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大湖口中學2021年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文身的原初意義:中華古禮的原型文身是我國東夷南蠻百越的古俗,東夷南蠻進入華夏,其原來的文身與古禮和風俗的關聯(lián)已在五帝時代與華夏的融和中漸漸消失。而百越之地的吳在殷商末年,越在春秋末年仍以文身為俗。《墨子·公孟》曰“越王勾踐,剪發(fā)文身,以治其國,其國治”。這里“剪發(fā)文身”是用來治國的,不僅僅是風俗,而且是禮。墨子講越國的“剪發(fā)文身”,是與齊桓公用“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晉文公用“大布之衣,群羊之裘,韋以帶劍”以治其國;楚莊王的“鮮冠組纓,縫衣博袍”以治其國相比較的。這時,東面的齊,南面的楚都進入到以衣冠為禮的階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發(fā)文身。越國的“剪發(fā)文身”之禮,能與春秋時代的齊、晉、楚三國之禮并行且與之一樣達到“其國治”的政治和社會效果,在于越國之禮雖然外在形式不同于三國,但在內在核心上卻與之相同。從內在核心上講,“剪發(fā)文身”這一源遠流長的古禮,具有與其它古禮一樣的三大共同點。第一,文身圖案與氏族的根本觀念緊密相關。身之所文的,是類似于圖騰理論所講的圖騰。既是氏族部落之祖先,又是氏族成員的保護神。《史記·周本紀》說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fā),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害?!蔽纳黻P系到百越諸族的根本觀念。第二,文身具有百越諸族的成人禮的作用?!痘茨献印R俗訓》:“中國冠笄,越人劗發(fā)?!边@是從冠笄之禮的角度講中原地區(qū)與百越地區(qū)的不同。冠笄之禮是中原諸族的成人禮。男子成年行冠札,頭上戴冠,以冠束發(fā)。女子成年行笄,用笄束發(fā)。百越諸族則是剪斷頭發(fā)而形成符合越禮的發(fā)式。中原成年之禮,不僅是冠笄,還有相應的服飾,同樣百越的成人之禮,不僅要斷發(fā),還要拔牙、漆齒、文身。百越諸族成人禮中的文身,意味著將人的自然之軀,按社會、儀式、觀念的要求加以改變,顯示了自然人向社會(氏族、文化)人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只有文,人才達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才標志作為社會(氏族)人的完成。第三,文身作為禮的重要功能是對人的等級差別進行外觀感性上標識。《墨子》講的越王用“剪發(fā)文身”之禮以“治其國”,越禮與華夏之禮一樣,其重要功能就是對人進行等級區(qū)分。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蠻》記載黎族規(guī)定奴婢不得紋面:“惟婢獲則不刺面?!薄抖Y記·樂記》講,“禮”的最大功能在“別”(區(qū)分)?!盾髯印ざY論》講了“別”就是“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比绻f,文身作為一種古禮,最初是平等性的圖騰觀念,然后有從生理上對人進行分類的成年禮,社會的再進一步演化,就會提升到別貴賤的等級標志。從越王的剪發(fā)文身而使越國大治看來,文身已經演進到別貴賤的功能了。文,這種在身體上刻縷圖像的行為,使自然之人變成社會之人和文化之人。文身是在儀式(原始古禮)中進行的。是儀式使文身具有了神圣性,同時文身之人在儀式中獲得的神圣使之成為儀式的核心。正是文身古禮內蘊著與后來精致化中華之禮同質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進成為中華之禮和中華之美的核心。(摘選自《新華文摘》刊文,略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齊桓公用“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之時,南面的楚也進入到以衣冠為禮的階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發(fā)文身為禮。B.從越王勾踐的剪發(fā)文身而使越國大治看來,在那時越國的文身古禮已經從最初的在生理上對人進行分類的成年禮演進到貴賤的功能了。C.百越地區(qū)古代的成人禮要斷發(fā)、拔牙、漆齒、文身,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儀式,才能夠從外觀感性上識別人的等級差別。D.古代百越諸族成人禮中的文身,是成人禮中最重要的一項。在那時只有“文”,人才達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才標志作為社會(氏族)人的完成。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分析到文身是百越的古俗,并引用《墨子·公孟》的文字表明越王勾踐的剪發(fā)文身是“以治其國”。B.到了宋代,詩人范成大還在《桂海虞衡志·志蠻》記載:“惟婢獲則不刺面。”這也證明了“文身”有對人進行等級區(qū)分的作用。C.文章以并列的方式論述了“剪發(fā)文身”與其他古禮一樣的三大共同點,并分析了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D.引用論證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文章通篇都是各種例子,增加了文章的內涵,同時使論述更具說服力。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論是越王還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他們都希望通過禮儀定式和禮制規(guī)范劃分人們的等級從而維護自己的政治夢想。B.從《淮南子·齊俗訓》:“中國冠笄,越人劗發(fā)?!蔽覀兛吹焦糯性貐^(qū)與百越地區(qū)成人禮的不同。中原各族男子成年行冠禮,女子成年行笄禮。C.越的剪發(fā)文身之禮與中原華夏之禮都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對人進行等級區(qū)分。按照荀子所說,這種區(qū)分就是讓“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D.文身古禮蘊涵著與后代精致化中華之禮同質的三大功能,是因為“文”已經演進成為中華之禮和中華之美的核心內容。參考答案:1.D
2.C
3.D【1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因果顛倒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A項,“南面的楚也進入到以衣冠為禮的階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發(fā)文身為禮”分析有誤原文“這時,東面的齊,南面的楚都進入到以衣冠為禮的階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發(fā)文身”。把范圍擴大到“百越”。B項,“從最初的在生理上對人進行分類的成年禮”分析有誤。原文倒數(shù)第三段是在假設條件下把禮的功能演進分為三個層次,而“最初”的是“平等性的圖騰觀念”,而不是“在生理上對人進行分類的成年禮”。C項,“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儀式,才能夠從外觀感性上識別人的等級差別”分析有誤。原文“文身作為禮的重要功能是對人的等級差別進行外觀感性上的標識”,所以并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儀式”。故選D?!?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對論述類文本的論據(jù)論證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論述話題是什么,觀點是什么。C項,“并分析了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分析有錯,文章沒有論述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D項,“文身古禮蘊涵著與后代精致化中華之禮同質的三大功能,是因為‘文’已經演進成為中華之禮和中華之美的核心內容”分析有誤,因果倒置。原文“正是文身古禮內蘊著與后來精致化中華之禮同質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進成為中華之禮和中華之美的核心”。故選D?!军c睛】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這類題目,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干,找準區(qū)位,然后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有這樣幾點:①根據(jù)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標之后,要根據(jù)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信息的區(qū)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④仔細對照,正確判斷。找準選項有關內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詩產生于西周的禮樂政治活動而非原始宗教儀式,是政壇言說的產物,與歌并不同源,但卻有著歌的一些元素。不過,它們的聯(lián)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樂。在西周,詩的言說主體的身份為朝廷官員,言說對象為君臣,言說內容自然也不能脫離政治,故“詩”一開始就承擔著政治言說的特殊功能?!秶Z?周語上》載厲王時的邵公說:“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笨梢娫娫谖髦軙r期的功能是補察時政。周代的禮樂政治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禮樂教化向臣民灌輸禮樂倫理道德觀念,所以周代設有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一工作。《禮記?孔子閑居》載孔子說:“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笨梢姡谥艽?,戰(zhàn)國以前的人將詩看做是禮樂的一部分,詩所承載的是禮樂道德的價值取向。歌則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質是音樂,適合抒情而不適合言事。歌是一種大眾表達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專門用來表達和傳播禮樂倫理道德,不可能用來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顯然已不能滿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詩”這一專門用于朝廷政治文體的產生和“歌”向“詩”的轉變。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樂,音樂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著愉悅作用,所以,適應著禮樂政治而產生的“詩”,很自然地繼承了宗教禮樂儀式之歌“音樂+語言”這一形式。將詩與音樂結合,有助于提高詩的地位。另外,當時的書寫工具不發(fā)達,借助音樂可以使詩便于傳播,更廣泛地發(fā)揮教化作用。詩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有利于承擔禮樂政治的職能。不過,即使是使用文字與音樂結合這一形式,詩也與歌不一樣。歌的語言和音樂的融合是原生態(tài)的存在。歌產生時,音樂與語言是相伴相隨的,沒有音樂不能謂之歌。詩則是先有文字,后來配樂,用于儀式的演唱。由于詩納入了周代“樂”的系統(tǒng),音樂和詩的對接才被固定下來,但配詩之樂是后來附加的。(選自趙輝《歌與詩的起源及原始功能異同》,有刪改)6.下列有關先秦“詩”與“歌”的比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詩是政壇言說的產物并為西周的禮樂政治服務,與起源于原始宗教儀式的的歌不同源。B.詩與歌雖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詩卻有歌的一些元素,它們的聯(lián)系方式只在音樂。C.“歌”向“詩”的轉變,是因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滿足通過禮樂教化臣民的需要。D.詩是先有文字,后來配樂用于儀式的演唱,而歌產生時是先有音樂,后來才有語言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詩在西周言說主體的身份是朝廷官員,所以詩就具有了政壇君臣關系政治言說的性質。B.從周代到戰(zhàn)國以前,人們把詩看作是禮樂的一部分,因為它所承載的是禮樂道德的價值取向。C.早期的歌適合于抒發(fā)個體的情感,借助音樂可以使歌便于傳播,更廣泛地發(fā)揮教化的作用。D.“詩”在繼承了宗教禮樂儀式之歌“音樂+語言”這一形式后,詩與音樂就開始結合起來。8.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在當時社會承擔著政治言說的兩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補察時政,二是向臣民灌輸禮樂倫理道德觀念。B.第一段中引用《國語》和《禮記》,論證了“詩”的產生與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禮樂政治活動的緊密聯(lián)系。C.通過與“歌”的大量比較分析,本文重點論述了“詩”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擔的更多的社會功能。D.本文作者認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歌”無法滿足統(tǒng)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產生了“詩”這種形式。參考答案:6.B
7.C
8.C點睛:此類題目答題時應注意分清答題的區(qū)域,錯誤設置一般為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瀏覽選項,在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比如本題,題干要求選出“下列有關先秦‘詩’與‘歌’的比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故考生應到文中圈出比較“詩”與“歌”的內容,然后再與選項比較。選項A中,“起源于原始宗教儀式的的歌”這一內容在文中不存在;C項涉及的段落較多,主要在倒數(shù)后三段;D項在最后一段。7.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的辨析。C項把歌和音樂割裂開來,是不正確的,因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質是音樂”,這兩者是一體的,另外借助音樂便于傳播,更廣泛地發(fā)揮教化作用的是“詩”而不是“歌”。學#8.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解答本題,應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內容,最后進行辨別。C項,“本文重點論述了‘詩’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擔的更多的社會功能”中“重點論述了‘詩’”不對,本文只是論述了二者的起源以及各自功能。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米趙
新和其他主食比起來,米飯,我是天天吃頓頓吃也吃不煩吃不厭,媳婦叫我“米蟲子”??墒怯幸粋€問題很是讓人添堵:米里的沙子太多,吃飯時總是很響亮很清脆地硌牙,碗里像有炸彈似的,吃得小心翼翼,吃得提心吊膽,吃著吃著吃出一肚子火,扔下飯碗了事。下頓飯還是這樣。我非常向往買些不帶沙子的米,吃個放心,吃個坦然,吃個舒暢,吃個歡喜。有一天單位組織下鄉(xiāng),先到了某個縣城,又從這個縣城下鄉(xiāng)到了某個鄉(xiāng)鎮(zhèn)。這個鎮(zhèn)子很大,恰逢集日,街市上人山人海,叫買叫賣,非常熱鬧。我在農貿市場擠擠碰碰地轉悠時,看見一個老漢蹲在那里賣米:那米雪白晶瑩,幽幽地閃著光,顆顆晶瑩剔透,玲瓏如玉。彎下腰細看細瞅細挑,沒有一粒沙子。戴上花鏡再看再瞅再挑,還是沒有沙子請了幾個人幫著看幫著挑,仍然沒有沙子。我很興奮,我很激動,忙問這米怎么賣。老漢鄭重其事地報了價錢,并且申明這米是自家產的,價錢雖然偏高了些,卻配得上米的品質。老漢問我要多少,我說:“豁出去了,要你100斤!”老漢很嚴肅地說:“同志,我這人光明正大,不遮不瞞,不欺不詐,你要100斤,我只能給你98斤?!蔽艺f:“老哥,別呀,2斤米我能做好幾頓飯呢!”老漢順手提過旁邊的一條口袋說:“分量保證給夠你,另外2斤就是這里邊裝著的沙子?!蔽掖蟪砸惑@:“沙子?”老漢平靜如水:“沙子?!蔽铱匆谎?,那沙子也是米粒般大小,雪白晶瑩,幽幽地閃著光,顆顆晶瑩剔透,玲瓏如玉。如果把這樣的沙子和米混在一起,肉眼凡胎,斷然看不出來。我說:“老哥,我光要米不要沙子。”老漢很憨厚地笑了:“同志,對不起,那我這米不賣。”我說:“不賣?那你咋不把沙子和米混到一起?”他說:“那不是坑人么?”我說:“你這也是坑人呀!”他說:“這坑和那坑可不一樣。這坑是明著坑,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我問心無愧;那坑是暗里坑,我怕有人罵我壞了良心,掘了我家的祖墳!”想想是這么個理,人家叫明唱響了,你完全可以不買嘛。又往深刻之處一想,就覺得這老漢很真誠很老實很厚道很可愛了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他不搞惟妙惟肖的偽裝,不作渾水摸魚的手腳!老漢60歲左右,一張松弛的皺紋縱橫的臉,一雙結滿老繭的手,嘴唇上的胡須叢里還有一粒黃色的飯渣。他的鞋也破了,露出半個腳趾頭。我說:“老哥,這米我買?!彪S即給了他100斤大米的錢,要了他98斤的米。老漢拉住我的手:“同志,你先別走,你還沒要我那2斤沙子哩?!蔽艺f:“我不要你的沙子!”老漢把錢退給我:“你不要沙子,就把大米還給我,我不占這份便宜!”我愣了。心想,這人真是有脾氣,不要他的沙子他還不依!老漢說:“我的沙子也是錢,那是經過加工的;你拿回城里種花養(yǎng)草,喂鳥喂雞,比大米用處還大哩?!笨粗虉?zhí)認真的樣子,我就要了他2斤沙子。午飯以后我又來到了集市上。走到賣米老漢那里,我突然看見有好幾個人把他抓住,正推推搡搡地押了他在街面上走。秋風蕭瑟,黃葉飄零,那老漢的腳步踉踉蹌蹌,留下一路汗腥。押著他的人憤怒地斥責:“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明目張膽地坑害顧客,讓人家買你的沙子!”又一個說:“你把那沙子摻和到米里賣,不就沒事了么?”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p>
)A.小說開頭細致描摹“我”吃米飯怕吃到沙子的神態(tài)。寫“我”對不摻沙子的米飯的渴望,給讀者以強烈的印象,并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做了鋪墊。B.小說中的“我”彎腰細看、戴上花鏡再瞅、請人幫著看,這一系列的做法既體現(xiàn)出對大米質量的不放心,又暗示“我”在以往買米的經歷中常吃虧上當。C.小說在敘述老漢與“我”的對話時,用了“鄭重其事”“嚴肅”“平靜”“憨厚”等詞對老漢進行神態(tài)描寫,突出他光明正大、不遮不掩、老實木訥的特點。D.小說中的“我”既是古詩的講述者,讓讀者感受真實可信;又是故事的參與者,由于“我”有愛吃米飯的特點,小說情節(jié)得以往下推進。E.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只有寥寥數(shù)筆,但意蘊頗豐,作者用“秋風蕭瑟,黃葉飄零”,既為深秋季節(jié)的寫實,又為突出老漢的慘淡生活。8.小說在寫到大米和沙子時都用到了“雪白晶瑩,幽幽地閃著光,顆顆晶瑩剔透,玲瓏如玉”的語句,這樣處理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9.老漢賣米不摻沙,卻又把沙子明碼標價和米一同售價。這種做法你怎么看?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參考答案:7.BD
8.這樣描寫大米,可以突出“我”對它的滿意,同時也表現(xiàn)出老漢的誠實。這樣描寫沙子,既說明它是老漢為顧客著想細細加工過的,是有用之物,又因其完全可以魚目混珠,但老漢卻不這樣做,突出老漢的美好品質。
9.示例一:老漢的行為值得同情。首先,賣米收入微薄,老漢“鞋破了,露出半個腳趾頭”,生活困窘,為了生計而不得已才這么做,其次,“我”吃米飯時常吃到沙子,可見米里摻沙是普遍現(xiàn)象,老漢要生存,又不想違背良知,實在無奈。示例二:老漢的行為可以理解。(如果答成“值得肯定”或“值得稱贊”,不得分),首先,老漢為生計雖將沙子與米等價出售,但他不把沙子摻到米里,不影響購買者食用。其次,老漢售賣的沙子經過要選加工,是有用之物,這和其他商販所摻的沙子不同;再次,老漢明確告訴購買者實情,這已不再是欺騙,只能說是為了謀生變相的漲價。示例三:老漢的行為是錯誤的,首先,“明著坑”也是坑,坑人總是不對的;其次,強迫消費者按米加買他的沙子,屬于強買強賣行為,不可原諒。的情節(jié)發(fā)展、主旨表達、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分析。點睛:向內挖掘的題目主要是對語句內涵的挖掘,答題時首先明確句子的內涵,不要脫離文本隨意作答。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對自己的啟示,答題時實現(xiàn)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后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論證,做到中心突出、簡單明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臨川靖惠王宏,字宣達,文帝第六子也。長八尺,美須眉,容止可觀。仕齊為北中郎桂陽王功曹史。宣武之難,兄弟皆被收。道人釋惠思藏宏。及武帝師下,宏至新林奉迎。建康平,為中護軍,領石頭戍事。天監(jiān)元年,封臨川郡王,位揚州刺史,加都督。
四年,武帝詔宏都督諸軍侵魏。宏以帝之介弟,所領皆器械精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為百數(shù)十年所未之有。九月,洛口軍潰,宏棄眾走。其夜暴風雨,軍驚,宏與數(shù)騎逃亡。諸將求宏不得,眾散而歸。棄甲投戈,填滿水陸,捐棄病者,強壯僅得脫身。宏乘小船濟江,夜至白石壘,款城門求入。臨汝侯登城謂曰:“百萬之師,一朝奔潰,國之存亡,未可知也??旨槿顺碎g為變,城門不可夜開?!焙隉o辭以對,乃縋食饋之。
宏妾弟吳法壽性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輒殺人。死家訴,有敕嚴討。法壽在宏府內,無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驃騎、揚州刺史。武帝注曰:“愛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焙曜月蹇谥當。牙?,都下每有竊發(fā),輒以宏為名,屢為有司所奏,帝每貰之。十七年,帝將幸光宅寺,有士伏于騾騎航待帝夜出。帝將行,心動,乃于朱雀航過。事發(fā),稱為宏所使。帝泣謂宏曰:“我人才勝汝百倍,當此猶恐顛墜,汝何為者。我非不能為周公、漢文,念汝愚故。”宏頓首曰:“無是,無是?!庇谑且宰锩狻6v恣不悛,奢侈過度,修第擬于帝宮,后庭數(shù)百千人,皆極天下之選。所幸江無畏服玩伴于齊東昏潘妃,寶直千萬。好食鯽魚頭,常日進三百,其它珍膳盈溢,后房食之不盡,棄諸道路。普通元年,遷太尉、揚州刺史,侍中如故。七年四月薨,自疾至薨,輿駕七出臨視。及薨,詔贈侍中、大將軍、揚州牧,謚曰靖惠。
(節(jié)選自《南史·卷五一》)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長八尺,美須眉,容止可觀
容止:儀容舉止
B.捐棄病者,強壯僅得脫身
捐:捐助
C.屢為有司所奏,帝每貰之
貰:寬容
D.死家訴,有敕嚴討
敕:君王的命令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部表明蕭宏“縱恣不悛”的一組是(
)(3分)
①夜至白石壘,款城門求入
②后庭數(shù)百千人,皆極天下之選③后房食之不盡,棄諸道路
④免宏者王者正法⑤法壽在宏府內,無如之何
⑥好食鯽魚頭,常日進三百A.①④⑤
B.②④⑤C.①③⑥
D.②③⑥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蕭宏相貌出眾,宣武之難時,兄弟被捕,是一名叫釋惠思的道人把他藏匿起來才逃過一劫。B.天監(jiān)四年,蕭宏受命統(tǒng)率大軍北伐,盡管裝備精良,但他畏敵如虎,梁軍營中因暴風雨軍心大亂,他率先逃亡,導致梁軍潰敗。C.京城附近每次有人圖謀不軌,都用蕭宏的名義,有人夜晚圖謀行刺武帝,也稱受蕭宏指使,令武帝痛心不已,蕭宏害怕得磕頭認罪。D.蕭宏屢受彈劾,生活放縱無度,卻榮華富貴不斷。他的所作所為,與梁武帝的縱容偏袒是分不開的。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宏妾弟吳法壽性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輒殺人。(3分)
(2)而縱恣不悛,奢侈過度,修第擬于帝宮。(3分)
(3)其它珍膳盈溢,后房食之不盡,棄諸道路。(3分)
參考答案:9、B(捐:拋棄)10、D(①是表現(xiàn)蕭宏膽小怯懦,臨陣脫逃。④是蕭武帝的話,表現(xiàn)他對蕭宏的縱容。)11、C(蕭宏并沒有認罪,而是辯解“不是這樣的”)12、(1)蕭宏侍妾的弟弟吳法壽性情粗魯狡猾,倚仗蕭宏的勢力無所畏忌,隨意殺人。(“恃”1分,“輒”1分,句子大意1分)(2)但是蕭宏放縱妄為不思悔改,奢侈過度,仿照皇宮的樣式修造府第。(“悛”1分,“擬”1分,句子大意1分)(3)其它山珍海味充足有余,后房姬妾吃不完,都扔到路上。(“盈溢”1分,“諸”譯為“之于”1分,句子大意1分)參考譯文:臨川靖惠王蕭宏,字宣達,是文帝的第六個兒子。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動作舉止都很優(yōu)雅。出仕南朝齊為北中郎將桂陽王功曹史。當他哥哥蕭懿被害時,兄弟們都被逮捕。道人釋惠思將他掩藏起來。等梁武帝大軍沿江而下,蕭宏到新林去迎接。建康平定后,他為中護軍,領石頭戍事。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封臨川郡王,為揚州刺史,并加都督。
天監(jiān)四年,梁武帝下詔命令蕭宏都督諸軍入侵北魏。蕭宏作為梁武帝的弟弟,所領諸軍都器械精新,軍容十分嚴整,北方人認為是一百多年以來從未有過的。九月,駐在洛口的梁軍潰散,蕭宏丟棄軍眾逃走。這一夜下暴風雨,梁軍驚亂,蕭宏帶數(shù)名騎兵首先逃走。諸將尋找不到蕭宏,就四散而歸。丟棄鎧甲,扔下矛戈,河流田野,到處都是梁軍的兵甲輜重?;疾≌叨急粧仐壊还?,強壯的將士僅僅得以脫身。蕭宏乘小船渡過長江,夜晚來到白石壘,叩城門請求入城。臨汝侯蕭淵獻登城對他說:“百萬大軍,一下四散奔潰,國家的存亡還尚未可知??峙录槿顺藱C作亂,城門不可在晚上打開?!笔捄隉o言以對,于是城上吊下食物來讓他們吃。蕭宏侍妾的弟弟吳法壽性情粗魯狡猾,倚仗蕭宏的勢力無所畏忌,隨意殺人。死者家屬告狀,梁武帝下敕嚴加追討。吳法壽躲入蕭宏的府第,有關部門無計可施。梁武帝親自下制書命令蕭宏將人交出,當天就將吳法壽正法,為死者償命。御史臺上奏請求免除蕭宏的司徒、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職務。武帝說明道:“愛惜蕭宏是兄弟私親,免除蕭宏是王者正法,允許所奏。”蕭宏自從洛口大敗之后,常懷慚愧憤恨之心,京城附近每次有人圖謀不軌,都用蕭宏的名義,因此,他屢次被有關部門所彈劾,梁武帝每次都加以寬恕。天監(jiān)十七年,梁武帝將要到光宅寺去,有人潛伏在騾騎航等待梁武帝夜晚出行。梁武帝將要走時突覺心中一動,就從朱雀航經過。事情被發(fā)覺后,這人宣稱是受到蕭宏的指使。梁武帝流著淚對蕭宏說:“我的人才勝過你一百倍,作天子還恐怕會被推翻,你如何能行呢?我不是不能象周公、漢文帝那樣誅殺兄弟,只是考慮你是過于愚笨了。”蕭宏叩頭說:“絕無此事,絕無此事?!庇谑且蜃锉幻夤佟6趴v妄為不改,奢侈過度,仿照皇宮的樣式修造府第,后庭有數(shù)百千人,都是從天下精選而來。他所寵幸的江無畏的服飾器物與齊東昏侯潘妃的相似,寶貴的鞋子價值千萬。他喜好吃鯽魚頭,經常每天要進三百條魚,其它山珍海味充足有余,后房姬妾吃不完,都扔到路上。普通元年,遷任太尉、揚州刺史,侍中如從前一樣。普通七年四月去世。自從他得病到去世,梁武帝七次前去探視。蕭宏死后,梁武帝下詔追贈侍中、大將軍、揚州牧,賜給謚號稱靖惠。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安童,木華黎四世孫,霸突魯長子也。中統(tǒng)初,世祖追錄元勛,召入長宿衛(wèi),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刺氏,昭?;屎笾ⅲ?。世祖一日見之,問及安童,對曰:“安童雖幼,公輔器也?!笔雷嬖唬骸昂我灾俊睂υ唬骸懊客顺嘏c老成人語,未嘗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悅。四年,執(zhí)阿里不哥黨千余,將置之法。安童侍側,帝語之曰:“朕欲置此屬于死地,何如?”對曰:“人各為其主,陛下甫定大難,遽以私憾殺人,將何以懷服未附?”帝驚曰:“卿年少,何從得老成語?此言正與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戶。辭曰:“今三方雖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謬膺重任,恐四方有輕朝廷心。”帝動容,有間曰:“朕思之熟矣,無以逾卿。”八年,陜西省臣也速迭兒建言,比因饑饉,盜賊滋橫,若不顯戮一二,無以示懲。敕中書詳議,安童奏曰:“強、竊均死,恐非所宜,罪至死者,宜仍舊待報?!睆闹?。二十三年夏,中書奏擬漕司諸官姓名,帝曰:“如平章、右丞等,朕當親擇,余皆卿等職也?!卑餐嘣唬骸氨嚷勈ヒ庥薪虨槎?,臣猥承任使,若所行非法,從其舉奏,罪之輕重,惟陛下裁處。臣謂銓選之法,自有定制,其尤無事例者,臣常廢格不行,慮其黨有短臣者,幸陛下詳察。”帝曰:“卿言是也。今后若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倍哪?,宗王乃顏叛世祖親討平之宗室詿誤者命安童按問多所平反嘗退朝自左掖門出諸免罪者爭迎謝或執(zhí)轡扶上馬安童毅然不顧有乘間言于帝曰:“諸王雖有罪,皆帝室近親也,丞相雖尊,人臣也,何悖慢如此!”帝良久曰:“汝等小人,豈知安童所為?特辱之使改過耳。”三十年春正月,以疾薨于京師樂安里第。(節(jié)選自《元史?列傳第十三》)3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宗王乃顏叛世祖/親討平之/宗室詿誤者命安童/按問多所平反/嘗退朝/自左掖門出/諸免罪者爭迎謝/或執(zhí)轡扶上馬/安童毅然不顧/B.宗王乃顏叛/世祖親討平之/宗室詿誤者/命安童按問/多所平反/嘗退朝自左掖門/出諸免罪者/爭迎謝或執(zhí)轡/扶上馬/安童毅然不顧/C.宗王乃顏叛/世祖親討平之/宗室詿誤者/命安童按問/多所平反/嘗退朝/自左掖門出/諸免罪者爭迎謝/或執(zhí)轡扶上馬/安童毅然不顧/D.宗王乃顏叛世祖/親討平之/宗室詿誤者/命安童按問/多所平反/嘗退朝自左掖門/出諸免罪者爭迎謝/或執(zhí)轡扶上馬,安童毅然不顧/3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公輔,古代指三公、四輔,均為天子之佐,借指宰相一類的大臣。文中說安童“公輔器也”,是說他有輔佐天子的才干。B.食邑,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封地(包括勞動者),到元代成為一種賜予宗室和高官的榮譽。C.銓選,唐宋元明清時期朝廷選用官吏的一種制度。除最高職官由皇帝親自任命外,一般都由吏部按照規(guī)定選補某種官缺。D.薨,古代稱諸侯或有封爵的高官的死叫做“薨”。從漢朝開始皇后的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的官員的死也都叫“薨”。3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安童少年老成,受到器重。他十三歲為官,閑暇時多與老臣們交流,不與年輕人接近;在如何處置阿里不哥黨羽一事上,其見解合乎皇上心意,受到皇上器重。B.安童謙虛謹慎,不貪名利。朝廷封他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增食邑到四千戶,他推辭說自己年輕,難當重任,他關心的是朝廷在天下四方的名望威信。C.安童秉公執(zhí)法,嚴格選官。陜西地方官也速迭兒建議殺一兩個盜賊,以示懲戒,他則不同意這種做法,認為只有犯死罪的才能上報處死;在選官問題上,他堅持原則,從嚴把關。D.安童對待宗室,用心良苦。那些因受牽連而入罪的宗室成員,經安童審查而被平反,他們對安童懷感恩之心,但安童故意不理睬他們,有人便在皇上那里說安童壞話,皇上批評他們品質惡劣,人格低下,不理解安童。參考答案:31.C
32.D
33.D【3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本題“世祖”為“親討平之”的主語,其前停頓,排除AD;“自”解作“從”,“自左掖門出”為完整結構,前后停頓,排除B。本句大概意思是:宗王乃顏反叛朝廷,世祖親自討伐平叛。(以前)受牽連入罪的宗室,皇帝命令安童查究審問,多數(shù)宗室被平反。有一次,安童從朝堂上下來,從左掖門出宮,那些被免除罪責的宗室爭著迎上前表示感謝,有的還手執(zhí)馬韁繩扶他上馬,安童一概不予理睬。故選C項?!?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D項,從漢朝到清朝,皇后的死都叫“崩”。死后追封的不算,被廢的也不算。故選D項。【3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考生應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然后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從歷年高考出題規(guī)律來看,這類題目常涉及人物行為舉止、人物主張、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選文的綜合性八類信息的篩選。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準區(qū)間,把準對象,切忌張冠李戴,忌斷章取義,無中生有。D項,“那些…被平反”錯,原文第四段“多所平反”;對“小人”意思理解錯,“汝等小人”中的“小人”指沒有見識、氣量狹小之人。故選D項。【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參考譯文:安童,是木華黎的四世孫,霸突魯?shù)拈L子.中統(tǒng)初年,世祖皇帝為追念功臣,把他召入長宿衛(wèi),這時安童才十三歲,官位已在百官之上.他的母親是弘吉剌氏,昭?;屎蟮慕憬悖S便出入禁宮.世祖有一天看見她,問到安童的事,她回答說:“安童雖然年紀小,但是輔佐皇帝的人才”.世祖說:“你從哪里知道的呢?”她回答說:“每次退朝時,他一定和老臣們講話,從未親近一個年輕人,我是通過這個知道的.”世祖很高興.中統(tǒng)四年,抓到阿里不哥的黨羽一千多人,將要以法處置.安童在皇帝旁邊侍候,皇帝對他說:“我將要治這些人的死罪,怎么樣?”安童回答說:“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主人,如今您剛平定天下,就因為私人的仇恨殺人,這樣怎樣來收服至今未歸附的人呢?”皇帝很驚奇地說:“你年紀輕輕,怎么說的話如此老道?你說的正合我的意思.”因此特別器重他.至元二年秋八月,官封光祿大夫、中書右丞相,食邑增加至四千戶.安童推辭說:“如今雖然三個方向已經平定,但江南尚未歸附.我這么年輕,就被委以這么重的任務(或:錯誤地承受重任),恐怕各個地方會輕視朝廷.”皇帝深受感動,過了一會兒說:“我已經考慮成熟,沒有人比你合適.”至元八年,陜西省地方官也速迭兒建議,由于他那里連年饑荒,盜賊橫行,如果不公開殺他一兩個,不能顯示對他們的懲罰.皇帝下詔書至中書省讓他們詳議,安童上奏說:“把強盜、竊賊均處死,恐怕不合適,犯了死罪的應該按照舊例上報待批(處死).”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二十三年夏,中書省奏擬漕司官員的名單,皇帝說:“像平章、右丞等這樣的官職我親自任命,別的你們就定吧,這是你們的職責.”安童上奏說:“最近聽說皇帝您希望依靠近臣為您的耳目,我不才而接受任命,如果近臣行為不法,聽從人們舉報,罪的大小,請皇帝您裁定.我認為所謂的甄選官吏的方法,自有明確的規(guī)定,那些根本沒有先例的規(guī)定,我常常廢除不執(zhí)行,(另一種翻譯:那些特別沒有作為的官員,我常常廢棄不任用),考慮到(因此)他們同黨之中有說我壞話的,希望陛下您詳細審察.”皇帝說:“你說得對.今后若再有像近臣那樣徇情枉法者,不要任用;有妄自上奏的,就來告訴我.”二十四年,宗王乃顏反叛朝廷,世祖親自討伐平叛.(以前)受牽連入罪的宗室,皇帝命令安童查究審問,多數(shù)宗室被平反.有一次,安童從朝堂上下來,從左掖門出宮,那些被免除罪責的宗室爭著迎上前表示感謝,有的還手執(zhí)馬韁繩扶他上馬,安童一概不予理睬.有人趁機向皇帝說:“諸位王室成員即使有罪,都是皇室的近親,丞相雖然尊貴,也只是人臣啊,為什么違逆不敬如此啊!”皇帝很久才說:“你們這些沒有見識、氣量狹小之人,哪里理解安童所作所為的用意呢?安童故意侮辱他們是讓他們改過自新?。比甏赫?,安童因為疾病死在京城樂安里的府第里.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題。卞望之,濟陰人也。望之斷裁切直,有名譽。成帝即位,行登基大典,司徒王導以疾不至。望之正色于朝曰:“王公豈社稷之臣邪!大典之際,寧是人臣辭疾之時!”【①】聞之,乃輿疾而至。時上召樂謨?yōu)榭ぶ姓?,召庾怡為廷尉評,謨、怡各稱父命不就。望之奏曰:“若人各私其子,則為王者無人。如此則先圣之言廢,君臣之道散。謨父廣以平夷稱,怡父珉以忠篤顯,受寵圣世,身非己有,況及后嗣而可專哉!若順【②】之意,則人皆不為郡中正,人倫廢矣。順【③】之意,則人皆不為廷尉評,刑辟息矣。一切不得以私廢公。”朝議以為然。望之勤于吏事,以褒貶為己任,欲軌正督世,不肯茍同時好,然性不弘裕,才不副意,故為諸名士所少,而無卓爾優(yōu)譽。或謂之曰:“卿恒無閑泰,不亦勞乎?”望之曰:“諸君恢弘道德,風流相尚,執(zhí)鄙吝者,非望之而誰!”時庾亮將征蘇峻,言于朝曰:“峻狼子野心終必為亂今征之為大司馬籠其心釋其權縱不順命為禍猶淺若復經年為惡滋蔓不可復制此晁錯勸漢景帝早削七國事也?!北姵冀詿o異。望之固爭,謂亮曰:“峻擁強兵,多藏無賴,且逼近京邑,若為司馬,危及朝廷。宜深思遠慮,恐未可倉卒?!绷敛患{。后峻果稱兵。詔以望之為領軍將軍,望之率眾與峻大戰(zhàn)西陵,為峻所破,六軍敗績。望之時發(fā)背創(chuàng),猶未合,力疾而戰(zhàn),率數(shù)百人,攻賊麾下,苦戰(zhàn),遂死之,時年四十八。二子事親孝,相隨赴賊,同時見害。及峻平,朝議追謚望之。尚書郎弘訥曰:“死事之臣古今所重。望之正色在朝,見危授命。賊峻造逆,戮力致討,父子并命,可謂破家為國,守死勤事?!彼熳分u望之為“
”。(取材于《晉書》)8.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司徒王導以疾不至
以:認為B.寧是人臣辭疾之時
寧:難道C.則為王者無人
為:成為D.望之固爭
固:本來10.“若人各私其子”中的“私”意為
,與《鄒忌諷齊王納諫》“
,
”中的“私”意思相同;“諸君恢弘道德”中的“恢弘”意為
,與《出師表》“
”中的“恢弘”意思相同;“二子事親孝”中的“事”意為
,與《夢游天姥吟留別》“
”中的“事”意思相同;“戮力致討”中的“戮力”意為
,與《鴻門宴》“
”中的“戮力”意思相同。(8分)11.根據(jù)文意,文中①②③處依次填入的人名是
、
、
。(3分)12.“謚”是古代人死后,根據(jù)其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給予的評判性稱號,所用的字一般有固定的含義。根據(jù)下列對謚字含義的解說,最適合填入文章結尾橫線處的一項是(3分)德美才秀曰文
清白守潔曰正
恤民除害曰武
賢德信修曰穆慮國忘家曰忠
直道不撓曰貞
慈惠愛親曰孝
遏惡揚善曰明A.文正
B.武穆
C.忠貞
D.孝明1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卞望之認為個人利益應該服從國家利益,得到了群臣的贊同。B.卞望之對人要求嚴苛,連自我評價也是見識淺陋,固執(zhí)小氣。C.庾亮想討伐蘇峻,卞望之認為蘇峻實力過強,不可輕舉妄動。D.與蘇峻作戰(zhàn)時,卞望之從敵后包圍進攻,但未及合圍就兵敗。14.請把第二段中畫線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5分)參考答案:8.峻狼子野心/終必為亂/今征之為大司馬/籠其心/釋其權/縱不順命/為禍猶淺/若復經年/為惡滋蔓/不可復制/此晁錯勸漢景帝早削七國事也9.B10.偏愛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發(fā)揚
恢弘志士之氣侍奉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合力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11.王導(或“導”)、樂廣(或“廣”“謨父”“謨父廣”)、庾珉(或“珉”“怡父”“怡父珉”)12.C13.A14.卞望之在政務上很勤勉,把表揚和批評時政當作自己的責任,想要矯正監(jiān)督世風,不肯隨便贊同世俗的喜好,但他性格不寬宏,才華與志向不匹配,所以被眾多名士輕視,沒有出眾的好名聲。1.文言斷句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分析,同時可以借助句中的一些標志詞進行判斷,如:“若”“今”“此”之前經常停頓等等?!叭魪徒浤?為惡滋蔓/不可復制”也可斷作“若復經年為惡/滋蔓不可復制”。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因為,C.為了,D.堅持。3.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和名句默寫,應當結合語境考慮實詞的意義,翻譯意思對即可。默寫句中有錯該句不得分。4.本題考查文言文省略句,應根據(jù)具體語境進行判斷,第一空“聞之,乃輿疾而至”應是王導;第二空和第三空根據(jù)“時上召樂謨?yōu)榭ぶ姓兮租鶠橥⑽驹u”“謨父廣以平夷稱,怡父珉以忠篤顯”等信息綜合可知應填寫樂廣(或“廣”“謨父”“謨父廣”)或庾珉(或“珉”“怡父”“怡父珉”)。5.解答該題,首先要結合文章中卞望之的具體事跡,然后再結合題目中的信息“慮國忘家曰忠”“直道不撓曰貞”可以確定答案為C。6.B.“見識淺陋,固執(zhí)小氣”有誤,C.“庾亮想討伐蘇峻”“不可輕舉妄動”有誤,D.“從敵后包圍進攻,但未及合圍就兵敗”有誤。7.文言文句翻譯一般是按點給分,可以找出句中重點字詞并做準確的翻譯,一般的實詞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為考查的重點。翻譯文中畫線句應注意:“軌正”、“時好”、“副”、“為……所”、“少”等的意思.
【文言文參考譯文】卞望之是濟陰冤句人。卞望之(對國事)判斷決定懇切率直,有好的聲譽。成帝即位,舉行登基大典時,司徒王導因為生病沒有到場。卞望之在朝廷上嚴肅地說:“王公難道不是國家的重臣嗎?重大典禮的時候,難道此時是臣子因病請假的時候嗎?”王導聽說這話后,就乘車帶病前來。當時皇上征召樂謨做郡中正,征召庾怡做廷尉評,樂謨、庾怡各自表示(遵從自己的)父親的意思(所以)不去就職。卞望之上奏說:“如果人人各自偏愛自己的孩子,那么(就)為君王(做事的)人(就)沒有了。像這樣的話先世圣人的言論就會失去作用,君臣之道就會混亂。樂謨的父親樂廣因掃平蠻夷而被稱贊,庾怡的父親庾珉因忠誠篤實而名聲顯赫,(這二人)在(如今的)圣明之世受到重用,(他們)本身(都)不屬于自己,何況延及到(他們的)后代(怎么)還能(替他們)做決定呢?如果順應樂謨父親的心意,就人人都不做郡中正了,君臣關系就會失去效用。(如果)順應庾怡父親的心意,那么人人都不做獄官,刑律就會失去作用。一切(人)不能因為私利而使朝廷利益受損?!背⑸先撼甲h論(都)認為(卞望之說的)對。卞望之在政務上很勤勉,把表揚和批評(時政)當作自己的責任,想要矯正監(jiān)督世風,不肯隨便贊同世俗的喜好,但(他)性格不寬宏,才華與志向不匹配,所以被眾多名士輕視,沒有出眾的好名聲。有人對他說:“你總是沒有閑暇之時,不也太辛勞了嗎?”卞望之說:“諸位君子發(fā)揚道德,追求美好,做庸俗之事的人,除了我卞望之還有誰呢!”當時庾亮想要征召蘇峻,(他)在朝堂上說:“蘇峻(有)小狼一樣兇殘的本性,最終一定會作亂。(如果)征召他做大司馬,籠絡他的心,解除他的權利,即使(他)不聽從(朝廷的)命令,造成的禍患也會比較小。如果(不這樣做)再過一年,(他)作惡滋長擴大,(就)無法再制約(他)了。這(就相當于)晁錯勸漢景帝早點削弱七國兵權這件事?!北娢淮蟪级紱]有不同意見。卞望之堅持爭辯,對庾亮說:“蘇峻擁有強大兵力,招攬了很多刁蠻強橫之人,而且(他的部隊)逼近京城,如果(讓他)做大司馬,(就會)危及朝廷。應該深入思考,長遠考慮,恐怕不能倉促(這樣做)?!扁琢翛]有聽從。后來蘇峻果然發(fā)兵。朝廷下令讓卞望之做率領部隊的將軍,卞望之率領部隊(在)西陵與蘇峻大戰(zhàn),被蘇峻打敗,軍隊大敗。卞望之當時背瘡發(fā)作,還未愈合,奮力抗戰(zhàn),率領數(shù)百人,攻打到叛賊軍隊中,苦苦作戰(zhàn),于是為國而死,終年四十八歲。(他的)兩個兒子侍奉父母非常孝順,跟隨(父親)與賊人作戰(zhàn),同時被害。等到蘇峻之亂平定,朝廷商議追贈卞望之謚號。尚書郎弘訥說:“(為國家的)事而死的大臣(是)古今(都)器重的。卞望之在朝廷之上態(tài)度嚴肅,在危急時刻獻出(自己的)生命。逆賊蘇峻造反,(卞望之父子)合力討伐,父子共同(獻出)生命,可以說是犧牲家庭為國家(做貢獻),勤于國事直到身死。”于是追贈望之謚號為“忠貞”。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提取下列材料的主要信息,整合成一個單句,對“大氣科學”作一解說。(可適當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①大氣科學是研究大氣的各種現(xiàn)象演變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②這些現(xiàn)象包括人類活動對它的各種影響。③大氣科學還是研究如何利用這些規(guī)律為人類服務的科學。④大氣科學研究對象主要是覆蓋整個地球的大氣圈。
參考答案:大氣科學是以覆蓋整個地球的大氣圈為研究對象,研究大氣的各種現(xiàn)象(包括人類活動對它的影響)演變規(guī)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規(guī)律為人類服務的一門學科。(4分。主要信息2分,漏一條扣1分;單句2分)
略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大多數(shù)受訪者表示:為了緩和人口迅速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和財政壓力,有必要推遲退休。然而,誰都不知道該如何實施。B.通過這段公訴內容不難看出:身為高官子弟的他在近幾年中多次依靠哥哥、姐姐和姐夫大肆斂財。C.2016年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以國家和上海市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jù),以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為目標,凸顯規(guī)范管理、優(yōu)化服務、促進公平的特點。D.這世間口若懸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楊震一般,話從口出后即使無人監(jiān)督,心卻一如既往遵從己言卻是寥寥無幾。參考答案:CA.搭配不當,“緩和”與“壓力”不搭配,應將“緩和”改為“緩解”;B.表意不明,是“他”“多次依靠哥哥、姐姐和姐夫大肆斂財”還是“他”“多次依靠哥哥、姐姐”“和姐夫大肆斂財”,在“姐夫”后加“三個人”;C.正確;D.成分殘缺,“卻是”前缺少主語,應在“卻是”前加“的人”或“者”;故選:C.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從悠久的文明傳統(tǒng)里,我們能
哪些有利于解決當代問題的精神財富?中華民族長期與周邊民族和平相處,并創(chuàng)造性地吸收、轉化外來文化,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一智慧值得當代中國社會借鑒。敦煌大量莫高窟里的壁畫,以文物形式表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胸懷,提醒我們:在文化發(fā)展方面永遠不能
、停滯不前。中華文化就像長江、黃河一樣,不斷接納不同的文化支流,最終匯入人類文明的汪洋大海。這一類自然與文明高度重疊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中國的現(xiàn)代化,要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上,扎根于
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礎之上?;仡櫽凭玫闹腥A文化傳統(tǒng),并不是要
,而是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造福當代中國人,進而為全人類的幸福作出中華民族應有的貢獻。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汲取
墨守成規(guī)
豐富
沾沾自喜B.吸取
墨守成規(guī)
豐富
趾高氣揚C.吸取
故步自封
豐厚
趾高氣揚D.汲取
故步自封
豐厚
沾沾自喜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畫,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胸懷B.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畫,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胸懷C.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畫,以文物形式表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胸懷D.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畫,以文物形式表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胸懷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中國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將這些自然遺產打上了人類文明的深刻烙印。B.這些打上了人類文明深刻烙印的自然遺產,正是中國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的體現(xiàn)。C.這些自然遺產打上了人類文明的深刻烙印,正是中國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的體現(xiàn)。D.中國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體現(xiàn)在這些打上了人類文明的深刻烙印的自然遺產上。參考答案:17.D
18.B
19.B【17題詳解】本題考查詞語的使用。解答詞語題,一般從以下地方思考: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三、要注意詞語使范圍,搭配的對象;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lián)的信息;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xiàn)象。汲?。褐赶裎∷忠粯拥匚∮杏玫臇|西,常與“營養(yǎng)”“知識”“財富”等連用。吸?。何?,取得,常與“經驗”“教訓”搭配。文段中指吸取哪些有利于解決當代問題的精神財富,故選用“汲取”。墨守成規(guī):守著老規(guī)矩不肯改變。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現(xiàn)狀,不求進步。文段中側重在文化發(fā)展方面不能安于現(xiàn)狀,“停滯不前”,故選用“故步自封”。豐富:(物質財富、學識經驗等)種類多或數(shù)量大。豐厚:豐富,多而厚實。文段中修飾“文化基礎”,故選用“豐厚”,強調厚實的基礎。沾沾自喜: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文段中,強調不要因“回顧悠久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而產生得意的情緒,故選用“沾沾自喜”。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能力。解答語病類題目,先抓典型的語病標志,比如兩面詞、判斷詞、并列動詞,然后壓縮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殘缺、是否搭配等。所給畫線句子中,“敦煌大量莫高窟里的壁畫”,語序不當,應改為: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畫;“以文物形式表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胸懷”中“表現(xiàn)”與“胸懷”搭配不當,把“表現(xiàn)”改為“展示”。故選B。【19題詳解】本題考查補寫句子的能力。首先認真閱讀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據(jù)空句的位置來判斷,還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的提示來分析需要補寫的內容。要求語意連貫,邏輯嚴密,還要注意字數(shù)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銜接。上文說的是“這一類自然與文明高度重疊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括號中內容應該承接上文,主語應是與“自然與文明”有關,排除AD;B項中“打上人類文明深刻烙印”做定語,把主語“這些自然遺產”強調出來,并與下文中“正是中國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的體現(xiàn)”銜接緊密,排除C。故選B。1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最多不超過20個字。我國古代《樂記》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边@就是說,音樂是人的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而這種情感①____。這種解釋,是比較符合實際的。當然②____,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中描寫軍旅之聲,二胡曲《空山鳥語》中模仿鳥鳴之聲;而更多的樂曲是并不直接再現(xiàn)什么生活景象,而是表現(xiàn)某種情緒和感情。與其說二胡曲《二泉映月》是再現(xiàn)無錫惠泉的月夜景色,倒不如說它是③____。即使在上述描寫性的樂章里,也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充滿創(chuàng)作者的感情的。參考答案:①則是由外界客觀現(xiàn)實所激發(fā)起來的;②也有直接描寫現(xiàn)實景象摹仿生活音響的樂章;③表現(xiàn)一個貧苦藝人被此情此景激起的哀怨之情。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根據(jù)文意填空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前后文的照應,以及語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感于物而動”,第②空注意后面的“直接再現(xiàn)什么生活景象”,第③空注意前文“情緒和感情”。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寫作。有這樣一則《孩子在為誰而玩》的寓言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fā)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你在為誰而玩?”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請聯(lián)系實際寫出白己的感悟與思考。不許抄襲、套作,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誰買走了我們的快樂?有一個故事:一游客被各種欲望所累,弄得身心俱疲。他向寺院的禪師請教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住持微微一笑,把來客帶到寺院外的山坡上。只見滿山的灌木,有的剛被修剪的整整齊齊,儼然一處風景;有的正待修剪,顯得很雜亂。游客輕聲嘆息:“自由生長的枝條經常被人為剪掉,太可惜了!”禪師對客人說:“施主,我只希望你能發(fā)現(xiàn),原來剪去的部分,又會重新長出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美觀。瘋長的灌木,經常修剪,才能成為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边@個故事和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相通的,有人贊賞題中老人做事講究策略,他不過用了45美分,就機智地換來了自己的安靜,如果他大聲呵斥,不光傷害了孩子,而且極有可能適得其反;也有人說這個老人老謀深算,利用孩子的單純,利用人性的貪婪,輕易地奪走了孩子的快樂。而這群原本快樂無比的小孩子,為什么不再快樂呢?如果從來就沒有人因為他們快樂而給錢,他們肯定會一直快樂下去,可有了金錢的誘惑,并且這種誘惑越來越不能滿足自己的貪欲時,快樂就消失了。那么,到底是誰買走了天真可愛的孩子的快樂?不是老人,是孩子的貪欲!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這些孩子呢?滾滾紅塵,有太多的誘惑,金錢、權勢、感情、榮譽等等,人總是有著貪婪的本性。當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的時候,渴盼著吃飽穿暖,有一間遮風擋雨的房子,可當這一切都滿足了的時候,又想著穿漂亮、吃珍饈、住豪宅;當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時候,企盼愛情,渴望一個溫馨的小家,可一切都有了的時候,又期盼著新的激情。人呀,總是在一個個的誘惑面前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原本應該屬于自己的快樂。莊子寧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愿高居楚國相位;陶淵明寧愿“采菊東籬下”,也不愿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李白寧愿騎著他白鹿“訪名山”,也不“摧眉折腰事權貴”,使他不得開心顏。他們抵抗了誘惑,遠離了爾虞我詐,遠離了是是非非,也保持了自己的高潔。他們是一棵棵孤獨的樹,是一棵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自己心靈月亮的樹。古月之下孤獨的樹,也就有了一種別樣的美麗。無邊欲望淹沒了經營者純潔的品性,埋葬了他們的社會責任與良知,失去了人之本心和初衷。由此看來,修剪瘋長的欲望,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淡泊名利顯得尤為重要。無論在過去,當下,還是將來,害人之心都是不可有的,否則出了事端便不可原諒,必須嚴懲不貸?!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潛,“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維,“斗酒十千恣歡謔”的李白,無不拋卻俗世欲望靜心領略自然美景。有了那顆無欲無求的明凈之心,才能遠離凡塵喧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課間十分鐘》教案(5篇)
- 2025年重慶市安全員知識題庫及答案
- 莆田學院《數(shù)據(jù)結構(Jav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學院《土地測量與評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邯鄲科技職業(yè)學院《風電機組設計與制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治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额A算管理模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揚州環(huán)境資源職業(yè)技術學院《通風空調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XX森林康養(yǎng)度假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防災減災地質災害防御應對講座培訓課件ppt
- 小學奧數(shù)七大模塊思維導圖課件
- 火力發(fā)電廠OVATION 與西門子控制系統(tǒng)之間通訊實現(xiàn)
- 2022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
- 我長大以后【經典繪本】
-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閘閥
- 中國濕疹診療指南
- 國家電網(wǎng)有限公司電網(wǎng)數(shù)字化項目工作量度量規(guī)范應用指南(2020版)
- 電子商務文案寫作教學ppt課件(完整版)
- JJF 1445-2014落錘式沖擊試驗機校準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