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講義必修下冊單篇梳理-庖丁解牛_第1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講義必修下冊單篇梳理-庖丁解牛_第2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講義必修下冊單篇梳理-庖丁解牛_第3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講義必修下冊單篇梳理-庖丁解牛_第4頁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講義必修下冊單篇梳理-庖丁解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單篇梳理3課文3庖丁解牛

[復(fù)習(xí)重點]1.積累并記牢120個實詞中的“族”“乃”“蓋”三字及次常用字“釋”。

2.翻譯重點句子。

基礎(chǔ)積累奠基高考

一、基礎(chǔ)夯實

(第1段)庖丁乃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畫,害然向然,

拳刀駱然,莫不中肯。合于《桑林》之舞,?中《經(jīng)首》之會。

(第2段)文惠君日:“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1.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為()②解()③履()

④崎()⑤奏()⑥中音()

⑦乃()⑧會()

答案①替,給②剖開,分割③踩④抵住,指宰牛之時用膝蓋抵住牛⑤進(jìn)⑥合乎

音律⑦又⑧節(jié)奏

(第3段)庖丁釋刀對日:“臣之所好者道也,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

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①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

冬理,斗大郤,號大嶷,耳其固然,技經(jīng)營號之未嘗,而況大舉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

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岑于則。彼節(jié)者有間,而

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性佟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硼。

雖然,每至于族,②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為然已解,如土

委地。③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p>

(第4段)文惠君日:“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p>

2.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道()②進(jìn)()③天理()

④批()⑤導(dǎo)()⑥嶷()

⑦因()⑧肯氯)⑨鍬)

⑩發(fā)()?硼()?恢恢乎()

答案①天道,自然的規(guī)律②超過③牛體的自然結(jié)構(gòu)④擊⑤引導(dǎo),這里指引刀進(jìn)入

⑥空隙⑦順著⑧筋骨相結(jié)合的地方⑨大骨⑩出?磨刀石?寬綽的樣子

3.翻譯畫線的句子

①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現(xiàn)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感覺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

活動。(得分點:遇、官知)

②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眼睛因為(筋骨交錯聚結(jié)的地方)而凝

視不動,動作也因此慢下來,動刀十分輕微。(得分點:怵然、行為)

③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提刀站立,因為這一成功而環(huán)顧四周,因為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滿意足,揩拭

好刀然后收藏起來。(得分點:顧、善)

二、重點梳理

1.120個實詞積累、識記

⑴族

族族

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

“族”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灰”字,像飄揚(yáng)的旌旗,右下邊是“矢”字,像箭,

合起來指軍隊。表示軍旅。

①徐庖月更刀

②每至于年

③本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④聚殊而謀之曰(《五石之瓠》)

⑤士大夫之速(《師說》)

答案①眾②(筋骨)交錯聚結(jié)的地方③滅族④家族,指同姓的親屬⑤類

【識記方法】“族”的本義是“同姓親屬”。作動詞是“滅族”。親屬都是同一“種類”(同

姓直系親屬)。物以類聚,所以又引申出“聚結(jié)”之義,進(jìn)一步引申出“眾,一般”之義。

【閱讀小遷移一解釋加點字】西楚霸王率精兵殺入咸陽,后放火,瓊樓玉宇皆為塵土,名門

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珠(類,輩)俯首稱臣。秦人統(tǒng)一六國,終為楚人味(滅族)。

⑵乃

隸書楷書

“乃”是象形字,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乃”字在上古主要用作第二人稱代詞或副詞,

又由副詞“乃”虛化為連詞、語氣詞等。

乃中《經(jīng)首》之會

②夫我獷行之,反而求之(《齊桓晉文之事》)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齊桓晉文之事》)

④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傳序》)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⑥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⑦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屈原列傳》)

答案①又②這樣③是④你的⑤竟然⑥才、再⑦于是、就

【識記方法】“乃”主要有三個意義:一是“你”,二是“是”,三是“于是,就”。

【閱讀小遷移——解釋加點字】陸游臨終告誡其子:“爾其勿忘7(你的)父之志?!逼渥?(于

是,就)繼其父志,遍訪名家以增益其不能,遇其父故人,驚日:“汝?(是)陸游之子邪?”

目:“然?!?/p>

⑶蓋

<蓋

小篆隸書繁體楷書簡體楷書

“蓋”本來寫作“望,是形聲字,小篆從'W部(即什),盍聲(古音相近)。表示用蘆

葦或茅草編的覆蓋物。

義項例句

?技擊至此乎

②屈平之作《離騷》,事自怨生也(《屈原列傳》)

③毒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答司馬諫議書》)

④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尊寡(《諫太宗十思疏》)

⑤今已亭亭如章矣(《項脊軒志》)

⑥器物上的蓋子圓徑八尺,合擊隆起(《張衡傳》)

⑦遮蓋天似穹廬,籠擊四野(《敕勒歌》)

⑧勝過、超出力拔山兮氣責(zé)世(《項羽本紀(jì)》)

答案①同“盍”,何、怎么②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的意思③句首發(fā)語詞,

表示要發(fā)議論④表推斷,大概⑤傘蓋

【識記方法】“蓋”,原為茅草編織物,用來蓋屋或遮蔽身體,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蓋子”

和“車蓋”。作動詞時即為“遮蔽、掩蓋”之義。把別人“蓋”住自然就是“勝過、超過”。

【閱讀小遷移—解釋加點字】姚鼐游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毒(遮蓋),其葉如垂(傘)。登

之愈難,憶前人登山意氣垂(超過)世,遂又登之。越半日,舉首望山頂,垂(大概)已行三成路

矣。

2.通假字

例句本字及意義

①若然何然

②技章至此乎

③毒刀而藏之

答案①同“響”,發(fā)出響聲②同“盍”,何、怎么③同“繕”,揩拭

3.古今異義詞

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天理依乎不理

今義:天然的道理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然因其困然今義:表示承認(rèn)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zhuǎn)折;表示承認(rèn)甲事

實,也不否認(rèn)乙事實

古義

③雖然雖然,每至于族

今義表轉(zhuǎn)折的連詞

古義

④難為吾見其舉為

今義使人為難

古義

⑤行為視為止,行為遲

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出來的活動

答案①牛體的自然結(jié)構(gòu)②本來的結(jié)構(gòu)③雖然這樣④很難做⑤動作因此

4.多義實詞

詞語例句意義

①庖丁祥刀對日

②懷王竟聽鄭袖,復(fù)糅去張儀(《屈原列傳》)

③請復(fù)衛(wèi)侯而封曹,臣亦學(xué)宋之圍(《左傳》)解除,解脫

④溫不兼日,則冰不辱(《論衡》)融化,消散

⑤乃使行人奚斯樗言于齊(《國語》)解釋

⑥集百僚、道士、沙門等討論曾老義(《周書》)佛教

答案①放下,舍棄②釋放,赦免

5.詞類活用

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

①良庖歲更刀

②而刀刃者無序

答案①名詞作狀語,每年②形容詞作名詞,厚度

6.特殊句式

例句句式特點(請指出標(biāo)志詞)

①技經(jīng)肯繁之未嘗

②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硼

答案①賓語前置句標(biāo)志詞:之②賓語前置句標(biāo)志詞:是(賓語)、以(介詞)

7.出自《庖丁解?!返某烧Z

成語釋義

①比喻經(jīng)過反復(fù)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做事得心應(yīng)手,運用自如。

②形容做事熟練,輕而易舉。

③形容技藝已達(dá)到十分純熟的地步。

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意思?,F(xiàn)在形容對自己的現(xiàn)狀或取得的成就非

常得意。

⑤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zhǔn)。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從骨頭接合處劈開,無骨處則就勢分解。比喻善于從關(guān)鍵處入手,順利解決

問題。

⑦像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干。

不必憑借感官,而憑借精神思維。指對某種事物有透徹了解,或技藝純熟,

操作起來得心應(yīng)手。

⑨將刀擦凈,收藏起來。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答案①庖丁解牛②游刃有余③目無全牛④躊躇滿志⑤切中肯繁⑥批郤導(dǎo)霰

⑦新硼初試⑧官止神行⑨善刀而藏

8.文化常識

《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之一,是一部體散文著作,該書由莊周及其門徒、后學(xué)共

同編著完成,現(xiàn)存33篇,分、、________三個部分,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

著作。用藝術(shù)形象來闡明哲學(xué)道理,是該書的一大特色?!肚f子》一書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

語言、奇巧的結(jié)構(gòu),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書中處處表現(xiàn)出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強(qiáng)烈不

滿,充滿了對統(tǒng)治階級的揭露和諷刺。

答案對話內(nèi)篇外篇雜篇

【特別小練習(xí)】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目:“無所可用。”

莊子日:“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p>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日:“其一能鳴,其

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目:“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日:“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日:“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杖與丕材之間似之面韭也故木免坐屋者去乘道德.

而違涉則丕然無譽(yù)無置二圖二蛇與時俱他而毛直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

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nóng)、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

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

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xiāng)乎!”(節(jié)選自《莊子集釋》,有刪改)

A.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yù)無詈/一龍一蛇/與時

俱化/而無肯專為/

B.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yù)無詈/一龍一蛇/與時

俱化/而無肯專為/

C.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yù)無詈/一龍一蛇/與時

俱化/而無肯專為/

D.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yù)無詈/一龍一蛇/與時

俱化而無/肯專為/

答案B

解析語段主要講“材與不材之間”這種人生態(tài)度,所以“材與不材之間”后面應(yīng)該停頓,

排除A、C兩項?!耙病庇糜诰淠┍硗nD,“故”表結(jié)果,領(lǐng)起下一句,所以應(yīng)在“也”后

面斷開,排除D項?!叭舴颉睘榫涫装l(fā)語詞,其前應(yīng)斷開,排除A、D兩項。故選B。

【參考譯文】

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

問他們是什么原因,說:“沒有什么用處?!鼻f子說:“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

天年??!”

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仆殺鵝款待他。童仆問主人:“一只

能叫,一只不能叫,請問殺哪一只呢?”主人說:“殺那只不能叫的?!?/p>

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遇見的山中大樹,因為不成材而能終享天年;如今主人的

鵝,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掉。先生你將怎么辦呢?”

莊子笑道:“我將處于成材與不成材之間。處于成材與不成材之間,好像合于天道卻并

非真正與天道相合,因此還是不能免于受累。至于掌握了天道天德,活動就不會有所拖累。

對贊譽(yù)與詆毀都無所謂,時而像龍一樣騰飛,時而像蛇一樣蟄伏,跟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而不愿偏執(zhí)于某一方面;時而進(jìn)取,時而退縮,一切以和順為標(biāo)準(zhǔn),活動于虛無的境界;役

使外物,卻不為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會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勞累呢?這就是神農(nóng)、黃帝的

處世原則。至于說到萬物的真情,人類的習(xí)俗,就不是這樣的。有聚合也就有離析,有成功

也就有毀敗;棱角銳利就會受到挫折,尊顯就會受到傾覆,有為就會受到虧損,賢能就會受

到謀算,而無能也會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執(zhí)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們記住了,

恐怕還只有歸向于自然吧!”

拓展訓(xùn)練走進(jìn)高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一)

莊子者,蒙人也,多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考不、齊拿不同時。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

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膚筐》,以詆

警孔于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分畬伲钥照Z,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

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墨,雖當(dāng)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

不能器之。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日:“千金,重利;卿相,

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dāng)?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dāng)是之時,雖欲為孤

豚(小豬),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

仕,以快吾志焉?!保ā妒酚?老子韓非列傳》)

(二)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號。監(jiān)河侯日:“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日:“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射魚焉。周問之日射魚

耒子何為置邪對旦我凍漫之凝里也芨豈有土升之花而適我哉周日:'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射魚忿然作色目:'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

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莊子?外物》)

(三)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目:“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目:

“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

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同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日:“往矣!吾將曳尾

于涂中?!保ā肚f子?秋水》)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周問/之曰舶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周問之曰/鮑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C.周問之日/鮑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周間/之曰船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答案B

解析“鮑魚來子何為者邪”是“問之日”的內(nèi)容,"日"后面應(yīng)斷開,排除A、D兩項。

“波臣”指水族。古人設(shè)想江海的水族也有君臣,其被統(tǒng)治的臣僚稱為“波臣”,后亦稱被

水淹死者為“波臣”,中間不應(yīng)斷開,排除C項。故選B。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長輩稱字是出于禮貌或尊

敬。

B.謚號是在皇帝、貴族、大臣等死后,對其一生作的概括性的評價,如惠王、宣王。

C.“子”是中國古代對老師或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男子的尊稱。

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

答案D

解析“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錯。比“侯”高一等的是“公”,低

一等的是“伯”。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周撰寫的書籍,大都是寓言之類。莊周在著書時,善于運用敘事寓情的手法,用語一

點兒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話,沒有實事。

B.楚威王聽說莊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給他送去豐厚的禮物,并請他做卿相。莊周以犧牛

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為官的立場。

C.“涸轍之酎”比喻處于困境、亟待援助的人或物。這個寓言故事表達(dá)了莊周對監(jiān)河侯之

流不能急人之所急的言行的不滿。

D.在楚王派遣兩位大臣想請莊周出仕時,莊周說愿意拖著尾巴生活在泥巴里,而不愿意做

死后被珍藏在宗廟里讓人供奉的神龜。

答案A

解析“都是空話”錯。結(jié)合原文“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

《月去篋》,以詆詈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分畬伲钥照Z,無事實”分

析可知,只是《畏累虛》《亢桑子》一類的,都是虛構(gòu)的話,沒有實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寧愿在淺而小的水溝中游玩而自尋快樂,也不愿被執(zhí)政者束縛,我愿終身不做官,

以使我的心志愉快。

(2)這個神龜,寧愿死了以后留下骨頭(被人們供奉)讓人尊重呢,還是寧愿活著在爛泥里拖著

它的尾巴爬行呢?

5.節(jié)選自《外物》和《秋水》的兩段文字在說理上有什么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間接說理。通過虛構(gòu)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闡明道理。

【參考譯文】

(一)

莊子是蒙地人,名叫周。他曾經(jīng)做過蒙地漆園的小吏,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時代的

人。他的學(xué)說涉獵廣泛、無所不包,然而其核心思想?yún)s源于老子的學(xué)說。因此他撰寫的十多

萬字的著作,大多類似于寓言。他寫的《漁父》《盜跖》《膚篋》,是用來詆毀孔子學(xué)派的人,

來彰明老子學(xué)說的?!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芬活惖模际翘摌?gòu)的話,沒有實事。可是莊子善于

著書分析詞句,闡述事理,譬喻情狀,用來指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當(dāng)世博學(xué)之士也難免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