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視角下的“的”字結構轉指構式及其認知轉喻觀_第1頁
認知視角下的“的”字結構轉指構式及其認知轉喻觀_第2頁
認知視角下的“的”字結構轉指構式及其認知轉喻觀_第3頁
認知視角下的“的”字結構轉指構式及其認知轉喻觀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認知視角下的“的”字結構轉指構式及其認知轉喻觀摘要:認為“的”字結構是獨立構式,且屬“心理”構式,具有主觀性、隱晦性、推導性的特征,并對其進行了范疇化分類。重點分析了“的字結構”形成的概念轉喻觀及其形成機制,提出構式需符合“小部分來轉指整體,個性轉指共性,所屬轉指領屬”的規(guī)則。最后分析了“的字構式”從發(fā)出—填補—理解的完成過程,并以金字塔型次序機制圖為例加以說明。

關鍵詞 :“的”字結構認知轉喻

一、引言

漢語“的”字在語義語法構成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針對它的研究十分豐富:有從漢語名物化角度來考察的,如朱德熙將“X的(‘X’表示‘的’前面的部分)”結構分為副詞性的、形容詞性的、名詞性的三類,并對每種結構的結構指代條件和限制進行描述[1](P16~31)。陸儉明援引配價理論,得出當“N的(‘N’為名詞性短語)”中“N”是受中心語(一價名詞)支配的,從屬名詞的時候“N的”不能用來指代整個名詞性短語的判斷[2](P44~49)。還有從語法語義方面來進行研究的,如范繼淹探討了“的”字結構替代中心語的語義規(guī)則[3](P25~29)。沈家煊則首次提出轉指本質就是轉喻的觀點,引用完形理論、配價圖式、顯著度和語境調(diào)控理論等對其認知理據(jù)給予解釋[4](P20~24)。本文從認知角度出發(fā),對“的”字結構進行深入考查。

二、“的”字結構作轉指用

(一)“的”字結構構式

關于“的”字結構,語言界存在著不同的界定。本文認為作為獨立的轉指短語構式或在上下文語境中出現(xiàn)的“的”字結構,都應被認為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構式,而非簡單的“省略”。

1.區(qū)別于簡單省略句的語義補充

“的”字結構省略句是一種避免重復、突出新信息的語法修辭手段,具有指代功能;而“的”字結構作轉指在表示具體事物時同樣具有指代功能。需要提及的是,在表抽象概念時,“的”字結構還具有附加作為話語接收者一方主觀而抽象的“補充省略”內(nèi)容的特點。轉指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主觀性、隱晦性、推導性??梢哉f“的”字結構作為一種構式接近于“心理”構式。

請看下面的例子:

(1)張大爺說,拿了這些錢,我要給老伴買好吃的(東西)。

(2)馬路上這么多“小紅領巾”,到底是哪一個扶你起來的?

例(1)中,張大爺“給老伴買好吃的”,省略了“東西”這一整個名詞短語的中心成分,“好吃的”作為修飾語給我們補充原句省略提供了線索。例(2)中,問句后面“扶你起來的”省略的部分應該是“紅領巾”,實際上“一條紅領巾”肯定扶不起一位老奶奶,此處指的是少先隊員。正是在認知機制的作用下,我們對語言材料加以主觀性加工才得以補充出正確的語義成分。

2.區(qū)別于簡單省略句的成分缺省

有些“的”字結構轉指可被看作對上下文部分語義的省略,而有些省略卻不能使用轉指來替代。如例(3)和例(4)。

(3)近期市場供應的蔬菜十分緊張,遠遠超出去年的四分之一。

(4)大運河南段航道正在修復中,目前甬江兩岸的已基本形成。

例(3)符合語義,理解起來不會造成困難,而當用“供應的”這一“的”字結構來省略句子中心語成分“蔬菜”時,句子無論從語義還是語法上,均不為人所認可。例(4)中的“甬江兩岸的”實指“甬江兩岸的航道”,此處可以看作轉指和省略。其原因是例(4)中上文已出現(xiàn)了“航道”這一源替代物,但就單個句子來說,我們可判斷,省略有時并不能用“的”字結構來替代,兩者仍存在區(qū)別。

3.區(qū)別于結尾句的“的”

“的”字有時在句中可起到收尾作用,說明一種方式、作用、情況或直接表達情感,與之相比較,本文的“的”字結構則不同。

(5)任女士說:“我當自行車用的?!?/p>

(6)就實力而言,本賽季云南隊的則有所削弱。

任女士為省錢和環(huán)保買了一輛電動汽車卻遭到了丈夫的質疑,她解釋說“我當自行車用的”,此處“的”并不是我們說的“的”字結構,因為我們根本無法補出“的”后指代的語義成分,因而應當被看成是作句子的結句詞來使用的。而例(6)“云南隊的”后面則可明確地補出指代成分:“云南隊的實力”。

(二)“的”字結構的分類范疇化

在語言結構中,“的”字結構無處不在,形式千變?nèi)f化,其中的前修飾后轉指部分也各有不同。對它們進行小類的范疇化描寫,有助于歸納這些小類的相似性質和總結它們的特性。

1.單一“X的”結構和復合“X的”結構

(7)紅的(裙子)/火辣辣的(天)/昨天的(報紙)/沿海的(沙灘)

在這些結構中,“的”字前出現(xiàn)的都是單一性質的簡單修飾語,用來說明所轉指目標域即“X的”后隱含的中心語成分的某種特性或歸屬,“X”可以是名詞、代詞、數(shù)量詞、形容詞、副詞、動詞、數(shù)量詞、擬聲詞等,以下例(8)則是復合“X的”結構,它可以是上面某些詞的組合,也包括介詞短語等。

(8)廣州派來的(調(diào)查員)/位于橋東頭的(廟)/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中國夢)

2.抽象的“X的”結構和具體的“X的”結構

前文提到,當“X的”結構中“X”為抽象詞匯表示概念想象時,“的”后轉指不一定能夠為人們所補充,所以區(qū)分抽象的或具體的“X的”結構很有必要。

(9)朝鮮經(jīng)濟如何改革還是個未解之題,現(xiàn)在,人們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10)羊就這樣丟了,不光是因為院子門沒有鎖好,一定是還有人為因素的。

例(9)中“人們所能做的”是轉指“人們所能做的事”,表示具體的應對朝鮮經(jīng)濟改革難題狀況人們所采取的措施,即看得見摸得著的“等待”,讀完例(10)我們會下意識地想到“人為因素的參與”這一搭配,作為抽象組合,對抽象轉指進行識別和判斷時,在上下文直接找則比在人的認知機制中找多了道程序。

3.“的”字結構與語境中的“的”字結構

從前人的文獻研究中可以看到,很多“的”字結構作為簡單的構式行不通,而放到一定的語境中則符合語法語義。對此構式作討論第一步應將“的”字結構語料區(qū)分為“帶語境的”和“不帶語境的”,只要提供合適的上下文語境,任何“的”字結構都可以起轉指作用并得到合理解釋。

(11)他最在行的(事)/*他最精明的(事)

(12)從大量信息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并做出判斷,這是他最在行的。

(13)犯了錯,趕緊找老師賠禮道歉作保證,這是他最精明的。

上例中,“他最在行的”可以做轉指指事情,而“他最精明的”卻不可以,但是如果給這兩個“的”字結構一定的語境則均成立。如例(12),相對于別的事情,如接聽電話、打印文件等等,“提取有效信息并做判斷”也許是“他”作為秘書比較出色的方面,在此方面“在行”。而例(13),也許“他”會精明地投機取巧考試,也許“他”做人精明,但是當犯了錯的時候,“找老師賠禮道歉作保證”就體現(xiàn)出這個精明的人“最精明”的一面??梢娬Z境為“的”字結構作轉指提供了可能。

三、“的”字結構的“提取映射觀”

“的”字結構從源域到目標域的轉指實際上仍是反映了一種“映射”的聯(lián)系,具有源域所具有的特性的轉指可看作是對源域某些信息的主觀性提取,對源域信息的部分覆蓋。這樣的映射更緊密地體現(xiàn)了兩者的聯(lián)系,有利于體現(xiàn)二者的共同性。而“的”字結構之所以轉指就在于對源域整體門類下隱含著許多的特殊分類,如果不存在分類,也就無法對分類進行提取。這一點類似于很多語言學家提到的“區(qū)別性特征”,如陳香蘭(2024)、嚴辰松(2024)都闡述過。本文認為,漢語“的”字結構對源域的提取并不是任意性的,要符合“小部分來轉指整體,個性轉指共性,所屬轉指領屬”的特征。例如:

(14)HealwaysenjoyShakespeare.

(15)*他非常喜歡讀魯迅。

(16)魯迅的,老舍的,余秋雨的,圖書館里能有的書就盡量多讀讀。

在英語中轉指可用作兩種方式:以部分來替代整體;以整體來替代部分。在例(14)中,“enjoysShakespeare”即“enjoyShakespeare’sbooks”。但幾乎同樣的句式例(15)就不可以說,而必須加上“的”構成“的”字結構,這說明漢語此構式的形成有一定特殊性。

上文例(11),說一個人最在行,潛在意是還有很多地方這個人很在行,但都沒這方面出色,用“他最在行的”也就在各個小類中做了提取。而“他最精明的”則不一樣,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我們來做一個考查,看圖1:

在圖1中,左圖被分為各個方面,如方面1、2、3等等,以此提取出了“在行”這一方面,從而又提取出了“最在行的一方面。而右圖“他最精明的”構式圖中,方面1、2、3等等他都在行,我們無法再提取出一個圓圈來指代“最精明”的一方面。因此,我們所提取的信息是右邊整個大圓圈中普遍信息所映射出來的內(nèi)容。而可做轉指的左圖提取部分也正顯示了上文所提到的“小部分轉指整體,個性轉指共性,所屬轉指領屬”的特征。

四、“的”字結構作轉指的提取

在前人的文獻中很多人提到了顯著度的問題,如“壺開了的”,人們一定會聯(lián)想到“壺開了的水”,因為壺在認知上比水顯著。另外還提到了“的”字結構轉喻的高低屬性問題,以往對它的討論未綜合的考慮到是否有關于語境的問題,因而并不全面。作為一個構式一定是放到句子中的,而句子又一定是處在上下文語境中的,因此關于“的”字結構的形成機制應參照下面的因素塔,由上而下的考慮。

當我們用固定搭配作轉指時,常常能夠成功傳達轉指所表達的意思。換句話說,固定搭配處在金字塔的最頂端,它為人們的熟悉度也最高,這種轉指不必依賴語境,因此可單獨出現(xiàn),但數(shù)量不多。如例(17)。

(17)到手的(獵物)/嘶啞的(嗓子)/縮小搜捕的(范圍)/長久以來的(目標)

因語境很有可能在之前或之后已提到這個轉指,或未提到但提供的信息對轉指提供了條件。如例(18)“我們學校的”指本校師生。

(18)今天的報紙說江東曙光中學2000多名師生開會動員各自的親朋好友承諾“今年過節(jié)不燃放煙花爆竹”,我們也動員一下我們學校的吧。

關于“重讀”,前人在以前提及“的”字結構時就給予了關注,包括重讀在內(nèi)的眼神、手勢也是語境的一種。對“的字轉指”的提取預設條件,提供信息。

顯著度在不考慮語境時對“的”字結構中的轉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我們上文提到的“壺開了的(水)”,顯著度高的事物會在同類中被提取,作為轉指的目標域。

推測處在金字塔的最底端,是人們在使用或理解“的字轉指”時最不常用的方法,因為該方法經(jīng)常導致語義的偏差,但它仍不失為一種聽話人做認知的“轉指”補足時需要用的一種方法。

五、結語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的”字結構做了一些細節(jié)上的修補?!暗摹弊纸Y構作為構式絕不是簡單的省略,而是涉及認知的帶有主觀性的補足,文章將其進行了一些范疇化分類,使“的”字結構梳理后在構式、成分、語義上得到更清晰的整理。此外,本文將“的”構式與英語的轉喻作比較,在舉例說明的基礎上指出對“的”字構式做轉指成分提取要遵循的條件。而最后的“形成機制先后”金字塔從視覺上為“的”字結構形成因素提供了更直觀的參考,希望是一種能在具體運用中提供幫助的有用組合。

參考文獻:

[1]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之、所”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J].方言,1983,(1).

[2]陸儉明.隱喻、轉喻散譯[J].外國語,2024,(1).

[3]范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