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練2光的反射折射(原卷版+解析)_第1頁
精練2光的反射折射(原卷版+解析)_第2頁
精練2光的反射折射(原卷版+解析)_第3頁
精練2光的反射折射(原卷版+解析)_第4頁
精練2光的反射折射(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練2光的反射折射一.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直線傳播(共1小題)1.某同學在觀察天文現(xiàn)象時,記錄下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則該天文現(xiàn)象不可能的是()A.殘月 B.上弦月 C.月食 D.日食二.光的反射現(xiàn)象(共2小題)2.周末,小科一家到麗江邊游玩。媽媽拍照時,小科正在欣賞美景:對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此時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關(guān)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媽媽的攝“影”——光的折射 B.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線傳播3.如圖,為某水文站設(shè)計的檢測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圖。光源S與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從光源S發(fā)出的一束方向不變、與水平面成45°角的光,經(jīng)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的位置隨水位的變化而變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選填“虛像”、“實像”);若光斑P向左移動了2.4m,那么,說明水位升高了m。三.光的反射定律的應(yīng)用(共2小題)4.如圖,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在平面鏡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塊光屏,光屏由可以繞ON折轉(zhuǎn)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左側(cè)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cè)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fā)生了(填“鏡面”或“漫”)反射。若將F板向后折轉(zhuǎn)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如果讓入射光線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線將沿方向射出,這說明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的。5.如圖是探究光的發(fā)射規(guī)律的兩個步驟。(1)請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寫。實驗序號入射角反射角150°240°320°(2)實驗中,紙板應(yīng)于平面鏡。(填“平行”或“垂直”)(3)由甲圖我們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4)由乙圖我們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5)如果光線沿BO的順序射向平面鏡,則反射光線(填“會”或“不會”)與OA重合,說明了。四.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共5小題)6.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時玻璃板應(yīng)該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實驗器材選擇相同的兩個棋子A、B,其目的是為了,(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采取的具體操作是,此時會發(fā)現(xiàn)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像。(4)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讓玻璃板沿00'軸(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動,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相對于A移動(選填“向右”?!跋蜃蟆被颉安弧保?;他又將玻璃板繞00'軸轉(zhuǎn)向自己,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選填“轉(zhuǎn)向自己”、“轉(zhuǎn)離自己”或“不動”)。7.小明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2)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眼睛在蠟燭(選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3)為了確定像的虛實,移動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眼睛應(yīng)該在圖中的(選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選填“虛”或“實”)像。(4)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時,像的大小。(5)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小明只將茶色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像的位置(選填“向右移動”“向左運動”或“不變”)。(6)實驗結(jié)束后,小明無意間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電子鐘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時的時間是。8.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3)現(xiàn)有厚度分別為5mm和2mm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目的是。(4)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贿M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5)為證實上述有關(guān)成像特點是否可靠,應(yīng)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6)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像是(填“虛”或“實”)像。(7)如圖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實驗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9.小劉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guān)系”的實驗:(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蠟燭B跟蠟燭A的像,說明像與物的大??;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所成的是像(選填“虛”或“實”)。(3)若將玻璃板和蠟燭下面的白紙換成方格紙進行實驗,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10.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裝置如圖甲所示。(1)選取A,B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guān)系。(2)將白紙放在玻璃板后燭焰像的位置,紙張承接不到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像。(3)如圖乙所示,將玻璃板與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讓蠟燭A沿著桌面向右做直線運動,將看到蠟燭A在玻璃板后的像運動(選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五.平面鏡的應(yīng)用(共2小題)11.如圖,平面鏡MN豎直放置,鏡前有一個發(fā)光物體S,此平面鏡可繞“垂直于紙面的水平軸M”自由旋轉(zhuǎn),現(xiàn)將平面鏡拉離豎直位置一個偏角θ至MN′的位置,釋放鏡的下端,在平面鏡從MN′下擺到MN位置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S′的軌跡為圓弧 B.S′離軸M越來越近 C.S′軌跡對M軸的張角為θ D.當θ大于90°時物體將不在此平面鏡中成像12.如圖甲所示,物體A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為A',A到O點的距離為L,將鏡面OM繞O點轉(zhuǎn)過90°至OM',A'的移動軌跡是,若ON和ON'是相互垂直的兩塊平面鏡,如圖乙所示,則A在平面鏡中可以成個像。六.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應(yīng)用(共3小題)13.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中傳播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邊是玻璃14.如圖所示,光線從空氣射入某種液體中,入射角為45°,折射角為30°,光線射到液體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又反射回來,最后光線又回到空氣中的折射角是()A.30° B.45° C.55° D.60°15.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測得如下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表一: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序號123入射角α/°204060折射角r/°152540表二: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序號123入射角α/°40◆15折射角r/°604020(1)表二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被遮擋住看不到,請綜合分析兩個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判斷出這個數(shù)據(jù)應(yīng)該是:,你判斷的依據(jù)是:。(2)如果小明在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特點時,完成了第4次實驗,入射角是30°,折射角可能是A.10°B.20°C.25°D.45°。七.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共4小題)16.如圖所示,一容器內(nèi)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閥門k,一束與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氣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打開閥門讓水從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過程中,觀察到的光斑的移動方向()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 C.不移動 D.無法判斷17.在陶瓷杯底放一枚硬幣,人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看不見硬幣了,如右圖。為了能再次看到杯底的硬幣,下列做法不能實現(xiàn)的是()A.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變,往杯中加適量的水 B.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左移 C.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右移 D.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下移18.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2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A. B. C. D.19.小雨在吃烤肉串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通過烤爐上方看對面的人,感覺對面的人好像在晃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小雨根據(jù)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火爐上方的空氣被加熱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光進入這種不均勻的熱空氣會發(fā)生折射,傳播方向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看起來感覺對面的人在晃動。為了驗證這種分析是否正確,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筆、一個裝有酒精的淺盤及火柴,進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圖所示,將激光筆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噴壺向激光筆的前方噴水,看到激光筆發(fā)出的一束紅光射向墻面,墻面上有一個紅色光點保持不動,這說明光在均勻的空氣中是傳播的。(2)如果要讓這束紅光穿過不均勻的空氣,接下來小雨的做法應(yīng)該是:。(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確的,他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yīng)該是:。八.作光的折射光路圖(共2小題)20.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向玻璃磚并穿過,其光路如圖所示。關(guān)于四個角的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A.α1>γ1 B.α2>γ2 C.α1=α2 D.γ1=γ221.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彩虹彩虹是大氣中一種光學現(xiàn)象,當陽光照射都半空中的水珠時,光線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形成彩帶。研究光線經(jīng)過水珠的傳播規(guī)律,可揭示彩虹形成的原因,如圖甲所示,光線從點C進入半徑為R的水珠,經(jīng)點D反射,再從點E射出,AB是通過水珠球心O且與入射太陽光平行的直線,用x表示進入水珠的光線距AB的距離,α表示射出光線與AB的夾角,畫出過入射點和球心O的直線(即該入射點的法線),進一步研究可以得出α與x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入射的太陽光分布是均勻的,但射出的光線分布是不均勻的,在α最大時強度最大,能被地面上的人觀察到。牛頓發(fā)現(xiàn),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七種單色光。當太陽光進入水珠時,也產(chǎn)生類似效果。從同一點進入水珠的不同色光在水珠中沿不同路徑傳播,致使不同色光的α的最大值略有不同。由于不同色光的α最大值略有不同,對某一水珠來講只能有一種顏色的光被地面上的人看到,進入人眼的不同顏色的光來自內(nèi)外不同弧線的水珠,所以人眼看到的彩虹由外圈至內(nèi)圈呈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1.在圖甲中,如果連接OD,則∠CDO(>/=/<)∠ODE。2.根據(jù)圖乙可知,x從0增加到R的過程中,α的變化情況是。A.增大B.先增大后減小C.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3.如圖甲所示,光線從空氣進入水珠的折射角隨x增大而。4.圖乙給出的是紅色的α﹣x圖像,其α最大值是42°,則紫光的α最大值(大于/等于/小于)42°。5.圖丙中畫出了紅光通過小水珠時α最大值的光路。請在圖丁中畫出紅光通過大水珠(虛線圈)時α最大值的光路。(圖丁中已畫出小水珠的光路)九.物體的顏色(共1小題)22.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圖是桂花的一種一銀桂,陽光下銀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A.花瓣發(fā)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說法都不對一十.紫外線(共1小題)23.預防感染新冠肺炎,口罩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醫(yī)用防護口罩通常有三層,其層狀結(jié)構(gòu)及對外在物質(zhì)的防護作用如圖所示。醫(yī)用防護口罩起防護作用的主要原理是()A.殺菌 B.消毒 C.過濾 D.干燥精練2光的反射折射一.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直線傳播(共1小題)1.某同學在觀察天文現(xiàn)象時,記錄下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則該天文現(xiàn)象不可能的是()A.殘月 B.上弦月 C.月食 D.日食【解答】解: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從偏西面出來,月面朝西的狀態(tài)。也就是月亮在右下方和B中的圖正好相反。故ACD正確,B錯誤。故選:B。二.光的反射現(xiàn)象(共2小題)2.周末,小科一家到麗江邊游玩。媽媽拍照時,小科正在欣賞美景:對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此時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關(guān)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媽媽的攝“影”——光的折射 B.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線傳播【解答】解:A、媽媽的攝“影”,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項說法正確;B、樹木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項說法正確;C、水中的魚“影”,水中魚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魚的虛像,即魚“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項說法錯誤;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項說法正確。故選:C。3.如圖,為某水文站設(shè)計的檢測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圖。光源S與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從光源S發(fā)出的一束方向不變、與水平面成45°角的光,經(jīng)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的位置隨水位的變化而變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虛像(選填“虛像”、“實像”);若光斑P向左移動了2.4m,那么,說明水位升高了1.2m?!窘獯稹拷猓核嫦喈斢谄矫骁R,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虛像;故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先通過水面作出發(fā)光點S的對稱點S′,連接S′P交平面鏡于點O,SO為入射光線,OP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若光斑P向左移動到A點,如下圖所示,則說明水位上升了。由題知PA=CO=2.4m,因為從S點發(fā)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則△CFO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EF=12CO故答案為:虛像;1.2。三.光的反射定律的應(yīng)用(共2小題)4.如圖,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在平面鏡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塊光屏,光屏由可以繞ON折轉(zhuǎn)的E、F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左側(cè)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點,在右側(cè)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OB.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fā)生了漫(填“鏡面”或“漫”)反射。若將F板向后折轉(zhuǎn)一定的角度,則在F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如果讓入射光線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線將沿OA方向射出,這說明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窘獯稹拷猓海?)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是由于漫反射的緣故;(2)由于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所以當E、F兩塊板共面時,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當E、F不在同一平面上時,在光屏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此時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仍在同一平面內(nèi)。(3)如果讓入射光線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線將沿OA方向射出,將反射光線改為入射光線,光路圖照樣成立,體現(xiàn)了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為:漫;不能;在;OA;可逆。5.如圖是探究光的發(fā)射規(guī)律的兩個步驟。(1)請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寫。實驗序號入射角反射角150°240°320°(2)實驗中,紙板應(yīng)垂直于平面鏡。(填“平行”或“垂直”)(3)由甲圖我們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由乙圖我們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5)如果光線沿BO的順序射向平面鏡,則反射光線會(填“會”或“不會”)與OA重合,說明了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窘獯稹拷猓海?)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填寫數(shù)據(jù)依次為50°、40°、20°;(2)因為當紙板與平面鏡不垂直時,法線無法在紙板上畫出來,就不能夠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guān)系,只有垂直放置時,三條線才會都體現(xiàn)出來,因此紙板必須垂直放置;(3)從圖中明顯地看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4)當反射光線所在的紙板向前或向后折時,可以看到反射光線消失,所以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5)當光線沿BO方向射入時,反射光線會沿原來OA射出,說明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為:(1)50°、40°、20°;(2)垂直;(3)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5)會、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四.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共5小題)6.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時玻璃板應(yīng)該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實驗器材選擇相同的兩個棋子A、B,其目的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大小,(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采取的具體操作是用光屏代替B,觀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此時會發(fā)現(xiàn)光屏上觀察不到像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4)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讓玻璃板沿00'軸(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動,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相對于A不移動(選填“向右”?!跋蜃蟆被颉安弧保?;他又將玻璃板繞00'軸轉(zhuǎn)向自己,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轉(zhuǎn)向自己(選填“轉(zhuǎn)向自己”、“轉(zhuǎn)離自己”或“不動”)。【解答】解:(1)如果玻璃板不豎直,后面的棋子與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樣操作都不會重合的,因此也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2)根據(jù)實驗要求,選擇兩棋子的規(guī)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過比較看出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以將白紙豎直放在蠟燭B處,移開蠟燭B,觀察像能否成在白紙上(或白紙上有沒有像);若像不能成在白紙上(或白紙上沒有像);則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若像能成在白紙上(或白紙上有像);則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實像。(4)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讓玻璃板沿00'軸方向水平向右移動,A和平面鏡之間的距離不變,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A的像和平面鏡之間的距離也不變,所以他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相對于A不移動。故答案為:(1)豎直;(2)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大??;(3)用光屏代替B,觀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光屏上觀察不到像;虛;(4)不;轉(zhuǎn)向自己。7.小明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及大小。(2)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眼睛在蠟燭A(選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3)為了確定像的虛實,移動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眼睛應(yīng)該在圖中的B(選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選填“虛”或“實”)像。(4)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時,像的大小不變。(5)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小明只將茶色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像的位置不變(選填“向右移動”“向左運動”或“不變”)。(6)實驗結(jié)束后,小明無意間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電子鐘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時的時間是10:35。【解答】解:(1)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cè)(A側(cè))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guān)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且在B側(cè)觀察,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4)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是相等的,所以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時,像的大小不變;(5)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艾英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在向右移動的過程中,由于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蠟燭像的位置不變;(6)根據(jù)鏡面對稱的性質(zhì),在平面鏡中的像與現(xiàn)實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顛倒,且關(guān)于鏡面對稱,分析可得:圖中顯示的時間10:35。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及大小;(2)未點燃;A;(3)B;虛;(4)不變;(5)不變;(6)10:35;8.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3)現(xiàn)有厚度分別為5mm和2mm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2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目的是減小測量像距時的誤差(或避免出現(xiàn)兩個清晰的像)。(4)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5)為證實上述有關(guān)成像特點是否可靠,應(yīng)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B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6)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像是虛(填“虛”或“實”)像。(7)如圖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實驗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無論在桌面上怎樣移動蠟燭B,都無法使得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解答】解:(1)在比較明亮的環(huán)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2)因為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解決像的位置和大小兩個問題,而平面鏡不透明,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難以保證實驗效果,所以實驗中選用玻璃板而不選平面鏡,是為了能觀察到B蠟燭,以準確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3)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xiàn)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yīng)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4)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發(fā)現(xiàn):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5)為證實上述有關(guān)成像特點是否可靠,需要再多做幾次,使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具有普遍性;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6)由于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鏡成虛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7)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故答案為:(1)較黑暗;(2)B蠟燭;(3)2;減小測量像距時的誤差(或避免出現(xiàn)兩個清晰的像);(4)重合;相等;垂直;相等;(5)B;(6)不能;虛;(7)無論在桌面上怎樣移動蠟燭B,都無法使得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9.小劉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guān)系”的實驗:(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蠟燭B跟蠟燭A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相等;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不能(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所成的是虛像(選填“虛”或“實”)。(3)若將玻璃板和蠟燭下面的白紙換成方格紙進行實驗,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便于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是,在物體一側(cè)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蠟燭A和B的要求是完全一樣,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平面鏡成虛像,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個光屏。則光屏不能承接到像。(3)若將玻璃板和蠟燭下面的白紙換成方格紙進行實驗,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便于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重合;相等;不能;虛;(3)便于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10.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裝置如圖甲所示。(1)選取A,B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2)將白紙放在玻璃板后燭焰像的位置,紙張承接不到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3)如圖乙所示,將玻璃板與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讓蠟燭A沿著桌面向右做直線運動,將看到蠟燭A在玻璃板后的像豎直向下運動(選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解答】解:(1)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2)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所以如果在圖a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沒有蠟燭的像;(3)如圖所示:由平面鏡成像特點知像物連線與鏡面垂直,且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當蠟燭A沿著桌面向右由①位置運動到②位置時,像的位置如右圖所示:則蠟燭A在平面鏡中的像做豎直向下運動。故答案為:(1)大??;(2)虛;(3)豎直向下。五.平面鏡的應(yīng)用(共2小題)11.如圖,平面鏡MN豎直放置,鏡前有一個發(fā)光物體S,此平面鏡可繞“垂直于紙面的水平軸M”自由旋轉(zhuǎn),現(xiàn)將平面鏡拉離豎直位置一個偏角θ至MN′的位置,釋放鏡的下端,在平面鏡從MN′下擺到MN位置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S′的軌跡為圓弧 B.S′離軸M越來越近 C.S′軌跡對M軸的張角為θ D.當θ大于90°時物體將不在此平面鏡中成像【解答】解: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分別作出平面鏡在MN處S的像S′和平面鏡在MN′處S的像S″,然后進行分析;由圖可知,S點繞M以SM長為半徑轉(zhuǎn)動,所以它的像的軌跡應(yīng)該是圓弧;由圖可知,S′軌跡對M軸的張角大于θ,S′離軸M的距離始終不變;當θ大于90°時物體仍能在此平面鏡中成像;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如圖甲所示,物體A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為A',A到O點的距離為L,將鏡面OM繞O點轉(zhuǎn)過90°至OM',A'的移動軌跡是以O(shè)為圓心L為半徑的半圓,若ON和ON'是相互垂直的兩塊平面鏡,如圖乙所示,則A在平面鏡中可以成3個像。【解答】解:(1)因為物與像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即平面鏡為物和像連線的垂直平分線,當平面鏡繞點O旋轉(zhuǎn)的過程中,物體A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都在以O(shè)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上,所以,它的軌跡是以O(shè)為圓心L為半徑的半圓;(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像與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的特點,作出如下圖示,可知A在平面鏡N中成的像為A1,在平面鏡N′中所成的像為A2;A1在平面鏡N′中成的像為A3,而A2在平面鏡N中所成的像點也是A3,即再次成像的像點是重合的,所以一共有3個像,如圖所示:故答案為:以O(shè)為圓心L為半徑的半圓;3。六.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應(yīng)用(共3小題)13.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中傳播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邊是玻璃【解答】解:(1)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圖所示:由∠BOM=30°,可知,∠BON=90°﹣30°=60°,而圖中已知∠AON=60°.所以NN′為法線,則MM′為界面(2)因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中傳播的情形,當光線是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的時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則∠CON′=90°﹣50°=40°,為折射角;所以由圖可知,AO是入射光線,BO是反射光線,OC為折射光線,∠AON為入射角,等于60°.∠CON′為折射角。則MM′的右邊是玻璃,故該圖反映出的是光從空氣射入玻璃。綜上分析,只有選項D正確。故選:D。14.如圖所示,光線從空氣射入某種液體中,入射角為45°,折射角為30°,光線射到液體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又反射回來,最后光線又回到空氣中的折射角是()A.30° B.45° C.55° D.60°【解答】解:作出光路示意圖:光線入射到平面鏡上時的反射角,平面鏡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圖所示∠2=∠1=30°光從液體射向空氣時的入射角為∠3=∠2=30°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可知這時的折射角∠4=45°故選:B。15.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測得如下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表一: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序號123入射角α/°204060折射角r/°152540表二: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序號123入射角α/°40◆15折射角r/°604020(1)表二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被遮擋住看不到,請綜合分析兩個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判斷出這個數(shù)據(jù)應(yīng)該是:25°,你判斷的依據(jù)是: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如果小明在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特點時,完成了第4次實驗,入射角是30°,折射角可能是BA.10°B.20°C.25°D.45°?!窘獯稹拷猓海?)由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知,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當入射角為40°時,折射角為25°,因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為40°時,對應(yīng)的入射角一定為25°;(2)由表一數(shù)據(jù)知,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減?。┒龃螅p?。?;入射角為20°時,折射角為15°,入射角為40°時,折射角為25°,故當入射角是30°時,對應(yīng)的折射角小于25°大于15°,故折射角只可能為20°,選B。故答案為:(1)25°;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B。七.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共4小題)16.如圖所示,一容器內(nèi)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閥門k,一束與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氣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打開閥門讓水從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過程中,觀察到的光斑的移動方向()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 C.不移動 D.無法判斷【解答】解:當水位在a時,一束光線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由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個光斑在P點,當打開閥門K,容器里的水逐漸流出的過程中,當入射點逐漸降低到b時,由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的光斑在P′點,所以在水逐漸流出的過程中,光斑將向右移動,如圖所示:故選:B。17.在陶瓷杯底放一枚硬幣,人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看不見硬幣了,如右圖。為了能再次看到杯底的硬幣,下列做法不能實現(xiàn)的是()A.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變,往杯中加適量的水 B.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左移 C.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右移 D.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下移【解答】解:A、硬幣反射出的光線被陶瓷茶杯側(cè)壁擋住,人看不見硬幣了,這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的緣故;保持人和杯子位置不變,倒入一些水后,硬幣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方向,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的是變高的硬幣的像,故A能實現(xiàn);B、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左移,硬幣反射出的光線被陶瓷茶杯側(cè)壁擋住,人看不見硬幣了,故B不能實現(xiàn);C、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右移,硬幣反射出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中,人能看到硬幣,故C能實現(xiàn);D、保持人位置不變,杯子往下移,硬幣反射出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中,人能看到硬幣,故D能實現(xiàn)。故選:B。18.標有甲、乙兩點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圖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虛線處,觀察到如圖2所示場景,此時看到筷子上的甲點或乙點,光的傳播路徑正確的是()A. B. C. D.【解答】解:AB、看甲點時,甲點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屬于光的直線傳播,故AB錯誤;CD、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在水與空氣的交界面上發(fā)生折射,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而我們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偏高,看起來筷子向上彎折,故D正確,C錯誤。故選:D。19.小雨在吃烤肉串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通過烤爐上方看對面的人,感覺對面的人好像在晃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小雨根據(jù)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火爐上方的空氣被加熱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光進入這種不均勻的熱空氣會發(fā)生折射,傳播方向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看起來感覺對面的人在晃動。為了驗證這種分析是否正確,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筆、一個裝有酒精的淺盤及火柴,進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圖所示,將激光筆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噴壺向激光筆的前方噴水,看到激光筆發(fā)出的一束紅光射向墻面,墻面上有一個紅色光點保持不動,這說明光在均勻的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2)如果要讓這束紅光穿過不均勻的空氣,接下來小雨的做法應(yīng)該是:點燃淺盤中的酒精,讓激光筆發(fā)出的紅光在燃燒的酒精上方照射。(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確的,他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yīng)該是:墻面上的光點在晃動?!窘獯稹拷猓海?)因為光在噴出的水霧中傳播時,介質(zhì)仍然是均勻的,故光是沿直線傳播;(2)點燃淺盤,酒精燃燒,其酒精周圍的溫度則不同,故燃燒的酒精上方的空氣不再均勻,因此點燃淺盤中的酒精,讓激光筆發(fā)出的紅光在燃燒的酒精上方照射;(3)因為光在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時,光的傳播路徑不再是直線,因此像的位置不再固定,故墻面上的光點在晃動。故答案為(1)沿直線;(2)點燃淺盤中的酒精,讓激光筆發(fā)出的紅光在燃燒的酒精上方照射;(3)墻面上的光點在晃動。八.作光的折射光路圖(共2小題)20.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向玻璃磚并穿過,其光路如圖所示。關(guān)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