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愛蓮說》課件_第1頁
《短文兩篇-愛蓮說》課件_第2頁
《短文兩篇-愛蓮說》課件_第3頁
《短文兩篇-愛蓮說》課件_第4頁
《短文兩篇-愛蓮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說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同學們,你們知道蓮花嗎?蓮花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問題小劇場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解答蓮花象征著高潔、清雅。那么,你們想過為什么蓮花會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表達對蓮花深深喜愛的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周敦頤是如何通過文字來表達他對蓮花的熱愛的。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說”這種文體,積累文言詞語,背誦課文。2.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作品主旨,學習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3.感受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學習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作者簡介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原名敦實,避英宗舊諱改為敦頤。北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宋代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堂講學,世稱“濂溪先生”。他一生為人清廉剛正、傲岸不阿,死后謚號“元公”。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寫作背景本文是周敦頤在南康郡(今屬江西)任職時寫的。他曾于府衙東側(cè)挖了一方蓮池,在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愛蓮花之潔白,感宦海之渾濁,寫下了這篇《愛蓮說》。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文體知識“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代表作有《愛蓮說》《馬說》等?!罢f”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堂任務快速閱讀課文,嘗試給課文劃分節(jié)奏(3min)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愛蓮說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生字熟讀周敦頤(

甚蕃(

淤泥(

濯清漣(

褻玩(

)鮮有聞(

噫(

)yífánxiǎnzhuóliánxièyīyū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文賞析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非常,很多只指唐朝從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文賞析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我河溝、池塘里積存的污泥沾染(污穢)更加聳立的樣子水波洗艷麗豎立親近而不莊重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文賞析3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以為,認為隱居避世。這里是說菊花不與別的花爭奇斗艷有道德的人嘆詞,表示感慨少聽說應當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文賞析課文翻譯正文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非常喜愛牡丹。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文賞析課文翻譯正文譯文我則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jīng)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蓮的柄)內(nèi)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遠聞更加清芬,潔凈地挺立(在那里),(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賞玩。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文賞析課文翻譯正文譯文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應當人很多了。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深入探究問1:請讀出文中描寫蓮的語句,看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又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描寫角度語句蓮的特點生長環(huán)境體態(tài)香氣風度氣質(zh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不同流合污高潔、質(zhì)樸正直、不牽連攀附、香氣遠播潔凈、雅致、端莊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深入探究問2:文中的愛菊、愛蓮、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分別是什么?答:①愛菊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是隱居避世。②愛蓮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是追求高潔品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③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tài)度是追求功名利祿。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深入探究問3:為什么在篇末將前文菊、牡丹、蓮的寫作順序改為了菊、蓮、牡丹?答:前文將菊、牡丹放在前面,是為了突出蓮的品質(zhì);篇末將牡丹移到最后,是為了突出作者對當時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鄙棄,深化文章主旨。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深入探究問4:我們學習了《陋室銘》,了解了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借描寫陋室,表達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那么,本文描寫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目的是什么呢?答:作者把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借贊蓮來頌人——表達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深入探究體會本篇文章描寫蓮花的手法:托物言志:蓮花,出于污泥而不染其污,沐于清漣而不媚于世。處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剛正不阿,不攀附權(quán)貴,這是蓮的氣質(zhì)風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寫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懷,表明自己不慕權(quán)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襯托:文章不僅寫了蓮,還寫了菊和牡丹;不僅寫了“予獨愛蓮”,還寫了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以襯托蓮的高潔品質(zhì)和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對貪圖富貴、趨炎附勢的世態(tài)的鄙棄。排比、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予謂菊……花之君子者也?!?、“同予者何人?”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深入探究同桌之間互相討論,談談看本文在做人方面給了我們什么啟示?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深入探究無論環(huán)境怎樣,都要保持高潔的人格,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獨立,不隨波逐流。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關(guān)于”蓮“蓮生長環(huán)境

體態(tài)、香氣風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課堂小結(jié)周敦頤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隱居避世,也不愿如世人一般貪慕富貴、追名逐利,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潔身自好,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做一名君子。這種追求,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有著不同尋常的教育意義。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時——周敦頤拓展閱讀梅、蘭、竹、菊被譽為“花中四君子”,古詩文中經(jīng)常寫道這四種花。梅,迎寒而開,美麗絕俗,是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征。蘭,一則花朵色淡香清,二則多生于幽僻之處,故常被看作謙謙君子的象征。竹,節(jié)節(jié)上升,經(jīng)冬不調(diào),況且自成美景,它剛直、謙遜,不卑不亢,瀟灑處世,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