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21_第1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21_第2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21_第3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21_第4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2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21一、單項選擇題1.

教學艾青《我愛這土地》,教師推薦另外幾篇表達愛國情感的作品,建議學生進行比較閱讀。下列不適合推薦的作品是______。A.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江南博哥)B.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C.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D.史鐵生《我與地壇》正確答案:D[考點]文學文化(下)

[解析]D項,《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jié)晶,文章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親情的謳歌。不符合題干中“愛國”的要求,故不適合推薦。A項,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是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B項,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C項,戴望舒的《我用殘損的手掌》,“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也是詩人堅貞不屈意志的寫照。詩歌一方面從實處著筆,捕寫淪陷區(qū)的陰暗,表現(xiàn)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guān)注;另一方面抒寫解放區(qū)的明麗,對象征著“永恒的中國”的土地發(fā)出了深情的贊美。

2.

某教師在七年級開設(shè)名著導讀課,引導學生圍繞“聆聽天籟:讀讀泰戈爾”主題展開閱讀。下列作品不適合用于這一主題閱讀的是______。A.《吉檀迦利》B.《飛鳥集》C.《新月集》D.《草葉集》正確答案:D[考點]文學文化(下)

[解析]D項《草葉集》是19世紀美國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義詩集。A、B、C三項皆為泰戈爾的詩集。

3.

閱讀以下《生命生命》的課堂教學實錄(片段),按要求答題。(畫線語句的序號與選項的序號是對應的)

一、情境導入

師:(A)“噓——”別作聲,跟我做!閉上雙眼,伸出右手,放到左胸。

師(大概靜默三十秒):你聽到了什么?

生:心跳!(感覺到了生命)

師:那么,請用一句話說說你對“生命”的感悟。

生:生命很短暫,我們應加倍珍惜。生命很脆弱,應當精心呵護。

生:生命中會遇到很多不幸,但不能放棄,要勇敢地活下去。

二、整體感知

師:是啊,人的生命來之不易,不同的人對生命有不同的感悟。著名殘疾作家杏林子還專門借來聽診器,她聽到了什么?她是怎樣理解生命的?(B)請快速閱讀全文。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勾畫:課文講了哪幾件事?(生邊讀邊畫)

生:課文講了三件事。

生: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苗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我”靜聽心臟的跳動。

三、研讀賞析

師:看來同學們找得很準。那么哪一件事更讓你感動?你又因什么而感動呢?

生(紛紛舉手):小瓜苗在磚縫中茁壯成長的事更讓我感動。

生:小瓜苗強大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生:小瓜苗不屈地茁壯成長引起了我對生命的思考。

師:可我不明白,既然“沒有陽光,沒有泥土”,那小瓜苗何以“茁壯成長、昂然挺立”?

生:因為它很堅強,它有很強的生命力。

師:沒有任何物質(zhì)保障,光靠精神行嗎?

生:不行,要靠香瓜子本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師:(C)為他鼓掌。他真的很聰明!小瓜苗正是靠自身的養(yǎng)分才可以“冒”出來,但為什么只活了幾天?這里為什么用“冒”,不用“長”?(分小組討論這兩個問題)(生查詞典、討論、讀課文)

師:“我”覺得雖然小瓜苗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它仍有一種獨特的力量感動著“我”。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呢?

生:擎天撼地的力量。

師:注意“擎”的寫法,請解釋這個詞。(生讀注釋)

師:怎樣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先請大家認真體會文中“沖破”一詞的含義。(學生讀文中相關(guān)語句)

生:“沖破”給人一種速度快的感覺。

生:不顧一切的感覺……

師:現(xiàn)在我想請大家一起大聲地喊兩次“沖啊”。

生(齊喊后恍然大悟):這就是一種“擎天撼地”的力量。

師:真棒!小瓜苗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下,克服重重困難,憑借著巨大的生命力茁壯成長、昂然挺立,這難道不是一種擎天撼地的力量嗎?由此“我”想到了什么?

生:“我”應忍受病痛的折磨,頑強地斗爭下去。

生:“我”要向小瓜苗學習,直到生命的終結(jié)!……

師:(D)讓我們再齊讀第2段,再次感悟生命的力量。(師生齊讀)

對以上教學片段中的畫線句子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A.真情實境的導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把學生帶人對生命的感悟之中。營造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喚起他們的體驗。有了體驗,學生就有了與文本、作者對話的基礎(chǔ)B.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不適合讓學生快讀,而要讓學生細讀、精讀,邊讀邊勾畫,找出問題的答案,從細節(jié)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在課堂結(jié)尾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快讀,以便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C.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有收益有成效,教師的組織、指導不可缺少。教師善于提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感悟文本,品味語言,尤其注意抓住關(guān)鍵詞語“冒”進行品析D.通過具體研讀一篇文章,讀者就能對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nèi)涵有更好的品味,從而更貼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師生同讀,可以讓教師更好地走近學生,可以使教師、學生、文本更好地融為一體正確答案:B[考點]語文教學(下)

[解析]教師在明確閱讀要求、指導學習方法的基礎(chǔ)上,示意學生在預習課文階段快速閱讀全文,并且邊讀邊思考。這種安排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為后續(xù)教學過程中對課文展開精讀、細讀,梳理課文思路做好鋪墊。B項“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不適合讓學生陜讀”說法錯誤。

4.

下列是某教師關(guān)于口語交際教學設(shè)計的理解,不合理的一項是______。A.應定位于現(xiàn)實生活中實用的基本技能和策略B.不同類型的口語交際所使用的活動方式差異性不大C.活動的設(shè)計應體現(xiàn)反復性、層次性和連貫性D.“組織中的口語交際”適合通過虛擬一種交際的語境,引導學生體驗并運用新的技能正確答案:B[考點]語文教學(下)

5.

教師在講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提到這首詞主要描寫了秋天的景色,要求學生課后搜集其他有關(guān)秋天的詩句。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A.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B.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C.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D.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正確答案:C[考點]文學文化(下)

[解析]C項,詩句出自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描述的是三月?lián)P州的景色。A項,詩句出自杜牧的《山行》,B項,詩句出自杜甫的《登高》,D項,詩句出自杜牧的《秋夕》,三項都是描述秋天景色的詩句。

6.

教學《陋室銘》一課時,教師實施了以下教學活動。

導入:講述劉禹錫的作品《陋室銘》的一段傳說。

范讀:教師范讀全篇,學生邊聽邊標出疑難字詞,嘗試翻譯。

小組討論:對幻燈片中出示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并派代表回答。

拓展延伸:學習劉禹錫,為你的家取個名,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對該教師的教學活動評價恰當?shù)氖莀_____。A.以傳說導入課文,時間過長,不如直接揭題導入效果好B.缺少學生自己朗讀體驗感知的過程,以教師的讀代替學生讀C.拓展延伸偏離了課文主旨,不利于“惟吾德馨”主題的升華D.整體教學活動體現(xiàn)了“聽聽—讀讀—畫畫—議議—寫寫”的模式正確答案:B[考點]語文教學(下)

[解析]劉禹錫在貶地因受排擠寫作《陋室銘》的傳說,恰能體現(xiàn)本文的寫作背景和旨意,且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比開門見山直接揭題的導入效果好,故A項說法錯誤。C項以讓學生為自己的家起名進行拓展,恰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惟吾德馨”的主旨,錯誤。D項并沒有體現(xiàn)“讀讀”“畫畫”的環(huán)節(jié),缺少學生個人讀與集體讀的過程,錯誤。B項指出了該教學活動缺少學生自讀體驗的失誤,正確。

7.

教學《山居秋暝》時,為了引導學生掌握動靜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教師準備列舉使用該手法的其他詩詞來補充說明。下列作品不能作為例子使用的是______。A.李白《獨坐敬亭山》B.王維《鳥鳴澗》C.孟郊《游子吟》D.韋應物《滁州西澗》正確答案:C[考點]文學文化(下)

[解析]A項,唐代詩人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中,“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動,“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是靜。B項,唐代詩人王維的《鳥鳴澗》中的“人閑桂花落”是動,“夜靜春山空”是靜。D項,唐代詩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中,“春潮帶雨晚來急”是動,“野渡無人舟自橫”是靜。A、B、D三項都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C項,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沒有運用動靜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

8.

教學《安塞腰鼓》時,教師上課前先播放了一段腰鼓舞蹈的影片,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從而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下列對該教師運用多媒體的方式的評價中,不恰當?shù)氖莀_____。A.多媒體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B.多媒體的使用豐富了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更加方便地給學生提供教學信息C.多媒體會占用課堂時間,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D.多媒體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手段單一的不足,激發(fā)學生興趣正確答案:C[考點]語文教學(上)

[解析]導入是一堂成功的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使用什么樣的教學導入方式應由文本內(nèi)容、學生和教師實際等情況決定,而不能片面地以時間長短來否定任何一種導入方式。故C項說法錯誤。

9.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導讀課上,教師向?qū)W生介紹了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跡,指出奧斯特洛夫斯基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jīng)雙目失明、全身癱瘓,該書是他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才寫成的。課后教師向?qū)W生推薦其他同樣身殘志堅的作者的作品,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A.《我與地壇》B.《假如給我三天光明》C.《輪椅上的夢》D.《蠟燭》正確答案:D[考點]文學作品主題

[解析]《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雙腿癱瘓后堅持寫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失明失聰卻始終不曾放棄寫作,最終成為美國著名女作家?!遁喴紊系膲簟肥菤埣沧骷覐埡5系淖詡黧w小說。D項的《蠟燭》是蘇聯(lián)作家西蒙諾夫所作,是一篇寫實的戰(zhàn)地通訊,作者也并非殘疾作家。

10.

學習魯迅《故鄉(xiāng)》時,在講解“然而圓規(guī)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時,為了引導學生掌握“借代”這種修辭方式,教師列舉使用該修辭手法的其他語句來說明。下列語句中,不能作為例子使用的是______。A.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B.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C.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D.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正確答案:C[考點]漢語基礎(chǔ)知識

[解析]C項側(cè)重說明“我和閏土之間的隔膜”與“厚障壁”之間有“深、厚,隔開兩事物,使兩事物產(chǎn)生界限”的相似性,運用的是暗喻的修辭手法。A項中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B項中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D項中“烽煙”代指戰(zhàn)爭,此三項都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11.

學生在掌握省略號、破折號和與它功能相同的字詞并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安排學生進行練習鞏固。下列句中省略號或破折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______。A.她打掃衛(wèi)生不認真,對待孩子不耐心,買菜報花賬,好吃懶做,等等……真讓人忍無可忍!B.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雪線以上的靈花異草,據(jù)說是稀世珍寶——即一種很難求得的良藥。C.每當疼痛發(fā)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煙嘴、玻璃球、牙刷把……頂住疼痛部位。D.他生日那天收到一份禮物——就是一雙運動鞋。正確答案:C[考點]漢語基礎(chǔ)知識

[解析]省略號表示列舉同類事物時,不能與“等”“等等”并用,否則就會造成語義重復,故A項錯誤。破折號表示解釋,不能與“即”“就是”等詞語并用,否則同樣會造成語義重復,故B、D兩項錯誤。

12.

在學習了一系列關(guān)于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之后,學生收集了一些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古詩文名句。以下所列學生收集的名句中,并不是描寫戰(zhàn)爭的一項是______。A.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B.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C.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D.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正確答案:B[考點]戰(zhàn)爭題材作品

[解析]B項出自杜甫的《詠懷古跡》,這是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而作的一首詠史詩。其他均是描寫戰(zhàn)爭場景的詩句。

13.

課文《藤野先生》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注釋。這屬于教科書的______。A.助讀系統(tǒng)B.知識系統(tǒng)C.作業(yè)系統(tǒng)D.范文系統(tǒng)正確答案:A[考點]語文教學(下)

[解析]助讀系統(tǒng)是教科書中的說明、提示或注釋等內(nèi)容。題干中提到的“注釋”屬于助讀系統(tǒng),是為了幫助學生閱讀、理解課文的輔助材料。

14.

教師講解朗讀技巧時,要求學生掌握重音,說話時重音不同,語意側(cè)重點也就不同。下列重音表達“別人會不會游泳我不清楚”這一語意的是______。A.我知道你會游泳。B.我知道你會游泳。C.我知道你會游泳。D.我知道你會游泳。正確答案:B[考點]漢語基礎(chǔ)知識

[解析]題干“別人會不會游泳我不清楚”意指“你會”,故B項強調(diào)“你”,符合題干語意。A項強調(diào)“我”,意指“別人不知道,只有我知道”。C項強調(diào)“會”,意指“能夠游泳,掌握了游泳這項技能”。D項強調(diào)“游泳”,意指“會的是游泳,而不是其他運動或技能”。

15.

閱讀《傷仲永》課堂結(jié)束語,按要求答題。

人的成長的關(guān)鍵在于后天學習以提高自身素質(zhì)。即便是像方仲永這樣天賦極高的神童,最終也因不學習而變成了普通人。而《孫權(quán)勸學》中的呂蒙,大字不識幾個,通過學習,也具有了軍事才干和政治謀略。美國的海倫·凱勒,出生才19個月,就失去了視聽能力,不久又變啞了,但她沒有屈服于命運,通過頑強學習,這個殘疾兒童最終成長為一名作家、教育家。呂蒙、海倫·凱勒與方仲永,正好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有關(guān)該教學結(jié)束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A.教學的結(jié)束并不意味著學生學習的結(jié)束,拓展式課堂結(jié)束語,將學生的思維由課內(nèi)拉到課外,有助于學生舉一反三B.拓展式結(jié)束語,由課文的學習到類文的對比,增添了課堂的余味C.教師從內(nèi)容到結(jié)構(gòu),從語言到人物進行對比結(jié)課,異中求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D.教學是基礎(chǔ),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學深化了教學的內(nèi)容,彌補了課文教學內(nèi)容狹隘的缺陷正確答案:C[考點]課堂結(jié)束語

[解析]題干教學結(jié)束語是一則拓展式課堂結(jié)束語,但教師僅從人物和內(nèi)容上進行了拓展,沒有從語言、結(jié)構(gòu)上進行拓展,故C項錯誤。

二、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40分)1.

案例:

閱讀《扁鵲見蔡桓公》教學實錄(片段),回答問題。

師:“學完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學生小手林立,爭著回答問題。

A生說:“我學會了文中的生字詞,知道了‘諱疾忌醫(yī)’的含義,就是說有了病,一定要聽從大夫的囑咐,老老實實地醫(yī)治。有了缺點錯誤,也一定要聽取大家的批評,認認真真地改過。”

B生說:“我知道扁鵲的醫(yī)術(shù)高超,不用任何檢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現(xiàn)在的醫(yī)生強多了,他真了不起!”

C生說:“我知道蔡桓公太驕傲了,不聽別人正確的建議,我們要虛心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p>

(學生們各抒己見,說得都很好)

突然,D學生站起來說:“我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樣,我認為扁鵲不該跑到秦國去。因為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即使不能挽回蔡桓公的命,總可以延長蔡桓公的壽命吧!生命無價!”

聽了D的發(fā)言后,學生們都把手舉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來或離開座位,有的則和旁邊的同學竊竊私語,似乎在小聲討論扁鵲的對與錯。此時,我想這是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現(xiàn)他們個性的時候。于是,便稍稍做了個安靜的手勢,說:“同學們,扁鵲應該怎么辦呢?請你們有秩序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說明理由?!?/p>

(學生稍稍安靜)有的說:“扁鵲應該跑到秦國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桓公,說不定還會搭上自己的小命?!?/p>

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雖然蔡桓公開始不聽扁鵲的勸告,但現(xiàn)在他已知道錯了,肯定會配合治療,說不定會治好呢!”

緊接著,一學生反駁說:“蔡桓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現(xiàn)在的癌癥,肯定是不能治好了?!?/p>

又有一生說:“扁鵲在初遇蔡桓公時,就應想方設(shè)法讓蔡桓公配合治療。這樣,扁鵲不但救了蔡桓公的命,也許還會得到好多珍寶呢?!?/p>

(下課的鈴聲在同學們熱烈的討論中響了)

作為教師,我并沒有到此為止,急于下結(jié)論,而是趁熱打鐵,讓學生在課后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題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鵲……”

問題:

結(jié)合現(xiàn)代語文教學新理念和新思想,談?wù)勗摻虒W片段的優(yōu)點。正確答案:①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卻成了課堂的開發(fā)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zhì)疑。教師只是在規(guī)范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課堂秩序方面,做了適當?shù)囊龑?。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fā)言,抒發(fā)對課文的感悟與質(zhì)辯:扁鵲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他應該怎么做呢?學生進行了思考和探究,從不同的角度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將扁鵲與現(xiàn)在的醫(yī)生進行比較,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②體現(xiàn)了開放式教學思想。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并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對學生評價的開放,提倡多元化教學,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以上教學片段中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欣賞課文,對課文人物有不同理解,體現(xiàn)了開放式教學思想。

③重視語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也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的表述中強調(diào)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要求從學生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出發(fā),注意不脫離語文學科的特點,將價值觀的引導與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聯(lián)系起來?!侗怡o見蔡桓公》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以上教學片段中,教師在注意上述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適當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拓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多向思維、多種表達。

閱讀以下學生習作,回答問題。

做一個鼓掌者

①有人說,倘若你是一條小溪,流經(jīng)千溝萬壑,也要去構(gòu)成一條條奔流的大河;如果你是一粒輕沙,越過千山萬水,也要去演繹一幅幅沙畫。這類人心存高遠,想成為英雄;而我卻想成為一個為他們鼓掌的人,安安靜靜坐在路邊。

②舞臺上的表演者演繹出的一個個媛妙的舞姿引起了劇院中的陣陣雷鳴般的掌聲,這些掌聲由臺下的觀眾共同發(fā)出,代表著他們對舞劇的喜愛,代表著他們對表演者的尊敬,將鼓掌聲獻給他們,便是一種心境,超越了自然,亦很灑脫。

③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挺好的。在這個世上被鼓掌的人總是英雄,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做英雄所承擔的責任其實更大。力量越大,責任越大。因為英雄免不了競爭,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枯爛的骨架,哪來成名的英雄。而歷史卻周而復始地呈現(xiàn)出這種現(xiàn)象。相比之下,我更喜歡一個鼓掌者。離梟煙和殺戮遠一點,離安靜與灑脫近一點,當然鼓掌聲的發(fā)出者并非無能之人。

④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很平凡,卻不平庸。大家一定記得《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頗的英勇無畏與攻城略地,也不會忘記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勇氣以及澠池之會中過人的膽識,但是否沒有留意過一個人——繆賢?藺相如是英雄,而繆賢是一個鼓掌者??娰t曾有罪,想亡趙走燕,但被那時還身為門人的藺相如阻止??娰t負荊請罪,遂被免罪。而在趙王正愁無人可用之際,繆賢便向趙王推薦了自己的門人。不論出于什么原因,這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如果藺相如任務(wù)失敗,那么繆賢也會人頭落地,但他還是推薦了藺相如。這個鼓掌者催生了一個英雄。也許英雄是依靠鼓掌的人才成為英雄,才擁有勇氣。我喜歡做一個鼓掌者,因為有時他們比英雄更偉大。

⑤有時候,英雄也是鼓掌者。奧運會上,無數(shù)運動員為榮譽而戰(zhàn),但每個項目的登頂者卻只有一人。因此,當對手站在比你更高的領(lǐng)獎臺時,你會羨慕。但是,沒有運動員對自己的對手是冷言相加的,他們也為自己的對手送上了掌聲,送上了自己衷心的祝福。這時,鼓掌者有一種心境,更達到了一種境界。作為一個鼓掌者,挺好的。

⑥中國不乏英雄,但更不乏鼓掌者。有鼓掌者,才有英雄。所以請向這些催生英雄的人致敬。

問題:2.

請從第②和第③段中找出兩個錯別字,從第④段中找出一處病句,并分別改正。正確答案:錯別字:第②段中“嫂妙”的“嫚”應改為“曼”;第③段中“梟煙”的“梟”應改為“硝”。

病句:但是否沒有留意過一個人——繆賢?

以上病句成分贅余,應改為:但是否留意過一個人——繆賢?[考點]學生習作(下)

3.

請指出該習作的一個缺點,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正確答案:缺點:本文的主要問題是觀點的前后不一。第⑤段提出的“英雄也是鼓掌者”是本文的最大敗筆,正是它造成了觀點的前后不一致。根據(jù)文題的原意,在路邊的“鼓掌者”和在路上“奔跑的英雄”顯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是彼此對立的,而該學生在這里卻把兩者混為一談,因此在立意上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差。

改進建議:小作者可以在寫“為什么需要鼓掌者”的同時運用反向思維,思考“缺失了鼓掌者會導致怎樣的結(jié)果”,這樣進行正反論證不但能令文章前后觀點一致,而且可以使文章的立意更深刻,進一步豐富文章的內(nèi)涵,使文章升格到更高的檔次。

另外,小作者在寫作時也應注意避免出現(xiàn)標點錯誤、錯別字、病句等。[考點]學生習作(下)

三、教學設(shè)計題(本大題共65分)閱讀文本材料,回答問題。

老舍《濟南的冬天》原文

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目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兒叫人害怕??墒?,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設(shè)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兒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nèi)察o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闭娴模瑵系娜藗冊诙焓敲嫔虾Φ摹K麄円豢茨切┬∩?,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兒幻想不能一時實現(xiàn),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窗桑缴系陌稍桨l(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內(nèi)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jié)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兒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窗桑沙吻宓暮铀峡窗?,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單元導語

日月經(jīng)天,江河行地,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們愛美的心靈,鍛煉了人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這個單元為我們展示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品味詩文優(yōu)美的語言是一種享受,要在反復朗讀,整體感知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揣摩、欣賞精彩的句段和詞語,并將它們摘抄下來。

課文導語

老舍對濟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愛的,真是一方“寶地”,一個“理想的境界”。反復朗讀課文,細細品味,在你的腦海里會浮現(xiàn)濟南冬天的情景,你也會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愛山水、愛生活的情懷。

研討與練習

1.假如要給一個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會從哪幾個方面講?重點講什么?

2.文中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找出幾個句子,并說出擬人手法的運用好在哪里。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guān)要求

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學生情況

七年級,班級人數(shù)50人。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shè)備,能夠演示幻燈片,播放視頻、音頻文件等。

問題:1.

請設(shè)計引導學生回答研討與練習中的第1題的簡要思路。正確答案:解題思路:首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然后讓學生找出要講的幾個方面和精彩片段;最后復述,復述時可先參照課文在心里默述,待熟練之后再口頭復述。要考慮到“給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這一特定語境。(言之有理即可)[考點]教學設(shè)計題(上)

2.

根據(jù)上述材料及《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guān)要求,確定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并說明依據(jù)。正確答案: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②過程與方法: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及審美能力。

確立依據(jù)

①新課標中規(guī)定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文章內(nèi)容,感受形象塑造,故要求學生能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chǔ)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新課標規(guī)定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所以可以讓學生隨文學習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新課標要求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故要求學生逐步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及審美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