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9講烴的燃燒規(guī)律及其應用(含答案)-2024年高中化學同步精品講義(選擇性必修三)第09課烴的燃燒規(guī)律及其應用1.掌握烴的燃燒規(guī)律。2.學會應用燃燒規(guī)律解決問題。一、烴類燃燒通式二、常見規(guī)律1、烴完全燃燒時耗氧量規(guī)律(1)烴的質量一定時:①烴類物質(CxHy)完全燃燒的耗氧量與x/y成;②燃燒時耗氧量相同,則兩者的關系為:⑴或⑵。(2)烴的物質的量一定時:根據(jù)分子中碳、氫原子個數(shù)越,耗氧量越直接比較;若碳、氫原子數(shù)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則可以按個碳原子與個氫原子的耗氧量相當轉換成或原子個數(shù)相同后再進行比較即可。2、烴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及H2O量規(guī)律(1)將CxHy轉換為CHy/x,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時y/x值越大,生成水的量越多,而產(chǎn)生的CO2量越少。y/x相同,耗氧量,生成H2O及CO2的量。(2)烴的物質的量一定時,完全燃燒時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質的量一定,則有機物中碳原子或氫原子的個數(shù)一定;若混合物總物質的量一定,不論按何種比例混合,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保持不變,則混合物中各組分中碳或氫原子的個數(shù)。(3)烴的質量一定時,完全燃燒時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質的量一定,則烴中含碳或氫的一定;若混合物總質量一定,不論按何種比例混合,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則混合物中各組分含碳或氫的質量分數(shù)。(4)一定量的烴完全燃燒,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質的量的情況,則CxHy;(5)烴完全燃燒時,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a:b,則該有機物中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3、烴完全燃燒前后氣體體積的變化規(guī)律(1)氣態(tài)烴(CxHy)在100℃及其以上溫度完全燃燒時氣體體積變化規(guī)律與氫原子個數(shù)有關①若y=4,燃燒前后體積不變,△V=②若y>4,燃燒前后體積增大,△V=③若y<4,燃燒前后體積減少,△V=(2)氣態(tài)烴(CxHy)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常溫常壓時氣體體積的變化,燃燒前后體積減少,△V=(3)液態(tài)烴的燃燒,如果燃燒后水為液態(tài),則燃燒前后氣體體積的變化為:△V=?問題一根據(jù)烴的燃燒通式確定分子式【典例1】10mL某氣態(tài)烴在80mL氧氣中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原來狀況(1.01×105Pa,250C)時,測得氣體體積為70mL,則此烴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C3H4B.C2H4C.CH4D.C2H6【變式1-1】某氣態(tài)烴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2,在氧氣中充分燃燒1.16g這種烴,并將所得產(chǎn)物通過裝有無水氯化鈣的干燥管和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當稱量這兩個干燥管的質量時,它們依次增重1.8g和3.52g。這種烴的化學式是()A.C2H6B.C4H10C.C5H10D.C5H12【變式1-2】充分燃燒0.1mol氣態(tài)烴A,在標準狀況下生成6.72LCO2和5.4gH2O,則烴A是A.C4H6 B.C3H6 C.C2H6 D.C2H2?問題二烴的耗氧量【典例2】質量相等的下列有機物充分燃燒耗氧量最大的是A. B. C. D.【變式2-1】下列關于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等質量的不同烷烴完全燃燒,甲烷的耗氧量最大B.在105℃的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1mol乙烯在4mol氧氣中充分燃燒,燃燒前后壓強不變C.等質量的丙烯和C6H12完全燃燒時,耗氧量相同D.某有機物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則該有機物一定是烴【變式2-2】下列烴①CH4,②C4H8,③C7H8,④C6H12分別完全燃燒,耗氧量分析不正確的是A.等物質的量時耗氧量最多的是① B.等物質的量時③和④的耗氧量相等C.等質量時耗氧量最大的是① D.等質量時②和④的耗氧量相等?問題三根據(jù)烴的燃燒規(guī)律確定混合烴的成分【典例3】有amL三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與足量的氧氣混合點燃爆炸后,恢復到原來狀況(常溫常壓),體積共縮小2amL,則這三種烴不可能是()A.CH4、C2H4、C3H4B.C2H4、C3H8、C2H6C.C2H2、C2H4、C3H6D.C2H2、C2H6、C3H8【變式3-1】有兩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已知:它們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均小于5;1體積該混合氣體完全燃燒后,可得到3.6體積二氧化碳和3體積水蒸氣(氣體體積均在同溫同壓下測定)。(1)混合物中兩種烴的類別可能是________。A.烷,烯B.烯,烯C.烯,炔D.炔,炔(2)通過計算確定這兩種烴的分子式以及它們在混合物中的體積比?!咀兪?-2】在標準狀況下,兩種常見氣態(tài)烴5.6L充分燃燒,生成10.08LCO2(標準狀況)和5.4g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混合烴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24 B.兩者分別是CH4和C2H6,體積比為1:1C.兩者分別是CH4和C2H2,體積比為1:4 D.肯定沒有甲烷1.兩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氣共1mol,在空氣中燃燒得到1.5molCO2和2molH2O。關于該混合氣的說法合理的是A.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 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C.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 D.一定含甲烷,但不含乙烯2.一定質量某烴在足量下充分燃燒,得到8.8gCO2和3.6gH2O,則該烴的分子式不可能為A. B. C. D.3.在標準狀況下,等體積的下列各烴,分別在足量O2中燃燒,消耗O2最多的是(
)A.C4H10 B.CH4 C.C2H6 D.C3H84.1mol某烴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需要消耗氧氣179.2L(標準狀況下)。它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反應能生成三種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該烴的結構簡式是A. B.C. D.5.標準狀況下,兩種氣態(tài)烴混合氣,充分燃燒后生成,水為,則這兩種烴不可能的組合是A.、同條件下體積比為B.、同條件下體積比為C.、同條件下質量比為D.、質量比為6.某烴A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等物質的量的B和C兩種物質。(1)16.8g烴A充分燃燒時消耗標準狀況下的氧氣L。(2)根據(jù)題目已知條件能否(填“能”或“不能”)確定烴A的化學式和結構式。(3)若烴A的化學式為且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則烴A的結構簡式為。(4)若烴A的化學式為且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劑作用下與加成,其加成產(chǎn)物經(jīng)(填儀器名稱)測定分子中含有4個甲基,烴A可能具有的結構簡式為、、。(5)若烴A的化學式為,則比A少2個的烴有種同分異構體,其中能和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2-甲基丙烷的烯烴的名稱是。1.150℃、1.0×105Pa時,aL乙炔,aL甲烷和aL丙烯的混合氣體與過量的bLO2混合,點燃使這兩種烴充分燃燒后,再恢復到原狀況,此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A.10aL B.(3a+b)L C.(b-a)L D.無法計算2.25℃和101kPa時,甲烷、丙炔()和丙烯組成的混合烴10mL與50m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后,除去水蒸氣,恢復到原來的溫度和壓強,氣體總體積為37.5mL,原混合烴中丙烯的體積分數(shù)為A.50% B.25% C.75% D.12.5%3.兩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共0.1mol,充分燃燒后得3.584L(標準狀況下)CO2和3.6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可能有乙烷 D.無法計算4.在105℃、1個大氣壓時,取兩種氣態(tài)烴1L與9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所得氣體體積仍是10L。有下列組合的混合烴:①C2H4和C3H4
②CH4和C2H6
③CH4和C3H4
④C2H2和C3H6,其中可能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④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某有機物燃燒只生成和,且二者物質的量相等,則此有機物的組成為B.—定壓強下,氣態(tài)烴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過濃硫酸后氣體體積為,則生成的水蒸氣的體積為C.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消耗越多,烴中含氫量越高D.某氣態(tài)烴與足量恰好完全反應,如果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溫度大于100℃),則;若體積減小,則6.回答下列問題:(1)烷烴分子可看成由-CH3、-CH2-、和等結構組成的。如果某鏈狀烷烴分子中同時存在這4種基團,所含碳原子數(shù)又最少,這種烴分子應含個碳原子,其結構簡式可能為。(2)請寫出烷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Ⅱ.有①甲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4種烷烴,試回答下列各題(填序號);(3)相同狀況下,等體積的上述氣態(tài)烴充分燃燒,消耗的量最多的。(4)等質量的上述氣態(tài)烴,在充分燃燒時,消耗的量最多的是。(5)10mL某氣態(tài)烴在中充分燃燒,得到液態(tài)水,以及體積為35mL的混合氣體(所有氣體體積均在同溫、同壓下測定)。該氣態(tài)烴是。第09課烴的燃燒規(guī)律及其應用1.掌握烴的燃燒規(guī)律。2.學會應用燃燒規(guī)律解決問題。一、烴類燃燒通式CxHy+(x+)O2xCO2+H2O二、常見規(guī)律1、烴完全燃燒時耗氧量規(guī)律(1)烴的質量一定時:①烴類物質(CxHy)完全燃燒的耗氧量與x/y成正比;②燃燒時耗氧量相同,則兩者的關系為:⑴同分異構體或⑵最簡式相同。(2)烴的物質的量一定時:根據(jù)分子中碳、氫原子個數(shù)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較;若碳、氫原子數(shù)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則可以按1個碳原子與4個氫原子的耗氧量相當轉換成碳或氫原子個數(shù)相同后再進行比較即可。2、烴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及H2O量規(guī)律(1)將CxHy轉換為CHy/x,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時y/x值越大,生成水的量越多,而產(chǎn)生的CO2量越少。y/x相同,耗氧量,生成H2O及CO2的量相同。(2)烴的物質的量一定時,完全燃燒時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質的量一定,則有機物中碳原子或氫原子的個數(shù)一定;若混合物總物質的量一定,不論按何種比例混合,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保持不變,則混合物中各組分中碳或氫原子的個數(shù)相同。(3)烴的質量一定時,完全燃燒時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質的量一定,則烴中含碳或氫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若混合物總質量一定,不論按何種比例混合,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則混合物中各組分含碳或氫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4)一定量的烴完全燃燒,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物質的量的情況,則CxHyy/4>0;(5)烴完全燃燒時,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a:b,則該有機物中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a:2b。3、烴完全燃燒前后氣體體積的變化規(guī)律(1)氣態(tài)烴(CxHy)在100℃及其以上溫度完全燃燒時氣體體積變化規(guī)律與氫原子個數(shù)有關①若y=4,燃燒前后體積不變,△V=0②若y>4,燃燒前后體積增大,△V=y/4-1③若y<4,燃燒前后體積減少,△V=1-y/4(2)氣態(tài)烴(CxHy)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常溫常壓時氣體體積的變化,燃燒前后體積減少,△V=1+y/4(3)液態(tài)烴的燃燒,如果燃燒后水為液態(tài),則燃燒前后氣體體積的變化為:△V=y/4?問題一根據(jù)烴的燃燒通式確定分子式【典例1】10mL某氣態(tài)烴在80mL氧氣中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原來狀況(1.01×105Pa,250C)時,測得氣體體積為70mL,則此烴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C3H4B.C2H4C.CH4D.C2H6【答案】D【解析】原混和氣體總體積為90mL,反應后為70mL,體積減少了20mL。剩余氣體應該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過量的氧氣,可以利用差量法進行有關計算。CxHy+(x+)O2→xCO2+H2O氣體體積減少1
x+
x
1+
10
2010×(1+)=20,求得y=4,所以該烴的分子式可能為C3H4、C2H4或CH4。【解題必備】根據(jù)烴的燃燒通式CxHy+(x+eq\f(y,4))O2eq\o(→,\s\up7(點燃))xCO2+eq\f(y,2)H2O,可知:(1)當溫度低于100℃時,氣態(tài)烴燃燒前后氣體總體積變化為(eq\f(y,4)+1)。(2)當溫度在100℃以上時,氣態(tài)烴燃燒前后氣體總體積變化為(eq\f(y,4)-1)。①若充分燃燒后,總體積不變,則eq\f(y,4)-1=0?y=4所以此烴的分子式可能為CH4、C2H4、C3H4。②若充分燃燒后,總物質的量減少,則eq\f(y,4)-1<0?y<4則此烴只能是C2H2。③若充分燃燒后,總物質的量增加,則eq\f(y,4)-1>0?y>4所有氫原子數(shù)大于4的烴均有可能?!咀兪?-1】某氣態(tài)烴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2,在氧氣中充分燃燒1.16g這種烴,并將所得產(chǎn)物通過裝有無水氯化鈣的干燥管和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當稱量這兩個干燥管的質量時,它們依次增重1.8g和3.52g。這種烴的化學式是()A.C2H6B.C4H10C.C5H10D.C5H12【答案】B【解析】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9×2=58設烴的化學式為CxHy,據(jù):CxHy+(x+eq\f(y,4))O2eq\o(→,\s\up7(點燃))xCO2+eq\f(y,2)H2O5844x9y1.16g3.52g1.8geq\f(58,1.16g)=eq\f(44x,3.52g),x=4,eq\f(58,1.16g)=eq\f(9y,1.8g),y=10該烴化學式為C4H10?!咀兪?-2】充分燃燒0.1mol氣態(tài)烴A,在標準狀況下生成6.72LCO2和5.4gH2O,則烴A是A.C4H6 B.C3H6 C.C2H6 D.C2H2【答案】B【解析】標準狀況下生成6.72LCO2的物質的量=,5.4gH2O的物質的量為,根據(jù)元素守恒,故烴A分子中碳原子個數(shù)=,氫原子個數(shù)=,故烴A的分子式為C3H6,故B正確。故選B。?問題二烴的耗氧量【典例2】質量相等的下列有機物充分燃燒耗氧量最大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令烴的分子式為CxHy,等質量時,判斷烴的耗氧量,需要將CxHy轉化成,越大,耗氧量越多,四個選項中分別為3、1.5、1、4,因此等質量的這些有機物充分燃燒耗氧量最大的是CH4,選項D正確;答案為D?!窘忸}必備】(1)烴的質量一定時:①烴類物質(CxHy)完全燃燒的耗氧量與x/y成正比;②燃燒時耗氧量相同,則兩者的關系為:⑴同分異構體或⑵最簡式相同。(2)烴的物質的量一定時:根據(jù)分子中碳、氫原子個數(shù)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較;若碳、氫原子數(shù)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則可以按1個碳原子與4個氫原子的耗氧量相當轉換成碳或氫原子個數(shù)相同后再進行比較即可?!咀兪?-1】下列關于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等質量的不同烷烴完全燃燒,甲烷的耗氧量最大B.在105℃的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1mol乙烯在4mol氧氣中充分燃燒,燃燒前后壓強不變C.等質量的丙烯和C6H12完全燃燒時,耗氧量相同D.某有機物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則該有機物一定是烴【答案】D【解析】A.H含量越高,耗氧量越大。甲烷的含氫量是烷烴中最高,所以質量相同時,甲烷所在的那一份里H最多,耗氧最多,A正確;B.乙烯與氧氣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為在105℃,故水的狀態(tài)為水蒸氣,則反應前后壓強不變,B正確;C.乙烯、丙烯的最簡式都為CH2,則等質量的乙烯和丙烯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C正確;D.某有機物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守恒,則有機物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錯誤;故答案為:D?!咀兪?-2】下列烴①CH4,②C4H8,③C7H8,④C6H12分別完全燃燒,耗氧量分析不正確的是A.等物質的量時耗氧量最多的是① B.等物質的量時③和④的耗氧量相等C.等質量時耗氧量最大的是① D.等質量時②和④的耗氧量相等【答案】A【解析】等物質的量烴,(x+y/4)越大,消耗氧氣越多:①CH4,(x+y/4)=2,②C4H8,(x+y/4)=4+2=6,③C7H8,(x+y/4)=7+2=9,④C6H12,(x+y/4)=6+3=9。A.由以上分析可知,等物質的量時耗氧量最少的是①,最多的是③和④,故A錯誤;B.由C~CO2可知12gC消耗32g氧氣,由2H~H2O可知2g氫消耗16g氧氣,故12gH消耗96g氧氣,則相同質量的烴,H元素質量分數(shù)越大消耗氧氣越多,而H原子與C原子數(shù)之比越大,H元素質量分數(shù)就越大,也就是消耗氧氣就越多。①CH4,H原子與C原子數(shù)之比=4,②C4H8,H原子與C原子數(shù)之比=2,③C7H8,H原子與C原子數(shù)之比=8/7,④C6H12,H原子與C原子數(shù)之比=2,則等物質的量時③和④的耗氧量相等,故B正確;C.由上分析可知,等質量時耗氧量最大的是①,故C正確;D.等質量時②和④的耗氧量相等,故D正確;故選A。?問題三根據(jù)烴的燃燒規(guī)律確定混合烴的成分【典例3】有amL三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與足量的氧氣混合點燃爆炸后,恢復到原來狀況(常溫常壓),體積共縮小2amL,則這三種烴不可能是()A.CH4、C2H4、C3H4B.C2H4、C3H8、C2H6C.C2H2、C2H4、C3H6D.C2H2、C2H6、C3H8【答案】B【解析】設混合烴的平均分子式為CxHy,則CxHy+(x+eq\f(y,4))O2→xCO2+eq\f(y,2)H2OΔV1x+eq\f(y,4)x1+eq\f(y,4)amL2amL所以1+eq\f(y,4)=2,y=4則滿足要求的三種烴的平均H原子數(shù)為4,故不可能的是B?!窘忸}必備】1.烴類燃燒通式:CxHy+(x+)O2xCO2+H2O2.烴類燃燒規(guī)律判斷的內(nèi)容規(guī)律特例等體積的烴完全燃燒耗氧量多少的判斷烴分子式為CxHy時,(x+y/4)值越小,耗氧越少等體積的烴完全燃燒,CH4耗氧量最少等質量的烴完全燃燒耗氧量多少的判斷烴分子內(nèi)含碳量越高(即CHy/x中y/x值?。难踉缴俚荣|量的烴完全燃燒,CH4耗氧量最多溫度不變(高于100℃),氣態(tài)烴完全燃燒,反應前后密閉容器內(nèi)壓強大小的判斷組成為CxHy的烴,當y<4時,反應后壓強減??;當y=4時,反應后壓強不變;y>4時,反應后壓強增大乙炔燃燒后,密閉容器內(nèi)的壓強減小【變式3-1】有兩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已知:它們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均小于5;1體積該混合氣體完全燃燒后,可得到3.6體積二氧化碳和3體積水蒸氣(氣體體積均在同溫同壓下測定)。(1)混合物中兩種烴的類別可能是________。A.烷,烯B.烯,烯C.烯,炔D.炔,炔(2)通過計算確定這兩種烴的分子式以及它們在混合物中的體積比?!敬鸢浮?1)C(2)C3H6和C4H6,V(C3H6)∶V(C4H6)=2∶3【解析】(1)因兩種烴都能使溴水褪色,則不會有烷烴,排除A;若都是烯烴,則燃燒后生成等體積的CO2和水蒸氣,不合題意,排除B;若都是炔烴,則燃燒后生成的3.6體積的CO2時,同時會生成2.6體積的水蒸氣,小于題中所給水蒸氣的體積,故也不合題意,排除D,故混合物由烯烴和炔烴組成;(2)容易求出混合烴的平均分子式為C3.6H6,則烯烴的碳原子數(shù)應小于3.6,為C3H6,炔烴的碳原子數(shù)應大于3.6,為C4H6,再用十字交叉法求出混合物中兩者的體積比。即V(C3H6)∶V(C4H6)=2∶3?!咀兪?-2】在標準狀況下,兩種常見氣態(tài)烴5.6L充分燃燒,生成10.08LCO2(標準狀況)和5.4g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混合烴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24 B.兩者分別是CH4和C2H6,體積比為1:1C.兩者分別是CH4和C2H2,體積比為1:4 D.肯定沒有甲烷【答案】C【分析】標況下,5.6L氣態(tài)烴的物質的量為0.25mol,10.08LCO2的物質的量為0.45mol,5.4g水的物質的量為0.3mol,所以該混合烴的平均分子式為C1.8H2.4。根據(jù)加權平均的原則以及平均分子式中氫原子的個數(shù)為2.4可推知氣態(tài)烴中一定含有C2H2,再結合平均分子式中碳原子的個數(shù)為1.8知另一組成是CH4?!窘馕觥緼.相對密度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所以混合烴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故A錯誤;B.CH4和C2H61:1混合時的平均分子式為C1.5H5,故B錯誤;C.CH4和C2H21:4混合時,碳原子的平均個數(shù)為,氫原子的平均個數(shù)為,故C正確;D.由于平均分子式中碳原子的個數(shù)介于1和2之間,因此一定含有甲烷,D錯誤;故選C。1.兩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氣共1mol,在空氣中燃燒得到1.5molCO2和2molH2O。關于該混合氣的說法合理的是A.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 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C.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 D.一定含甲烷,但不含乙烯【答案】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推斷。兩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氣體共1mol,在空氣中燃燒得到1.5molCO2和2molH2O,則烴分子個數(shù)、碳原子和氫原子個數(shù)之比=1mol:1.5mol:4mol=1:1.5:4,則烴的平均分子式為:C
1.5H4,利用平均分子式法確定混合物成分?!窘馕觥績煞N氣態(tài)烴的混合氣共1mol,在空氣中燃燒得到1.5molCO2和2molH2O,則烴分子個數(shù)、碳原子和氫原子個數(shù)之比=1mol:1.5mol:4mol=1:1.5:4,則烴的平均分子式為:C
1.5H4,則兩種烴分子中一個碳原子數(shù)大于1.5,一個小于1.5;一個氫原子數(shù)大于4一個小于4或者兩個烴分子中氫原子個數(shù)都是4,烴分子中碳原子個數(shù)小于1的是甲烷,所以一定含有甲烷,故選A。2.一定質量某烴在足量下充分燃燒,得到8.8gCO2和3.6gH2O,則該烴的分子式不可能為A. B. C. D.【答案】B【解析】8.8gCO2的物質的量為==0.2mol,3.6gH2O的物質的量為=,n(C):n(H)=0.2mol:(0.2mol×2)=1:2,C3H8不滿足碳與氫的原子個數(shù)比1:2,符合題意;故選B。3.在標準狀況下,等體積的下列各烴,分別在足量O2中燃燒,消耗O2最多的是(
)A.C4H10 B.CH4 C.C2H6 D.C3H8【答案】A【解析】同環(huán)境下,烴的物質的量相等,反應方程式為,完全燃燒耗氧量取決于值,該值越大,耗氧量越多;C4H10的值為6.5;CH4的值為2,C2H6的值為3.5,C3H8的值為5。綜上分析,耗氧量最多的為C4H10,故選A。4.1mol某烴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需要消耗氧氣179.2L(標準狀況下)。它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反應能生成三種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該烴的結構簡式是A. B.C. D.【答案】B【解析】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反應能生成三種不同的一氯取代物,那么就有3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H,1mol該烴燃燒需氧氣179.2L(標準狀況)即=8mol;A.分子式是C6H14,耗氧量為6+3.5=9.5mol,故A不符合;B.分子式是C5H12,耗氧量為5+3=8mol,分子式中含有3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H,故B符合題意;C.分子式是C5H12,耗氧量為5+3=8mol,分子式中含有4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H,故C不符合;D.分子式是C8H10,耗氧量為8+2.5=10.5mol,故D不符合。答案選B。5.標準狀況下,兩種氣態(tài)烴混合氣,充分燃燒后生成,水為,則這兩種烴不可能的組合是A.、同條件下體積比為B.、同條件下體積比為C.、同條件下質量比為D.、質量比為【答案】C【分析】根據(jù)題中信息:混合烴的物質的量為1mol,含碳原子的物質的量為2.5mol,含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4mol。【解析】A.、同條件下體積比為1:3,即物質的量分別為,含碳原子的物質的量為,含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可能為A組合,A不符合題意;B.、同條件下體積比為1:1,即物質的量分別為:,含碳原子的物質的量為,含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可能為B組合,B不符合題意;C.、同條件下質量比為2:5,即物質的量之比為,物質的量分別為:,含碳原子的物質的量為,不可能為C組合,C符合題意;D.、質量比為21:13,即物質的量之比為,物質的量分別為:,含碳原子的物質的量為,含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可能為D組合,D不符合題意;故選C。6.某烴A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等物質的量的B和C兩種物質。(1)16.8g烴A充分燃燒時消耗標準狀況下的氧氣L。(2)根據(jù)題目已知條件能否(填“能”或“不能”)確定烴A的化學式和結構式。(3)若烴A的化學式為且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則烴A的結構簡式為。(4)若烴A的化學式為且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劑作用下與加成,其加成產(chǎn)物經(jīng)(填儀器名稱)測定分子中含有4個甲基,烴A可能具有的結構簡式為、、。(5)若烴A的化學式為,則比A少2個的烴有種同分異構體,其中能和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2-甲基丙烷的烯烴的名稱是?!敬鸢浮?1)40.32(2)不能(3)(4)紅外光譜儀(5)52-甲基丙烯【分析】烴含有碳、氫兩種元素,烴A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等物質的量的B和C兩種物質,顯然B和C分別為二氧化碳和水,即烴A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等物質的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則烴A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比為1:2,最簡式為CH2,相對分子質量未知,不能確定分子式?!窘馕觥浚?)設烴A的分子式為CnH2n,16.8g烴A的物質的量為=mol,根據(jù)有機物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得到:1mol烴A在燃燒時消耗molO2,則消耗標準狀況下的氧氣的體積為:22.4L/mol=40.32L,故答案為:40.32。(2)根據(jù)以上分析,由題目已知條件可確定烴A的最簡式為CH2,但相對分子質量未知,不能確定烴A的化學式以及結構式,故答案為:不能。(3)若烴A的化學式為且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說明烴中不含碳碳雙鍵,應為環(huán)烷烴,其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4)根據(jù)對紅外光譜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斷該有機物中具有哪些基團,因此測定加成產(chǎn)物分子中含有甲基的數(shù)目可用紅外光譜儀;烴A的化學式為且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劑作用下與加成,其加成產(chǎn)物經(jīng)測定分子中含有4個甲基,說明烴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其中含有4個甲基的有3種,烴A可能具有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紅外光譜儀;、、。(5)若烴A的化學式為,則比A少2個的烴的分子式為,可能為環(huán)烷烴(環(huán)丁烷、甲基環(huán)丙烷共2種)、烯烴(1-丁烯、2-丁烯、2-甲基丙烯共3種),則共有5種同分異構體,其中能和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2-甲基丙烷的烯烴為:,名稱是:2-甲基丙烯,故答案為:5;2-甲基丙烯。1.150℃、1.0×105Pa時,aL乙炔,aL甲烷和aL丙烯的混合氣體與過量的bLO2混合,點燃使這兩種烴充分燃燒后,再恢復到原狀況,此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A.10aL B.(3a+b)L C.(b-a)L D.無法計算【答案】B【分析】先寫出三種物質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在150℃時水是氣體,觀察物質燃燒前后的氣體體積變化,再分析氣體混合物的總體積?!窘馕觥砍浞秩紵囱鯕膺^量時,發(fā)生反應:2C2H2+5O24CO2+2H2O、CH4+2O2CO2+2H2O、2C3H6+9O26CO2+6H2O,恢復150℃、1.01×105Pa時,生成的水為氣態(tài),由方程式可知,2體積乙炔燃燒后氣體體積減少1體積,甲烷燃燒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而2體積丙烯燃燒后氣體體積增大1體積,故aL乙炔、aL甲烷和aL丙烯的混合氣體燃燒后混合物氣體的體積不變,所以此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a+a+a+b)L=(3a+b)L;故選B。2.25℃和101kPa時,甲烷、丙炔()和丙烯組成的混合烴10mL與50m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后,除去水蒸氣,恢復到原來的溫度和壓強,氣體總體積為37.5mL,原混合烴中丙烯的體積分數(shù)為A.50% B.25% C.75% D.12.5%【答案】A【解析】除去水蒸氣,恢復到原來的溫度和壓強,則:甲烷和丙炔反應前后體積縮小的量相同,可將兩者看成一種物質,設甲烷和丙炔一共含xmL,丙烯含ymL,則有:x+y=10、2x+2.5y=(10+50-37.5),解得:x=5,y=5,原混合烴中丙烯的體積分數(shù)為100%=50%,答案選A。3.兩種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共0.1mol,充分燃燒后得3.584L(標準狀況下)CO2和3.6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可能有乙烷 D.無法計算【答案】A【分析】n(CO2)==0.16mol,n(H2O)==0.2mol,則混合物的平均化學式為C1.6H4,因是混合物,則肯定含有C原子數(shù)小于1.6的烴,因甲烷中含有4個氫原子,則另一種烴也含有4個氫原子,以此解答該題?!窘馕觥績煞N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共0.1mol,充分燃燒后得3.58L(標準狀況下)CO2和3.6g水,則:n(CO2)==0.16mol,n(H2O)==0.2mol,則混合物的平均化學式為C1.6H4,因是混合物,則肯定含有C原子數(shù)小于1.6的烴,即一定含有甲烷;因甲烷中含有4個氫原子,則另一種烴也含有4個氫原子,乙烷中H原子數(shù)目大于4,不可能含有,可能含有乙烯、丙炔等,故答案為A。4.在105℃、1個大氣壓時,取兩種氣態(tài)烴1L與9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原狀態(tài),所得氣體體積仍是10L。有下列組合的混合烴:①C2H4和C3H4
②CH4和C2H6
③CH4和C3H4
④C2H2和C3H6,其中可能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④【答案】B【分析】氣態(tài)烴是指碳原子數(shù)小于等于4的烴。先假設該氣態(tài)烴的混合物的平均化學式為CxHy。烴類燃燒的通式為:。當溫度超過100℃時,水為氣體。根據(jù)題意,燃燒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因此有1+x+=x+,解得y=4。所給的4個組合中,所給的碳原子數(shù)均小于4,符合氣態(tài)烴的要求,因此只需要看氫原子數(shù)能不能平均到4即可。而要平均到4,肯定是一個比4大,一個比4?。ɑ蛘呔扔?)。【解析】組合①中氫原子數(shù)均為4,符合要求;組合②中氫原子數(shù)平均值肯定大于4,不符合要求;組合③中氫原子數(shù)均為4,符合要求;組合④中氫原子數(shù)一個為2,一個為6,可以平均到4,符合要求;所以答案選擇B項。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某有機物燃燒只生成和,且二者物質的量相等,則此有機物的組成為B.—定壓強下,氣態(tài)烴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過濃硫酸后氣體體積為,則生成的水蒸氣的體積為C.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消耗越多,烴中含氫量越高D.某氣態(tài)烴與足量恰好完全反應,如果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溫度大于100℃),則;若體積減小,則【答案】C【解析】A.烯烴及烴的某些含氧衍生物燃燒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的物質的量相等,則某有機物燃燒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的物質的量相等,則此有機物的組成為CnH2n或CnH2nO、CnH2nO2,故A錯誤;B.若水為氣態(tài),通過濃硫酸后氣體體積為V2L,減少的體積為水蒸氣的反應,且反應前無氧氣的體積,不能計算,故B錯誤;C.烴中H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越大,消耗氧氣越多,則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時,含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越高的烴,消耗O2量越多,故C正確;D.,溫度大于100℃,水為氣態(tài),則,可知y=4,若體積減小,則y<4,故D錯誤;故答案為C。6.回答下列問題:(1)烷烴分子可看成由-CH3、-CH2-、和等結構組成的。如果某鏈狀烷烴分子中同時存在這4種基團,所含碳原子數(shù)又最少,這種烴分子應含個碳原子,其結構簡式可能為。(2)請寫出烷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Ⅱ.有①甲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4種烷烴,試回答下列各題(填序號);(3)相同狀況下,等體積的上述氣態(tài)烴充分燃燒,消耗的量最多的。(4)等質量的上述氣態(tài)烴,在充分燃燒時,消耗的量最多的是。(5)10mL某氣態(tài)烴在中充分燃燒,得到液態(tài)水,以及體積為35mL的混合氣體(所有氣體體積均在同溫、同壓下測定)。該氣態(tài)烴是。【答案】(1)8、、(2)CnH2n+2+O2nCO2+(n+1)H2O(3)④(4)①(5)②【解析】(1)設甲基的個數(shù)是x,由烷烴的通式知2(x+3)+2=2+1+3x,x=5,所以最少應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是8,該烷烴的結構簡式有3種,分別為、、;(2)烷烴CnH2n+2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nH2n+2+O2nCO2+(n+1)H2O;(3)相同狀況下,等體積(即物質的量相同)的氣態(tài)烷烴完全燃燒時,消耗O2的量的多少取決于(3n+1)/2的值的大小,(3n+1)/2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故丁烷完全燃燒時消耗O2的量最多;(4)等質量的烷烴完全燃燒時,耗O2量的多少取決于(2n+2)/n的值的大小,(2n+2)/n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故甲烷完全燃燒時耗O2量最多;(5)設烷烴通式為CxHy,燃燒通式為CxHy+(x+)O2xCO2+H2O;①甲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4種烷烴,完全燃燒的(x+)值分別為2、3.5、5、6.5,10mL該烴完全燃燒需要的氧氣的體積分別為20mL、35mL、50mL、65mL,所以只有丁烷不能完全燃燒,若完全燃燒,則混合氣體是CO2、O2,則:1:()=10:25,y=6,四種烷烴中只有乙烷符合題意,故選②;若不完全燃燒,10mL丁烷生成CO需要氧氣為45mL,小于50mL,所以混合氣體是CO2、CO,設烴為CxHy,根據(jù)C原子守恒,有10x=35,計算得出x=3.5,碳原子數(shù)目為整數(shù),不成立。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乙烷.。故選②。第10課烴單元復習1.比較各類烴結構及性質,會區(qū)分各類烴。2.會判斷烴分子中原子共線、共面問題。3.會判斷不同的有機反應類型。一、各類烴的比較1.各類烴的結構特點及性質比較有機物烷烴烯烴炔烴苯與苯的同系物代表物結構簡式化學性質燃燒酸性高錳酸鉀溴水主要反應類型2、各類烴與鹵素和高錳酸鉀反應對比烷烴烯/炔烴苯苯同系物與鹵素單質作用(以Br2為例)Br2試劑反應條件反應類型與KMnO4(H+)作用現(xiàn)象結論3、烯烴、炔烴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產(chǎn)物規(guī)律4、苯與苯的同系物在分子組成、結構和性質上的異同苯苯的同系物相同點結構組成化學性質不同點取代反應氧化反應差異原因5、各類烴的檢驗類別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烷烴烯烴炔烴苯苯的同系物二、烴類的轉化規(guī)律三、有機物分子中的共面、共線問題1、有機物分子中的共面、共線問題分析方法①凡是碳原子與其他四個原子形成共價單鍵時,空間構型為。②有機物分子結構中只要出現(xiàn)飽和碳原子,則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③有機物分子中飽和碳原子若連接碳原子,則有機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共面。④CX4分子中有且只有個X原子共面。⑤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碳碳雙鍵,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個原子共面。⑥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苯環(huá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個原子共面。⑦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羰基(),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個原子共面。⑧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碳碳三鍵(-C≡C-),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個原子共線。⑨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苯環(huá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對角線,分別是個原子共線。⑩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碳氮三鍵(-C≡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原子共線。說明:單鍵可旋轉,雙鍵或三鍵不能旋轉。2.判斷有機物分子中原子能否共面、共線的方法(1)熟練掌握四種基本模型對比參照①分子中碳原子若以四條單鍵與其他原子相連(含有四面體結構C原子),則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如CH3Cl、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最多有3個原子處在一個平面上。②含有,至少6個原子一定共平面,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氫原子,如CH2=CHCl所得有機物中所有原子仍然共平面。③含有結構,至少12個原子一定共平面,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氫原子,所得有機物中所有原子也仍然共平面,如溴苯()。含有結構的對角線一定有4個原子共線,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對角線上的任何氫原子,所得有機物苯環(huán)對角線上所有原子也仍然共線。即:平面結構→位于苯環(huán)上的12個原子共平面,位于對角線位置上的4個原子共直線。④含有—C≡C—,至少4個原子一定共線,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花線,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氫原子,如H—C≡C—Br所得有機物中所有原子仍然共線。(2)化整為零,分割旋轉巧突破①有機物分子的空間構型盡管復雜,但可歸納為以上三種基本模型的組合,找準共線、共面基準點就可以化繁為簡。即觀察復雜分子的結構,先找出類似于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和甲醛分子的結構,再將對應的空間構型及鍵的旋轉等知識進行遷移即可解決有關原子共面、共線的問題。②要注意碳碳單鍵可以旋轉,而碳碳雙鍵、三鍵不能旋轉,如分子中苯的平面和乙烯的平面由連接的碳碳單鍵可能旋轉到同一平面上,也可能旋轉后不在同一平面上。若平面間被多個點固定,則不能旋轉,一定共平面。如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③注意題目要求是“可能”“一定”“最多”“最少”“所有原子”“碳原子”等限制條件。如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而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3.復雜有機物共面、共線問題的分析技巧步驟1看清要求題目要求是“碳原子”還是“所有原子”,“一定”、“可能”、“最多”“共線”、“共面”等)。步驟2選準主體①凡出現(xiàn)碳碳雙鍵結構形成的原子共面問題,以乙烯的結構為主體②凡出現(xiàn)碳碳三鍵結構形式的原子共線問題,以乙炔的結構為主體③凡出現(xiàn)苯環(huán)結構形式的原子共面問題,以苯的結構為主體步驟3準確判斷碳碳單鍵及碳的四鍵原則是造成有機物原子不在同一平面的主要原因,其具體判斷方法如下:①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飽和碳原子,則整個分子中的原子不再全部共面;②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雙鍵,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③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三鍵,至少有4個原子共線;④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苯環(huán),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注意:單鍵可以旋轉、雙鍵和三鍵不能旋轉。?問題一各類烴的檢驗與鑒別【典例1】下列各組物質既能用溴水鑒別,也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的是A.苯和甲苯 B.己烷和己烯 C.己烯和己炔 D.己烯和甲苯【變式1-1】用一種試劑可將三種無色液體CCl4、苯、甲苯鑒別出來,該試劑是A.硫酸溶液 B.水 C.溴水 D.KMnO4酸性溶液【變式1-2】只有一種試劑就能將甲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區(qū)分開,該試劑為A.溴水 B.碘化鉀溶液 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D.硝酸銀溶液?問題二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典例2】下列反應中前者屬于取代反應,后者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C.苯滴入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熱;乙烯與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乙醇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變式2-1】下列有機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B.C.D.【變式2-2】下列有機反應屬于同一反應類型的是A.乙烯使溴水褪色;甲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與反應;將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液加熱至140℃的反應C.由丙烯與溴水制備1,2-二溴丙烷;由甲苯制TNT炸藥D.由苯制溴苯;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塑料?問題三烴的共線、共面的判斷【典例3】某烴的結構簡式為,若分子中共線碳原子數(shù)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數(shù)最多為b,含四面體結構的碳原子數(shù)為c,則a、b、c分別是()A.3、4、5 B.3、10、4C.3、14、4 D.4、10、4【變式3-1】對于的分子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除苯環(huán)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條直線上B.除苯環(huán)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條直線上C.12個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變式3-2】下列物質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的是A. B.C. D.1.檸檬烯是一種天然的功能單萜,在食品中作為香料添加劑被廣泛使用,其結構簡式為。下列有關檸檬烯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1mol檸檬烯完全燃燒消耗14molO2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檸檬烯屬于芳香烴D.一定條件下,檸檬烯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2.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氯氣混合光照,黃綠色變淺C.將苯與液溴在鐵粉作用下反應 D.苯與氫氣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3.下列關于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乙烯與氯氣加成反應的產(chǎn)物是CH2Cl-CH2ClB.含元素種類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C.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反應,生成的是一氯甲烷和氯化氫D.某有機物完全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說明該有機物中必定含有碳、氫、氧3種元素4.工業(yè)上可由乙苯生產(chǎn)苯乙烯,反應原理為+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用來鑒別乙苯和苯乙烯B.乙苯、苯乙烯均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加聚反應和氧化反應C.乙苯的一氯代物共有5種(不考慮立體異構)D.乙苯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數(shù)最多為75.下列物質:①甲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既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④⑤6.常溫下,既可以用來鑒別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來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的試劑是A.酸性溶液 B.溴水 C.蒸餾水 D.氯化氫氣體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丙烷分子中3個碳原子一定在同一條直線上B.甲苯分子中7個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C.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氫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內(nèi)D.2-丁烯分子中4個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8.乙烯和苯是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重要化工原料。(1)乙烯在一定條件下與水反應可以生成乙醇,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類型為。(2)聚乙烯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包裝袋,寫出聚乙烯的結構簡式。(3)有關苯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I、II、III、IV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填序號)。②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③反應III中有機產(chǎn)物的結構簡式為:。④反應IV中苯能與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1.下列有關烴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烷在光照的條件下與發(fā)生取代反應,最多有9種產(chǎn)物B.烷烴的沸點隨碳原子數(shù)增多而升高,常溫下,碳原子數(shù)為在5~16的烷烴均為液態(tài)C.同質量的與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相同D.庚烷主鏈上有5個碳原子的同分異構體有4種2.下面有關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共線共面說法正確的是A.正丁烷分子中4個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上B.甲苯分子最多有12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最多4個原子共線C.四苯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D.分子最多有7個碳原子共面,最多3個碳原子共線3.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fā)出了一種高效穩(wěn)定的氮摻雜碳負載的Ru單原子催化劑(Ru1/NC)用于高溫丙烷脫氫制丙烯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丙烯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 B.丙烷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 D.丙烷脫氫產(chǎn)生丙烯的反應是加成反應4.只用一種試劑就可將環(huán)己烯、對二甲苯、硝基苯、氫氧化鈉溶液鑒別開,這種試劑是A.鹽酸 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C.溴水 D.紫色石蕊溶液5.實際生產(chǎn)中,常用雙環(huán)戊二烯解聚成環(huán)戊二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環(huán)戊二烯與1,3-丁二烯互為同系物B.二聚過程發(fā)生取代反應C.雙環(huán)戊二烯含有4個手性碳D.利用溴水可以檢驗雙環(huán)戊二烯解聚是否完全6.一種生產(chǎn)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的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B.乙苯的分子式為C.苯、苯乙烯、聚苯乙烯均能使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苯乙烯最多可與發(fā)生加成反應7.某有機物分子的結構簡式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2個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最多20個,最少16個共平面的原子C.所有原子共面 D.最多20個,最少14個共平面的原子8.有機物P(),常用于合成橡膠。已知:①Diels-Alder反應:;②回答下列問題(1)P是否存在順反異構(填“是”或“否”)。(2)P發(fā)生1,4-加聚反應得到(填結構簡式),將該產(chǎn)物加入溴的四氯化碳中,現(xiàn)象是。(3)寫出P與發(fā)生Diels-Alder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P與酸性溶液反應生成的有機產(chǎn)物為(填結構簡式)。第10課烴單元復習1.比較各類烴結構及性質,會區(qū)分各類烴。2.會判斷烴分子中原子共線、共面問題。3.會判斷不同的有機反應類型。一、各類烴的比較1.各類烴的結構特點及性質比較有機物烷烴烯烴炔烴苯與苯的同系物代表物結構簡式CH4苯甲苯化學性質燃燒易燃,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和H2O酸性高錳酸鉀不反應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不反應側鏈氧化反應溴水不反應加成反應加成反應不反應,萃取褪色主要反應類型取代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加聚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加聚反應取代、加成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2、各類烴與鹵素和高錳酸鉀反應對比烷烴烯/炔烴苯苯同系物與鹵素單質作用(以Br2為例)Br2試劑溴蒸氣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水液溴溴蒸氣反應條件光照無Fe粉萃取Fe粉光照反應類型取代加成取代無取代側鏈取代與KMnO4(H+)作用現(xiàn)象不褪色褪色不褪色褪色結論不被KMnO4氧化易被KMnO4氧化苯環(huán)難被KMnO4氧化側鏈被KMnO4氧化3、烯烴、炔烴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產(chǎn)物規(guī)律4、苯與苯的同系物在分子組成、結構和性質上的異同苯苯的同系物相同點結構組成①分子中都含有一個苯環(huán)②都符合分子通式CnH2n-6(n≥6)化學性質①燃燒時現(xiàn)象相同,火焰明亮,伴有濃煙②都易發(fā)生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③都能發(fā)生加成反應,都比較困難不同點取代反應易發(fā)生取代反應,主要得到一元取代產(chǎn)物更容易發(fā)生取代反應,常得到多元取代產(chǎn)物氧化反應難被氧化,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易被氧化劑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差異原因苯的同系物分子中,苯環(huán)與側鏈相互影響。苯環(huán)影響側鏈,使側鏈烴基性質活潑而易被氧化;側鏈烴基影響苯環(huán),使苯環(huán)上烴基鄰、對位的氫更活潑而被取代5、各類烴的檢驗類別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烷烴與溴蒸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不反應,液態(tài)烷烴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從而使溴水層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不反應烯烴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氧化褪色炔烴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氧化褪色苯一般不反應,催化條件下可取代不反應,發(fā)生萃取而使溴水層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不反應苯的同系物一般不反應,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側鏈上的取代,催化條件下發(fā)生苯環(huán)上的取代不反應,發(fā)生萃取而使溴水層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氧化褪色二、烴類的轉化規(guī)律三、有機物分子中的共面、共線問題1、有機物分子中的共面、共線問題分析方法①凡是碳原子與其他四個原子形成共價單鍵時,空間構型為四面體形。②有機物分子結構中只要出現(xiàn)一個飽和碳原子,則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③有機物分子中飽和碳原子若連接三個碳原子,則有機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共面。④CX4分子中有且只有3個X原子共面。⑤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雙鍵,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⑥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苯環(huá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⑦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羰基(),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4個原子共面。⑧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三鍵(-C≡C-),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4個原子共線。⑨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苯環(huá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3條對角線,分別是4個原子共線。⑩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氮三鍵(-C≡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3個原子共線。說明:單鍵可旋轉,雙鍵或三鍵不能旋轉。2.判斷有機物分子中原子能否共面、共線的方法(1)熟練掌握四種基本模型對比參照①分子中碳原子若以四條單鍵與其他原子相連(含有四面體結構C原子),則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如CH3Cl、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最多有3個原子處在一個平面上。②含有,至少6個原子一定共平面,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氫原子,如CH2=CHCl所得有機物中所有原子仍然共平面。③含有結構,至少12個原子一定共平面,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氫原子,所得有機物中所有原子也仍然共平面,如溴苯()。含有結構的對角線一定有4個原子共線,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對角線上的任何氫原子,所得有機物苯環(huán)對角線上所有原子也仍然共線。即:平面結構→位于苯環(huán)上的12個原子共平面,位于對角線位置上的4個原子共直線。④含有—C≡C—,至少4個原子一定共線,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花線,若用其他原子代替其中的任何氫原子,如H—C≡C—Br所得有機物中所有原子仍然共線。(2)化整為零,分割旋轉巧突破①有機物分子的空間構型盡管復雜,但可歸納為以上三種基本模型的組合,找準共線、共面基準點就可以化繁為簡。即觀察復雜分子的結構,先找出類似于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和甲醛分子的結構,再將對應的空間構型及鍵的旋轉等知識進行遷移即可解決有關原子共面、共線的問題。②要注意碳碳單鍵可以旋轉,而碳碳雙鍵、三鍵不能旋轉,如分子中苯的平面和乙烯的平面由連接的碳碳單鍵可能旋轉到同一平面上,也可能旋轉后不在同一平面上。若平面間被多個點固定,則不能旋轉,一定共平面。如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③注意題目要求是“可能”“一定”“最多”“最少”“所有原子”“碳原子”等限制條件。如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而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3.復雜有機物共面、共線問題的分析技巧步驟1看清要求題目要求是“碳原子”還是“所有原子”,“一定”、“可能”、“最多”“共線”、“共面”等)。步驟2選準主體①凡出現(xiàn)碳碳雙鍵結構形成的原子共面問題,以乙烯的結構為主體②凡出現(xiàn)碳碳三鍵結構形式的原子共線問題,以乙炔的結構為主體③凡出現(xiàn)苯環(huán)結構形式的原子共面問題,以苯的結構為主體步驟3準確判斷碳碳單鍵及碳的四鍵原則是造成有機物原子不在同一平面的主要原因,其具體判斷方法如下:①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飽和碳原子,則整個分子中的原子不再全部共面;②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雙鍵,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③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三鍵,至少有4個原子共線;④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苯環(huán),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注意:單鍵可以旋轉、雙鍵和三鍵不能旋轉。?問題一各類烴的檢驗與鑒別【典例1】下列各組物質既能用溴水鑒別,也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的是A.苯和甲苯 B.己烷和己烯 C.己烯和己炔 D.己烯和甲苯【答案】B【分析】既能用溴水鑒別,也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的有機物應含有不飽和鍵?!窘馕觥緼.苯、甲苯均與溴水都不發(fā)生反應,不能用溴水鑒別,故A不符合題意;B.己烯含有碳碳雙鍵,可與酸性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己烷與二者均不反應,可鑒別,故B符合題意;C.己烯和已炔分別含有碳碳雙鍵、碳碳三鍵,均可與酸性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實驗現(xiàn)象相同,不能鑒別,故C不符合題意;D.己烯和甲苯均可與酸性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高錳酸鉀溶液均褪色,實驗現(xiàn)象相同,不能鑒別,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窘忸}必備】溴水和高錳酸鉀常作為檢驗一些有機物的試劑,各類烴與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反應的比較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錳酸鉀酸性溶液烷烴與溴蒸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不反應,液態(tài)烷烴與溴水可以發(fā)生萃取從而使溴水層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不反應烯烴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氧化褪色炔烴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常溫加成褪色氧化褪色苯一般不反應,催化條件下可取代不反應,發(fā)生萃取而使溴水層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不反應苯的同系物一般不反應,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側鏈上的取代,催化條件下發(fā)生苯環(huán)上的取代不反應,發(fā)生萃取而使溴水層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氧化褪色【特別提醒】應用上述性質可以解決不同類型烴的鑒別問題,同時要特別注意條件(如液溴、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光照、催化劑等)對反應的影響?!咀兪?-1】用一種試劑可將三種無色液體CCl4、苯、甲苯鑒別出來,該試劑是A.硫酸溶液 B.水 C.溴水 D.KMnO4酸性溶液【答案】D【解析】A.硫酸溶液與三者均不反應且不互溶,不能鑒別,A不符合題意;B.水與三者均不反應且不互溶,不能鑒別,B不符合題意;C.溴水能被三者萃取,四氯化碳形成的有色有機層在下方,苯、甲苯形成的有色有機層在上方,C不符合題意;D.四氯化碳、苯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反應,四氯化碳形成的有機層在下方,苯形成的有機層在上方;甲苯能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是溶液褪色,能鑒別,D符合題意;故選D?!咀兪?-2】只有一種試劑就能將甲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區(qū)分開,該試劑為A.溴水 B.碘化鉀溶液 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D.硝酸銀溶液【答案】A【解析】A.甲苯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大,加入溴水,色層位置不同,己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乙醇與溴水互溶,溶液顏色加深,可鑒別,A正確;B.碘化鉀溶液與四種試劑都不反應,碘化鉀溶液與乙醇互溶,甲苯、己烯、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溶液分層,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有機層在下層,而甲苯、己烯密度都比水小,有機層在上層,不能鑒別,B錯誤;C.甲苯、己烯、乙醇都與酸性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不能鑒別,C錯誤;D.加入硝酸銀溶液,二者與硝酸銀不反應,且密度都比水小不能鑒別,不能鑒別甲苯和己烯,D錯誤;故選A。?問題二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典例2】下列反應中前者屬于取代反應,后者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C.苯滴入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熱;乙烯與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乙醇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解析】A、甲烷和氯氣混合光照發(fā)生的是甲烷中的氫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屬于取代反應;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高錳酸鉀和乙烯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的結果,選項A錯誤;B、乙烯中的雙鍵斷裂,每個碳原子上結合一個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屬于加成反應;苯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也是加成反應,選項B錯誤;C、在濃硫酸和加熱條件下,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屬于取代反應;乙烯與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乙烯中的雙鍵斷裂,一個碳原子上結合一個氫原子,另一個碳原子上結合羥基,生成乙醇,該反應屬于加成反應,選項C正確;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層無色,不是加成反應是萃取;乙烯使溴水褪色屬于加成反應,選項D錯誤。答案選C。【答案】C【解題必備】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方法(1)依據(jù)概念及所含官能團判斷①取代反應取代反應的特點是“有上有下”,反應中一般有副產(chǎn)物生成;烴的鹵代屬于取代反應。②加成反應加成反應的特點是“只上不下”,反應物中一般含碳碳雙鍵、碳碳三鍵、苯環(huán)等。③氧化反應主要包括有機物的燃燒,碳碳不飽和鍵(碳碳雙鍵或三鍵)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或臭氧氧化等。(2)依據(jù)反應條件判斷①當反應條件是稀酸并加熱、加壓時,通常為烯烴與水的加成反應。②當反應條件為Cu或Ag作催化劑、加熱,并有O2參加反應時,通常為烯烴的催化氧化。③當反應條件為催化劑并有H2參加反應時,通常為碳碳雙鍵、碳碳三鍵、苯環(huán)的加成反應。④當反應條件為光照時且與鹵素單質(Cl2或溴蒸氣)反應時,通常為烷烴或苯環(huán)側鏈烷烴基上的氫原子發(fā)生的取代反應。⑤當反應條件為鐵或FeX3作催化劑且與X2反應時,通常為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取代,發(fā)生取代反應。【變式2-1】下列有機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B.C.D.【答案】B【解析】A.乙烷上的H被Cl取代,屬于取代反應,A不符合題意;B.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為加成反應,CH2=CH2和HBr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B符合題意;C.乙醇和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氧化反應,不屬于加成反應;C不符合題意;D.受熱分解生成和,屬于裂解反應,不是加成反應,D不符合題意;故選B?!咀兪?-2】下列有機反應屬于同一反應類型的是A.乙烯使溴水褪色;甲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與反應;將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液加熱至140℃的反應C.由丙烯與溴水制備1,2-二溴丙烷;由甲苯制TNT炸藥D.由苯制溴苯;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塑料【答案】B【解析】A.乙烯與溴水反應使其褪色屬于加成反應,甲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生氧化反應褪色,反應類型不同,故A不選;B.CH4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液加熱至140℃生成乙醚的反應也是取代反應,反應類型相同,故B選;C.由丙烯與溴制備1,2-二溴丙烷屬于加成反應,由甲苯制TNT炸藥,屬于取代反應,反應類型不同,故C不選;D.苯與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氯乙烯發(fā)生加聚反應制備聚氯乙烯塑料,反應類型不同,故D不選。故選B。?問題三烴的共線、共面的判斷【典例3】某烴的結構簡式為,若分子中共線碳原子數(shù)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數(shù)最多為b,含四面體結構的碳原子數(shù)為c,則a、b、c分別是()A.3、4、5 B.3、10、4C.3、14、4 D.4、10、4【答案】C【解析】,首先利用乙烯模型中鍵角為,乙炔模型為直線,苯環(huán)鍵角為,將有機物的結構寫成上圖。4、7、8號三個碳原子一定共線;苯環(huán)和2、3、4、5、7號碳原子構成的乙烯面可以共面;以四個單鍵與其他原子連接的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4、7、8號三個碳原子一定共線,所以共線碳原子為3;苯環(huán)和2、3、4、5、7號碳原子構成的乙烯面可以共面,一共有11個碳原子,因為4、7、8號三個碳原子一定共線,所以8號碳原子一定也在這個面內(nèi)(12個碳共面了),1號、6號碳原子也可以在這個面內(nèi)(14個碳共面了);以四個單鍵與其他原子連接的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有1號、2號、5號、6號碳原子符合。答案選C。【解題必備】有機物分子中的共面、共線規(guī)律①凡是碳原子與其他四個原子形成共價單鍵時,空間構型為四面體形。②有機物分子結構中只要出現(xiàn)一個飽和碳原子,則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③有機物分子中飽和碳原子若連接三個碳原子,則有機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共面。④CX4分子中有且只有3個X原子共面。⑤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雙鍵,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⑥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苯環(huá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⑦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羰基(),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4個原子共面。⑧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碳三鍵(-C≡C-),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4個原子共線。⑨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苯環(huá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3條對角線,分別是4個原子共線。⑩有機物分子結構中每出現(xiàn)一個碳氮三鍵(-C≡N),則整個分子中至少有3個原子共線。說明:單鍵可旋轉,雙鍵或三鍵不能旋轉。【變式3-1】對于的分子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除苯環(huán)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條直線上B.除苯環(huán)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條直線上C.12個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答案】B【解析】按照結構特點,其空間結構可簡單表示為下圖所示,由圖形可以看到,直線l一定在平面N中,甲基上3個氫只有一個可能在這個平面內(nèi);—CHF2基團中的兩個氟原子和一個氫原子,最多只有一個在雙鍵決定的平面M中;平面M和平面N一定共用兩個碳原子,可以通過旋轉碳碳單鍵,使兩平面重合,此時仍有—CHF2中的兩個原子、—CH3中的兩個氫原子不在這個平面內(nèi)。要使苯環(huán)外的碳原子共直線,必須使雙鍵部分鍵角為180°,但烯烴中鍵角為120°,所以,苯環(huán)以外的碳不可能共直線。綜合上述,答案選B?!咀兪?-2】下列物質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在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結構,乙炔是直線型結構,其它有機物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判斷原子共線與共面問題。A.苯乙烯中苯環(huán)和碳碳雙鍵所連接的C原子均共面,所以碳原子可處于同一平面,故A不選;B.乙苯分子中由于單鍵可以旋轉,所以乙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處于同一平面,故B不選;C.與甲基相連的碳原子是飽和碳原子,且連有三個碳原子,飽和碳原子連接的四個原子呈四面體結構,中心碳原子最多和兩個原子共平面,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共平面,故C選;D.由于苯環(huán)是平面形結構,且單鍵可以旋轉,所以所有碳原子可能都處在同一平面上,故D不選;故選C。1.檸檬烯是一種天然的功能單萜,在食品中作為香料添加劑被廣泛使用,其結構簡式為。下列有關檸檬烯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1mol檸檬烯完全燃燒消耗14molO2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檸檬烯屬于芳香烴D.一定條件下,檸檬烯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答案】C【解析】A.根據(jù)檸檬烯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10H16,1mol檸檬烯完全燃燒時消耗的氧氣的物質的量為mol=14mol,故A正確;B.該分子中存在三個碳原子與同一飽和碳原子相連的結構,根據(jù)甲烷的空間構型可知該物質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共面,故B正確;C.檸檬烯不含苯環(huán),不屬于芳香烴,故C錯誤;D.該物質含有碳碳雙鍵,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含有甲基,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含有碳碳雙鍵、且可以燃燒,可以發(fā)生氧化反應,故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C。2.下列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氯氣混合光照,黃綠色變淺C.將苯與液溴在鐵粉作用下反應 D.苯與氫氣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答案】D【解析】A.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高錳酸鉀和乙烯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的結果,故A錯誤;B.甲烷和氯氣混合光照,黃綠色變淺,甲烷中的氫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屬于取代反應,故B錯誤;C.苯和液溴在鐵粉作催化劑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故C錯誤;D.苯與氫氣反應生成環(huán)己烷,屬于加成反應,故D正確;故選D。3.下列關于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乙烯與氯氣加成反應的產(chǎn)物是CH2Cl-CH2ClB.含元素種類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C.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反應,生成的是一氯甲烷和氯化氫D.某有機物完全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說明該有機物中必定含有碳、氫、氧3種元素【答案】A【解析】A.乙烯與氯氣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烯雙鍵中的一個鍵斷開,兩個氯原子分別加到兩個不飽和碳原子上,產(chǎn)物是1,2-二氯乙烷,即CH2Cl-CH2Cl,故A正確;B.含元素種類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異構體,比如乙烯和乙炔都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但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故B錯誤;C.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發(fā)生取代反應,此反應為連鎖反應,生成的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地暖系統(tǒng)節(jié)能優(yōu)化合同
- 2025年度灰土工程附帶綠色施工技術研發(f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牛乳加工企業(yè)原奶采購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科技研發(fā)中心租賃與研發(fā)支持合同4篇
- 2025年度船舶建造與海洋能源利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家樂民宿投資管理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應用開發(fā)個人聘用合同
- 個人獨資企業(yè)股權轉讓2024年度合同:權益讓渡的詳細約定2篇
- 2025年度網(wǎng)絡安全產(chǎn)品采購與技術保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與化妝師合作項目合同4篇
- 物業(yè)民法典知識培訓課件
- 2023年初中畢業(yè)生信息技術中考知識點詳解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shù)學人教版上冊寒假作業(yè)(綜合復習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萬方數(shù)據(jù)資源介紹》課件
- 醫(yī)生定期考核簡易程序述職報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學概論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點解讀
-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課件
- 交通運輸類專業(yè)生涯發(fā)展展示
- 2024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神經(jīng)重癥氣管切開患者氣道功能康復與管理專家共識(2024)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