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3T024-2022社會艾灸館建設規(guī)范_第1頁
DB4113T024-2022社會艾灸館建設規(guī)范_第2頁
DB4113T024-2022社會艾灸館建設規(guī)范_第3頁
DB4113T024-2022社會艾灸館建設規(guī)范_第4頁
DB4113T024-2022社會艾灸館建設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

CCSC04

4113

南陽市地方標準

DB4113/T024—2022

社會艾灸館建設規(guī)范

2022-11-24發(fā)布2022-12-30實施

南陽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113/T02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基本要求...........................................................................2

艾灸館館舍建設.................................................................2

功能區(qū)劃分要求.................................................................2

服務區(qū)設計.....................................................................2

衛(wèi)生區(qū)設計.....................................................................3

人員要求.......................................................................3

制度...........................................................................3

5服務...............................................................................3

可提供的服務項目...............................................................3

不宜提供的服務項目.............................................................3

灸材要求.......................................................................4

6流程要求...........................................................................4

I

DB4113/T02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陽市中醫(yī)藥發(fā)展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振丹艾灸苑、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南陽市骨科醫(yī)院、南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南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新峰、李坤威、劉怡卓、周索、方磊、黨玉東。

II

DB4113/T024—2022

社會艾灸館建設規(guī)范

1范圍

本規(guī)范規(guī)定了社會艾灸館建設的術語和定義、建設環(huán)境、設施設備、功能區(qū)劃分和人員資質等要求。

本規(guī)范適用于社會艾灸館艾灸保健服務的機構為消費者進行非醫(yī)療性的艾灸調理保健服務。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3096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

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GB/T30443保健服務通用要求

GB/T30444保健服務業(yè)分類

GB/T40976灸用艾絨

3術語和定義

GB/T30444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社會艾灸館

從事艾灸保健服務項目的社會機構。為消費者進行非醫(yī)療性的艾灸調理保健服務,區(qū)別于醫(yī)療機構

相關科室灸療服務。

艾灸調理保健服務

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運用艾灸為主開展的調理保健服務。

保健服務機構

提供保健服務的企業(yè)或組織。

功能區(qū)

艾灸館內發(fā)揮特定職能、肩負一定職責的區(qū)域。功能區(qū)一般包括接待區(qū)、服務區(qū)、衛(wèi)生區(qū)等。

接待區(qū)

艾灸館內接受消費者咨詢、結賬、提供休息、等待等服務的區(qū)域。

服務區(qū)

艾灸館內實施艾灸調理保健服務項目、提供艾灸調理保健服務的區(qū)域。

1

DB4113/T024—2022

衛(wèi)生區(qū)

艾灸館內對所重復使用的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整理的處置區(qū)域,以及供消費者使用的公共衛(wèi)生間。

排煙設施

用于及時排除艾灸室內艾煙的設施,包括煙罩、管道、電機、凈煙設施等。

消防設施

是指用于預防和消除艾灸館火災或火災隱患所配備的設施及器材。

施灸單元

一個艾灸床或艾灸凳配備的設施和器材。

4基本要求

艾灸館館舍建設

4.1.1社會艾灸館建設應實用、安全、干凈、整潔、衛(wèi)生、布局合理。

4.1.2艾灸館選址區(qū)域應相對獨立,避開噪聲等污染源,交通以方便為宜。

4.1.3艾灸館的面積應滿足功能區(qū)布局,宜不低于80m2。

4.1.4艾灸館的空氣調節(jié)和制冷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的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排煙、防火設計除

按照現(xiàn)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外,通風系統(tǒng)不能影響室內

施灸,風口避免朝向灸床或用擋風板遮擋。排煙和新風系統(tǒng)應有減震裝置,降低震動和噪音。

4.1.5艾灸館房間溫度宜保持在22℃~28℃。

4.1.6艾灸館裝修應選用綠色環(huán)保、阻燃材料,應體現(xiàn)中醫(yī)藥文化及艾灸類科普知識。

4.1.7室內空氣質量應符合GB/T18883規(guī)定,聲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T3096規(guī)定。

4.1.8室內應配備備用照明設施。

4.1.9室內應配備符合消防相關要求的消防設施。

4.1.10應配備滿足調理保健服務需要的艾灸設備,可配備中醫(yī)智能檢測儀器等。

功能區(qū)劃分要求

4.2.1艾灸館應按照功能劃分區(qū)域,做到功能分區(qū)明確,布局合理,有標示,滿足服務需要,做到安全

合理、方便使用和維護。

4.2.2艾灸館應具備基本的功能區(qū),包括接待區(qū)、服務區(qū)、衛(wèi)生區(qū)。

4.2.3宜設置可選功能區(qū),包括但不限于體質查詢區(qū)、展示區(qū)、休息區(qū)、消毒區(qū)、更衣區(qū)、庫房等區(qū)

域。

4.2.4宜留有發(fā)展空間,同時應符合有關安全、防護、疏散、環(huán)境保護等規(guī)定。

4.2.5功能區(qū)的布局根據(jù)規(guī)模大小,靈活設置。

服務區(qū)設計

4.3.1服務區(qū)要具備艾灸相關的基礎設施。

4.3.2服務區(qū)宜根據(jù)需要設為個人艾灸區(qū)、團體艾灸區(qū),團體艾灸區(qū)宜配備隔斷或遮擋簾。

4.3.3每個人工施灸床宜選用便于艾灸操作的理療床,每個床位的施灸面積不低于5m2。團體服務區(qū)

2

DB4113/T024—2022

床與床間隔不低于1m。

4.3.4艾灸區(qū)應配備必要的排煙設施,應根據(jù)房間床位配備吸煙罩,原則上一個床位一個吸煙罩。

4.3.5宜配備艾灸時必要設施和物品:一個施灸單元應具備但不限于艾灸床、艾灸凳、推車、刮灰

盤、刮灰勺、點火器具、滅火設備、鑷子、隔斷或遮擋簾、床單、枕頭、防寒被褥等。

4.3.6室內要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定時消毒;艾灸單元配備的床單、拖鞋、艾灸服等

一人一換一清理,及時清洗、消毒。

衛(wèi)生區(qū)設計

4.4.1艾灸館內應設有對所重復使用的物品進行清洗、消毒、干燥、分類存放的處置區(qū)。

4.4.2衛(wèi)生間應保持干爽、整潔、防滑,應經(jīng)常消毒。針對消費者人群需求,宜在便池旁邊安裝扶手。

人員要求

4.5.1總則

每個社會艾灸館應配備至少兩名相關工作人員,其中管理人員1名,艾灸專業(yè)技能人員1名。

4.5.2專業(yè)技能人員

4.5.2.1專業(yè)技能人員應通過正規(guī)機構專業(yè)培訓,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4.5.2.2專業(yè)技能人員應持健康合格證上崗。傳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其他不宜從事服務的人員不

應上崗。

4.5.2.3專業(yè)技能人員每年度應接受正規(guī)專業(yè)機構不少于30學時的業(yè)務培訓。

制度

宜建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

a)預約制度;

b)服務評估制度;

c)技能培訓制度;

d)保密制度;

e)檔案管理制度;

f)設備管理制度;

g)安全與應急處置制度;

h)投訴反饋制度;

i)督導與監(jiān)管制度;

j)健康教育制度。

5服務

可提供的服務項目

艾灸館可提供的服務項目僅限于非醫(yī)療保健養(yǎng)生項目。

不宜提供的服務項目

艾灸館不宜提供給消費者自身帶來創(chuàng)傷的服務項目,包括但不限于放血、針刺、發(fā)泡灸等。

3

DB4113/T024—2022

灸材要求

5.3.1應選用符合GB/T40976灸用艾絨、艾條,宜選用儲存3年期的艾絨、艾條、艾柱、艾炷等。

5.3.2絨、艾條、艾柱、艾炷等無變質、無發(fā)霉、無潮濕,包裝無破損。

5.3.3宜根據(jù)不同灸療目的和方式選用合適比例、型號的艾制品。

6流程要求

艾灸館的運營須按照科學合理的管理流程進行,結合中醫(yī)理論、體質辨識、制定施灸方案、施灸

方法、灸后囑托及處理等健康知識,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艾灸館服務理念、服務項目宜公示,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避風險,安全管理。

4

DB4113/T02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基本要求...........................................................................2

艾灸館館舍建設.................................................................2

功能區(qū)劃分要求.................................................................2

服務區(qū)設計.....................................................................2

衛(wèi)生區(qū)設計.....................................................................3

人員要求.......................................................................3

制度...........................................................................3

5服務...............................................................................3

可提供的服務項目...............................................................3

不宜提供的服務項目.............................................................3

灸材要求.......................................................................4

6流程要求...........................................................................4

I

DB4113/T02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陽市中醫(yī)藥發(fā)展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振丹艾灸苑、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南陽市骨科醫(yī)院、南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南陽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新峰、李坤威、劉怡卓、周索、方磊、黨玉東。

I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