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古代文化:古代的避諱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古代文化:古代的避諱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古代文化:古代的避諱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古代文化:古代的避諱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的避諱

避諱,即遇到君王、尊親等人的名字,不直接說出或?qū)懗?,以表示尊重。早在?/p>

朝,就出現(xiàn)避諱;秦漢以來,避諱制度日臻完備;在唐、宋和清朝,極為盛行。

避諱的對象

1.避君王諱。即避開當(dāng)朝皇帝及其祖先的名字。漢高祖劉邦稱帝后,改邦為國,

《論語》中的"父母之邦"改為"父母之國"。隋煬帝名楊廣,改"廣"為"博",為《廣

雅》作音釋,書名改為“博雅"。唐太祖名李虎,改"虎"為"武"或"獸";唐高宗名

李治,改"治"為"理"。唐太宗名李世民,"三省六部"中的"民部"改為"戶部";佛

教中的"觀世音菩薩",改稱"觀音菩薩",神也因避諱而改名。清朝乾隆皇帝曾經(jīng)

下詔,門聯(lián)中不許有“五福臨門"四個(gè)字,為的是避諱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之名。

2.避尊長諱。即避開父母、祖先等尊長的名字。司馬遷的父親名叫司馬談,所以

在《史記》里,跟他父親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名,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唐

朝詩人杜甫,父親名叫杜閑,母親名叫海棠,杜甫寫詩,沒用過"閑"字,也沒有

寫過“海棠詩"。蘇軾的祖父名叫蘇序,蘇洵寫到"序"都改成"引",蘇軾以"敘"代

替“序”。

3.避圣賢諱。即避開圣賢的名字,包括黃帝、周公、孔子、孟子、老子等??鬃?/p>

名"丘",宋朝改"瑕丘縣"為"瑕縣",改"龔丘縣"為"龔縣";讀書讀至U"丘"字時(shí),都

改讀成"某"。清朝規(guī)定,凡是姓丘的,都要改姓"邱",并且要讀成"七"。

4.避長官諱。即要求甚至強(qiáng)迫下屬諱長官的名。元宵節(jié)放花燈,常州太守田登因

他的名與"燈"字諧音,發(fā)布告示,把"本州依例放燈三天"寫成"本州依例放火三天”,

留下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的笑柄。

避諱的方法

1.改字法。即改避諱的字不用,另擇他字代替。如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于是改

地名"楚"為"荊";漢文帝名劉恒,把"姮娥"改為"嫦娥","恒山"改為"常山";漢光

武帝名劉秀,改"秀才"為"茂才";南京本名"建鄴",東晉元帝司馬睿建都建鄴,

因避愍帝司馬鄴的諱,改稱"建康";東晉為避太祖司馬昭的諱,把"王昭君"改名

為"明君"或"明妃";清圣祖名玄熔清朝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辨〃。

2.空字法。把避諱的字空著不寫,或以。、□代替。如唐朝人撰寫《隋書》時(shí),避

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徐世績寫成"王充""徐績"。后人傳抄時(shí)誤為"王充""徐

須O

3.缺筆法。即不寫所避字的某一筆或兩筆。如孔丘的"丘",把中間一豎去掉;唐

朝時(shí),女真族隸屬于契丹,避契丹主耶律宗真的諱,改名“女直〃,把"真"最后兩

筆去掉。

4.改音法。讀書遇到要避諱的字,用與之相近的音來代替。如秦始皇名嬴政,"政"

與正月的“正"同音,就把"正"字改讀為平聲。

5.加注法。給該避諱的字注"諱"或"上諱"。東漢許慎作《說文解字》,避諱光武

帝劉秀,對秀字的解說為:"秀,上諱,漢光武帝名也。"

避諱的重要原則

1.二名不偏諱。偏,同遍,名字的兩個(gè)字不必都避諱。如孔子母親名征在,孔子

不同時(shí)避諱"征""在"兩個(gè)字,《禮記?曲禮》注:“言在不稱征,言征不稱在?!?/p>

2.已桃不諱。桃,即遠(yuǎn)祖廟。帝王建七廟,對七代以上的祖先,依制遷去神位,

藏入遠(yuǎn)祖廟中。遷入遠(yuǎn)祖廟中的祖名,可以不避諱。漢朝規(guī)定,五代就可以不避

諱。

3.逮事父母,則諱祖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祖父母。逮,及、趕上。指父母

在世,要避諱祖父母的名字;父母去世以后,就不再避諱祖父母的名字了。

4.《詩》《書》不諱。在閱讀和抄寫經(jīng)典時(shí),不用避諱。

唐、宋和清朝避諱非常嚴(yán)格

唐朝避諱嚴(yán)格,主要是指在官稱、科舉方面,尤其是避尊長諱。詩人李賀才華橫

溢,但因其父名叫李晉肅,為避父諱而終身不能考進(jìn)士,27歲便郁郁而終。韓

愈為此撰《諱辯》一文,說:"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jìn)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

人乎?"

帝王避諱,最嚴(yán)格的是宋朝。宋太祖趙匡胤,避諱字有"匡、筐、眶、胤、弓I、

鞘"等,其遠(yuǎn)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親等人的名,都一概要避諱,避

諱之字達(dá)40多個(gè);宋高宗名趙構(gòu),為避"構(gòu)"字,"夠、購、媾、造”等同音字要

避諱的達(dá)50多個(gè)。

清朝的避諱,與文字獄一起,文人稍有不慎,觸及諱字,便即獲罪,招致殺身之

禍,甚至株連九族。據(jù)史載,雍正年間,主考官查嗣庭因摘錄《詩經(jīng)》中的“維

民所止〃作為科舉考試題目,經(jīng)人告發(fā)說題中"維止〃二字暗示將雍正砍頭示眾,

查嗣庭最后病死獄中,還慘遭戮尸梟首,兒子被斬,侄子被流放。

避諱的弊害及其利用

避諱,給社會生活造成諸多麻煩。北宋劉溫叟父親名岳,終生不能聽音樂;徐績

父親名石,終生不能用石器,走路不能踩石頭,遇到石橋要人背著過去。有些姓

氏,因?yàn)楫?dāng)朝皇帝的名諱,而改作其他姓氏,如姓"莊”的,因避漢明帝劉莊諱,

改姓"嚴(yán)"。就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習(xí)慣性名稱也被改得面目全非,如有一種鳥,

叫做"雉",西漢時(shí),因呂后名雉,這種鳥只得改稱"野雞"。避諱在一個(gè)朝代中,

隨著時(shí)間的推移,諱字?jǐn)?shù)量常成倍增長,這對于當(dāng)朝人寫文章,特別是科舉考試,

造成極大的不便。

不過,避諱也有用處。人們利用它辨別古書、文物的真?zhèn)危虼_定書籍版本的年

代。署明某年代出版的書,如果沒有避當(dāng)代君主的諱,或者避了后代君主的諱,

則是偽作。署名隋朝王通的《六經(jīng)》,書中避唐高祖李淵諱,將"戴淵"改為"戴

若思",顯然是偽作。宋欽宗名劉桓,因"桓""紈"讀音相近,須避"紈"字的諱;黃

庭堅(jiān)的書法《千字文》中的"紈"避了諱,黃庭堅(jiān)雖是宋朝人,但早于宋欽宗,可

以肯定這是鷹品。

由于歷朝君王和文人墨客為避諱在撰文特別是在抄寫、刊刻古書時(shí),都有改動(dòng),

出現(xiàn)不少把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改頭換面的現(xiàn)象,給今人閱讀帶來諸多不便。

因此,了解、掌握古人的避諱,對我們閱讀、理解古籍大有裨益。

課后練習(xí)

回答下面問題。

1.杜甫《詠懷古跡》:“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敝赋銎浔苤M。

2.李商隱《嫦娥》:"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指出其避諱。

3.蘇軾《剛說》:"若孫君介夫諱立節(jié)者,真可謂剛者也。"指出其避諱。

4.柳宗元《捕蛇者說》曾選入初中語文教科書,文中"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

者得焉",編者注為:"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民字改用人字。"是"為了避唐太

宗李世民諱〃嗎?如果是,那么如何理解該文中還有"專其利三世矣""豈若吾鄉(xiāng)鄰

之旦旦有是哉""苛政猛與虎","世""旦""虎"三個(gè)字,未避太宗李世民諱、睿宗李

旦諱、太祖李虎諱?

5.高中語文教科書中,魏征《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編者注

為:"怨恨不在大小,可畏懼的是人民(心懷怨恨)。"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編者注為:"官理,做官治民。理,治。"另一處"見長人

者好煩其令",編者注為:"長人者,做官的。長,統(tǒng)治,治理。人,民。"均未

注避諱,是否妥當(dāng)?

附:課后練習(xí)答案

L明妃:即王昭君。東晉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把"昭君"改為"明君"或"明妃"。

2.嫦娥,原稱姮娥,漢朝避文帝劉恒諱,把"姮娥"改為"嫦娥"。

3.孫君介夫諱立節(jié):介夫,字。立節(jié),名。諱,表示避諱尊長的名立節(jié)。

4.《捕蛇者說》“觀人風(fēng)者"中"民"字改用"人"字,并非為了避諱。該文另有三例

未避諱,說明作者把"民"字寫成"人"字,主觀上并沒有避諱的意圖。唐代避諱很

嚴(yán),柳宗元寫文章為何能無意于避諱?因?yàn)椤耙疡卟恢M",七代以上的祖名可以不

諱。從唐太宗到柳宗兀,中間經(jīng)過了IWJ宗、中宗、睿宗、武則天、玄宗、肅宗、

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等十代,不但"世民"二字已無須避諱,連高宗、中宗、

睿宗,甚至高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