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見意外(精神科護理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03/wKhkGWcIhH2AKDOWAAE8kXVJxCU719.jpg)
![精神科常見意外(精神科護理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03/wKhkGWcIhH2AKDOWAAE8kXVJxCU7192.jpg)
![精神科常見意外(精神科護理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03/wKhkGWcIhH2AKDOWAAE8kXVJxCU7193.jpg)
![精神科常見意外(精神科護理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03/wKhkGWcIhH2AKDOWAAE8kXVJxCU7194.jpg)
![精神科常見意外(精神科護理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3B/03/wKhkGWcIhH2AKDOWAAE8kXVJxCU71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殺的風險評估與識別(一)自殺的動機自殺的動機通過死亡進入天堂以獲得人世間得不到的東西.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懲罰自己的罪惡行為(現(xiàn)實的或想象的)擺脫痛苦、逃避現(xiàn)實、實現(xiàn)精神再生為了某種目的或信仰而犧牲自己作為一種表達困境、向外界尋求幫助和同情的手段(二)自殺前的心理特點1.大多數(shù)自殺者的心理活動呈矛盾狀態(tài),“生存還是死亡”,猶豫不決。2.自殺行為其實是一種沖動性行為,且常僅持續(xù)幾分鐘或幾小時。3.自殺者在自殺時常常以悲觀主義的先占觀念看待一切。自殺的線索(三)自殺危險性評估的基本線索通過各種途徑流露出消極、悲觀的情緒,表達過自殺意愿者。1不愿與別人討論自殺問題,有意掩蓋自殺意愿亦是一個重要的危險信號。自殺的線索(三)自殺危險性評估的基本線索近期遭受了難以彌補的嚴重喪失性事件2事件發(fā)生的早期,容易自殺,等到他們“習慣”以后,危險性會逐步減少自殺的線索(三)自殺危險性評估的基本線索近期內(nèi)有過自傷或自殺未遂行動,其再發(fā)自殺行為的可能性非常大3自殺的線索(三)自殺危險性評估的基本線索4易怒、悲觀主義、抑郁和冷漠,內(nèi)向、孤僻的行為,不與家人和朋友交往者出現(xiàn)自我憎恨、負疚感、無價值感和羞愧感,感到孤獨、無助和無望者突然整理個人事物或?qū)憘€人意愿;有自殺家族史者等人格改變自殺的線索(三)自殺危險性評估的基本線索慢性難治性軀體疾病患者突然不愿接受醫(yī)療干預,或出現(xiàn)“反常性”情緒好轉(zhuǎn),與親友交待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時5自殺的線索(三)自殺危險性評估的基本線索精神疾病患者,特別是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酒精、藥物依賴患者是公認的自殺高危人群。6自殺自殺自殺是指個體在復雜心理活動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性命的危險行為。自殺《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簡單地將自殺定義為“有意或者故意傷害自己生命的行為”,這個定義強調(diào)個體致死的動機。自殺的分類想自殺1.自殺意念(suicideidea):有尋死的愿望,但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自殺的分類2.自殺未遂(attemptedSuicide):采取了有意毀滅自我的行動,但并未導致死亡。自殺的分類3.自殺死亡(committedsuicide):采取有意毀滅自我的行為,并導致死亡自殺成功自殺的分類4.類自殺(parasuicide)、蓄意自傷(deliberateself-harm)或自殺姿態(tài)(suicidegesture):死亡愿望不很強烈,只是想傷害自己。中國學者把自殺分為兩類情緒性自殺理智性自殺爆發(fā)性情緒引起,由委屈、悔恨、內(nèi)疚、羞慚、激憤、煩躁或賭氣等情緒狀態(tài)引起的自殺。進程迅速,發(fā)展期短,甚至呈現(xiàn)即時的沖動性或突發(fā)性。經(jīng)過長期的評價和體驗,進行了充分的判斷和推理以后,逐漸萌發(fā)自殺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自殺措施。自殺的進程比較緩慢,發(fā)展期較長。2016年全球標準化自殺率為每10萬人10.5例。自殺是15-29歲年輕人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僅次于道路傷害。在15-19歲青少年中,自殺是女孩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于孕產(chǎn)病癥),是男孩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僅次于道路傷害和人際暴力)。自殺概述發(fā)生率:自殺概述發(fā)生率:在中國,自殺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占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國每年有287,000人死于自殺,22.2人/10萬。1,500,000人因家人或親友自殺出現(xiàn)長期而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其中有135,000小于17歲的孩子經(jīng)歷過父親或母親死于自殺。2,000,000人自殺未遂。自殺的危險因素心理學因素社會學因素生物學因素疾病因素其他因素自殺的危險因素(一)心理學因素2.心理特征認知方式:自殺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認知模式情感: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不成熟的神經(jīng)質(zhì)傾向意志行為:具有沖動性和盲目性,不計后果等特點1.精神應激應激重大的負性生活事件可能成為自殺的直接原因或誘因.(二)社會學因素性別年齡婚姻家庭職業(yè)與社會階層地域與信仰t死亡者中,男女性別比約為3:1左右,自殺未遂者中男女性別比約為1:3自殺死亡高峰男性為45歲左右,女性55歲左右獨身、離婚、喪偶者,混亂或沖突性的家庭自殺率高社會各階層的自殺率兩側(cè)高,呈“U”字形世界各國的自殺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12345(三)生物學因素神經(jīng)生物學因素自殺者死后的腦研究揭示腦前額葉皮質(zhì)5-HT活動降低,自殺未遂者腦脊液(CSF)中5-HT的代謝產(chǎn)物5羥吲哚乙酸(5-HIAA)降低遺傳家系中有自殺者自殺風險較高(四)疾病因素50%~90%的自殺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診斷,其中以心境障礙最多見,其次為精神活性物質(zhì)濫用、精神分裂癥及人格障礙等。自殺未遂者中,多是一些心理健康問題1.精神疾病在自殺死亡者中患有各種軀體疾病者占25%~75%。慢性和/或難治的軀體疾病,如腦損傷、癲癇、帕金森病、癌癥等慢性疾病的自殺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2.軀體疾病疾病因素(五)其他因素自殺經(jīng)歷、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及社會交往、教育年限、戰(zhàn)爭、移民、社會經(jīng)濟狀況及社會認可度、媒體對自殺的報道等。
Subtitle其他攻擊行為的干預和處理
(一)攻擊行為的評估第一,如有無沖動和暴力行為史、有無自控能力降低的精神障礙史。第二,評估攻擊意圖的強烈程度及行動計劃。第三,評估攻擊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以便采取干預措施,如警告可能受攻擊的第三方。(二)非藥物干預措施1.一般的安全技巧避免直接目光對視,不要隨意打斷其談話確保安全通道,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憤怒的跡象取走患者攜帶的危險物品2.檢查技巧予以足夠的個人空間,盡量保持開放的身體姿勢尊重、鎮(zhèn)靜、耐心、認可患者有意義的感受勸阻患者停止攻擊行為無效時,則予以身體約束。攻擊行為者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給有攻擊行為者過度的刺激(三)臨床干預快速鎮(zhèn)靜劑電抽搐治療(四)攻擊行為發(fā)生后的對策做好沖動和攻擊行為的詳細記錄以備案(五)攻擊性行為的長期治療原發(fā)疾病的治療精神分裂癥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心境障礙用抗躁狂或抗抑郁藥物治療,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應治療原發(fā)疾病。行為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和精神發(fā)育遲滯患者有效心理治療適應與非精神病性患者,如虐待配偶的患者,可予以夫妻治療攻擊行為的風險評估(一)攻擊性行為的評估方法基于流行病學的信息及臨床表現(xiàn)的評估基于統(tǒng)計學的“精算式”評估根據(jù)統(tǒng)計學結果列出危險因素,以臨床評估作為補充的結構式評估模式1231和2結合(二)攻擊性行為評估的基本內(nèi)容人格特征攻擊歷史及特點精神狀態(tài)環(huán)境因素1234既往暴利史是預測未來發(fā)生暴力行為最有效的獨立影響因素易沖動,不能接受批評和挫折、精力旺盛、自我中心,為人輕浮病態(tài)嫉妒,偏執(zhí)觀念、想傷害他人,缺乏自我控制治療態(tài)度依從性差、藥物濫用等精神刺激或突發(fā)事件再出現(xiàn)的可能、社交困難和缺乏支持等(三)危險性評估的注意事項應區(qū)分靜態(tài)與動態(tài)、近期與遠期的風險注重評估工具與臨床觀察的結合評估須綜合多方意見明確評估的目的攻擊行為的危險因素攻擊性行為有關的影響因素有1.生物學因素3.社會學因素4.疾病2.心理學因素5.其他1.生物學因素性別普通人群男女比例為9:1精神障礙患者差異不明顯攻擊暴力有家族聚集現(xiàn)象,符合多基因遺傳特點遺傳與基因異常5羥色胺γ氨基丁酸,谷氨酸等神經(jīng)遞質(zhì)與攻擊行為的發(fā)生和抑制相關雄性激素,血糖、抗利尿激素、縮宮素和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水平可能與攻擊行為有關左右大腦半球的均衡性發(fā)展與協(xié)調(diào)功能,額葉和顳葉功能及腦電圖慢波活動,前額葉、杏仁核、海馬在情緒喚醒時反應增高等與攻擊行為有關生化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腦結構與功能2.心理學因素情緒的穩(wěn)定性及成長階段人格特征認知內(nèi)容與認知加工過程應激智能3.社會學因素(1)社會經(jīng)濟地位較低的群體攻擊行為的發(fā)生率明顯較高(2)早年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與成年后的攻擊行為關系密切(3)攻擊行為的發(fā)生與受教育年限成反比(4)暴力環(huán)境、氛圍,不當傳媒和輿論具有誘導和榜樣作用(5)婚姻穩(wěn)定差、缺少社會支持者易發(fā)生攻擊行為(6)環(huán)境因素、失去原有的地位及勢力等易導致攻擊性行為4.疾病沖動行為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尤其是反社會型障礙)、藥物和酒精濫用等精神障礙患者較一般人群更易發(fā)生攻擊行為被害妄想、被控制體驗、被跟蹤感,產(chǎn)生不良體驗的命令性幻聽、絕望狀態(tài)、病理性嫉妒等與攻擊性行為關系較大精神障礙精神癥狀5.其他有過暴力行為或攻擊行為物理環(huán)境中的某些因素攻擊行為概述【概念】
攻擊行為(aggressivebehavior)簡稱攻擊,是一種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旨在導致他人身體上或心理上的傷害和痛苦的有意行為。
攻擊行為【分類】攻擊行為攻擊方式言語攻擊動作攻擊攻擊動機攻擊性質(zhì)【分類】攻擊行為敵意性攻擊行為:由憤怒引起,以傷害為目的,給他人造成痛苦作為目標,比如,起因于沖動的謀殺。電影《七宗罪》又譯《火線追緝令》,年青的警官在暴怒的沖動下,殺死罪犯?!痉诸悺抗粜袨楣ぞ咝怨粜袨?只是把傷害他人作為一種手段,目的是通過攻擊獲得所希望的獎勵或者有價值的東西。比如搶劫獲取財務,恐怖活動等?!痉诸悺抗粜袨橛H社會攻擊:在社會道德標準所接受的范圍內(nèi),以社會認可的方式采取的攻擊性行為。如社會治安、逮捕罪犯?!痉诸悺抗粜袨榉瓷鐣?是犯罪類型的一種,指個體在遭受某種心理挫折后,采取不符合行為規(guī)范、倫理道德以及法律制度等要求的,有害他人身心健康與社會安定的攻擊行為?!纠碚摗抗粜袨楸灸苷摯煺壅摿暤美碚摗纠碚摗抗粜袨?.本能論弗洛伊德人類的攻擊行為根源于一種自我破壞的沖動。洛倫茲攻擊行為更多是適應性的,而非自我破壞。這兩種理論都認為,攻擊性的能量來自本能,是非習得的和普遍的?!纠碚摗抗粜袨?.挫折論代表人物: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和米勒。遭受挫折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班年級組長工作總結
- 幼兒園學期工作總結
- 培訓機構年工作計劃
- 新學期工作計劃
- 兩個人合作協(xié)議范本
- 代運營抖音賬號服務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集體房屋出租協(xié)議書范本
- 中外合作經(jīng)營企業(yè)合同范本
- 環(huán)氧地坪漆工程合同范本
- 陜西省2024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學情評估卷新人教版
- 上海天文館分析
- 中醫(yī)睡眠養(yǎng)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邏輯學
- 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
- 初中生物中考真題(合集)含答案
- 《醫(yī)學免疫學實驗》課件
- C139客戶開發(fā)管理模型
- GB/T 5019.5-2023以云母為基的絕緣材料第5部分:電熱設備用硬質(zhì)云母板
- 《工傷保險專題》課件
- 2024年農(nóng)發(fā)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安寧療護中的人文護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