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全套講解課件_第1頁
中藥學全套講解課件_第2頁
中藥學全套講解課件_第3頁
中藥學全套講解課件_第4頁
中藥學全套講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目錄總論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行氣藥消食藥驅(qū)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其它藥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總論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中藥能做什么?中藥美容中藥強身中藥治病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什么是中藥?

中藥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用以防病治病的天然藥物及其簡單加工品。

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中藥含義的內(nèi)涵理論指導

中醫(yī)理論用途

防病

治病物質(zhì)來源

天然藥物(植物、動物、礦物)

簡單加工品(物理、化學、生物加工)中庸之醫(yī)-平衡“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p>

《素問·四氣調(diào)神論》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二、什么是中藥學?

中藥學是專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的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yīng)用等知識的一門學科。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三、中藥的起源神農(nóng)嘗百草

《史記》載:神農(nóng)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yī)藥。

中藥是人民群眾在生產(chǎn)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

偶然中毒

嘗百草知性能知療效反復實踐淘汰

主動嘗試

(效差、劇毒)

指導實踐口述至文字

實踐理論肯定

檢驗理論(效佳、微毒)

中藥起源圖解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四、中藥學的發(fā)展概況東漢《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

南朝《雷公炮制論》第一部制藥專著

唐《新修本草》世界最早的藥典

明《本草綱目》載藥1892種,科學巨著

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五、現(xiàn)代繼承與發(fā)展中藥資源普查(各個地方藥志)

民間方藥挖掘(各種藏藥、蒙藥、苗藥等)

中醫(yī)藥著作整理(《中藥大辭典》等)

中藥人工培植(天麻、砂仁、麝香等)

中藥藥理研究(小檗堿、人參皂苷、甘草甜素等)1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六、中藥的來源根據(jù)物質(zhì)來源劃分

1、植物類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動物類

全蟲、角、甲片、皮、貝殼、甲殼

膽、病理產(chǎn)物、糞便

3、礦物類

硫化物、氧化物、鹵化物

碳酸鹽、硼酸鹽、硫酸鹽1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黨參黃芪葛根龍膽草根1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麻黃川貝母肉蓯蓉莖百合1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葉桑葉蘇葉艾葉大青葉1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花菊花紅花合歡花芫花1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果實山楂佛手大棗白豆蔻1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種子巴豆白芥子瓜蔞仁刀豆1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全蟲地龍全蝎土鱉蟲1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甲片穿山甲1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角水牛角羚羊角2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皮蟬蛻阿膠2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貝殼牡蠣石決明海蛤殼2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甲片龜板鱉甲2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病理產(chǎn)物牛黃2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糞便鼯鼠五靈脂2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礦物石膏(硫酸鹽)自然銅(硫化物)磁石(氧化物)鐘乳石(碳酸鹽)2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根據(jù)地理位置來源劃分

云廣

川藏

東北

江浙道地藥材?2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七、中藥的命名2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1、與產(chǎn)地有關(guān)本身包含地名

1、阿膠原產(chǎn)于山東東阿縣的阿井

2、巴豆產(chǎn)于巴蜀

強調(diào)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功效穩(wěn)定雄厚,歷代沿襲下來主產(chǎn)于

某一特定產(chǎn)區(qū)的中藥材。

廣陳皮(新會皮)——廣東

杭菊——杭州

川連、川芎——四川2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2、與形、色、氣味有關(guān)因味得名:細辛、甘草、五味子、苦參因色得名:黃連、紅花、板蘭根因形態(tài)得名:牛膝、白頭翁、木通因生態(tài)得名:夏枯草、冬青因氣香得名:木香、麝香、檀香因氣臭得名:魚腥草、臭椿因質(zhì)地得名:滑石3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3、與功效有關(guān)益母草——對產(chǎn)婦有益骨碎補——對骨折有利石決明、決明子——都可明目合歡花、夜交藤——都可安神防風——防避風邪外襲蓯蓉——補而不峻,有從容和緩之性王不留行——活血行滯,走而不守,雖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3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4、與采制有關(guān)霜桑葉——霜打以后采摘的桑葉

側(cè)柏炭、姜炭、血余炭——炒炭存性生用以止血斂澀3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5、與古代傳說有關(guān)部分藥屬于紀念某一醫(yī)生創(chuàng)造而命名,這跟世界尊重科學家首創(chuàng)精神的意思相同

使君子——潘州郭使君治療小兒科疾病常用的藥何首烏——有位姓何的老人,因吃了它而獲長壽且須發(fā)變黑而得名牽牛子——傳說中田野老人牽牛謝醫(yī)而得名還有劉寄奴、杜仲、徐長卿等

3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6、與外來語的翻譯有關(guān)胡麻仁、羌活、番紅花——從外國而來補骨脂(破故紙)——“婆胡子”的音譯

(就好比巧克力、美利堅等的音譯)曼陀羅——梵語“細小圓形美麗的花”的意思訶子——原名訶黎勒,梵語“天主持來”的意思3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思考問題

中藥是產(chǎn)于“中國的藥物”嗎?3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7、與避諱有關(guān)避帝王的名諱

延胡索-玄胡索(避清康熙帝玄燁的名諱)

-元胡索(避宋真宗名諱)

薯蕷-薯藥(避唐代宗李預名諱)

-山藥(避宋英宗趙曙名諱)

群眾喜吉厭兇

白僵蠶-佳蠶

茯苓-福臨

旋復花-全福花3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8、其它一物多名現(xiàn)象

蚤休(重樓、七葉一枝花)

大黃(西莊、錦紋)

藥名錯別字現(xiàn)象

牛膝-牛夕

蒲公英-卜公英

主張藥名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3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八、中藥的采收植物類中藥的采收

全草類藥材

葉類藥材

花類藥材根據(jù)需要

果實和種子類藥材藥效最高

根和根莖類藥材

樹皮或根皮類藥材動物類中藥的采收礦物類中藥的采收3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九、中藥的炮制定義

是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按照臨床應(yīng)用和調(diào)劑、制劑的不同要求,以及藥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項傳統(tǒng)制藥技術(shù)。(建昌幫飲片)目的

1、除去雜質(zhì)和非藥用部分

2、便于制劑和貯藏

3、矯臭和矯味

4、轉(zhuǎn)變藥物的性能

5、減少或消除藥物的毒性、

烈性或副作用3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中藥的炮制炮制常用輔料

液體輔料-酒、醋、蜂蜜、生姜汁、鹽水、膽汁等

固體輔料-稻米、麥麩、土、滑石粉、白礬、河沙等

炮制方法

1、修制(不水火制)-純凈、粉碎、切制

2、水制-潤、漂、水飛

3、火制-炒、炙、煅(明煅與暗煅)、煨

4、水火共制-煮、蒸、淬等

5、其它制法-發(fā)酵、制霜、法制

中藥炮制技術(shù)

4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十、中藥的性能概念

是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zhì)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中藥理論的核心內(nèi)容: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和毒性性能與性狀的區(qū)別

中藥的性能中藥的性狀概念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zhì)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指藥物形狀、顏色、氣味、滋味和質(zhì)地等外在特征參照物機體反應(yīng)藥物自身研究性質(zhì)化學反應(yīng)物理現(xiàn)象4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性能與性狀的聯(lián)系

中空者大多疏氣發(fā)表(蘇梗、荷梗、木通)諸花皆散(紅花、玫瑰花、辛夷)介類潛陽(石決明、牡蠣)蟲類搜風(地龍、蜈蚣、全蝎)種仁類滑腸(牛蒡子、桃仁、火麻仁)芳香類通氣(藿香、砂仁、陳皮)根多補益(人參、何首烏)刺善祛風(鉤藤、蒺藜)藤類通絡(luò)(夜交藤、絡(luò)石藤)血肉有情之品多填精性狀影響決定性能4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四氣五味四氣

1、定義-指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又稱“四性”

溫熱藥-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人參、干姜)

寒涼藥-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石膏、黃連)

2、作用

溫熱藥-溫中、散寒、助陽、益氣

寒涼藥-清熱、瀉火、解毒、平肝

3、平性藥

指藥物的寒熱之性不明顯,作用和緩

五味

1、主要指辛、苦、甘、酸、咸、(淡、澀)

包括味覺和嗅覺

4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四氣五味

2、作用辛-發(fā)散、行氣、活血、開竅、化濕

甘-補益、和中、緩急

泄-清泄、降泄、通泄

五味苦

燥濕

酸(澀)-收斂、固澀

咸(淡)-軟堅散結(jié)、瀉下、滲濕、利尿

氣與味的關(guān)系(不同角度闡釋,二者合參)

1、同味不同性辛溫解表-風寒感冒

辛-解表、發(fā)散

辛涼解表-風熱感冒

2、同性不同性辛溫-發(fā)散解表-風寒感冒

溫-消除、減輕寒證

甘溫-補中益氣-脾胃虛寒

4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二)升降浮沉各種疾病在病機和證候上表現(xiàn)的趨勢不同

向上-嘔吐、咳喘

向下-瀉痢、崩漏、脫肛

向外-虛汗

向內(nèi)-表證不解、疹毒內(nèi)攻

升降浮沉的定義:

藥物在人體內(nèi)作用的趨勢——升浮和沉降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浮—上行向外-升陽發(fā)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

沉降-下行向內(nèi)-瀉下、清熱、利尿滲濕、重鎮(zhèn)安神、潛陽

息風、消導積滯、降逆、收斂、止咳平喘4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二)升降浮沉影響藥物升降浮沉性質(zhì)的因素

藥物作用趨勢的雙向性

麻黃——發(fā)汗和平喘利水

川芎——上行頭目和下行血海,并旁達四肢

氣味質(zhì)地炮制配伍升浮味辛、甘氣溫熱質(zhì)輕酒炙、姜汁炙配在大量升浮藥物里沉降味苦、酸、咸(淡、澀)氣寒涼質(zhì)重醋炙、鹽炙配在大量沉降藥物里4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三)歸經(jīng)定義:指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具有選擇性作用

依據(jù):臟腑、經(jīng)絡(luò)理論

肺臟病變——咳嗽、氣喘、胸悶、氣短

治療桔梗、杏仁

歸肺經(jīng)氣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的綜合應(yīng)用

熱-黃芩(苦、寒)

寒-干姜(辛、溫)

虛-百合(甘、溫)

實邪(痰飲)-葶藶子(辛、苦、大寒)肝火肺火心火腎火脾胃濕熱寒性藥物龍膽草石膏黃連黃柏茵陳蒿肺病咳嗽4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四)毒性中藥作用

1、治療作用

副作用

2、不良作用

毒性副作用:

在常用劑量時出現(xiàn)的與治療需要無關(guān)的不適反應(yīng)。

牛蒡子-辛涼解表藥——疏散風熱(治療作用)

滑腸(副作用)毒性:

指用藥后引起機體損害性反應(yīng),往往因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而引起,與人的體質(zhì)因素也有關(guān)。

附子、砒霜、蟾酥4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十一、中藥的應(yīng)用配伍用藥禁忌劑量煎服法4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配伍定義

根據(jù)病情需要和用藥法度,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稱為“配伍”

配伍關(guān)系

5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配伍1、相殺——功效類似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能明顯地增強其原有療效。

(并列關(guān)系)(如:石膏與知母,乳香與沒藥)2、相使——以一藥物為主,其余藥物為輔配合應(yīng)用,能提高主要的療效。(主次關(guān)系)

黃芪(補氣)

黃芪提高茯苓利水的功效

茯苓(利水)3、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生半夏畏生姜)4、相殺——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生姜殺生半夏)5、相惡——兩種藥物合用后,由于相互牽制而使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

干姜降低黃芩的清熱功效

干姜黃芩

黃芩降低干姜的溫中功效6、相反——兩種藥物合用后,能產(chǎn)生毒性反應(yīng)或副作用。

“十八反”“十九畏”5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配伍配伍關(guān)系的目的與使用原則藥物七情

單味藥的應(yīng)用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guān)系總結(jié)為七個方面,即藥物“七情”。包括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增強療效相須、相使充分利用降低毒性相畏、相殺必須選用降低療效相惡避免使用增強毒性相反嚴禁使用5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二)用藥禁忌配伍禁忌

“十八反”

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藻戟芫遂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九畏”妊娠用藥禁忌

1、原理:有損胎元,有損母體,有損產(chǎn)程

2、分類:

禁用-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

慎用-通經(jīng)祛瘀、行氣破滯以及辛熱的藥物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忌口)

1、疾病對飲食的禁忌

2、藥物對飲食的禁忌

生冷、黏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和有特殊刺激的食物

5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

思考題?下列方劑有無配伍禁忌:脾虛濕勝之咳喘

黨參10g茯苓10g白術(shù)10g

瓜蔞仁、皮各10g款冬花10g

杏仁10g百部10g藜蘆3g

柒劑肝郁氣滯之肝硬化癥

柴胡9g白芍15g陳皮9g

香附9g郁金9g枳殼10g

茯苓10g炙甘草6g丹參10g

女貞子10g五味子10g丁香9g

大棗3枚

伍劑5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三)劑量定義

1、單味藥物的成人一日量

(干燥藥物)

2、方劑中各藥的相對用量

3、制劑的實際服用量劑量的確定

1、根據(jù)藥物性能確定劑量

2、根據(jù)配伍、劑型確定劑量

3、根據(jù)個人、季節(jié)、地理環(huán)境確定劑量劑量的計量單位

要求科學化,規(guī)范化

換算:1兩=30克1錢=3克5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四)煎服法煎藥法用具用水火候方法先加水400ml煎取200ml藥汁,再加水300ml煎取100ml,與前藥汁混合,分兩次飲服

砂鍋,忌鐵鍋水質(zhì)純凈,漫過藥物2cm先武后文

5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四)煎服法砂仁、鉤藤辛夷、車前子人參、鹿茸阿膠、芒硝三七、琥珀5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四)煎服法用藥法

1、內(nèi)服藥劑

方法——溫服

時間——一般飯后服

滋補藥——飯前服

驅(qū)蟲藥和瀉下藥——空腹服

健胃藥和對胃腸刺激較大的藥物——飯后服

截瘧藥——發(fā)作前2小時服

安眠藥——睡前0.5-1小時服

次數(shù)——一般兩次

2、外用藥劑

3、針劑、噴霧劑等5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第一章解表藥5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含義凡以發(fā)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解表藥。功效:發(fā)散表邪適應(yīng)證:表證二、性味特點:辛味,主入肺、膀胱經(jīng)三、衍申作用及適應(yīng)證:利尿退腫——水腫止咳平喘——咳喘透疹——疹發(fā)不暢初起兼有表證止痛——風濕痹痛消瘡——瘡瘍6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五、選擇用藥及配伍

1、針對病性選擇用藥(發(fā)散風寒或發(fā)散風熱)

2、針對病人配伍用藥(虛人外感的配伍)

3、針對四時季節(jié)配伍用藥(夏季與秋、冬季的用藥不同)六、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以免發(fā)汗太過。

2、年老體弱者及婦女胎前產(chǎn)后不應(yīng)發(fā)汗太過。

3、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瘡瘍?nèi)站?、淋病、失血者,雖有表證也應(yīng)慎用。

4、本品多為辛散之品,入湯劑不宜久煎,防止有效成分揮發(fā)而降低藥效。6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第一節(jié)發(fā)散風寒藥6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麻黃類別植物原植物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和木賊麻黃藥材草質(zhì)莖6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麻黃,麻黃絨,炙麻黃絨性味歸經(jīng)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麻黃峻汗表實寒,風水痹痛與咳喘1發(fā)汗解表——風寒實證,常與桂枝相須為用風寒喘咳(三拗湯)2宣肺平喘——喘咳實證寒飲喘咳(小青龍湯)肺熱喘咳(麻杏石甘湯)3利水消腫——水腫兼有表證(越婢加術(shù)湯)4溫經(jīng)止痛——風濕痹痛,陰疽及痰核等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表虛自汗慎用陰虛盜汗慎用虛喘慎用6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桂枝類別植物原植物樟科植物肉桂藥材嫩枝6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桂枝,蜜桂枝性味歸經(jīng)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桂枝溫衛(wèi)善解肌,溫經(jīng)通脈化水氣

表實無汗(麻黃湯)1.

發(fā)汗解表——風寒表證表虛有汗(桂枝湯)風寒濕痹(桂枝附子湯)

2.

溫經(jīng)止痛——寒凝血滯諸痛證胃寒腹痛(小建中湯)血寒經(jīng)閉,痛經(jīng)(溫經(jīng)湯)胸痹心痛(枳實薤白桂枝湯)痰飲證(苓桂術(shù)甘湯)

3.

助陽化氣——陽虛癥蓄水證(五苓散)心悸,脈結(jié)代(炙甘草湯)6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

?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

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忌用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慎用麻黃與桂枝的功效比較相同點不同點麻黃發(fā)汗解表辛散苦降,重在宣肺平喘,并能利水桂枝辛甘助陽,重在溫經(jīng)通陽,并能活血6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紫蘇類別植物原植物唇形科植物紫蘇藥材地上部分6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紫蘇、蘇葉、蘇梗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肺、脾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紫蘇散寒兼理氣,風寒氣滯兩相宜

1發(fā)汗解表——外感風寒,咳嗽痰多(杏蘇散)氣滯胸悶(香蘇散)2行氣和胃偏寒(配藿香、半夏、生姜)脾胃氣滯、胸悶嘔吐偏熱(配黃連、竹茹)偏氣滯痰結(jié)(配半夏、厚樸)3解毒——魚蟹毒4安胎——氣滯胎動不安用法用量煎服,3-10g。不宜久煎蘇葉與蘇梗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蘇葉理氣行氣而散表寒蘇梗順氣而利胸膈6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生姜類別植物原植物姜科植物姜藥材根莖7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生姜、生姜皮、生姜汁、煨姜性味歸經(jīng)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生姜解表止嘔吐,溫肺止咳并解毒

1解表散寒——外感風寒(本品發(fā)汗力弱)2溫中止嘔——“嘔家圣藥”,增強止嘔藥作用胃寒嘔吐(小半夏湯)各種嘔吐胃熱嘔吐(配黃連、竹茹等)妊娠嘔吐(配其他止嘔藥)3溫肺止咳——風寒咳嗽、痰白清?。唇舛尽胂摹⑻炷闲堑人幎竞汪~蟹毒

7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用法用量

煎服,3-10g生姜汁與生姜皮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生姜(汁)解表散寒偏溫肺止咳生姜皮偏利水消腫7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香薷類別植物原植物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藥材地上部分7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香薷性味歸經(jīng)

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香薷辛溫散暑寒,化濕和中利水強

1發(fā)汗解表,和中化濕——陰暑證(香薷飲)夏月麻黃夏月外感風寒,內(nèi)傷暑濕,證見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嘔吐腹瀉等2利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薷術(shù)丸)用法用量煎服,3-10g。冷服利水消腫膿煎使用注意

表虛有汗忌用陽暑證忌用7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紫蘇、生姜與香薷的功效比較

麻黃與香薷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紫蘇解表和中長于行氣寬中,并能解魚蟹毒、安胎生姜長于溫中止嘔,并能溫肺止咳香薷長于和中化濕,并能利水消腫相同點不同點麻黃發(fā)汗利水重在宣肺平喘香薷重在化濕和中7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荊芥類別植物原植物唇形科植物荊芥藥材地上部分7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荊芥、荊芥穗、荊芥炭性味歸經(jīng)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荊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癢疹及出血

1解表——外感表證(性平和)風寒者(荊防敗毒散)風熱者(銀翹散)2透疹麻疹不透(透疹湯)風疹瘙癢(消風散)3消瘡——瘡瘍初起兼有表證偏風寒(敗毒散)偏風熱(銀翹敗毒散)4止血——吐血、紐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用法用量

煎服,3-10g不宜久煎7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防風類別植物原植物傘形科植物防風藥材根7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防風、炒防風性味歸經(jīng)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防風辛散表里風,勝濕療痹止風痙

1祛風解表——本品微溫而不燥、甘緩而不峻,為風藥中潤劑風寒(荊防敗毒散)外感表證風熱(配薄荷、蟬蛻、連翹等)風濕(羌活勝濕湯)2勝濕止痛——風濕痹痛(蠲痹湯)3止痙——破傷風(玉真散)4止瀉——肝郁乘脾,腹痛泄瀉(痛瀉要方)5止血——腸風下血(槐花散)7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陰虛火旺慎用血虛發(fā)痙慎用荊芥與防風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荊芥祛風解表長于透疹,兼止血,消瘡防風長于勝濕,兼止痛,解痙8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羌活類別植物原植物傘形科植物羌活、寬葉羌活藥材根莖、根8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羌活性味歸經(jīng)

辛、苦、溫。歸膀胱、腎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羌活祛風寒濕奇,外感頭疼上肢痹

1祛風散寒——外感風寒,頭痛身疼(九味羌活湯)

2勝濕止痛——風濕痹痛,以項背、肢節(jié)等上半身疼痛最為適宜(蠲痹湯)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血虛痹痛慎用陰虛頭痛慎用脾胃虛弱慎用8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白芷類別

植物原植物

傘形科植物白芷、杭白芷藥材

根8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白芷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肺、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白芷通竅止額痛,燥濕止帶消癰膿

1解表散寒——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陽明頭痛(川芎茶調(diào)散)風冷者(配細辛)2祛風止痛齒痛風火者(配黃連、石膏)鼻淵,為治鼻淵頭痛要藥(蒼耳子散)3消腫排膿——外科常用藥,未潰者消散,已潰者排膿瘡癰腫毒(仙方活命飲)寒濕帶下(配鹿角霜、炮姜)4燥濕止帶濕熱帶下(配黃柏、車前子)5止癢——皮膚瘙癢6解毒——毒蛇咬傷

8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細辛類別植物原植物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華細辛藥材全草8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細辛性味歸經(jīng)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細辛散寒鼻竅通,諸般寒痛肺飲通

外感風寒表證(九味羌活湯)

1發(fā)散風寒陽虛外感(麻黃附子細辛湯)風寒頭痛(川芎茶調(diào)散)

2祛風止痛風冷,胃火牙痛(單用)風濕痹痛(獨活寄生湯)

3溫肺化飲——寒飲喘咳(小青龍湯)

4宣通鼻竅——鼻淵用法用量煎服,1-3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陰虛陽亢頭痛忌用;肺燥傷陰干咳忌用;反藜蘆8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藁本類別植物原植物傘形科植物藁本,遼藁本藥材根莖8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藁本、西芎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膀胱、肝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1祛風散寒——風寒表證,頭痛身疼,尤宜于巔頂頭痛2勝濕止痛——風寒濕痹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血虛頭痛者忌服羌活、白芷與藁本的功效比較不同點相同點羌活祛風勝濕止痛性善上行,宜上半身疼痛及后項頭痛白芷芳香走竄,宜頭面部諸痛藁本升散達頂,宜巔頂頭痛8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蒼耳子

(附蒼耳草、蒼耳蟲)類別植物原植物

菊科植物蒼耳藥材果實8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蒼耳子性味歸經(jīng)辛、苦、溫。有小毒。歸肺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鼻淵頭痛1祛風通竅風寒及頭風頭痛2除濕止痛——風濕痹痛3止癢——風疹瘙癢、疥癬用法用量煎服,3-10g

入丸散使用注意血虛頭痛忌用有毒不可過量服用9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附

蒼耳子祛風除濕力強祛風濕通鼻竅蒼耳草解毒止癢力優(yōu)

蒼耳蟲

解毒消腫——癰腫、疔毒、痔瘡9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辛夷類別植物原植物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武當玉蘭藥材花蕾9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辛夷、木筆花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肺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散風寒,通鼻竅偏風寒(配細辛、白芷等)鼻淵偏風熱(配菊花、連翹等)用法用量煎服,3-10g包煎外用適量功效比較蒼耳子并能祛風濕,止痛溫通鼻竅辛夷為治鼻淵專藥9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蔥白類別植物原植物

百合科植物蔥藥材鱗莖9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蔥白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肺、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1發(fā)汗解表——外感風寒輕證2散寒通陽——陰寒腹痛、下痢肢冷3消癰散結(jié)——乳汁郁滯、瘡癰疔毒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9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第二節(jié)發(fā)散風熱藥9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薄荷類別植物原植物唇形科植物薄荷藥材莖葉9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薄荷、薄荷葉、薄荷梗

性味歸經(jīng)辛、涼、歸肺肝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薄荷清利頭目咽,散熱透疹又疏肝

1疏散風熱——外感風熱、溫病初起(銀翹散)2清利頭目——風熱上攻,頭痛目赤(配桑葉、菊花等)3利咽——風熱壅盛、咽喉腫痛(配牛蒡子、桔梗等)麻疹不透(配蟬蛻,荊芥等)4透疹風疹瘙癢(配苦參,白鮮皮等)5疏肝解郁——肝郁氣帶、胸脅脹痛——逍遙散9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發(fā)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薄荷葉與薄荷梗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薄荷葉清利頭目疏風散熱,偏于發(fā)汗薄荷梗利咽透疹,偏于理氣9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牛蒡子類別植物原植物菊科植物牛蒡藥材成熟果實10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牛蒡子、牛子、大力子、鼠粘子、惡實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牛蒡透疹散風熱,解毒利咽療痄腮

1疏散風熱,利咽——外感風熱,咽喉腫痛(銀翹散)

2透疹——麻疹初起,透發(fā)不暢(透疹湯)

3解毒散腫——熱毒瘡腫、痄腮喉痹(普濟消毒飲)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氣虛便溏者慎用10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蟬蛻類別動物原植物蟬科昆蟲黑蚱藥材蛻殼10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蟲退、蟬殼、蟬衣、蟬蛻

性味歸經(jīng)甘、寒。歸肺、肝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蟬蛻輕透止癢奇,息風止痙又退翳

1疏散風熱外感風熱(配薄荷連翹等)

咽痛音?。ㄅ渑执蠛?、桔梗等)

2透疹止癢風熱外束,麻疹不透(配薄荷、牛蒡子等)

風疹濕疹,皮膚瘙癢(消風散)

3明目退翳——目赤腫痛,翳膜遮睛(蟬花散)

4息風止痙破傷風(五虎追風散)

小兒驚風(配鉤藤,僵蠶等)

10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用法用量

煎服,3-10g-30g

薄荷、牛蒡子、與蟬蛻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薄荷疏散風熱,利咽透疹長于清利頭目,并能調(diào)達肝氣牛蒡子長于清利咽喉,并能解毒通便蟬蛻長于息風止痙,并能明目退翳10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桑葉類別植物原植物??浦参锷K幉娜~10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桑葉、炙桑葉

性味歸經(jīng)苦、甘、寒。歸肺、肝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桑葉清肺兼平肝,風熱燥咳目昏眩

1疏散風熱——外感風熱,頭痛咳嗽(桑菊飲)

2清肺潤燥——肺熱燥咳(桑杏湯)

3平肝明目——肝火或風熱所致目赤澀痛、多淚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入丸散

10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菊花

(附:野菊花)類別植物原植物菊科植物菊藥材頭狀花序10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功效應(yīng)用菊花疏散風熱咳,明目平肝熱毒解

1疏散風熱——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桑菊飲)

2平肝明目——為眼科良藥

風熱、肝火上攻之目赤腫痛

目疾肝腎陰虛之目暗昏花

肝陽上亢、頭目眩暈、頭痛

3清熱解毒——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處方用名白菊(滁菊)、黃菊(杭菊)性味歸經(jīng)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jīng)10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桑葉與菊花的功效比較菊花與野菊花的功效比較不同點相同點桑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并能清肺潤燥菊花并能清熱解毒不同點相同點菊花清熱解毒并能疏風明目野菊花功專清熱解毒10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蔓荊子類別植物原植物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蔓荊藥材成熟果實11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蔓荊子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疏散風熱——風熱表證(配薄荷、菊花等)

2止痛——疼痛證

頭痛或偏頭痛,頭風痛,風濕痹痛,牙痛及胃脘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11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柴胡類別植物原植物傘形科植物柴胡、狹葉柴胡藥材根或全草11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

柴胡、北柴胡、南柴胡、醋柴胡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柴胡解熱又疏肝,升舉陽氣解少陽

少陽證寒熱往來(小柴胡湯)

1和解退熱

外感發(fā)熱(柴葛解肌湯)

2疏肝解郁——肝郁氣滯、胸脅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逍遙散)

3升陽舉陷——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胃下垂(補中益氣湯)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肝陽上亢忌用

升陽發(fā)表肝風內(nèi)動忌用

陰虛火旺忌用

氣機上逆忌用11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升麻類別植物原植物毛莨科植物大三葉升麻、升麻藥材根莖11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升麻、炙升麻性味歸經(jīng)辛、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升麻透疹解熱毒,脾胃之氣并可舉

1發(fā)表透疹——風熱頭痛,麻疹不透(升麻葛根湯)2清熱解毒——多種熱毒證陽明胃熱之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清胃散)風熱上壅,咽喉腫痛(牛蒡子湯)熱毒瘡腫(配金銀花、連翹等)3升舉陽氣——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子宮脫垂(補中益氣湯)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陰虛火旺忌用、喘滿氣逆忌用、麻疹已透忌用11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葛根類別植物原植物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藥材根11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葛根、粉葛根、煨葛根性味歸經(jīng)辛、甘、涼。歸脾、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葛根解肌治項強,透疹生津升清陽

風熱(柴葛解肌湯)1解肌退熱——表證發(fā)熱,項背強痛風寒(葛根湯)2生津止渴——熱病口渴及消渴證(玉泉丸)濕熱瀉?。ǜ鸶诉B湯)3升陽止瀉脾虛泄瀉(白術(shù)七味散)4透疹——麻疹初起,透發(fā)不暢(升麻葛根湯)11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附藥

葛花解酒醒脾——飲酒過度,頭昏頭痛,煩渴,嘔吐,胸膈飽脹等證柴胡、升麻與葛根的功效比較不同點相同點柴胡發(fā)表升陽主升肝膽之氣,長于疏肝解郁升麻主升脾胃之氣,長于解毒透疹葛根主升脾胃之津,長于解肌止渴11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淡豆豉類別植物原植物豆科植物大豆藥材成熟種子11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淡豆豉

性味歸經(jīng)辛、甘、微苦、涼。歸肺、胃

功效應(yīng)用

風寒(蔥豉湯)

1解表——外感頭痛

風熱(銀翹散)

2除煩——熱病胸中煩悶,虛煩不眠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12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木賊類別植物原植物木賊科植物木賊藥材全草12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木賊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平。歸肺、肝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1散風熱,退目翳——風熱目齒,翳障多淚(神消散)

2止血——便血痔血(配地榆,槐花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12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第二章清熱藥12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一、含義凡以清泄里熱,治療里熱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功效:清泄里熱適應(yīng)證:里熱證二、性味特點:藥性寒涼,五臟六腑皆入三、衍申作用及適應(yīng)證:清熱瀉火——氣分熱證清熱燥濕——濕熱證清熱解毒——火毒熱盛清熱涼血——營血分熱證清退虛熱——陰虛發(fā)熱12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五、選擇用藥及配伍

1、針對病位選擇用藥(是表熱還是里熱,在何臟腑)

2、針對兼證配伍用藥(兼表證當先解表后清里或表里雙解;氣血兩燔當氣血兩清;熱盛傷津當配養(yǎng)陰生津藥;里熱積滯當配瀉下藥)六、使用注意

1、辨證準確,本品只用于里熱證。

2、苦寒易傷脾胃,脾胃虛寒者慎用

3、苦燥易傷津液,陰傷津虧者應(yīng)慎用。

4、甘寒生津,助濕戀邪,濕熱者慎用,寒濕者忌用。

5、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過,損傷正氣。12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第一節(jié)清熱瀉火藥12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石膏類別礦物原礦物硫酸鹽類礦物石膏藥材含水石膏(CaSO4·2H2O)12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生石膏、煅石膏性味歸經(jīng)辛、甘、大寒。歸肺、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石膏辛寒歸肺胃,除煩止渴高熱退

氣分實熱——常與知母相須為用(白虎湯)1清熱瀉火溫邪漸入血分,氣血兩燔(化斑湯)除煩止渴肺熱喘咳(麻杏石甘湯)胃火上炎,牙痛,牙齦腫痛(玉女煎)2收斂生?。延茫彲儾粩坑梅ㄓ昧?/p>

煎服,15-60g打碎先煎外用適量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忌用;陰虛內(nèi)熱忌用12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知母類別植物原植物百合科植物知母藥材根莖12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知母、毛知母、鹽知母、肥知母、知母肉性味歸經(jīng)苦、甘、寒。歸肺、胃、腎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知母清胃又潤肺,滋陰降火虛熱退

氣分實熱——常與石膏相須為用(白虎湯)1清熱瀉火肺熱咳嗽2滋陰潤燥——陰虛證陰虛燥咳——常與貝母同用(二母散)骨蒸潮熱(知柏地黃丸)陰虛消渴(二冬湯)腸燥便秘(配生首烏、當歸等)13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用法用量煎服,6-12g使用注意脾虛便溏不宜用石膏與知母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石膏清熱瀉火瀉火力強,重在清解知母滋陰力勝,重在清潤13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梔子類別植物原植物茜草科植物梔子藥材成熟果實13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梔子、枝子、山梔、炒梔子、焦梔子、梔子炭性味歸經(jīng)

苦、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梔子苦寒除煩躁,涼血通淋疸衄妙

熱病心煩,燥擾不寧(梔子豉湯)1瀉火除煩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黃連解毒湯)2清熱利濕——為治濕熱黃疸、淋證的常用藥濕熱黃疸(茵陳蒿湯)濕熱淋證(八正散)3涼血止血——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等4消腫止痛——熱毒瘡瘍,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適量13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蘆根類別植物原植物禾本科植物蘆葦藥材地下莖13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蘆根、葦莖性味歸經(jīng)甘、寒。歸肺、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蘆根甘寒入肺胃,肺熱煩渴尿赤退

熱病傷津,心煩口渴(配天花粉、麥冬等)1清熱生津肺熱咳嗽(配黃芩、栝樓等)風熱咳嗽(桑菊飲)肺癰吐膿(葦莖湯)2除煩止嘔——胃熱嘔吐,呃逆(配竹茹、生姜汁等)3清熱利尿——淋證(配車前子、白茅根等)用法用量煎服,15-30-60g13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天花粉類別植物原植物葫蘆科植物栝樓、雙邊栝樓藥材根13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天花粉、栝樓根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賬天花粉甘微苦寒,生津排膿抑癌嘗

熱病口渴(配蘆根、麥冬)1清熱生津消渴多飲(配葛根、山藥)燥熱傷肺(配天冬、麥冬)2消腫排膿——癰腫瘡瘍(仙方活命飲)3殺胚抑癌——中期妊娠引產(chǎn),宮外孕,惡性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癌用法用量

煎服,10-15g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反烏頭13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干燥莖葉蘆根、天花粉與竹葉的功效比較相同點不同點蘆根清熱生津長于清熱止嘔,善治肺癰天花粉長于消腫排膿,善治消渴,還能殺胚抑癌竹葉長于清心除煩,又能利尿13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夏枯草類別植物原植物唇形科植物夏枯草藥材果穗13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夏枯草性味歸經(jīng)苦、辛、寒。歸肝、膽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夏枯草清肝散結(jié),消癭瘰烏珠疼解1清肝火——肝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配菊花、決明子等)2散郁結(jié)——痰火郁結(jié)之瘰癘癭瘤等3降血壓——高血壓病用法用量

煎服,10-15g14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決明子類別植物原植物豆科植物決明、小決明藥材種子14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決明子、草決明性味歸經(jīng)甘、苦、咸、微寒。歸肝、腎、大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1清肝明目肝經(jīng)實火(配夏枯草、梔子等)目赤目暗風熱上攻(配桑葉、菊花等)肝腎陰虛(配沙苑子、枸杞子等)2潤腸通便——腸燥便秘用法用量

煎服,10-15g使用注意

氣虛便溏者不宜用14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

谷精草、青葙子與密蒙花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谷精草清肝明目退翳疏風熱青葙子泄肝火密蒙花養(yǎng)肝血14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第二節(jié)清熱燥濕藥14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黃芩類別植物原植物唇形科植物黃芩藥材根枯芩枝芩14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黃芩、子芩、枯芩、炒黃芩、黃芩炭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肺、胃、膽、大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黃芩清肺除濕熱,解毒涼血又安胎1清熱燥濕濕溫發(fā)熱,胸脘痞悶(黃芩滑石湯)濕熱中阻,痞滿嘔吐(半夏瀉心湯)多種濕熱證濕熱瀉痢(葛根芩連湯)濕熱黃疸(配茵陳、梔子等)濕熱淋證(配生地、木通等)2瀉火解毒——善清肺火及上焦實熱肺熱壅遏,咳嗽痰稠(清金丸)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黃連解毒湯)熱毒瘡腫,咽喉腫痛(配銀花、連翹等)3止血——血熱出血(配生地、白茅根等)4安胎——胎熱不安(配白術(shù)、當歸等)用法用量煎服,3-10g14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黃連類別植物原植物毛莨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云連藥材根莖14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黃連、味連、雅連、云連、酒黃連、姜黃連、萸黃連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肺、胃、膽、大腸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黃連燥濕清心火,胃火痢疾瘡毒瘥

1請熱燥濕——多種濕熱證(胃腸濕熱之吐瀉尤宜)

濕熱瀉?。ㄏ氵B丸、葛根芩連湯)

胃熱嘔吐(黃連橘皮竹茹半夏湯)

肝胃不和,嘔吐吞酸(左金丸)

2瀉火解毒

心火亢盛,煩躁不眠(朱砂安神丸)

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黃連解毒湯)

①實火證胃火中消證(配天花粉、蘆根等)

肝火目赤、腫痛多淚(配梔子、菊花等)

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瀉心湯)

②癰疽疔毒,皮膚濕瘡,耳膿(配黃芩、梔子等)

用法用量

煎服,2-10g;研末,1-1.5g/次;外用適量

14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黃柏類別植物原植物蕓香科植物黃檗、(關(guān)黃柏)、黃皮樹(川黃柏)藥材樹皮14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黃柏、鹽黃柏、酒黃柏、黃柏炭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黃柏入腎主下焦,燥濕瀉火虛熱療

1請熱燥濕——多用于濕熱證(下焦?jié)駸嵊纫耍?/p>

濕熱下注,帶下黃稠(易黃湯)

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疼痛(三妙丸)

濕熱淋證(配木通、滑石等)

濕熱瀉?。ㄅ浒最^翁、黃連等)

濕熱黃疸(梔子柏皮湯)

濕疹濕瘡,陰癢陰腫(配苦參、白鮮皮等)

2瀉火解毒——熱毒瘡瘍(黃連解毒湯)

3清退虛熱——陰虛發(fā)熱,盜汗遺精(知柏地黃丸)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外用適量

15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

黃芩、黃連與黃柏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黃芩請熱燥濕瀉火解毒善清上焦?jié)駸?,瀉肺火,并能止血安胎黃連善清中焦?jié)駸?,瀉心火,并能除煩止嘔黃柏善清下焦?jié)駸?,瀉腎火(虛熱)15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龍膽草類別植物原植物龍膽科植物龍膽、三花龍膽、堅龍膽藥材根15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龍膽草、堅龍膽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肝、膽、膀胱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膽草燥濕瀉肝膽,下焦?jié)駸岣位鹧?/p>

1清熱燥濕——多種濕熱證

濕熱下注,陰腫陰癢,帶下黃稠,濕疹瘙癢(配黃柏、蒼術(shù)等)

肝膽濕熱,黃疸尿赤(配茵陳、梔子等)

2瀉肝膽火——肝膽實火

肝火頭痛,脅痛口苦——龍膽瀉肝湯)

肝經(jīng)熱盛,熱極生風(配牛黃、鉤藤等)

用法用量

煎服,3-6g

15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夏枯草與龍膽草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夏枯草清泄肝火尚能消散郁結(jié)龍膽草長于清熱燥濕15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秦皮類別植物原植物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宿柱白蠟樹藥材枝皮或干皮15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秦皮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肝、膽、大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1清熱解毒止痢——熱毒瀉痢,里急后重(白頭翁湯)2清肝明目——肝火目赤腫痛,目生翳障(配黃連、竹葉)用法用量

煎服,6-15g外用適量15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苦參類別植物原植物豆科植物苦參藥材根15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苦參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濕熱瀉?。ㄅ淠鞠愕龋?/p>

1清熱燥濕

濕熱蘊蒸,黃疸尿赤(配茵陳、梔子等)

2殺蟲止癢——帶下陰癢、濕疹疥癬(配黃柏、蛇床子等)

3利尿——濕熱蘊結(jié),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反藜蘆

15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龍膽草與苦參的功效比較

相同點不同點龍膽草清熱燥濕還能清泄肝火苦參還能殺蟲,利尿15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白鮮皮類別植物原植物蕓香科植物白鮮藥材根皮160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白鮮皮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脾、胃經(jīng)

功效應(yīng)用

濕熱瘡瘍

1清熱燥濕濕熱黃疸

濕熱痹證

2解毒止癢——濕疹疥癬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外用適量

161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第三節(jié)清熱解毒藥162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金銀花

(附:忍冬藤)類別植物原植物忍冬科植物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毛花柱忍冬藥材花蕾或帶初開的花163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金銀花、二花、雙花、銀花、忍冬花、金銀花炭、金銀花露性味歸經(jīng)甘、寒。歸肺、心、胃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銀花解毒散風熱,癰腫毒痢內(nèi)外清

1熱毒瘡癰——為治一切癰腫疔瘡陽證要藥瘡癰初起(外用或仙方活命飲)疔瘡腫毒,堅硬根深(五味消毒飲)腸癰腹痛(清腸湯)肺癰咳吐膿血(配魚腥草、蘆根等)清熱解毒邪在衛(wèi)分(銀翹散)2溫病邪入氣分(配石膏、知母等)邪入營血(清營湯)3熱毒泄?。ㄅ潼S芩、黃連等)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適量164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金銀花與忍冬藤的功效比較相同點不同點金銀花清熱解毒重在解毒忍冬藤偏于通經(jīng)絡(luò)165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連翹類別植物原植物木犀科植物連翹藥材果實166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處方用名連翹、連苕、青翹、老翹、連翹心性味歸經(jīng)苦、微寒。歸肺、心、膽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連翹解毒散腫結(jié),清心透散瘡家圣

1清熱解毒——本品長于清心火,散上焦風熱邪在衛(wèi)分(銀翹散)溫病熱入營血(清營湯)熱入心包(清宮湯)2消癰散結(jié)瘡癰——瘡家圣藥(常與金銀花相須為用)痰核(配夏枯草、浙貝、玄參等)3清心利尿——熱淋澀痛(配竹葉、木通等)用法用量煎服,6-15g167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金銀花與連翹的功效比較相同點不同點金銀花清熱解毒解毒力強連翹散結(jié)力優(yōu)168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大青葉、板藍根與青黛類別植物原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藥材葉或根或色素粉末169中藥學全套講解9/20/20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