屋面,采取相應的防震措施,如設置防震縫、減震支座等,降低地震對屋面的影響。第9章施工質量控制9.1施工準備9.1.1技術準備在施工前,應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學習國家關于農村抗震設防的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掌握抗震設防的基本要求。結合工程特點,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明確施工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要點。9.1.2材料準備嚴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質量,按照設計要求選用符合國家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圖書發(fā)行外協(xié)快遞合同
- 礦產開發(fā)居間合同
- 科技公司辦公室設計合同
- 二零二四年智能家居系統(tǒng)集成與室內裝修合同3篇
- 公司股東權益轉讓具體合同版B版
- 2024年工業(yè)4.0技術研發(fā)合同
- 人工智能新聞媒體傳播合作合同
- 水處理設備采購合同書
- 設計制作服務費合同范本
- 生豬采購合同
- (一模)蕪湖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中學教學質量監(jiān)控 英語試卷(含答案)
- 完整版秸稈炭化成型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中國海油春季校園招聘190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護理
- 《數據采集技術》課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4)河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湖北省十一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題 含解析
- 醫(yī)療保險結算與審核制度
- 圍城讀書分享課件
- 2025年河北省單招語文模擬測試二(原卷版)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內容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