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同步課件_第1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同步課件_第2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同步課件_第3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同步課件_第4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同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fā)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第19課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國1.改革不徹底:政治上保留了__________制度,經(jīng)濟上______________沒有真正解決,存在_____________殘余。2.矛盾尖銳:一戰(zhàn)期間,沙俄的落后與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了人民的苦難。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沙皇專制

土地問題

農奴制二、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二月革命。(1)經(jīng)過: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市民舉行示威游行并轉變?yōu)槲溲b起義。(2)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3)結果。①推翻了________王朝。②資產階級建立起________。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羅曼諾夫

臨時政府2.《四月提綱》。(1)背景:臨時政府沒有滿足民眾要求并繼續(xù)進行戰(zhàn)爭,俄國面臨向何處去的問題。(2)內容。①無產階級需要奪取政權,實現(xiàn)________革命。②通過________政權去實行________。③退出帝國主義戰(zhàn)爭。(3)作用:成為_____________的綱領,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fā)展。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社會主義

無產階級

土地改革

布爾什維克黨3.十月革命。(1)準備:1917年7月,布爾什維克黨確定了________的方針。(2)過程:1917年11月6日,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彼得格勒武裝工人、士兵發(fā)動起義。(3)結果:推翻了臨時政府,取得了勝利。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武裝起義三、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1.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一切權力轉歸工兵代表蘇維埃,通過了《______________》和《土地法令》,成立了新政府——___________。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和平法令

人民委員會2.新型社會主義的政體特點。(1)立法與行政權力統(tǒng)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選出。(2)全俄_______________是最高權力機構,選舉政府即人民委員會。(3)人民委員會擁有立法權。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蘇維埃代表大會3.意義。(1)開辟出俄國_______________發(fā)展的道路。(2)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模式。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

社會主義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一、比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類別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對象沙皇專制政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力量

資產階級參加并起積極作用

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結果

推翻沙皇專制統(tǒng)治,形成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推翻臨時政府,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兩者聯(lián)系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緊密相連,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由二月革命過渡到十月革命,從而形成了急劇發(fā)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二、俄國十月革命有何歷史意義?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1.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2.它使經(jīng)濟文化并不發(fā)達的俄國,在短時間內擺脫了封建殘余的束縛和剝削階級的統(tǒng)治,建立起新型的無產階級專政,開辟出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道路。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3.十月革命的勝利,沖破了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世界從此進入一個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例1]

(2013·江蘇單科)列寧在某次演講時說:“這個革命的意義首先在于我們將擁有一個蘇維埃政府……被壓迫的群眾將親自建立政權,舊的國家機構將被徹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機構即蘇維埃組織將建立起來?!边@里所說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B.公開發(fā)表《四月提綱》C.彼得格勒武裝起義D.執(zhí)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信息的闡釋和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根據(jù)題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不符合題干革命的要求。A項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壓迫的群眾建立的蘇維埃組織。因此符合題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義,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確答案選C。答案:C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例2]一部影片有一組鏡頭:夜色中,成群的武裝起義者沖向首都的一座宮邸,從停在不遠處河面上的戰(zhàn)艦傳來隆隆炮聲;人流很快沖垮了守衛(wèi)部隊設立的防線,宮邸沉重的大門在起義者的呼喊中緩緩打開。這組鏡頭所取材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

)A.1640年英國的倫敦B.1871年法國的巴黎 C.1917年俄國的彼得堡D.1949年中國的南京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解析:從首都、宮邸和不遠處河面上戰(zhàn)艦的炮聲等信息綜合判斷,該起義是俄國十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答案:C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例3]

1917年11月8日,中國駐俄記者劉鏡人致電北京政府外交部:“廣義派聯(lián)合兵、工反抗政府,經(jīng)新組之革命委員會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經(jīng)該會核準,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奪國庫,占車站……”電文中的“廣義派”、“政府”分別指(

)A.俄國共產黨沙皇政府B.俄國共產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C.布爾什維克黨沙皇政府D.布爾什維克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解析:從題干的時間“1917年11月8日”可知反映的事件是俄國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由布爾什維克黨領導,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tǒng)治。答案:D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例4](2014·肇慶期末)1918年11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演講說:“這回戰(zhàn)勝的,不是聯(lián)合國的武力,是世界人類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國的軍閥或資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新紀元的世界改造,就是這樣開始。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失敗,勞工主義就是這樣戰(zhàn)勝?!薄靶录o元的世界改造”是指(

)A.俄國十月革命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新文化運動D.巴黎公社革命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解析:關鍵信息:1918年、“新紀元的世界改造,就是這樣開始。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失敗,勞工主義就是這樣戰(zhàn)勝?!倍韲赂锩韲蔀槭澜缟系谝粋€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故A項正確;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故B項錯誤;新文化運動是1915年新中國知識分子對救國之道的探索,故C項錯誤;巴黎公社革命失敗,并沒有建立社會主義,時間也與題干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A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例5]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由城市發(fā)展到農村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農村包圍城市的,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A.俄國是工業(yè)國,中國是農業(yè)國B.俄國城市人口占多數(shù),中國農村人口占多數(shù)C.二月革命后,俄國大城市中反動勢力受到削弱;中國大城市中反動勢力強大D.俄國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解析:俄國和中國革命道路不同,是由兩國不同國情決定的。答案:C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關注多元史觀不同文明的和平共處與競爭看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是多樣的,是交相輝映的。資本主義在歷史上曾起過積極作用,資本主義在幾百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同時存在于當前的世界中,兩種制度、兩種文明在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共存共處,在相互交流和借鑒。我們要以博大的胸懷,堅持包容理解,促進世界的和諧發(fā)展。從兩種制度和文明共處與競爭的視角考查本單元內容將會成為高考命題的一個熱點。

課標要求

知識梳理

課堂導學

典題剖析

欄目鏈接[例6]世界各國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道路或發(fā)展式樣被稱為現(xiàn)代化模式。在早期現(xiàn)代化理論中,人們往往把“現(xiàn)代化”等同于“資本主義化”。下列重大歷史事件從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現(xiàn)代化理論的是(

)A.《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