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學年建蘭九下月考卷_第1頁
2013學年建蘭九下月考卷_第2頁
2013學年建蘭九下月考卷_第3頁
2013學年建蘭九下月考卷_第4頁
2013學年建蘭九下月考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學年建蘭九年級下學期月考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A.張衡B.祖沖之C.賈思勰D.酈道元A.《史記》B.《漢書》C.《后漢書》D.《三國志》A.王羲之B.顏真卿C.柳公權D.歐陽詢A.張擇端B.范寬C.馬遠D.黃公望A.扁鵲B.華佗C.孫思邈D.李時珍A.郭守敬B.沈括C.徐光啟D.王充A.屈原B.陶淵明C.杜甫D.白居易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A.岳飛B.諸葛亮C.韓信D.關羽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30分)1.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唐朝的“貞觀之治”是指________在位期間的政治局面。3.宋朝的“________”制度,使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成為佃農。4.明朝的“一條鞭法”是指________。5.清朝的“攤丁入畝”制度,使________負擔更加沉重。6.我國古代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長的防御工程。7.佛教起源于________,西漢末年傳入我國。8.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起源于________。9.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________,提出了“仁”的學說。10.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主張“以法治國”。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1.簡述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主要措施。2.簡述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3.簡述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四、材料分析題(共20分)材料一: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1.這段話反映的是哪個朝代的賦稅制度?(4分)2.請簡述這個制度的特點。(8分)3.這個制度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8分)五、論述題(共20分)請論述我國古代科舉制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影響。一、選擇題答案1.A2.C3.A4.A5.A6.D7.B8.A9.C10.C二、填空題答案1.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2.唐太宗3.均田制4.把田賦、徭役、雜稅并為一條,折成銀兩分攤在田畝上,按田畝多少征稅5.農民6.長城7.古印度8.東漢9.孔子10.韓非三、簡答題答案1.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推行郡縣制;焚書坑儒;修筑長城。2.任用姚崇、宋璟為相;重視地方吏治,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發(fā)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3.削弱大將的兵權;控制對軍隊的調動;派遣文臣擔任知州,設通判進行監(jiān)督;取消節(jié)度使收稅的權力,稅收由中央掌控。四、材料分析題答案1.唐朝2.以庸代役,不役使人;政府賦稅收入有了保障;農民賦役負擔減輕。3.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增加政府收入;改善政府與百姓的關系。五、論述題答案科舉制的發(fā)展歷程:隋朝創(chuàng)立科舉制;唐朝完善科舉制,設立進士科;宋朝科舉制度更加完善,實行糊名法;明清時期實行八股取士。影響:選拔官吏的標準由家世門第轉變?yōu)椴艑W;讀書人可以憑才學做官,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尤其有利于唐詩的繁榮。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科舉制、均田制、一條鞭法、攤丁入畝。中國古代文化:四大發(fā)明、佛教、道教、儒家、法家。中國古代經濟: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中國古代軍事:長城、岳飛、諸葛亮、韓信、關羽。各題型知識點詳解及示例:選擇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如“四大發(fā)明”、“貞觀之治”等。填空題:考查學生對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的記憶,如“科舉制”、“秦始皇”等。簡答題:考查學生對歷史事件、制度、人物的掌握,如“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主要措施”。材料分析題:考查學生分析史料、提煉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對“租庸調”制度的分析。論述題: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歷史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如對科舉制發(fā)展歷程及其影響的論述。專業(yè)課原理概述部分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5分)1.建筑材料中,下列哪種材料的抗壓強度最高?A.水泥B.沙子C.石子D.木材A.△B.■C.○D.ㄨA.剪力墻結構B.框架剪力墻結構C.砌體結構D.桁架結構A.mB.m2C.m3D.kgA.AutoCADB.SketchUpC.3dsMaxD.MicrosoftExcel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5分)1.建筑施工圖中,尺寸單位一般為毫米。()2.建筑設計過程中,結構設計是第一步。()3.建筑材料分為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兩大類。()4.建筑施工圖的繪制順序為: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細部圖。()5.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越長越好。()三、填空題(每題1分,共5分)1.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實用性、_______、經濟性。2.建筑物按使用性質可分為_______、民用建筑、工業(yè)建筑等。3.建筑施工圖中,_______表示立面圖。4.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包括_______、抗拉強度、抗折強度等。5.建筑施工過程中,_______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的關鍵。四、簡答題(每題2分,共10分)1.簡述建筑設計的基本步驟。2.請列舉三種常見的建筑結構形式。3.什么是建筑材料的耐久性?4.簡述建筑識圖的基本方法。5.請解釋建筑面積和建筑體積的區(qū)別。五、應用題(每題2分,共10分)1.某建筑平面圖尺寸為30m×20m,求該建筑物的面積。2.已知某建筑物檐口高度為9m,屋面坡度為1:2,求該建筑物的屋面高度。3.某建筑物采用框架結構,請簡述框架結構的特點。5.分析建筑施工現(xiàn)場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六、分析題(每題5分,共10分)1.分析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理念的重要性及實施措施。2.分析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如何確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七、實踐操作題(每題5分,共10分)(試卷至此結束)八、專業(yè)設計題(每題2分,共10分)1.設計一個小型圖書館的平面圖,要求包括閱覽室、書庫、辦公室和衛(wèi)生間,并標注出各功能區(qū)的面積。3.設計一個學校食堂的剖面圖,要求展示建筑內部的空間布局,包括就餐區(qū)、廚房和儲藏室。4.設計一個公園景觀圖,要求包括人工湖、小橋、亭子和綠化帶,并標注出主要景點的位置。5.設計一個商業(yè)綜合體的總平面圖,要求包括商場、電影院、餐飲區(qū)和停車場,并合理規(guī)劃交通流線。九、概念解釋題(每題2分,共10分)1.解釋什么是建筑物的結構體系。2.解釋綠色建筑的概念及其主要特點。3.解釋建筑設計的“以人為本”原則。4.解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與空間布局的關系。5.解釋建筑外立面設計的重要性。十、思考題(每題2分,共10分)1.思考在建筑設計中如何平衡功能性與美觀性。2.思考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考慮抗震設防。3.思考在建筑材料選擇時如何兼顧環(huán)保和成本。4.思考在建筑施工現(xiàn)場如何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5.思考在建筑設計中如何融入當?shù)匚幕厣?。十一、社會擴展題(每題3分,共15分)1.分析城市化進程中,高層建筑對城市景觀和環(huán)境的影響。2.探討如何在建筑設計中融入智能家居系統(tǒng),以提高居住舒適度。3.討論在建筑設計中如何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4.分析當前建筑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未來建筑設計的可能變化。5.探索如何通過建筑設計提升社區(qū)互動,促進鄰里關系和諧發(fā)展。一、選擇題答案1.A2.D3.B4.B5.D二、判斷題答案1.√2.×3.√4.×5.×三、填空題答案1.藝術性2.住宅建筑3.立面圖4.密度5.施工組織設計四、簡答題答案1.建筑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項目立項、設計前期、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配合。2.常見的建筑結構形式有:磚混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3.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特定使用環(huán)境和條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4.建筑識圖的基本方法包括:熟悉圖例和符號、識別圖線、理解尺寸和標高、分析平面、立面和剖面圖。5.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積的總和,建筑體積是指建筑物所占空間的三維大小。五、應用題答案1.600m22.3m3.框架結構的特點: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強、空間靈活、施工速度快。4.(略)5.(略)六、分析題答案1.綠色建筑理念的重要性在于:節(jié)能環(huán)保、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提高居住舒適度、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實施措施包括:使用綠色建材、優(yōu)化建筑設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七、實踐操作題答案1.(略)2.(略)1.建筑設計基礎知識:包括建筑設計的基本步驟、建筑結構形式、建筑材料的耐久性等。2.建筑識圖與繪圖:涵蓋圖例和符號的熟悉、尺寸和標高的理解、平面、立面和剖面圖的分析等。3.建筑施工技術:涉及施工組織設計、混凝土養(yǎng)護、安全隱患防范等。4.建筑材料:包括建筑材料的分類、性質及應用。5.建筑與環(huán)境:探討綠色建筑理念、節(jié)能減排、城市化進程中的建筑問題等。各題型所考察學生的知識點詳解及示例:選擇題:考察學生對建筑基礎知識的掌握,如建筑材料抗壓強度的了解、建筑施工圖的識別等。判斷題:檢驗學生對建筑概念的理解,如建筑設計的步驟、建筑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