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人教版(2019)地理高中必修一_第1頁
大氣的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人教版(2019)地理高中必修一_第2頁
大氣的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人教版(2019)地理高中必修一_第3頁
大氣的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人教版(2019)地理高中必修一_第4頁
大氣的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人教版(2019)地理高中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XXXXXXXXX高級中學2.2.2大氣的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大氣的熱力環(huán)流1.大氣的水平運動2.01大氣的熱力環(huán)流城市通風廊道北京、上海等地氣象部門積極加強與城市規(guī)劃部門合作,共同開展北京、通州副中心、南京、成都、鄭州、石家莊、等地通風廊道規(guī)劃,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tài)島等示范建設,致力打通城市通風廊道,緩解“城市熱島”等一系列大城市病,努力打造氣候適應型城市樣本。劃定北京中心城和通州城市副中心通風廊道2015年,北京市氣象局與北京市規(guī)劃與國土管理委員會合作開展“北京城市通風廊道系統(tǒng)構建”研究,對北京中心城區(qū)精細化風環(huán)境、城市熱島和通風潛力進行深入分析,共同劃定包含主、次兩級通風廊道的中心城區(qū)廊道系統(tǒng),被列入《北京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年—2030年)》和《北京市環(huán)境總體規(guī)劃》。大氣運動有哪幾種形式?【問題】大氣運動有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之分。大氣的垂直運動表現(xiàn)為氣流上升或氣流下沉,大氣的水平運動即是風。垂直運動水平運動大氣的運動形式等壓面等壓面:大氣中氣壓值相等的點所構成的面海拔越高,氣壓越低1015101010051000(百帕)地面1015101010051000(百帕)地面1015101010051000(百帕)1015101010051000(百帕)熱力環(huán)流理想狀態(tài)下,地面性質均一,受熱均勻1100hpa1060hpa1020hpaABC假設A、B、C地受熱均勻,空氣沒有相對上升和相對下沉運動地面高空熱力環(huán)流地面高空1100hpa1060hpa1020hpaABC一般情況下:地面受熱不均勻A地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①A地上空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壓;②A地近地面形成低壓A地上空(高壓)→B、C兩地上空(低壓)受熱B、C兩地近地面空氣受冷收縮下沉,①B、C兩地上空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②B、C兩地近地面形成高壓冷卻冷卻B、C近地面(高壓)→A地近地面(低壓)等壓面彎曲:高凸低凹熱力環(huán)流地面高空1100hpa1060hpa1020hpaABC受熱冷卻冷卻活動:比較A、B、A’、B’四地氣壓大小A’B’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遞減。高低氣壓都是在同一水面上的比較。B>A>A’>B’小結: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地面冷熱不均(根本原因)引起大氣垂直運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引起大氣水平運動(熱上升、冷下沉)熱低壓、冷高壓高壓低壓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常見熱力環(huán)流形式——城市風完成以下內容:1.用“冷”和“熱”標注市區(qū)和郊區(qū)之間的溫度差異。2.分析城市中心區(qū)與郊區(qū)溫度差異的原因。3.繪制城市中心區(qū)與郊區(qū)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4.思考城市熱力環(huán)流對工業(yè)布局的影響。熱冷冷常見熱力環(huán)流形式——海陸風熱冷熱冷海風陸風陸地比海洋增溫快,近地面陸地為低壓,海洋為高壓,近地面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陸地比海洋降溫快,近地面陸地為高壓,海洋為低壓,近地面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冷高壓熱低壓山風冷高壓常見熱力環(huán)流形式——山谷風谷風熱低壓山坡比山谷升溫快,氣壓低,氣流上升山谷氣溫低,氣流下沉,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山坡比山谷降溫快,氣流下沉,氣壓高,冷空氣沿山坡下滑,山谷的暖空氣被迫抬升0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面高空1100hpa1060hpa1020hpaABC受熱冷卻冷卻A’B’同一水平面上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①水平氣壓梯度由同一水平面的氣壓梯度產生的促使大氣由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的力②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大?。喝Q于氣壓梯度。③方向和大小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沒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風向也垂直于等壓線。等壓線越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影響因素:①水平氣壓梯度力理想狀態(tài)的風地轉偏向力指地球自轉而使地球表面運動物體受到與其運動方向相垂直的力。地球自轉南順北逆地轉偏向力: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在北半球風向向右偏轉;在南半球風向向左偏轉;在赤

道風向不偏轉。風向最終與等壓線平行影響因素:①水平氣壓梯度力②地轉偏向力地轉偏向力高空的風以北半球為例摩擦力摩擦力:指地面和空氣之間,以及運動狀況不同的空氣層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阻力。摩擦力摩擦力既改變風向,又改變風速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對風有阻礙作用,可以減小風速。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斜交。近地面的風影響因素:①水平氣壓梯度力②地轉偏向力③摩擦力以北半球為例小結類型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方向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與運動方向垂直;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與風向相反特點等壓線越密集,梯度力越大只影響風向,不影響風速既影響風向,又影響風速近地面較大;高空較小(忽略不計)活動P401.比較甲、乙兩地的氣壓梯度大小,并說明理由。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