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GAO91qAAGM6R_LHls330.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GAO91qAAGM6R_LHls3302.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GAO91qAAGM6R_LHls3303.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GAO91qAAGM6R_LHls3304.jpg)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卷附參考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GAO91qAAGM6R_LHls330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卷(附參考答案)(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本題共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生活處處有物理,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與人走路時相比較()A.壓力改變,壓強改變 B.壓力改變,壓強不變C.壓力不變,壓強改變 D.壓力不變,壓強不變2.如圖所示,將盛有適量水的試管由傾斜位置A緩慢移至豎直位置B.在此過程中,水對試管底部的壓強()A.變大 B.變小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3.如圖所示,將一圓柱體從水中勻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此過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大致如下列圖中的()A.B.C.D.4.如圖所示,一圓形水管左粗右細,a、b為粗管和細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點,水管中有一氣泡,隨水向右快速運動,氣泡經(jīng)過a、b兩點時體積大小的比較,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a(chǎn)點時大 B.b點時大 C.一樣大 D.均有可能5.用空易拉罐來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B.用重物壓易拉罐,易拉罐變癟C.讓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易拉罐變癟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氣,易拉罐變癟6.如圖所示,將一個普通的乒乓球輕輕放入漏斗中,用電吹風從細管吹向漏斗的大口,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球不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大B.球不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小C.球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大D.球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小7.在瀘州市第35屆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某學生在現(xiàn)場展示了科創(chuàng)作品。他把橡膠管一端放入位置較低盛有冷水的燒杯中,另一端與塑料瓶蓋相連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許熱水搖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發(fā)現(xiàn)燒杯中的水通過橡膠管慢慢流入位置較高的瓶內(nèi),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塑料瓶中倒入熱水搖晃后倒掉,目的是讓瓶內(nèi)空氣增加B.用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目的是讓瓶內(nèi)氣壓始終等于大氣壓C.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D.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因為瓶內(nèi)氣壓小于大氣壓8.下列情景都與氣壓有關,其中有一種情景與其他三種的原理有所不同,這種情景是()A.刮大風時會有房屋頂部被大風掀起的情況B.打開的窗戶外有平行于墻壁的風吹過時,窗簾會飄出窗外C.等候列車的乘客應站在安全線以外,否則會被“吸”向列車D.將吸盤按在光潔的瓷磚表面,放手后吸盤會被“吸”在瓷磚上9.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個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兩個燒杯內(nèi)裝有密度不同的液體,在兩燒杯中,距杯底同一高度處有A、B兩點壓強相等,甲、乙中液體對杯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1、p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p甲<p乙,p1<p2 B.p甲>p乙,p1>p2C.p甲<p乙,p1>p2 D.p甲>p乙,p1<p210.在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倒入甲和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如圖所示,若甲和乙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則比較甲液體和乙液體質(zhì)量,下面正確的是()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無法比較11.如圖所示,A、B為完全相同的兩個容器,分別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間用導管連接。若將閥門K打開,最后A、B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之比為()A.5:7 B.2:3 C.3:7 D.1:112.在測量大氣壓的實驗中,為消除活塞與針筒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某同學采用了圖示裝置,將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過水平細線與燒杯相連,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左滑動時,測得杯中水的質(zhì)量為880g;然后向外緩慢抽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右滑動時,測得杯中水的質(zhì)量為460g,燒杯質(zhì)量為100g,活塞面積為7×10﹣5m2,g=10N/kg輪軸間的摩擦和細線重不計,則所測大氣壓的值應為()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13.如圖,裝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燒杯置于水平面上,兩液體沒有混合。上層液體的高度為h,密度為0.8ρ;下層液體的高度為2h,密度為ρ.則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14.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大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若甲、乙密度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B.若甲、乙密度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C.若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D.若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15.如圖所示,一塊長為L,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與桌邊緣相齊,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緩慢地離開桌邊L,在木板A移動過程中,木板A對桌面的壓強,木板A對桌面的壓力(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6.如圖,a、b、c、d為某液體內(nèi)部的四個點,它們剛好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一長方形的四個頂點,液體在a、b、d三點的壓強以及長方形的邊長已在圖中標注,則c點的液體壓強沿(填“豎直”或“各個”)方向,大小為kPa:該液體密度為kg/m3,a點的深度為m。(g取10N/kg)17.如圖甲為陰陽壺,壺把上開有兩孔,可同時盛裝兩種液體,圖乙為該壺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使用時,若捂住甲孔,則倒出的是,這是由于的作用。該壺的設計遵循了原理。
18.我國“新冠疫情”已經(jīng)得到控制,在黨的關懷下,我國實行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疫苗的注射器針尖做得很細是用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國外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如圖是護士給確診病人的輸液裝置,藥水瓶上插著兩根管,一根給病人輸液,另一根通過瓶蓋扎進瓶內(nèi)藥水中,如圖所示,這根“閑置管”是在輸液過程中,當瓶內(nèi)氣壓減小時,在的作用下使空氣進入瓶內(nèi)。19.如圖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渦。漩渦邊沿水的流速相對中心處的流速較,壓強較,從而形成壓力差,導致周邊物體易被“吸入”漩渦。(溫馨提示:嚴禁學生私自下河游泳)20.如圖,A、B為兩容器,用一帶閥門的管子相連,裝有同一種液體,液面相平,則a、b兩處的壓強papb(填“>”、“<”或“=”)。當打開閥門時,液體(填“流動”或“不流動”)。21.如圖所示,兩個密度均勻質(zhì)量相等的圓柱體A、B,底面積之比為SA:SB=2:3.若將A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疊放在B的正上方后,A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恰好等于此時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A剩余部分的高度與疊放后B的總高度相同,則A截去的高度與A原高度之比為△h:h=,A、B的密度之比為ρA:ρB=。22.如圖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該容器上、下兩部分都是圓柱體,其橫截面積分別為S1、S2,容器底部裝有控制閥門。容器內(nèi)裝有密度為0.8×103kg/m3的液體,液體通過控制閥門勻速排出的過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閥門打開前液體的深度H=cm,上、下兩部分橫截面積之比S1:S2=。(g取10N/kg)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21分)23.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這種科學探究方法是法。(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jié)論是。(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和所示實驗。(4)小明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24.同學們利用壓強計等裝置“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進行了如下的操作:(1)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xiàn)U形管中兩側(cè)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選填字母)。A.直接從U形管右側(cè)中倒出適量液體B.拆除膠管重新安裝(2)正確操作后,分析乙、丙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的形狀(選填“上窄下寬”或“上寬下窄”);(3)玲玲保持丙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她發(fā)現(xiàn)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又變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nèi)部的壓強越大”的結(jié)論。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鹽水后液面位置改變了,正確操作是應將探頭適當(選填“上移”或“下移”);(4)紅紅用丁裝置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在左側(cè)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cè)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觀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多選);A.右側(cè)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側(cè)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側(cè)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左側(cè)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據(jù)你選用的物理量推導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用題中字母和ρ水表示)。25.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shù)拇髿鈮骸y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C.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D.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請根據(jù)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測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選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當活塞相對于針筒開始滑動時,以地面為參照物,研究對象處于狀態(tài)。若不考慮其它因素,根據(jù)的知識可知,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氣壓力與拉力大小相等。(2)實驗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jié)果(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同學們聯(lián)想到去醫(yī)院打針的情景,可采取簡單的辦法將注射器內(nèi)空氣排盡。你的方法是。(3)測量前,有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實驗過程中他們讓彈簧測力計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減小對實驗的影響,從而提高實驗的精確程度。(4)若同學們用圖乙中B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筛挠脠D乙中的(選填“A”或“C”)注射器。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四、計算題(26題10分,27題8分,共18分)26.(10分)實心圓柱體甲和長方體乙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為0.6×103kg/m3,質(zhì)量為12kg、底面積為4×10﹣2m2,乙的質(zhì)量為5.4kg,邊長分別為0.1m、0.2m、0.3m,(g取10N/kg)(1)(2分)求乙的密度(2)(3分)求甲直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5分)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疊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恰好等于此時乙對水平地面壓強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27.(8分)如圖所示,足夠高的圓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別盛有水和液體乙。水的深度為0.08米,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g取9.8N/kg)①(2分)若水的質(zhì)量為2千克,求水的體積V水.②(2分)求水對容器A底部的壓強p水。③(4分)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兩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時水對容器A底部的壓強增加了196帕。求液體乙的密度ρ乙。參考答案與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生活處處有物理,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與人走路時相比較()A.壓力改變,壓強改變 B.壓力改變,壓強不變C.壓力不變,壓強改變 D.壓力不變,壓強不變解:人站在地面上時雙腳著地,走路時單腳著地,與走路相比,站立在地面時,人的重力不變,對地面的壓力大小不變,但受力面積增大,由?p=可知壓強減小。故選項ABD錯誤,C正確。答案:C。2.如圖所示,將盛有適量水的試管由傾斜位置A緩慢移至豎直位置B.在此過程中,水對試管底部的壓強()A.變大 B.變小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解:由圖可知,當試管從傾斜位置A到豎直位置B的過程中,液體深度變大,由p=ρgh可知,水對試管底部的壓強變大。答案:A。3.如圖所示,將一圓柱體從水中勻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此過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大致如下列圖中的()A. B.C. D.解:①將一圓柱體從水中勻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剛好露出水面之前,水的密度一定,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不變,根據(jù)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不變;②從圓柱體上表面剛露出水面到圓柱體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的過程中,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逐漸減??;由于圓柱體被勻速提起,容器的形狀上粗下細,根據(jù)△V排=S△h可知,水的深度減小的越來越快,根據(jù)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逐漸變小,并且也是減小得越來越快。符合這個規(guī)律的只有D圖象,故ABC錯誤,D正確。答案:D。4.如圖所示,一圓形水管左粗右細,a、b為粗管和細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點,水管中有一氣泡,隨水向右快速運動,氣泡經(jīng)過a、b兩點時體積大小的比較,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a(chǎn)點時大 B.b點時大 C.一樣大 D.均有可能解:由于圓形水管左粗右細,當水經(jīng)過a、b兩點時,b點的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泡經(jīng)過b點時的體積大于a點時體積,故B正確、ACD錯誤。答案:B。5.用空易拉罐來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B.用重物壓易拉罐,易拉罐變癟C.讓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易拉罐變癟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氣,易拉罐變癟解: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是手給易拉罐一個力,改變了易拉罐的形狀,故A錯誤。B、用重物壓易拉罐,易拉罐變癟,是重物給易拉罐一個力,改變了易拉罐的形狀,故B錯誤。C、讓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易拉罐變癟,是地面給易拉罐一個力,改變了易拉罐的形狀,故C錯誤。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氣,易拉罐內(nèi)的氣壓減小,易拉罐外面大氣壓大于易拉罐內(nèi)部壓強,所以易拉罐受到向內(nèi)的壓力大于向外的壓力,這兩個力的合力把易拉罐壓癟,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故D正確。答案:D。6.如圖所示,將一個普通的乒乓球輕輕放入漏斗中,用電吹風從細管吹向漏斗的大口,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球不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大B.球不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小C.球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大D.球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小解:A、電吹風從管口向上吹氣時,乒乓球的下方空氣流動速度大,壓強??;上方空氣流動速度小,壓強大,球不會被吹起,故A錯誤。B、乒乓球的下方空氣流動速度大,壓強?。簧戏娇諝饬鲃铀俣刃?,壓強大,球不會被吹起,故B正確。C、乒乓球的下方空氣流動速度大,壓強小;上方空氣流動速度小,壓強大,球不會被吹起,故C錯誤;D、球不會被向上吹起,因為其下方氣體流速大,壓強小,故D錯誤。答案:B。7.在瀘州市第35屆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某學生在現(xiàn)場展示了科創(chuàng)作品。他把橡膠管一端放入位置較低盛有冷水的燒杯中,另一端與塑料瓶蓋相連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許熱水搖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發(fā)現(xiàn)燒杯中的水通過橡膠管慢慢流入位置較高的瓶內(nèi),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塑料瓶中倒入熱水搖晃后倒掉,目的是讓瓶內(nèi)空氣增加B.用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目的是讓瓶內(nèi)氣壓始終等于大氣壓C.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D.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因為瓶內(nèi)氣壓小于大氣壓解:A、往空礦泉水瓶內(nèi)注入少量的熱水,搖晃后倒掉并立即蓋緊瓶蓋,過一會兒瓶內(nèi)水蒸氣液化,體積變小,瓶內(nèi)氣體壓強變小,故A錯誤;B、將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目的是不讓大氣進入瓶中,水蒸氣液化,體積變小,瓶內(nèi)氣壓小于大氣壓,故B錯誤;C、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大氣壓強的作用,不是連通器原理,故C錯誤;D、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因為瓶內(nèi)氣壓小于大氣壓,燒杯中的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流入塑料瓶,故D正確。答案:D。8.下列情景都與氣壓有關,其中有一種情景與其他三種的原理有所不同,這種情景是()A.刮大風時會有房屋頂部被大風掀起的情況B.打開的窗戶外有平行于墻壁的風吹過時,窗簾會飄出窗外C.等候列車的乘客應站在安全線以外,否則會被“吸”向列車D.將吸盤按在光潔的瓷磚表面,放手后吸盤會被“吸”在瓷磚上解:A、風刮過屋頂,屋頂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大,壓強小;屋內(nèi)空氣流動速度小,壓強大,屋頂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產(chǎn)生一個向上的壓力差,把屋頂掀開,其原理是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B、刮大風時,風沿著外墻吹過,窗簾外側(cè)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內(nèi)側(cè)空氣流速慢,壓強大,窗簾受到向外的壓強大于向內(nèi)的壓強,把窗簾壓向窗戶外面,其原理是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C、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帶動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此時人外側(cè)的空氣流動速度慢,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人外側(cè)空氣流速慢壓強大,而內(nèi)側(cè)流速快壓強小,會產(chǎn)生一個向內(nèi)側(cè)的壓強差,故乘客被“吸”向列車,其原理是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D、將吸盤按在光潔的瓷磚表面,放手后吸盤會被“吸”在瓷磚上,利用的是大氣壓強。綜上分析可知,與其他三種的原理不同的是D。答案:D。9.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個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兩個燒杯內(nèi)裝有密度不同的液體,在兩燒杯中,距杯底同一高度處有A、B兩點壓強相等,甲、乙中液體對杯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1、p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p甲<p乙,p1<p2 B.p甲>p乙,p1>p2C.p甲<p乙,p1>p2 D.p甲>p乙,p1<p2解:(1)由圖知,A、B所處的深度hA>hB而A、B兩點壓強相等,即pA=pB由p=ρgh可知液體密度ρ甲<ρ乙;設A、B距離杯底的高度為h燒杯底受到的壓強: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因為pA=pB,ρA<ρB所以pA+ρ甲gh<pB+ρ乙gh所以燒杯底受到的壓強:p甲<p乙(2)因為燒杯是直壁容器,燒杯底受到的壓強p==設液體重分別為G甲、G乙,燒杯底面積為Sp甲=,p乙=可得,<兩燒杯內(nèi)液體重G甲<G乙;因為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G杯+G液所以甲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甲=G杯+G甲乙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乙=G杯+G乙所以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因為p=、受力面積相同所以燒杯甲、乙對桌面的壓強p1<p2,故A正確。答案:A。10.在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倒入甲和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如圖所示,若甲和乙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則比較甲液體和乙液體質(zhì)量,下面正確的是()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無法比較解:因為甲和乙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所以p甲=p乙;由p=ρ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而h甲<h乙,所以ρ甲>ρ乙;因為容器完全相同,由F=pS可得,ρ甲gh甲S=ρ乙gh乙S;如果容器為圓柱體,則ρ甲gh甲S=ρ乙gh乙S?G甲=G乙;根據(jù)圖示可知,兩個容器相對于圓柱容器減少液體的體積相同,因此減小液體的重力關系:G甲′=ρ甲gV,G乙′=ρ乙gV由于ρ甲>ρ乙,所以G甲′>G乙′;則G甲﹣G甲′<G乙﹣G乙′,即甲容器內(nèi)液體甲的質(zhì)量小于乙容器內(nèi)液體乙的質(zhì)量,故選C。答案:C。11.如圖所示,A、B為完全相同的兩個容器,分別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間用導管連接。若將閥門K打開,最后A、B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之比為()A.5:7 B.2:3 C.3:7 D.1:1解:根據(jù)題中的插圖可知,打開閥門后,兩容器中的液面會相平,A液面下降2cm,變?yōu)閔A=5cm,B液面上升2cm,變?yōu)閔B=7cmA、B兩容器底面的壓強之比:===。答案:A。12.在測量大氣壓的實驗中,為消除活塞與針筒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某同學采用了圖示裝置,將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過水平細線與燒杯相連,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左滑動時,測得杯中水的質(zhì)量為880g;然后向外緩慢抽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右滑動時,測得杯中水的質(zhì)量為460g,燒杯質(zhì)量為100g,活塞面積為7×10﹣5m2,g=10N/kg輪軸間的摩擦和細線重不計,則所測大氣壓的值應為()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解: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左滑動時,G1=(0.88+0.1)kg×10N/kg=9.8N,對活塞受力分析:f+F=G1=9.8N;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右滑動時,G2=(0.46+0.1)kg×10N/kg=5.6N,對活塞受力分析:F﹣f=G2=5.6N;兩式聯(lián)立解得:F=7.7N;∴p===1.10×105Pa;答案:B。13.如圖,裝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燒杯置于水平面上,兩液體沒有混合。上層液體的高度為h,密度為0.8ρ;下層液體的高度為2h,密度為ρ.則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解:上層液體所產(chǎn)生的壓強:p上=ρ1gh1=0.8ρgh;下層液體所產(chǎn)生的壓強:p下=ρ2gh2=ρg×2h=2ρgh;因燒杯是柱形容器,則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p底=p上+p下=0.8ρgh+2ρgh=2.8ρgh。答案:C。14.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大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若甲、乙密度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B.若甲、乙密度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C.若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D.若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解:設甲的邊長為a,乙的邊長為b,由題意知a>b,由S=L2可知,S甲>S乙。AB.若甲、乙密度相等,因?qū)嵭恼襟w物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ρgL則p1=ρga,p2=ρgb,由a>b可知,p1>p2。①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p2'====+p2因為a>b,所以>ρga=p1所以p2'>p1,故A錯誤;②將乙放到甲上,與甲相比,甲對地面的壓力變大,受力面積不變,所以甲對地面的壓強變大,即p1'>p1;因為p1>p2,所以,此時甲對地面的壓強p1'>p1>p2,故B錯誤;CD、如果甲、乙的質(zhì)量相等,則p1==,p2==因為S甲>S乙,所以p1<p2。①將甲放到乙上,則乙對地面的壓強:p2'=,且p1==因為2S甲>S乙,所以p2'>p1,故C錯誤;②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p1'=若S甲=2S乙,則p1'====p2即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故D正確。答案: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15.如圖所示,一塊長為L,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與桌邊緣相齊,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緩慢地離開桌邊L,在木板A移動過程中,木板A對桌面的壓強增大,木板A對桌面的壓力不變(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解:因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緩慢地離開桌邊L時,木板與桌面的接觸面積變小,受力面積變小,所以,由p=可知,A對桌面的壓強不斷增大;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板A移動過程中,A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答案:增大;不變。16.如圖,a、b、c、d為某液體內(nèi)部的四個點,它們剛好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一長方形的四個頂點,液體在a、b、d三點的壓強以及長方形的邊長已在圖中標注,則c點的液體壓強沿各個(填“豎直”或“各個”)方向,大小為60kPa:該液體密度為1×103kg/m3,a點的深度為1.2m。(g取10N/kg)解:(1)液體壓強特點;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所以,c點的液體壓強沿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由于abcd是豎直平面內(nèi)一長方形的四個頂點,由圖可知:bd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根據(jù)p=ρgh可知在同一深度處,則:a到b、d點所在平面的高度與c到b、d點所在平面的高度相等根據(jù)p=ρgh可知:pc=pb+(pb﹣pa)=36kPa+(36kPa﹣12kPa)=60kPa;(2)已知ab=4m,ad=3m,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特點可得:bd=5m則根據(jù)三角形相似可得:=所以,hab=×ab=×4m=2.4m△pab=pb﹣pa=36kPa﹣12kPa=24kPa=24000Pa;根據(jù)p=ρgh可得:ρ===1×103kg/m3;(3)已知:pa=12kPa=12000Pa;根據(jù)p=ρgh可得:ha===1.2m。答案:各個;60;1×103;1.2。17.如圖甲為陰陽壺,壺把上開有兩孔,可同時盛裝兩種液體,圖乙為該壺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使用時,若捂住甲孔,則倒出的是乙液體,這是由于大氣壓的作用。該壺的設計遵循了連通器原理。解:(1)使用時,陰陽壺傾斜,兩種液體都向下運動,若捂住甲孔,則左側(cè)壺內(nèi)氣體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左側(cè)壺內(nèi)氣體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所以甲液體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不能倒出;而乙孔使得右側(cè)壺內(nèi)與外界空氣相通,則右側(cè)壺內(nèi)外的氣體壓強相同,乙液體在重力作用下就可流出來。(2)該壺的壺嘴和壺身上端開口、下端相連,所以該壺的設計遵循了連通器原理。答案:乙液體;大氣壓;連通器。18.我國“新冠疫情”已經(jīng)得到控制,在黨的關懷下,我國實行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疫苗的注射器針尖做得很細是用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國外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如圖是護士給確診病人的輸液裝置,藥水瓶上插著兩根管,一根給病人輸液,另一根通過瓶蓋扎進瓶內(nèi)藥水中,如圖所示,這根“閑置管”是在輸液過程中,當瓶內(nèi)氣壓減小時,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空氣進入瓶內(nèi)。解:(1)針頭較細,是在壓力一定,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2)因為輸液時,如果沒有這根“閑置”,外部壓強大于瓶內(nèi)壓強時,液體就無法輸入到人體中,所以這根“閑置管”是在輸液過程中,當瓶內(nèi)氣壓減小時,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空氣進入瓶內(nèi)。答案:減小受力面積;大氣壓。19.如圖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渦。漩渦邊沿水的流速相對中心處的流速較慢,壓強較大,從而形成壓力差,導致周邊物體易被“吸入”漩渦。(溫馨提示:嚴禁學生私自下河游泳)解:漩渦邊沿水的流速相對中心處的流速較慢,壓強較大,而漩渦中心處水的流速較快,壓強較小,形成一個向旋渦中心的壓力差,從而導致周邊物體易被“吸入”漩渦。答案:慢;大。20.如圖,A、B為兩容器,用一帶閥門的管子相連,裝有同一種液體,液面相平,則a、b兩處的壓強pa<pb(填“>”、“<”或“=”)。當打開閥門時,液體不流動(填“流動”或“不流動”)。解:如圖可知,ha<hb,且裝有同一種液體,由p=ρgh可知,pa<pb當閥門打開時,A和B的上端開口底部連通,構(gòu)成了連通器。由于容器中裝同一種液體水,并且液面相平,因此打開閥門后,液面仍保持相平,故液體不會流動。答案:<;不流動。21.如圖所示,兩個密度均勻質(zhì)量相等的圓柱體A、B,底面積之比為SA:SB=2:3.若將A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疊放在B的正上方后,A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恰好等于此時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A剩余部分的高度與疊放后B的總高度相同,則A截去的高度與A原高度之比為△h:h=1:5,A、B的密度之比為ρA:ρB=9:10。解:(1)設兩個密度均勻質(zhì)量相等圓柱體A、B的質(zhì)量為m則圓柱體A截去部分的質(zhì)量△m=m,剩余部分的質(zhì)量(1﹣)m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A剩余部分和此時B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之比:FA:FB=(1﹣)mg:(1+)mg=(1﹣):(1+)因A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恰好等于此時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所以,由p=可得:=則=,即=解得:=;(2)因A剩余部分的高度與疊放后B的總高度相同所以,B的高度h′=h由V=Sh可得,A和B的體積之比:==×=×=由ρ=可得,A、B的密度之比:===。答案:1:5;9:10。22.如圖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該容器上、下兩部分都是圓柱體,其橫截面積分別為S1、S2,容器底部裝有控制閥門。容器內(nèi)裝有密度為0.8×103kg/m3的液體,液體通過控制閥門勻速排出的過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閥門打開前液體的深度H=15cm,上、下兩部分橫截面積之比S1:S2=1:4。(g取10N/kg)解:(1)由乙圖可知,當t=0s時,p=1200Pa由p=ρgh可得,閥門打開前液體的深度:H===0.15m=15cm;(2)設容器上面部分液體的高度為h1,h1對應的液體壓強p1=1200Pa﹣400Pa=800Pa則h1===0.1m=10cm所以容器下面部分液體的高度為h2=H﹣h1=15cm﹣10cm=5cm;由于勻速排液,則后20s排出液體的體積是前10s排出液體體積的2倍由V=Sh可得,上、下兩部分液體的體積關系為:2S1h1=S2h2則上、下兩部分的橫截面積之比為:===。答案:15;1:4。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21分)23.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泡沫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這種科學探究方法是轉(zhuǎn)換法。(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甲和丙所示實驗。(4)小明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解:(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泡沫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這種科學探究方法是轉(zhuǎn)換法;(2)甲、乙兩圖中,受力面積相同,乙圖中壓力更大,故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只改變受力面積大小,故應比較圖甲、丙兩實驗;(4)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時,受力面積不同的同時,壓力大小也改變了,即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得出結(jié)論是錯誤的。答案:(1)泡沫的凹陷程度;轉(zhuǎn)換法;(2)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甲;丙;(4)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24.同學們利用壓強計等裝置“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進行了如下的操作:(1)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xiàn)U形管中兩側(cè)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B(選填字母)。A.直接從U形管右側(cè)中倒出適量液體B.拆除膠管重新安裝(2)正確操作后,分析乙、丙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上窄下寬的形狀(選填“上窄下寬”或“上寬下窄”);(3)玲玲保持丙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她發(fā)現(xiàn)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又變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nèi)部的壓強越大”的結(jié)論。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鹽水后液面位置改變了,正確操作是應將探頭適當上移(選填“上移”或“下移”);(4)紅紅用丁裝置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在左側(cè)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cè)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觀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BD(多選);A.右側(cè)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側(cè)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側(cè)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左側(cè)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據(jù)你選用的物理量推導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ρ水(用題中字母和ρ水表示)。解:(1)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xiàn)U形管中兩側(cè)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只需要將軟管取下,再重新安裝,這樣的話,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氣壓),當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選B;(2)正確操作后,分析乙、丙兩圖知,液體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較大,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較大,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上窄下寬的形狀;(3)研究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要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保持丙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密度增大的同時,液體深度也增大了,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不變;為控制深度相同,正確操作是應將探頭適當上移;(4)①在左側(cè)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cè)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觀察到橡皮膜相平,則左右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相同,即ρ水gh4=ρ液gh2;ρ液=×ρ水,故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右側(cè)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左側(cè)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選BD;②液體的密度的表達式:ρ液=×ρ水。答案:(1)B;(2)增大;上窄下寬;(3)上移;(4)BD;×ρ水。25.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shù)拇髿鈮骸y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C.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D.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請根據(jù)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測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活塞(選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當活塞相對于針筒開始滑動時,以地面為參照物,研究對象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不考慮其它因素,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氣壓力與拉力大小相等。(2)實驗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jié)果偏?。ㄟx填“偏大”、“不變”或“偏小”)。同學們聯(lián)想到去醫(yī)院打針的情景,可采取簡單的辦法將注射器內(nèi)空氣排盡。你的方法是將注射器內(nèi)抽滿水,端口向上推動活塞排水,使得頂端保留水,再封口。(3)測量前,有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減小摩擦。實驗過程中他們讓彈簧測力計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減小活塞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從而提高實驗的精確程度。(4)若同學們用圖乙中B注射器在測量時,彈簧測力計被拉到5N,活塞仍沒有滑動??筛挠脠D乙中的C(選填“A”或“C”)注射器。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路建筑材料質(zhì)檢合同范例
- 北京出租合同范例
- 財產(chǎn)抵押擔保借款合同范本
- 冷庫安裝合同范例
- 公廁維修施工合同范本
- 公司工程裝修合同范例
- 個人廣告采購合同范本
- 全屋定制套餐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工傷事故責任認定與賠償金支付協(xié)議書
- 包子配送合同范本
- 《消防機器人相關技術(shù)研究》
- 2024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直播薪資考核】短視頻直播電商部門崗位職責及績效考核指標管理實施辦法-市場營銷策劃-直播公司團隊管理
- 項目設計報告范文高中
- 《千年古村上甘棠》課件
- 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電子課文《小馬過河》
- 《醫(yī)療機構(gòu)工作人員廉潔從業(yè)九項準則》專題解讀
- 愛車講堂 課件
- 成立商會的可行性報告5則范文
- 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工作總結(jié)
- 2024-2030年中國免疫細胞存儲行業(yè)發(fā)展模式及投資戰(zhàn)略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