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力學部分 知識點復習提綱與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力學部分 知識點復習提綱與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力學部分 知識點復習提綱與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力學部分 知識點復習提綱與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力學部分 知識點復習提綱與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用版】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力學部分知識點復習提綱與練習題精選匯編

模塊1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基本概念總結

L力的定義: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

2.力的性質:物質性、相互性、普遍性。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可以使物體發(fā)生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這里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包括速

度大小或速度方向的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與力的作用點。

5.力的符號:F;力的單位:牛頓N。

6.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7.力的示意圖與圖示

5N

力的痂■s力的■示

模塊2重力、彈力

重力

1.重力的產生:地球表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稱為重力。地表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

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為地球。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點:重心。注意:物體重心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形狀規(guī)則、質量均勻的物

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處。4.重力的大小:同一位置處,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重力的公式:地球表面附近,的平均值為

5.G=mgog9.8N/kg

彈力

1.彈力的定義: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來的形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

力叫做彈力。

2.彈力的方向:指向恢復原狀的方向。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第1頁共82頁

4.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看量程、看分度值、看指針是否對齊零刻度。

②使用前來回拉動幾下掛鉤,檢查指針和外殼是否有摩擦。

③待測力施加在掛鉤上,且力的方向要和彈簧測力計的中心軸線在一條直線上。

④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板垂直,彈簧測力計不需要估讀。

模塊3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

Q)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注意: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力時運動狀態(tài)就不會改變,受到力時物體運動狀態(tài)才會改變,所以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2)理解:物體不受力時原來靜止的物體

將處于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將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最終兩種狀態(tài)是"或"的關系,

不是"和"的關系。

(3)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經過實驗直接得到的,是在合理的實驗基

礎上推理得到的。

2.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2)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屬

性,慣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受到的力無關。(3)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

慣性越大。例如:迎面撲來的乒乓球和鉛球,乒乓球的質量小,運動狀態(tài)容易改變。

模塊4二力平衡及力的合成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Q)一對平衡力的特點: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相互

第2頁共82頁

作用力的特點: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注意:區(qū)分平衡

力和相互作用力,主要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例如:用細線吊在天花板上靜止的物體A受到的重

力為GA,A受到繩子的拉力為Fi,繩子受到A的拉力為F2,如圖甲、乙所示:其中Fi和GA為一對平

衡力,Fi和F2為一對相互作用力。

(1)合力的定義:若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那

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注意:合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分力之和。

⑶若兩個力Fi和F2的方向相同且在一條直線上,則F合=F1+F2.

(4)若兩個力Fi和F2的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則F合=|FI-F2|。

(5)無論兩個力Fi和F2方向相同還是相反,合力F合的方向始終與較大的力方向相同。

力與運動關系

1.物體所受合力為0時,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物體所受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同時,物體沿著之前的運動方向做加速運動;

3.物體所受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先沿著之前的運動方向做減速運動,然后沿著相反方向做加速運

動;

4.物體所受合力與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時,物體做曲線運動。這一點在初中不作要求,在高中會學習

到。

r=0g如

pjpf*

圖中A物體將水平向右做加速運動;B物體將以V。速度為初速度向右做加速運動;C物體將以V。為

初速度先向左減速,減速至0即開始向右做加速運動。

2-受力分析和固體壓強

模塊1摩擦力

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者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

或者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由此可推導得出摩擦力產生的四個條件:

Q)兩物體必須接觸;(2)接觸面粗糙;(3)接觸面之間有壓力;

(4)兩物體之間發(fā)生相對運動或者有相對運動趨勢。2.摩擦力

第3頁共82頁

的分類

(1)靜摩擦力:兩物體間相對靜止且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產生的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兩物體間發(fā)生相對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3)滾動摩

擦力:兩物體間發(fā)生相對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在相同條件下,滾動

摩擦力遠小于滑動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與大小(1)方向:與相對

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大?。河绊懟瑒幽Σ亮Υ笮〉囊蛩赜袃蓚€,分別是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壓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圖1中,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保持靜止時,A相對于地面有水平向右運動的趨勢,地面對A產生了水

平向左的靜摩擦力,大小等于外力F。

圖2中,B和C都在向右運動,VB<VC.雖然B相對于地面在向右運動,但是B相對于接觸的C在向左運

動,因此B受到來自于C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

模塊2受力分析

力的分類

1.接觸力:彈力、摩擦力。

2.非接觸力:重力、磁力、電場力。

受力分析思路

1.選取研究對象,注意區(qū)分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2.確定物體是否處于平作亍狀態(tài);

3.先找到不接觸的力,一般是重力;

4.再找接觸的力,環(huán)繞物體一周,找出跟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并根據物體運動狀態(tài)逐個分析研究對象受

到的彈力和摩擦力;

5.檢查所畫的力,找到每一個力是否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仔細檢查分析結果與物體所處狀態(tài)是否相符。

模塊3壓力

L壓力:(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

面上的力。

(2)方向:與被壓物體的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壓物體。

(3)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注意:垂直于受力面不一定是豎直向下;在畫壓力的示意圖時要加

垂直符號;作用點要畫在受力面上,不要作用在物體上(如圖D正確,A、B、C都不正確)。

第4頁共82頁

心c

w

、b'D

2、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

(1)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例如:手按圖釘時,圖釘和手受到的壓力相同。由于圖釘做得很尖,圖釘尖更容易壓入墻內。

(2)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例如:用

手握住塑料瓶時,手施加的壓力越大,瓶子形變越明顯。注意:接

觸面積和受力面積的區(qū)別

3.壓力與重力

①壓力與重力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

②當物體放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它外力時,壓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③壓力可能與重力有關,也可能與重力無關

模塊4固體壓強

1、壓強的概念

Q)壓強的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越大。

(2)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壓強,物理學中用p來表示壓強。其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

用Pa表ZK。

(3)壓強的計算式:p=p

2、改變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可以通過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來實現。

例如:壓路機的碾子很重,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實現的。

(2)減小壓強可以通過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來實現。

例如:嚴禁車輛超載,是通過減小壓力來實現的。

3、固體壓強的常規(guī)計算方法

Q)通過對物體受力分析求出物體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再根據相互作用力得出壓力等于支持力。

(2)根據幾何關系找到物體間的接觸部分的面積,判斷接觸面積上是否受力,最后確定物體的受力面積。

(3)利用公式求出壓強。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即lN/m2=lPa。

4、柱形壓強問題

FGpgVpgShsPgSh

=p9h*F=G=pgV,pq,S

第5頁共82頁

S?

導力面

p=p

又是物體底面積。即:柱形固體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

5、固體壓強的疊放問題

(1)根據幾何關系找出物體的面積,從而求出各個受力面積之間的關系。、(2)根據常用公式找出物體受到的

重力,從而求出各個壓力之間的關系。(3)根據以上壓力和受力面積表示出所求的壓強并進行計算。

例如:如圖甲所示,A對B的壓強:PA=HA;B對地面的壓強?

SASB

如圖乙所示,B對A的壓強:Pb=^£;A對地面的壓強pA=上箜

7777/7/////////Z/77777/7//,

第6頁共82頁

3-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

模塊1液體壓強

液體壓強的產生和特點

1.液體壓強產生原因:液體內部的壓強是由于液體自身受到的重力和液體具有流動性引起的。

2.液體壓強特點:

①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②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在液體內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④液體內部的壓強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液體壓強計算

不規(guī)則容器壓力計算

如圖所示,液體對底面S的壓力為F,容器中液體的重力為G,紅色陰影部分液體的重力為G液柱,貝h

連通器

1.連通器: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連通器里只注入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

器中的液面保持。

2.船閘是根據連通器原理造成的。

模塊2大氣壓強

大氣壓強

1.產生原因:大氣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定義:大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朝各個方向存在壓強,稱為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注意:密閉容器(如壓力鍋)內的氣體產生的壓強不能稱為大氣壓。

3.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比較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測量

1.托里拆利實驗。一標準大氣壓為:po=76OmmHg=l.OlxlO5Pa

第1頁共82頁

2.根據壓強公式,測量大氣壓強。例如:圓形軟塑料吸盤"吸"在玻璃上,當把它緩慢拉開時,拉力就

等于大氣壓對它的壓力;再測出拉力

FF

壓拉

F和吸盤的面積S,便可計算出此時大氣壓po=—=—o

大氣壓強的影響因素

1.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隨高度的降低而增加。同時,大氣壓減小的地方,液體的沸點也會降低,

比如高山上。

2.大氣壓的值還跟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有關,會隨著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變化。

大氣壓強的應用

1.氣壓計

①水銀氣壓計:當大氣壓變大時,管內液面升高;當大氣壓減小時,管內液面會降低。

②金屬盒氣壓計:例如氧氣瓶上的氣壓計就是金屬盒氣壓計.便于攜帶但誤差較大。

2.抽水機

①活塞式抽水機:完全靠氣壓差使水升高,從理論上講,抽水高度不超過103m。

②螺旋式抽水機:抽水的高度是吸水揚程與壓水揚程之和,總體可達幾十米。

流體壓強

1.定義:具有流動性的氣體、液體統(tǒng)稱為流體。

2.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流體流動時,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3.應用:飛機機翼、跑車尾翼等。

4-浮力

模塊1浮力的基礎

浮力的概念

⑴浮力的定義:浸在液體(氣體)里的物體受到一個豎直向上托的力。

(2)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3)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

浮力的產生

(1)浮力的產生原因: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其公式為F浮=F向上-F向下。

(2)判斷浮力有無的方法:物體受到液體的壓力F向上〉F向下時才受到浮力。

第2頁共82頁

例如:物體A、B、C、D都浸在水中,其中A、B為放入水中的物體,C為容器底部的突起部分,D為水管的

木塞,則物體A、B受到浮力,物體C、D不受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大小。表達式:

F浮=6排0

(2)推導公式:F浮=6排=01排g=p液gV排。

⑶公式F浮=「液gV排中V排表示的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例如:當物體完全浸入液體時,物;當物體部分浸入液體時,排<物。

Vflt=VVV

(4)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例如:節(jié)日里放飛的氣球就是由于受到了空氣對它的浮

力而飛上天空的。

浮力的計算方法

(1)浮力的產生原因法:F向上-F向下。

(2)稱量法:F浮=GxF示

(3)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法):F浮=6排=「液gV排。

模塊3浮沉條件及應用

物體的浮沉條件

物體的浮沉條件

浸在液體中物體的沉浮,決定于它沒沒

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尸件和它自身重力

G的大小關系.

松手后受力松手后物體狀態(tài)密度關系穩(wěn)定后穩(wěn)定后爻力

F*>G*上浮P液>P?J漂浮〃浮二G婀

曝=%懸浮P液二P物懸浮/浮二G物

下沉P清<。杓沉底-G金

2.浮力的應用

(1)輪船:將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獲得更大的浮力,從而漂浮在水面。

(2)潛水艇: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調節(jié)水艙內水的多少來控制重力的大小而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如:氯氣、氨氣

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fā)展成為飛艇。

第3頁共82頁

(4)密度計:利用物體的漂浮進行工作。液體密度越大,對應的V排

越小,刻度越大,密度計的示數“上小下大”。

5-簡單機械

模塊1杠桿

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在物理學中叫做杠桿。提示:動力臂、阻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

用線的距離;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

杠桿平衡條件

1.將杠桿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存在水平位置平衡。

2.給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平衡。

3.把支點右邊的鉤碼重力當作動力Fi,支點左邊的鉤碼重力當作阻力F2;量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11和

阻力臂12.

4.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再做幾次試驗,分析數據得到: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FlX|1=F2X|2O

杠桿分類

省力杠桿:L動>1_阻,平衡時:F動<F阻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

費力杠桿:L動<L阻,平衡時:F動〉F阻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

等臂杠桿:L動=1阻,平衡時:F動=F阻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力臂變化: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當動力和阻力不變時,阻力臂的變化會導致動力臂發(fā)生變化;或是當阻

力臂和動力臂不變時,動力的變化會導致阻力的變化。最值問題:在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要使動力最小,

必須使動力臂最大,要使動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①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②動力方向應該是過該點且和支點和該點連線垂直的方向。

模塊2滑輪

滑輪基礎回顧

第4頁共82頁

1.定義:周邊有槽,能繞軸轉動的輪子叫滑輪。

2.定滑輪

(1)定義: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2)特點: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3)實質:等臂杠桿。

(4)

F

GF=G

3.動滑輪

(1)定義: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

(2)特點: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3)實質: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省力杠桿。

(4)常見動滑輪:

h

4.定滑輪與動滑輪分析總結:

滑輪組及其受力分析

特點:

i.由幾個滑輪組合起來使用的裝置叫滑輪組;

2.既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乂可以省力一

滑輪組受力分析:(將重物與動滑輪看做一個整體)

F物=:(6物+6輪);s尸二心物;VF=iru^

其中〃為承重繩子的段數.

整體法

解基本IBPI

滑輪模

型m.rmJ

~177777777,,,〃,

6-功和功率、機械效率

模塊1功、功率

第5頁共82頁

功及做功的判斷

1.功: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計算式:W=Fs

3.力對物體做功條件:

(1)有力作用在物體上;(2)物體在該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4.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a.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F=0),但由于慣性移動了一段距離(s#0),則力對物體不做功。b.物體受到力的

作用(F/0),但在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s=0),該力對物體不做功。c.物體受到力的作用(FHO),也通過

一段距離(srO),但物體移動的方向跟物體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

功率

1.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

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計算:

定義式法:常用計算式:P=Fv

滑輪中的功與功率

1.滑輪豎直放置,克服重力做功

拉力做功:W=Fs

提升物體做功:W=Gh

提升物體做功的功率P=Gv物

WFs

拉力做功功率P=y=~=Fv繩

^7777777777777777777777

第6頁共82頁

2.滑輪水平放置,克服摩擦力做功

拉力做功:W=Fs克服

摩擦力做功:W=fl

WFS

拉力做功功率P~=~=Fv繩

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fv物

模塊2機械效率

功的種類

①有用功:在實際工作中,為了達到目的而對物體做的功。

②額外功:在實際工作中,對我們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額外功不可避免。

③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機械效率

W有用

①通常用機械效率來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用n表示,表達式n=xioo%

w0

②由于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注意:

(1)對于實際機械來說,因為利用任何機械做功時,總免不了要做額外功。對于額外功,我們只能盡量減

W有用

小,而不能使其為零,根據w=w有用+w額外,故w有用<w總,所以n=——就小于1,因此機械效

sW

率總小于1.W指國

(2曹于不考慮機械自重和摩擦的理想機械來說,W總=W有用用,其口=???的比值就等于1,因此只有理

具n=w總

想機械的機械效率才等于1.

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

當滑輪組豎直放置時,其機械效率有以下幾個計算公式:

Wf

有用Gh

n=-------==

1W”Fs

=-n為繩子的匝數)

G

=——(需要滿足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條件)

第7頁共82頁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有:

①增大有用功。例如增加被提升物體的重力等。

②減小額外功。例如改進結構,使機械更合理、更輕巧;經常保養(yǎng),定時潤滑,使

機械運轉良好等。

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qū)別

(1)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

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是有用的。(2)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物理意義不同也沒有直接聯系的物理量。

模塊3機械能及其轉化

(一)機械能

1.動能:Q)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2)影響動能大小因素:質量、速度。

2.勢能

⑴重力勢能

①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②影響重力勢能大小因素:質量、高度。

⑵彈性勢能:

①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

②影響彈性勢能大小因素:物體彈性形變的大/」壞口物體本身的性質。

(二)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

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

變,這就是能量守叵定律。

第8頁共82頁

【沙場點兵】

一.選擇題(共8小題,滿分32分,每小題4分)

1.(4分)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

伸彈簧的另一端,下列有關“彈簧形變產生的力”的描述正確的是()

A.彈簧對手的拉力B.手對彈簧的拉力

C.墻對彈簧的拉力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2.(4分)如圖甲所示,將雙面吸盤小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鍋鏟后靜止;如

圖乙所示,將該吸盤大的一面緊貼在豎直玻璃上,掛上同一鍋鏟后靜止.從甲圖到

乙圖()

A.吸盤對玻璃的壓力變大,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變大B.吸盤對玻璃的壓力變大,玻璃對吸

盤的摩擦力不變C.吸盤對玻璃的壓力不變,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變大D.吸盤對玻璃的壓

力不變,玻璃對吸盤的摩擦力不變

3.(4分)如圖所示,小物塊A和彈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彈簧左端固定于豎直墻面,

向左移動物塊A并壓縮彈簧至B處,靜止釋放物塊A,此后物塊的運動是()

R

A.一直加速B.一直勻速

C.先加速后勻速D.先加速后減速

4.(4分)如圖所示,將一圓柱體從水中勻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此過程

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p

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大致如下列圖中的()

第9頁共82頁

5.(4分)一個未裝滿水的密閉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然后反過來倒

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圖乙),兩次放置時,甲圖中水對杯底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

甲和p甲,乙圖中水對杯底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乙和p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pip>pz.Ffp<Fz.B.p,>p乙Ftp—Fi

C.pz,F甲VF乙D.p甲<p乙F甲>F<L

6.(4分)兩個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把體積相同的A、B兩個實心

小球放入甲液體中,兩球沉底;放入乙液體中,兩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球A的質量小于小球B的質量

B.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

C.小球A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體中的浮力

D.在甲液體中容器底對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對小球B的支持力

7.(4分)如圖所示是蹦床運動員表演的情景,運動員從最低點到達最高點的過程

運動員的動能和重力

勢能變化情況分別是()圖Bl

A.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B.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C.動能先增大后減小,重力勢

第10頁共82頁

能增大D.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8.(4分)某人用力F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勻質杠桿AB的B端,F方向始終豎直

向上,如圖所示,則在抬起的過程中()

hF

Ai__—_“B

A.F逐漸變大B.F逐漸變小C.F保持

不變D.無法確定二.多選題(共1

小題,滿分6分,每小題6分)

9.(6分)工人師傅搬運貨物時,在地面和卡車的車廂間傾斜放置一長木板搭成斜面,

將地面上的貨物沿斜面勻速拉上車廂用時15s。已知車廂高1.5m,木板長3m,貨物

質量為60kg,沿斜面所用的拉力為400N,g-lO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工人做的總功為900J

B.工人做的額外功為300J

C.工人做功的功率為60W

D.此斜面的機械效率為75%

三.填空題(共2小題,滿分12分)

10.(8分)遼寧艦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海軍使用,它滿載時排水量為675003艦長

304m,艦寬70.5m,面積相當于兩個足球場的大小。遼寧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N,當艦上

飛機起飛訓練時,艦體受到的浮力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水下6m處艦

體受到的壓強為Pa(海水密度為lexdkg.)。甲板上停放的飛機相對于艦體是一

(填“運動”或“靜止”)的。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選擇題(共8小題,滿分32分,每小題4分)

1.【分析】彈力是物體發(fā)生形變后要恢復原狀時產生的力,兩物體直接接觸并且發(fā)生形變,兩

物體間才會有彈力作用

【解答】解:彈簧形變產生的力,即彈簧的彈力,施力物體為彈簧,因為是手拉彈簧,所以彈簧

發(fā)生形變,產生的是對手的拉力。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o

第11頁共82頁

2?【分析】(1)根據F=pS判斷壓力的變化;

(2)首先根據二力平衡判斷重力與摩擦力的關系,然后分析判斷摩擦力的變化。

【解答】解:因為大氣壓p不變,S變大,木雕F=pS,壓力F變大;因為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

平衡力,重力不變,所以地力不變,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o

3?【分析】喻雌具與單反旨,旗罰七為褫時,使物蝮得一定的麻,離開彈簧血塊

的運動狀態(tài)取決于它的受力情況。物體若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解:如圖所示,當壓縮彈簧時,彈簧具每單性勢能,在恢復形變時,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使物塊獲得一定的速度,且在物塊離開彈簧時,速度達?爆大;物塊離開彈簧后,因水平面光

滑,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物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綜上所述,靜止釋放物塊A,此后物塊的運動是先加速后勻速。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o

4.【分析】將一圓柱體從水中勻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整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一是

將一圓柱體從水中勻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剛好露出液面之前;二是從圓柱體上表面露出水面

開始到圓柱體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根據p=pgh對每個階段的壓強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總結出壓強變化的規(guī)律,再對照四個選項中的圖示找出符合規(guī)律的圖象。

【解答】解:①將一圓柱體從水中勻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剛好露出水面之前,水的密度一定,

容器內水的深度不變,根據P=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不變;

②從圓柱體上表面剛露出水面到圓柱體直至下表面剛好離開水面的過程中,圓柱體排開水

的體積減小,容器內水的深度逐漸減小;由于圓柱體被勻圉是起,容器的開鄉(xiāng)狀上粗下細,

根據AV排=SAh可知,水的深度減小的越來越快,根據p=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

逐漸變小,并且也是減小得越來越快,符合這個規(guī)律的只有D圖象,故ABC錯誤,D正

確。

故選:D。

5.【分析】(1)裝有T量水杯子正立和g及時,里邊水的深度不同,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可知

兩次放置水對杯底的壓強關系;

(2)對于液體產生的壓力與液體的重力有一定個大小關系,當液體的形狀是上下一樣粗細為

直壁容器(如水平面上的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容器)時,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液體重力

即F=G;當容器形狀是上粗下細時,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液體重力,即F<G;當容器形

狀是上細下粗時,對容器底的壓力大于液體重力,即F>G。

【解答】解:

(1)由于杯子是上粗下細,所以倒立時,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時的液面高度;

根據p=pgh可知:當水密度相同時,水面越高,水對杯底的壓強越大,所以p甲〉p乙;

(2)當容器形狀是上粗下細(如圖甲)時,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水重力,即F<G;當容器形

第12頁共82頁

狀是上細下粗(如圖乙)時,對容器底的壓力大于水重力,即F>G;可見F甲<G,F^>

G,故Fz>F用;

故選:A。

6.【分析】(1)全熊F浮=p;sgV排,可判斷出兩個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

(2)根據兩個小球的浮沉情況及物體的浮沉條件,可判斷出各個選項。

【解答】解:A、A漂浮,其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A;B下沉,即F浮<GB;

據F浮

=p"V俳可知,由于A排開水的體積小于B排開水的體積,所以A所受的浮力小于B的浮

力,故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故小球A比小球B的質量小,故A正確;

B、A、B在甲液體中均下沉,則甲液體的密度均小的時候速度最大,動能最大;人離開蹦床后

彈力消失,在上升到達最高點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增大,重力期母聯,速度減小,

動能減小。

故選:co

二.多選題(共1小題,滿分6分,每小題6分)

9.【分析】根據功的計算公式W=Fs可求出拉力做

的功,即總功;再根據可求功率;再根據W

=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據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

【解答】解:

A、IA郵勺的為:w總=Fs=400NX3m=1200J;故A鐲吳;

B、做的有用功為:W有=Gh=mgh=60kgxl0N/kgxl.5m=900J;

所做額外功為:W額=W總-W有=1200J-900J=300J;故B正確;

C、工人做功的功率為:P=—=^^=80W:故C

tISs

錯誤;

D、斜面的機械效率為:r|=言=潦yx100%=75%;

故D正確;

第13頁共82頁

三.填空題(共2小題,滿分12分)

10.【分析】(1)航空母艦所受的浮力等于滿載時的排開水的重力,根據G=mg求出其大小;

(2)當停在航母上的飛機起飛離開航母后,航母的總重力減小,然后根據漂浮的條件和航母

總重力的變化判斷航母受到浮力的變化,

(3)已知航母的吃水深度,由液體壓強公式p=pgh

求出海面下7m處的艦體受到海水的壓強;

(4)判斷一明體是否運動,要先蜻一個參照物,看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有沒有位置

的改變來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如果位置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

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解:

(1)由題知,滿載時排水量67500t,則滿載時該艦受到的浮力:F浮=G徘=m排g=

67500X103kgx1ON/kg=6.75x108N;

(2)當停在航母上的飛機起飛離開航母后,航母的總重力減小,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也I范咸?。?/p>

(3)海面下6m處的艦體受到海水的壓強:

p=pgh=1.03x103kg/m3x1ON/kgx6m=6.18x104Pa;

(4)甲板上停放的飛機相對于艦體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甲板上停放的飛機相對于艦體是靜止

的。

故答案為:6.75x108;減小;6.18x104;靜止。11.【分析】分析兩端開口的飲津斗管A上端

下端的流體流速,分析壓強的變化,判斷水面的變化。變小,A管下方的壓強不變,A管中的水

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被壓上,所以A管中的水上升。

故答案為:變??;上升。

四.作圖題(共1小題,滿分5分,每小題5分)

四.作圖題(共1小題,滿分5分,每小題5分)

12?【分析】壓力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作用點在接觸

面的中點。

【解答】解:物體對斜面的壓力,作用諭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圖所示:

五.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滿分30分)

13.【分析】(1)分析圖象,由根據F浮=G-F求浮力大??;

(2)根據圖象分析解答即可;

(3)根據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分析解答;(4)根據浮沉條件解答;

(5)由阿基米德原理計算瓶子浸入水中體積,從而得出液面上升的高度,可計算壓強的增加量;

第14頁共82頁

(6)由圖甲知,瓶子重力,從而計算鐵塊重力,計算出瓶中加入水的重力,由密度公式可得加

入水的體積,從而得到鐵塊體積,由密度公式計算鐵塊的密度大小。

【解答】解:

(1)由圖象知,當瓶子浸入深度為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瓶子和鐵塊的總重力,

即G=2.2N;當瓶子浸入深度達到6cm后彈簧測力計不再減小,

說明瓶子浸沒在水中,示數為0.6N,所以受的浮力:F浮=G-F=2.2N-0.6N=1.6N;

(2)由圖象知,BC段瓶子受到的彈簧測力計拉力不變,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說明物體受到

的浮力大小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3)浮力的大4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空玻璃瓶浸沒在水中與裝有鐵塊的

瓶子浸沒在水中時浸入水中體積相等,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為1.6N;

(4)物體上浮的條件是物體受到浮力大于物體重力,即F浮〉G;

(5)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當玻璃瓶浸沒后,瓶子

排開水中體積:

E,

vM尸—=-----------------=16x104m3

3

,Pikg1,0x103kg/mxlON/kg'

容器中水面上升體積與V*相等,即:AV=V4=

SAh,

所以容器中水面上升高度:△h=^=

=1.6x102m,

100xl0-4m2

所以水又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了:Apup*gAh=

1.0x103kg/m3x1ON/kgx1.6><10-2m=160Pa:

(6)由圖甲知,空瓶的重力G*=1.4N,瓶子和鐵

塊的總重力G=2.2N,

鐵塊重力:Gtt=G-G<=2.2N-1.4N=0.8N,

由題知,圖丁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即瓶子、水和鐵

塊的總重力:G±=3.1N,

所以裝入水的重力:GK=GS-G=3.1N-2.2N=

0.9N,

第15頁共82頁

加入水的體積

=9x105m3=90cm3,

1.0xl03k^/m3xl0/V/k^

鐵塊的體積:V=V??-V*.=100cm?-90cm3=

10cm3,

所以鐵塊密度:p=--=

vg

--------1竽-------=8><103kg/m3o

10xl0-6m3xl0N//cae

故答案為:(1)1.6;(2)無關;(3)1.6;(4)F*>

G;(5)160(6)8x103。

14.【分析】(I)同一〃庫保證了質量相同,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

木塊被撞后移動的距離越遠,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說明木塊的動能越大,從而得出質量相

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動能越大;水平面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

度有關;根據P=fv分析解答;

(2)由牛頓第一定律內容分析回答。

【解答】解:(1)若要探究動能X4與速度的關系,控制物體的質量不變,改變物體的速度,應

選擇圖乙圖進行實驗。木塊在水平面上滑動時,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

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二者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fv可知,

滑動摩擦力f不變,速度減小,木塊在水平面上滑動時,丸齷擦力做功的功率變??;

(2)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球推木塊運動時,木塊不受摩擦力,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木塊將

永遠運動下去;木塊通過的距離無法確定,做功的多少也無;去確定,所以小球動能的大小就無

古婚案為:

(1)乙;不變;變小;

(2)不能;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六.計算題(共1,」題,滿分15分,每小題15分)

15?【分析】

(1)汽車靜止6蝴水平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G=mg求出其大小,再

求出對地面的壓強;

【解答】解:(1)汽車和師生的總重力:G=mg=1.5xl04kgxl0N/kg=1.5x105N;

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1.5xl05N;

第16頁共82頁

8

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W=Pt=50000Wx40x60s=1.2xl0Jo

答:(1)這輛汽車對地面的壓強5xIO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