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3小學科學四上年級教案全套教學工作計劃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智力狀況及學習情感的簡要分析我校四年級有三個教學班,大部分學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而且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通過一個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這門課已經有所了解,知道科學課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平時的學習習慣較差,以往的基礎知識不是很扎實,再加自己要求,給教師平時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學期學科教學的目的要求四年級上冊科學是由“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天氣”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云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進行觀測。嘗試記錄各種天氣情況,觀察生物預感天氣的行為以及學習獲得天氣信息的方法。第二單元“溶解”以食鹽和水作為主要的觀察研究材料,把學生們可能會提出的,并且是他們能夠進行研究的一系列有價值的問題按順序編排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逐步深入地展開觀察研究活動。第三單元“聲音”主要研究發(fā)聲物體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及如何控制發(fā)聲,制造小樂器,演奏小樂曲。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將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為主要目標,把對巖石和礦物的觀察和描述作為基礎活動,采取分類、猜測和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巖石的形成和變化的原因。提高教學質量的打算備課方面的措施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備好每一節(jié)課,設計出好的教學程序,做好每節(jié)課的課前準備。上課方面的措施能夠做到按教案設計來上課,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語言上做到通俗易懂,利用好這40分鐘。提優(yōu)補差工作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課外小論文寫作等指導;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的作業(yè)以及平時的動手實驗給予指導。課題1.1我們關心天氣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2、學生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3、學生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教學準備用天氣符號標注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認識天氣現象1、出示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這是一幅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圖,圖中顯示了哪些天氣現象?2、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并寫上名稱。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4、發(fā)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5、匯報交流。二、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2、安全教育,并落實小組長進行管理。3、帶上科學記錄本和筆排隊到操場上分組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4、回到教室進行交流:請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觀察到天氣現象。5、學生匯報,教師展示學生的記錄。6、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7、認識“網狀圖”的使用:剛才同學們在匯報的時候想到一點說一點,有沒有辦法把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的方法呢?打開書本第45頁,看看書本上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一個好方法?8、請你學著書本上的方法,在科學記錄本上為今天的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一張“網狀圖”。三、總結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課后反思課題1.2天氣日歷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2、學生初步學會使用溫度計來測量氣溫。能運用多種感官和溫度計來收集天氣信息和數據,逼供內記錄在“天氣日歷”和“日期—溫度”表中。3、學生意識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能幫助我們了解到更多的天氣信息。教學準備畫有天氣符號的圖片一張、學生畫天氣符號的小卡片若干、大的天氣日歷一張、氣溫柱形圖表一張。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引入認識一些天氣符號1、分類介紹每一種天氣符號的含義。2、使用天氣符號記錄云量、云的種類(次項可以選學)、降水量、風速和風向、溫度等天氣現象。3、每個學生在小紙卡上畫幾個天氣符號,制成天氣記錄卡。并提示學生在今后一個月的時間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氣記錄卡在“天氣日記”上記錄每天觀察到的天氣現象。4、可以小組分工,每人畫一類天氣符號的小紙卡,小組內不畫重復的。注意提示學生在卡片的上方寫上今天的日期。5、天氣日歷可以每個小組完成一個天氣日歷,但全班共同完成一個天氣日歷的記錄可能會比較現實。二、實地觀察天氣1、帶領學生到戶外觀察天氣。因為,從這一次開始,學生將持續(xù)一個月的天氣觀察,并在觀察的過程中對天氣情況進行判斷。此時的學生對天氣現象的觀察能力還不強,教師應重點對在什么地方測量溫度最合適?如何判斷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陰天等方法和學生們進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導。2、回到教室后,教師可將“天氣日歷”貼在黑板上。提問學生:哪一張?zhí)鞖夥栕钅芊从辰裉斓脑屏??各小組舉起前面畫好的相應的小卡片。請一名同學把小記錄卡粘在“天氣日歷”今天的日期欄內。3、依次提問學生哪一張?zhí)鞖夥栕钅芊从辰裉斓慕涤炅俊L向、風級?三、填寫“溫度記錄表”及觀測安排1、出示“溫度記錄表”,指導學生用填充圖(描豎條)的方法記錄今天的氣溫。2.討論怎樣安排每天的記錄任務?明確分配任務的方案,確定每天在什么時間來觀察天氣。課后反思課題1.3溫度和氣溫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2、學生能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3、學生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據的重要性。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教師導語,引入研究課題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象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據。2、揭示課題。二、室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復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3、討論教室內和教室外的溫度一樣嗎?怎樣確定室外的溫度比室內高?測量室內外的溫度要做哪些準備,注意什么?4、測量室內溫度,記錄、交流。5、
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6匯報交流,室內外溫度有什么不同嗎?哪個溫度可以反映今天我們這個地方的氣溫?每個小組測得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不同?三、氣溫的測量1、
討論,剛才我們測量到的陽光下、陰涼處兩個不同地點的溫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們應該選擇什么地點來測量氣溫?2、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地的氣溫,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3、
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匯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4、出示氣溫圖表,討論,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獲得有關氣溫的哪些信息?為了準確的填寫我們的天氣日歷,每天測量的時間該怎么確定?5、教師小結。課后反思課題1.4風向和風速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2、學生能用自制建議風向標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的方法紀錄觀察結果。3、學生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氣現象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學準備制作風向標的材料;制作小風旗的材料。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導入師:你們覺得風是什么?能聽到,看到風嗎?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風的詞語來描述風嗎?二、探究內容:(一)風向和風向標1、出示風向圖,簡單介紹簡單介紹,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2、你能通過風水動旗面的情況來辨別風向嗎?簡單練習。小結: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3、制作風向標,并測量風向(1)出示自制風向標。介紹制作方法(2)小組討論:風向標的使用方法(3)問:我們如何將風向結果添加到當天的天氣日歷上呢?(4)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確定方位和測量風向?(二)風速和風速等級1、問:風向可以用風向標進行測量,那么風速也可以測量嗎?2、介紹科學家利用風速儀測量風速,熟悉“蒲福風力等級”表。我們制作小風旗來測量。3、分組制作小風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實地觀察1、測量風向和風速2、記錄到天氣日歷中課后反思課題1.5降水量的測量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2、學生能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紀錄。3、學生保持對天氣現象觀測的濃厚興趣,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后持續(xù)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教學準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說明書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紙帶,膠帶紙;噴壺。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導入降水也是天氣的一個重要特征,那么,我們怎么判斷雨下得多大呢?生自由說:通過觀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時間長短介紹氣象學家是用雨量器來測量降水量和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區(qū)分雨的等級的。二、探究內容(一)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1、出示自制簡易雨量器生根據制作說明書,嘗試制作雨量器展示自制簡易雨量器,討論:雨量器的口徑大小是否對測量有影響?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測量降水也可以嗎?小結模擬降雨,初步感知怎樣收集和測量降水量。(二)降水量的觀察和測量1、討論: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讓雨量器內的“降水”溢出;讀數時,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視線與雨量器內的水面保持平行。2、指導記錄“降水量填充圖”3、指導學生課后開展降水量測量和記錄活動。課后反思課題1.6云的觀測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2、學生能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3、學生在對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于云的觀察。教學準備不同形狀的云的圖片,直徑約30cm的圓片,白紙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描述云出示“云”字。問:關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網狀圖記錄學生想法。二、探究內容(一)觀察云1、問: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使用了晴天、多云、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對云量的觀察。那么,這些不同的天氣狀況是怎樣來劃分的呢?2、師介紹方法:出示圓片,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qū)分。3、室外觀察,明確任務:(1)觀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狀(3)在觀察云的過程中,會產生哪些聯想4、反饋(二)對云進行分類1、分組活動:根據不同形狀的云的照片,嘗試給云進行分類2、生匯報3、閱讀資料,了解科學家對云進行分類的方法。4、再次觀測,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種類型的云,并記錄在天氣日歷中。課后反思課題1.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guī)律。2、學生能統計、分析“天氣日歷”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3、學生感受長時間進行科學觀察和記錄幫助人們認識天氣的重要性。教學準備氣溫統計表、云的統計表、風的統計表、平均降水量的統計表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導入經過進一個月的天氣觀察,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記錄了很多相關天氣信息,今天,我們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內容(一)統計天氣信息1、討論統計方法。(1)可以從天氣日歷上將相應的小紙卡取下來,然后分類(2)也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依次記錄2、分組統計發(fā)給相應小組氣溫統計表、云的統計、風的統計表、平均降水量的統計表(二)分析天氣信息1、反饋:(1)統計云量的小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陰天或多云?哪種天氣最多?哪種天氣最少?(2)統計云的類型的小組:哪種類型的云最常見?哪種類型的云最少見?(3)統計風向的小組:主要刮哪個方向的風?(4)統計風速的小組:這段時間里刮風的天氣多嗎?通常刮大風還是微風?(5)統計降水量的小組:這一季節(jié)的降水量有什么特點?2、問:綜合各組的統計和分析匯報,能對這段時間的天氣情況進行概括總結嗎?3、單元評價(1)問:今天天氣怎樣?(2)互評這個單元的學習情況課后反思課題2.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教學目標1、學生了解食鹽、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現象。2、學生能使用過濾裝置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3、學生體驗研究溶解與不容易溶解現象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在觀察比較活動中,能夠意識到細致的觀察才會使描述更準確。教學準備食鹽1、沙1、面粉1、裝水燒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濾紙3、鐵架臺1。(沙在使用前淘干凈。)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食鹽在水里溶解了1、學生觀察實驗:取一小匙食鹽和一小匙沙,分別放入兩個盛水的玻璃杯內,不攪拌,靜靜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過一會再攪拌,觀察它們的變化。2、學生匯報觀察現象:食鹽在水里的變化是怎樣的?沙在水里呢?3、組織討論:哪些現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鹽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現象能使我們判斷"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1、教師講解:食鹽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們可以叫做食鹽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們則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會怎樣呢?2、學生實驗: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內,靜靜觀察一會兒,看看面粉在水里的變化,然后再用筷子輕輕攪拌一會兒,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3、組織匯報: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嗎?把它放置一會兒我們還能觀察到什么現象?4、教師引導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5、討論:面粉、沙、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嗎?6、教師引導:為了作進一步的觀察,我們可以采用過濾的方法。演示折紙和過濾實驗的規(guī)范操作,注意不要將液體濺到濾紙外,倒入漏斗中的液體液面要略低于濾紙的上沿。7、學生實驗:分別做過濾食鹽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觀察濾紙,匯報觀察結果。8、交流實驗結果,整理對溶解的新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注意糾正學生的匯報:食鹽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板書食鹽的溶解現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現象。)(提醒學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課后反思課題2.2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2、學生能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并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3、學生認識到實驗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教學準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錳酸鉀1、小藥勺、食鹽1、沙1、面粉1。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1、引導想象: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2、教師講解: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實驗。教師出示高錳酸鉀。3、引導觀察描述:高錳酸鉀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4、學生實驗:在一個裝水的燒杯內,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先靜觀高錳酸鉀在水中的分散現象,然后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xù)觀察水和高錳酸鉀的變化。5、學生匯報:高錳酸鉀在進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樣的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異同?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1、觀察記錄實驗:進一步觀察食鹽、沙、面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比較它們在水中有什么相同與不同。(1)變成的微粒大小(2)在水中的分布(3)是否沉淀(4)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5)是溶解還是沒溶解2、小組交流:修正描述和記錄。3、全班討論交流:物質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qū)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qū)分的呢?4、整理記錄:學生對溶解特征的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教師取放演示要規(guī)范,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藥品)(注意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jié)地描述)(觀察結果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課后反思課題2.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一些液體能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體則不能。2、學生能夠簡單觀察和描述一些液體在水中的溶解現象。3、學生初步認識到細致、客觀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意識到溶解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教學準備燒杯2、酒精1、食用油1、醋1、筷子1、裝水試管3、試管架1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觀察膠水和洗發(fā)液是怎樣溶解的
1、教師引入:我們知道有些固體物質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穩(wěn)定的溶液。那么液體是否也能像食鹽和高錳酸鉀那樣溶解在水中呢?談談你們的經驗。2、教師提問:“那么液體之間是怎樣溶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膠水和洗發(fā)液在水中的現象。3、組織分組實驗:取一小勺膠水或洗發(fā)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燒杯中。4、引導學生觀察:它們在水中是漂浮的還是下沉的。它們在水中是怎樣擴散的?輕輕攪拌后有什么現象?攪拌后膠水或洗發(fā)液在水中溶解了嗎?5、交流:與食鹽和高錳酸鉀相比,膠水或洗發(fā)液的溶解有什么特點?6、整理膠水或洗發(fā)液在水中的溶解過程記錄在筆記本上。二、觀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樣溶解的1、組織觀察:醋、酒精、食用油三種物質。2、預測:醋、酒精、食用油三種液體在水中會怎么樣?
3、組織實驗:在三個試管中各盛約15毫升的水,分別往試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蕩后靜置觀察。4、組織交流:描述這三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情況。5、組織討論:醋和酒精的溶解與膠水或洗發(fā)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與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點?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嗎?6、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滌劑會怎樣?怎樣解釋這種現象?7、整理記錄:我們如何來區(qū)分液體之間的溶解或不容易溶解的現象?三、拓展:課后繼續(xù)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實驗前一定要明確觀察目的。)(注重描述)(教師要做好演示實驗,觀察要做記錄。)(如果時間充足可在課堂上完成此實驗。)課后反思課題2.4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氣體也容易溶解于水。2、學生能初步開展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溶解實驗的活動,進行氣體溶解于水的實驗。3、學生在溶解實驗中認識到細致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意識到溶解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教學準備裝30毫升水的燒杯2、筷子1、小勺2、食鹽20克、蘇打20克、汽水1、開瓶器1、注射器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學生觀察:打開桌上的紙包,說說知道里面是什么嗎?2、教師提問:給20克的食鹽和20克3、引導實驗設計:怎樣進行這個對比實驗比較公平?
4、組織學生實驗:提醒學生做好實驗記錄。5、匯報交流:二、觀察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教師出示汽水一瓶,搖一搖請學生觀察液體中出現的氣泡。2、教師解釋:我們在搖瓶子時從液體里逸出的氣泡這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知道是些什么氣體嗎?3、學生實驗:觀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4、介紹操作步驟: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觀察注射器里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5、提問:怎樣解釋注射器里氣體和液體的變化?6、整理本節(jié)課的認識記錄到科學筆記本上。(參考P10)三、拓展:怎樣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課后反思課題2.5溶解的快與慢教學目標1、學生了解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幢砻娣e的大?。⑺臏囟纫约盎旌先芤菏欠癖粩噭拥纫蛩赜嘘P。2、學生經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科學探究過程和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過程。3、學生發(fā)展公平實驗的意識,體驗研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教學準備筷子1、玻璃杯2、熱水和冷水、糖塊3、食鹽1、勺子1、水槽1。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哪一個溶解的快1、復習:一個物體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2、提問:取兩份同樣多的食鹽,每份大約10克,同時放入同樣多的水中(25ml),觀察比較哪一杯中的食鹽溶解的更快一些。3、學生觀察實驗。4、整理觀察信息,交流想法。5、提出新的條件:溫度對溶解有沒有影響呢?6、學生觀察實驗。7、整理觀察信息進行交流。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1、出示方糖:一塊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2、學生猜想形成假設:用攪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熱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將肥皂切成小塊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3、制定實驗設計。(1)小組討論:怎樣利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每組設計一兩個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2)各組實驗設計交流匯報補充完善。教師板書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重點指導對比實驗中變量的控制。)(3)請一組演示其中一個對比實驗,其余學生觀察評議確保每組都能正確操作。4、學生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回應假設,總結評價。5、整理課堂共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6、下面讓我們來吃一塊方塘,猜猜看,一塊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時間?(教師指導對比方法)(60攝氏度左右,強調安全。)(小組設計實驗,用圖示或文字等方法記錄設計方案。)(注意引導學生反思實驗過程中的不足)課后反思課題2.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教學目標1、學生了解食鹽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無限量地溶解下去。2、學生能設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并能根據計劃開展研究,學會運用數據作出解釋。3、學生初步體驗研究溶解現象的樂趣,發(fā)展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教學準備演示實驗用:食鹽、塑料小勺、筷子、燒杯、水分組材料:食鹽1小瓶備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鹽10包)、筷子1、盛50ml水的燒杯1、水槽1、天平1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引入問題1.老師桌上有鹽、燒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這些材料做什么實驗?2.誰愿意和老師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請一學生放一平勺鹽,教師攪拌)大家看到鹽怎么樣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鹽又會怎樣?3.提問:如果不停地往這杯100ml水里放鹽,不停地攪拌,鹽會不斷地溶解嗎?4.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先50ml水來做實驗。(在課題一杯后加上50ml)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的研究計劃1.請你推測一下,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2.學生猜測:2勺、3勺、5勺……3.組織學生討論:想知道誰的猜測正確,該怎么做呢?4.組織學生匯報,完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略)5.關鍵性提問:(邊交流邊完成以上研究計劃)1.一勺鹽怎么算?(滿滿一勺,用尺平刮一下)2.第一勺加進去以后,什么時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時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為止。)3.要判斷是否溶解是在攪拌時觀察還是攪拌后等一下再觀察呢?4.一共溶解幾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沒有溶解算6勺)5.根據大家討論,我們制定了這份計劃,計劃中哪些地方制定得還不夠完善,可以提出來修改。三、分組實驗1.學生根據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提醒做好研究記錄)2.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結果1.匯報實驗數據。出示一張大表收集學生數據,(圖略)2.從匯報的數據看,你發(fā)現了什么?3.你們想一想:為什么同樣一杯水里溶解的鹽有多有少呢?(引導學生反思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導致同樣一杯水溶解的鹽不一樣多。)4.討論:我們怎樣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看大多數組溶解多少食鹽?)5.出示天平,測量1勺大約是()克,換算50ml和10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鹽。(板書課題: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拓展:下節(jié)課老師請你把這杯水中的食鹽與水分離出來,你能想出什么辦法呢?課后反思課題2.7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用蒸發(fā)的方法可以分離出溶解在水中的鹽,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2、學生能運用燒杯、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蒸發(fā)皿等工具進行簡單的觀察實驗,經歷觀察比較、描述溶解前后鹽粒特征的過程。3、學生發(fā)展課外探究其他溶液分離方法的興趣。教學準備飽和鹽水1、食鹽1、清水1、蒸發(fā)皿1、放大鏡1、石棉網1、酒精燈1、三腳架1。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導入1、出示上一節(jié)課留下來的濃鹽水,請學生觀察后提問:為什么這杯鹽水杯底會有鹽呢?你有什么辦法能使杯底的鹽繼續(xù)溶解嗎?(增加水量)2、按照學生的說法演示實驗:我們用紙條在杯壁給濃鹽水的液面做個記號,然后一點一點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鹽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臺上讓水蒸發(fā),當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來的刻度時,已經溶解的食鹽會怎樣?(學生思考)3、繼續(xù)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繼續(xù)蒸發(fā)減少,直到水全部被蒸發(fā)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鹽會怎樣?食鹽會隨水一起蒸發(fā)呢還是會留在杯子里。(學生做解釋)二、觀察蒸發(fā)皿中的白色顆粒,判斷是否食鹽1、講解:用蒸發(fā)的方法水分減少很慢,我們還可以用酒精燈加熱水的方法來加快水分的蒸發(fā),看一看溶液中水分減少后食鹽的變化。2、出示實驗裝置,介紹各部分名稱。(蒸發(fā)皿、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3、教師演示實驗操作,學生觀察。4、強調實驗要點:酒精燈的構造、酒精燈的點火方法、酒精燈的滅火方法、在鹽水還未完全蒸發(fā)之前熄滅酒精燈、加熱后實驗器皿會很燙,要注意安全。5、分組觀察:用放大鏡觀察蒸發(fā)皿中留下的物質的形狀、顏色、顆粒大小。6、集體探討:這些白色顆粒和食鹽一樣嗎?它們也能溶解于水嗎?它們是食鹽嗎?如果在蒸發(fā)皿中留下的是食鹽,說明什么?7、整理本節(jié)課達成的共同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鹽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發(fā)后,鹽并沒有隨水分一起蒸發(fā)掉,而是形成了鹽的晶體留在蒸發(fā)皿中。)課后反思課題3.1聽聽聲音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2、學生能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3、學生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教學準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實驗記錄單、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引入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二、探究內容(一)傾聽周圍的聲音1、從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要開始研究關于聲音的問題,在研究的過程中,務必要保持教室內的安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研究有效進行。(1)打開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fā)出的?(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2、反饋交流: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經常思考哪些問題呢?3、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二)聽聽音叉發(fā)出的聲音1、介紹音叉:一種發(fā)音樂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2、分組實驗1:出示一組(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fā)出的聲音。比較:這兩種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嗎?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3、分組實驗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擊打,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嗎?4、小組交流討論: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能進行描述和分類嗎?5、分組實驗3:根據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p26途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并記錄在表格中。6、交流匯報。(嘗試著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課后反思課題3.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學生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生和不發(fā)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fā)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3、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fā)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教學準備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引入上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作繼續(xù)的研究。二、使物體發(fā)出聲音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fā)出聲音嗎?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為什么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fā)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fā)生了聲音呢?三、觀察發(fā)聲物體1、分組實驗一:(1)在水槽里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2)觀察:手指有什么感覺呢?水面有什么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3)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2、分組實驗二:(1)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fā)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fā)出聲音。(2)觀察:發(fā)聲的皮筋和不發(fā)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fā)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fā)出的聲音有關嗎?3、小組交流: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4、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課后反思課題3.3聲音的變化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2、學生能嘗試使物體發(fā)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fā)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tài)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tài)和發(fā)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3、學生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教學準備鋼尺、4個同樣的被子內裝有不同量的水、實驗記錄紙、1根橡皮筋、3個長短不同的鐵釘等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引入在第一節(jié)課中我們曾聽到過大小不同的音叉發(fā)出的不同的聲音,本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來研究聲音的變化。二、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1、使鋼尺發(fā)出聲音:出示鋼尺:你能想辦法使鋼尺發(fā)出聲音嗎?注意:撥動鋼尺時,避免尺子與桌子發(fā)聲。2、研究鋼尺幅度大小與音量之間的關系3、要求:輕輕撥動鋼尺,觀察描述鋼尺發(fā)出的聲音;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描述鋼尺發(fā)出的聲音。重復3次,并記錄下表。4、小結:輕輕撥動鋼尺時,鋼尺的振動幅度小,聲音弱。用力撥動鋼尺時,鋼尺的振動幅度大,聲音強。聲音的強弱變化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是由鋼尺的振動幅度決定的。音量的單位是分貝(dB)。三、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1、出示4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發(fā)現嗎?2、如果用同樣的力敲擊這4個杯子,你預測他們發(fā)出的聲音會有什么不同?能用聲音高、較高、較低、低來描述嗎?記錄表2第一欄。3、分組實驗1,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并記錄表格4、反饋交流:交流本小組的預測和實驗結果,并對結果作簡單的分析。四、分組實驗2: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1、如何使橡皮筋發(fā)出聲音呢?出示一塊木板上釘兩個釘子,兩個釘子之間綁一根橡皮筋的裝置。2、把橡皮筋拉緊點,撥彈;稍稍放松些,撥彈。比較: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如何描述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呢?3、交流反饋:皮筋松,振動慢,發(fā)出的聲音低。皮筋緊,振動快,發(fā)出的聲音高。振動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單位是赫茲(Hz)。(同樣大小的杯子,內裝不同量的水)課后反思課題3.4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2、學生能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通過柱狀圖的分析,將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與其聲音聯系起來。3、學生養(yǎng)成樂于觀察,勤于動腦的習慣。教學準備一把鋼尺、一本厚的硬皮書、活動記錄表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引入1、出示鋼尺,如何使鋼尺發(fā)出聲音呢?請同學上來試試。2、如果我們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他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音高會發(fā)生變化嗎?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長短與音高的關系。1、假設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時發(fā)出聲音的音高發(fā)生了變化,那么我們如何來驗證這個實驗呢?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一個簡單的研究方案:(1)確定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2)實驗前先進行預測,根據鋼尺伸出桌面的變化,音高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預測的理由是什么?(3)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動部分長度的變化順序依次進行實驗;注意區(qū)分尺子敲擊桌面發(fā)出的聲音和尺子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把觀察到的現象(音高用高、較高、較低、低表示)及時記錄下來。)2、教師一邊講解實驗注意事項,一邊演示分組活動:3、整理數據:通過表格中的數據,統計好“我們的觀察柱狀統計圖”的表格,根據實驗數據,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合法出聲音的音高變化規(guī)律嗎?還能發(fā)現什么?三、課后延伸音量的變化物體的振動幅度大小有關,課后能設計實驗證明嗎?課后反思課題3.5聲音的傳播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2、學生能借助實驗和想象,對聲音傳播的方式進行描述。設計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比較。3、學生認識到從實驗中獲取事實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學準備音叉、“土電話”裝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引入前面我們已經研究了很多有關聲音的內容,那么聲音究竟是怎樣到達我們的耳朵的呢?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聲音會改變嗎?今天我們將繼續(xù)這方面的研究出示課題。二、研究聲音的傳播1、第2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中我們已經發(fā)現:由于音叉的振動而產生了聲音,那么音叉振動時是怎樣引起水面波動的呢?2、小游戲:平時我們經常接聽電話,今天我們在課堂上也做個接電話的小游戲。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喴仔‰娫挕3鍪緦嶒炑b置,分別介紹。分組活動:“土電話”的研究三、研究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1、聲音在所有的物體中都可以傳播嗎?讓我們向上節(jié)課研究“尺子的音高變化”那樣,一起來研究一下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出示材料:相同長的鋁箔尺、木制米尺、棉線、尼龍繩,如何研究聲音在這些材料中的傳播呢?2、能通過以上材料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聲音在這些不同材料中的傳播情況的不同嗎?小組討論交流3、反饋小結:一同學在物體的一端,握住振動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纏繞在音叉上,另一個同學把物體的另一端緊靠耳朵,并使物體繃緊。換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學盡量都要用同樣的力度敲擊音叉,另一端的同學必須仔細聽,然后記錄在記錄表格中。記錄前先做好預測。4、分組活動,并填寫好表格小組交流、反饋:實驗結果與你預測結果一致嗎?最后發(fā)現聲音穿過哪種材料時效果最好(聲音最大)?四、拓展延伸1、出示玻璃鐘罩中的小鬧鐘,小鬧鐘的聲音是如何進入到我們的耳朵中的,能畫出簡單的傳播路線圖嗎?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氣,思考:聲音變化了嗎?為什么?課后反思課題3.6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2、學生能通過研究大小、遠近不同的聲音是怎樣對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動產生影響的,解釋人耳鼓膜的作用;通過體驗活動感受鼓膜的作用。3、學生養(yǎng)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教學準備耳的結構圖、1個玻璃杯、氣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細沙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引入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二、認識耳朵的構造和功能1、要知道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必須認識耳朵:出示耳朵的結構圖。師介紹耳朵的各部分,請學生推測:外耳、中耳、內耳主要有哪些作用?2、鼓膜是怎樣振動的呢?三、研究鼓膜的作用1、觀察比較估摸的振動(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須有鼓膜,可是我們無法拿真實的鼓膜來研究,我們就來做一個“鼓膜模型”來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簡單介紹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強調:盡量將氣球皮繃緊),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點細沙。(2)分組實驗:一學生拿著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擊,仔細觀察“鼓膜”氣球皮的變化。(3)交流反饋:當物體發(fā)出聲音時,鼓膜會發(fā)生振動,這種振動傳到大腦里,大腦經過加工后,我們就聽到聲音了。2、研究鼓膜振動與發(fā)生物強弱、和它接收聲音遠近的關系(1)分組活動:當學生拿著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擊時,仔細觀察“鼓膜”氣球皮振動的不同;當學生拿著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較遠的地方敲擊時,仔細觀察“鼓膜”氣球皮振動的不同。從以上實驗中我們可以發(fā)現什么?(2)交流反饋:發(fā)聲強,鼓膜振動厲害。發(fā)聲弱,鼓膜振動微弱。距離近,鼓膜振動厲害。距離遠,鼓膜振動微弱。四、研究耳廓的作用鼓膜振動傳到我們的大腦中,大腦經過加工,使我們聽到了聲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嗎?你能設計實驗證明嗎?交流反饋。五、總結:我們究竟是怎樣聽到聲音的?(重點了解鼓膜在幫助我們聽到聲音中的作用。)課后反思課題3.7保護我們的聽力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并控制噪聲。2、學生能通過閱讀保護聽力的資料,了解我們的聽力經常受到哪些傷害,知道保護聽力的做法。3、學生認識到保護聽力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和在公共場所保持肅靜的習慣。教學準備錄音準備(噪音和輕音樂)、發(fā)音罐、報紙、毛巾、棉花等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引入耳朵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需要精心呵護,那么我們該怎樣避免我們的聽力受到傷害呢?出示課題:保護我們的聽力二、遠離噪聲1、聽兩段錄音:課間10分鐘吵雜的聲音和一段優(yōu)美的輕音樂,聽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小組討論:生活中有哪些聲音屬于噪音?噪音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三、如何控制噪音呢?1、過高過強的聲音都會影響我們的聽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組討論。2、分組活動:做一個發(fā)聲罐,使發(fā)聲罐發(fā)出聲音。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報紙、毛巾、棉花等)能想辦法使發(fā)聲罐的聲音變輕呢?3、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減少噪音的方法?小組討論4、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場合需要我們控制音量?為什么?四、課后延伸1、經常使用耳塞聽音樂好嗎?為什么?2、閱讀P42“呵護自己的聽覺器官”,從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保護聽力,如何保護聽力?3、介紹電子擴音器課后反思課題4.1身體的結構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人體根據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做事情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2、學生能夠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并結合體驗活動,了解身體內部的結構。3、學生在對人體的觀察活動中,將想象與實際的觀察區(qū)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教學準備空白紙、放大鏡、尺子、人體基本結構圖等。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引入:動物的本領和它們的身體特點有關1、提出問題: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蟲能手,青蛙為什么善于捕蟲?老鷹為什么能抓住機靈的老鼠?啄木鳥為什么能吃到樹干中的害蟲?2、說說動物的本領和它們身體的特點有關系。3、引出課題:人有哪些本領?人為什么這樣有本領?今天我們來觀察自己的身體。二、觀察人的身體1、觀察身體的外形。我們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2、人體是左右對稱的。(1)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從頭頂開始,通過鼻尖畫一條線,把人的身體分為左右兩部分,發(fā)現了什么?(2)讓學生親自體驗身體左右對稱這種結構的好處?;顒樱孩袤w驗用兩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圍廣;活動:②讓學生體會兩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準確;活動:③讓學生先用兩只手系紅領巾,接著用一只手系紅領巾,讓學生體會兩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靈活;3、觀察身體的內部。上面畫有一個人體外表的輪廓,告訴學生人體好比剛才那個紙袋子,外面由皮膚包裹著,看不見里面,讓學生想辦法推測內部有什么。4.身體怎樣工作:利用學生熟悉的身體活動,讓學生在對活動的體驗中,利用泡泡圖的方式把活動中多個身體部分共同參與的情況表現出來。三、課的延伸問題:直立行走是人區(qū)別于其它動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請查閱資料了解人體具備什么樣的結構特點,使其能直立行走?(讓學生觀察到人體可以分成頭、頸、軀干、四肢幾個大的部分外,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把這些大的部分再劃分為小的部分。如軀干部還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課后反思課題4.2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到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不同。2、學生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做出上肢結構形態(tài)的觀察記錄,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3、學生能夠正確對待觀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結果,善于在反復觀察、研究中完善認識。教學準備人體基本結構圖、骨骼模型等。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引入我們的的里有一個支架,這就是骨骼。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身體,保護著我們的內臟器官,使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骨骼能獨立運動嗎?有哪些組織與骨骼協調工作呢?二、觀察上肢的運動1、拿重物:(1)學生體驗一側手臂完成拿起啞鈴動作。感受肌肉在運動中的變化和作用;(2)觀察方法及觀察目的(3)分解觀察上肢運動,降低觀察難度。(4)借助對上肢活動的感受,了解骨骼關節(jié)與肌肉的關系。2、記錄我們的觀察:(1)用圖文記錄觀察所得,強調將學生觀察到的事實、體驗到的感受,通過圖畫、文字真實的表現出來。(2)交流(3)與相關資料比對(4)通過觀察記錄,學生把自己對于上肢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在活動中的關系,直觀表現出來。3、觀察與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相似的物體:(1)對骨骼、肌肉、關節(jié)認識的拓展,利用現代機械上的類似構造,直觀地表現三者的功能特點。(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fā)達、關節(jié)更加靈活。(3)再次明確三者關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三、課后延伸想想參加體育鍛煉和我們的骨骼、肌肉、關節(jié)的關系。嘗試使用不同的觀察方法來了解運動中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調運動。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時都在用力、肌肉變化不同。課后反思課題4.3跳動起來會怎樣(一)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人體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2、學生能合理使用實驗記錄單,能夠測量單位時間內心跳與呼吸的次數,并進行數據分析。3、學生養(yǎng)成愿意與同學相互交流的習慣,能夠在合作中完成實驗活動。教學準備秒表、聽診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測量儀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引入當我們跳動的時候,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都參與了運動,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的身體里還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二、測量心跳和呼吸1、(1)播放一段有關運動的錄像。(2)匯報交流:運動后身體發(fā)生哪些變化?(3)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反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我們的身體在運動后究竟會發(fā)生哪些變化。2、探究運動前后呼吸次數的變化(1)測試運動前的呼吸次數(2)測試運動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數①根據我們上課的這個環(huán)境,你能不能設計一個運動量比較大運動項目?②學生設計并交流室內運動。③強調運動時注意事項后做運動,測試運動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數并做好記錄。④匯報交流:運動后的呼吸次數。⑤對比運動前后呼吸次數的數據,分析這些數據說明了什么?三、呼吸為什么加快1、提出問題: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伴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那么運動與呼吸有什么關系呢?2、體驗活動:反復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氣,有什么感覺?3、試著解釋為什么會這樣。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將會采集人體在平靜、一定量的運動以及運動后幾段時間內的每分鐘心跳與呼吸次數的數據。并引出問題“呼吸為什么會加快”。4、對運動和呼吸之間的關系做出解釋。通過測量跳動后的心跳與呼吸次數的變化,研究呼吸為什么會加快,將呼吸、心跳與人體活動的關系引入學生的研究視野之內。課后反思課題4.4跳動起來會怎樣(二)教學目標1、學生知道體需要的氧氣又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在排出體外。2、學生能夠通過實驗的方式,了解到心臟工作強度和工作量3、學生感受人體呼吸與循環(huán)過程中,身體各個器官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的過程,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教學準備吸耳球、水槽2個、水、心臟模型教學過程動態(tài)修改一、激活已有經驗提出探究問題1、運動過后,人不僅呼吸加快了,心跳也加快了。2、提出問題:心跳為什么會加快?二、探究運動前后心跳次數的變化1、認識心臟和心跳①(出示心臟模型)了解人的心臟是什么樣子的?講解心臟的位置和大小。②看書了解心臟不停跳動是在干什么?③(播放視頻)講解:我們的心跳就是心臟在跳動,也就是心臟在收縮和舒張。心臟收縮和舒張一個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跳一次。④(播放視頻)認識心臟在收縮和舒張使血液在人體循環(huán)的過程。2、測試運動前的心跳次數3、測試運動后的心跳次數①根據我們上課的這個環(huán)境,你能不能設計一個運動量比較大運動項目?②學生設計并交流室內運動。③強調運動時注意事項后做運動,測試運動后的心跳的次數并做好記錄。④匯報交流:運動后的心跳次數。⑤對比運動前后心跳次數的數據,分析這些數據說明了什么?⑥發(fā)現:運動后人體的心跳次數明顯加快了。三、認識劇烈運動后心跳加快的原因1、提出疑問:劇烈運動后我們的呼吸和心跳會加快,這是為什么?2、心臟不停跳動使血液循環(huán)過程有什么作用?3、談話:心跳使血液在人體內不停地循環(huán),血液向人體各處不斷輸送氧氣和養(yǎng)分,同時又將身體內產生的廢氣通過肺部排出體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四、總結提煉課題,體驗收獲喜悅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獲?2、提煉課題:運動與健康。課后反思課題4.5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教學目標1、學生了解人體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體內將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2、學生能夠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做出食物消化過程圖,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3、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得基礎上,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研究案例和法規(guī)
- 門診掛號科的服務質量提升總結報告
- 2025信托資金借款合同范文
- 實習合同范本(2篇)
- 客戶開發(fā)代理協議書(2篇)
- 安保服務計劃協議書(2篇)
- 倉儲保管合同范本例子
- 正式合同A3三聯
- 快遞合作合同范本
- 家用紡織品設計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工程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融媒體中心招聘全媒體采編播專業(yè)技術人員1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出院健康宣教課件
- 電袋復合除塵器工藝說明
-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語文園地四-學習任務單
- 《新聞采訪寫作》課程思政優(yōu)秀教學案例(一等獎)
- 竣工驗收程序流程圖
- 清華經管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
- 口腔科診斷證明書模板
- 管溝挖槽土方計算公式
-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住宅工程配電設計技術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