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橋梁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城市橋梁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城市橋梁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城市橋梁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城市橋梁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23/TXXXX—XXXX

城市橋梁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城市橋梁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設計、施工、系統(tǒng)驗收、維護管理。

本文件適用于黑龍江省采用的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設計使用。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T5976鋼絲繩夾

GB/T835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8918重要用途鋼絲繩

GB/T13683銷剪切試驗方法

GB/T17955橋梁球型支座

JJ99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標準

CJJ166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

CJ/T374城鎮(zhèn)橋梁球型鋼支座

CJ/T464城市軌道交通橋梁盆式支座

JTGB02公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

JTG5120公路橋涵養(yǎng)護規(guī)范

JTG/T2231-01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

JT/T391公路橋梁盆式支座

JT/T901橋梁支座用高分子材料滑板

JT/T927橋梁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

3總則

3.1為便于橋梁減隔震設計,保證工程質量,做到安全適用、經濟合理、技術先進、便于施工和維護,

制定本技術規(guī)程。

3.2本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的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適用于城市橋梁的減隔震設計,公路、鐵路橋梁可參考使

用。

3.3本技術規(guī)程廣泛適用于多種橋型,如梁式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等。

3.4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設計、安裝與施工除應符合本技術規(guī)程的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其他有

關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

1

3.5本標準規(guī)定了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分類及型號、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標志、包裝、

運輸及儲存、安裝養(yǎng)護的要求,并給出了設計應用技術指南。

4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1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Re-CenteringCable-SlidingAseismicBearing

一種采用拉索、彈性復位裝置組成超彈性復位組件,并與力學性能穩(wěn)定的普通支座相結合的減隔震

支座,使支座具備三向復位與限位能力,地震作用下可實現(xiàn)結構受力和位移的平衡,減小結構地震作用

的同時,有效限制墩梁的最大相對位移,防止落梁災害發(fā)生的減隔震支座。

4.2

拉索限位行程LimitedLengthofCableRestrainers

支座從中心位置在水平某個主位移方向上開始滑動到拉索張緊開始受力時刻的位移值。

4.3

超彈性復位組件HyperelasticResetAssembly

超彈性復位組件由波形拉索與彈性復位裝置組成,通過拉索將支座的位移變形轉換、分解到彈性復

位裝置,實現(xiàn)支座具有超彈性復位力同時具備的大變形適應能力。

4.4

抗剪銷ShearConnector

使支座上下部分在水平方向或水平單個方向上構成一個整體共同工作,防止正常使用情況下支座上

下部分在水平面內相互錯動或滑移;超過設定的水平地震力時,抗剪銷斷裂,從而實現(xiàn)支座性能從固定

到活動的轉變。

4.5

減隔震設計SeismicIsolationDesign

在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或基礎之間設置減隔震系統(tǒng),以增大原結構體系阻尼和(或)周期,降

低結構的地震反應和(或)減小輸入到上部結構的能量,達到預期的防震要求。

4.6

抗震設防標準SeismicFortificationCriterion

衡量抗震設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設防烈度和橋梁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確定。

4.7

地震作用EarthquakeAction

作用在結構上的地震動,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豎向地震作用。

4.8

E1地震作用EarthquakeActionE1

工程場地重現(xiàn)期較短的地震作用,對應于第一級設防水準。

4.9

E2地震作用EarthquakeActionE2

工程場地重現(xiàn)期較長的地震作用,對應于第二級設防水準。

5符號

DB23/TXXXX—XXXX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A——拉索計算截面積。

E——拉索彈性模量。

Els——拉索構件的組合地震力。

Elsmax——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拉索組件水平承載力。

Fmax——臨界滑動摩擦力。

h——拉索在上、下支座板錨固中心之間的高度。

Ks——拉索的軸向剛度。

KH——拉索構件水平剛度。

——拉索張緊時與水平面的夾角。

L——單根拉索全長。

W——支座承擔的上部結構重力。

xy——活動型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屈服位移。

u0——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限位行程。

d——支座滑動摩擦系數(shù)。

6分類及結構形式

6.1分類

6.1.1按結構形式分類

a)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拉索組件與盆式支座相結合,代號:LSPZ(X),簡稱:自復位盆支;

b)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拉索組件與球型支座相結合,代號:LSQZ(X),簡稱:自復位球支。

6.1.2按使用性能分類

a)雙向活動型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具有豎向承載、豎向轉動、雙向滑移和減震性能,代號:SX;

b)單向活動型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具有豎向承載、豎向轉動、單一方向滑移和減震性能,代號:

DX;

c)固定型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具有豎向承載、豎向轉動和減震性能,代號:GD。

6.1.3按使用溫度范圍分類

a)常溫型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適用于-25℃~+60℃;

b)耐寒型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適用于-40℃~+60℃。

6.2結構形式

6.2.1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

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一般由拉索組件、上支座板、鏡面不銹鋼板、滑板、中間鋼板、黃銅密封

圈、橡膠板、底盆以及防塵結構等組成。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各結構示意圖見圖1~3。

3

說明:1——上錨固套筒;2——上座板;3——上蓋板;4——鏡面不銹鋼板;5——彈性密封圈;6—

—平面滑板;7——座腔;8——張弦式復位裝置;9——拉索;10——中間鋼板;11——黃銅密封圈;

12——橡膠板;13——錨固基座;14——錨固基座固定螺栓;15——拉索錨具;16——導向塊;17—

—緩沖彈簧;18——下座板;19——下錨固套筒。

圖1雙向活動型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結構示意圖

說明:1——上錨固套筒;2——上座板;3——上蓋板;4——鏡面不銹鋼板;5——彈性密封圈;6—

—平面滑板;7——座腔;8——張弦式復位裝置;9——拉索;10——中間鋼板;11——黃銅密封圈;

12——橡膠板;13——錨固基座;14——錨固基座固定螺栓;15——拉索錨具;16——導向塊;17—

—緩沖彈簧;18——下座板;19——下錨固套筒;20——連接螺栓;21——抗剪銷。

DB23/TXXXX—XXXX

圖2單向活動型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結構示意圖

說明:1——上錨固套筒;2——上座板;3——上蓋板;4——鏡面不銹鋼板;5——抗剪銷;6——平

面滑板;7——座腔;8——張弦式復位裝置;9——拉索;10——中間鋼板;11——黃銅密封圈;

12——橡膠板;13——錨固基座;14——錨固基座固定螺栓;15——拉索錨具;16——導向塊;17—

—緩沖彈簧;18——下座板;19——下錨固套筒。

圖3固定型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結構示意圖

6.2.2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

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一般由拉索超彈性復位組件、上支座板、鏡面不銹鋼板、平面滑板、球冠

襯板、球面滑板、下支座板以及防塵結構等組成。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各結構示意圖見圖4~6。

5

說明:1——上錨固套筒;2——上座板;3——上蓋板;4——鏡面不銹鋼板;5——彈性密封圈;6—

—平面滑板;7——座腔;8——張弦式復位裝置;9——拉索;10——球冠襯板;11——球面滑板;

12——錨固基座;13——錨固基座固定螺栓;14——拉索錨具;15——導向塊;16——緩沖彈簧;

17——下座板;18——下錨固套筒。

圖4雙向活動型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結構示意圖

說明:1——上錨固套筒;2——上座板;3——上蓋板;4——鏡面不銹鋼板;5——彈性密封圈;6—

—平面滑板;7——座腔;8——張弦式復位裝置;9——拉索;10——球冠襯板;11——球面滑板;

12——錨固基座;13——錨固基座固定螺栓;14——拉索錨具;15——導向塊;16——緩沖彈簧;

17——下座板;18——下錨固套筒;19——連接螺栓;20——抗剪銷。

圖5單向活動型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結構示意圖

DB23/TXXXX—XXXX

說明:1——上錨固套筒;2——上座板;3——上蓋板;4——鏡面不銹鋼板;5——彈性密封圈;6—

—平面滑板;7——座腔;8——張弦式復位裝置;9——拉索;10——球冠襯板;11——球面滑板;

12——錨固基座;13——錨固基座固定螺栓;14——拉索錨具;15——導向塊;16——緩沖彈簧;

17——下座板;18——下錨固套筒;19——連接螺栓;20——抗剪銷。

圖6固定型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結構示意圖

7支座型號及規(guī)格

7.1型號

7.1.1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

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型號表示方法如下:

支座的拉索行程位移量(單位:mm);

活動支座主位移方向正常位移量(單位:mm);

適用溫度分類代號:常溫型無代號,耐寒型加代號;

F

分類代號(SX、DX、GD);

支座設計豎向承載力(單位:kN);

支座名稱代號(LSPZ(X));

7.1.2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

7

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型號表示方法如下:

轉角(單位:rad);

支座的拉索行程位移量(單位:mm)

支座正常位移量(單位:mm,固定支座無);

分類代號(SX、DX、GD);

支座設計豎向承載力(單位:kN);

支座名稱代號(LSQZ(X));

7.2規(guī)格

7.2.1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

1.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的規(guī)格系列按承受的豎向荷載大小共分為30級(kN):1000,1500,

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2500,

15000,17500,20000,22500,25000,27500,30000,32500,35000,37500,40000,45000,

50000,55000,60000。

2.雙向活動支座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分為8級(mm):±50,±100,±150,±200,±250,±300,

±350,±400;雙向活動支座次位移方向位移量同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以上位移量也可根據(jù)需

求調整。

3.單向活動支座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分為8級(mm):±50,±100,±150,±200,±250,±300,

±350,±400;單向活動支座次位移方向位移量,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3mm,在支座抗剪銷剪斷后,

與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相同;以上位移量也可根據(jù)需求調整。

4.固定支座的位移量,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3mm,在支座抗剪銷剪斷后允許更大位移量的滑移,其

位移量分為8級(mm):±50,±100,±150,±200,±250,±300,±350,±400。

5.支座在任何情況下豎向轉動角度能力不小于0.02rad。支座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的豎向轉動角度需

求不大于0.02rad。

6.拉索的行程位移量與支座的主位移量相同。

7.當有特殊需要時,可按實際工程需要進行調整。

7.2.2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

1.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的規(guī)格系列按承受的豎向荷載大小共分為30級(kN):1000,1500,

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2500,

15000,17500,20000,22500,25000,27500,30000,32500,35000,37500,40000,45000,

50000,55000,60000。

2.雙向活動支座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分為8級(mm):±50,±100,±150,±200,±250,±300,

±350,±400;雙向活動支座次位移方向位移量同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以上位移量也可根據(jù)需

求調整。

3.單向活動支座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分為8級(mm):±50,±100,±150,±200,±250,±300,

±350,±400;單向活動支座次位移方向位移量,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3mm,在支座抗剪銷剪斷后,

與主位移方向的位移量相同;以上位移量也可根據(jù)需求調整。

DB23/TXXXX—XXXX

4.固定支座的位移量,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3mm,在支座抗剪銷剪斷后允許更大位移量的滑移,其

位移量分為8級(mm):±50,±100,±150,±200,±250,±300,±350,±400。

5.支座的轉角分為5級(rad):0.02,0.03,0.04,0.05,0.06。

6.拉索的行程位移量與支座的主位移量相同。

7.當有特殊需要時,可按實際工程需要進行調整。

8技術要求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性能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及國家標準《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391、《橋梁球型

支座》GB/T17955、《橋梁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JT/T927的相關規(guī)定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

8.1支座用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

8.1.1鋼件

1.支座上座板、中座鋼板、球冠襯板、下座板等采用鋼板時,應符合GB/T700或GB/T1591的規(guī)

定。

2.支座上座板、中座鋼板、球冠襯板、下座板等采用鑄鋼件時,其化學成分、熱處理后的機械性

能應符合GB/T11352中ZG270-500的規(guī)定。

3.支座其他部件采用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時,其性

能應符合GB/T699、GB/T700、GB/T3077和GB/T1591的規(guī)定。

4.支座用于低溫環(huán)境時,其支座上座板、中座鋼板、球冠襯板、下座板等用鋼應符合鋼材夏比(V

型)沖擊試驗溫度和沖擊吸收能量的要求。

8.1.2凹、凸球面處理

1.支座凹、凸球面,可采用包覆不銹鋼板或電鍍硬鉻處理。對于處于嚴重腐蝕環(huán)境橋梁上的支座,

宜采用球面包覆不銹鋼滑板。

2.采用鍍鉻鋼襯板,其表面不應有表面孔隙、收縮裂紋和疤痕,鍍鉻層的厚度應不小于100μm,

且鍍鉻層應滿足GB/T11379的要求。鍍鉻后表面粗糙度Ra的值應小于1.6μm。

3.采用包覆不銹鋼,不銹鋼板應滿足8.1.3的要求,包覆后的不銹鋼板表面不應有折皺,且應與基

底鋼襯板密貼,不應有脫空現(xiàn)象,并應確保球面輪廓度的公差。

8.1.3不銹鋼板

支座采用06Cr17Ni12Mo2、06Cr19Ni13Mo3和06Cr18Ni11Ti不銹鋼冷軋鋼板,地處嚴重腐蝕環(huán)境宜采

用022Cr17Ni12Mo2和022Cr19Ni13Mo3不銹鋼冷軋鋼板。不銹鋼板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應符合GB/T3280

的規(guī)定。不銹鋼板表面應符合No.4級加工要求,表面粗糙度Ra不應大于0.8μm。

8.1.4橡膠板

1.常溫型拉索減震盆式橡膠支座中橡膠板采用氯丁橡膠或天然橡膠,耐寒型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

支座中橡膠板采用天然橡膠或三元乙丙橡膠。

2.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中防塵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膠。

3.橡膠材料在溫度為-40℃時,硬度變化率應小于20%。

4.氯丁橡膠、天然橡膠和三元乙丙橡膠中膠料均不應采用再生橡膠和硫化廢棄物,其最小含膠量

不應低于重量的55%,膠料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橡膠板用膠料物理機械性能

項目單位橡膠板防塵圈

9

氯丁橡膠天然橡膠三元乙丙橡膠三元乙丙橡膠

常溫型60±5

硬度IRHD60±560±550±5

耐寒型50±5

拉伸強度MPa≥17.5≥17.5≥15.2≥12.0

扯斷伸長率%≥400≥450≥350≥350

脆性溫度℃≤-40≤-55≤-60≤-60

恒定壓縮永久變形

%≤25≤30≤25≤25

(70℃×24h)

臭氧溶度

-8-8-8-8

耐臭氧老化(試驗條件;(體積(100±10)×10(25±5)×10(100±10)×10(100±10)×10

30%伸長,40℃×96h)比)

無龜裂無龜裂無龜裂無龜裂

試驗條件℃×h100×7070×168100×70100×70

硬度變化IRHD<+10±10<+10<+10

熱空氣老

拉伸強度降

化試驗%<15<15<15<15

低率

扯斷伸長率

%<40<20<40<40

降低率

8.1.5滑板

1.支座用滑板包括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兩種。

2.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應采用新鮮純料加新型高分子改性增強劑,不應采用再生料和回頭料。滑

板應采用模壓板,不應使用車削板。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的模壓成型壓力不宜小于30MPa。

3.超高分子量氟乙烯耐磨滑板采用聚乙烯原材料加添加劑,聚乙烯原料分子量不宜小于900萬,混

合應均勻,不應采用再生料和回頭料。板材加工采用模壓,模壓成型壓力、燒結溫度和燒結時

間應根據(jù)燒結設備、工藝條件和板材厚度綜合確定。

4.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表2的要求。

5.滑板表面應有儲硅脂坑,且應采用熱壓成型,不應采用機加工方法成型。

表2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物理機械性能

序號項目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

1密度(g/cm3)2.00~2.100.93~0.98

2拉伸強度(MPa)≥21≥30

3斷裂延伸率(%)≥300≥250

球壓痕硬度(H132/60)

426.4~39.626.4~39.6

H(MPa)

8.1.6硅脂

1.支座使用5201-2優(yōu)質硅脂作潤滑劑,其理化性能指標應符合HG/T2502一等品的規(guī)定。

2.5201-2硅脂應經檢驗,保證支座在使用溫度范圍內不干涸,對滑移面材料不應有害,并具有良

好的抗臭氧、耐腐蝕及防水性能,不應含有機械雜質。

8.1.7黃銅密封圈

黃銅密封圈應用H62或HPb59-1牌號黃銅板材,其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應符合GB/T2040的規(guī)定。

8.1.8SF-1三層復合滑板

SF-1三層復合滑板由高密度銅合金板基層,中間燒結多孔青銅粉,表面由80%聚四氟乙烯和20%鉛

(體積比)組成的填充聚四氟乙烯燒結而成。SF-1三層復合滑板應滿足以下要求:

DB23/TXXXX—XXXX

a)層間結合牢度按規(guī)定方法反復彎折5次,不應有脫層、剝離,表層的填充聚四氟乙烯不斷裂。

b)壓縮永久變形應滿足試樣在280MPa壓應力下,壓縮永久變形量不大于0.03mm。

c)初始靜摩擦系數(shù)應滿足試樣在65MPa壓應力下不大于0.2。

8.1.9粘結劑

非金屬滑板與基層鋼板粘結,粘結劑應為不可溶且具有熱固性,質量應穩(wěn)定。當采用整板鑲嵌時,

非金屬滑板與基層鋼板的粘結剝離強度不應小于5kN/m。

8.1.10拉索

拉索采用高強度鋼絲繩,其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重要用途鋼絲繩》GB8918的相關規(guī)

定。

8.2支座摩擦副

8.2.1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平面滑動摩擦副由不銹鋼板和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

滑板組成,球面滑動摩擦副由鍍硬鉻層和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組成,側面

滑動摩擦副由不銹鋼板和SF-1三層復合板組成。

8.2.2在硅脂潤滑條件下,活動支座摩擦系數(shù)μ應滿足下列要求:

a)-25℃~+60℃:μ≤0.03

b)-40℃~-25℃:μ≤0.05

8.3尺寸與偏差

8.3.1鋼件

1.支座鋼板件的機加工公差配合應滿足設計圖紙的要求。未標注公差尺寸的部件,其公差應按

GB/T1804的M級取值。未注形狀和位置的公差應按GB/T1184的L級取值。

2.支座鑄鋼件應逐個進行超聲波檢測,其探測方法及質量評級方法應按GB/T7233的規(guī)定進行,鑄

鋼件質量要求為2級,不應有裂紋級蜂窩狀孔洞。

8.3.2不銹鋼板

不銹鋼冷軋鋼板厚度2mm~3mm,長邊尺寸不大于1500mm時,厚度2mm;長邊尺寸大于1500mm時,

厚度3mm。單向活動支座側向不銹鋼條厚度2mm。

8.3.3橡膠板

拉索減震盆式橡膠支座中橡膠板設計容許壓應力30MPa,橡膠板尺寸偏差及裝配間隙應符合下表3的

要求。

表3橡膠板尺寸偏差及裝配間隙

單位:mm

橡膠板直徑(D)直徑容許誤差厚度容許誤差與鋼盆內徑裝配間隙

﹢0.5﹢2.0

D≤6001.0

00

﹢1.0﹢2.5

600<D≤12001.5

00

﹢1.5﹢3.0

1200<D≤15002.0

00

﹢2.0﹢3.5

D>15003.0

00

8.3.4滑板

11

1.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最小厚度為7mm,其中嵌放在中間鋼板凹槽

內深度不小于4mm,凸出中間鋼板高度不小于3mm。尺寸偏差應符合下表4的要求。

表4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尺寸偏差

單位:mm

直徑(d)直徑容許誤差厚度容許誤差

+1.5+0.4

d≤600

00

+2.0+0.5

600<d≤1200

00

+3.0+0.6

d>1200

00

2.支座裝配時,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與嵌放在中間鋼板凹槽之間的

間隙應符合下表5的要求。

表5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裝配間隙

單位:mm

直徑(d)裝配間隙

d≤600≤0.6

600<d≤1200≤0.8

d>1200≤1.0

3.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滑動面應設有存放5201-2硅脂的儲脂坑,儲

脂坑應采用熱壓成型,不應用機械方法成型。儲脂坑邊緣至滑板邊緣最小距離不宜小于10mm,

平面布置及尺寸見下圖7。

圖7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儲脂坑平面布置及尺寸(單位:mm)

DB23/TXXXX—XXXX

8.3.5黃銅密封圈

黃銅密封圈由2層~3層開口圓環(huán)組成。銅環(huán)開口間隙不大于0.5mm。各層銅環(huán)密封圈截面尺寸和數(shù)量

應符合下表6的要求。當黃銅密封圈寬度大于或等于10mm時,可在密封圈上開槽,槽深0.5mm,槽寬

6mm。槽間距10mm~15mm,沿密封圈內徑均勻分布。

表6黃銅密封圈截面尺寸和層數(shù)

橡膠板直徑(D)黃銅密封圈最小截面尺寸

黃銅密封圈層數(shù)

mmmm

D≤3306×1.52

330<D≤71510×1.52

715<D≤150010×1.53

D>150010×2.03

8.3.6SF-1三層復合滑板

三層復合滑板基層厚度,中間層厚度+0.15,面層厚度+0.02,總厚度

SF-12.15±0.15mm0.250mm0.100mm

+0.10。

2.50mm

8.3.7拉索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拉索最小破斷拉力不應小于設計破斷拉力值95%,拉索限位行程允許誤差為

±5mm。

8.3.8其他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抗剪銷的破斷力應不低于設計破斷力值且偏差不應超過設計破斷力值的10%。

8.4支座用材的外觀質量

8.4.1鋼件

1.焊接件

不銹鋼焊接件應采用惰性氣體保護焊,焊縫應牢固、光滑、平整、連續(xù),不應出現(xiàn)裂紋、夾渣、未

熔合和未填滿弧坑。焊縫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焊接過程中還應避免焊縫錯位和母材燒傷等缺陷。

2.鑄鋼件

a)鑄鋼件加工后的表面缺陷應符合下表7的規(guī)定,鑄鋼件經機械加工后的表面缺陷若超過表7的規(guī)定,

但不影響鑄鋼件使用壽命和使用性能時,可進行一次修補。對有蜂窩狀孔洞及有裂紋的鑄鋼件不應修補

使用。

13

表7鑄鋼件加工后的表面缺陷

單位:mm

氣孔、縮孔、砂眼、渣孔

缺陷部分

缺陷大小缺陷深度缺陷個數(shù)缺陷點面積缺陷間距

下支座板外圓柱

(或鋼盆外徑)

以內的底面及上d≤2

支座板、球冠襯

不大于所在部位在100×100內不不大于所在部位

板≥80

厚度的10%多于1個面積的1.5%

下支座板外圓柱

(或鋼盆外徑)

d≤3

以外的底面及下

支座板上表面

b)鑄鋼件焊補前,應將缺陷處清鏟至呈現(xiàn)良好的金屬為止,并將距坡口邊緣30mm范圍內及表面清

理干凈。焊后應修磨至符合鑄件表面質量要求,且不應有未焊透、裂縫、夾渣、氣孔等缺陷,焊補后的

部件應進行退火或回火處理。

8.4.2不銹鋼板

不銹鋼表面應平整、光潔,不應有分層、裂紋、結疤、褶皺等影響使用性能的損傷。

8.4.3橡膠板

橡膠板外觀不應有裂紋、掉塊、損傷及鼓泡,外觀要求應符合下表8的規(guī)定,不允許有表8中三項以

上的缺陷同時存在。

表8鑄鋼件加工后的表面缺陷

缺陷名稱要求

面積小于100mm2,深度小于2mm,不多于2

氣泡

凹凸不平

面積小于100mm2,深度小于2mm,不多于3

明疤

雜質

壓偏不大于橡膠板直徑的0.2%

注:制品允許修補,但修補處應平整

8.4.4滑板

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滑板應為樹脂本色,板材表面應光滑,不應有裂紋、

氣泡、分層;不應有影響使用的機械損傷等缺陷;不應夾帶任何雜質。外觀質量應符合《橋梁支座高分

子材料滑板》JTT901的有關規(guī)定。

8.4.5硅脂

5201-2硅脂為乳白色或淡灰色半透明脂狀物,不允許有機械雜質。

8.4.6SF-1三層復合滑板

SF-1三層復合滑板表面應無明顯脫層、氣泡、剝落、機械夾雜等缺陷。

8.4.7拉索

除非需方另有要求,拉索用鋼絲繩應均勻地連續(xù)涂覆防銹潤滑油脂。

8.5支座防腐與防塵

DB23/TXXXX—XXXX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支座主體防腐與防塵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及國家標準《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

391、《橋梁球型支座》GB/T17955、《橋梁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JT/T927的相關規(guī)定。

當大氣腐蝕環(huán)境為C3及以下時拉索用鋼絲繩鍍鋅級別不低于AB級;為C4及以上時鋼絲繩鍍鋅級別為

A級,并包覆防腐膠帶以隔離空氣、雜質和水等。

支座應設置可靠、有效的防塵設施。防塵設施應便于安裝、更換及日常維修養(yǎng)護。

8.6支座組裝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組裝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及國家標準《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391、《橋梁球型

支座》GB/T17955、《橋梁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JT/T927的相關規(guī)定。

支座組裝后高度偏差應滿足下表9的要求。

表9組裝高度偏差

支座承載力/kN組裝高度偏差/mm

1000~9000±2

10000~25000±3

27500~60000±4

9試驗方法

9.1用鋼絲繩的破斷拉伸試驗測定方法

拉索用鋼絲繩的破斷拉伸試驗測定方法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絲繩實際破斷拉力測定方法》GB/T8358

規(guī)定執(zhí)行。

9.2抗剪銷單體破壞試驗方法

抗剪銷單體破壞試驗方法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銷剪切試驗方法》GB/T13683規(guī)定執(zhí)行。

9.3成品支座性能試驗

9.3.1一般規(guī)定

成品支座力學性能試驗應在制造廠或專門的試驗機構進行。

9.3.2一般規(guī)定

支座豎向承載力和水平承載力試驗應采用實體支座。受試驗設備能力限制時,經與用戶協(xié)商,可選

用有代表性的中小型支座進行試驗。中小型支座的豎向承載力不宜小于2000kN。大型支座可在現(xiàn)場對支

座拉索自由程長度、拉索水平力等指標進行監(jiān)測。

9.3.3試驗內容

成品支座試驗內容包括:支座豎向承載力試驗、支座摩擦系數(shù)試驗、支座轉動試驗和支座減震性能

指標試驗。

9.3.4試驗方法

1.整體支座豎向承載力試驗

拉索減震盆式橡膠支座豎向承載力試驗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391中附錄C

的規(guī)定進行。

15

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豎向承載力試驗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橋梁球型支座》GB/T17955中附錄

A的規(guī)定進行。

拉索減震摩擦擺支座豎向承載力試驗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橋梁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JT/T927中

附錄A的規(guī)定進行。

2.整體支座摩擦系數(shù)試驗

拉索減震盆式橡膠支座摩擦系數(shù)試驗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391中附錄D的

規(guī)定進行。

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摩擦系數(shù)試驗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橋梁球型支座》GB/T17955中附錄C

的規(guī)定進行。

拉索減震摩擦擺支座摩擦系數(shù)試驗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橋梁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JT/T927中附

錄F的規(guī)定進行。

3.整體支座轉動試驗

拉索減震盆式橡膠支座轉動試驗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391中附錄E的規(guī)定

進行。

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轉動試驗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橋梁球型支座》GB/T17955中附錄D的規(guī)

定進行。

拉索減震摩擦擺支座轉動試驗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橋梁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JT/T927中附錄D

的規(guī)定進行。

4.整體支座減震性能試驗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減震性能試驗按本指南附錄A規(guī)定進行。

10檢驗規(guī)則

10.1檢驗分類

自復位拉索減震支座的檢驗分為原材料檢驗、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10.1.1原材料檢驗

原材料檢驗為對支座加工用的原材料及外購件進廠時應進行的驗收檢驗。

10.1.2出廠檢驗

出廠檢驗為生產廠對每批產品交貨前應進行的驗收檢驗。

10.1.3型式檢驗

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b)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重大改進,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c)正常生產時,定期每兩年進行一次檢驗;

d)產品停產兩年后,恢復生產時;

e)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f)國家質量監(jiān)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的要求時;

g)型式檢驗應由有相應資質的質量監(jiān)督檢測機構進行。

10.2檢驗項目及要求

10.2.1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用原材料及外購件進廠的檢驗項目、檢驗

內容和檢驗頻次應分別符合表10和表11的規(guī)定。

DB23/TXXXX—XXXX

表10自復位拉索減震盆式支座用原材料及外購件進廠的檢驗

檢驗項目檢驗內容檢驗頻次檢驗要求

每批原料(不大于200kg)一

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物理機械性能5.1.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

每批原料(不大于200kg)一

板)厚度、外觀5.3.45.4.4

物理機械性能每批鋼板一次5.1.3

不銹鋼板

外觀質量每批鋼板一次5.4.2

鋼板機械性能每批鋼板5.1.1.1

橡膠板物理機械性能每批原料一次5.1.4

每批硅脂(不大于50kg)

硅脂理化性能5.1.6

一次

力學性能每批黃銅5.1.7

黃銅

化學成分每批黃銅5.1.7

機械性能及化學成分每爐鑄件5.1.1.2

鑄鋼件內在質量每件鑄件JT/T3914.5.1

缺陷每件鑄件JT/T3914.5.2

物理機械性能每批產品5.1.10

拉索

幾何尺寸每件產品5.3.7

抗剪銷物理機械性能每批產品5.3.8

表11自復位拉索減震球型支座用原材料及外購件進廠的檢驗

檢驗項目檢驗內容檢驗頻次檢驗要求

改性聚四氟乙烯滑板

物理機械性能每批原料(不大于200kg)一5.1.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

板)厚度、外觀5.3.45.4.4

機械性能5.1.5

不銹鋼板每批鋼板

厚度、光滑度硬度5.3.45.4.4

鋼板機械性能及外觀每批鋼板5.1.1.1

表面粗糙度5.1.2

鍍硬鉻層鍍層厚度每件產品5.1.2

外觀5.1.2

每批原料(不大于150kg)5.1.6

硅脂物理機械性能

一次5.4.5

機械性能每件5.1.1.2

鑄鋼件

裂紋及缺陷每爐5.4.1.2

物理機械性能每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