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思維拓展)逆推問題(提高)六年級數(shù)學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必刷卷(蘇教版)_第1頁
(學霸思維拓展)逆推問題(提高)六年級數(shù)學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必刷卷(蘇教版)_第2頁
(學霸思維拓展)逆推問題(提高)六年級數(shù)學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必刷卷(蘇教版)_第3頁
(學霸思維拓展)逆推問題(提高)六年級數(shù)學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必刷卷(蘇教版)_第4頁
(學霸思維拓展)逆推問題(提高)六年級數(shù)學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必刷卷(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逆推問題1.一捆電線,第一次用去全長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第三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后還剩4.6m.這捆電線原來有多長?先畫線段圖,再計算.2.媽媽買來一些草莓,小明第一天吃了一半多100克,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00克,還剩下240克,媽媽買來多少克草莓?3.小明做一道兩位數(shù)乘法題,把其中一個乘數(shù)32錯看成了23,乘積比正確結果少540,這道題正確的積是多少?4.小明、小華、小剛和小玲四個人一共有45本圖書。現(xiàn)在小明的書增加了2本,小華的書減少了2本,小剛的書減少了一半,小玲的書增加了一倍,四個人的書一樣多了。他們原來各有多少本書?5.陳麗和張燕合搬40本書,陳麗搶先拿了若干本,張燕看陳麗拿了太多,就要了陳麗拿的本數(shù)的一半,陳麗不肯,張燕就還給了她10本,這時陳麗比張燕多拿2本書。最初陳麗拿了多少本書?6.春節(jié)后小胖把壓歲錢存在銀行里.3月份他取出了200元,4月份他又取出剩下的錢中的一半,5月份他再次存入600元,這時他存在銀行里的錢有800元。請問小胖有壓歲錢多少元?(銀行利息不計)7.小明和小華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先給小華5個,小華又還給小明8個,后來小明又給小華10個,這時小明比小華少6個。如果小明原來有50個玻璃球,那么小華原來有多少個玻璃球?8.小狗有一些骨頭,它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2根,還剩6根,小狗原來有多少根骨頭?9.小馬虎在計算一個數(shù)除以時,看成了乘,結果得到,這道題的正確結果應該是多少?10.梅梅去買文具,她先買了一本筆記本,用去所帶錢的一半少3元,又用剩下的錢買了一塊4元的橡皮,這時只剩下12元,梅梅原來帶了多少元?11.一根木料,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少0.8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2米,最后還剩下2.7米,這根林木料原來長多少米?12.一根鐵絲剪去一半后,再剪去5米,最后剪去剩余部分的一半,這時還剩43米,這根鐵絲原來有多長?13.李老師有若干元錢,從中拿出一半多10元買本子,又拿出余下的一半少5元買練習冊,剩下80元。李老師原來有多少錢?14.把36本書放在三層書架上,從第一層拿了3本放到第二層,再從第二層拿2本放到第三層,最后從第三層拿7本放到第二層,這時三層書架上的書本數(shù)相等.原來三層書架上各有多少本書?15.蘭蘭的爺爺說:“把我的年齡加上14后除以3,再減去26,最后乘20,恰巧是100歲?!蹦阒捞m蘭爺爺?shù)哪挲g是多少歲嗎?16.王阿姨買了一盒口罩,第一周用了半盒,第二周又用了余下的一半。一整盒口罩有多少只?17.一捆電線,第一次用去全長的一半,第二次用去20米,這時還剩30米。這捆電線原來長多少米?18.小明在用計算器計算一道乘法算式時,把個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按反了,結果這個數(shù)乘24等于3672,正確的積應是多少?19.小丁丁帶了一些錢到新華書店買書.他用所帶線的一半買了一本《小百科全書》,又用剩下錢的一半買了一本《故事大王》,這時小丁丁身上還剩下36元.那么小丁丁帶了多少錢?20.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李老師到商店買了一些糖果獎勵給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三個人,李老師把糖果的一半又一顆獎勵給麗麗,再把余下的一半又兩顆獎勵萌萌,最后把剩下的6顆糖果獎勵給亮亮。李老師買了多少顆糖果?21.一個工程隊修一條路,第一周修了全長的一半,第二周修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周又修了剩下的一半,這時還剩下10千米,只要用2天就修完。這條路全長多少千米?22.一根繩子,第一次用去了這根繩子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一半多1米,還剩下3米.這根繩子原來有多少米?23.陶器商店最近進了一批陶杯,昨天賣了總數(shù)的一半,今天又賣了剩下的一半,現(xiàn)在還剩下23個.商店一共進了多少個陶杯?24.一批貨物,第一天運走的比總數(shù)的一半少30千克,第二天運走的比剩下的一半多30千克,還剩150千克,這批貨物共有多少千克?25.小亞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一半少8頁,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多12頁,這時還剩46頁沒有看,這本書共有多少頁?26.一捆電線,第一次用去全長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6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還剩下8米。這捆電線原來長多少米?27.哥哥和弟弟各有工資若干元,如果從哥哥的工資里拿出和弟弟同樣多的錢給弟弟,再從弟弟工資里拿出和哥哥同樣多的錢給哥哥,這時哥哥和弟弟各有800元.哥哥和弟弟原來各有多少元?28.薇兒買了一筐草莓,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3顆,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草莓的一半,最后還剩下5顆.請你算一算,薇兒一共吃了多少顆草莓?29.三年級三個班共有學生156人,若從三(1)班調(diào)5人到三(2)班,從三(2)班調(diào)8人到三(3)班,再從三(3)班調(diào)4人到三(1)班,這時每個班的人數(shù)正好相等,三個班原來各有多少人?30.工程隊疏通管道,第一天疏通了全長的一半還多8米,第二天疏通了剩下長度的一半,第三天疏通了18米,正好完成整段管道的疏通工作。這段管道全長多少米?31.同學們要植一些樹,第一天他們植了10棵,第二天他們植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又植了9棵,第四天植了6棵就正好植完,這些樹一共有多少棵.32.某商場購進一批襯衫,第一周售出的比總數(shù)的一半少3件,第二周售出的比剩下的一半多2件,還剩下16件。這批襯衫一共有多少件?33.飛飛帶了一些錢,買漢堡包花了一半,買文具又花了剩下的一半,這時剩下的錢正好夠買一個冰激凌。飛飛帶了多少錢?34.一個三層書架中共有168本書,從第一層拿出18本書放到第二層,再從第二層拿出13本書放到第三層,這時這個三層書架中每層書架書的本數(shù)相等,原來每層書架各有幾本書?35.食堂運來一批大米,第一天吃了這批大米的,第二天吃了余下的,第三第四天都吃了第二天余下的,第五天吃了余下的,這時還剩40千克,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36.豆豆把蘋果總數(shù)的一半加半個放在屋子的東面,把剩下的一半加半個放在屋子的西面,另一個被藏在冰箱里,不過蘋果的總數(shù)少于9個,請問:豆豆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注意:蘋果不能切成半個.37.一個修路隊修一條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長的一半,第二周修了剩下的一半,還剩下500米沒有修完.這條公路全長多少千米?38.倉庫中第一天運出所存大米的一半多10噸,第二天又運出余下大米的一半少8噸,第三天運出50噸大米后,還有大米20噸,試問倉庫中原來共存大米多少噸?39.體育課上,趙老師拿來一些跳繩給一年級小朋友玩.她將全部跳繩的一半分給男同學.余下的一半分給女同學.趙老師手上還有2根,問趙老師最初拿來多少根跳繩?40.甲、乙、丙三人各有故事書若干本.如果甲給乙45本,乙給丙90本.丙給甲135本,那么三人都有故事書405本,他們原來各有多少本?41.工程隊修一條路,第一天修了全長的一半,第二天修了210米,第三天修了剩下的一半,這時還剩下180米沒有修。這條路全長多少米?(畫圖分析解決)42.聰明的小丹告訴小伙伴:“把我的年齡減去6,乘6,加上6,除以6,結果還是等于6。”你知道小丹幾歲嗎?43.有4桶酒精,共重55千克。如果第一桶減少3千克,第二桶增加2千克,第三桶減少一半,第四桶增加一倍,那么4桶酒精重量相等。原來每桶各有多少千克?44.某小學三年級四個班共有學生168人,如果四班調(diào)3人到三班,三班調(diào)6人到二班,二班調(diào)6人到一班,一班調(diào)2人到四班,則四個班的人數(shù)相等,四個班原有學生多少人?45.修路隊修一條路,第一天修了這條路的一半還多3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此時還剩810米沒有修,這條路全長多少米?46.一棵桃樹上長了一些桃子.第一天小猴摘了一半多一個,第二天又摘了一半多2個,這時樹上還剩3個桃,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子?47.小華有一些郵票,如果她的郵票張數(shù)加上3,再減去4,然后除以5,最后再乘6得12.小華原有多少張郵票?48.明明看一本漫畫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一半,第二天看了剩下頁數(shù)的一半還多10頁,第三天看了10頁,這時還剩5頁.明明看的這本漫畫書一共有多少頁?49.王奶奶上集市賣雞蛋,第一名顧客買走籃子里的一半多一個,第二個顧客買走剩下雞蛋的一半多一個,這時候籃子里還剩下12個雞蛋,王奶奶一共賣出了多少個雞蛋?(建議先試著畫出線段圖,再解決問題。)50.有甲、乙兩個倉庫,甲倉庫原有糧食50噸,后來又運進12噸,而同時乙倉庫運出16噸.現(xiàn)在甲倉庫糧食是乙倉庫的2倍.問:乙倉庫原有糧食多少噸?51.爺爺說:“把我的年齡加上14后除以3,再減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歲?!睜敔斀衲甓嗌贇q?52.小明有一些糖果,拿出糖果的一半又2顆分給小東,拿出剩余的一半又3顆給小張,還剩下4顆,問小明原來一共有多少顆糖果?53.媽媽買來一些桔子,第一天吃了一半多3個;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后,還剩8個。媽媽買來多少個桔子?54.書架上有三層書,從第一層上拿出15本放到第二層,再從第二層上拿出18本放到第三層。最后從第三層上拿出12本放到第一層,這時三層各有80本書。請問原來書架的第一層上有多少本書?55.某數(shù)減去30,再乘3,最后減去300,結果等于60,這個數(shù)是多少?56.一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第二次倒出剩下的,第三次倒出第二次倒水后剩下的,第四次倒出第三次倒水后剩下的,…,第十次倒出第九次倒水后剩下的,此時瓶中還剩下L,這瓶水原來有多少升?57.一堆黃沙,第一天用去總數(shù)的一半少4噸.第二天用去余下的一半多4噸.還剩6噸,這堆黃沙原有多少噸?58.有一捆電線,第一次用去全長的一半多5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最后還剩14米,這捆電線原來有多少米?59.有甲、乙兩堆煤,甲堆重量比乙堆的少24噸,若乙堆調(diào)走48噸到甲堆,則甲堆的重量正好是乙堆的,甲、乙兩堆煤原來各有多少噸?60.小明看一本小說,每天看一半又多看2頁,第10天,剩下一頁,問書總共多少頁?逆推問題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第三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后還剩4.6米”,得出第三次用之前是4.6×2米,再根據(jù)“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則第二次用之前有4.6×2×2,再根據(jù)“第一次用去彩帶的一半”,則第二次用去之前的4.6×2×2米就是全長的一半.據(jù)此解答.【解答】解:4.6×2×2×2=4.6×8=36.8(米)答:這捆電線原來有36.8米.【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在逆推過程中總數(shù)是不變的,我們要找出關鍵條件入手分析,得出結果.2.【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由“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00克,還剩下240克”,假設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那么應該剩下240﹣100=140(克),則第二天沒吃之前是140×2=280(克);由“第一天吃了一半多100克”,這時剩下280克,假設第一天吃了一半,應該剩下280+100=380(克),這380克是原有草莓的一半,則媽媽買來380×2克草莓,據(jù)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40﹣100)×2+100]×2=[280+100]×2=380×2=760(克)答:媽媽買來760克草莓.【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算,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3.【答案】1920?!痉治觥堪哑渲幸粋€因數(shù)32看成了23,即這個因數(shù)縮小到原來的32÷23=,根據(jù)積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積也相應的縮小到原來的,又積比正確的積少了540,所以現(xiàn)在積是540÷(﹣1),再乘,表示出正確的乘積,據(jù)此解決即可?!窘獯稹拷猓?2÷23=540÷(﹣1)×=540÷×=1380×=1920答:這道題正確的積是1920?!军c評】在乘法算式中,其中一個因數(shù)不變,另一個因數(shù)擴大或縮?。?除外)多少倍,則積也要相應的擴大或縮小多少倍。4.【答案】小明原來有書8本,小華原來有書12本,小剛原來有書20本,小玲原來有書5本?!痉治觥扛鶕?jù)題干,設四個好朋友的書一樣多時為x本,則原來小明有(x﹣2)本,小華有(x+2)本,小剛有2x本,小玲有x本,則根據(jù)等量關系:四個人的書的本數(shù)之和=45本,據(jù)此列出方程即可解答問題。【解答】解:設四個好朋友的書一樣多時為x本,則原來小明有(x﹣2)本,小華有(x+2)本,小剛有2x本,小玲有x本,根據(jù)題意可得:x﹣2+x+2+x+2x=45x=45x=1010﹣2=8(本)10+2=12(本)10×2=20(本)10×=5(本)答:小明原來有書8本,小華原來有書12本,小剛原來有書20本,小玲原來有書5本?!军c評】解答此題關鍵是根據(jù)變化后的四個人的本數(shù)相同,設出未知數(shù),從而得出四個人原來的本數(shù)。5.【答案】22本?!痉治觥坑深}意可知,兩人合搬40本書,到最后陳麗比張燕多拿2本書,根據(jù)和差問題公式“(和+差)÷2=較大數(shù)”可求得后來陳麗拿的本數(shù),即(40+2)÷2=21(本),由于張燕還給了她10本后是21本,那么在還10本之前陳麗還有21﹣10=11(本),也就是張燕看陳麗拿了太多,就要了陳麗拿的本數(shù)的一半,所以最初陳麗拿了11×2=22(本);據(jù)此解答?!窘獯稹拷猓海?0+2)÷2=42÷2=21(本)21﹣10=11(本)11×2=22(本)答:最初陳麗拿了22本書?!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先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6.【答案】600元?!痉治觥繅簹q錢﹣200﹣(壓歲錢﹣200)÷2+600=800,逆推計算即可。先用(800﹣600)求出(壓歲錢﹣200)的一半,進而可求出總錢數(shù)。【解答】解:800﹣600=200(元)200×2+200=400+200=600(元)答:小胖有壓歲錢600元?!军c評】想要驗證逆推問題是否做對,就跟著題干順著推一遍,看結果是否和題干一樣。7.【答案】42個?!痉治觥啃∶髟瓉碛?0個,經(jīng)過3次變化后,還有50﹣5+8﹣10=43(個),這時比小華少6個,這時小華有43+6=49(個);運用逆推的方法,把小明給還給小明,把給小明的收回來,得到原來的個數(shù)是49﹣10+8﹣5=42(個);據(jù)此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0﹣5+8﹣10=45+8﹣10=53﹣10=43(個)43+6﹣10+8﹣5=49﹣10+8﹣5=39+8﹣5=47﹣5=42(個)答:小華原來有42個玻璃球?!军c評】計算小明經(jīng)過3次變化后的數(shù)量使用順推的方法,計算小華經(jīng)過3次變化后的數(shù)量運用逆推的方法。8.【答案】32根。【分析】運用逆推法,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2根,還剩6根,也就是說(6+2)根是第一天吃后剩下的一半,所以再乘上2,就是第一天吃后剩下的數(shù)量,第一天吃了總數(shù)的一半,那么第一天吃后剩下的數(shù)量再乘上2就是原來的總數(shù);據(jù)此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海?+2)×2×2=8×2×2=16×2=32(根)答:小狗原來有32根骨頭?!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算,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9.【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先求出被除數(shù),因為乘,結果得到,那么被除數(shù)為÷,這個數(shù)除以就是÷÷,解決問題.【解答】解:÷÷=÷=答:這道題的正確結果應該是.【點評】此題解答的關鍵:先根據(jù)錯誤計算結果求出被除數(shù),進一步解決問題.10.【答案】26元【分析】梅梅買筆記本后剩下的錢=最后剩下的錢+買橡皮的錢,買筆記本用去所帶錢的一半少3元,那么買筆記本后剩下的錢就是原來所帶錢的另一半多3元,也就是買筆記本后剩下的錢減去3元是原來所帶錢的一半,所以原來所帶的錢=(買筆記本后剩下的錢﹣3元)×2?!窘獯稹拷猓海?2+4﹣3)×2=(16﹣3)×2=13×2=26(元)答:梅梅原來帶了26元?!军c評】此題重點考查思維推理能力,關鍵在于要從買筆記本“用去所帶錢的一半少3元”推出買筆記本后剩下的錢就是所帶錢的一半多3元。11.【答案】14。【分析】此題采用逆推法來解答,先從結果出發(fā)向前推算,“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2米,最后還剩下2.7米”,那么(2.7+1.2)米正好是第一次用完剩下的一半,即第一次用完剩下(2.7+1.2)×2=7.8(米);“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少0.8米”那么(7.8﹣0.8)正好占全長的一半,所以全長就為(7.8﹣0.8)×2=14(米)?!窘獯稹拷猓海?.7+1.2)×2=3.9×2=7.8(米)(7.8﹣0.8)×2=7×2=14(米)答:這根林木料原來長14米。【點評】本題的關鍵是從最后的數(shù)據(jù)入手,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12.【答案】182。【分析】此題從后向前推算,再減去余下的一半,還剩43米,也就是說剩余部分是43×2=86(米);又因為剪去一半后,再剪去5米,所以用86加上5米求出這根鐵絲的一半,然后再乘2即可?!窘獯稹拷猓?3×2=86(米)86+5=91(米)91×2=182(米)答:這根鐵絲原來有182米長?!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算,根據(jù)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13.【答案】320元?!痉治觥坑眠€原問題的思考方法來解答此題,由買本子后余下的錢可以求買練習冊后余下的錢,進而得出李老師原來有多少錢?!窘獯稹拷猓海?0﹣5)÷0.5=75÷0.5=150(元);(150+10)÷0.5=160÷0.5=320(元)答:李老師原來有320元?!军c評】此題采用逆向思維,由最后剩余的錢數(shù)逐步向前推算,即可求解。14.【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一個書架有3層書,共有36本,可以算出相等時每層的本數(shù),然后再加上拿出的或者減去放入的,則得原來每層的本數(shù).【解答】解:現(xiàn)在每層有書:36÷3=12(本)原來第一層:12+3=15(本)原來第二層:12﹣7+2﹣3=4(本)原來第三層:12+7﹣2=17(本)答:原來第一層書架上有15本書,第二層書架上有4本書,第三層書架上有17本書.【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15.【答案】79歲。【分析】根據(jù)題意可得等量關系式:[(爺爺?shù)哪挲g+14)÷3﹣26]×20=100,然后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關系”逆推即可?!窘獯稹拷猓海?00÷20+26)×3﹣14=93﹣14=79(歲)答:蘭蘭爺爺?shù)哪挲g是79歲?!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16.【答案】20只。【分析】根據(jù)題干分析可得,第二周又用了余下的一半,這時還剩下5只,所以第二周沒用之前有5×2=10(只);即第一周用了半盒后還剩下10只,所以原來有10×2=20(只);據(jù)此解答即可。【解答】解:5×2×2=10×2=20(只)答:一整盒口罩有20只?!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17.【答案】100米?!痉治觥扛鶕?jù)逆推的思想,(30+20)米就是全長的一半,乘2即可求出全長?!窘獯稹拷猓海?0+20)×2=50×2=100(米)答:這捆電線原來長100米。【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逆推的方法,要熟練掌握。18.【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首先根據(jù)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用3672除以24,求出弄錯的因數(shù)是多少;然后把它的個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字交換順序,求出這個因數(shù)正確的大小是多少,再把它和24相乘,求出正確的結果是多少即可.【解答】解:因為3672÷24=153所以這個因數(shù)正確的大小是351,351×24=8424答:正確的積是8424.【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計算器的應用,以及因數(shù)、因數(shù)和積的關系:因數(shù)×因數(shù)=積,積÷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要熟練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求出弄錯的因數(shù)是多少.19.【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運用逆推的方法求解,最后剩下的錢數(shù)是36元,是買了《故事大王》后剩下的錢數(shù),用36元乘2,求出買完《小百科全書》剩下的錢數(shù),再乘2,就是原來帶的錢數(shù).【解答】解:36×2×2=72×2=144(元)答:小丁丁帶了144元.【點評】解決本題運用逆推的方法求解,從結果出發(fā),逐步向前推算,找出最初的狀態(tài).20.【答案】34顆。【分析】逆推回去,(6+2)×2求出獎勵給麗麗之后余下的數(shù)量,再加1之后乘2求出總數(shù)量即可。【解答】解:(6+2)×2=8×2=16(顆)(16+1)×2=17×2=34(顆)答:李老師買了34顆糖果?!军c評】此題主要考查了逆推的方法,要熟練掌握。21.【答案】80米?!痉治觥坷媚嫱品?,用10米連續(xù)除以3次即可求出這條路的全長;據(jù)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20÷÷=40÷=80(米)答:這條路全長80米?!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逆推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求出全長的一半是多少米。22.【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題干“第二次剪去余下的一半還多1米,還剩下3米,”可得,第二次剪去后剩下的一半是1+3=4米,據(jù)此用4米乘2,即可得出第一次剪去一半后,剩下的是8米,據(jù)此,再乘2就是繩子原來的長度.【解答】解:[(1+3)×2]×2=8×2=16(米)答:這根繩子原來有16米.【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23.【答案】92個.【分析】今天又賣了剩下的一半,現(xiàn)在還剩下23個,那么今天之前有23×2=46個;同理可得,用46乘2就是商店一共進了多少個陶杯;據(jù)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3×2×2=46×2=92(個)答:商店一共進了92個陶杯.【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24.【答案】660千克?!痉治觥扛鶕?jù)題意,剩下的150千克加第二天運走的30千克,就是第一天運走后剩下的一半,由此即可求出第一天運走后剩下的千克數(shù);再減30千克就是這批貨物總數(shù)的一半,用這批貨物總數(shù)的一半乘2就是這批貨物的總件數(shù)?!窘獯稹拷猓篬(150+30)×2﹣30]×2=[180×2﹣30]×2=[360﹣30]×2=330×2=660(千克)答:這批貨物共有660千克?!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先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25.【答案】216頁。【分析】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多12頁,這時還剩46頁,那么46頁就比剩下的一半少了12頁,剩下的一半就是46+12=58(頁),那么第一天看完還剩下了58×2=116(頁);第一天看了這本書的一半少頁,那么第一天看完剩下的減8,就是全書的一半,然后再乘2就是全書的頁數(shù)?!窘獯稹拷猓海?6+12)×2=58×2=116(頁)(116﹣8)×2=108×2=216(頁)答:這本書一共有216頁?!军c評】本題采用逆推法,需要從結果逆推,一步步找到原始的狀態(tài)。26.【答案】74米。【分析】第二次用去后還剩下的米數(shù)是(15+8)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6米,就是第二次用去剩下的是余下的一半多6米,所以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米數(shù)是(15+8﹣6)×2=34(米),第一次用去全長的一半多3米,全長就是(34+3)×2米,據(jù)此解答?!窘獯稹拷猓篬(15+8﹣6)×2+3]×2=[17×2+3]×2=[34+3]×2=37×2=74(米)答:這捆電線原來長74米。【點評】本題的關鍵是從最后的數(shù)據(jù)入手,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27.【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運用逆推的方法求解,最后兩人各有800元,哥哥是得到了和著之前同樣多的錢數(shù)之后是800元,也就是800元一半是弟弟給的,一半是這之前剩下的,800÷2=400元,那么在這之前哥哥有400元,弟弟有800+400=1200元;這1200元中有一半是哥哥給的,一半是自己原來的工資,即:1200÷2=600元,弟弟的工資就是600元,哥哥的工資就是400+600=1000元.【解答】解:第二次操作前哥哥有:800÷2=400(元)弟弟給哥哥的錢數(shù)也是400元;第一次操作后弟弟有:800+400=1200(元)弟弟的工資:1200÷2=600(元)哥哥的工資:400+600=1000(元)答:哥哥原來有1000元,弟弟原來有600元.【點評】解決本題從最后的結果出發(fā),逆著事情發(fā)展的順序,逐步找出最初的狀態(tài).28.【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題意,利用逆推法,第三天吃完后還剩5顆,則沒吃之前為:5×2=10(顆);第二天吃了3顆,沒吃前是:10+3=13(顆),第一天沒吃前是:13×2=26(顆),即買的草莓總數(shù).因為最后還剩5顆,所以一共吃了:26﹣5=21(顆).【解答】解:(5×2+3)×2﹣5=13×2﹣5=26﹣5=21(顆)答:薇兒一共吃了21顆草莓.【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29.【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這時每個班的人數(shù)正好相等,都是156÷3=52(人),根據(jù)“若從三(1)班調(diào)5人到三(2)班,再從三(3)班調(diào)4人到三(1)班,”;那么三(1)班原來有52+5﹣4=53(人),同理,三(2)班原來有52﹣5+8=55(人);三(3)班原來有52+4﹣8=48(人);據(jù)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56÷3=52(人)三(1)班:52+5﹣4=53(人)三(2)班:52﹣5+8=55(人)三(3)班:52+4﹣8=48(人)答:三(1)班原來有53人;三(2)班原來有55人;三(3)班原來有48人.【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30.【答案】88米。【分析】采用逆推的方法,18米就是第一天剩下長度的一半,乘2之后加上8米就是全長的一半,最后乘2即可求出全長。【解答】解:(18×2+8)×2=44×2=88(米)答:這段管道全長88米?!军c評】此題主要考查了逆推的方法,要熟練掌握。31.【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從后向前推算,第二天他們植了剩下的一半后,還剩下9+6=15棵,那么第一天植完后還剩下15×2=30棵,然后再加上第一天他們植的棵數(shù),就是這些樹一共有多少棵.【解答】解:(6+9)×2+10=30+10=40(棵)答:這些樹一共有40棵.【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32.【答案】66件?!痉治觥磕嫱苹厝ィ?6+2)×2就是第一周售完后剩下的;再減3之后乘2即可求出總件數(shù)?!窘獯稹拷猓篬(16+2)×2﹣3]×2=(36﹣3)×2=33×2=66(件)答:這批襯衫一共有66件?!军c評】此題主要考查了逆推的方法,要熟練掌握。33.【答案】20元?!痉治觥恳粋€冰激凌5元,所以買冰激凌前有5元,買文具前有2×5=10(元),買漢堡包前有10×2=20(元);據(jù)此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2×2=10×2=20(元)答:飛飛帶了20元。【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先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34.【答案】原來第一層有74本書,第二層有51本書,第三層有43本書?!痉治觥恳驗楹髞砣龑訒苤袝谋緮?shù)相等,所以此時每層有書168÷3=56(本),然后用56本加上從第一層拿出的18本,即為第一層原有的本數(shù);用56本減去增加的(18﹣13)本即為第二層原有的本數(shù);用56本減去從第二層拿出的13本,即為第三層原有的本數(shù);據(jù)此解答?!窘獯稹拷猓?68÷3=56(本)第一層:56+18=74(本)第二層:56+13﹣18=51(本)第三層:56﹣13=43(本)答:原來第一層有74本書,第二層有51本書,第三層有43本書?!军c評】先求出后來各層的本數(shù),然后根據(jù)拿出的本數(shù)或放進的本數(shù),求出原來各層的本數(shù)。35.【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將總量當作單位“1”,第一天吃了這批大米的,根據(jù)分數(shù)減法的意義,此時還剩下全部的1﹣,又第二天吃了余下的,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第二天吃了全部的(1﹣)×=,則此時還剩下全部的1﹣﹣=,又第三、四天都吃了第二天余下的,則第三四天分別吃了全部的×=,則此時還剩下全部的﹣﹣=,又第五天吃了余下的,所以第五天吃了全部的×=,則此時還剩全部的﹣,又此時還剩40千克,根據(jù)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用剩下的克數(shù)除以其占總數(shù)量的分率,即得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解答】解:(1﹣)×=×=1﹣﹣=×=﹣﹣=40÷(﹣×)=40÷(﹣)=40÷=450(千克)答:這批大米共450千克.【點評】完成本題要注意單位“1”的確定,首先根據(jù)已知條件求出已知數(shù)量占單位“1”的分率是完成本題的關鍵.36.【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題意,設原來有x個蘋果,則放在東面的為()個、放在西面的為[(x﹣)×+]個,放在冰箱的為1個.根據(jù)總個數(shù)不變,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設原來有x個蘋果,+(x﹣)×++1=x+x﹣+=x=xx=7答:原來有7個蘋果.【點評】本題主要利用方程飛解決問題,關鍵根據(jù)題意表示放在各處的蘋果個數(shù).37.【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先把第一周修后還剩下的長度看作單位“1”,則500米是它的(1﹣),用除法即可求出第一周修后余下部分的長度;再把原來的長度看作單位“1”,則第一周修后還剩下的長度又占原來的長度的(1﹣),用除法即可求出原長.【解答】解:500÷(1﹣)÷(1﹣)=1000÷(1﹣)=2000(米)=2(千米)答:這條公路全長2千米.【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和兩個單位“1”的不同,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38.【答案】268噸?!痉治觥坑矛F(xiàn)在大米重量加上50噸,求出第三天的大米重量。用第三天的大米重量減去8噸,求出第二天的大米重量的一半,再乘2,求出第二天大米重量。用第二天大米重量加上10噸,求出第一天大米重量的一半,再乘2,求出第一天大米重量?!窘獯稹拷猓篬(20+50﹣8)×2+10]×2=[62×2+10]×2=[124+10]×2=134×2=268(噸)答:倉庫中原來共存大米268噸?!军c評】本題考查倒推問題,從現(xiàn)在大米重量往前推,依次求出第三天、第二天、第一天的大米重量,列式時注意運算順序,適當添加小括號和中括號。39.【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題意,剩下的一半就是2根,則分給男同學后剩下的,即跳繩的一半就是2×2=4根,據(jù)此再乘2就是原來跳繩的總根數(shù).【解答】解:2×2×2=8(根)答:趙老師最初拿來8根跳繩.【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40.【答案】甲原有315本,乙原有450本,丙原有450本.【分析】根據(jù)現(xiàn)在三人的故事書都是405本,進行逆推:甲給乙45本,丙給甲90本,所以甲原來的本數(shù)就是:405減去丙給甲的135本,加上甲給乙的45本,就是甲原來有的本數(shù);同理即可推理得出乙的原來有的本數(shù),再利用平均數(shù)的意義求得三人的總本數(shù),從而求得丙原來的本數(shù).【解答】解:根據(jù)題干分析可得:甲原來的本數(shù)為:405﹣135+45=270+45=315(本)乙原來的本數(shù)為:405﹣45+90=360+90=450(本)所以丙原來的本數(shù)為:405×3﹣315﹣450=1215﹣315﹣450=450(本)答:甲原有315本,乙原有450本,丙原有450本.【點評】抓住現(xiàn)在三個人的本數(shù)都是405本,進行逆向推理,分別得出甲和乙原來的本數(shù)是解決本題的關鍵.41.【答案】1140米?!痉治觥肯惹蟪龅谌旌褪O碌拿讛?shù),加上第二天的米數(shù),再除以即可求出這條路的全長;據(jù)此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喝鐖D:(180÷+210)÷=(360+210)÷=570×2=1140(米)答:這條路全長1140米?!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逆推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求出全長的一半是多少米。42.【答案】11歲?!痉治觥繌暮笙蚯皝硗扑?,①“除以6,結果還是6”,則前一個數(shù)是6×6=36;②“加上6等于36”,則前一個數(shù)是36﹣6=30;③“乘6等于30”,則前一個數(shù)是30÷6=5;④“減去6等于5”,則原來的數(shù)是6+5=11?!窘獯稹拷猓海?×6﹣6)÷6+6=5+6=11(歲)答:小丹11歲?!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結果,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法的逆運算關系進行解答。43.【答案】15千克、10千克、24千克、6千克?!痉治觥扛鶕?jù)題意,變化后4桶酒精重量相等,設都是x千克,利用逆推法,計算變化前的總質(zhì)量為55千克,列方程求解即可?!窘獯稹拷猓涸O變化后4桶質(zhì)量都是x千克。(x+3)+(x﹣2)+2x+0.5x=554.5x+1=554.5x=54x=12所以原來第一桶有:12+3=15(千克)第二桶有:12﹣2=10(千克)第三桶有:2×12=24(千克)第四桶有12×0.5=6(千克)答:原來這四桶的質(zhì)量分別是:15千克、10千克、24千克、6千克?!军c評】本題主要利用列方程解答逆推問題。44.【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四個班的人數(shù)相等,此時每個班都有168÷4=42人,然后逆推,一班原來有42+2﹣6=38;四班原來有42﹣2+3=43人;三班原來有42﹣3+6=45人;二班原來有42+6﹣6=42人;據(jù)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班:42+2﹣6=38(人)42+6﹣6=42(人)42﹣3+6=45(人)42﹣2+3=43(人)答:一班原來有38人;二班原來有42人;三班原來有45人;四班原來有43人.【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45.【答案】3840?!痉治觥?10乘2等于第二天開始修時的長度,即第一天修剩下的長度,再加300米等于路一半的長度,再乘2等于這條路的長度?!窘獯稹拷猓海?10×2+300)×2=1920×2=3840(米)答:這條路全長3840米?!军c評】本題屬于還原問題,用逆推法是解題關鍵,即從最后的結果入手,根據(jù)題意,一步步向前推理,直到解決問題。46.【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由“第二天又摘了一半多2個,這時樹上還剩3個桃”這個條件得知“3+2=5個桃子是第二天樹上桃子的一半”,這樣即可得出第二天樹上的桃子數(shù);同理,即可推算出第一天樹上的桃子數(shù),即答案.【解答】解:(3+2)×2=10(個)(10+1)×2=22(個)答:樹上原來有22個桃子.【點評】此題簡單,只要合理運用“逆推問題”的公式便可解答.47.【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此題利用逆推法推算,由“乘6得12”,在沒乘5之前是12÷6=2;除以5是2,在沒除以5之前是2×5=10;減去4是10,在沒減4之前是10+4=14;加上3得14,沒加3之間是:14﹣3=11.由此得出答案.【解答】解:12÷6×5+4﹣3=2×5+4﹣3=10+4﹣3=14﹣3=11答:小華原有11張郵票.【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算,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48.【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本題運用逆推法,第三天看了10頁后,剩5頁,沒看之前是:5+10=15(頁);第二天看了剩下頁數(shù)的一半還多10頁,剩15頁,沒看之前是:(15+10)×2=50(頁);第一天看了全書的一半后剩50頁,沒看之前是:50×2=100(頁).【解答】解:(5+10+10)×2×2=25×2×2=100(頁)答:明明看的這本漫畫書一共有100頁.【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算,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49.【答案】54個?!痉治觥扛鶕?jù)題意,第二位顧客買走后剩12個,所以買之前是:(12+1)×2=26(個);第一位顧客買之前是:(26+1)×2=54(個),據(jù)此解答?!窘獯稹拷猓喝鐖D:[(12+1)×2+1]×2=[13×2+1]×2=[26+1]×2=27×2=54(個)答:王奶奶一共賣出了54個雞蛋?!军c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題意,運用逆推的方法,求出每次賣蛋后余下的雞蛋的個數(shù),由此即可得出答案。50.【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先用甲倉庫原來的噸數(shù)加上12噸,求出甲倉庫后來的噸數(shù),這是乙倉庫后來噸數(shù)的2倍,再除以2就是乙倉庫后來的噸數(shù),再加上乙倉庫運走的16噸,就是乙倉庫原來的噸數(shù).【解答】解:(50+12)÷2+16=62÷2+16=31+16=47(噸)答:乙倉庫原來有47噸.【點評】解決本題關鍵是先根據(jù)倍數(shù)觀察,求出乙倉庫現(xiàn)在的噸數(shù),再逆推求解.51.【答案】76歲?!痉治觥扛鶕?jù)題意可得等量關系式:[(爺爺?shù)哪挲g+14)÷3﹣26]×25=100,然后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關系”逆推即可。【解答】解:(100÷25+26)×3﹣14=90﹣14=76(歲)答:爺爺今年76歲?!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據(jù)加減乘除的逆運算思維進行解答。52.【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沒給小張之前有(3+4)×2=14(顆),同理,沒給小東之前有(2+14)×2=32(顆),即原來有32顆.【解答】解:(3+4)×2=14(顆)(2+14)×2=32(顆)答:小明原來一共有32顆糖果.【點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數(shù)量,從后向前進行推理,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