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綜合檢測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綜合檢測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綜合檢測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綜合檢測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綜合檢測卷A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其次章綜合檢測卷(A)(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一片叫作“鯨之谷”的埃及沙漠中,散落著鯊魚牙齒、海膽刺、巨型鯰魚的化石。結合“鯨之谷”圖片,完成1~2題。1.“鯨之谷”沙漠中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說明該地區(qū)()A.海面曾相對上升B.海水沉積作用加強C.地殼曾相對上升 D.海浪侵蝕作用加強2.目前圖示地區(qū)的主要外力作用為()A.流水作用B.風力作用C.冰川作用D.生物作用解析:第1題,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因而海洋生物化石也形成于海洋環(huán)境;現(xiàn)在海洋生物化石出現(xiàn)在“鯨之谷”沙漠中,說明地殼曾出現(xiàn)過上升運動。第2題,圖示地區(qū)氣候燥熱干燥,降水稀有,生物也非常稀有,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答案:1.C2.B下圖中字母代表地質(zhì)作用,甲、乙、丙、丁、戊分別代表巖漿和巖石類型,據(jù)此完成3~4題。3.圖中的地質(zhì)作用屬于內(nèi)力作用的是()A.a、c、dB.a、e、fC.c、d、eD.b、c、d4.華北平原土層深厚的主要緣由是()A.河流挾帶的泥沙多,積累作用強 B.冰川侵蝕作用C.成土過程時間長 D.風力搬運實力強解析:第3題,依據(jù)巖石圈物質(zhì)循環(huán)過程,可知甲是巖漿,乙是侵入型巖漿巖,丙是噴出型巖漿巖,丁是沉積巖,戊是變質(zhì)巖。它們之間的作用力屬于內(nèi)力作用的有a(冷卻凝固)、e(變質(zhì)作用)、f(熔化)。第4題,華北平原是由流水積累而成,河流挾帶的泥沙多,積累作用強,所以土層深厚。答案:3.B4.A某同學利用鋁盆、海綿、蠟燭、水等材料設計了一個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的試驗。試驗中發(fā)覺蠟燭加熱區(qū)的水流上升,兩塊海綿向兩側方向移動。據(jù)此完成5~6題。5.該試驗模擬的板塊運動和板塊邊界分別為()①相離運動②相向運動③生長邊界④消亡邊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下列地理現(xiàn)象與該模擬試驗原理相像的是()A.渭河平原的形成 B.日本地震的發(fā)生C.青藏高原的隆起 D.東非裂谷帶的形成解析:試驗用海綿代表板塊,海綿向兩側移動,表示它們之間是相離運動,形成生長邊界。東非裂谷帶的形成就是板塊相離運動的結果。答案:5.A6.D“十一”國慶節(jié)期間,一游客到云南大理、麗江旅游,據(jù)此完成7~9題。7.到大理時,該游客買到了大理石工藝品,大理石是由下列哪種巖石變質(zhì)而來的()A.石灰?guī)r B.砂巖 C.玄武巖 D.花崗巖8.該游客在麗江玉龍雪山看到外形酷似金字塔的尖尖的山頂(多面錐體山峰),形成這一地貌景觀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是()A.板塊碰撞 B.冰川侵蝕C.流水侵蝕 D.斷裂上升9.到虎跳峽巡游時,導游介紹的金沙江峽谷成因中,正確的是()A.地殼斷裂,冰川侵蝕 B.地殼斷裂,流水向下侵蝕C.地殼張裂,形成谷地 D.地殼斷裂陷落,形成谷地解析:第7題,大理石是由石灰?guī)r經(jīng)過變質(zhì)作用而成的。第8題,多面錐體山峰是由冰川侵蝕而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第9題,金沙江峽谷是地殼斷裂,流水向下侵蝕而成的。答案:7.A8.B9.B下圖為巖層地質(zhì)界線和等高線(單位:m)示意圖。讀圖,完成10~11題。10.下列關于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A.從地質(zhì)構造來看,屬于背斜 B.從地貌形態(tài)來看,屬于山谷C.從成因來看,屬于向斜成谷 D.從成因來看,屬于向斜成山11.該地區(qū)()①可能儲存地下水②可能儲存石油③相宜修建隧道④相宜建石灰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0題,從巖層新老關系“中心新,兩翼老”可知為向斜;從等高線向低處彎曲,可知為山脊,即為向斜山。第11題,向斜為良好的儲水構造;有石灰?guī)r,可建石灰廠。答案:10.D11.B讀甲、乙兩圖,完成12~13題。甲R河流某處河谷橫剖面示意乙R河流縱剖面與河谷形態(tài)示意12.圖甲中,形成該河谷的地質(zhì)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風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風化作用、冰川作用13.圖乙中,a、b示意的河谷形態(tài)分別出現(xiàn)在河流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2題,從圖甲中可干脆看出,初期谷地呈“U”形,后來經(jīng)流水向下侵蝕形成“V”形谷,因此可推斷地質(zhì)作用依次為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第13題,圖乙中的a、b分別是山區(qū)河谷地貌和三角洲地貌。答案:12.C13.D讀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圖,完成14~16題。14.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搬運B.海浪積累C.流水積累D.洋流搬運15.下列地貌中,與該河口三角洲形成緣由相同的是()A.黃土高原的溝壑 B.臺灣島C.華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16.該地區(qū)聚落()A.分布在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 B.呈點狀分散分布C.蜿蜒分布于山前 D.沿河發(fā)展,形成沿河聚落帶解析:第14題,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挾帶的泥沙積累在河口前方形成的。第15題,華北平原是沖積平原。第16題,河口三角洲地區(qū)的聚落沿河發(fā)展,形成沿河聚落帶。答案:14.C15.C16.D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讀某地的地質(zhì)剖面圖,對下列問題做簡要分析。(26分)(1)圖示地質(zhì)構造類型有:甲,乙,丙。

(2)該地地殼受到了方向力的作用,屬于(填“拉張”或“擠壓”)力。當時的地殼運動表現(xiàn)為運動和運動,起主導作用的是運動。

(3)在地貌上,甲構造頂部巖層缺失的緣由是;

褶皺構造上覆巖石是由作用形成的。據(jù)此,可推斷這一地區(qū)的地殼運動狀況為

(4)假如在這里修建一條東西向地下隧道,應當選擇甲地還是乙地?地,緣由是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應選擇在地,鉆探石油應當選擇地,緣由是

。

解析:本題的難點在于第(3)(4)題。第(3)題,甲構造頂部缺失說明曾受外力侵蝕作用,當時該地是出露地表的。后有新的沉積物,說明該地相對于四周又發(fā)生下降運動。第(4)題,從工程的平安性、穩(wěn)定性及地下水的運動等方面考慮,隧道工程應選擇在背斜部位,即甲地。向斜是儲存地下水的構造,打深水井應選在乙地。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鉆探石油應選在甲地。答案:(1)背斜向斜斷層(2)南北擠壓水平垂直水平(3)背斜頂部因受張力產(chǎn)生裂隙,易被侵蝕積累先是地殼運動使巖層彎曲形成褶皺,地面隆起,接受外力侵蝕,然后地殼下沉或相鄰地區(qū)抬升,接受外力沉積(4)甲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地下水沿巖層向兩側滲流,使隧道不易積水乙甲向斜是儲存地下水的構造,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1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1)圖中地表是地貌,在我國地區(qū)分布較廣。

(2)圖中A處的巖石為三大類巖石中的巖,推斷理由是具有。

(3)假如用C、D分別表示花崗巖和玄武巖,請將字母填入圖中的適當位置?;◢弾r和玄武巖的形成有什么不同?(4)巖石A、B接觸地帶可能形成巖。

(5)A、B、D巖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理由是。

(6)巖石A、B的形成次序是。

解析:第(1)題,由圖示形態(tài)可知,地表地貌為風力積累而成的沙丘,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分布廣泛。第(2)題,A處有明顯的層理結構,是沉積巖。第(3)題,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后形成玄武巖;巖漿侵入巖石圈冷卻凝固形成花崗巖。第(4)題,巖漿活動形成于高溫高壓的地質(zhì)環(huán)境,巖石A、B接觸地帶可能形成變質(zhì)巖。第(5)題,沉積巖中可能含有化石。第(6)題,從巖漿侵入形態(tài)可知,巖漿侵入A巖石所在巖層上部,因此A巖石早于B巖石形成。答案:(1)沙丘西北(2)沉積層理構造(3)標注略?;◢弾r是巖漿侵入巖石圈冷卻凝固形成的,玄武巖是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后形成的。(4)變質(zhì)(5)A只有沉積巖中才可能有化石(6)先形成A,后形成B19.讀我國某地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1)乙處地貌是,甲處地貌是,其形成緣由是

。

(2)丁處地貌是,形成該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3)圖中①②③④所構成的水循環(huán)稱作循環(huán)。目前,人類主要通過變更(填數(shù)碼)環(huán)節(jié)來影響水循環(huán),其中主要通過等方式來變更地表水的時間安排狀況。

解析:第(1)題,從剖面示意圖中巖層的彎曲狀況,可以干脆看出乙處地勢比四周低,是谷地。甲處地勢比四周高,是山嶺。甲處在地質(zhì)構造上為向斜,其槽部由于受到擠壓,巖石致密,不易被侵蝕,相對高聳形成山嶺;乙處為背斜,頂部因受張力產(chǎn)生裂隙,簡單被侵蝕成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