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_第1頁
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_第2頁
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_第3頁
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_第4頁
P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8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成果總結報告平涼醫(yī)專生物化學課題組二目錄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與解決的主要問題……………3(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3(二)解決的主要問題……………………4二行動導向教學的技術路線與研究內容…………………5(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技術路線……………………5(二)重組教學大綱……………………5(三)編制行動導向教學法問題………6三行動導向理論教學法四步教學法的改革實施……8(一)研究對象與方法……………………8(二)理論教學效果的評價………………9四行動導向實踐教學法五環(huán)實驗項目單實施………10(一)研究對象與方法……………………10(二)實踐教學內容的制定與劃分……………………12(三)實驗教學成績評價標準…………12(四)統(tǒng)計學處理………………………13(五)實驗教學效果總體評價…………13五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13(一)行動導向教學法學生評價…………13(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同行評價………14(三)學生對不同教學法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14六行動導向教學法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與推廣應用價值……15(一)行動導向教學法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15(二)行動導向教學法成果的推廣應用價值……………16七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18八經費決算和評價………………………19九致謝……………………19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成果總結報告平涼醫(yī)專課題組從2008年9月到2012年5月,平涼醫(yī)專生物化學教研室首次將“以行動導向為目的教學模式”引入三年制臨床、藥學、護理、中西醫(yī)、口腔專業(yè)《生物化學》理論和實踐教學中。成功地對三十六個合堂班級進行了探索性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應用,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不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以后教學改革提供了參考依據(jù),而且學生和教師教學相長,獲益匪淺。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與解決的主要問題(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法,其核心內容是“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小組討論式教學。它打破了學科界限,圍繞問題編制綜合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獲取新知識、有效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1]。其特點是強調引導學生自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fā)式教育,逐漸成為我國高等醫(yī)學教育模式改革的趨勢。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醫(yī)學中,就是將復雜的螺旋式網絡樣結構的醫(yī)學知識以“病”連接起來,將相關學科的基礎與臨床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學科界限,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由于其教學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因此都會碰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因此對于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需要有綜合的知識,才能夠將各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二)解決的主要問題《生物化學》是研究生物體內物質代謝與變化的一門揭示生命本質的學科,它是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課程。目前的課程與教學過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四難”現(xiàn)狀《生物化學》課程由于研究內容深奧抽象,理論性強,直觀性差,系統(tǒng)性強,以至于教師“難教”;學生興趣低、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相差甚遠不好理解“難學”;化學基礎涉及廣、知識零散“難記”;學科發(fā)展速度快,臨床應用日新月異“難用”等特點,被學生喻為“神話”。2.“三輕”局面理論課上,教師按教學計劃、進度組織教學過程,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講授中容易給學生帶來抽象枯燥、零散繁雜的感覺,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教師只管在講臺上唱完2學時的獨角戲,往往造成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的課堂,教學效果欠佳。實驗課上實驗員準備好實驗所用的一切儀器材料、帶教老師手把手教會學生實驗過程,由于總成績中8次實驗總計才占20%,以致部分學生覺得上實驗課很放松,一組5-6人有一人做實驗其他人觀摩的情況,甚至全班一個版本的實驗報告,直接導致學生操作技能的弱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接受,無法體會現(xiàn)在的學習內容與臨床疾病的聯(lián)系,因而造成學生興趣不濃,學習效果較差;整體形成了“輕實驗重理論”、“輕能力重成績”“輕過程重結果”的“三輕”局面。3.“二個模式”教學大綱修訂后學時減少,教師課上忙于趕進度,3學時的內容要在2學時講完,“填鴨式”的一言堂是最節(jié)省時間的一種方式,部分年輕教師上課多媒體通念,沒有給學生回味與消化的機會,課堂氣氛差,師生互動少,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的縱橫聯(lián)系少。實驗課上驗證性實驗占到80%,實驗員準備好了一切,青年學子覺得沒有挑戰(zhàn)性,“保姆式”服務讓學生沒有了創(chuàng)造的空間,缺乏創(chuàng)新的樂趣。學生課后只求成績合格,課程過關,考前背筆記,考完試全部還給老師的現(xiàn)狀。4.“一言堂”傳統(tǒng)教學法(LBL)是沿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以授課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法,LBL教學法主要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教師上課“一言堂”,知識的傳授是一個單向體系,“教”占據(jù)了教學活動中主導地位,形成了老師上課忙于趕進度,學生則忙于應付考試記筆記,考前則死記硬背,考后一問三不知,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行動導向教學法(ABL)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小組討論式啟發(fā)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從生活中常見的病例入手,利用學生對實際病例興趣高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新奇感與需要感,使學生帶著問題開始學習,增強求知欲望,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學習的模式。筆者在從事生物化學教學十余年來,不斷的總結探索教學方法,從2008年開始,對我校三年制臨床、護理、藥學、中西藥、口腔專業(yè)嘗試行動導向教學法,并與LBL教學法對照。在《生物化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中進行了探索與實踐,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并對兩種教學方法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對教學方法的評價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二、行動導向教學的技術路線與研究內容(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技術路線選取典型病選取典型病例重組實驗內容學科理論知識學科實踐知識四步教學模式重組教學大綱改變教學方法五環(huán)項目單定實驗項目單改革評價體系做中學教育心理學家認為知識的構成方式與實際運用的方式相似程度越高,其活性越大,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就越強。因此我們?yōu)榱碎_展行動導向教學,首先修改了教學大綱,新大綱以采用全國醫(yī)藥高職高?!笆濉币?guī)劃教材(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邱烈主編)的內容為基礎,全面改革,打亂原有的授課順序,使之最終形成與病例配套的四大個模塊,十二個子模塊,囊括全書內容。使知識體系由易到難,對于理論性太強實踐應用不多的內容教學刪減,從教學資料上解決“四難”的問題,便于教師教、學生學。表1生物化學理論行動導向教學模塊劃分與學時分配表篇模塊內容學時病例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蛋白質與核酸蛋白質的組成、理化性質、功能、結構與功能關系、核酸的化學組成、分子結構、理化性質、分類62酶酶促反應的特點、酶的結構和功能、維生素與輔酶、影響酶促反應的速度、酶活性的調節(jié)、分類43物質與能量代謝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的概念、兩條呼吸鏈、ATP的生成方式、影響因素34糖代謝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徑的基本過程、關鍵酶、產生的能量、生理意義、糖原的合成、分解、糖異生、血糖的概念、糖代謝異常、糖尿病6脂代謝脂的分類、消化吸收、甘油三酯的合成、分解途徑、脂肪酸的氧化、酮體的生成與利用、膽固醇的合成、轉化、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功能、高脂血癥42蛋白質與核苷酸代謝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氮平衡、必須氨基酸、氨基酸的轉氨基方式、氨的轉運、尿素循環(huán)、痛風。三大營養(yǎng)物質間的代謝關系42核苷酸的生理功能、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基因信息的傳遞與表達DNA生物合成DNA的復制概念、半保留復制、DNA合成的過程、逆轉錄、影響因素、DNA損傷與修復33RNA生物合成RNA的轉錄概念、參與轉錄的物質、不對稱轉錄、轉錄后的加工與修飾2蛋白質生物合成翻譯的概念、密碼子的特點、蛋白質合成的過程、翻譯后的加工、PCR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3機能生物化學肝的生物化學肝在糖、脂、蛋白質代謝中的作用、生物轉化的概念、類型、意義、膽汁酸的組成、分類、轉化與肝腸循環(huán)、膽色素的轉化、黃疸類型與病理機制、臨床檢驗指標52水與無機鹽代謝體液的概念、組成、生理功能、鈣磷代謝22酸堿平衡氫離子的來源、調節(jié)、失衡代償2合計四大模塊囊括全書4420(三)編制行動導向教學法問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討論問題的巧妙設計。設計問題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1.難易適中;2.密切聯(lián)系臨床護理實際;3.具有一定的綜合性;4.直觀性較強;5.新穎性。以生活中臨床上經常遇到具體問題或代表性常見癥狀為學習起點,編制隱含有大量鑒別診斷信息的病例,從而有利于學生就此提出問題。而且我們在編寫病例過程中還打破了各基礎學科之間、基礎學科與臨床醫(yī)學之間的界限,圍繞臨床問題交叉融合了多學科知識,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專家組反復討論后定稿,共20個病例,并編制成冊,印刷指導學生學習。表2生物化學行動導向教學用問題病例一覽表序號問題疾病1牛媽媽好還是人媽媽好?營養(yǎng)不良與嬰兒健康2尿毒癥患者的福音尿毒癥3當你不小心吃錯了“藥”農藥中毒與急救4月亮灣的紅細胞鐮刀狀紅細胞貧血與心臟病5洋牛肉的困擾瘋牛病6一母生九子,九子十個樣遺傳病7一個奶廠工人的苦惱乳糖不耐癥8家族的希望糖尿病9眼睛的訴說夜盲癥與近視眼10“洋娃娃”的來歷苯丙酮尿癥與遺傳病11當糖不再“甜密”糖原累積癥12運動的煩惱乳酸積累13生命的代價低血糖與休克14減肥的秘決肥胖癥與解偶聯(lián)蛋白15一個母親的眼淚一氧化碳中毒16沙漠深處的呼喚酮癥17雞蛋的委屈結石癥與肝性腦病18一位高官的抱怨動脈粥樣硬化與痛風19秘書的難言之隱酒精肝20變黃的臉色黃疸三、行動導向理論教學法四步教學法的改革實施(一)研究對象與方法1.1對象:選在校2009-2011級三年制專科860名學生。將其按專業(yè)隨機分為二組,共六組,學生入學條件、教學設備等無顯著差異,同一教師授課,分別采用LBL(傳統(tǒng)教學法,對照組)和ABL(行動導向教學法實驗組)。行動導向實驗組(理論)每8-10人為一個討論小組,同學之間自由組合。LBL對照組(理論)分組同前,實驗課分組5-8人為一個討論小組.兩組學生的入學成績、性別、年齡、公共基礎課和專業(yè)基礎課成績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研究要求。1.2教學內容《生物化學》教材選用對照組和實驗組均采用全國醫(yī)藥高職高?!笆濉币?guī)劃教材,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68學時完成本課程的理論(51學時)與實踐教學(17學時)任務,理論51學時,實踐17學時。LBL、ABL組的教學內容相同,并使用同一授課計劃。1.3四步教學法實驗組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具體步驟為:(1)引出問題:教師根據(jù)生理學課程章節(jié)內容的特點,采用播放課件或引用臨床病例等形式,于授課之前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如在講在糖代謝一章中,先播放多媒體課件中生動逼真的糖尿病病人的癥狀畫面,讓學生有強烈的感性認識,然后提出問題:惱人的糖尿病,要求學生從糖尿病的生化病因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三多一少”、糖尿病分為幾大類、如何治療與預防、糖代謝紊亂還與那些疾病相關等方面去查資料,以這些問題為主線分組準備,待糖類物質的分解與合成過程,理論學習完成后組織學生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又如當講授到糖酵解的過程和生理意義時,在討論前一周先布置討論題:①為什么快速運動后會有腿酸脹的感覺②紅細胞的供能方式是什么?(2)收集資料:教師提出問題后,將學生按學號分為8~10人一組,每組選1名組長,要求學生針對問題進行預習,讓學生課外思考、自學教科書和查閱相關資料,準備好發(fā)言稿。(3)教學討論:根據(jù)收集的資料,每組選2-3名學生作為代表發(fā)言,其他學生可作補充。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問題的討論及分析,支持與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要把握好討論時間尺度,注意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精講點拔,努力協(xié)助學生按時完成問題的討論并找出問題的答案。(4)總結歸納:每次這一模塊結束前教師對討論發(fā)言情況進行及時點評與修正,總結和歸納知識要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意見,以保證學生能夠明確問題的觀點和獲取系統(tǒng)的知識。在每一個模塊學習即將結束的最后2學時,將各個小組集合,每一小組將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而這些問題可能在其它組已經得到很好的解決,通過這種交流和綜合,使同學對該部分的知識掌握得更深入,認識得到進一步提高,最后由老師總結。每次討論課結束前,教師應對各組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內容等做出全面的評價。評價中應盡量使用肯定、激勵的語言,確實有不合理之處時,也應用委婉的語氣指出。這樣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要求學生把討論的結果匯總成作業(yè)上交。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講授。兩組學生授課的進度、課時與教學的重難點均相同。(二)教學效果的評價2.1理論考試成績比較每學期期末進行考試測評,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采用同一套試卷,同樣的評分標準,統(tǒng)一組織,密封流水閱卷,以百分制記分,90分及以上為優(yōu)秀,60分及以下為及格??荚嚨睦碚撆c作業(yè)成績用SPSS11.0進行t檢驗,評估結果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結果見表3。表3LBL教學法與ABL教學法學生期末成績的比較(x±sd)年級組別學生人數(shù)理論成績作業(yè)成績t值P值2009級LBL組14062.43±2.8561.60±3.434.549<0.05ABL組14076.98±1.7272.15±5.202010級LBL組14263.14±4.4364.27±3.045.934<0.05ABL組14278.31±2.0381.46±2.132011級LBL組14863.38±3.2266.56±1.154.703<0.05ABL組14878.64±1.5379.37±1.02ABL與LBL組教學法學生期末成績的比較結果是ABL實驗組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均高于LBL教學法的學生成績,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2教學效果問卷調查比較制定問卷,進行無記名調查,2009-2011級學生人數(shù)分別為280人、284人、296人,總共發(fā)放問卷860份,回收有效問卷860份,回收率為100%。詳細調查結果見表4。表4不同教學組學生對不同教學法教學效果的評價(%)項目2009級2010級2011級LBL組ABL組LBL組ABL組LBL組ABL組激發(fā)學習興趣45.5284.3446.1388.4345.8384.33增進學習積極性43.1786.7545.4187.1546.3284.78培養(yǎng)臨床思維48.3580.3349.3480.9141.8982.13增強理論知識理解56.7882.1255.980.5550.4782.23加強知識記憶53.4582.3752.8884.3255.0885.71提高學習效率53.4979.4553.1980.0856.1983.23培養(yǎng)自學和創(chuàng)新能力19.4676.918.3679.2318.4580.03提高解決問題能力21.3480.3223.0181.7721.7879.56分析結果顯示,A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相比,前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記憶系統(tǒng)牢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并使學生的自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較好結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行動導向實踐教學法五環(huán)實驗項目單實施(一)研究對象與方法1.1對象選平涼醫(yī)專09級、10級、11級三年制藥學專業(yè)1、2班二年級學生。隨機選取1班為實驗組,共123人,理論及實驗均采用行動導向模式(ABL組);2班為對照組,共112人,理論及實驗均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LBL組)。實驗組和對照組隨機以班為單位分為八組,平均每組5~6人。兩組學生的入學成績、性別、年齡、基礎課成績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要求。1.2方法ABL模式教學組織實施過程:按照與理論課同步的原則,把實驗課的內容進行重組(表5),分為基礎驗證性實驗、綜合分析性實驗與探究創(chuàng)新性實驗三大項目,每個項目再劃分為若干個任務。每項任務按照:實驗內容(題目,老師或學生提前一周提供,項目單見表5)實驗計劃(學生以實驗組為單位來制定,相當于預習報告)集體決策(實驗開始時交給帶教老師,師生共同討論、決策實驗計劃)實驗實施(以實驗組為單位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檢查(學生自己對照實驗計劃、實驗過程組內預評價實驗結果)實驗評價(師生共同完成,找出本次實驗的優(yōu)缺點及改進措施)的流程編制,學生按照實驗計劃,從實驗材料、藥品、儀器準備開始,獨立完成實驗并書寫報告,同時布置下一次實驗題目。每2組配一名專職行動導向指導教師,實驗內容選取時結合理論和臨床應用,老師在帶教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循證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LBL對照組的教學實施過程:學生根據(jù)實驗指導的內容,實驗員準備好實驗,帶教老師按照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結果計算臨床應用的模式先系統(tǒng)講解后,學生按照指導書上的內容照貓畫虎把實驗過程做完,最后書寫實驗報告就完成了任務。每2組配一名專職LBL指導教師,實驗內容、進度、學時數(shù)與行動導向實驗組相同。表5生物化學實驗課程項目教學法課程設計單項目一:血清醋酸纖維薄膜電泳工作過程查閱相關資料,閱讀說明書,對DY-61型電泳儀器操作方法、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進行人體外周血樣蛋白質分離。知識目標1.能說出DY-61電泳儀器的構成、類型及特點;2.熟記蛋白質電泳的基本原理與臨床應用;能力目標1.熟記儀器組成及其配套設施的安裝、使用、保養(yǎng)維護;2.熟練操作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法分離血清蛋白質的基本步驟(包括:點樣、電泳、染色、結果分析)。素質目標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正確的規(guī)范操作,嚴謹誠實的工作態(tài)度。任務下達與咨詢查閱:1.DY-61型電泳儀的構成、類型及特點;2.蛋白質電泳法的分類及應用。任務:1.電泳的基本原理;2.醋酸纖維薄膜電泳的操作。工作計劃6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由組長分配任務,制訂實驗方案。工作決策學生在實驗方案的基礎上優(yōu)選最佳方案。工作實施進入實驗室閱讀DY-61型電泳儀的說明書;教師講授儀器的組成并示范儀器使用過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儀器基本操作、血清的點樣、電泳練習;教師講授電泳法的概念、醋酸纖維薄膜電泳的實驗原理以及重點操作步驟,布置課后思考題。驗收評價自我評價1.能否說出DY-61型電泳儀的構成、類型及特點;2.能否記住蛋白質電泳法的概念、分類;3.能否說出醋酸纖維薄膜電泳的關鍵步驟;4.能否熟練DY-61型電泳儀配合醋酸纖維薄膜分析血清蛋白質的組成。小組評價項目優(yōu)秀良好中等差組員1組員2組員3組員4組員5組員6評價項目:1.遵紀守時情況2.與同學交流流暢3.學習態(tài)度積極主動4.服從教學安排情況5.實訓操作情況6.學習參與辯論情況7.著裝符合標準情況8.識別操作中的異常情況并能及時正確處理參與評價同學簽名:_______評價時間:__年__月__日教師評價教師總體評價:教師簽名:_______評價時間:__年__月__日(二)實踐教學內容的制定與劃分表6ABL教學法實驗內容的項目任務與學時分配項目任務學時應用基礎驗證性實驗項目任務一:血清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法分離蛋白與酪蛋白等電點的測定2蛋白質的分離與透析任務二: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2酶活性與消化不良任務三:胡蘿卜素柱層析法2維生素與營養(yǎng)任務四:果蔬中VC含量的測定2綜合分析性實驗項目任務一:肝臟中酮體的生成作用2酮癥的檢測任務二: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測定2肝炎的檢測任務三:血清尿素氮含量的測定2任務四:膽固醇含量測定2膽石癥的檢測探究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任務一:植物組織中DNA的提取和分析10自己編制題目自己設計實驗開放實驗室至少選作一項書寫科研論文任務二:牛乳中蛋白質的提取與鑒定任務三:植物種子萌發(fā)前后淀粉酶活力的測定任務四:自選題目三大項目總計完成8次實驗,探究創(chuàng)新性實驗至少選做一項,開放實驗室一周內完成28實驗組的實驗教學指導內容按照任務要求編制有基本信息、評價要求、臨床應用印制人手一份。對照組的學生參閱實驗指導。(三)實驗教學成績評價3.1實驗成績評價:在期末實驗結束后,我們進行實驗考核,分為實驗報告、口試、技能操作及探究性實驗論文四部分,重點考查學生基本操作的熟練程度、綜合思維、表達能力、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標準為:實驗成績(100%)=實驗報告(30%)+口試(10%)+技能操作(40%)+探究性科研論文(20%)。3.2問卷調查。制定問卷,進行無記名調查,2009-2011級藥學學生人數(shù)分別為85人、76人、74人,總共發(fā)放問卷235份,回收有效問卷235份,回收率為100%。調查結果見表6。(四)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經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進行分析。評價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五)實驗教學效果評價結果每學期期末進行實驗成績評價,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采用同樣的評分標準,同樣的老師測評。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見表7。表7LBL教學法與行動導向教學法學生實驗成績的比較(x±sd)年級組別人數(shù)實驗報告口試成績操作技能科研論文t值P值2009LBL4063.23±2.1570.15±1.1368.34±2.1173.56±1.792.04<0.05ABL4575.48±1.4278.11±0.3177.23±1.8981.43±1.752010LBL3664.04±3.6372.01±1.4371.44±0.9774.35±0.215.37<0.05ABL4079.11±2.1677.89±1.2080.32±2.3776.49±0.042011LBL3663.58±3.0170.44±1.3571.56±0.4872.56±1.494.10<0.05ABL3878.44±1.3778.13±1.4478.34±1.0279.04±0.46ABL與LBL教學法學生期末實驗各項成績的比較結果是行動導向實驗組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均高于LBL教學法的學生成績,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五、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體系(一)行動導向教學法學生評價表8LBL教學法與ABL教學法教學效果的評價(%)項目2009級2010級2011級LBL組ABL組LBL組ABL組LBL組ABL組激發(fā)學習興趣43.2582.3445.3186.2444.8683.31增進學習積極性41.1581.3643.4783.5541.4784.28培養(yǎng)臨床思維45.3660.5149.3861.0143.1971.71增強理論知識理解52.3881.9253.9284.5050.3781.53提高課堂學習效率54.2971.4452.0970.2852.1670.83培養(yǎng)自學和創(chuàng)新能力29.0676.9023.3678.0320.4577.93提高解決問題能力27.3881.3528.0180.6727.7879.56贊成或接受教學法23.4495.4331.0194.7827.2196.86通過問卷調查,95.7%的學生贊成或接受新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83%的學生認為可以增進學習積極性,77.9%的學生認為促進自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70.8%的學生認為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64.2%的學生認為促進臨床思維。(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同行評價表9同行對不同教學法教學效果的評價(%)項目2009級2010級2011級LBL組ABL組LBL組ABL組LBL組ABL組知識掌握與臨床思維培養(yǎng)35.5784.9446.1388.9347.8985.33學習習慣養(yǎng)成與德育33.2686.8845.4187.4547.1284.78學習興趣激發(fā)與個人成才38.6580.7344.3480.6143.0984.13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與方法46.8884.0253.983.1551.4785.23挖掘教材深度與知識拓展43.8881.5755.8885.3256.1887.71培養(yǎng)自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43.6776.3551.1985.0857.0987.23解決問題能力與知識應用19.2271.4419.3676.2319.0581.03同一學科組的同行通過觀摩教學、交叉輔導學生作業(yè)、互帶實驗課、期末統(tǒng)一命題考試、試卷分析、學科組統(tǒng)一備課、教學法交流等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了解,發(fā)現(xiàn)ABL組與LBL組相比較,學生的知識掌握與臨床思維培養(yǎng)、學習習慣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與個人成才、解決問題能力與知識應用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教師在挖掘教材深度與知識拓展、培養(yǎng)自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均比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極大的改進。(三)學生對不同教學法教師教學效果的評教表10學生對不同教學法教學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項目2009級2010級2011級LBL組ABL組LBL組ABL組LBL組ABL組因材施教尊重個性25.5764.9036.1378.7347.8987.39責任心強以身作則23.2676.8535.4177.2547.1288.71教學基本功扎實28.6570.7334.3370.3143.0983.14知識密集緊密聯(lián)系臨床26.8864.0733.973.9551.4786.26注重能力培養(yǎng)23.8871.5735.8775.6256.1885.78注重知識應用33.6766.3431.1475.3857.0989.24教法新穎注重引導19.2261.4218.3266.5319.0582.08通過學生對不同教學法教學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看出,行動導向教學法引入到《生物化學》教學中,學生更喜歡老師能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老師知識密集度高、教法新穎注重引導、問題能密切聯(lián)系實際,課堂上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和知識的應用。六、行動導向教學法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與推廣應用價值(一)行動導向教學法成果的創(chuàng)新性課題主要針對傳統(tǒng)的《生物化學》教學中老師講“神話”學生聽“天書”的“四難”、“三輕”、“二個模式”、“一言堂”的現(xiàn)狀,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旨在打破填鴨式、保姆式的教學模式,革新的“一言堂”教學方法、扭轉學生“三輕”的學習局面,改變教學“四難”現(xiàn)狀,探尋專業(yè)基礎課程《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新途徑,為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過硬的全科醫(yī)務人才嘗試新方法。1.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修改教學大綱重組教學內容后,在理論課堂上推行“四步”教學法,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實驗課自選探究型實驗題目、學生自己制定實驗方案,做小老師撰寫科研論文等方法,實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實踐、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研究”的“五自主”學習過程。使學生有原來被動接受知識到自主探索知識,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2.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做中學”“學中做”通過推行實驗“五環(huán)項目單”,打破了傳統(tǒng)以驗證實驗為主,教師“保姆式”服務體系。五環(huán)項目單需要學生人人動手協(xié)作,共享勞動成果。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給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空間,鍛煉了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與職業(yè)能力,實現(xiàn)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提升。3.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快樂中學習課堂上,通過學生自發(fā)做小老師、小組討論發(fā)言、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撰寫科研論文等環(huán)節(jié),把枯燥、深奧、生澀的“神話”理論知識,變成有趣、淺顯、生動的“治病”工具,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展示個人才華的學習平臺、積極向上的團隊協(xié)作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個人才能在課堂上得以展示,自我價值得以實現(xiàn),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的過程。4.實現(xiàn)了角色的轉變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四步”教學法與“五環(huán)”項目單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教師的作用僅僅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引導幫助,而不是課堂的主宰,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上真正流血流汗的主體是學生。5.構建了過程性評價體系教學相長該成果過程性的考核與評價體系通過對調整以往成績考評標準、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手段與往年成績比較、學生職業(yè)能力改變、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等方面可以看出,能全面的反映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克服了以往高分低能的弊端,把實踐技能的考核與卷面成績放在了等同重要的地位,注重學生參與、個體差異、人格尊重等方面真實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對教師的水平與能力進行了綜合考量,通過同行評價、學生評教、教學督導反饋、競賽成績等環(huán)節(jié),使教師在教學中不但需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而且還要不斷的向學生學習,使教學相長。(二)行動導向教學法成果的推廣應用價值1.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醫(yī)用《生物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宗旨使學習者建構寬厚而靈活的知識基礎,發(fā)展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技能,提高學習者的主動性與自覺性。醫(yī)用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來探討生命現(xiàn)象的本質,研究內容廣泛抽象、系統(tǒng)性強。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又是以它作為基本理論依據(jù)的,因此,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從生活中常見的病例開始,利用學習對實際病例興趣高的特點,使學生帶著問題開始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新奇感與需要感,增強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設計時,篩選與課堂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病例引導教學,每次課后布置學生預習準備下一講的內容與病例,課上從病例的討論開始,老師可以就該病例與本次課的重點掌握內容的潛在聯(lián)系進行全面充分的分析后,提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然后進行相關理論內容的學習,學習完成后,指導學生針對該病例的生化病因及相關其他學科的知識點、疾病的治療方案、預防措施等組織學生討論得出問題的結論。例如,在核苷酸代謝一章中,首先提出痛風這個典型病例,要求學生課前要準備痛風病的相關的知識,課堂上提出痛風病的生化病因是什么?蛋白質紊亂還與那些疾病相關?以這些問題為主線來學習氨基酸類物質的分解與合成過程,理論學習完成后組織學生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樣通過具體的典型病例,使學生不僅解決了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聯(lián)系的問題,而且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與實用性,淡化了學科的邊界,使學生在“大醫(yī)學”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了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2.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越性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中提到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一方面,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上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這一核心的發(fā)展需求來開展的;另一方面,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不僅要十分熟練精通生物化學學科及相關學科內容,豐富的臨床知識經驗,而且還要不斷的吸納新的醫(yī)學技術。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推廣中我們在實驗課上還嘗試:2.1培養(yǎng)小老師。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意識的培養(yǎng)一批對生物化學興趣濃厚,學習好的同學擔任小組的組長,負責本組(5-8人)同學的答疑。對一些較簡單的內容,可以讓各同學走上講臺,體驗當老師的感覺,然后教師點評,相互評比,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驗課上小老師的作用更為突出,由他指導本組同學的實驗過程,效果很好。2.2開展探究型實驗。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受課本的約束,積極設計、大膽創(chuàng)新,提出了許多新穎的設計性實驗題目。指導老師根據(jù)實驗室條件,要求學生自選材料,本著成本低、有創(chuàng)新、易獲取、易實施、綠色環(huán)保的原則,自擬方案,從實驗的準備、實施、總結全過程學生自己完成,在實驗結束后,各小組對實驗相關內容進行系統(tǒng)總結,撰寫科研論文,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理論課程的興趣。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索,改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學習態(tài)度。2.3新知識講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追蹤學科領域前沿發(fā)展變化的動態(tài),將新知識增長點和新技術及時吸納并融合到教學內容中去,利用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比如,人類基因組計劃,SARS、H1N1甲型流感病例專題講座等等。2.4撰寫科研論文在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為選擇適合的實驗方法,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除了充分利用學校圖書資料查閱了相關書籍及實驗指導外,還學會利用網絡資源,檢索相關的文獻資料。通過學習借鑒別人的實驗方法,結合現(xiàn)有條件,親自設計,使學生深刻的意識到一個看似簡單的實驗步驟,其中竟包含著大量的理論知識,有些知識雖然是理論課上已經學習過,但是由于沒有親自實踐,只有抽象的死記硬背,而通過親自動手,更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鼓勵學生撰寫科研論文,積極投稿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的興趣,而且為今后從事科研打下了良好基礎。3.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有利于醫(yī)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首先,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提高。在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行動導向教學實驗班的學生更善于運用各種信息資源,參閱資料多種多樣,遠遠超過了傳統(tǒng)教學班,主要包括多版本生物化學教材、生理學、組織培養(yǎng)學、解剖學、生物化學臨床檢驗、藥理學、生物化學進展雜志、,等多種網絡資源,學生自學能力和信息運用能力顯著增強。其次,學生知識運用的靈活性在提高。行動導向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研究結果均表明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訓練的學生在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臨床思維方面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對學生的帶教及考核過程中,我們明顯感到行動導向教學實驗班的學生更善于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到臨床解決實際問題,理論與實踐能有機結合起來。最后,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在強化。行動導向教學法的設問-準備-討論-總結四部式教學,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技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后,善于在遇到困難時,通過團結協(xié)作、積極討論、傾聽他人意見等,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七、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1.師資水平的限制。由于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培訓在教師中普及面不廣,教師經驗不足,水平有限,難以駕馭行動導向課堂;目前與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匹配的教材和教學評估體系尚未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