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罐療技術
第一章治療方法
1、治療機理
在負壓的作用下,通過卓拉擠壓,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排毒增氧,、罐療:調
理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有刮疹、推拿的作用,但無痛苦)。
2、治療手法
根據病情選擇不同體位、不同手法拔罐。有輕、中、重與補、調、瀉三種拔法。
輕拔為補,重拔為瀉,輕重交替與點按、提拉為調。負壓控制在兩個氣壓之內,即抽氣
兩次即可,罐具排列松散,叩拔5-8分鐘為補。負壓達四個氣壓之上,即抽氣四次以
上,罐具排列密集,叩拔時間10-15分鐘為瀉。
3、補、瀉、調的手法
(1)補法:慢抽氣三下即可,負壓控制在兩個氣壓之內:留罐時間短,虛則補之。
(2)瀉法:快速抽氣三次以上,負壓達到四個氣壓以下,留罐時間長,實則瀉之。
(3)平調法:輕重交替,慢快結合,一慢二快。
(4)大補:提拉皮膚慢三下。
(5)大瀉:壓住皮膚快三下。
虛癥易補,實癥宣泄??蛇\用坐罐、補罐、泄罐、排罐、走罐、閃罐、轉罐、提
罐、發(fā)泡罐、磁性罐、藥罐、血罐、針罐、水罐、經絡穴位罐等手法。
第二章操作要領
1、明確診斷。
2、選擇穴位,根據診斷,辨癥施治,依據針灸選穴圖與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制定
方案,、選擇穴位。
3、環(huán)境選擇:以保持清凈、空氣新鮮,光線柔與,冷暖適宜的室內環(huán)境為佳。
4、體位要求:以病人舒適得體,便于術者操作為宜。
5、清潔暴露:對要進行扣罐的部位應盡可能暴露,并要求清潔無污垢。
6、器具準備:根據病情及部位,選擇適宜口徑的罐具,一般口徑與容積大則吸附力
大,口徑與容積小則吸附力小。所以,胸、背、腰、臀、大腿部位及身強體壯,新病痛
癥的患者多選大罐;頸、肩、上肢、小腿、以及瘦弱的成年人、老年人、久病重病的
兒童的胸、腹、腰、背、大腿等部位,則選用中罐:頭面部、關節(jié)部位以及體弱多病、
兒童的腹部、前臂、小腿、頸、肩等部位,則選用小罐。還要準備潤滑油、無菌針、
酒精棉、藥液、衛(wèi)生紙等。
7、醫(yī)患配合:拔罐前調理師應向患者介紹罐療的原理、常識,消除緊張情緒,醫(yī)患
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心平氣與、拔罐負壓,可逐漸加大,拔罐過程中,醫(yī)者多觀察罐內
與患者的反應變化,根據不同情況,做出相應處理。做到醫(yī)患合作,以提高療效。
8、留灌時間、療程及補、調、瀉:
(1)留罐時間背部:15—20分鐘,胸前:10-15分鐘。兒童、年老體弱的人時間短
些,年輕力壯時間可長些,病癥輕、麻痹等留罐時間要短,慢性病、重病、疼痛等留罐
時間要長;頭、面、頸、肩、上肢留罐時間短:腰背、臀部、腹部、下肢留罐時間長,
這些都就是靈活的,應結合病人的耐受程度與病情而定。
(2)療程一般8-10次為一療程。大多數病要調理3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要
休息3-5日。
9、起罐方法:治療時間完畢后,將罐稍微傾斜,邊搖邊起,再用罐邊輕輕按摩患部、
穴位,不可生拉硬拔,以免損傷皮膚,產生疼痛。起罐后,局部皮膚常出現水蒸汽,可用
棉球擦干,若有水泡,,可用無菌針刺破,擠出液體,針口應用醫(yī)用酒精棉消毒;皮膚下
出現的紫紅斑點屬于正常反應,無須特別處理;治療全部結束后,應喝杯熱水,休息
5-10分鐘,避風寒,以確保療效。
10、治療原則:拔罐療法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臨床治療經驗。在臨床治療
時,應根據患者不同病情、證候、部位而制定不同的治療原則與選用不同拔罐手法。
(1)急則治其標。急性病,以治療身體局部、癥狀為主;(2)緩則治其本。慢性病,以
治療全身整體為主;(3)未病先防。發(fā)現亞健康,及時預防保健。
11、選穴原則:遵循中醫(yī)臟腑陰陽表里的辨證關系、經絡循行與穴位分布。
(1)局部取穴:即在病痛(阿就是穴)處拔罐。
(2)前后取穴:也叫通透法,即在背部、胸前同時拔罐。
(3)遠端取穴:即在遠離病痛處拔罐,如胃腹痛,取足三里穴等。
(4)上下、左右、內外結合取穴:根據中醫(yī)“上病下取,左病右取,表里對應''
的原則,如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取下肢內側的血海、三陰交以及表里經的足三里穴
等。這就是辨病與辨癥結合,靈活運用的經驗。
(5)經驗取穴:以功能區(qū)、反射區(qū)為主穴,如心臟病,以“心區(qū)”為主,再辨證配穴。
第三章治療方法及原則
一、經絡穴位罐療法針對各個系統(tǒng)的疾病,選定不同的經絡穴位進行拔罐。
(1)全身性疾病:大椎、天柱。
(2)呼吸系統(tǒng)疾病:背部的風門、肺俞、脾俞,胸部的中府、膻中。
(3)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罕巢康纳竦?、靈臺、厥陰俞、心俞、腎俞、脾俞,胸部的巨厥、中
脫。
(4)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背部的至陽、隔俞、肝俞、膽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腹部
的期門、上脫、中脫、天樞、關元。
(5)內分泌系統(tǒng)疾?。罕巢康母斡?、心俞、睥俞、腎俞,腹部的中脫、關元。
(6)泌尿系統(tǒng)疾?。罕巢康母斡?、脾俞、腎俞、膀胱俞;腹部的關元、中極。
(7)腦血管疾?。罕巢康男挠帷⒇赎幱?、肝俞、脾俞、神道、靈臺。
(8)神經系統(tǒng)疾?。罕巢康男挠帷⒇赎幱?、肝俞、脾俞、神道、靈臺、腎俞。
(9)運動系統(tǒng)疾?。荷现募缇⒓缲?、肩中俞、肩外俞;下肢的秩邊、環(huán)跳、殷門、
風市、伏兔;腰部的脾俞、命門、腎俞、腰陽關與壓痛點。
(10)婦科疾病:背部的肝俞、脾俞、腎俞、大腸俞;胸腹部的中極、關元。
(11)腸道疾?。貉康念⒂帷⑷褂?、大腸俞;腹部的天樞、關元。腸道疾病:腸
道疾病
(12)肝膽疾?。罕巢康母斡?、膽俞、脾俞;胸腹部的中脫、期門、日月、阿就是穴。
(13)類風濕關節(jié)炎:背部的大杼、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大腸俞,并注入少許活
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皮膚調理劑。
(14)高燒感冒:大椎、身柱、風門、肺俞、肝俞。
(15)失眠:大椎、身柱、神道、心俞、腎俞。
(16)祛斑:背部的肺俞、肝俞、脾俞、腎俞、大腸俞;腹部的巨闕、中脫、氣海。
(17)延年益壽:大椎、命門、神闕、關元、足三里、三陰交、涌泉。
二、治療秘籍
單罐
(1)命門:腰酸腿疼、消除疲勞;
(2)足三里:防胃病、強腎、延緩衰老;
(3)三陰交:舒肝、理氣;
(4)大椎:健腦、防頭暈、血壓高、供血不足、內分泌失調;
(5)關元:腹?jié)q、腹痛、男女科疾??;
(6)合谷:頭痛、心悸、心率不齊;
(7)委中:強筋骨、強健身體;
(8)天突:祛風除邪、呼吸困難;
(9)內關:寧心安神、寬胸理氣;
(10)涌泉:排除濕毒,濁氣、疏通腎經;
雙罐通透
(1)命門、神闕:強腎、增活力;
(2)太陽雙穴:健腦、頭痛;
(3)內關、外關:頭、心臟、肺、神志疾??;
(4)風池雙穴:頭痛、頸部、神志疾?。?/p>
(5)膝眼雙穴:膝關節(jié)痛;
(6)勞宮雙穴:增活力;
(7)涌泉雙穴:驅濁氣、腳臭;
(8)任脈、督脈:疏通陰經與陽經、疏通經絡、平衡陰陽;
(9)陽陵泉、陰陵泉:調節(jié)肝膽、脾胃功能;
三罐強治
(1)頭三罐:太陽雙穴、印堂(閃耀或走罐)
主治:頭痛、頭暈
⑵頸三罐:安眠雙穴、大椎
主治:神經衰弱、失眠、癲癇、鹿癥
(3)肩三罐:肩前、肩后、肩禺
主治:肩周炎、肩背痛、肩凝癥
(4)背三罐:定喘雙穴、大椎
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燒
(5)胸三罐:乳根雙穴、膻中
主治:乳汁少
(6)腹上三灌:胃上雙穴、膻中
主治:胃下垂、上腹痛
(7)腹下三罐:子宮雙穴、中極
主治:白帶多、月經不調、子宮脫落、遺精、陽痿
(8)臍三罐:天樞雙穴、止血
主治:腹瀉、腸炎、痢疾
(9)腰三罐:腎俞雙穴、命門
主治:腰痛、腰扭傷
(10)膝三罐:內外膝眼、陽陵泉
主治:膝關節(jié)痛、扭傷
(11)踝三罐:太溪、昆侖、解溪
主治:踝關節(jié)痛、踝扭傷
四罐保健
(1)解除疲勞、增加活力:勞宮、涌泉、足三里、三陰交
(2)滋補元氣、益腎固精:關元、氣海、命門、腎俞
(3)調補經血、充盈氣血:三陰交、氣海、腎俞、心俞
(4)調節(jié)腸胃、增強功能: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脫
(5)預防心血管疾?。簝汝P、心俞、肝俞、腎俞
(6)預防呼吸道疾?。禾焱弧⒎斡?、風門、定喘
五罐強身
肚臍與距肚臍兩指的上下左右各拔一罐,能調節(jié)五臟六腑、平衡陰陽、提高自身
免疫功能。對于治療股骨頭壞死具有顯著療效。
六罐排毒
鎖骨雙穴、內關雙穴、三陰交雙穴,對治療各種腫瘤有奇特療效。如結合叩拔涌
泉雙穴效果更佳。
七罐祛腫法功能區(qū)包圍療法。
八罐陰陽平衡法腹部八罐包圍療法
九罐減肥以肚臍為中心橫排三罐,在肚臍上下二指各排三罐,減肥效果十分明顯。連
續(xù)叩拔九天為一療程。
十四罐治糖尿病
腹部七罐:肚臍及四周二指分別叩拔一罐,子宮雙穴各叩拔一灌。
背部七罐:大椎、命門、腎俞雙穴、膀胱、子宮雙穴各叩拔一罐。對于治療糖尿病有
顯著療效。
三、罐療美容、瘦身
(1)美容瘦身機理:罐療之所以能美容美體,最根本的就是具有疏通血脈,打通氣血,
調理虛實,平衡陰陽,消炎止痛,調理人體內分泌的作用,同時排除氣、血、汗、痰、
垢、脂、毒七種瘀癥,迅速消除“亞健康”狀態(tài)下的一切病癥。
(2)罐療美容瘦身特點:5分鐘即可查出長痘、長斑、黃氣、黑眼圈、肥胖等病癥的
內在病因,準確率達到96%以上。
(3)罐療美容瘦身療效:1-3次可使面容明顯改善,5-7天減肥5-7公斤,1-3個療
程可以從根本上祛斑、去痘、去黃氣、消除眼黛、黑眼圈、魚尾紋,治愈率達96%oo
(4)罐療美容瘦身手法:閃療、走療、穴位療法相結合、交替使用,內調外治一起應
用。
四、罐療保健十要穴
這十個穴位就是:足三里、關元、中脫、內關、合谷、涌泉、陽陵泉、風池、殷門、
命門。
下面把這些穴位的位置、主要功用、主治疾病及一些特點介紹如下:
(1)足三里
部位:膝眼下4寸處。
就是足陽明胃經上的一個臉穴。
功用:一就是扶正培元,強脾健胃;二就是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肌體;三就是提高內分
泌系統(tǒng)功能,增強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對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泌尿
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的疾病有預防與治療作用。尤其對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功效更為明顯。
主治:胃病、神經衰弱、失眠、頭痛、貧血、高血壓、低血壓;冠心??;糖尿病、遺
尿癥;陽痿、早泄、遺精、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傷風感冒;下肢關節(jié)炎等疾病。
(2)關元穴
部位:腹部中線,臍下3寸處。
就是任脈上的一個腌穴,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交會之穴。此
穴通四脈。
功能:一就是培根固元。丹田者(即關元穴),人之根元也,精神之所藏,五氣之根元,
太子之府也。此穴為全身元氣之所在。穴名即含有關系全身元氣之意。
二就是培腎壯陽,補腎壯陽,調經固沖,清熱利濕,此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主生
殖,主元氣之功效。就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
三就是補虛固本。此穴能增強生殖系統(tǒng)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早衰,主治諸虛百
損,壯一身之氣。
主治:男性生殖病、女性婦科病、泌尿系統(tǒng)病、高血壓、糖尿??;健忘、神經衰弱;
虛脫、身體虛弱。
(3)中③穴
部位:腹部中線,臍上4寸處。
功能:一就是能調脾胃;二就是能降逆化滯。此穴有調胃與中、補虛益氣,納谷化濕,
降逆止嘔之功效。
主治:最主要就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更就是治療各種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內關穴
部位:手掌根橫紋線正中向上2寸處。
功用:一就是能理氣活血;二就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對各種心臟病、各種精神病與神經系統(tǒng)疾病療效較好。
(5)合谷穴
部位:第二掌骨槐側前緣正中。
功用:一就是能清熱解表;二就是能疏經散風,通降腸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就是
清熱鎮(zhèn)痛。
主治:尤其對感冒后引起的頭痛治療效果更佳。
禁忌:此穴孕婦禁用,否則容易造成流產。
(6)涌泉穴
部位:腳掌前部1/3凹陷處。
功能:一就是清腦醒神,而就是安神定志,三就是清熱散風。
對此穴位經常拔罐,可以引導腎經虛火及上焦?jié)釟庀滦?,有助于防止老年性足麻木?/p>
浮腫的作用。
主治:休克、昏迷、眩暈、中暑、健忘、頭痛;癲癇、瘠病、神經病、小兒驚風;
腦出血、面部痙攣、高血壓、心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碰、黃
疸、胃痛、水腫、陽痿、腰痛、膝關節(jié)痛、胸痛、視力減退、麻疹、疝氣等。
(7)陽陵泉
部位:腓骨小頭最高點的前下方,脛腓關節(jié)處。
功能:一就是通經活絡,二就是疏筋利節(jié),三就是清熱利膽。
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關節(jié)炎、踝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痛、腓神經麻痹、脈
管炎、類風濕、腰痛等病。也就是治療肝膽疾病的要穴,對肝炎、膽囊炎、黃膽的治
療作用也較好。同時還對高血壓、癲癇、遺尿、腳氣等病有治療作用。
(8)風池穴
部位:枕骨下、項肌隆起外側緣凹陷處。
功用:一就是清心明目,二就是清熱散風,三就是通竅活絡。
主治:腦血栓、腦震蕩、腦膜炎、健忘、癲癇、神經病、偏正頭痛,失眠、眩暈、
甲狀腺機能亢進,落枕、眼病、咽炎、瘧疾、高血壓、耳病等。主要就是治療頭部疾
病。對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燒療效明顯。
經常叩拔此穴,可預防感冒。
(9)般門穴
部位:大腿后側,臀溝橫紋正中直下6寸處。
功能:一就是通經活絡:二就是疏通筋脈。
主治:腰痛、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下肢肌肉風濕癥。
(10)命門穴
部位:第2腰椎棘突下。
功用:一就是補腎調經,二就是理腸固脫。
主治:腰痛、頭痛、耳鳴、痔瘡、便血癥及生殖系統(tǒng)疾病。
第二章注意事項
1、患者自我感覺罐效拔罐后,身體出現冷或患部出現麻木,經絡有蟻行的感覺,疼痛
減輕,局部出汗,腫脹部位消腫,全身關節(jié)部位一日比一日疼痛(發(fā)熱脹痛,甚至比拔
罐前還痛),此種情況為散風,散寒、散濕的過程,繼續(xù)拔罐治療3-8天后,疼痛減輕
或消失,這就是罐療效力所至,需連續(xù)拔罐,不得停罐,直到病愈。
2、如果拔罐后,患者感覺疼痛,可在拔罐后多飲水,可緩解疼痛。
3、在診病,治病規(guī)定的時間內,如拔罐部位出現有白水泡,屬體內有寒氣;如出現黃水
泡,說明體內有藥毒;如出現黑血泡,說明體內有瘀腫;以上癥狀屬正常排病毒反應,
起罐后用消毒針把水泡、血泡刺破,擠出液體即可,不要停止治療,直至痊愈。
第三章罐療穴位圖示應用
第一節(jié)美容美體
1、黃褐斑、
(1)全身療法:主穴:肺俞、肝俞、腎俞、大腸俞、巨闕、中脫、氣海。
(2)局部治療:用罐在病灶部位實施閃療、走療十分鐘。
2、雀斑、
(1)全身療法:主穴:陽陵泉、中脫、足三里、外關。配穴:氣海、中極、三陰交。
(2)局部治療:用罐在病灶部位實施閃療、走療五分鐘。
3、黑眼圈、
(1)全身治療:主穴:脾俞、肝俞、腎俞、三陰交。配穴:足三里、關元、曲池、血
海。
(2)局部治療:用罐在眼周圍做輕柔的走療五分鐘。
4、面部皺紋、
(1)全身治療:主穴:足三里、合谷、血海、印堂。-16-配穴:太陽穴、頰車、
阿就是穴。用罐在病灶部位用閃療與走療交替
(2)局部治療:使用,同時向上提位五分鐘。
5、豐胸、
(1)全身治療:
主穴:乳根、膻中、天突。
配穴:足三里、關元、氣海、少澤、后溪。用罐直接在乳房上用坐罐療法治療
(2)局部治療:十五分鐘。
6、縮臉、局部治療為主:用罐在雙下顆以走療向上提的方法治療十五分鐘。
7、眼袋:(1)全身治療:主穴:陽陵泉、陰陵泉、肝俞、合谷、三陰交。配穴:命
門、神闕。
(2)局部治療:用罐直接在病灶部位實施閃療、走療,并向兩側提拉治療五分鐘。
8、減肥、
(1)全身治療:
主穴:大椎、脾俞、胃俞、大腸俞、外關、關元、中脫、足三里。
配穴:帶脈、血海、涌泉。
(2)局部治療:以局部隆起脂厚處為罐點,胸前背后同時扣罐。
第二節(jié)兒科病癥
1、小兒肺炎、
(1)風寒閉肺型
病狀:畏寒發(fā)熱,無汗不渴,咳嗽氣促,痰白稀,苔白。
取穴:大椎、風門、風池、肺俞、外關、合谷、曲池。
(2)痰熱閉肺型
癥狀:壯熱煩燥,咳嗽痰鳴,喘憋鼻煽,胸高抬肩,口唇紫細,面赤口渴。
取穴:大椎、肺俞、風池、豐隆、膈俞、魚際、曲池。
2、支氣管炎
癥狀:發(fā)熱咳嗽,氣喘。
取穴:肺俞、膻中、風池、大椎、曲池、合谷。
3、消化不良
癥狀:腹脹、腹痛、腸鳴泄瀉、精神萎靡。
取穴:天樞、足三里、內關、中脫、關元、神闕、上巨虛。
4、小兒遺尿
癥狀:睡中小便自遺
取穴:關元、氣海、中極、命門、脾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陰交。
第三節(jié)皮膚科病癥
1、座瘡
癥狀:就是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好發(fā)于顏面、前胸、后背等處,形成粉刺、
丘疹、膿瘡,結節(jié)或囊腫,好發(fā)于青春期。
取穴:大椎、肺俞、腎俞、三焦俞、足三里、三陰交(局部走罐與刺絡拔罐。)
2、神經性皮炎
癥狀:局療瘙癢,皮膚增厚,皮溝加深與多角形丘疹為特征的皮膚疾患。
取穴:風門、風市、曲池、血海、脾俞、腎俞、太沖、局部刺絡拔罐。
3、帶狀皰疹
癥狀:病變呈帶狀分布、剌痛,局部皮膚潮紅,簇集狀水泡,沿周圍神經分布,單側發(fā)
生,伴神經痛。腰部、
腹部取穴:膽俞、大椎、足三里、三焦俞、在患部拔罐。
顏面部取穴:陽白、下關、頰車、合谷、外關、大椎。
4、濕疹
癥狀:就是一種常風的過敏性、炎癥性的慢性皮膚病,自覺瘙癢劇烈。
取穴:大椎、曲池、三陰交、足三里、血海,局部走罐。
5、等麻疹
癥狀:皮膚突起風團,瘙癢異常,疹塊凸起。
取穴:神闕、大椎、肺俞、腎俞、大腸俞、曲池、血海。
6、丹毒
癥可夫:發(fā)病急驟,皮膚紅腫,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色如丹涂脂染,邊界分明,伴寒戰(zhàn),高
熱及全身不適,多發(fā)于額面、小腿、前臂。
取穴:大椎、合谷、曲池、身柱、血海、陰陵泉、三焦俞、大腸俞、委中。
第四節(jié)五官科病癥
1、急性扁桃體炎
癥狀:咽痛惡寒,發(fā)熱頭痛。
取穴:大椎、風池、肺俞、風門、肝俞、合谷、天突、扶突、少商與內庭刺絡。
2、慢性咽炎
癥狀:咽部憋、脹、微痛、干燥灼熱,有異物感。
取穴:風池、大椎、肺俞、曲池、足三里、腎俞、天突、扶突、合谷、少商。
3、結膜炎
癥狀:有傳染性,患眼紅赤、癢澀,有異物感、或燒灼感、結膜充血。
取穴:大椎、肝俞、膽俞、心俞、三焦俞、合谷、太陽、四白,耳尖放血。
4、近視
癥狀:除部分有遣傳因素外,多因用眼不當引起視力減退,拔罐對用眼不當引起的近
視療效較好。
取穴:眼睛周圍走罐、光明、風池、肝俞、承泣、太陽。
5、麥粒腫
癥狀:眼瞼癢,硬結痛,如麥粒狀。
取穴:風池、大椎、肺俞、心俞、脾俞,太陽(大椎或太陽刺絡拔罐)。
6、鼻炎
癥狀:鼻塞、頭痛、流涕、噴嚏,有分泌物。
取穴:大椎、肺俞、風池、隔俞、風門、足三里、尺澤、涌泉、迎香(閃罐)。
7、牙痛
癥狀:牙痛、齦腫。
取穴:風池、頰車、下關、合谷、內庭、胃俞、肺俞。
8、耳鳴、耳聾
癥狀:自覺耳內鳴響,聽力減退或聽覺喪失。
取穴:肝俞、關元、大椎、風池、涌泉、聽宮、聽會、耳門、翳風、太陽。
9、美尼爾氏綜合癥
癥狀:眩暈,伴有耳鳴、耳聾及嘔吐,中年人多見。
取穴:風池、合谷、三陰交、足三里、內關、太沖、翳風。
10、三叉神經痛
癥狀:
(1)、風寒阻絡痛
癥狀:風寒阻絡痛疼痛呈陣發(fā)性抽掣樣痛,痛勢劇烈,遇冷如重,得熱則舒。
取穴:大迎、頰車、下關、內庭、風門、合谷、外關、患側走罐。
⑵肝炎上逆型
癥狀:疼痛乍發(fā)乍止,呈燒灼樣劇痛,面紅耳赤,心煩易怒,口干而苦。
取穴:曲泉、支溝、下關、大迎、大杼、肝俞。
第五節(jié)婦科病癥
1、月經不調
(1)經前期
取穴:關元、三陰交、歸來、行間。
(2)經后期
取穴:關元、三陰交、太沖、肝俞、血海。
⑶經量多
取穴:關元、三陰交、膈俞。
⑷經量少
取穴:關元、三陰交、腎俞、膈俞。
2、慢性盆腔炎
癥狀:下腹部隱痛,腰痛、月經紊亂,白帶增多。
取穴:中極、血海、三陰交、大椎、脾俞、腎俞、肝俞。
3、產后少乳
癥狀:產后2——10日內無乳汁分泌或乳汁過少。
取穴:膻中、足三里、肝俞、膽俞、肩井、章門。
4、急性乳腺炎(適用于炎癥期)
癥狀:乳房紅腫,局部硬結,發(fā)熱惡寒,煩燥口喝。
取穴:膻中、期門、合谷、委中、曲池、大椎。
5、痛經
癥狀:行經前后或經期腹痛,連及腰艇。
取穴:關元、三陰交、氣海、太沖、腎俞、肝俞、足三里。
6、更年期綜合癥
(1)陰虛型
癥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汗出,心煩易怒,面紅4頁赤,皮膚干燥或瘙癢,月經不
規(guī)律,舌紅少苔。
取穴:a、關元、心俞、三陰交、腎俞。
b、大椎、心俞、肝俞、腎俞、脾俞、陰陵泉、外關、三陰交。
⑵腎陽虛
癥狀: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軟,大便澹薄,行經量多,面浮肢腫,夜尿多或尿頻
失禁,舌淡或舌胖嫩,邊有齒痕。
取穴:中脫、氣海、命門、心俞、關元、內關。
第六節(jié)外科病癥
1、頸椎病癥狀:頸痛、麻木、強硬、活動受限,或痛引前臂、手指,或有頭暈、惡心。
取穴: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天宗、曲池、外關、風池。
2、肩周炎
癥狀:肩部疼痛、壓痛,活動受限、夜間痛甚。
取穴:肩貞、天宗、大椎、風池、曲池、合谷、肩前、肩后。
3、急性腰扭傷
癥狀:腰部活動受限,肌肉疼痛,局部壓痛。
取穴:委中、腎俞、腰陽關、阿就是穴。
4、慢性腰痛
癥狀:持續(xù)性腰部隱痛,勞累受涼加重。
取穴:腎俞、腰陽關、氣海、命門、環(huán)跳、委中、陽陵泉、涌泉、阿就是穴。
5、肱骨外上睬炎(俗稱“網球肘”)
癥狀:肘關節(jié)外側疼痛,向前臂放射,肘關節(jié)活動時加劇,肘關節(jié)外側有壓痛。
取穴:曲池、手三里,合谷、外關、阿就是穴。
6、梨狀肌綜合癥
癥狀:臀部疼痛,沿臀中部向下壓痛。
取穴:關元、腰陽關、腎俞、環(huán)跳、胞育、殷門。
7、落枕
癥狀:因睡眠姿勢不當,或勁部扭傷,或受寒涼引起頸項強硬,轉動不利疼痛。
取穴:大椎、風池、風門、肩井、肩中俞、肩外俞、阿就是穴。
8、軟組織損傷
癥狀: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韌帶等損傷引起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
上肢部取穴:合谷、手三里、曲池、阿就是穴。腰部取穴:腰陽關、委中、大椎、涌
泉、阿就是穴。
下肢部取穴:委中、承山、陽陵泉、局部隨癥取穴。
9、肋間神經痛
癥狀:肋間神經分布區(qū)疼痛、咳嗽、噴嚏、吸氣加重、或痛引肩部,局部壓痛。
取穴:內關,陰陵泉、陽陵泉、支溝、肝俞、膽俞。
10、股外側皮神經炎
癥狀:雙側大腿前外側皮膚有蟻行感、麻木、疼痛、站立及步行過久時加重。
取穴:風市、中瀆、飛揚、伏兔、膝陽關、阿就是穴、大腿外側走罐。
11、腓腸肌痙攣
癥狀:局聞痙攣、疼痛、或局部隆起,下肢不敢伸直。
取穴:委中、承山、承筋、昆侖、太溪。
12、足跟疼痛
癥狀:足跟外傷、勞損或骨刺引起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困難。
取穴:承山、太溪、昆侖、涌泉、照海、阿就是穴。
13、坐骨神經痛
癥狀:腰臀部、大小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及背外側,有放筋樣、燒灼樣、針刺樣疼痛,
活動受限,勞累與寒涼加重。
取穴:腰部反應點、腎俞、腰陽關、環(huán)跳、秩邊、委中、承山、殷門、懸鐘、風市、
陽陵泉。
第七節(jié)內科病癥
1、急性胃炎
(1)寒凝氣滯型
癥狀:胃痛暴作、怕冷喜溫、惡心嘔吐、喜熱飲。
取穴:中脫、胃俞、內關、足三里、陰陵泉、梁丘。
(2)濕熱中阻型
癥狀:胃脫灼熱脹痛,進食加劇或入食即吐,吞酸嘈雜,口渴不欲飲。
取穴:中脫、下脫、足三里、內庭、合谷。
⑶食積停滯型
癥狀:胃脫脹痛,疼痛拒按、曖腐酸臭,惡心嘔吐,吐后痛減。
取穴:中脫、下脫、足三里、天樞、梁門、神闕。
2、慢性胃炎
⑴脾胃虛寒型
癥狀:胃痛隱隱,喜溫喜按,饑餓痛甚,進食痛緩與,納呆脫脹或泛吐清水,面色
少華,畏寒肢冷,大便稀薄。
取穴:中脫、脾俞、大椎、關元、三陰交、足三里。
⑵肝氣犯胃型
癥狀:胃脫脹滿,攻痛過肋,暖氣頻作,痛無定處,煩惱郁怒則加重。
取穴:中脫、肝俞、期門、支溝、足三里。
3、胃下垂
(1)脾虛氣寒型
癥狀: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心悸乏力,食欲不振,脫腹脹滿,食后加重,平臥減輕,
常伴有曖氣,不規(guī)則胃痛。
取穴:中脫、氣海、足三里、胃俞、脾俞、關元。
⑵脾胃不與型
癥狀:胃脫脹痛,腹痛綿綿、食難消化,甚則惡心嘔吐,大便時稀時干。
取穴:脾俞、胃俞、肝俞、足三里、氣海。
4、急性腸胃炎
(1)寒濕型
癥狀:腹痛腸鳴,大便清稀,肢體困重或伴惡寒發(fā)熱,舌淡苔白
取穴:中脫、天樞、氣海、大腸俞、足三里、陰陵泉、內關。
(2)濕熱型
癥狀:嘔吐腹痛,腹痛即瀉,瀉下急迫,勢如水注,瀉而不爽,便色黃褐或間帶
粘液,舌紅苔黃。
取穴:大椎、天樞、上巨虛、中脫、大腸俞、內關、足三里。
5、胃潰瘍
(1)肝胃氣滯型
癥狀:胃脫脹痛累及兩肋,吐酸曖氣,嘈雜如饑,胸悶易怒,喜嘆氣,食欲不振。
取穴:肝俞、胃俞、期門、中脫、足三里。
⑵肝胃郁熱型
癥狀:胃脫疼痛伴灼熱感,進食后疼痛無明顯緩解,口干且苦,嘈雜吞酸,心煩易
怒。
取穴:肝俞、胃俞、中脫、足三里。
6、胃痙攣
癥狀:突發(fā)性劇烈腹痛,有時伴惡心嘔吐,常見于有爭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
瘍及胃神經官能癥病史者。
取穴:(1)中脫、天樞、關元。
(2)中脫、梁門、肝俞、胃俞。
7、膈肌痙攣
(1)胃火上逆型
癥狀:呃逆聲哄亮,口臭、煩渴,喜冷飲,小便赤黃、大便干結。
取穴:膈俞、中脫、足三里、內關、合谷。
⑵肝氣犯胃型
癥狀:呃逆連聲,胸肋脹悶,多由憂郁惱怒而引發(fā)。
取穴:膈俞、中脫、膻中、肝俞、太沖。
⑶脾胃陽虛型
癥狀:呃逆連續(xù)且聲低無力,氣不得續(xù),面色蒼白,手足不溫,食欲不振,倦怠乏
力。
取穴:中脫、氣海、膈俞、脾俞、腎俞、關元。
8、腹瀉、腹痛
⑴腹瀉
癥狀:下腹隱痛,大便稀如水樣,每日數次。
取穴:脾俞、大腸俞、氣海、足三里、關元、上巨虛。
⑵腹痛
癥狀:胃脫以下疼痛,有冷痛、灼痛、隱痛、絞痛,也有滿痛、脹痛等等。
取穴:中脫、天樞、關元、氣海。
9、便秘
癥狀:兩日或數日一便,排出困難。
取穴:(1)天樞、支溝、上巨虛、大腸俞、脾俞。
(2)神闕、氣海、大臣、足三里、關元。
10、支氣管炎
(1)風寒束肺型
癥狀:咳嗽痰白,鼻寒流涕,或伴惡寒發(fā)熱。
取穴:大椎、風門、曲池、肩中俞、肺俞、身柱、外關、合谷。
(2)風熱犯肺型
癥狀:咳嗽痰黃,口干咽痛,身熱微惡風,伴有頭痛。
取穴:大椎、肺俞、大杼、尺澤、曲池。
(3)燥熱傷肺型
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略出不爽,甚則痰中帶血,鼻燥咽干。
取穴:天突、尺澤、合谷、肺俞、內關、膻中。
11、慢性支氣管炎
⑴痰濕阻肺型
癥狀:咳嗽痰多,痰稀白,胸部滿悶,喘促氣短。
取穴:脾俞、足三里、豐隆、肺俞、中府、膻中。
⑵脾腎陽虛型
癥狀:咳嗽氣喘,動則尤甚,痰液清稀、形寒肢冷,多伴四肢不溫,食欲不振。
取穴:脾俞、腎俞、氣海、關元、足三里、膻中
12、支氣管哮喘
(1)實喘型
癥狀:呼吸深長,以呼出為快,氣粗聲高,病勢急驟。
取穴:天突、膻中、肺俞、大椎、定喘、豐隆。
(2)虛喘型
癥狀:呼吸短促難續(xù),以深吸為快,氣怯聲低,病勢較緩。
取穴:脾俞、腎俞、氣海、關元、天突、膻中。
13、高血壓
(1)肝火亢盛型
癥狀:眩暈、頭脹痛、面赤煩急,口苦咽干,便秘尿黃。
取穴:風池、風門、足三里、曲池、陰陵泉。
(2)陰虛陽亢型
癥狀:頭痛、眩暈、耳鳴、頭重腳輕,心煩失眠,腰膝酸軟。
取穴:心俞、胃俞、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沖。
(3)痰濁上擾型
癥狀:眩暈頭痛,頭脹如蒙,胸脫痞滿,心悸食少,肢體沉重。
取穴:大椎、中脫、風池、豐隆。.
14、冠心病
⑴胸陽痹阻型
癥狀:因受寒而卒發(fā),心痛如絞,甚至心痛徹背,形寒怕冷,四肢不溫,心悸氣短。
取穴:內關、心俞、膻中、巨闕、闕陰俞、邦門、支溝、足三里。
(2)瘀血阻絡型
癥狀:胸痛如刺,痛不定處,入夜更甚,心悸不寧,舌質紫暗。
取穴:心俞、膈俞、膻中、內關、天泉、郢門。
15、失眠
(1)心腎不交型(陰虛火旺)
癥狀:心煩不寐即醒,心悸不安,五心煩熱,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
取穴:神門、三陰交、內關、心俞、腎俞、失眠。
(2)心脾兩虛型
癥狀:失眠,多夢易醒,醒后再難入睡,心悸健忘,飲食無味,腰酸便澹,倦怠乏力,
舌淡苔厚。
取穴:心俞、闕陰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神門。
(3)肝郁化火型
癥狀:失眠,多夢易驚,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滿,喜嘆息,舌苔-26-黃。
取穴:肝俞、曲池、太沖、神門、內關、三陰交。
(4)痰熱內憂型
癥狀:失眠,頭重,心煩口苦,痰多胸悶,惡心、厭食、目眩。
取穴:神門、足三里、三陰交、內關。
16、神經性嘔吐
癥狀:突然惡心嘔吐,吐物量少或干咳惡心,伴暖氣,兩肋脹痛、頭昏心悸,失眠
多夢。
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內關。
17、頭痛
(1)風寒型
癥狀:頭痛時作,痛連項背,惡風畏寒。
取穴:風池、風門、太陽、
(2)風熱型
癥狀:頭痛且脹或跳痛眩暈,發(fā)熱惡風,有汗,舌尖紅,苔黃。
取穴:大椎、風門、太陽、(閃罐)、曲池、太沖。
18、眩暈
癥狀:自覺頭昏眼花,伴有惡心、嘔吐。
取穴:風池、頭維、合谷。
19、面部神經麻痹
癥狀: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額、蹙眉,口角向外側歪斜,鼻唇
溝平坦。
取穴:患側的地倉、頰車、下關、陽白、風門、風池、大椎。
20、多發(fā)性周圍神經炎
癥狀:四肢麻木刺痛,畏寒肢冷,痿軟無力,并逐漸向上擴展。
取穴:尺澤、外關、身柱、脾俞、委中、足三里、命門。
22、糖尿病
上消(肺熱)
癥狀:煩渴多飲,口干舌躁,小便頻且多,舌邊、舌尖紅,苔薄黃
取穴:a、大椎、脾俞、肺俞、膈俞、足三里。
b、天樞、三焦俞、梁丘、肺俞、中府、上脫。
中消(胃熱)
癥狀:多食易饑,嘈雜、煩熱汗多,形體消瘦,或大便秘結,尿多且黃。
取穴:天樞、三陰交、滑肉門、胃俞、足三里。
下消(腎虛)
癥狀:小便頻,尿量多,渴而多飲,口干:舌燥,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皮膚干燥或
全身瘙癢。
取穴:腎俞、關元、三焦俞、天樞、太溪、血海、三陰交。
23、肥胖癥
(1)脾胃短熱型
癥狀:體胖勻稱,按之結實,食欲亢進,面包紅潤,畏熱多汗。
取穴:脾俞、胃俞、天樞、曲池、內庭、三陰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維修聲屏障施工方案
- 梁平外墻施工方案
- 美術設計素描技巧指導方案
- 礦山移動工程施工方案
- 鋁模機電預留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無人自動駕駛汽車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國核醫(yī)學設備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內鏡超聲行業(yè)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石膏裝飾材料物流服務合同
- 精密儀器運輸協(xié)議詳盡版
- 2025年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融媒體中心招聘全媒體采編播專業(yè)技術人員1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宜賓人才限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KAT1-2023井下探放水技術規(guī)范
- 竣工驗收程序流程圖
- 清華經管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
- 口腔科診斷證明書模板
- 管溝挖槽土方計算公式
-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住宅工程配電設計技術規(guī)定
- 煙花爆竹零售應急預案
- RNA介導的DNA甲基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