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歌閱讀之表達技巧(下篇)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它既包含表達方式的使用、各類表現(xiàn)手法、也包括各種修辭手法的巧妙使用。一般來說,“表達技巧”“表達特色”“藝術手法”“藝術特色”“寫作特點”屬于同一關系的大概念。它下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結構技巧”四個小概念。一、古代詩歌常見的表達技巧詩詞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結構技巧四個方面。1、
表達方式:抒情、描寫、議論、記敘(1)
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它包括①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內(nèi)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②間接抒情:間接抒情與直接抒情相對,指通過對詩人在處理情感時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指通過對某些景物、某個形象、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等的敘述、描寫、議論,含蓄地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它可以分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詠史抒懷等。(2)描寫: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進行具體描繪和刻畫。它包括正側、點面、細節(jié)、白描(3)
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表示意見。(4)
記敘:用于描述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它包括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敘述角度(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注意“移位即變換角度”)。2、表現(xiàn)手法:用于深化意境、深化主旨,使作品更加耐人尋味。它包括:借古諷今、托物言志、烘托渲染、虛實相生、對比、用典、抑揚、襯托、渲染、想象、聯(lián)想、象征等,
3、修辭手法:用于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它包括比喻、比擬、借代、雙關等
4、
結構技巧:它包括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情、以小見大、先抑后揚、層層深入、鋪墊照應、首尾呼應、曲筆入題、總分得當、過渡照應、伏筆鋪墊、渾然天成、畫龍點睛等。這些技巧在詩詞中綜合運用,可以使得作品更加豐富多彩,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溫馨提示有的題目問該詩或哪幾句運用了哪些(幾種)表現(xiàn)手法,那么這類題目怎么辦呢?我們可以從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甚至篇章結構等多方面去思考,針對具體的詩歌,往往會云開霧散,不至于找不著北。三、表現(xiàn)手法1、借古諷今(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是詠史詩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即詩人往往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憑吊古跡來達到感慨盛衰、托古諷今的目的。這既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也是借古抒懷的抒情手法。例如:臺城劉禹錫臺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本詩借諸葛亮的故事,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繡嶺宮詞李洞春日遲遲春草綠,夜棠開盡飄香玉。繡嶺宮前鶴發(fā)翁,猶唱開元太平曲。一位白發(fā)老翁唱太平曲,意在借古諷今。借開元盛世反襯僖宗的荒淫昏朽,表達人們對太平盛世的思慕,對危機深重,國勢飄搖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2、托物言志(象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也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fā)的感情、闡發(fā)的思想借助于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是指詩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來寄托、傳達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詩中的物帶有人格化的色彩。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以及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等等都是詩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對象。例如:詠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并非依靠風的力量。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fā)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yǎng),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jù),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全詞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慘遭遇,喻托作者報國無門、屢受排擠與打擊的不平心境。竹
石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幅傲然挺立、堅貞不屈的勁竹形象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中。立根破巖,咬定青山,千磨萬擊,屹立挺然。這副錚錚傲骨也正是詩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種堅定的意志、頑強的精神和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氣節(jié)通過這首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3、襯托(烘托渲染)(1)烘托:襯托中的正襯,原始我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亦稱“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種寫作技法,指通過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xiàn)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與渲染結合起來使用。例如:“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薄赌吧仙!罚?)渲染:我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后借用來指文藝創(chuàng)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huán)境所采用的強調(diào)、反復等多方面著意鋪敘的寫作技法。例如:“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薄醪g《秋詞》首句破題,以描寫秋景來渲染深宮寒夜的氣氛。(3)以動襯靜: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tài)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tài),也就是在動態(tài)描寫中顯示出靜態(tài)。例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傍B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里面包含著辯證法。(4)樂景寫哀: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踐上是借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例如:“青雀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薄犊兹笘|南飛》4、虛實結合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也是描寫手法。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采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疤摗迸c“實”是兩個極大的概念,具體點說就是無形與有形、抽象與具體,想象回憶與現(xiàn)實。如“愁”是虛的,因為它是無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是實的,古詩詞常借助具體、可感的事物來抒發(fā)某種感情寄托某種情懷,或借助想象或回憶來寫現(xiàn)實的境遇和況味。例如: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地白如霜、棲鴉可見,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光皎潔”。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詩中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nèi)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diào)?。∪木涮搶懢?,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5、對比對比手法在詩歌中運用較多,因其具有層次性的特點,結構性較強,運用對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現(xiàn)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qū)別得更加鮮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例如:陶者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全詩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詩人對勞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清明(宋)黃庭堅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用“乞祭余”卻還向妻妾炫耀的齊人和甘愿在綿山中燒死也不愿出山的介之推相比,諷刺了向權貴諂媚,追名逐利的小人,同時,贊揚了受迫害也不改變操守的有氣節(jié)之士。6、用典用典是指在詩詞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語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跡故事,借以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以抒發(fā)某種思想與情感。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字少意豐的效果。例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首詩用了如下典故:①孫仲謀的典故,抒發(fā)了詩人對英雄的懷念,表達了收復失地的理想。②南朝宋武帝劉裕的故事表達了詩人北伐的決心。③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貍,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貍祠。詩人將今昔對照,內(nèi)心沉痛。④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這一典故,借古諷今,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草率從事。⑤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宋室不能盡用人才的慨嘆,表示自己雖老卻不忘為過效勞的忠貞之情。前三個典故,表達了詩人對主戰(zhàn)派的期望,還借此對南宋朝廷茍安求和者進行諷刺和譴責。7、抑揚抑揚可分兩種: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法。例如:游園不值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前兩句寫詩人乘興游園,被拒之門外;后兩句卻寫出詩人另有所得,看到滿園春色,前后感情有個落差,前面遺憾,后面高興。這里采用了欲揚先抑法。*習題演練: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官舍竹王禹偁誰種蕭蕭數(shù)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注】
閑官:詩人當時因受讒而被貶,所任的商州團練副使是個無事可干的虛銜,所以稱作“閑官”。量移:原指從貶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處為反語,意為被貶到更偏遠的地方。問: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全詩就這一點作簡要分析?!敬鸢浮竣偻形镅灾尽"谥瘛安浑S夭艷”“獨守孤貞”,表現(xiàn)了其清白、堅貞、高潔的特點。③作者以竹自喻,表達了詩人孤獨而堅貞不渝的情懷。四、修辭手法古典詩歌多姿多彩、千變?nèi)f化的修辭手法,為古典詩歌增添了許多風采、情趣和內(nèi)涵。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對仗、反問、設問、反復、互文等。鑒賞修辭手法首先要辨識和判斷所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其次分析其表達效果,體會其對塑造形象、抒發(fā)情感、體會主旨的作用。1、比喻:是根據(jù)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例如:白居易《琵琵行》中以“急雨”比喻樂聲的粗重沉悶,以“私語”比其幽細圓潤,以“珠落玉盤”喻其清脆悅耳,以“鳥語”“泉流”喻其婉轉流利,以“銀瓶破”“水漿進”“鐵騎突”“刀槍鳴”形容其高亢雄壯。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具體可感的聲音,比喻各種不同的難以捉摸的音響,把抽象無形的樂音,刻畫成有形可感的實體,使讀者仿佛聽到了那或輕或重,或快或慢,或激越昂揚,或低回鳴咽的應接不暇的樂音。2、比擬:借助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把物當成人來寫(擬人),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擬物)。如詩句“兩山排因送青來”,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3、借代: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手法叫借代。例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詞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指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調(diào)零。4、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例如:“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生白發(fā),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fā)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之深重。五、表現(xiàn)手法與修辭手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1、聯(lián)系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都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2、區(qū)別(1)表現(xiàn)手法是用以增強文章的整體或某一部分的表達效果;修辭手法則是增強文章中句子的表達效果,主要著眼于對句子的修飾。(2)表現(xiàn)手法是從宏觀角度表現(xiàn)文章的,而修辭手法是從微觀角度表現(xiàn)文章的。3、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反復是一種修辭手法,但它如果間隔使用,對文章的整體表達效果就非常明顯,也可視為表現(xiàn)手法;比喻、對比和襯托既是一種修辭手法,有時也可以是一種表現(xiàn)手法;等等??傊诰唧w的語言環(huán)境中,當某種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產(chǎn)生了一種整體的效果,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或是某種修辭手法在文章中反復使用后產(chǎn)生了整體的表現(xiàn)力,那么這種修辭手法也可視為表現(xiàn)手法。因而,在解題時若問及表現(xiàn)手法時,也應當包括修辭手法范疇下的象征、比喻、對比、襯托、反復等。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與修辭手法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概念,不可回避,我們必須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認真體會,才能真正將它們區(qū)分開來,并嫻熟地運用。六、結構技巧古詩詞的結構是體現(xiàn)詩歌形式之美、反映社會內(nèi)容、表現(xiàn)詩人感情的重要手段。賞析其結構形式要整體分析詩的結構特點,體會詩人這樣寫的意圖和對詩詞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認識詩歌結構特點古詩詞通常的結構形式是先寫景敘事后議論抒情,寫景敘事為議論抒情作鋪墊,而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寫景敘事的基礎上闡發(fā)。除此之外,還應特別注意以下結構特點:開門見山、欲揚先抑、伏筆照應、情景分寫、情景合寫、小中見大、畫龍點睛、起承轉合。*尋找詩詞中的標志性語言如在以時空為序的詩詞中要注意尋找表示時空轉換的詞語、句子;寫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詩詞中要注意末尾卒章顯志的抒情議論句。1、開門見山,直接點題開宗明義,直接點題。這個“目”就是詩歌的主題,運用這種方法開頭,就為全文指明了“航標”。例如: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唐
杜審言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襟。詩開門見山,直接點出詩人的感慨:只有離別家鄉(xiāng)、奔走仕途的游子,才會對異鄉(xiāng)的節(jié)物氣候感到新奇而大驚小怪。在這“獨有”、“偏驚”的強調(diào)語氣中,生動表現(xiàn)出詩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2、卒章顯志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直接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例一: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例二:《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xiàn)理想的豁達。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注:“無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從政而無人接引賞識。“垂釣者”比喻當朝執(zhí)政的人,這里指張九齡?!傲w魚情”喻從政的心愿。后四句表露想入仕,希望張丞相引薦之意。在獄詠蟬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注:這首詩是駱賓王任侍御史時,因上書縱論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則天,蒙冤下獄后作。卒章顯志,直抒胸臆,明確表達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獄的愿望,點明主旨。3.以小見大在表現(xiàn)大題材時,詩人不是敘述描寫大事件、大場面,而是著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過“小事”“小物”“小景”來反映大境界、大主題,這種手法叫做以小見大?!耙孕∫姶蟆本褪且孕【皞鞔缶辰?,以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例如:過華清宮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暴露唐玄宗楊貴妃的腐化生活,杜牧僅攝取“妃子笑”入詩,一切便盡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馬飛馳,完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不知內(nèi)情的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
4.對比對比手法在詩歌中運用較多,因其具有層次性的特點,結構性較強,運用對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現(xiàn)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qū)別得更加鮮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例如:陶者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全詩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詩人對勞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清明(宋)黃庭堅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用“乞祭余”卻還向妻妾炫耀的齊人和甘愿在綿山中燒死也不愿出山的介之推相比,諷刺了向權貴諂媚,追名逐利的小人,同時,贊揚了受迫害也不改變操守的有氣節(jié)之士。5、欲揚先抑抑揚可分兩種: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法。例如:游園不值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前兩句寫詩人乘興游園,被拒之門外;后兩句卻寫出詩人另有所得,看到滿園春色,前后感情有個落差,前面遺憾,后面高興。這里采用了欲揚先抑法。6、以景結情這是詩歌結構的一種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結束詩句,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的意境,產(chǎn)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顯得意猶未盡。例如:從軍行王昌齡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詩歌的前三句均是就樂聲抒情,結句詩人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之后,忽然出現(xiàn)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此時征戍者內(nèi)心是濃濃的鄉(xiāng)思,還是渴望建功立業(yè)?是對現(xiàn)實的憂慮,還是對祖國河山深沉的愛呢?……不得而知,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七、考場實用(一)明辨題型——掌握高考常見設問方式1、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2、請分析這首詩的表達技巧(藝術手法或表現(xiàn)手法)。3、詩歌主要是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事物的?4、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5、詩歌運用了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6、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二)一般答題步驟第一步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抒情手法。(給了明確手法的此步省略)第二步結合詩句闡釋怎么用的這種手法。第三步若是間接抒情指出此種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是什么(敘)—為什么(析)—怎么樣(評)*答題模板這首詩用了()的表現(xiàn)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如(),從而突出了(強調(diào)了,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習題演練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首詩在行文結構方面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的賞析。答案:這首詩在行文結構方面先揚后抑。前兩句寫漢文帝求賢若渴,虛懷若谷,而賈生才情無與倫比,表現(xiàn)出漢文帝對賈生的器重;后兩句寫漢文帝夜半不眠,不是向賈生詢問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詢問鬼神的本源問題,極盡抑揚吞吐之妙。辭鋒犀利,諷刺辛辣,表達了作者對文帝不顧百姓蒼生疾苦的批評之情,也寄寓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請結合詩句談談本詩是如何運用這種手法來表現(xiàn)主旨的。答案:本詩采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寫了一位閨中少婦打跑啼叫驚夢的黃鶯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寫兒女之情的小詩,卻有深刻的時代內(nèi)容。它通過寫少婦懷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題。3、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詠籠鶯①(清)納蘭性德何處金衣客,棲棲翠幕中。有心驚曉夢,無計囀春風。漫逐梁間燕,誰巢井上桐。空將云路翼,緘恨在雕籠。[注]①鶯:黃鶯,別名金衣公子。問: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做分析。答案:運用反襯的手法,突出了籠中鶯對燕子和鸞鳥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托物言志(象征)手法,作者以籠中鶯自比,表達了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有的題目則是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時就要在所有出現(xiàn)的手法里進行權衡,從而確定最利于表情達意的那一種手法。)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早
行宋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答案:①主要用了反襯手法。②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③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對于這首詩,謎底就在題目“早行”上,那么作者是如何來表現(xiàn)早行的呢?答案也就很好敲定了。)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習題。青溪王維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咀ⅰ竣僦穑貉?、沿。②趣:通“趨”。③澹:安靜。王維在詩中是用什么抒情方式對青溪的感情的?請簡要分析。參考答案:①借景抒情。青溪流過亂石時水聲喧騰,而流經(jīng)松林時卻沒有聲息,與松林相映,色調(diào)優(yōu)美。水波蕩漾,浮著菱角和荇菜,清澈的溪水倒映著蘆葦。詩人通過對青溪幽美景色的描寫,抒發(fā)了自己對青溪的熱愛贊美之情。②直抒胸臆。最后四句直接抒情:我的心平素已習慣閑靜,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憂。讓我留在這盤石上好了,終日垂釣一直到生命盡頭。③詩人通過對青溪幽美景色的描寫,抒發(fā)了自己對青溪的熱愛贊美之情。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青玉案用辛稼軒元夕韻劉辰翁雪銷未盡殘梅樹。又風送、黃昏雨。長記小紅樓畔路。杵歌串串,鼓聲疊疊,預賞元宵舞。天涯客鬢愁成縷。海上傳柑夢中去[注]。今夜上元何處度。亂山茅屋,寒爐敗壁,漁火青熒處。[注]臨安被占,宋幼主趙昺遁湖廣,后至崖山,崖山臨海,故稱“海上”。宋朝正月十五有貴戚宮人贈黃柑的習俗。可惜南宋覆滅,傳柑一事只如一夢而去了。(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二句從眼前的景象著筆,殘雪未盡,梅花凋殘,黃昏風雨,春寒料峭,盡顯凄涼。B.“杵歌串串,鼓聲疊疊”是對偶句,極寫昔日元宵節(jié)歌舞不絕,熱鬧喧騰的景象。C.下片首句宕開一筆,描寫自己漂泊天涯的境遇,抒發(fā)國破家亡、無以寄身的凄慘愁緒。D.詞的末尾運用設問,再以景作答,直抒胸臆,強化了詞人的凄涼與孤獨之感。(2)請結合全詞分析下片中“夢中去”在結構與情感上的作用。參考答案:(1)D;解析:D項,“直抒胸臆”分析錯誤,詞的末尾是以景作答,因此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而不是直抒胸臆。注意,下片開頭沒有順著上片的回憶來寫,而直接寫現(xiàn)在的境遇,因此C項中“宕開一筆”分析正確。(2)答案:①結構上,承上啟下。“夢中去”三字承接上面所寫過去都城臨安元宵節(jié)的熱鬧與繁華,啟示下文對如今元宵節(jié)境況的描寫,由昔而今、由夢境到現(xiàn)實。②情感上,反襯對比。過去元宵節(jié)的盛大場面只成回憶,宛如夢境,而現(xiàn)在國破家亡,自己漂泊天涯,反襯出今年元宵節(jié)的凄涼,既寫出了詞人對往日元宵節(jié)的眷戀和對故國的緬懷與痛悼,也表達了喪亂之苦和亡國之痛。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江心寺①柴望寺比金焦②徹夜開,一山恰似小蓬萊。塔分兩岸波中影,潮長三門石③上苔。遺老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來。中流滾滾英雄恨,輸與高僧入定回。[注]①作者在宋亡國以后不久所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chǎn)行業(yè)分析
- 小學生衛(wèi)生安全教育教案
- 業(yè)務并購合同標準文本
- 供電工程合同標準文本
- 保本合同標準文本
- 2025綜合電商合作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村民出資建房合同標準文本
- 寫字樓商業(yè)合同標準文本
- 服裝促銷活動方案【6篇】
- 養(yǎng)老護理員合同標準文本
- (完整版)減數(shù)分裂課件
- GB/T 44481-2024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guī)范
- 2024年《武器裝備科研生產(chǎn)單位保密資格標準》內(nèi)容考試試題庫及答案
- 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2022年廣東廣州中考語文試卷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試題及答案)
- 鋼鐵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9施工期影響
- 2024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英語試卷附答案
- 物業(yè)服務考核辦法及評分細則(表格模板)
- 北京市智慧工地評價標準
- DL∕T 5371-2017 水電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
- 10萬噸秸稈膨化飼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紙質文物修復與保護》課件-30古籍的版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