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課內(nèi)文言文重點字詞識記
1.《勸(鼓勵)學(xué)》荀子
君子(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曰:學(xué)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從)藍,而(表轉(zhuǎn)折,然而、去Q青于(比)藍;冰,水為(凝結(jié))之
而(卻)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繩。糅(通“燥”,使彎曲)以為(把它做成)輪,其
曲(彎度)中(合乎)規(guī)(圓規(guī))。雖(即使)有(通“又”)槁暴(曬干),不復(fù)挺者,
糅使之然(這樣)也。故(所以)木受繩(經(jīng)受墨線比量)則直,金(金屬制的刀劍)就
(接近,靠近)礪(磨刀石,格外注意“礪”的偏旁是“石”,右邊是“厲”)則利,君
子博學(xué)(廣泛地學(xué)習(xí))而日(名詞作狀語,每天)參?。z查,省察)乎(相當(dāng)于“于”,
對)己,則知(通“智”,智慧)明而(并且,而且)行無過矣。
吾嘗(曾經(jīng))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所學(xué)也;
吾嘗(曾經(jīng))跋(提起腳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但是,去Q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強,這
里指聲音宏大)也,而聞?wù)哒茫ㄇ宄<伲ń柚?,利用)輿(車)馬者,非利足(腳走
得快)也,而致(到達,注意與下文“至千里”的區(qū)分,口訣“有車有馬有反文,無車無
馬無反文”)千里;假(借助,利用)舟楫者,非能(善于)水(名詞活用為動詞,游水)
也,而絕(橫渡)江河,君子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非異也,善假(借助,利用)
于物(外物,各種客觀條件)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起)焉(兼詞,即“于此”,從這里,在這里);積水成淵,蛟
龍生焉(兼詞,即“于此”,從這里,在這里);積善成德,而神明(人的智慧)自得,
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備焉。故不積建(跨出一腳為“度”,跨兩腳為“步”。
格外注意“踵’’的偏旁是“足”,與走路有關(guān))步,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成江海。騏驥(駿馬)一躍,不能十步;駕馬(劣
馬)十駕(馬拉車一天所走的路程),功在不舍。鍥(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雕刻)。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句式:定語后置,即“蚓無利之爪牙,強
之筋骨”,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上(名詞作狀語,向上)食埃土,下(名
詞作狀語,往下)飲黃泉,用(因為)心一(數(shù)詞活用為形容詞,專一)也。蟹六跪(蟹
腿)而二螯(蟹鉗),非蛇鰭(鰭魚,格外注意的偏旁是‘‘魚")之穴無可寄托者,
用(因為)心躁(浮躁)也。
2.《師說》韓愈
古之學(xué)者(求學(xué)的人)必有師。師者,所以(用來…的)傳道受(通“授”,傳授。
格外注意不帶提手旁)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跟從
老師學(xué)習(xí)),其(那些)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在)吾前,其聞道(懂得道理)也固
(本來)先乎(在)吾,吾從而師(意動用法,以…為師)之;生乎(在)吾后,其聞道
也亦(也)先乎(在)吾,吾從而師(意動用法,以…為師)之。吾師(名詞活用為動詞,
學(xué)習(xí))道也,夫庸(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在)吾乎?是故(因此)無(無論)貴無賤,
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從師的風(fēng)尚)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入(超
出一般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遠矣,
而恥(意動用法,以…為恥辱)學(xué)于師。是故圣(圣人)益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
昧)。圣人之所以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
師而教之,于(對于)其身也,則(卻)恥(意動用法,以…為恥辱)師焉,惑(糊涂)
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文辭休止和停頓處,語意已盡為“句",未盡而須
停頓為“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句式:賓語前置,即'‘不
知句讀”,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惑之不解(句式:賓語前置,即“不解惑”,不能解
決道業(yè)方面的疑惑),或(有的)師(從師)焉,或(有的)不(通“否”)焉,小學(xué)(小
的方面學(xué)到了)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辱)相師。士大夫之族(類),曰師日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
年相若(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高)則近諛(阿諛)。”嗚呼!師道之
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
(難道)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固定)師??鬃訋煟ㄒ鈩佑梅?,以…為師)鄭子、蕓弘、師襄、老聃。娜
子之徒(…一類的人),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骸叭诵?,則必有我?guī)??!笔枪实茏硬?/p>
必(不一定)不如師,師不必賢于(比)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學(xué)問和技藝上)有專
攻(學(xué)習(xí),研究),如是(像這樣)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
種經(jīng)書)經(jīng)傳(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皆通(普遍)習(xí)之,不拘(限制)于(被)時(時俗),
學(xué)于(向)余。余嘉(贊許)其能行古道(古人從師之道),作《師說》以貽(贈送)之。
3.《赤壁賦》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過了望日之后,指農(nóng)歷十六日),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
來,水波不興(起)。舉酒屬(勸人飲酒)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一會兒),月出于東山
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任)一葦之所如(往),凌(越過)萬頃之茫然。浩
浩乎如馮(通憑,乘)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超然獨立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羽化
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劃船工具,形似槳)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
渺(悠遠的樣子)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陀写刀春嵳撸懈瓒停ㄍ曄鄳?yīng),唱和)之。其聲嗚
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像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舞(使……起舞)幽
壑之潛蛟,泣(使……哭泣)孤舟之麓婦。
蘇子愀然(容色改變,感傷的樣子),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曲調(diào)為什么這樣悲傷
呢?)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向西)望夏口,東(向東)望武昌。山川
相繆(繚,盤繞),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當(dāng))其破(奪取序則'I,下(攻占)江陵,
順流而東也,觸臚千里,旌旗蔽空,Si酒臨江,橫槊賦詩,固(本來)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可如今在哪里呢)況吾與子漁樵(捕魚打柴)于江渚之上,侶(以……為侶)魚蝦而友
(以……為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蟒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像蜉麟一樣寄生
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哀吾生之須臾(短暫),羨長江之無窮。挾(攜帶,偕同)
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屢次,多次)得,托(寄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那)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到底,終究)莫
消長也。蓋將自(從)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竟然,連……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假如)非吾之所有,雖(即使)一毫
而莫取。惟(只有)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禁止),用
之不竭(盡,完),是造物者之無盡藏(無窮無盡的寶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享受,享有)。
客喜而(表修飾)笑,洗盞更(重新)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互相)枕藉乎舟中,不知東
方之既(已經(jīng))白(天亮)。
4.《登泰山記》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dāng)(在)其南北分者,古
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
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石階),其級七千有
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謂(順著)以入,道少半,越
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
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像門檻一樣的山崖)當(dāng)?shù)勒撸澜灾^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
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背)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畫,而半山后(停
留)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
白若樗蒲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木(天邊)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
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有的)得日或否,絳皓駁(雜)色,而皆若僂(脊背
彎曲的樣子)。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实坌袑m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
其遠古刻盡漫(模糊)失。僻不當(dāng)(對著)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平的和方形的),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裂縫),皆
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曾皙(zOngxT)、冉(r5n)有、公西華(hua)侍(shl)坐。子曰:"以(因為)吾
一日長(zhmng)乎(比)爾(你們),毋(wl)(不要)吾以(認為)也。居(閑居,平時在
家的時候)則日:‘不吾知(了解)也?!纾偃纾┗颍ㄓ腥耍┲私猓枺銈儯?,貝響
以(用,做)哉?
子路率爾(輕率急忙的樣子)而(表修飾關(guān)系)對日:“千乘(shQng)之國(有一千輛兵
車的諸侯國。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國家。乘,車輛。春秋時,一輛兵車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稱一乘。),攝(shQ)(夾,迫近)乎(在)大國之間,加(加到…上)之以(用)師旅(侵略
的軍隊),因(接著)之以饑(五谷不熟)鍵(jin)(蔬菜不熟。這里泛指荒年);由也為(治
理)之,比(bi)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詞做名詞,勇氣),且知方(道,指是非準(zhǔn)
則)也?!?/p>
夫子哂(笑)(shen)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縱橫)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為(治理)之,比及(等到)三年,
可使足民。如(至于)其禮樂,以俟(等待)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或者)會同,端(名詞作動詞,穿著禮服)
章甫(名詞作動詞,戴著帽子),愿為小相焉?!?/p>
“點,爾何如?”
鼓(名作動,彈奏)瑟希(通“稀”,稀疏),鏗(keng)爾(擬聲詞后綴),舍(sh?)
(放下)瑟而作(起),對曰:“異乎(和)三子者之撰(才能,指為政的才能)(zhuan)。”
子曰:“何傷(何妨)乎?亦各言其志也!”
日:“莫(“暮”,陰歷三月)(mu)春者,春服既(已經(jīng))成冠(guan)者(成年人,
20歲以上的人。古時,20歲行冠禮,就是成人了。)五六人,童子(少年,不到20歲的人)六
七人,浴乎(于,在)沂(yi),風(fēng)(名詞作動詞,吹風(fēng)、乘涼)乎舞零(yu),詠(唱歌)而
歸。”
夫子喟(ku〕)然(長嘆息的樣子)嘆曰:“吾與(贊同)點也?!?/p>
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詞作動詞,走在后面)。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賓語前置)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罷了)!”
曰:“夫子何哂(笑)由也?”
日:“為(治理)國以(用)禮,其言不讓(謙讓),是故(因此)哂之。唯(句首語氣詞,
無義)求則非邦也與(通“歟”)?安見(怎見得)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而非邦(國家,
這里指國家政治)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形容詞作名詞,
小事,指做小相),孰能為之大(形容詞作名詞,大事,指治國為政)?"
6.《齊桓晉文之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能夠、可以)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不得已),則手(w3n
gX行王道以統(tǒng)一天下)乎?”
日:“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號(安民,養(yǎng)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日:"可?!?/p>
日:"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屹(h6)日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到哪里去?之,往?
對日’將以釁(xln)鐘(古代新鐘鑄成,宰殺牲口,取血涂鐘行祭,叫作“釁鐘")?!踉唬骸幔ㄡ尫牛?/p>
之!吾不忍其轂鐮(hds以形容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若無罪而就(走向)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
日:‘何可廢也?以羊身(替換)之?!蛔R有諸?”
日:“有之?!?/p>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爰(吝惜,舍不得)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p>
王曰:“然,誠(的確)有百姓者。齊國雖褊(bi白n)?。íM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殿解,若無罪而就
死地故以羊易之也?!?/p>
曰:“王無異(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乎(w3(疑問代詞,
怎么、哪里)知之?王若限(痛惜,哀憐)其無罪而就死地廁牛羊何擇(區(qū)別)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p>
日:“無傷也洋(這,指以羊易牛)乃。術(shù)(仁道,行仁政的方式)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
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原廚(廚房)也?!?/p>
王說(同“悅”,高興),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Mdu6)(揣測)之?!蜃又^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內(nèi)心有所觸動的樣子)焉。此心之所以
合于王者,何也?”
日:“有復(fù)(稟報)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尊(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視力)足以察秋亳之木(鳥獸秋天所生的細毛的尖端),而不見黑新(整車的柴火)。,則王許(認可)
之乎?”
日:“否?!?/p>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偏偏、卻)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
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表示被動)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怎么、用什么)異?”
日:“挾太山以超北海潴(y⑴(告訴)人曰:‘我不能?!钦\不能也。為長者折校(按摩肢體。枝,
同“肢",肢體),語人曰:‘我不能?!遣粸橐?,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孝(敬愛)吾老,以及人之老您(愛護)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对姟?/p>
云:刑(同“型”,典范、榜樣)于寡妻(正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
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稱量),然后知輕重層(du可(丈量),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
甚。王請度之!”
“抑(表示反問,相當(dāng)于“難道”)王興甲兵,危士園危害將士),的怨(結(jié)怨)于諸侯,然后快(痛快)
于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p>
日:'‘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指美味的食物)不足于口與容郅蓑(指輕軟暖和的衣服)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指絢
麗的顏色。采洞“彩”)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p冶nbl)(君主左右受寵愛的人)不
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開辟)土地,朝秦楚,苞(統(tǒng)治)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茬(如此)所
為,求若所欲,猶緣(攀緣)木而求魚也?!?/p>
王曰:"若是其甚與?”
日:“殆(恐怕,可能)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
必有災(zāi)?!?/p>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
日:'‘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集
聚,這里指總計面積)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手(M)(同"盍”,何不)亦反其本(指仁政
王道)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
旅皆欲出于王之添(同“途”,道路),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奔走求告)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情sua(不明事理,糊涂),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聰慧),
請嘗試(試行)之。”
日:“無恒產(chǎn)(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這里指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為
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放縱)辟(不正)邪修(過度),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
而刑(處罰)之,是因民(陷害百姓。罔洞“網(wǎng)”,張網(wǎng)捕捉,比喻陷害)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
也?是故明君制(規(guī)定)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專(x認養(yǎng)活)妻子,樂歲(豐年)終身飽,的年
(荒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容易)。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
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恨(只是)救死而恐不贍(足),案(何)暇洽(講求)禮義哉?王欲行
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l)(穿)帛矣雞、豚、狗、募(zh。(豬)之畜,無失
其時(季節(jié)。這里指家禽家畜生長繁殖的時節(jié)),七十者可以食肉笑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指適宜種植、
收獲莊稼的時節(jié)),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盡序(古代的地方學(xué)校,后泛指學(xué)校)之教,申伸誡,告誡)之
以孝悌⑻(善事父母為“孝”,敬愛兄長為“悌”)之義頒(同“斑”)白者不負戴(用頭頂著物件)于
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沫之有也?!?/p>
7.《庖丁解?!非f子
庖丁為文惠君解(開剝分割)牛,手之所觸(接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名動,踩),
膝之所躅(支撐)(yl),奢(xU燃(擬聲詞,皮骨相離的聲音)向(ximng)(通“響”)然,奏刀巧
(hu。)然(擬聲詞,形容比言然更大的進刀解牛聲),莫不中(zhO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
中《經(jīng)首》之會(節(jié)奏)。
文惠君曰:“嘻(贊嘆聲),善哉!技蓋(M)(通“盍”,何,怎樣)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自然的規(guī)律)也,進(超過)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
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接觸)而不以目視,官知(視
覺)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牛生理上的天然結(jié)構(gòu)),批(擊)大郤(同“隙”,空隙),導(dǎo)(順
著)大嶷(ku^n)(空處),因(依)其固然(牛本來的生理結(jié)構(gòu)),技(同“枝”,支脈)經(jīng)(經(jīng)
脈)肯(緊縛在骨上的肉)素(qlng)(筋肉聚結(jié)處)之未嘗,而況大?I(gU)(股部的大骨)乎!良
庖歲(名狀,每年)更(換)刀,割(生割硬砍)也;族(眾,一般的)庖月(名狀,每月)更
刀,折(用刀折骨)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出)于研!l(xing)(磨
刀石)。彼節(jié)(骨節(jié))者有間(空隙),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寬綽的樣子)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出)于硼。雖然,每至于族(脛骨交錯聚結(jié)處),
吾見其難為,怵(ch6然(警懼的樣子)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擬聲詞,骨肉離
開的聲音)(hu。)然已解,如土委(堆積)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同“繕”,
修治,即揩拭)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p>
8.《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因為)其無禮于(對)晉,耳(并且)貳于楚也。晉軍(駐扎)函陵,秦軍(駐扎)
氾南。
佚之狐言于(對)鄭伯曰:“國危矣,茬(如果)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軍隊)必退?!惫珡闹?。辭
曰:“臣之(取獨)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二(通“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才,一說表修飾)求子,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然(然而)鄭亡,子亦有不利售(?。?!”
許之。
夜(在夜晚)繾面(表修飾,一說表承接)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已經(jīng))知亡矣。
若(如果)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越過別國把遠地當(dāng)成邊邑)君知其
難也,覆(何,為什么)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你們秦國的力量
相對就削弱了)若舍鄭以為(把……作為)東道豐(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之(取獨)往來,共其乏困,
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給予)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面(表并列,不譯。一說表轉(zhuǎn)折)夕設(shè)版
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么能讓它滿足呢)既東(在東方)封鄭,又欲肆(延
伸、擴張)其西封(疆界),若不闕(侵損)秦,將焉(哪里)取之?闕秦以(而)利晉,唯(希望)君圉(考慮)
之?!鼻夭\(通“悅”),與鄭人盟(訂立盟約)。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于是,就)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沒有)夫人之力不及此。宜依靠)人之力而敝(損害)之,不仁;
失其所與(結(jié)交,親附),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是)還也?!币嗳ィx開)之。
9.《鴻門宴》司馬遷
沛公軍(名作動,駐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
曰:“沛公欲王(動詞,稱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擔(dān)任)相,珍寶盡有(占有)之?!?/p>
項羽大怒,曰:“旦日(明天)饗(犒勞)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dāng)(介詞,在)是
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勸說)項羽曰:沛
公居(居住)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沒有什么)取,婦女無
所幸(指君主寵愛女子),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
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叔父)也,素(向來,一向)善(友善、交好)留侯張
良。張良是時從(跟從)沛公,項伯乃(于是,就)夜(名作狀,連夜)馳(騎著馬快
跑)之(往)沛公軍(駐軍地),私(私下)見張良,具(詳細地)告以事,欲呼張良
與俱(一起)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
亡(逃亡,逃跑)去不義,不可不語(告訴)?!绷寄巳?,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
“為之奈何(怎么辦)?”張良日:“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鯽生說我曰:‘距
(同“拒:據(jù)守)關(guān),毋內(nèi)(同“納”,接納)諸侯,秦地可盡王(動詞,稱王)也?!?/p>
故聽之?!绷荚唬毫希舷耄饬希┐笸跏孔渥阋援?dāng)(對等,比得上)項王乎?”沛
公默然,曰:“固(本來)不如也。且(那么)為之奈何?”張良日:“請(請讓我)
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背叛)項王也。”沛公曰:“君安(怎么)與項伯有故(故
交,交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來往),項伯殺人,臣活(使動,使……活命)
之。今事有急,故幸(幸虧,幸而)來告良。“沛公曰:"孰與(與……相比,誰更……)
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吾得兄(名作狀,用侍奉兄長
的禮節(jié))事(對待)之?!睆埩汲觯ㄍ把?,邀請)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
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親家,有婚姻關(guān)系的親戚),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
近,籍(造冊登記)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的原因)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
之出入(偏義復(fù)詞,進入)與非常(指意外的變故)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
(希望)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同“背”)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
蚤(同“早”)自來謝(道歉)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fù)夜去,至軍中,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攻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
擊之,不義也。不如因(趁機)善遇(對待)之?!表椡踉S諾。
沛公旦日從(使動,使……跟從,率領(lǐng)、帶領(lǐng))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日:“臣
與將軍戮力(合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料想)能先入關(guān)破秦,
得(能夠)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同“隙”,隔閡、嫌怨)?!?/p>
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一一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
增數(shù)(屢次,多次)目(名作動,遞眼色)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給……看)之者三,
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增起,出,召(召喚)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你)入前
為壽,壽畢(完),請以劍舞,因(趁機)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你們這些
人)皆且(將)為所(被)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
(沒有用來……的)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
舞,常以身翼(名作狀,像鳥張開翅膀一樣)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樣)?”良曰:“甚急!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意圖)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樱〕颊埲?,與之同命。”
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
(分開)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名作狀,向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
踞曰:“客何為者?”張良日:“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賜之卮酒?!?/p>
則與斗卮酒。噲拜謝(感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
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吃)之。項王曰:“壯士!能復(fù)飲乎?”樊
噲日:“臣死且(尚且)不避,卮酒安(怎么)足(值得)辭(推辭,拒絕)!夫秦王
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盡),刑(名作動,懲罰)人如恐不勝(盡),天下皆叛
之。懷王與諸將約日:‘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
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故意)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表示
個人意見的謙辭)為(認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yīng)(回應(yīng),回答),曰:“坐。”
樊噲從良坐。坐須臾(片刻),沛公起如(到,往)廁,因(趁機)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辭別)也,為之奈
何?”樊噲曰:“大行不顧(顧及)細謹,大禮不辭(回避)小讓(責(zé)備)。如今人方
(正)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語氣助詞,用于句末,表示反問)?”于是遂去。
乃令張良留謝(道歉)。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拿)?”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
項王,玉斗一雙,欲與(動詞,給)亞父。會(正遇上)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p>
張良曰:“謹諾?!碑?dāng)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距離)四十里。
沛公則置(放棄,丟下)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jì)信等四人持劍盾
步(名作狀,徒步)走(跑),從酈山下,道(名作動,取道)芷陽間(秘密地)行。
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超過)二十里耳。度(估計)我至軍中,公乃
入?!?/p>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承受)杯杓,不能辭。謹使臣
良奉白璧一雙,再拜(拜兩拜,古代一種較重的禮節(jié))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
大將軍足下?!表椡踉唬骸芭婀玻睦铮┰冢俊绷既眨骸奥劥笸跤幸舛竭^(責(zé)備,責(zé)
罰)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放置,放)之坐上。亞父受玉斗,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小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屬(我們這些人)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10.《諫逐客書》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私下里)以為過矣。昔(從前)繆(mU)公求士,西取由
余于戎(r6ng),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的n)叔于宋,來(招致、招攬)丕(pi)
豹、公孫支于晉。(句式:狀語后置句)此五子者,不產(chǎn)(生,出生)于秦,(句式:
判斷句)而繆公用之,并(兼并,吞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fēng)
易(改變)俗,民以(因此)殷盛(殷實,富裕),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
獲楚、魏之師(軍隊),舉(攻克,占領(lǐng))地千里,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拔
三川之地,西(名詞作狀語,向西)并巴、蜀,北(名詞作狀語,向北)收上郡,南
(名詞作狀語,向南)取漢中,包(并吞、囊括)九夷,制鄢、郢(yTng),東(名
詞作狀語,向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yu)之壤,遂散(使動用法,使……分散,
拆散)六國之從(同“縱”,合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i)(延續(xù))到今(現(xiàn)
在)。昭王得范雎(2),廢穰(rang)侯,逐華陽,強(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增強)
公室,杜(堵塞、封閉)私門,蠶(名詞作狀語,像蠶吃桑葉一樣逐漸地)食(吞食,
侵占)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依靠)客之功。(句式:判斷句)由此
觀之,客何負于秦哉?。ň涫剑嘿e語前置句)向使(假使)四君卻(使動用法,使……
退)客而不內(nèi)(同“納”,接納),疏(疏遠)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zé)o
強大之名也。(句式:判斷句)
今陛下致(求得,收羅)昆山之玉,有(占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佩
帶)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陳設(shè))靈量(tu6)之鼓。此數(shù)
寶者,秦不生一焉,(句式:判斷句)而陛下說(同“悅”,喜悅,喜愛)之,何也?
必秦國之所(“所”與其后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可譯為“……的”)生然后可,則
是(這些)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關(guān)6、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歌
齷(jueti)不實(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充實)外廄(jiu),江南金錫不為用,西
蜀丹青不為采(名詞活用作動詞,用色彩裝飾)。(句式:被動句)所以(用來?…-
的)飾后宮、充下陳(古代殿堂下放置禮品、站列婢妾的地方)、娛(使動用法,使……
愉快)心意、說(使動用法,使……愉快)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
傅(附著、加上)磯之珥、阿縮(gao)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
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夫(發(fā)語詞,用于句首,提示下文或表判斷)擊甕叩缶(f6u),
彈箏搏(擊打、拍打)髀(b〕),而歌呼嗚嗚快(使動用法,使……快樂)耳者,真
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句
式:判斷句)今棄擊甕叩缶而就(接近,這里指選?。多崱贰缎l(wèi)》,退彈箏而取《昭》
《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dāng)前,適觀而已矣。今?。ㄈ斡茫┤藙t不然(這樣),不
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離開),為客者逐。然(這樣)則是所重者在乎(介
詞,相當(dāng)于“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句式:判斷句)此非所
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句式:判斷句)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即“以是”,可譯為“因此”
“所以")太山不讓(辭讓,拒絕)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同“釋”,舍棄)
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推辭,拒絕)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zé)o四方,民
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的原因)無敵也。今乃(反
而)棄黔首(指平民、老百姓)以(連詞,表目的)資(資助,供給)敵國,卻賓客
以業(yè)(名詞使動用法,使成就霸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連詞,表承接)不敢西
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同“借”)寇兵而赍(iT)(送給、付與)盜糧”者
也。(句式:判斷句)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名詞活用作動詞,當(dāng)做寶物)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
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增益,增多)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
無危,不可得也。(句式:判斷句)
11.《與妻書》林覺民
意映卿卿(舊時夫妻間的愛稱)跡(如同見面),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
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完成)書
(寫)而欲(想要)M(放下筆),又恐汝不察(了解)吾裹(內(nèi)心),謂(說)吾忍舍汝而
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所以)遂(就)忍悲(悲痛)為汝言之。
吾至(極)愛汝,即此(就是這)愛汝一念(意念),使吾勇于就死(赴死)也。吾包(自
從)遇汝以來,常愿(希望)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結(jié)為夫婦);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
快(使愉快)意,幾家能轂(能夠)?司馬春衫(極度悲傷),吾不能學(xué)太上(圣人)±(取消
句子獨立性)忘情(不為情感所動)也。語云(古語說):仁春(仁愛的人)"老(尊敬)B(自
己的)老(老人),以及(推及)A(別人的)之老;◎(愛護)吾幼(兒女),以及人之幼”。
吾充(擴充)吾愛汝之心(心情),助(幫助)天下人愛其(他們)所愛,所以敢(敢于)先汝而
死,不顧(顧念)汝也。汝依(體諒)吾此心,于啼泣俠泣)之余亦他)以天下人為(作
為)念(思念),當(dāng)(應(yīng)該)亦樂(以……為樂)犧牲吾身(我的一生)與汝身之福利,為(替)
天下人謀(謀求)永(永久)福也。汝其勿(不要)悲(悲傷)!
汝憶否(你還記得嗎)?四五年前某夕(晚上),吾嘗(曾經(jīng))語曰:“與使(與其)吾先死也,
無寧(不如)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后經(jīng)吾婉(委婉地)解(解釋),雖不謂吾言為是(對
的),面(卻)亦無詞相答。吾之意蓋(大概)謂以(憑借)汝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昌地域文化在“洪城食肆”特色美食品牌形象設(shè)計中的運用研究
- 國際中文教育線上機構(gòu)的教師主體需求探究
- 2025年度社區(qū)商業(yè)街廣告合作推廣合同
- SiC基復(fù)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疾病免責(zé)醫(yī)療責(zé)任約定
- 2025年度企業(yè)園區(qū)車位租賃及智能停車管理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藥店店員藥品銷售業(yè)績考核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購車合同電子版查詢與車輛年檢服務(wù)協(xié)議
- 2025年度企業(yè)間資金代持互保協(xié)議
- 2025年度家庭旅游規(guī)劃雇傭保姆合同
- 2024版?zhèn)€人私有房屋購買合同
- 2024爆炸物運輸安全保障協(xié)議版B版
- 2025年度軍人軍事秘密保護保密協(xié)議與信息安全風(fēng)險評估合同3篇
- 《食品與食品》課件
- 讀書分享會《白夜行》
- 光伏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
- DB4101-T 121-2024 類家庭社會工作服務(wù)規(guī)范
- 化學(xué)纖維的鑒別與測試方法考核試卷
- 2024-2025學(xué)年全國中學(xué)生天文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 作品著作權(quán)獨家授權(quán)協(xié)議(部分授權(quán))
- 取水泵站施工組織設(shè)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