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仁懷四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6/17/wKhkFma9bJOAVhYIAALRzgCvVW4566.jpg)
![貴州省仁懷四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6/17/wKhkFma9bJOAVhYIAALRzgCvVW45662.jpg)
![貴州省仁懷四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6/17/wKhkFma9bJOAVhYIAALRzgCvVW45663.jpg)
![貴州省仁懷四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6/17/wKhkFma9bJOAVhYIAALRzgCvVW45664.jpg)
![貴州省仁懷四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6/17/wKhkFma9bJOAVhYIAALRzgCvVW456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仁懷四中2025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從時間、空間和史實概述三個維度整理“歷史時空框架”,有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下列關于“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時空框架中,三個維度對應均正確的是選項時間空間史實概述A1931年井岡山開創(chuàng)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B1935年遵義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C1942年延安開展整風運動,糾正黨內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D1949年北京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共同綱領》A.A B.B C.C D.D2.康有為曾說,在此“沉族破家,肝腦原野”的危難關頭,“與其分滅于外,慘為亡國之戮囚,孰若付權子民,猶得守府而安榮”這反映出康有為A.提出了“自由為體、民主為用”的主張 B.認為君主立憲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C.維護既有統(tǒng)治者利益的前提下改革專制制度 D.倡導以分權政治體制取代封建專制3.漢初,絲織品專供貴族消費。到漢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絲文繡。這一變化反映了A.貧富差距進一步縮小 B.等級觀念的消亡C.先進紡織技術的推廣 D.平民政治的發(fā)展4.日本東洋史學家宮崎市定認為中國早在10世紀(即所謂“唐宋之變”)就已經進入“近世”(即近代化的世俗的世界),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近世的文明,比西洋要早3個世紀。以下經濟方面的變化最能支撐宮崎觀點的是A.勞役和實物賦稅;貨幣賦稅 B.實物農業(yè)經濟;商品貨幣經濟C.內陸經濟;海洋經濟 D.農業(yè)經濟;工業(yè)經濟5.下表為晚清駐外公使知識結構統(tǒng)計表,據(jù)此可知晚清A.新式人才成為官吏主要來源 B.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C.擺脫了天朝上國的思想觀念 D.外交官群體走向近代化6.據(jù)統(tǒng)計,1600年歐洲人均擁有白銀1.45克,1700年為1.82克,1800年為2.25克。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海外殖民掠奪 B.白銀開采技術提升C.商品生產發(fā)展 D.世界市場基本形成7.1912年秋天,一位年輕人悵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題識:“認字秋八月,將欲剪發(fā)(辮),故用大鏡照后影,以留紀念。八月初三日即新歷九月十三日拍于勸業(yè)場樓之麗芙照像館?!辈牧蠈嵸|上反映了A.剪辮易服難以推廣B.變革心態(tài)新舊雜陳C.傳統(tǒng)習俗受到沖擊D.思想觀念有所轉變8.1877年,時任法國總統(tǒng)麥克馬洪在逼迫共和派內閣下臺之后,任命布羅伊再度組成君主派內閣。面對君主派的反撲,控制眾議院的共和派議員以驚人的一致對布羅伊內閣投了不信任票。根據(jù)當時的憲法,麥克馬洪接下來可以A.直接任命內閣 B.直接修改法律C.經參議院同意解散眾議院 D.經最高法院同意解散議會9.“從19世紀年代后期開始,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之間的沖突被另一個問題取代,即對藝術的社會價值的疑問。人們想‘如實’地表現(xiàn)這個世界,這種考慮在一些作品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夠反映材料中所說的“這種考慮”的是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間喜劇》D、《等待戈多》10.“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幫扶,當他成年的時候,父母的幫扶已經成為他賽場奪冠的羈絆,因為他體格健壯,需要的是無拘無束的賽場馳騁?!比绻@個比喻用來形容工場手工業(yè)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思想,比較貼切的是A.倡導重商主義經濟思想 B.主張自由主義經濟思想C.實行凱恩斯主義 D.推行國家干預經濟政策11.官利是近代中國股份制企業(yè)普遍實行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在股份制企業(yè)中官利即股息)是固定并且必須予以保證,不管企業(yè)的利潤多少,經營狀況如何,觀察中國各公司的營業(yè)情況,照例都支付官利。由此可見,官利制度①利于為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吸引投資②僅在官辦企業(yè)中實施的一項制度③使近代民族企業(yè)發(fā)展背上沉重負擔④是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寶貴見證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下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國人大農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與城鎮(zhèn)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變化,不能說明的是()
1953年
1979年
1995年
2009年
農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與城鎮(zhèn)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8:1
8:1
4:1
1:1
城鎮(zhèn)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
13.26%
18.96%
29.04%
46.6%
A.農村與城鎮(zhèn)代表比例趨向平衡B.改革開放以來城鎮(zhèn)化速度加快C.城市和農村人口數(shù)量趨于接近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逐步的普及13.從總理衙門的設立到其改為外務部,這一變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權力的削弱過程B.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C.洋務運動的興衰過程D.維新變法運動興敗的過程14.近代史上,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C.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D.新中國成立15.“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边@段話最早有可能發(fā)表于A.《時務報》 B.《國聞報》C.《民報》 D.《新青年》16.“二人山下說詩(絲)文,三炮打進四川城,十月十日來相會,三人牽牛一路行。”這首詩的謎底是“徽州朝奉”。“朝奉”本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賈的,他們不愿人們稱其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稱謂,久之,到明末,世人統(tǒng)稱徽商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稱老板,本質上說明了()A.徽商文化上的謙虛 B.明清對商人的壓制和歧視C.走官商結合之路 D.徽商虛偽的反映17.1969年,尼克松在關島發(fā)表談話時指出,美國將繼續(xù)發(fā)揮自己在亞洲的重要作用,同時鼓勵其亞洲盟友自己承擔國內安全和軍事防務的責任。此次談話的背景是A.美國發(fā)生了經濟危機 B.日本軍事力量迅速增強C.中美實現(xiàn)關系正?;?D.蘇聯(lián)推行積極進攻戰(zhàn)略18.“它是個質變點,是中國革命由失敗走向勝利的質變點,是中國革命由別人主導到由自己主導的質變點。”材料中的“它”可能出現(xiàn)于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C.全面抗戰(zhàn)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6月2日10時發(fā)布《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指出“現(xiàn)任美國政府奉行‘美國優(yōu)先’政策,對外采取一系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措施,動輒使用關稅‘大棒’,將自身利益訴求強加于他國。”美國政府的這一行為A.降低了美國企業(yè)生產成本 B.促進了對華出口大幅增長C.損害了多邊貿易體制權威 D.實現(xiàn)了全球資源最佳配置20.元代行省內部實行的是群官負責和圓署會議制,即通過行省官員集體開會共同負責,各官員之間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每個行省官員都不可能獨立行使權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協(xié)助或制約。元代實行這種權力運行機制主要是為了A.加強中央集權 B.分化地方權力C.妥善處理各民族之間關系 D.提高行政效率21.1898年,清政府同意了總理衙門為擴大稅源開設商埠的建議;并規(guī)定自開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訴訟權歸中國政府。到民國初年中國政府自開通商口岸50處左右。這體現(xiàn)了A.國家致力于擺脫列強控制 B.政局變動提升了國際地位C.國人對世界認知發(fā)生變化 D.貿易政策與格局得到調整22.唐朝中后期,宰相楊炎改革賦稅制度,實行“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的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次征稅以土地和財產的數(shù)量作為征稅的主要依據(jù)。兩稅法的實施A.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負擔B.使賦稅負擔相對比較公平C.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D.使政府財政收入明顯下降23.安徽巡撫王植在給道光帝的條陳中寫道:他壯年時,一鄉(xiāng)一集,無業(yè)游民不過數(shù)人,今則數(shù)百家之聚數(shù)十人不等。導致游民激增的主要原因A.兩極分化,土地趨向集中 B.人口增殖,商品經濟沖擊C.西方入侵,自然經濟走向解體 D.政治腐敗,傳統(tǒng)倫理逐漸瓦解24.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如圖所示的分界線(白色區(qū)域屬葡萄牙,灰色區(qū)域屬西班牙)。這意味著A.大西洋區(qū)域是兩國爭奪的焦點B.開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基督教C.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D.其他國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爭奪之外25.有人說,日本明治維新是自身條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發(fā)生的資產階級改革。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中下級武士破產 B.西南大名的強大C.民族危機的加劇 D.倒幕運動的勝利26.據(jù)文獻記載,遠古時期天地相通、民神雜糅,人人皆可通過占卜祭祀溝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顓頊“絕地天通”,把溝通神靈、祭祀天地的特權統(tǒng)歸于專職巫師,其他人不能參與。這一變化A.推動了早期國家的形成 B.成為了階級分化的源頭C.導致了神權王權的分離 D.促成了專制統(tǒng)治的建立27.《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是享譽世界的名曲,這首歌來自于音樂劇《艾薇塔》,是為紀念前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夫人)所作。當阿根廷演員演唱歐美歌曲時,他們的艾薇塔成為美國和歐洲的偶像,不僅在音樂劇里,也在1996年使麥當娜成為明星的電影《艾薇塔》里。這反映了A.經濟全球化下文化的共享和影響是一種雙向現(xiàn)象B.全球化下拉美地區(qū)的民族文化對西方更有吸引力C.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造成了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D.經濟全球化下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呈現(xiàn)同質化的趨向28.下圖所示的疆域為A.春秋時期 B.戰(zhàn)國時期 C.秦帝國 D.北宋王朝29.有學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階層分化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勢必引起經濟議題在政治上意識形態(tài)化,并在客觀上阻滯經濟全球化進程。這一觀點反映出A.全球化導致世界動蕩不安B.逆全球化成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C.政治因素主導全球化進程D.利益分配不均導致全球化進程受阻30.清初洪異的《長生殿》,寫安史之亂中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的婚姻糾葛。但它不同于一般人視楊貴妃為“禍水”,也不局限于表達改朝換代的“黍離之悲”,而是在揭示楊、李“占了情場,弛了朝綱”的同時,對楊玉環(huán)追求愛情的專一給予深切同情。這說明A.追求婚姻自由成為民眾共識 B.文學寫作創(chuàng)新意識有所增強C.批判封建禮教成為大勢所趨 D.教化百姓是戲曲的主要功能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改革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話題。在中國封建時代常將改革稱為“變法”、“新政”。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晚清時期這樣頻繁地進行“新政”、“變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當年《字林西報》稱“維新黨在各個部門都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工作,直到舉世都為之震動……”材料二:有觀點認為,“戊戌變法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務運動播下的現(xiàn)代文明種子的提前收獲”。材料三:有觀點認為,“西太后她雖然鎮(zhèn)壓了戊戌變法。但是在《辛丑和約》之后,她不得不自我改革。這個改革的力度和范圍,實際上已經超出了戊戌變法,當年百日維新的范圍?!保?)材料一所言“大刀闊斧的改革工作”有哪些內容?(2)材料二中,戊戌變法收獲“洋務運動播下的現(xiàn)代文明成果”了嗎?請簡要敘述。(3)材料三的觀點有依據(jù)嗎?請簡要分析。32.材料明朝后期隨著西方傳教士來華,出現(xiàn)了中西醫(yī)匯通思想。晚清時期西醫(yī)大規(guī)模輸入中國,有人比照西醫(yī)對中醫(yī)提出批評,甚至提出“廢止中醫(yī)”。面對尖銳的質疑,醫(yī)學家唐宗海(1846年~?)說:“君以為西法千古所無,醫(yī)用剖割,亦華元化(華佗)之流派?!彼舱J為,中醫(yī)學在唐宋之后對氣化理論傳承不足,西醫(yī)又過分重視人體解剖而不了解氣化,以致醫(yī)學發(fā)展“得粗遣精”。唐宗海早年完成《血證論》一書,堪稱“集血證診治之大成”,其醫(yī)術亦揚名于滬。他后來撰寫了《中西匯通醫(yī)經精義》等系列醫(yī)書,援引西醫(yī)知識闡釋傳統(tǒng)醫(yī)學經典,用西方科學知識解釋陰陽氣化學說,力證中醫(yī)理論之不謬。唐宗海關于中西醫(yī)匯通的獨到見解,對后世影響頗深。新中國成立后堅持中西醫(yī)并重,為創(chuàng)造中國的新醫(yī)藥學闖出一條道路。——摘編自馬伯英《中西醫(yī)匯通史概》等(1)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唐宗?!爸形麽t(yī)匯通”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唐宗海“中西醫(yī)匯通”思想的歷史價值。3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閱讀《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部分內容,回答問題。第一章總綱第一條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第四條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tǒng)、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tǒng)治權。第二章人民第五條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第六條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項之自由權。(命題者注:包括言論、著作、刊行及集會結社之自由等,其余略)第三章參議院第十六條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第十九條參議院之職權如下一議決一切法律案。十一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tǒng)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第二十三條臨時大總統(tǒng)對于參議院議決事件,如否認時,得于咨達后十日內聲明理由,咨院覆議。第四章臨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第二十九條臨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由參議院選舉之。以總員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滿投票總數(shù)三分二以上者為當選。第三十條臨時大總統(tǒng)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第三十二條臨時大總統(tǒng)統(tǒng)帥全國海陸軍隊。第七章附則第五十三條本約法施行后限十個月內,由臨時大總統(tǒng)召集國會。其國會之組織及選舉法由參議院定之。第五十四條中華民國之憲法由國會制定。憲法未施行以前,本約法之效力與憲法等。問題(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頒布的?(2)有人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是西學東漸的產物,你是否同意,并說出理由。(3)你如何看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jù)毛澤東思想可知,為了改變黨內存在的左傾、右傾錯誤,并且改善同共產國際的關系,共產黨于1942年在延安進行了整風運動。C正確;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使中國革命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時間不符,A錯誤;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B錯誤;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此時尚未改北平為北京,D錯誤。故選C。2、C【解析】
由材料“孰若付權子民,猶得守府而安榮”可知,康有為主張將權力下放于民眾以求得統(tǒng)治的延續(xù),即主張在維護既有統(tǒng)治者利益的前提下改革專制制度,故選C;A項是嚴復的主張,而非康有為,排除;材料未就不同的政體形式進行比較,無法得出B項結論,排除;材料僅提及將權力下放給民眾,并未提及如何分權問題,故無法得出D項結論,排除。3、C【解析】
漢代絲織品從專供貴族消費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紡織技術的發(fā)展和絲織品產量的增加,C項正確;人人可以衣絲不能說明漢代中后期的貧富差距縮小,A項錯誤;漢代社會等級觀念并未消亡,B項錯誤;絲織品應用的增多不能說明平民政治的發(fā)展,D項錯誤。4、B【解析】
中國的唐宋之際是農業(yè)經濟為主,宋代出現(xiàn)商業(yè)革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早市繁榮,交易用的紙幣出現(xiàn)。故B正確;北宋時期尚未實行貨幣賦稅,排除A;中國的經濟在唐宋時期依然是小農經濟為主,排除C;工業(yè)經濟是近代才出現(xiàn),排除D。故選B。5、D【解析】
根據(jù)題干可知,從1875至1911年,晚清駐外公使的知識結構中來自新式學堂和留學生出身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這表明外交官越來越需要一批識西學,懂外語的新式人才來順應近代社會的變化,突顯出外交官群體的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傾向明顯,逐漸走向近代化,故選D項;本表主要是外交官的出身情況,而非晚清所有的官吏,故A項排除;材料中不能體現(xiàn)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也不能體現(xiàn)天朝上國心態(tài)的變化,故排除BC。6、A【解析】
材料顯示,17—18世紀,歐洲人均白銀擁有數(shù)量不斷增長,這與新航路開辟后,歐洲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白銀大量流人密切相關,A項正確;白銀開采技術提升和商品生產發(fā)展不是白銀大量流入歐洲的主要原因,排除B、C;19世紀中后期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排除D。7、B【解析】
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政府大力移風易俗?!皭澣蝗羰А闭f明普通市民對社會變革一時不太適應,故B符合題意;材料只有個別人物對剪辮的態(tài)度,不能說明剪辮易服難以推廣,故A不符合題意;C沒有揭示事物的本質,故C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xiàn)的是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社會變革,故D不符合題意。8、C【解析】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tǒng)帥,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赦等;經過眾議院同意有權任命內閣,經過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因此當眾議院議員和總統(tǒng)發(fā)生沖突時,麥克馬洪可以經參議院同意解散眾議院,C正確,D錯誤;法國總統(tǒng)任命內閣需要經過眾議院同意,A排除;直接修改法律明顯不符合民主政治的特征,B排除;9、C【解析】略10、B【解析】試題分析:依據(jù)所學可知,重商主義是重視商業(yè)發(fā)展,不符合題意?!靶枰氖菬o拘無束的賽場馳騁”反映的是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凱恩斯主義強調國家干預經濟,福利國家制度是利用國家權力對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所以應選B??键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工業(yè)革命?自由主義經濟思想11、A【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官利是“經過官方審查批準的利率”,這種利率受到官方的保護,因此利于為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吸引投資,故①正確;官利制度在近代中國股份制企業(yè)普遍實行,不僅是官辦企業(yè),故②錯誤;“不管企業(yè)的利潤多少,經營狀況如何……照例都支付官利”,這使近代民族企業(yè)發(fā)展背上沉重負擔,故③正確;官利制度有利于研究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故④正確。所以本題答案為A項,BCD錯誤。12、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要求選出錯誤選項。圖中數(shù)據(jù)反映的是農村人大代表與城鎮(zhèn)人大代表比例的變化,與基層民主選舉制度無關,故D項不能說明,符合要求。從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以及它們的人大代表數(shù)額的比例情況來看,農村與城鎮(zhèn)代表比例趨向平衡,所以A符合題意,但不符合要求;城鎮(zhèn)化人口的增多反映了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所以B符合題意,但不符合要求;到2009年城鎮(zhèn)人口比例占據(jù)了一半左右,說明我國城市與農村人口數(shù)量趨于接近,所以B符合題意,但不符合要求。故選D。考點:現(xiàn)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和祖國統(tǒng)一·新時期的政治建設·新時期的政治建設的成就1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總理衙門的設立到其改為外務部”和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是沒有關系的,更不能反映出清政府中央權力的削弱,但是卻能在客觀上反映出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偫硌瞄T改為外務部是辛丑條約的內容,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所以這一變化能夠反映出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B??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總理衙門從設立到改為外務部所反映的問題14、C【解析】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洗雪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故選C項;AB項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排除;新中國成立表明中國完成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的任務,不屬于“轉折點”,排除D項。故選C。15、C【解析】
題干中的言論是關于三民主義的,最早在《民報》發(fā)表,選項C正確;《時務報》《國聞報》均屬于維新派報刊,而三民主義是革命派主張,因此三民主義不可能刊登在這兩份報刊上,選項A、B排除;選項D與題干中“最早”不符,排除。16、B【解析】試題分析:聯(lián)系史實可知,此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聯(lián)系史實可知在明清時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而稱他們?yōu)槔习鍎t表明他們是商人無疑,因此他們不愿人們稱其為“老板”而改為朝奉,這是重農抑商政策深入人們思想觀念的表現(xiàn)。故此題應選B項考點: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點評:此題為推理型選擇題。對這類選擇題可以通過推理達到解題目的。這類題目往往涉及一些規(guī)律性問題,以考查學生通過對歷史規(guī)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來分析具有同類性質的歷史現(xiàn)象。解答這類選擇題可采用推演法,即通過必要的推理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guī)律、邏輯關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xiàn)象、總結歷史規(guī)律并掌握運用。17、D【解析】
依據(jù)材料時間“1969年”并結合冷戰(zhàn)的過程可知,這一時期蘇聯(lián)采取積極進攻的戰(zhàn)略,美國試圖利用亞洲的盟友來牽制蘇聯(lián)。D正確;美國70年代才發(fā)生經濟滯脹,時間不符,A錯誤;依據(jù)所學可知,美國采取該政策的原因是由于美蘇的對抗,日本軍事力量迅速增強不符合材料主旨,B錯誤;中美關系正常化發(fā)生在1972年,C錯誤。故選D。18、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934——1936年的長征是是中國革命由失敗走向勝利的質變點,是中國革命由別人主導到由自己主導的質變點,故這個“質變點”出現(xiàn)于1927——1937年土地革命時期,故選B;ACD不符合題意,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是中國革命由失敗走向勝利的質變點,是中國革命由別人主導到由自己主導的質變點”,聯(lián)系所學長征的意義分析解答。19、C【解析】
根據(jù)“美國政府奉行‘美國優(yōu)先’政策”,“采取一系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措施”,結合所學可知,這樣做會損害WTO的作用,降低其權威,C項正確;美國的保護主義只會引起相關方面的回擊和國際競爭加劇,無法保證其企業(yè)成本的長久利益,不能保證其對華貿易的大幅度增長,只是美國優(yōu)先,無法實現(xiàn)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ABD三項錯誤。20、A【解析】
據(jù)材料“各官員之間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不可能獨立行使權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協(xié)助或制約”等信息可知,元代實行的制衡的運行機制主要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故A選項正確;分化地方權力是手段不是目的,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沒有涉及到處理民族關系,故C選項錯誤;提高行政效率不是材料最終目的,故D選項錯誤。21、C【解析】
根據(jù)材料,晚清末年時期,清政府主動自開商埠,并具有對這些通商口岸的管理權;到民國初年中國政府自開通商口岸達到了50處左右,由閉關鎖國到主動開放商埠,這些措施體現(xiàn)了國人對世界認知發(fā)生變化,主動融入世界,C項正確;晚清政府時期清政府淪為洋人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中國的國際地位的變化,B項錯誤;材料中未體現(xiàn)貿易政策與格局的調整,D項錯誤。故選C。22、B【解析】
根據(jù)“一年分夏秋兩次征稅以土地和財產的數(shù)量作為征稅的主要依據(jù)”可知,兩稅法以土地和財產多少作為征收賦稅的依據(jù),資產少者納稅少,資產多者納稅多,使地主和農民的賦稅負擔相對比較公平,故B正確;農民也應該按照土地和財產的數(shù)量納稅,農民的賦稅負擔沒有減輕,A錯誤;以土地和財產的數(shù)量作為征稅的主要依據(jù),與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沒有直接聯(lián)系,排除C;兩稅法按田畝資產多寡交稅,而且貴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納,從而極大地擴大了納稅面,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D錯誤。23、C【解析】
依據(jù)“道光帝”“今則數(shù)百家之聚數(shù)十人不等”,結合所學可知,道光帝時期,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西方列強的入侵,向中國傾銷商品和對中國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使得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破產,成為無業(yè)游民,故選C;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列強入侵對中國經濟的形響考查鴉片戰(zhàn)爭后游民激增的主要原因,聯(lián)系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史實分析解答。24、C【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的分界線是“教皇子午線”,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線,也是對西班牙和葡萄牙航?;顒拥某姓J,故C正確;“教皇子午線”是對兩國爭奪仲裁,故A錯誤;材料信息主旨不是傳播基督教,故B錯誤;其他國家后來參與了殖民地爭奪,故D說法錯誤。25、C【解析】1853年“黑船事件”促使日本開國,民族危機加劇,屬于日本明治維新的外部因素,C正確;其他不是外部因素,排除。26、A【解析】
由“人人皆可通過占卜祭祀溝通天神”到“溝通神靈、祭祀天地的特權統(tǒng)歸于專職巫師”可知,貴族壟斷神權推動了早期國家的形成,A項正確;階級分化的源頭是生產力的發(fā)展,不是神權和祭祀的出現(xiàn),B項錯誤;材料中的現(xiàn)象促使王權與神權的結合而非分離,C項錯誤;少數(shù)人控制神權的遠古時期并未建立起專制統(tǒng)治,D項錯誤。27、A【解析】
南美阿根廷的“艾薇塔”音樂劇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歡,而阿根廷的“艾薇塔”也成就了美國電影明星麥當娜,很好的證明了文化的交流、共享和影響是相互的,雙向的,故選A;B項和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世界文化的發(fā)展趨向同質化不符合事實,排除D。故選A。28、C【解析】
秦朝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符合圖示,故答案為C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還沒有建立統(tǒng)一的國家,排除A、B項;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與圖示不符,排除D項。29、D【解析】
根據(jù)材料“勢必引起經濟議題在政治上意識形態(tài)化,并在客觀上阻滯經濟全球化進程”可知,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階層分化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在客觀上阻礙了全球化進程,故D項正確;世界動蕩并非由全球化導致,故A項錯誤;全球化雖然出現(xiàn)挫折,但仍然是發(fā)展必然趨勢,故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經濟議題在政治上意識形態(tài)化,但不能說政治因素主導全球化進程,故C項錯誤。30、B【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清朝文學發(fā)展狀況的理解和認識。依據(jù)材料可知,清初的寫作風格和作品中的人物評價都出現(xiàn)了很大變化和創(chuàng)新意識,故B項說法正確;清初婚姻自由不可能成為共識,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清初的時候尚未體現(xiàn)出較多的批判封建禮教的現(xiàn)象,故C項說法錯誤,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文學創(chuàng)造中人物評價定位的轉變,未提及教化功能,故D項說法不合題意,排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答案1:準確答出戊戌變法的內容。如政治上廣開言路、改定律法、澄清吏治;經濟上提倡實業(yè)、開礦筑路、改革財政;軍事上編練新軍、改習洋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派留學生等。答案2:能夠涉及戊戌變法的內容,但不完整。答案3:未能按題目要求回答戊戌變法的內容,只寫出與戊戌變法相關的一些事件。如創(chuàng)辦報刊、學會,公車上書等。答案4:其他答案。(2)答案1:敘述有層次,答案完整,語句通順連貫。如洋務運動在經濟上促進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在思想文化上推動了西方近代以來的學術文化傳播(西學傳播);同時洋務運動時期出現(xiàn)了早期維新思想家,他們宣傳早期維新思想,提出了政治改革的呼聲。這一切都為戊戌變法的開展奠定了物質和精神基礎。所以,戊戌變法事實上收獲了洋務運動播下的現(xiàn)代文明成果。答案2:內容較完整,但只作踩點式回答。如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產生,思想上西學傳播,同時早期維新思想及其維新思想家出現(xiàn)等。答案3:未能分類提煉歸納,只寫出一些具體的代表。如第一家民族資本企業(yè)、早期維新思想家鄭觀應等。答案4:其他。(3)答案1:符合題目要求,有結論,有分析。如有依據(jù)。1905年“新政”廢科舉、改官制、修訂刑律,后又推行立憲、內閣,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確實超出了當年戊戌變法的范圍。答案2:符合題目要求,有結論,有分析。如有一定依據(jù),但有片面性。雖然1905年“新政”廢科舉、改官制、修訂刑律,后又推行立憲、內閣,但并未觸及根本的專制制度,從這個意義上講,它還是無法跳出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框架。答案3:不按題目要求回答,機械照搬教材內容。如1905年“新政”廢科舉、改官制、修訂刑律,這些舉措,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觸及根本的專制制度。答案4:不按題目要求回答,只講零碎的史實,不作分析,也無結論。如1905年“新政”,廢除科舉等。答案5:其他?!窘馕觥?/p>
本題考查晚清時期的“新政”和“變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結合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1)維新派“大刀闊斧的改革工作”應當聯(lián)系所學,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的措施來回答。(2)聯(lián)系所學可知,戊戌變法事實上收獲了洋務運動播下的現(xiàn)代文明成果。其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綜合授信貸款合同范文
-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樣本范本
- 個人房產轉讓合同樣本修訂版
- 中小學教師工資集體合同范本
- 業(yè)務員委托合同范本
- 個人小額信貸合同樣本
- 個人設備租賃標準合同
- 個人車輛保險合同標準模板
- 個人友情借款合同樣本
- 個人合伙投資合同格式范本
- 2025年廣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醫(yī)膏方臨床應用與制備工藝規(guī)范 DB32/T 4870-2024
- JJG(交通) 208-2024 車貨外廓尺寸動態(tài)現(xiàn)場檢測設備
- 蘇北四市(徐州、宿遷、淮安、連云港)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統(tǒng)集成服務公司組織架構和業(yè)務流程
- 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城關區(qū)多校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中英語試題
- 胸外科講課全套
- 2023年海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公安法制培訓
- 中醫(yī)診斷學八綱辨證課件
- 淺談如何有效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