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試題(含詳細(xì)解析)_第1頁
綜合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試題(含詳細(xì)解析)_第2頁
綜合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試題(含詳細(xì)解析)_第3頁
綜合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試題(含詳細(xì)解析)_第4頁
綜合解析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試題(含詳細(xì)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單元測試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物理教研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位置上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zhǔn)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15分)一、單選題(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15分)1、如圖,運水稻的車輛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jìn)。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運動的是(

)A.運水稻的車輛和聯(lián)合收割機都是運動的B.聯(lián)合收割機和運水稻的車都是靜止的C.聯(lián)合收割機是運動的,運水稻的車是靜止的D.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運水稻的車運動的2、目前,自貢九年級物理課本的厚度最接近()A.1cm B.10cm C.20cm D.50cm3、估測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十分廣泛,下列所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乒乓球的直徑約為100mm B.九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5dmC.初中生100m短跑成績約為10s D.初中生的步行速度約為4km/h4、如圖所示,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小明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廂觀望。突然,他覺得自己的列車開始緩緩地前進(jìn)了,但是,“駛過”了旁邊的列車的車尾才發(fā)現(xiàn),實際上他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明發(fā)現(xiàn)自己乘坐的列車還停在站臺上是以旁邊列車的車尾為參照物B.小明感覺自己乘坐的列車前進(jìn)了是以站臺為參照物C.以站臺為參照物,小明感覺旁邊的列車向相反方向開去了D.小明選擇相同的參照物可以造成先后不同的感覺5、小紅參觀博物館時看到了祝融號模型,發(fā)現(xiàn)祝融號和一個初三的女學(xué)生一樣高,請問這個祝融號有多高()A.0.9m B.1.8m C.3.6m D.7.2m第Ⅱ卷(非選擇題85分)二、填空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300μm=______cm。(2)45min=______h。2、如所元,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的運動情況。圖甲中汽車做______運動,其速度為______m/s;圖乙中汽車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別為10m/s、20m/s、30m/s、40m/s,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大,且速度以某一規(guī)律變化。如果我們把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用a來表示,則圖乙中汽車運動時a=______。3、如圖所示,鉛筆的長度為______cm。4、如圖所示,圖中木塊的長度為______cm。5、如圖所示,地鐵站臺內(nèi),站在自動扶梯上出站的乘客,相對于自動扶梯是________的,相對于站臺地面是________的(以上兩空填“運動”或“靜止”)。由此可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________的。三、計算題(5小題,每小題9分,共計45分)1、一列火車行駛途中以108km/h的速度通過長度為1100m的橋梁,火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50s。求:火車的長度。2、我國已經(jīng)進(jìn)入高鐵時代,下表為某次高鐵列車從上海到南京的運行時刻表。站名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zhèn)江南京到站時刻6∶527∶097∶328∶048∶34發(fā)車時刻6∶196∶547∶117∶348∶06路程/km084126165244306根據(jù)列車運行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1)列車由上海駛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列車從蘇州到無錫和從常州到鎮(zhèn)江,哪一路段運行得較快?3、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對山崖以一定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汽車在離山崖700m的A處鳴笛,當(dāng)汽車開到離山崖660m的B處時剛好聽到山崖對鳴笛的回聲,求汽車行駛的速度(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取340m/s)。4、一客運列車從青島始發(fā),途中經(jīng)停連云港、上海虹橋、杭州。列車行駛時的平均速度是160km/h。如表是該列車從青島北站到杭州站的運行時刻表。站名青島北連云港上海虹橋杭州到站時刻—23:037:32發(fā)車時刻20:4323:137:45—(1)列車由青島北站駛往連云港站,所經(jīng)過的路程是多少?(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2)從上海虹橋站到杭州站的路程為280km,求列車到達(dá)杭州站的到站時刻;(3)若列車車身長度為400m,列車途經(jīng)一座長為6800m的大橋,求列車完全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5、靜止的汽車在山崖前某處按喇叭,2s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求:(1)汽車與山崖的距離;(2)若汽車在該處勻速行駛到山涯處,用時17s,則汽車的速度為多大?(3)若汽車從另一地點按喇叭并以20m/s勻速駛向山崖,2秒后聽到回聲。則汽車按下喇叭時距山崖多遠(yuǎn)?四、實驗探究(2小題,每小題10分,共計20分)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一枚紐扣的直徑,紐扣的直徑是_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2、在“探究紙錐下落的快慢”的活動中,小明取兩張等大的圓形紙,做成①號紙錐和②號紙錐.(1)對于紙錐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圖甲所示的A和B兩種擺放方式,你認(rèn)為正確的是______;(2)按正確方式擺放,同時釋放,發(fā)現(xiàn)②號紙錐先到達(dá)地面,說明②號紙錐比①號紙錐快,這是通過相同_______比______的方法比較快慢;(3)小明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得到①號紙錐的照片,如圖乙所示,已知照相機每隔0.25s曝光一次,①號紙錐的直徑10cm。①紙錐從O到A的過程中,下落速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②為測量紙錐從O下落到A的平均速度,還需要測出照片中______和_______;③根據(jù)實驗估算出紙錐從O下落到A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A【詳解】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jìn)的車輛和聯(lián)合收割機,如果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運水稻的車輛和聯(lián)合收割機相對地面的位置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說它們都是運動的;如果選其中一個為參照物,另一個與它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都是靜止的。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2、A【詳解】九年級物理課本的厚度與中學(xué)生的食指寬度差不多,約為1cm,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D【詳解】A.現(xiàn)在標(biāo)準(zhǔn)乒乓球的直徑為4cm=40mm故A不符合題意;B.九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5cm,B不符合題意;C.男子百米世界紀(jì)錄略小于10s,中學(xué)生百米成績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初中生的步行速度約為故D符合題意。故選D。4、C【詳解】ABC.開始以對面列車為參照物,當(dāng)對面列車反方向運動時,小明感覺自己乘坐的列車開始緩慢前進(jìn),后來以站臺為參照物,發(fā)現(xiàn)自己做的列車沒動,故AB錯誤;故C正確;D.先后不同的感覺是因為他選擇的參照物不同造成的,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故D錯誤。故選C。5、B【詳解】初三的女學(xué)生的身高一般1~2m,則祝融號大約1.8m。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二、填空題1、

0.03

0.75【詳解】(1)[1]因為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guān)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所以300μm=300×10﹣4cm=0.03cm(2)[2]因為,所以2、

勻速直線

30

1m/s2分析甲車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路程的關(guān)系得出甲車的運動狀態(tài);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出甲車的速度;分析乙車在相等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再根據(jù)a的定義進(jìn)行計算?!驹斀狻縖1]由圖甲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相同,因此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2]0~30s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為s甲=900m,所用時間t甲=30s,所以甲車的速度[3]由圖乙可知,在0~40s內(nèi)乙車的速度變化量為40m/s,則圖乙中汽車運動時3、8.50【詳解】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讀數(shù)為8.50cm,鉛筆的長度為8.50cm。4、1.95【詳解】由圖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側(cè)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cè)與2.95cm刻度線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2.95cm-1.00cm=1.95cm。5、

靜止

運動

相對【詳解】[1]站在自動扶梯上出站的乘客,相對于扶梯沒有位置變化,因此乘客相對于自動扶梯是靜止的。[2]扶梯在上升過程中離站臺地面越來越近,乘客和站臺地面之間有位置變化,故乘客相對于站臺地面是運動的。[3]乘客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運動情況不同,因此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三、計算題1、400m【詳解】解:火車的速度v=108km/h=30m/s火車運行距離s總=vt=30m/s×50s=1500m火車的長度答:火車的長度是400m。2、(1)136km/h;(2)蘇州到無錫【詳解】解:(1)根據(jù)“上海到南京的運行時刻表”,s=306km,t=2.25h,列車由上海駛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為(2)s1=42km,t=15min=0.25h,所以從蘇州到無錫的平均速度為s2=79km,t=30min=0.5h,所以從常州到鎮(zhèn)江的平均速度為168km/h>158km/h,所以從蘇州到無錫段運行得較快。答:(1)列車由上海駛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36km/h;列車從蘇州到無錫運行得較快。3、10m/s【詳解】解:聲音傳播的距離為s聲=s1+s2=700m+660m=1360m聲音傳播的時間(即車行駛的時間)為汽車行駛的距離為s車=s1-s2=700m-660m=40m所以汽車行駛的速度為答:汽車行駛的速度為10m/s。4、(1)373.3km;(2)9︰30;(3)2.7min【詳解】解:(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列車由青島北站駛往連云港站所用的時間為已知列車行駛時的平均速度是由可知列車由青島北站駛往連云港站,所經(jīng)過的路程為(2)已知上海虹橋站到杭州站的路程為由可知所用的時間為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列車在上海虹橋站的發(fā)車時間為7∶45,則到達(dá)杭州站的時間為(3)列車完全通過大橋行駛的路程為由可知列車完全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為答:(1)列車由青島北站駛往連云港站,所經(jīng)過的路程是373.3km;(2)列車到達(dá)杭州站的到站時刻為9︰30;(3)列車完全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為2.7min。5、(1)340m;(2)20m/s;(3)360m【詳解】解:(1)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v=340m/s,聲音發(fā)出又返回的總時間t=2s,則汽車到山崖的距離(2)汽車需要走的路程s=340m,用時t車=17s,則汽車的速度(3)由題意可知,2s內(nèi)汽車行駛路程與聲音傳播的路程的和就是汽車按下喇叭處距離山崖的距離的兩倍,故按下喇叭時汽車到山崖的距離答:(1)汽車與山崖的距離340m;(2)汽車的速度為20m/s;(3)汽車按下喇叭時距山崖360m。四、實驗探究1、

1.20

1mm##0.1cm【詳解】[1]由圖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即1mm,紐扣的左邊與2cm刻度線對齊,右邊與3.2cm刻度線對齊,所以紐扣的直徑3.20cm-2.00cm=1.20cm[2]根據(jù)[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2、

A

路程

時間

先變大后不變

OA的距離(OA的長度)

從O到A實際下落的時間

0.3【詳解】(1)[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應(yīng)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圖A中兩紙錐的下端高度相同,圖B中兩紙錐的上端高度相同,而落地時是下端觸地,所以,應(yīng)選圖A的位置釋放,然后記錄下落至地面的時間。(2)[2][3]按正確方式擺放,應(yīng)是兩紙錐的下端高度相同,同時釋放,且②號紙錐先到達(dá)地面,說明這是通過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