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30/wKhkGWbRTRmAT-2lAAKS6r2EsPU926.jpg)
![2025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30/wKhkGWbRTRmAT-2lAAKS6r2EsPU9262.jpg)
![2025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30/wKhkGWbRTRmAT-2lAAKS6r2EsPU9263.jpg)
![2025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30/wKhkGWbRTRmAT-2lAAKS6r2EsPU9264.jpg)
![2025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30/wKhkGWbRTRmAT-2lAAKS6r2EsPU92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認為,與漢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所謂“科學”實質是指A.通過分散相權保證皇權獨尊,又調動了宰相的積極性B.三省的長官各司其職,分工較為科學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過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學的行政體系D.“皇權下的民主”,是現代分權制度的雛形2.下圖(石斧)反映的歷史信息較為準確的是:A.原始農業(yè) B.聚族而居 C.貧富分化 D.文明起源3.黃宗羲素有“中國伏爾泰”之稱譽。他痛斥君主專制是天下最大的禍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進而主張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同時他又指出,“有明治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這反映了黃宗羲A.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B.接受西方主權在民思想C.主張恢復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賢吏的窠臼4.明代農村出現了大量的雇農,有長年為地主傭工的長工,有按季傭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臨時受雇的日工。這反映出,在明代農村A.率先出現新的社會關系 B.人身依附關系逐漸加強C.勞動力的性質發(fā)生變化 D.小農經濟開始逐漸瓦解5.學界普遍認為古希臘戲劇起源于對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戲劇主要是描寫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紀戲劇出現越來越多對人物性格的描寫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這一變化反映了A.戲劇服務對象轉向民眾 B.宗教信仰喪失主導地位 C.人文主義思想逐漸興起 D.戲劇創(chuàng)作開始面向生活6.下表為4932年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統(tǒng)計。據此可知蘇聯428—429年五年計劃規(guī)定的指標4932年工業(yè)中4.52.43.5農業(yè)中4.844.76.4零售商品流轉額中7594400國民收入中447.393A.社會主義建設急躁冒進 B.各經濟部門之間實現基本平衡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確立 D.提前完成了一五計劃各項目標7.“一五”計劃期間,社會對農產品需求量增長很快,農產品的價格卻沒有多大增長,農民收入增加也相對比較緩慢,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土改使農業(yè)產量提高 B.蘇聯援助中國工業(yè)化C.農村經濟政策的調整 D.美國孤立中國的失敗8.年代不清的報紙上有這么一段文字: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愿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tǒng)-。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統(tǒng)轄。這段文字表明,此時中國共產黨將A.與時俱進,改變二大奮斗目標 B.捐棄前嫌,與國民黨聯合執(zhí)政C.停止反封建,與地主階級合作 D.大局為重,與國民黨黨內合作9.秦朝《盜律》中明確規(guī)定:嚴禁對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問》中亦明確規(guī)定:私自移動田界(“盜徙封”),要判處“耐”刑(一說剃去鬢發(fā),表示犯罪;一說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這些律令()A.利于實現土地私有B.反映秦朝奉行嚴刑峻法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D.利于了解秦朝經濟生活10.1978年8月盧新華的短篇小說《傷痕》發(fā)表,這部小說以悲劇的藝術力量,震動了文壇,作品中對人性的描寫,突破了長期以來文藝的清規(guī)戒律,形成了新時期第一個文學思潮——“傷痕文學”思潮。這類作品A.遵循了寫實風格 B.抒發(fā)了浪漫情懷C.突出了理性思考 D.表達了幻滅反叛11.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商人是傳統(tǒng)教育貶抑的對象,然而商人在近代經濟力量增強、社會地位上升,成為連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中介。材料反映A.商人成為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主力B.社會變遷改變商人與教育的關系C.近代教育嚴重阻礙商品經濟發(fā)展D.近代經濟結構變動推動政治改良1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已從傳統(tǒng)的資本主義轉變?yōu)楝F代資本主義。與傳統(tǒng)資本主義相比,現代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是A.取消了社會保障體系B.國內階級矛盾不斷激化C.國家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D.大規(guī)模經濟危機基本消失13.“工業(yè)革命的實質既不是發(fā)生在煤炭、鋼鐵、紡織工業(yè)中引人注目的變革,也不是蒸汽機的發(fā)展,而是以競爭代替了先前主宰著財富的生產與分配的規(guī)章條例。……比技術革新影響更深刻的,是經濟社會運行規(guī)則的變化?!边@里的“經濟社會運行規(guī)則”是指()A.工廠制組織形式 B.自由主義經濟政策C.機器大工業(yè)生產 D.工業(yè)城市生活方式14.在古希臘文明影響下產生的古希臘的服裝是一塊布的藝術。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過披掛或纏繞把一塊布穿在身上,形成優(yōu)美的垂褶,如多利亞式希頓(圖1)和愛奧尼亞式希頓(圖2),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黃金分割法的廣泛應用,腰帶位置上移,希頓變成高腰的設計(圖3)。希頓的設計變化本質上反映了A.人與藝術的完美結合B.崇尚理性之美C.開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追求自由精神15.下列可供研究古代紅海以西地區(qū)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A.泥版文書 B.金字塔 C.《羅摩衍那》 D.《吉爾伽美什》16.“汲取古典文化的精華,創(chuàng)造符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的文化體系和上層建筑”的是A.文藝復興運動 B.啟蒙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科學社會主義17.如圖為民國年間天津同升和帽莊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廣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帽式的差異體現出男尊女卑的觀念B.中國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C.廣告主要推廣宣傳了博士帽D.該帽抵制了洋帽的輸入18.如圖是《先秦與古希臘:中西文化之源》中某章節(jié)的目錄,請根據目錄名稱擬出最合適的章的名稱A.環(huán)境:黃色土地與藍色海洋 B.政體:帝制與共和C.傳統(tǒng):專制與民主 D.學術:重倫理與愛智慧19.下列關于啟蒙運動的敘述,較為恰當的是A.闡明基督教義,促使歐洲人重新領會神的啟示B.宣傳自由與理性,運用科學方法解決社會問題C.隨著新航路開辟,歐洲人開始探索東方未知世界D.宣傳新教思想,戰(zhàn)勝封建專制與天主教會的愚昧20.2012年8月4日,中俄否決了有關制裁敘利亞的決議草案。中國此舉的目的是捍衛(wèi)《聯合國宣言》,維護敘利亞的領土和主權及中東地區(qū)的和平。這表明中國在新時期①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
②積極維護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世界和平
③參與符合聯合國憲章的維和行動
④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1.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因此蘊含著不少歷史信息。下列詩句能反映中外交往的是A.停杯共說遠行期,入蜀經蠻遠別離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C.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D.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22.公元130年,羅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學家猶里阿努斯把歷年來的行政長官告示全部加以整理校訂,并進行必要修改。后經哈德良咨請元老院決議通過,并予發(fā)布。此后,凡行政長官告示皆以此為標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標新立異。羅馬帝國的這一做法反映出A.立法活動服務于政治需要B.立法的民主基礎得以加強C.少數法學家壟斷了立法權D.行政官員的立法權被剝奪23.三國時,孫權開始興建城隍廟;南北朝時,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護神;隋唐時期,城隍又執(zhí)掌了雨旱豐歉、功名利祿、吉兇禍福、名籍諸事等;宋代,傳統(tǒng)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國家祀典。這說明()A.官方正統(tǒng)思想壓制民間文化發(fā)展 B.儒家開始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C.城市發(fā)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間 D.城隍廟是宣傳迷信的封建堡壘24.1933年,美國《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規(guī)定:各行業(yè)法規(guī)都需要由總統(tǒng)批準,總統(tǒng)有權修改或補充;在行業(yè)內部不能取得一致意見時,總統(tǒng)可以強加一個他自己的法規(guī);經總統(tǒng)批準的法規(guī),具有法律效力。這說明當時美國A.三權分立原則遭到破壞 B.立法權轉移到總統(tǒng)手中C.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D.力圖防止企業(yè)盲目競爭25.“六部之上,更無領袖,而天子總其成”。這種機構設置始于A.秦朝 B.唐朝C.元朝 D.明朝26.一位美國人在華盛頓會議后宣稱:“我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勝利”主要是指A.恢復了“機會均等”的對華原則 B.實現了取代日本獨霸中國的目的C.抑制了日本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的擴張 D.取得了與英國相同的制海權27.北京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聯歡大會,北京市市長彭真在會上宣布:我們的首都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材料所呈現的歷史場景最有可能發(fā)生在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28.近代美、德、法三國曾先后分別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頒布了本國憲法。這三國憲法所確立政體的相同點主要有A.議會都是兩院制B.都是成熟的代議制C.都實行責任內閣制D.都實行民主共和制29.元朝時右丞相鐵木迭兒掌管宣政院,他的兒子也為宣政院使?!对贰ぜ槌紓鳌酚涊d了時人的批評,稱其“無功于國,盡居貴顯?!毙旱摹百F顯”在于A.向各省宣達政令 B.負責中央官員選拔C.管理佛教事務和吐蕃地區(qū) D.掌管蒙古兵馬征發(fā)30.明朝《四方齋叢說》稱“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業(yè)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縣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蕪湖創(chuàng)立染局,招來‘染人’,分工操作,費用省而獲利多,其產品行銷于全國各地。”兩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A.地域性商人群體較為活躍 B.新的生產關系迅速發(fā)展C.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D.商品經濟獲得較快發(fā)展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秦漢時期,從稅收對象上看,田賦已不再是夏、商、西周時期人頭稅性質的地租,而是財產稅性質的農業(yè)稅;而同時存在的算賦、口賦、更賦、戶賦等仍然是人頭稅;這一時期的財產稅總額明顯低于人頭稅總額,不過財產稅的出現畢竟是一大進步。在稅收形態(tài)上,這一階段和前一階段相比,貨幣稅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不僅工商稅征收貨幣,而且連農業(yè)人口承擔的賦稅也大部分征收貨幣;在兩漢,除田賦要繳納實物外,其他各稅都可以繳納貨幣。在稅收結構上,這一階段,隨著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工商稅收具備了一定規(guī)模,農業(yè)稅獨大的稅收結構已經不再,但由于當時的統(tǒng)治者“歧視”工商業(yè),并對工商業(yè)采取了重稅政策,造成了工商業(yè)的處境艱難,發(fā)展緩慢。——張敬群《中國稅制演進規(guī)律初探》(1)根據材料,概括秦漢稅收制度的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漢稅制變化的歷史影響。32.商人地位變遷材料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豆茏印ば】铩凡牧隙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論語》材料三戰(zhàn)國時,以工商致富者大批出現,憑借財錢并進入仕途。但歷代王朝卻在法律上規(guī)定商人為末,禁止商人仕進。朱元璋甚至規(guī)定商賈之家,只許穿布,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也不許穿細紗?!浴缎轮贫扰c大革命》葉賦桂材料四昔士大夫以清望為重,鄉(xiāng)里富人,羞與為伍,有攀附者,必峻絕之。今人崇尚財貨,見有擁厚貲者,反屈體降志,或訂忘形之交,或結婚姻之雅,而窺其處心積慮,不過利我財耳。遂使此輩忘其本來,趾高氣揚,傲然自得?!濉ざ度龑R略》問題(1)春秋時代,為什么把農列于商之上?(2)戰(zhàn)國時代,為什么會出現大批以工商致富者,甚至能進入仕途?(3)秦以后,統(tǒng)治者為什么以商人為末,禁止商人仕進?(4)董含對商人持怎樣的態(tài)度?基于上述材料,怎樣看待這種現象?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世紀中葉以前,山東交通以河運和官路運輸為主。大運河的開通大大改善了山東西部地區(qū)的商貿環(huán)境和條件,促進了魯西運河沿岸城市的興起。濟寧、臨清、聊城、德州等地依托大運河的交通優(yōu)勢,迅速成為工商業(yè)繁榮的城市……運河沿岸成為明清時期山東經濟較為興盛的地區(qū)。進入近代以來,運河沿岸因交通優(yōu)勢喪失而相繼衰弱,昔日繁榮的局面也隨之消失。1909年鎮(zhèn)江海關報稱:“山東、河南兩省來貨逐漸減少,向來該兩省由運河抵本口之貨物,顯然已趨向青島。”明清兩代,朝廷實行海禁,山東沿海地區(qū)的商貿往來非常有限。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煙臺、青島、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被迫開放,東部沿海地區(qū)的經濟開始了飛躍式發(fā)展,逐步形成以青島、煙臺、濟南為中心,以膠濟鐵路沿線為主干的新的經濟中心。史載:“凡山東西部及山西、河南等省之土貨,欲輸往外洋者,先集中于濟南,再運集于青島。故濟南為魯晉豫三省出口土貨最初集中市場,青島為其出口之商埠。”——摘編自董建霞《膠濟鐵路的修建與近代山東經濟格局的重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9世紀以來山東經濟格局的變化,并分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如何正確看待這種變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解題時注意材料“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的含義,其“科學”應該指的是在解決皇權與相權之間矛盾方面的積極之處。分析選項,BCD均與題意不符,故排除;C項符合題意。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唐代的三省六部制2、A【解析】
石斧是石器時代的農具,反映的是原始農業(yè),故A正確;BCD材料無法體現,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石斧”,聯系所學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史實分析解答。3、D【解析】根據“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本思想,進而主張限制君權”“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可知,黃宗羲認為,政治變壞是從明太祖廢除丞相開始的,在他看來,丞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君權,防止權力過于集中,說明黃宗羲未跳出明君賢吏的窠巢,D正確;近代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A材料無法體現,排除;近代西方主權在民思想傳入我國,B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C【解析】
根據材料中明代農村的農民以“長工”、“短工”、“月工”和“日工”等多種“雇傭”出現,說明在自耕農和佃農之外出現的新的勞動力類型,可知這反映出農村勞動力性質發(fā)生了變化,故選C項;材料僅體現明代農村出現雇農,不能說明農村新的社會關系出現較早或是“率先”,排除A項;從材料中雇農只是臨時的受雇于雇主,說明地主與雇農之間的人身依附關系減弱,排除B項;小農經濟開始瓦解是在近代鴉片戰(zhàn)爭以后,與材料給出的時間不符,排除D項。5、C【解析】
公元前5世紀,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當時人們的關注點從“神”變?yōu)椤叭恕?,體現了人文精神的興起,故C項不符合題意;古希臘戲劇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民眾,沒有發(fā)生轉變,排A項不符合題意;戲劇內容轉變適應了當時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喪失主導地位”與史實不符,B項不符合題意;D項“開始面向生活”與史實不符,D項不符合題意。6、A【解析】
據材料數據可知,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農業(yè)所占的比例428年只占4.8,五年計劃的指標也只有44.7,而到4932年卻達到了6.4,這明顯是急躁冒勁的表現,故A選項正確;材料看不出各部門之間的基本平衡,并且不符合史實,故B選項錯誤;斯大林模式于4936年建立,故C選項錯誤;材料的時間是一五計劃時間,但看不出提前完成一五計劃目標的內容,故D選項錯誤。7、C【解析】
“一五”計劃期間,為緩解工業(yè)化對農產品需求的壓力,對農產品實行了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C正確;土與“已五”計劃時間不符,排除;B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美國貴中國的政策產生作用,D錯誤。8、C【解析】
國民黨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代表,材料反映了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因此實質上就是與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合作。C正確;此時共產黨仍堅持反對帝國主義,未完全改變二大目標,A排除;這次合作未與國民黨組成過聯合政府,B排除;國共第二次合作實行的是黨外合作,D排除。故選C。9、C【解析】
根據材料“嚴禁對私有土地的侵犯”“私自移動田界(‘盜徙封’),要判處‘耐’刑”等信息可知,秦朝的這些律令都維護封建土地私有制,通過這些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故C選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已經建立了土地私有制,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的是秦朝通過材料中的律令維護封建土地私有制,使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問題,沒有體現秦朝嚴刑峻法,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秦朝通過材料中的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僅僅通過這些律令了解秦朝的整個經濟生活,故D選項錯誤。10、A【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傷痕文學”注重對人性的描寫,因此這類作品遵循了寫實風格,故A正確;“傷痕文學”不是浪漫主義文學,故B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理性思考和幻滅反叛,故CD錯誤。11、B【解析】
材料反映了商人與教育的關系經歷了從“傳統(tǒng)教育貶抑的對象”到“連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中介”的變化,而“商人在近代經濟力量增強、社會地位上升”則是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故選B;材料沒有體現商人在教育近代化中的主次地位,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近代教育阻礙商品經濟,且教育的近代化總體上來說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排除C項;“政治改良”在材料中沒有涉及,D錯誤。12、C【解析】
根據題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已從傳統(tǒng)的資本主義轉變?yōu)楝F代資本主義”,結合所學可以知道,為克服經濟大危機,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改變過去放任自流的政策,加強對經濟的干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這種經濟模式進一步發(fā)展。由此可以知道,“現代資本主義”是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其特征是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和干預,故選C;現代資本主義重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排除A;由于無論傳統(tǒng)的資本主義和現代資本主義,國內階級矛盾始終難以化解,排除B;由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大規(guī)模經濟危機必然周期爆發(fā),排除D。13、B【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旨在考查正確解讀材料的能力。工業(yè)革命時期,主張經濟自由放任、實行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逐漸成為“經濟社會運行規(guī)則”,即“以競爭代替了先前主宰著財富的生產與分配的規(guī)章條例”,故本題應選B項;A、C兩項的表述均與題目中的信息“工業(yè)革命的實質……是以競爭代替了先前主宰著財富的生產與分配的規(guī)章條例”不符,故排除;題目中未涉及工業(yè)城市的生活方式,故排除D項。14、B【解析】
材料“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過披掛或纏繞的方式……形成優(yōu)美的垂褶”,可知希頓是一種人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但這是表面現象,并沒有回答出希頓這種變化的本質,故A錯誤。希頓設計的變化是由于黃金分割法的廣泛應用而導致的,體現的是對理性的追求、對理性的崇尚。故B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自由精神和開放包容的政治文明的相關信息,故CD錯誤。15、B【解析】
根據所學,紅海以西是非洲,而金字塔在埃及境內,地理位置相符,故B正確;泥板文書是古代西亞一種刻在泥板上的文字記錄,A項不符合題意;《羅摩衍那》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吉爾伽美什》屬于古巴比倫地區(qū),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16、A【解析】
根據所學,文藝復興運動是在借助復興古曲文化基礎之上宣傳資產階級新文化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故A項符合題意;BC項都沒有“汲取古曲文化”,排除AC項;科學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的不是資產階級需要的文化,排除D項。17、B【解析】
從題干材料和圖片看,同升和帽莊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它仿制西式帽,說明中國社會生活方式受西方文明的沖擊,故B項正確,帽子的變化看不出男尊女卑,故A項錯誤;該圖中并沒有宣傳博士帽功能的內容,故C項錯誤。D項的表述過于絕對。18、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古代和希臘的政治制度。先秦逐漸走向專制,古希臘逐漸走向民主,C正確;A與材料無關;中國帝制確立于秦朝,故B錯誤;D與材料無關。19、B【解析】
啟蒙思想家們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宣傳自由與理性,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為資產階級取得統(tǒng)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故B正確,AD錯誤;新航路開辟在1500年前后,啟蒙運動發(fā)生于17、18世紀,故C錯誤。20、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維和行動需要參與國派出一定數量的軍隊在聯合國統(tǒng)一部署下進行,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沒有派出維和部隊,所以③不符合題意。從材料“中國此舉的目的是捍衛(wèi)《聯合國宣言》”可知,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積極維護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世界和平符合題意,即①②符合題意。根據所學可知,中國外交是以獨立自主為基本的外交政策的,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項。ABD項,此三項都包含不符合題意的③,排除?!军c睛】解答組合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有準確鞏固的基礎知識,同時由于該題型的邏輯性較強,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學理論水平。解答此類題的方法主要是篩選法,而篩選法又分為肯定篩選法和否定篩選法。肯定篩選法是先根據試題要求分析各個選項,確定一個正確的選項,這樣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選項的組合,然后一一篩選,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否定篩選法又稱排除法,即確定一個或兩個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包含這些選項的組合,得出正確答案。21、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晃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是李白悼念阿倍仲麻呂的詩,阿倍仲麻呂,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學生,為中日友好事業(yè)做出杰出貢獻,故D選項正確;“停杯共說遠行期,入蜀經蠻遠別離”反映的是唐代商貿情況,故A選項錯誤;“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是李白送故人孟浩然寫的詩,故B選項錯誤;“劍外忽傳收薊北”反映的是安史之亂的時代背景,故C選項錯誤。22、A【解析】
根據材料“羅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學家”“凡行政長官告示皆以此為標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標新立異”可知皇帝通過立法手段來加強行政集權,體現了立法活動服務于政治需要,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立法的民主基礎,故B項錯誤;材料只體現了法學家被指派整理告示,并不能說明少數法學家壟斷了立法權,故C項錯誤;行政官員沒有立法權,故D項錯誤。23、C【解析】
材料說明從三國時期開始,城隍的職能隨著經濟、城市、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擴充,信仰空間不斷擴大,故C正確;城隍信仰作為民間文化的代表而蓬勃發(fā)展,正體現了民間文化的活躍,排除A;城隍信仰并不體現儒家思想,排除B;D選項在題目中沒有體現,排除。24、C【解析】
依據材料中“各行業(yè)法規(guī)都需要由總統(tǒng)批準,總統(tǒng)有權修改或補充”“在行業(yè)內部……總統(tǒng)可以強加一個他自己的法規(guī)”等信息可知,以總統(tǒng)為首的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力度得到加強,因此C選項正確;AB選項對材料信息解讀錯誤,排除;D選項說法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25、D【解析】
天子直接管轄六部,這是明朝廢除丞相之后出現的情況,選項D正確;秦朝沒有六部,排除A;唐朝和元朝的六部隸屬于丞相,排除B、C。26、C【解析】
由“華盛頓會議后”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美國人的“勝利”指的是遏制了日本在遠東和太平洋的擴張,故選C項;華盛頓會議后是事實上再次形成了列強集體宰割中國的局面,并不算是美國的偉大勝利,排除A項;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美國在海軍噸位上取得了與英國相同的地位,并非是取得了相同的制海權,排除D項。27、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選項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選項錯誤,排除。故答案為D。28、A【解析】
近代美、德、法三國的議會都是兩院制,都促進了本國社會的發(fā)展,故選A;德國皇帝的權力凌駕于議會之上,都不是責任內閣制,德國的資產階級代議制不成熟,排除BC;美法兩國的國實行民主共和制,德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排除D。29、C【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和藏族地區(qū)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忽必烈始置總制院,后改為宣政院。A項為元朝中書省。30、D【解析】
“今去農而改業(yè)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說明從事商業(yè)經營人增多,“其產品行銷于全國各地”說明商品經濟發(fā)展較快,D正確;商幫材料沒有體現,A錯誤;材料沒有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出現,B和C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從繳納人頭稅向繳納人頭稅和財產稅轉變,但以人頭稅為主體;以貨幣為征稅的形態(tài)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工商稅在稅收比例中上升,重征工商稅。(2)征收財產稅為后世賦稅制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促進了秦漢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造成工商業(yè)的處境艱難;擴大了稅源,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解析】
(1)根據材料“田賦已不再是夏、商、西周時期人頭稅性質的地租,而是財產稅性質的農業(yè)稅”“算賦、口賦、更賦、戶賦等仍然是人頭稅”等信息可得出從繳納人頭稅向繳納人頭稅和財產稅轉變,但以人頭稅為主體;根據材料“貨幣稅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可得出以貨幣為征稅的形態(tài)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根據材料“工商稅收具備了一定規(guī)?!笨傻贸龉?/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船舶潤滑油供應合同
- 2025年機關單位臨時工兼職人員合同
- 2025年積分銷售合同協(xié)議書示例
- 2025年醫(yī)療設備策劃合作租賃與銷售框架合同
- 2025年住宅項目園林景觀設計合同
- 2025年農地耕作權交換協(xié)議
- 2025年專利技術合同爭議處理方法
- 2025年企業(yè)資產重組授權代理協(xié)議指導
- 2025年智能穿戴項目申請報告模式
- 2025年共同投資合作成果合作協(xié)議書
- 員工賠償金保密協(xié)議書(2篇)
- XX小學法治副校長(派出所民警)法制教育課講稿
- (2024年)肺栓塞的護理課件
- 出納收入支出記賬表Excel模板
- 叉車操作規(guī)程
- 2021年春新青島版(五四制)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課件
- 土建工程技術標范本(DOC167頁)
- 班級管理(課件).ppt
- 惡性腫瘤化療后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護理論文
- cmu200_中文使用詳細說明
- 注塑參數DOE分析范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