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復習總結_第1頁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復習總結_第2頁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復習總結_第3頁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復習總結_第4頁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復習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

一、病毒

1、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它的結構非常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不能獨立生存,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附著一注入遺傳物質一復制一釋放),一旦離開

活細胞,就不表現(xiàn)任何生命活動跡象。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絕大多數(shù)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2、病毒分三類:動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葉病毒)、細菌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

3、

疾病病毒途徑預防

流感流感病毒空氣飛沫流感疫苗

狂犬病狂犬病毒動物咬傷破傷風疫苗狂犬病毒

脊髓灰質炎(小兒脊髓灰質炎病毒空氣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

麻痹癥)

腮腺炎腮腺炎病毒空氣腮腺炎疫苗

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免疫血液傳播

系統(tǒng)缺陷)母子傳播

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空氣飛沫禽流感疫苗

水痘水痘病毒空氣飛沫

4、預防由病毒引起的疾?。?/p>

(1)、切斷傳播途徑(2)、注射疫苗(3)、注意衛(wèi)生(4)、鍛煉身體

5、病毒的用處:

好處:疫苗-利用病毒制造碎色病毒一培育帶白邊的郁金香

矮小病毒一培育盆景

壞處:病毒使人產(chǎn)生疾病

二、細菌

1、細菌無處不在:空氣中、水中、土壤以及動植物的身體內,它們無處不在。

細菌按形態(tài)分為三種,分別是球菌、桿菌、螺旋菌。

2、細菌是一類單細胞的生物,個體微小,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3、細菌與人類的關系:

好處:

(1)食品發(fā)酵:醋酸菌一陳醋棒狀桿菌一味精乳酸菌-泡菜、脫脂乳

(2)生物制藥胰島素一治療糖尿病

(3)生產(chǎn)沼氣甲烷細菌

(4)增加土壤肥力根瘤菌

壞處:肺炎雙球菌使人生病,細菌使食物腐敗變餒

4、細菌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著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水、無機鹽

利腐生細菌(腐爛、分解)

動植物動植物遺體

5、細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20分鐘細菌就能分裂一次,細菌的生殖速度是相當快的。1變2,2

變4,4變8.....一直分裂下去,一晝夜可以分裂72次,就能獲得47萬億億個后代;36個小時可分

裂108次,產(chǎn)生的全部菌體將能鋪滿地球一尺多厚。

6、在廣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雞或魚內臟埋在其中,一段時間后內臟消失了,土壤中的腐生細菌把內

臟腐爛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無機鹽。

三、饅頭發(fā)霉了

1、食物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霉(霉菌)。

序號環(huán)境發(fā)霉情況

1溫暖(陽臺)、潮濕(滴水)發(fā)霉發(fā)霉最早,面積大

2溫暖(陽臺)、干燥(烘干)發(fā)霉面積適中

3低溫(冰箱)、潮濕(滴水)發(fā)霉面積適中

4低溫(冰箱)、干燥(烘干)發(fā)霉發(fā)霉晚,面積小

2、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發(fā)霉的霉菌,用來發(fā)酵的酵母菌(面包、腐爛水果散發(fā)的酒香),

味道鮮美的蘑菇,都屬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又不屬于動物的一類生物。

3、真菌與人類的關系:

(1)生產(chǎn)藥品,青霉素、紅霉素制造抗生素、。

(2)生產(chǎn)食品,例如腐乳、醬油、葡萄酒、面包。

(3)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使食品和衣服發(fā)霉。

4、防止食物發(fā)霉的方法:高溫消毒、真空包裝、冷藏或冷凍法、放干燥劑

5、防止衣物發(fā)霉的方法:勤洗勤曬、干燥通風、真空包裝

四、食用菌

1、有的蘑菇有毒,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采集時要用銀子將采集的蘑菇及時裝入塑料袋中,采集完及

時洗手。不要食用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2、

把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紙上,輕輕敲一敲,發(fā)現(xiàn):會有許多小黑點掉下來,生有泡子的結構是菌褶。

3、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絲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的.

4、食用菌:金針菇、平菇、香菇、雙抱蘑菇、銀耳、靈芝、猴頭菇、木耳

5、怎樣識別有毒蘑菇:

一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采摘

后易變色。

二看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

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桿上有菌輪,菌托桿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三看分泌物。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

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四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第一單元微小的生物

1、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它的結構非常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2、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流感、狂犬病、脊髓灰質炎、麻疹、非典、艾滋病等。

狂犬病的傳播途徑是被動物咬傷。

3、如何預防病毒引起疾?。慷噙\動、注射疫苗、遠離人多的地方、切斷傳播途徑。

4.病毒的對人有益的方面:1.制作疫苗;2.清除有害物質;3.制作殺蟲劑。

5、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絕大多數(shù)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6、病毒分為三類: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乙肝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葉病毒;

專門寄生在細胞里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7、細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類,球菌、桿菌、螺形菌。

8、細菌對人有益的方面:食品發(fā)酵、生產(chǎn)沼氣、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制藥。對人有害的方面:1.使人患病2.使食物變質,

引起食物中毒。

9、細菌適應能力極強,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與人類的關系極其密切。自然界中無數(shù)的腐生細菌會促使動植物遺體不斷地

腐爛、分解。動植物遺體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又是植物制造有機物必不可少的原料??梢?,細菌和真菌對于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著重要的作用。

10、食物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fā)霉。要防止物品發(fā)霉,必須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食物可以放在低溫環(huán)境中

(如冰箱)進行保存。

11、食品發(fā)霉的原因:高溫、潮濕、時間過長、通風不暢。

防止發(fā)霉的辦法:真空包裝、放干燥劑、低溫保存、曬干、通風、腌制等。

12、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發(fā)霉的霉菌,用來發(fā)酵的酵母菌,味道鮮美的蘑菇,都屬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屬于植

物也不屬于動物的一類生物。

13、真菌對人有益的方面:1.制造抗生素;2.作醬油;3.作豆腐乳;4.做面包,饅頭;5.生產(chǎn)農(nóng)藥;6.生產(chǎn)工業(yè)原料。

真菌對人有害的方面:1.使食品和其他物品變質,危害身體健康。

14、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絲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的。

15、蘑菇的結構:菌蓋、菌褶、菌柄、菌絲、地下菌絲。

16、如何識別有毒蘑菇:一、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紫色有劇毒,采摘后

易變色。

二、看形狀。無毒蘑菇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柄下部無菌托,上部無菌輪;有毒的蘑菇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

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輪、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三、看分泌物。將采摘后的新鮮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往

往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四、聞氣味。無毒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異味。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五、蠟燭的變化

1、像蠟燭熔化、紙折疊、鐵熔化,這樣僅僅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象蠟燭、木頭燃燒這樣的,不僅是

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還產(chǎn)生新物質。

2、形態(tài)變化:捏橡皮泥、彎折鐵絲、打碎玻璃、冰融化、布制作衣服、折疊紙玩具

產(chǎn)生新物質:雞雷在醋中產(chǎn)生氣泡、劃火柴、紙燃燒、鐵生銹

3、蠟燭燃燒的實驗

實驗材料:蠟燭、火柴、干玻璃片、試管夾

實驗過程:1、點燃蠟燭,觀察現(xiàn)象。

2、試管夾夾住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蠟燭開始燃燒,火焰下方蠟燭有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玻璃片上變黑。

實驗結論:蠟燭燃燒:L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少許其他雜質。

2、一是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質——煙。

六、食鹽和水泥

1、像食鹽、白糖、等物質,溶于水中之后,通過蒸發(fā),使其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的變化,叫可逆的變化。

水泥和水攪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復原來狀態(tài)。水泥的這種變化叫做不可逆的變

化。

2、食鹽水泥

加熱復硝力口熱水'

[粉碎“

食鹽水水泥凝固(水泥塊)

3、生活中的可逆變化:玻璃的變化、水的三態(tài)(水變冰、冰變水、水變水蒸氣、水蒸氣變水、冰變

水蒸氣、水蒸氣變冰)變化、金銀首飾

4、生活中的不可逆變化:樹-椅子、種子發(fā)芽、花生-花生油、土壤-磚、西瓜-西瓜汁

5、物質變化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廢品(不可逆變化)、森林大火(不可逆)、廢水(不可逆)

食鹽變化的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食鹽的變化

實驗材料:杯子、玻璃棒、食鹽、火柴、盤子、小勺、鐵架臺、石棉網(wǎng)、珀瑞

實驗步驟:

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鹽放在水中,用坡璃棒攪拌,觀察現(xiàn)象。

2、把食鹽倒入用期中,放在鐵架臺上,點燃酒精燈,給食鹽水加熱,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1、實驗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用堪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經(jīng)分析出的食鹽顆粒。

實驗結論:通過給食鹽水加熱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鹽恢復原狀。

水泥變化的實驗

實驗材料:杯子、火柴、盤子、小勺、鐵架臺、石棉網(wǎng)、酒精燈、珀煙

試驗步驟:1、將水泥倒入盤中,往盤中的水泥加水,觀察水泥的變化。

2、將水泥塊放入干鍋,加熱,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1、往盤中的水泥加水,過一會,水泥凝固了。

2、點燃酒精燈,給水泥塊加熱,水泥沒有什么變化。

實驗結論:水泥不能恢復原狀。

七、鐵生銹

1、鐵銹是產(chǎn)生的新物質從顏色(棕紅色)、形狀(易折斷)、磁性(無)、導電性(無)

2、鐵釘生銹的條件:空氣與水同時存在(空氣與水的交接處)、酸、堿、鹽加重生銹。

3、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銹,人們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噴漆、加聾、鍍金屬(銘)等。

4、鐵生銹的害處:浪費資源、引發(fā)事故、引發(fā)疾病

實驗名稱:鐵生銹

實驗材料:鐵釘、紗布、坡璃瓶、堿、鹽、油、醋、

砂紙。

實驗步驟:1.用砂紙打磨鐵釘,去掉其表面覆蓋物。

2.把鐵釘放在瓶子里,放在一個地方,并編好號:1、空氣,2、裝滿水,3.半瓶水,4、鹽水,5、堿面

溶液、醋溶液……同時放入相同鐵釘,相同時間后觀察鐵釘生銹情況。

實驗現(xiàn)象:水中,輕微;一半水、一半空氣,嚴重;空氣中,輕微;醋、堿、鹽、水中,嚴重生銹;油中

無銹。

實驗結論:鐵在有空氣、有水、有酸堿鹽的情況下加快生銹。

八、牛奶的變化

1、牛奶(四分之一)+醋=混合物凝集現(xiàn)象不能同食(空腹不能喝飲料)

牛奶(四分之一)+啤酒=絮狀不能同食(喝酒前后不能喝牛奶)

牛奶(四分之一)+食鹽=沒有變化

牛奶(四分之一)+檸檬汁=沉淀生成(形態(tài)變、產(chǎn)生新物質)不能同食(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飲

料)

3、牛奶的營養(yǎng):雷白質、脂肪、礦物質(鈣)

科學飲用牛奶的方法:(1)不宜空腹喝牛奶(2)不能和酸性食物同食(3)不宜放置時間過長(4)

晚上喝比早上喝好(5)注意保質期

4、過期牛奶利用:

擦皮鞋、擦拭地板、除去衣服上的墨跡、美容護膚、澆花、擦拭皮制家具……

實驗名稱:牛奶的變化

實驗材料:燒杯、玻璃棒、醋、啤酒、食鹽、檸檬汁、牛奶

實驗步驟:

1、將醋加入裝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燒杯

中,攪拌,觀察現(xiàn)象。

2、將啤酒加入裝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燒杯

中,攪拌,觀察現(xiàn)象。

3、將食鹽加入裝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燒杯

中,攪拌,觀察現(xiàn)象。

4、將檸檬汁加入裝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燒

杯中,攪拌,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結論:牛奶(四分之一)+醋=混合物凝集現(xiàn)象

牛奶(四分之一)+啤酒=絮狀

牛奶(四分之一)+食鹽=沒有變化

牛奶(四分之一)+檸檬汁=沉淀生成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1、像蠟燭受熱熔化、紙折疊、鐵熔化,僅僅是形態(tài)的變化,沒有產(chǎn)生新物質,這樣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像蠟燭、木塊燃

燒這樣的的變化,不僅是形態(tài)的發(fā)生變化,還會產(chǎn)生新的物質,這樣的變化叫化學變化。

2、像食鹽、白糖、高鎰酸鉀等物質,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過蒸發(fā)去掉水分,通過一定方式,可以使其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的

變化,叫可逆變化(也是蒸發(fā)結晶,物理變化)。

3、水泥和水攪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復原來狀態(tài)。通過一定方式,不能恢復原來狀態(tài)的這種變化叫做不可

逆變化。

4、物質變化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廢品回收經(jīng)過加工可以利用。(可逆變化)2.森林大火經(jīng)過燃燒變成灰燼。(不可逆變

化)3.污染的水域經(jīng)過治理變清。(可逆變化)

5、容易使鐵生銹的環(huán)境:潮濕的空氣、酸、堿、鹽。

不容易生銹的環(huán)境:隔絕空氣,水、干燥、寒冷。

6、將一根鐵釘?shù)囊话虢胨?,另一半暴露在空氣中,最容易生銹的部分是空氣和水的交界處。

7.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銹,人們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加瓷、電鍍、刷漆等。

8、牛奶里不能放醋、啤酒、檸檬汁等酸性物質,牛奶不能與酸性物質混合,因為有新物質產(chǎn)生。

9、不宜空腹和牛奶的原因:空腹喝牛奶,胃腸蠕動的快,牛奶中的營養(yǎng)來不及吸收就排到大腸了,影響消化吸收。

10、過期的牛奶可以用來:擦皮鞋、澆花、做膠水、擦皮衣等。

三單元、物體的運動

九、靜止和運動

1、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是指這一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來說,它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若物體相對

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改變,則稱物體是靜止的。

2、要想描述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必須先確定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定的物體叫參照物。

3、從宏觀上講,自然界一切物體每時每刻都在運動,絕對靜止的物體是不存在。運動是絕對的,靜

止是相對的。

4、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此物體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不改變,此物體

是靜止的;

十、距離和時間

1、距離=速度X時間

2、描述物體的運動需要從位置、方向、和快慢三方面

3比較沿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

相同時間內,距離遠,速度快;距離近,速度慢。

相同距離內,時間少,速度快;時間多,速度慢。

4、騎自行車速度20千米/小時,汽車的速度110千米/小時,

飛機的速度1000千米/小時,子彈的速度3000千米/小時

十一、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

1、物體具有保持它原來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屬性,這種屬性稱為慣性。

2、所有物體都具有慣性。

3、運動的小車遇到障礙物時,車上的木塊會前運動

4、汽車突然開動,乘客向后傾

汽車突然剎車,乘客向前傾

左拐彎,乘客向右傾

右拐彎,乘客向左傾

5、當我們把盛滿水的盆沿水平方向快速移動的時候,水不容易潑出去,水受到盆壁的阻力。

實驗名稱:慣性試驗

實驗材料:魚缸一個,雞蛋一個,光滑的薄木板一塊,小錘一個。

實驗步驟:1.把魚缸裝入二分之一的水,蓋上薄木板,然后把雞蛋放在木板上面。

2.用小錘沿水平方向迅速敲擊木板,看雞蛋如何運動。

實驗現(xiàn)象:雞蛋會掉進水里。

實驗結論:雞蛋沒有隨木板一起運動,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運動趨勢,木板抽掉后,只好掉進魚缸內,說

明雞蛋具有慣性。

十二、物體的運動方式

1、物體的運動方式主要有移動、轉動、滾動、擺動等。各種運動方式這間并不孤立存在,往往是相

互聯(lián)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

運動方式特點運動軌跡物體

移動直線運動?>

轉動圍繞中心點做圓周運動汛車

見扇扇葉

滾動滾動=移動+轉動車輪的轉動

擺動不固定點做來回往復運鐘擺、雨刷

動A

/i.

J、

2、鋸木頭:振動+移動風扇:轉動+擺動

蹺蹺板:移動+擺動火車:移動+滾動

直升飛機:移動+轉動

十三、動物的運動

1、不同的動物具有不同的運動方式,動物的運動方式是多樣的,動物的運動方式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有著密切的關系。

2、動物在水中適應環(huán)境運動方式是游泳(魚),在陸地上適應環(huán)境運動方式是爬行(蛇、蜥蜴)、

行走(人)、奔跑(豹子)、跳躍(袋鼠、兔子),在空中適應環(huán)境運動方式是飛行(鳥)。

器官鋼毛。

4、馬是四肢運動的動物,四肢的常規(guī)運動方式是對角線換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環(huán)。

5、蝸牛速度:50厘米/小時,蛇的速度:1.5米/小時狗的速度:55-60千米/小時

斑馬速度:80千米/小時馬的速度:20千米/小時獵豹的速度:113千米/小時

鴕鳥速度:60千米/小時藏羚羊速度:80千米/小時人最快奔跑速度:36千米/小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

1.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是指這一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來說,它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2.要想描述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必須先確定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定的物體叫參照物。

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改變,則稱物體是靜止的。

3、相同距離,時間越短,速度越快。

相同時間,距離越長,速度越快。

4、汽車突然啟動,乘客會后仰。汽車突然剎車,乘客會前傾。

用尺子擊打中間的一個棋子,其他棋子會豎直下落回原處。

5、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屬性,這種屬性稱為慣性。

所有的物體都有慣性,慣性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只與物體質量有關。

慣性在生活中的應用:跳遠、潑水、開車系安全帶、下坡利用慣性滑行。

6.物體的運動方式主要有轉動、移動、滾動、擺動等。

各種運動方式這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lián)系。一個復雜的運動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

7.游泳是生活在水里的動物適應水環(huán)境的運動方式。

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的運動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躍。

動物在空中的運動方式主要是飛行。

8、馬的四肢常規(guī)運動方式是對角線換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交替循環(huán)。

9、不同動物的運動速度:蝸牛(每小時50cm)蛇類(每小時L5km)馬(每小時20km)犬(每小時55~60km)、獅子鴕鳥

(每小時60km)、藏羚羊(每小時80千米)、獵豹(每小時113km)。

人的奔跑速度最快為每小時36千米。

四單元、太陽、地球和月亮

十四、白天與黑夜

1、17世紀,古希臘學者托勒密認為: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而太陽、月亮等天體圍繞地球

運動,所以地球上就有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被稱為地心說。

2、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叫日心說又稱太陽中心說。哥白尼所著的《天體運行論》

的主要內容是:1、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都在圓形軌道上均

勻圍繞太陽運行。2、月亮是地球的衛(wèi)星,沿圓形軌道每個月繞地球旋轉一周。3、地球每天自西向東

自轉一周,因此出現(xiàn)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的現(xiàn)象。

3、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不停的旋轉著,這就是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

4、根據(jù)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都隨時間的推移出現(xiàn)東升西落現(xiàn)象,可以知道地球運動的方向是自西

向東的

實驗名稱:晝夜交替的模擬試驗

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大頭針。

實驗步驟:1.用手電筒的光代表太陽光把地球儀照亮。觀察地球儀上是否分成了明暗兩部分,思考那邊是

白天,那邊是黑夜。

2.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觀察:同一個地方(如插大頭針的地方)是否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分

別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實驗現(xiàn)象:1.地球儀上分成了明暗兩部分,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自西向東轉動,同一個地方出現(xiàn)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當這個地方轉到剛被光照射到是早晨,

正對“太陽”時是正午,轉到剛被光照不到時是傍晚。

實驗結論:地球是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現(xiàn)象就會交替出現(xiàn)。

十五、晝夜與生物

1、晝夜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因此出現(xiàn)了規(guī)律性的變化。

2、植物科學家林勒阿斯對植物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植物開花的時間是不相同的,編制了一個花鐘。

3、受天氣影響,各種花開放的時間可能會發(fā)生變化。睡蓮白天開,曇花晚上開。

4、喜鵲、燕子、蝴蝶、蜜蜂等動物喜歡在白天活動,夜幕降臨就回巢穴棲息,它們被稱為晝行性動

物。蝙蝠、貓頭鷹、蟋蟀等動物喜歡在白天活動,夜幕降臨就回巢穴棲息,它們被稱為晝行性動物。

它們都是根據(jù)光照持續(xù)時間長短來安排活動、休息、生殖??茖W家通過改變光照與黑暗的時間來改變

動物的行為。晝行性在明亮環(huán)境15分鐘,它們活躍。明亮燈照夜行性動物,很快睡眠。養(yǎng)雞場制造

人工白晝提高產(chǎn)蛋數(shù)量。

十六、四季更替

1、地球圍繞太陽轉動。地球的運動叫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方向保持不

變。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年,稱為地球的公轉周期。方向也是自西向東。四季變化的原因是地球

的公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動)。

2、當?shù)厍蚬D時,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不斷移動形成四季

3、我國勞動人民根據(jù)經(jīng)驗,把四季分成了24節(jié)氣,并編寫了節(jié)氣歌。

4、我們根據(jù)氣溫、晝夜長短來判斷四季。

5、四季中,白天的時間不斷變化,在我國,白天最短是冬至,白天最長是夏至。

驗名稱:四季更替的模擬實驗

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

實驗步驟:L在桌子上畫一個圓,把地球儀放在畫好的軌道上運動。

2.手電筒在中間始終照著地球儀。

3.地球儀在轉動過程中傾斜角要保持一致。

實驗現(xiàn)象:地球儀上的南北半球接受手電光的照射程度不斷變化。

實驗結論: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地軸總是傾斜的,并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由于地軸的傾斜,

當?shù)厍蛱幵诠D軌道不同位置時,南北半球接受陽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斷的變化,從而形成了

四季的變化。

十七、彎彎的月亮

1、月亮有時圓,有時缺。人們所看到的月亮表面發(fā)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

2、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自西向東圍繞地球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農(nóng)歷的一個月,月球本身

并不發(fā)光,靠反射太陽光才發(fā)亮,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轉。因此,月球

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就會有時面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部分向著地球,月相變化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3、月相:

月相規(guī)律:上半月亮面在右側,面積越來越大。

下半月亮面在左側,面積越來越小。

十八、日食和月食

地球太陽

三球一線,月球在中間

2、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在月影中,月球擋住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日食發(fā)生時,

太陽被遮住的部分總是從西開始,向東邊移動,這說明擋光的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這個天體就是

地球。

3、日食總是發(fā)生在農(nóng)歷的初一前后。日食類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環(huán)食

4、月食:…一~

3、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月食發(fā)生時總是月亮的東邊先虧,西

邊結束。這說明月亮的運動方向是自東向西。

4、月食總是發(fā)生在農(nóng)歷的十五前后,月食的類型:月全食、月偏食

5、

A為日全食;移動到B時為日偏食;移動到C時為日環(huán)食

6、紅月亮是因為地球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太陽光被地球全部擋住,但地球的大氣層仍然折射了一

部分太陽光,因此會出現(xiàn)“紅月亮"。

十九、登上月球

1、月球是個球體,月球是一個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與地球的距離約38.4萬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

多,大約49個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部分是看上去是平原,看上去陰暗

部分是高山,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月球上溫度差很大,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120度以上,

背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180度一下。月球上沒有空氣、液態(tài)水,也沒有生物。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

多,只有地球引力的1/6。

2、1961年,美國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為登月第一人。伽利略開

創(chuàng)了人類對月球的科學探索的先河。

3、中國的探月計劃稱為嫦娥工程,耗時20年。2007年我國發(fā)射繞月探測衛(wèi)星"嫦娥一號"

4、假如我們去月球旅行,應該作哪些準備:液態(tài)水、壓縮食物、燃料、氧氣、太空服等

第四單元太陽、地球和月亮

1、古希臘學者托勒密認為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而太陽、月亮等天體圍繞地球運動,所以地球上就有了白天和黑

夜的更替(地心說)。

2、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地球、月亮等天體運行的中心,實際上地球也在運動。

這一學說又叫太陽中心說.

3、哥白尼所著的《天體運行論》的主要內容是:①.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等都在圓形軌道上

勻速圍繞太陽運行。②.月亮是地球的衛(wèi)星,沿著圓形軌道每個月繞地球旋轉一周。③.地球每天自西向東轉一周,因而出

現(xiàn)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xiàn)象。

4、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不停地旋轉著,這是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

5、晝夜更替的原因:地球是個既不發(fā)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這一半就是白天。而

背著太陽的就是黑夜,這就有了晝夜現(xiàn)象。地球不停地自轉,所以晝夜就會發(fā)生交替。

6、白天,人的身體活動比較活躍。當早晨醒來時,人體會發(fā)生心跳、呼吸加快等一系列變化;傍晚時分,體溫會比清晨時

升高約1℃,血壓也升至一天最高點;夜里,心跳頻率和體溫開始下降。這是人類長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地節(jié)律。

7、晝夜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動植物因此出現(xiàn)了規(guī)律性的變化.

8、18世紀植物科學家林勒阿斯對植物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的植物開花的時間是不相同的,他還發(fā)現(xiàn)同一地區(qū)的同類

植物每天都在同一時間開花,編制了一個花鐘。

9、受天氣影響,各種花開放的時間可能會發(fā)生變化.

10、喜鵲、燕子等動物喜歡在白天活動,夜幕降臨時回巢穴棲息,它們被稱為晝行性動物;貓頭鷹等動物喜歡在夜里活動,

它們被稱為夜行性動物。無論晝行性動物還是夜行性動物,都是根據(jù)光照持續(xù)時間長短來安排它們活動、休息和生殖時間

的。

10、四季更替帶來了哪些變化?

(1)溫度的變化;(2)晝夜長短的變化;(3)降水量的變化;(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1、地球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年,稱為地

球的公轉周期。

12、四季更替的原因: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總是傾斜的,而且方向是不變的。隨著地球公轉的位置不同,太陽直射

點的位置也會有規(guī)律的變化,南北半球接受光照的程度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因此形成了四季更替。

13、我國勞動人民根據(jù)經(jīng)驗,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節(jié)氣,并編寫了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

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4、人們所看到的月球表面發(fā)亮的部分的形狀叫月相。

15、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自西向東圍繞地球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農(nóng)歷一個月。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靠反射太陽光

才發(fā)光亮。

16、日食發(fā)生時,太陽被遮住的部分總是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這說明擋光的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

17、月食發(fā)生時總是月亮的西邊先虧,這說明月亮的運動方向是自西向東.

18、月食總是發(fā)生在農(nóng)歷的十五前后,日食總是發(fā)生在農(nóng)歷的初一。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當月亮轉到地球和太陽

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時候,就會發(fā)生日食.

19、月球是一個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與地球的距離38.4萬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大約49個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

20,1969年,美國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為登月第一人.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人類對月

球的科學探索的先河.中國的探月計劃稱為嫦娥工程。

21、月球上溫度差很大,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120℃以上,背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180℃以下.

第五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

二十蚯蚓找家

1、蚯蚓喜歡生活在阻暗、潮濕的環(huán)境里。

實驗名稱:蚯蚓找家

實驗材料:蚯蚓5條、長方形紙盒、黑濕布、透明的塑料薄膜、。

實驗步驟:1.找一個長方形紙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貼一塊透明的塑料薄膜。

2.在桌上鋪一塊黑濕布,在布上放上5條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內的明暗交界處,

觀察蚯蚓往哪邊爬,比較亮處和暗處蚯蚓的數(shù)量。

3.用一個長方形紙盒,在紙盒墊上塑料薄膜,在盒左邊放干土,在盒右邊放濕土,干土與濕土

間隔一段距離。

4.在盒中間沒有土的地方,放5條蚯蚓,觀察蚯蚓往哪邊爬,比較干土與濕土中蚯蚓的數(shù)量。

實驗現(xiàn)象:L蚯蚓都爬到阻暗處。2.蚯蚓都爬到濕土里。

實驗結論:蚯蚓適宜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

2、各種生物都必須生活在適宜的環(huán)境里,所以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植物,動植物與環(huán)境

相互依存。

3、熱帶雨林(高溫多雨);沙漠(干旱):駱駝、仙人掌

南北極(寒冷):北極熊、企鵝

4、、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北極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極,鯊魚生活在水中,駱駝生

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熱帶雨林。

5、生長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葉子是刺,以減少水分蒸發(fā)。

6、在我國北方:蘋果、小麥;在南方:柑橘、水稻;說明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不同的植物,植物

與環(huán)境相互依存。

7、環(huán)境的變化會影響動物的生存,動物的數(shù)量變化也會影響環(huán)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生物的結構特

征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從而適應環(huán)境。不能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生物將會被淘汰。

二十一、變色龍

1、動物保護自己的本領有保護色、警戒色、擬態(tài)。

2、保護色:生物的體色與周圍的環(huán)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隱蔽自己。有些動物,如變色龍,能改變身

體的顏色,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螳螂,枝葉上綠色,枝干上褐色。青蛙綠草叢中是綠色,泥石和枯草堆

是土褐色。海參、石斑魚、比目魚、斑馬

3、警戒色:毒箭蛙用鮮艷的顏色來警告捕食者不要吃它

如:刺蛾毛蟲、獵蜻、飛蛾

4、擬態(tài):枯葉蝶借助與枯葉相似的外表保護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的侵襲,這是一種生物對另一種生

物形態(tài)的模擬。

5、如:竹節(jié)蟲(竹枝)尺蟾(樹枝)無毒蛇有有毒蛇的鮮艷體色

6、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保護方法):放毒汁(眼鏡蛇);放電(電鯉、電鰻、水母);放毒氣(黃

鼠狼);噴墨汁(章魚);斷肢殘體(壁虎、螃蟹、水星);甲、殼、刺(烏龜、貝殼、刺猬、);

假死;

7、我解放軍反恐部隊到東北深山老林執(zhí)行任務,當時白雪皚皚,為了不讓敵對分子過早發(fā)現(xiàn),解放

軍應穿的服裝棉衣外面加白色的斗篷。(保護色)

二十二植物向哪里生長

1、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統(tǒng)稱植物的向性運動。

實驗名稱:植物的向光性實驗。

實驗材料:植物幼苗(玉米、小麥等)、火柴桿、小花盆(或培養(yǎng)皿)、泥土、不透光的紙盒、臺燈、剪刀。

實驗步驟:(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紙盒一側挖一個直徑為1cm的孔,待模擬單側光照射時使用。

(2)將幾株長勢相同但其葉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麥幼苗依次排開,分別栽種在兩個花盆中,幼苗的旁

邊插一根火柴桿,作為對比的參照物。

⑶將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組用不透光的紙盒,另一側用一側帶小孔的紙盒),白天將裝置置

于陽光充足的地方,夜間以臺燈代替光源,并使光從小孔中透入紙盒。

(4)每天打開紙盒,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記錄下高度、傾斜角及當日的溫度、天氣等情況。

實驗現(xiàn)象:幼苗朝紙盒開孔的方向生長,也就是向著光源的方向生長。

實驗結論:植物的生長具有向光性.

玉米粒的根向下

2、向日葵的"頭”會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轉動,這種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長彎曲現(xiàn)象叫向光性。

3、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長的現(xiàn)象稱為向地性(地球引力)。植物的根還有幾種生長反應:向著有肥的地

方生長,即向肥性;在干旱土壤中根也會向有水處生長,即向水性。

4、把兩盆花向不同的地方傾斜,過一段時間觀察到:植物的莖和葉向上生長,根向下生長。

二十三、密切聯(lián)系的生物界

1、人們把動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叫食物鏈。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了食物網(wǎng)。

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構成了生物界。

2、每條食物鏈的源頭都在植物,終點在兇猛的肉食動物,

食物鏈的箭頭指向獵食者,一條完整的食物鏈至少由三種生物組成。

3、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產(chǎn)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植物在食物鏈中稱作生產(chǎn)者,動物在食物鏈中稱作消費者。

4、如果不采用農(nóng)藥滅蟲,怎樣防止植物遭受蟲害?

答:用生物防治的辦法防治蟲害是最好的.具體措施有:L應用天敵

2.燈光法3.轉基因作物4.焚燒、松土

(1)用可寄生在害蟲體內的天敵(細菌和病毒),當然這些天敵對人必須無害.

(2)從藥用植物體內提取一些天然殺蟲物質,既能殺蟲又對人無害.

(3)養(yǎng)些捕食害蟲的動物去消滅害蟲

5、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無法避免成為食物鏈的成員。生物之間通過食物來達到相互依存、相互制

約的作用。

6、用食物鏈表示出青蛙、草、蛇、蝗蟲、鷹之間的"吃"與"被吃"的食物鏈:草-蝗蟲-青蛙-蛇-

二十四、珍稀動植物

1、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一級保護動物,生活在我國四川省西北部、甘肅省。

2、、我國是世界上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揚子鱷、水杉、銀杏等

大量珍稀物種在我國都能見到,我國保護珍稀動植物的措施主要有制定,等。

3、朱翳是一種非常美麗的禽類,已經(jīng)瀕臨滅絕,被列入"國際保護鳥"。

揚子鱷是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少數(shù)地區(qū),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是恐龍的后代,是研究中生代爬行動物

的“活標本"。

金花茶被譽為“茶花皇后"。銀杉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琪桐被譽為“中國鴿子樹"

4、野生動植物滅絕的原因是:自然原因(棲息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人為原因(濫捕亂殺、濫砍濫伐)、

自身原因(適者生存);

5、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措施有:法律《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人工養(yǎng)殖動植物、宣傳教

育、利用先進科技克隆。

二十五、生物的啟示

1、人們根據(jù)蔥葉的結構特性,設計、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這就是仿生。仿生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生物

性能一一建立模型一一模型檢測一一開發(fā)產(chǎn)品。

2、

蛋殼薄殼建筑

圓筒形

蔥葉電線桿>

承重能力強

茅草邊緣有齒—鋸子》

人的靈活機械運動--------機器人f

蝙蝠超聲波-------雷5日

海鷗-------------滑翔樵

36、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里.

37、各種動物都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包括陽光、溫度、水等.

38、向日葵的頭會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轉動,這種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長彎曲現(xiàn)象叫做向光性.植物的根向下生長的現(xiàn)象稱

為向地性,植物的根還有幾種生長反應:向著有肥的地方生長稱為向肥性,在干旱的地方也會向著有水的地方生長,即:向水性,

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統(tǒng)稱植物的向性運動。

39、動物保護自己的本領有保護色、警戒色、擬態(tài)。

40、人們把動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叫食物鏈.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了食物網(wǎng),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構成了生物界

41、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瀕危動物(珍稀動物、哺乳動物),為世界人民所喜愛。野生大熊貓只生活在我國四川省西北部、

甘肅省南部的少數(shù)地區(qū).

42、朱鶻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鳥類,已經(jīng)瀕臨滅絕,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國陜西省秦嶺的山林中.

43、我國的珍稀動植物有大熊貓、金絲猴、揚子鱷、朱鶻、丹頂鶴、藏羚羊、水杉、銀杏、郴楞、琪桐、銀杉等。

44、野生動植物滅絕的原因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的過度狩獵或采伐,對棲息地環(huán)境的污染和改變。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措施

有:頒布《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不準狩獵和采伐,不準破壞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

45、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北極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極,鯨魚生活在水中,駱駝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熱帶雨

林.

46、生長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葉子是針狀的,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47、陽光、溫度、土壤、水分等是影響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48、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產(chǎn)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49、森林的破壞給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如:洪災、干旱、沙塵暴、水土流失。

50、動物們通過冬眠、遷徙、換毛等方法來適應氣溫的變化。

51、池塘中除了生活著植物和動物,還生活著微生物。它們能把死亡的動、植物尸體分解無機物。

52、環(huán)境的變化會影響動物的數(shù)量,動物的數(shù)量變化也會影響環(huán)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生物的結構特征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

化,從而適應環(huán)境。不能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生物將會被淘汰。

53、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無法避免成為食物鏈的成員。生物之間通過食物鏈來達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作用。

二、選擇題:

1、下列關于物體慣性的說法,(D)是正確的。

A、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運動的物體有慣性B、不受力的物體有慣性,受力的物體沒有慣性

C、靜止或運動的物體有慣性。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慣性也就沒有了

D、任何物體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有慣性

2、一列由西向東行駛的列車,經(jīng)過某一電線桿時,一乘客從窗口放下一小石塊,讓其自由下落,其(B)。

A、石塊正好落在電線桿旁邊B、石塊將落在電線桿的東邊

C、石塊將落在電線桿的西邊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3、有關參照物的說法,(C)是正確的。

A、運動的物體不能做參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做參照物

C、研究某一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定參照物

4、兩只輪船順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選

擇的參照物為(B).

A、甲船B、乙船C、一定運動D、都有可能

5、下列不能產(chǎn)生新物質的是(C)。

A、紙燃燒B、光合作用C、面塑

6、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huán)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腐生細菌B、酵母菌C,病毒

7、下列有關細菌的說法正確的是(B)。

A、細菌都能使動植物或人產(chǎn)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B、細菌中,少數(shù)種類有害,多數(shù)種類對人類來說是有益的

C、腐生細菌能毀壞食物,因此它是有害無益的

8、將糧食堆放在(A)中,不容易發(fā)生霉變。

A、較低溫度的干燥環(huán)境B、較高溫度的潮濕環(huán)境C、較低溫度的潮濕環(huán)境

9、腐爛的水果散發(fā)出的酒香是(C)引起的。

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

10、下列變化中,既有形態(tài)改變,又有新物質產(chǎn)生的是(B)。

A、金屬熱脹冷縮B、煤炭燃燒C、紙折疊

11、產(chǎn)生月食的原因是(C)。

A、月亮被黑云擋住B、月亮被太陽擋住C、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D、月球自身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

12、一年中,日出較早的季節(jié)是(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3、變色龍隨著外界環(huán)境變化自身顏色來保護自己的方法屬于(A)。

A、保護色B、警戒色C、擬態(tài)

14、向日葵的花盤會跟隨太陽位置變化而變化,這是植物的(A)。

A、向光性B、向水性C、向肥性D、向性運動

15、(B)被譽為我國的"國寶二

A、揚子鱷B、大熊貓C、藏羚羊D、金絲猴

16、仙人掌的根會朝著(A)的方向生長。A、有水B、無水

17、綠色植物能自己制造養(yǎng)料,稱為(B)0

A制造者B生產(chǎn)者C消費者

18、蘋果樹不宜在熱帶地區(qū)栽種,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種,這里起制約作用的因素是:(B)。

A、陽光B.溫度C.水D.空氣

19、做對比實驗時,我們一般是控制(B)條件不發(fā)生變化。

A、一個B、二個C、三個

20、每個食物鏈中生產(chǎn)者一定是(C)。

A、植物B、動物C、植物和動物

21、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蟠的體色往往是(B)。

A、灰色B、綠色C、黃色D、褐色

22、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叫做動物的(A)。

A棲息地B居住地C生活區(qū)

23、各種生物和周圍的非生物一起構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稱為(C)0

A食物鏈B食物網(wǎng)C生態(tài)系統(tǒng)

三、判斷題:

1,細菌和病毒一樣,要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V)

2、溫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長。(V)

3,味道鮮美的蘑菇是從濕潤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一種植物。(x)

4、物質形態(tài)的自然變化,往往與溫度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x)

5、蠟燭燃燒后,不能再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這種變化是不可逆變化.(V)

6、牛奶和檸檬汁混在一起,既發(fā)生了形態(tài)變化,以產(chǎn)生了新物質。(x)

7、動物的運動方式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V)

8、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V)

9、直升飛機的運動方式是移動加轉動。(x)

10、運動的物體有慣性,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x)

11、動物會有一些獨特的習性,跟適應生存環(huán)境有關。(V)

12、小華畫了一條食物鏈:虎一羊一草。(V)

13、環(huán)境污染、盲目的物種引進、大量捕殺動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經(jīng)在歷史上造成過部分地區(qū)的生態(tài)災難。

(V)

14、根總是向下生長,植物的莖、葉總朝著光生長。(V)

15、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V)

16、當環(huán)境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