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老子》四章同步練習_第1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老子》四章同步練習_第2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老子》四章同步練習_第3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老子》四章同步練習_第4頁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老子》四章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子〉四章》同步練

課文挖空練習+重點知識+情景默寫

挎空練習學生版

《老子》四章

三十輻共一轂(gCi)(),當其無(),有車之用。蜒(shan)埴(2^)

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6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

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句式:)其在道也,曰余食贅(zhui)()行(),

物()或惡(wO)()之,故有道者不處。(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句式:)。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句式:)。

知足()者富,強(qia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

者壽。(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we

i)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句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層之

臺,起于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句式:)。為者敗之,執(zhí)()

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jT)

()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

十四章)

挎空練習教師版

《老子》四章

三十輻共一轂(gCi)(車輪的中心部位,周圍與輻條的一端相接,中間的圓孔用

來插車軸),當其無(指車轂的中空處),有車之用。蜒(shan揉和)埴(zh傣占土)

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6u)(門窗)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

企(踮起腳)者不立,跨(跨大步)者不行,自見(xian顯露)者不明,自是者

不彰,自伐(夸耀)者無功,自矜(夸耀)者不長。(句式:賓語前置句)其在道也,

日余食贅(zhui贅瘤)行(同"形"),物(人們)或惡(wCi厭惡)之,故有道者不

處。(第二十四章)

知人(能認識到別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者智,自知者明(句式:賓語前置句)。勝

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剛強,果決)(句式:賓語前置句)。(句式:判斷句,”……

者……"表判斷)知足(安于自得,心生滿足)者富,強(q匕ng)行(勤勉而行)者

有志。不失其所(立身行事的基礎)者久,死而不亡(朽壞,消亡)者壽。(第三十

三章)

其安易持(持守),其未兆(名詞活用為動詞,顯露跡象)易謀(謀劃,解決),

其脆易泮(同"判",分離),其微易散。為(wd)之于未有(未發(fā)生,未形成),

治之于未亂。(句式:狀語后置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未(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

微的事物);九層之臺,起于累(回同"票",土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句

式:狀語后置句)為者敗之,執(zhí)(把持)者失之。是以(因此)圣人無為(順應自然,

不求有所作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ji接近)成而敗之。慎

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動詞活用為名詞,想要的東西),不貴(動詞

意動用法,把……當做珍貴的、珍視)難得之貨,學不學(動詞活用為名詞,所學的

事物),復(彌補、補救)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本來的狀態(tài))而不敢為(干

預)。(第六十四章)

重點歸納

【內容思想概述】

本文所選的篇章,集中體現了老子關于社會人生、修身治國的思想。第十一章,

通過列舉生活中的事物,指出"有"和"無"相互依存的關系,突出"無"的重要作用;

其余三章闡明人應摒棄多余無用的行為,應"自知""自勝""知足""強行",人做事應

慎終如始等內容。

【文章思路結構】

辯證分析"有"和"無”的關系。不應"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應該"知

人"和"自知"、"勝人"和"自勝",正確認識自己闡明大小、高低、遠近等的關系,

告訴人們要始終保持謹慎,依照自然規(guī)律,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yè)。

一、通假字

Q)日余食贅行行,同"形",形貌

(2)其脆易泮泮,同"判",分離

(3)起于累土累,同"真’,土筐

二、古今異義

企者不立古義:踮起腳看今義:企圖

跨者不行古義:不能遠行今義:不允許,不能夠

強行者有志古義: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今義:強制進行

自矜者不長古義彳導到尊重今義:長官、領導

三、詞類活用

1.形容詞作動詞

Q)自見者不明明,形容詞作動詞,明察

(2)自是者不彰彰,形容詞作動詞,彰顯

(3)物或惡之惡,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厭惡

(4)不貴難得之貨貴,形容詞作動詞,崇尚

2.名詞作動詞自伐者無功功,名詞作動詞,建立功勛

3.動詞使動用法常于幾成而敗之敗,使動用法,使……失敗

4.動詞作名詞是以圣人欲不欲欲,形容詞作名詞,想要的東西

四、一詞多義

1.以

蜒埴以為器以,介詞,用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以,介詞,表目的

2.而

死而不亡者壽而,表轉折,卻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而,連詞,表遞進

3.之

有車之用之,結構助詞,的

為之于未有之,代詞,事情

民之從事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伐

自伐者無功動詞,夸耀

此五霸之伐名詞,功績

十年春,齊師伐我動詞,討伐

5.足

知足者富名詞,滿足

始于足下名詞,腳

五、特殊句式

1.賓語前置

自見者不明(見自)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是自)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伐自)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矜自)者不長

自知者明(知自)者明

自勝者強(勝自)者強

2.狀語后置

為之于未有(于未有)為之

治之于未亂(于未亂)治之

生于毫末(于毫末)生

起于累土(于累土)起

始于足下(于足下)始

3.省略句

蜒埴以為器蜒埴以(之)為器

鑿戶牖以為室鑿戶牖以(之)為室

六、文化常識

1.【無為】中國先秦時期道家思想術語。"無為”的態(tài)度用于政治的政策方針,政

府無為,百姓自治。無為、不爭,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指君主不與民爭。

2.【圣人】①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②專指孔子;③君主時代對帝王的尊稱。

文中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情景默寫

【練習檢測】

1.《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關于器皿的功用的看法是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用","來比喻急躁

冒進,自我炫耀,反而達不到自己的目的。

3.《老子四章》中勸誡人不要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的兩句是:

",。"4.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時風光,難以維持。《老

子》中的","正好說明這個道理。

5.了解別人很重要,認識自己更難能可貴,在《老子》四章中表達這一意思的句

工日〃??

JAt/o

6.《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富"與"志"的

含義是:"富"即富有,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質的需求不高,也能

相對富足;"志"即志向,志向只限于思想意識,不是"有志",只有將

志向付諸實踐,并堅定不移,竭力實行,才是"有志"。

7.在《老子》第三十三章中關于有志和長久的精彩論述是:

",o"8.《老子》第三十三章

中,","兩句表明人的肉體生命是短暫的,但人的精神可

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長壽。

9.我們常說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綢繆,在《老子四章》里也表達了

同樣的意思的句子是","。

10.《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樹為喻,指出強大的事物都是從微小開始

萌發(fā)的兩句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1.老子在闡釋治國之道時,連舉三個現象說明事物是不斷積累和發(fā)

展的,其中以建筑為例進行闡釋的句子是","。

1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論述積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勸學》中說

",",《老子》中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3.有

所作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超過了必要的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