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真題2016年下半年_第1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真題2016年下半年_第2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真題2016年下半年_第3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真題2016年下半年_第4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真題2016年下半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真題2016年下半年一、單項選擇題1.

下面譜例中,D.S.記號的正確表述是______

A.歌曲演唱至此結束

B.歌曲演唱至此要從頭反復

C.歌曲演唱至此要從“”記號處開始反復

D.歌曲演唱至此要跳至尾聲正確答案:C[解析]D.S.是從記號處反復,這個記號是。

2.

下面譜例出自格里格的鋼琴小品《蝴蝶》,描繪了蝴蝶輕盈歡快地在花叢中穿梭起舞的情景。下列哪個速度標記適用于此樂曲______

A.LentoB.AdagioC.AndanteD.Allegro正確答案:D[解析]鋼琴小品《蝴蝶》描繪了蝴蝶輕盈歡快地在花叢中穿梭起舞的情景,曲中旋律多以十六分音符展開,所以應選快板Allegro。Lento表示慢板,Adagio表示柔板,Andante表示行板,速度都比較慢。

3.

下面譜例中,不協(xié)和音程有幾個______

A.2個B.3個C.4個D.5個正確答案:B[解析]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的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屬于不協(xié)和音程。譜例中的音程依次為增四度、大三度、大六度、減五度、小七度。所以,譜例中的不協(xié)和音程有3個。

4.

下面譜例采用的旋律發(fā)展手法是______

A.完全重復B.變化重復C.模進D.再現(xiàn)正確答案:C[解析]模進即模仿進行,它是將主題模式或某一樂匯、樂節(jié)、樂句的形態(tài),在不同的高度上模仿出現(xiàn),可視為重復手法應用到不同的高度上,故亦稱移位重復。模進包括嚴格模進、自由模進、上行模進與下行模進、反向模進。旋律中的第3~4小節(jié)與第1~2小節(jié)是上行五度關系,是嚴格的上行模進。

5.

下面譜例出自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搖籃曲》,其適合的鋼琴伴奏織體是______

A.

B.

C.

D.正確答案:D[解析]D選項是半分解伴奏音型,就是低音聲部與中音聲部不同時出現(xiàn)。歡快而有個性,適用范圍較廣,適合各種節(jié)拍,節(jié)奏感強,富于彈性,例如具有鮮明節(jié)奏感的幼兒歌曲等。亦可表現(xiàn)微微起伏搖蕩又平穩(wěn)安靜,靜中有動的音樂形象。

6.

下面譜例是今人翻譯的宋代姜夔創(chuàng)作的詞調音樂《杏花天影》,其原譜是由哪種記譜法記錄的______

A.俗字譜B.律呂字譜C.古琴減字譜D.簡譜正確答案:A[解析]《白石道人歌曲》是姜夔遺留至今唯一的一部歌曲集。這部歌曲集中用三種記譜法記寫了三類不同形式的歌曲,包括:祀神曲《越九歌》10首,用律呂字譜記寫;琴歌《古怨》1首,用減字譜記寫;詞調歌曲17首,用宋代俗字譜記寫。

7.

下列哪首作品是由作曲家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______A.《共青團員之歌》B.《酸棗刺》C.《賣報歌》D.《歌唱二小放牛郎》正確答案:B[解析]《共青團員之歌》為蘇聯(lián)列寧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的團歌,由加里奇作詞、謝多伊作曲。《酸棗刺》是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生產(chǎn)大合唱》中的一個段落。《賣報歌》是聶耳的作品?!陡璩》排@伞肥抢罱俜虻淖髌贰?/p>

8.

下列哪部歌劇描述了韓英和劉闖率領當?shù)厝嗣裣麥绨讟O會首領彭霸天的故事______A.《江姐》B.《白毛女》C.《洪湖赤衛(wèi)隊》D.《紅珊瑚》正確答案:C[解析]《洪湖赤衛(wèi)隊》講述了發(fā)生在1930年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湖北洪湖地區(qū),地方革命武裝洪湖赤衛(wèi)隊在韓英和劉闖的帶領下,利用湖區(qū)與敵人巧妙周旋,沉痛打擊敵人的故事。

9.

下面譜例出自劉天華的哪部作品______

A.《光明行》B.《病中吟》C.《良宵》D.《空山鳥語》正確答案:D[解析]《空山鳥語》是劉天華創(chuàng)作的著名二胡獨奏曲。本曲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yōu)美意境,是一首極富形象性的作品。全曲共五段,譜例是本曲的引子部分,慢速帶裝飾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進,恰似空谷回聲,刻畫出一種幽靜的意境,令人神往。

10.

下面譜例是一首民歌片段,它是______

A.青海民歌B.內蒙民歌C.云南民歌D.陜北民歌正確答案:B[解析]譜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內蒙民歌《牧歌》。

11.

下圖所示的是哪個樂種的演出形式______

A.福建南音B.西安鼓樂C.北京智化寺音樂D.河北笙管樂正確答案:A[解析]福建南音的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zhí)拍板者居中而歌。

12.

下面譜例選自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它融入了哪種傳統(tǒng)曲藝元素______

A.三棒鼓B.京韻大鼓C.蘇州評彈D.四川清音正確答案:B[解析]《前門情思——大碗茶》這首歌曲將傳統(tǒng)曲藝音樂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是一首極富韻味的獨唱歌曲。歌曲通過歸國華僑對兒時生活場景以及對“冰糖葫蘆”“杏仁豆腐”“大碗茶”等的回憶,表達了遠方游子對故鄉(xiāng)北京的無限眷戀之情。歌曲旋律吸收了京韻大鼓的元素,并運用了大量的裝飾音,伴奏運用了三弦、琵琶等樂器,使得歌曲京味十足,韻味無窮。

13.

電影《城南舊事》采用了下列哪首學堂樂歌作為插曲______A.《體操—兵操》B.《送別》C.《春游》D.《秋游》正確答案:B[解析]電影《城南舊事》選用了兩首20世紀20年代的歌曲作為插曲,這兩首歌曲分別為《麻雀與小孩》和《送別》。

14.

下圖所示的是哪個時期主要的樂器演奏組合______

A.文藝復興時期B.浪漫主義時期C.古典主義時期D.中世紀正確答案:A[解析]圖中的樂器有橫笛和琉特琴,它們都是文藝復興時期主要的樂器。

15.

下面譜例是歌劇《魔笛》中夜后演唱的詠嘆調片段,它由哪種女高音演唱______

復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燒

A.戲劇女高音B.抒情女高音C.次女高音D.花腔女高音正確答案:D[解析]《夜后的詠嘆調》又名《復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燒》,是歌劇《魔笛》中的經(jīng)典名曲。這首詠嘆調音樂的華麗與力度非比尋常,是花腔女高音演唱技巧與表現(xiàn)力高水平的體現(xiàn)。

16.

下面譜例出自穆索爾斯基的哪部作品______

A.《鮑里斯·戈杜諾夫》B.《死之歌舞》C.《荒山之夜》D.《圖畫展覽會》正確答案:D[解析]該譜例選自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創(chuàng)作的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中《牛車》的主題旋律片段。

17.

下面譜例出自一部為介紹各樂器音色特征而寫的管弦樂作品,其作曲家是______

A.斯特拉文斯基B.拉威爾C.本杰明·布里頓D.倫納德·伯恩斯坦正確答案:C[解析]譜例出自《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是英國作曲家布里頓1946年為英國政府拍攝的教育影片《管弦樂隊的樂器》而寫的管弦樂曲,又名《珀賽爾主題變奏與賦格》。樂曲的主題選自英國作曲家亨利·珀賽爾為戲劇《摩爾人的復仇》所作的戲劇配樂,并以此主題作了一系列變奏,介紹了管弦樂隊中的各種樂器。

18.

下面譜例出自哪部音樂劇______

A.《悲慘世界》B.《貓》C.《歌劇魅影》D.《艾薇塔》正確答案:C[解析]該譜例為《TheMusicoftheNight》(中文譯為《夜之樂章》)的旋律片段,出自安德魯·洛依德·韋伯創(chuàng)作的音樂劇《歌劇魅影》,是該劇中魅影把克莉絲汀帶到地宮后獨唱的音樂。

19.

下面譜例是一首歌曲片段,它出自哪個國家______

A.俄羅斯B.墨西哥C.日本D.美國正確答案:D[解析]該旋律片段選自《AmazingGrace》,中文歌名為《奇異恩典》,也有人稱《天賜恩寵》,是美國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鄉(xiāng)村福音歌曲,也是全世界基督徒都會唱的一首歌,被奉為基督教圣歌。

20.

下面譜例中的樂器合奏最適合為哪首歌曲伴奏______

A.巴西《狂歡之歌》B.埃及《尼羅河畔的聲音》C.澳大利亞《剪羊毛》D.愛爾蘭《倫敦德里小調》正確答案:A[解析]蘇多鼓常用于桑巴樂曲中,阿果果鈴又叫拉丁打鈴,是南美洲樂器,適合為巴西《狂歡之歌》伴奏。

21.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边@句話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哪個流派的音樂教育思想______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正確答案:A[解析]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修養(yǎng),開始于學詩,自立于學禮,完成于學樂?!比寮艺J為,詩、禮、樂三者是教化民眾的基礎或者說三種載體與手段,必須恰當利用。因此,“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可謂是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概括,進一步則可以歸結為審美教育思想。B選項的墨家,提出了“非樂”的主張,反對一切享樂,也包括反對音樂。C選項的道家,消極地主張否定音樂。D選項的法家,反對禮樂思想。

22.

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主要內容、途徑和手段,與德育、智育、體育等之間存在哪種關系______A.競爭B.協(xié)同C.對立D.附屬正確答案:B[解析]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不斷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主要內容,應和德育、智育、體育協(xié)同發(fā)展。

23.

“作曲家所表現(xiàn)的理念,主要都是純粹的音樂特性,而明確的情感或情緒不可能具體的表現(xiàn)在音樂中?!鄙鲜鲇^點體現(xiàn)的美學觀是______A.形式主義B.指涉主義C.表現(xiàn)主義D.極簡主義正確答案:A[解析]本題中的觀點主要表達了對形式的注重,而忽視了對內容的關注,因此屬于典型的形式主義。

24.

一個初進音樂廳的觀眾在鼓掌前會環(huán)顧四周,看看別人何時鼓掌,怎樣鼓掌,這種行為的傾向是______A.自我意象B.從眾C.期待D.創(chuàng)造正確答案:B[解析]本題中觀眾的行為明顯是跟隨他人的心理,缺乏自己的判斷,是從眾的心理。

25.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表現(xiàn)性評價形式的是______A.班級音樂會B.戲劇表演C.演唱比賽D.試卷測試正確答案:D[解析]班級音樂會、戲劇表演、演唱都具有表現(xiàn)性,所以選項A、B、C中的三種評價形式都屬于可以表現(xiàn)學生音樂技能的評價形式。試卷測試不具有表現(xiàn)性,因此不屬于表現(xiàn)性評價形式。

26.

“老師帶領一部分學生即興做森林動物游戲,另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模擬森林中的各種音響?!边@一教學活動強調的是______A.競爭B.探索C.講解D.示范正確答案:B[解析]選項A的競爭是指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爭勝,與題目內容不符。選項C的講解,強調的是解釋、解說,但本題中所給內容并沒有解說的內容。選項D的示范是指做出某種可供大家學習的典范,與題目內容不符。因此,本題應選擇B,是指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學習。

27.

在欣賞管弦樂作品《彼得與狼》時,老師引導學生聽辨并說出不同的樂器,這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重點是______A.熟讀B.和聲C.音色D.調性正確答案:C[解析]在聆聽中辨別不同樂器的主要方法就是辨別不同樂器的音色。因此這位教師的教學重點就是聽辨樂器的音色。

28.

下面譜例是由四人演唱的,它的演唱形式是______

黃楊扁擔

(片段)

A.重唱B.齊唱C.對唱D.輪唱正確答案:A[解析]A選項的重唱是指兩個以上的歌唱者,每人擔任一個聲部,同時演唱一首歌曲。B選項的齊唱是指兩個以上的歌唱者同時演唱同一旋律的歌曲,與題中譜例不符;C選項的對唱是指兩個人或兩組人對答式的演唱,與題中譜例不符。D選項的輪唱是指兩組以上的歌唱者,按一定規(guī)律,先后起唱同一首歌曲,與題中譜例不符。

29.

“老師在豎笛教學課上,引導學生獨自練習,把握演奏的要領,并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復習鞏固。”上述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是______A.增強合作性B.加強競爭性C.培養(yǎng)獨立性D.提高趣味性正確答案:C[解析]學生課上獨自練習以及課后練習都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體現(xiàn)。

30.

“老師引導學生用12356幾個音填入四張節(jié)奏卡片,組成一條旋律?!边@一教學活動體現(xiàn)的是______A.欣賞B.演唱C.創(chuàng)造D.演奏正確答案:C[解析]本題中教師的行為是引導學生根據(jù)提供的幾個音,按照所給的節(jié)奏任意組成旋律,屬于創(chuàng)造的過程。

二、音樂編創(chuàng)題(本大題10分)1.

為下面譜例的旋律編創(chuàng)二聲部重奏。

要求:不改動原曲,用支聲(每個聲部脫胎于同一個主要曲調,大體相似,但時有變化,若即若離)的方式編配另一個聲部。

正確答案:[解析]支聲式復調也被稱作“襯腔式復調”,它是復調寫作中聲部間對比程度最低的一種,在某種意義上與主調手法相接近。在二聲部中,支聲式復調寫作主要有“分合式”支聲和“簡繁式”支聲兩種寫法?!胺趾鲜健敝暿侵竷蓚€聲部在進行中形成一種“時分時合”的結合,支聲的“支”也可作”枝”解,即從“主干”中分化出的“分枝”。這種寫法的特點是以“分”為輔,以“合”為主。“分”的目的是使高聲部出現(xiàn)時音響豐滿;“合”的目的是強調兩個聲部的集中統(tǒng)一。“簡繁式”支聲是指兩個聲部結合時,其中一個聲部對另一個聲部在節(jié)奏上作“簡”的處理,或其中一個聲部對另一個聲部在節(jié)奏上作“繁”的處理,“簡”即“簡化”,“繁”即“加花”。不論是“簡化”還是“加花”,兩個聲部的旋律骨干音都應基本相同。

三、音樂作品分析題(本大題15分)1.

分析下面譜例。

要求:

(1)寫出歌曲的調式調性。

(2)說明歌曲旋律音調上的特點。

(3)劃分歌曲的樂句,用字母標記并注明每樂句起止的小節(jié)數(shù)。

(4)說明樂句間的結構特點。

梅花引

正確答案:(1)E羽雅樂七聲調式。

(2)①歌曲采用變換拍子的手法,整體運用了拍這種比較舒緩的節(jié)奏,中間有一小節(jié)的節(jié)拍變換為了拍,使得當時的重音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深刻地表現(xiàn)出梅花高雅的品質;②歌曲整體上運用了二度、三度及五度的旋律進行,迂回婉轉、細膩而深刻,將寒梅獨自開放的情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

(4)第一樂段第一個樂句起音和尾音都落在角音上,旋律的發(fā)展暗含不穩(wěn)定的因素,第二樂句重復第一樂句的前半句,但后半句改變了旋律的走向,下行發(fā)展落在羽音上,將梅花傲雪凌霜、獨自盛開的音樂形象刻畫至深。第三、第四樂句將“同頭換尾”的重復手法與“變換拍子”的創(chuàng)作手法并用。第二樂段的第一、第二樂句依然運用“同頭換尾”的創(chuàng)作手法,僅改變最后兩個音來完成樂思的發(fā)展。第三、第四樂句中附點音符與八分音符的交替出現(xiàn)以及旋律進行中的六度大跳,使得音樂時斷時續(xù),流露出梅花暗香疏影的情韻,將梅花的高潔堅韌升華到“信念堅定、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引發(fā)了聽眾強烈的情感共鳴,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35分)1.

依據(j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

教學內容:《頑皮的杜鵑》

教學任務:運用課堂樂器與歌唱共同表現(xiàn)已學會的歌曲《頑皮的杜鵑》

要求:

(1)設定教學目標。

(2)針對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其中至少包括2個課堂提問。

(3)針對(2)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寫出設計意圖。

頑皮的杜鵑

正確答案:[參考設計]

(1)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感受音樂,豐富情感體驗,建立起對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關愛之情,進而養(yǎng)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tài)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學生親身參與演唱、演奏、編創(chuàng)等藝術實踐活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增強集體意識和協(xié)調能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課堂樂器。

(2)教學過程

①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圣-桑的《森林深處的杜鵑》樂曲片段,讓同學們在邊欣賞音樂的同時,思考樂曲描繪的場景,欣賞完之后與班級其他同學們分享一下自己聽到的場景都有什么。

②新課教授

A.剛剛欣賞了法國作曲家圣-桑描寫杜鵑的小型管弦樂作品,接下來,請同學們聆聽一首歌唱杜鵑的奧地利民歌,并思考兩個問題:

a.在這首作品中的杜鵑是一個什么形象?

b.如果讓你來演唱這首作品,你會用什么情緒進行演唱?

通過剛才的欣賞,同學們感受到了樂曲歡快的氛圍,描繪了杜鵑在大自然中靈活飛翔的場景。

B.再次播放樂曲,請同學們根據(jù)歌詞和譜例的展示,思考一個問題:這首樂曲是由幾個樂句組成的?你是如何劃分出來的?

C.經(jīng)過同學們的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這首樂曲是由6個樂句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節(jié)奏是“|××××|×××”。

D.全班同學用拍手的方式,拍打出“|××××|×××”這個節(jié)奏。

[設計意圖]根據(j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七年級的學生應在音樂課堂上學習并

掌握音樂基本要素(如節(jié)奏、節(jié)拍等)、常見結構等基礎知識。所以,通過欣賞作品學習到音樂基礎知識,為以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E.依據(jù)譜例,跟隨教師的鋼琴伴奏,演唱樂曲的旋律,注意聲音要優(yōu)美,演唱的情緒要歡快活潑,遇到高音可用假聲進行演唱,注意嗓音的保護。

[設計意圖]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注意一些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并提醒學生加強對嗓音的保護。

F.加入歌詞,跟隨鋼琴伴奏進行演唱,注意演唱時聲音的起伏,當演唱杜鵑的叫聲“咕咕”的時候,可用俏皮、短促的聲音進行演唱。

③合作表演

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同學進行演唱,第二組和第三組同學用三角鐵、沙槌為樂曲伴奏,伴奏

譜例如下:

頑皮的杜鵑

[設計意圖]七年級的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jīng)驗,因此在授課過程中,需要通過藝術實踐活動來豐富和提高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起到鍛煉學生的合作與協(xié)調能力的作用。

④課堂小結

A.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什么?對比一下管弦樂曲和歌曲中表現(xiàn)出的風格有什么不同?

B.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欣賞其他不同風格的管弦樂作品,或欣賞圣一桑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閱讀案例并回答問題。

案例:在一次中小學音樂教師培訓中,某授課教授一再強調音樂教學不能以教材為中心。一部分教師表示贊同,一部分教師堅決反對,其中一位教師反問教授:“不教教材,教什么?我從來不上教材以外的內容?!绷硪晃唤處熃釉挼溃骸拔疑险n就從來不用教材,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對什么有興趣,我就教什么?!薄?/p>

問題:1.

分析上面案例中的兩種觀點存在的問題。正確答案:第一種觀點以教材為中心:這種做法一方面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但是如果只教教材中的而不教教材以外的內容,這種方式又太老套,并沒有真切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做引導。

第二種觀點以學生為中心:這種做法符合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做引導這樣的理念,但是卻沒有以音樂教材為本體,讓學生對音樂課程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定位。

因此,這兩種做法相對來說,都是比較片面的。

2.

如果你是音樂老師,針對存在的問題,你會怎么做,并說明理由。正確答案:針對以上問題,我會采取以下方式:

首先,遵照課程標準要求,教教材,在教教材的過程中,聽取學生的想法,結合學生的興趣、能力和生活經(jīng)驗,從而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因為新課標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真正成為主體,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都能在音樂課堂上得到發(fā)展。

其次,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智。教學中,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fā)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發(fā)展音樂才能提供空間。因為這樣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敢于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真正做到關注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

六、課例點評題(本大題15分)1.

依據(j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課例,并對其新課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

【課題名稱】走進音畫《思鄉(xiāng)曲》

【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

【教學內容】欣賞與創(chuàng)編《思鄉(xiāng)曲》

【主要目標】

1.能理解樂曲各段的情緒與音樂要素的異同。

2.用色彩和線條等美術要素表現(xiàn)感受到的音樂。

(其他目標略)

【教學過程片段】

1.導入階段(略)

2.展開階段:新課教學

(1)走進音樂,從音到畫

①聽《思鄉(xiāng)曲》音樂,引導學生分析音樂要素(情緒、速度、旋律、力度、音色)。

②引導學生分析,尋找音樂要素與美術要素(色彩、線條等)的關聯(lián),尋找兩種藝術間的通感。

③小結:這就是音樂與繪畫間的聯(lián)系,拿著這把鑰匙,我們來探索二者的融合。

(2)音畫結合之感受與體驗

播放作品主題部分,教師示范并分享自己是如何應用音畫結合的鑰匙進行創(chuàng)作的。

(3)音畫結合之實踐

將學生分組,小組間根據(jù)《思鄉(xiāng)曲》的音樂意境進行集體繪畫創(chuàng)作。

注意:組員間的分工與合作,關注音樂是創(chuàng)作的本體,要在聆聽的基礎上想象。

(4)音畫結合之分享

問:最吸引你的是哪幅畫?為什么?你認為哪個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