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第10講 從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統(tǒng)治-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2/2F/wKhkGWa4PxaAc0ffAAJix68dKxU876.jpg)
![第四單元 第10講 從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統(tǒng)治-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2/2F/wKhkGWa4PxaAc0ffAAJix68dKxU8762.jpg)
![第四單元 第10講 從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統(tǒng)治-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2/2F/wKhkGWa4PxaAc0ffAAJix68dKxU8763.jpg)
![第四單元 第10講 從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統(tǒng)治-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2/2F/wKhkGWa4PxaAc0ffAAJix68dKxU8764.jpg)
![第四單元 第10講 從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統(tǒng)治-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2/2F/wKhkGWa4PxaAc0ffAAJix68dKxU87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zhàn)第10講從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統(tǒng)治(明朝政治制度變化的內容、清朝君主專制加強的表現(xiàn);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概況;明清處理民族關系的措施;清朝統(tǒng)治危機出現(xiàn)的原因、表現(xiàn))課程標準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yǎng)解讀通過了解明清時期統(tǒng)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知道南海諸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版圖一部分,認識這一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通過了解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發(fā)展、世界的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2023北京T5;2022湖南T5;2021天津T41.了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的史實,對明朝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作出歷史解釋。2.理解明朝時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對鄭和下西洋作出正確的歷史解釋,涵養(yǎng)家國情懷。3.對康雍乾時期君主專制的新發(fā)展作出合理的歷史解釋。4.立足時空觀念,認識清朝的疆域范圍,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明清時期的邊疆管理2023遼寧T5;2021全國卷甲T42;2021重慶T5命題分析預測1.分析:試題多考查明清皇權的加強、邊疆治理的舉措。2.預測:要重點關注明朝君主專制制度的異化、大一統(tǒng)視角下的清朝統(tǒng)治等。知識點一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1.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2)政治制度的變化廢除宰相制度目的加強皇權。影響對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設立內閣原因廢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壓力成倍增加。設立[1]明成祖在位時,選拔一些文官到皇宮內的文淵閣值班,充當秘書。職責①大學士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2]票擬”。②皇帝在票擬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鹿賹鄼C構內廷宦官機構[3]司禮監(jiān)。權力獲得了協(xié)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還負責提督東廠,控制錦衣衛(wèi),對官民的言行進行監(jiān)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宰相與內閣首輔的不同宰相內閣首輔官階高低下屬機構系統(tǒng)完備、隸屬關系明確。無法定的下屬機構。權力來源王朝的官僚制度所賦予。皇帝的信任和支持。地位法定的最高行政官員。皇帝的顧問和侍從人員。2.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1)鄭和下西洋目的“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概況15世紀前期,鄭和先后七次率領船隊出海,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4]紅海沿岸。評價世界歷史上規(guī)??涨暗倪h洋航行;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鄭和下西洋的積極影響鄭和下西洋在國際上確立了中國的鮮明形象。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鄭和船隊恪守儒家的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以和為貴、永享太平之福等和平共處原則,促進了海洋貿易和國際關系的發(fā)展,加強了各國之間的交流。(2)抗倭斗爭原因明朝前期,朝廷嚴厲禁止海外貿易,東南沿海地區(qū)的一些海盜、奸商等與倭寇勾結,進行走私活動,造成巨大破壞。概況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臺州九戰(zhàn)九捷,在福建、廣州與抗倭將領俞大猷合作,連續(xù)重創(chuàng)倭寇。結果東南沿海形勢穩(wěn)定下來,朝廷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隆慶開關明穆宗于隆慶元年(1567年)宣布解除海禁,規(guī)定商人每年采取申請制,從月港出海,允許其遠販東、西二洋。隆慶開關使民間私人海外貿易獲得合法地位,刺激了東南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對外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白銀大量內流。(3)歐洲殖民者的侵擾3.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1)經略邊疆北方——與蒙古關系筑長城防御為防御韃靼、瓦剌南下,明朝重新修筑長城。戰(zhàn)爭明中期,瓦剌和韃靼不斷威脅明朝北部邊防,兩次突破長城深入內地,包圍北京。訂立和議[6]1571年,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議,接受明朝冊封。雙方恢復并擴大貿易關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維持了和平局面。西南——與西藏關系封授稱號明廷封授給藏族地區(qū)的僧俗首領法王、王等稱號。機構管轄設立了行都指揮使司等機構,任用藏族上層人士進行管理。東北——與女真族關系機構管轄在黑龍江流域設立了[7]奴兒干都司。封授官號對東北女真各部落首領封授官號。(2)明清易代知識點二清朝前中期的統(tǒng)治1.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9]奏折制度內容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fā)環(huán)節(jié)。特點迅速、機密。作用使皇帝能夠更直接、廣泛地獲取信息,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設立軍機處時間雍正時。特點軍機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職充任。軍機處官員在皇帝直接監(jiān)督下工作,日夜輪流值班,商議軍情,起草或處理機要文書。大興文字獄目的加強對思想文化的控制。影響對文化造成嚴重的摧殘。2.疆域的奠定(1)鞏固疆域的舉措東南——管轄臺灣①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②[10]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東北——反擊沙俄侵略中俄進行雅克薩之戰(zhàn),1689年,兩國簽訂《[11]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領土。北部及西北部——平定叛亂,加強管理①1757年,將準噶爾部徹底擊敗。②平定天山南路維吾爾貴族大、小和卓兄弟發(fā)動的叛亂。③清朝在蒙古族地區(qū)設立盟、旗兩級單位進行統(tǒng)治,任命蒙古王公為盟長、旗長。④1762年,在新疆設立[12]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西南——鞏固對西藏的管轄①清初,清政府分別冊封西藏佛教格魯派領袖五世達賴以“達賴喇嘛”尊號、五世班禪以“班禪額爾德尼”尊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經由中央政府冊封。②從1727年起,清朝開始派遣[13]駐藏大臣,代表朝廷與達賴、班禪共同治理西藏。③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以法律形式明確和落實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管轄權。(2)邊疆統(tǒng)治的特點專職機構專設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務。民族政策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優(yōu)待各族上層分子。行政管轄在東北、北部和西部邊疆,分設若干將軍轄區(qū)和辦事大臣轄區(qū)。3.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內部——人口壓力與社會動亂①人口膨脹迅速,資源危機日益顯露。②政治腐敗,貧富矛盾凸顯,農民起義屢屢爆發(fā)。外部——閉關自守背景西方列強在中國東南沿海頻繁活動,要求擴大對華貿易,開拓中國市場。概況起初指定四處對外通商口岸,后僅保留[14]廣州一處,并規(guī)定由官府特許的“[15]十三行”商人代為管理對外貿易事務;嚴厲禁止民間船只出海貿易。評價閉關自守的政策,無法適應新的外部環(huán)境,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情境1朱元璋的詩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披被?!煸吧厦嬖姼璺从沉酥煸皬U除宰相制度后,處理國家政務的勤勉不怠。宰相制度廢除后產生了哪些影響?答案皇帝獨攬大權,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皇帝政務繁多,身心疲憊;迫使新的輔政機構內閣出現(xiàn)。圖解歷史中國古代宰相制度的演變情境2海禁政策的消極影響海上居民,近年海禁太嚴,漁樵不通,生理日促,轉而從盜?!w文華《嘉靖平倭祗役紀略》據(jù)材料分析明代海禁政策的消極影響。答案嚴厲的海禁政策使沿海人民失去生計,一些百姓加入海上走私活動,加劇了倭患。情境3“隆慶和議”的影響1571年明朝和韃靼的和議稱為“隆慶和議”,這之后,“戎馬無南牧之儆,邊氓無殺虜之慘”,每年“所省征調費不啻百萬”,遼闊北疆“生齒日繁,守備日固,田野日辟,商賈日通”。據(jù)材料概括“隆慶和議”的影響。答案為明朝和蒙古之間開創(chuàng)了長期的和平局面;極大節(jié)省了明朝的財政開支;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概念奴兒干都司奴兒干都司是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的簡稱,是明朝于東北地區(qū)所設的軍事行政機構。其治所在今俄羅斯特林。它的設立促進了該地區(qū)各族人民與漢族人民的往來和聯(lián)系,同時加強了明朝中央政權對奴兒干地區(qū)的行政管轄,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情境4明末的民生狀況(明朝末年)舊征未完,新餉已催,額內難緩,額外復急。村無吠犬,尚敲催追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xiāng)鄉(xiāng)幾斷人煙;白骨青燐,夜夜常聞鬼哭?!对プ兗o略》據(jù)材料概括指出明朝末年的民生狀況及其反映的本質問題。答案狀況:民不聊生。本質問題:統(tǒng)治階級殘酷的階級壓迫。情境5軍機處設立的直接原因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后名“軍機處”。——趙翼《檐曝雜記·軍機處》據(jù)材料指出軍機處設立的直接原因。答案處理西北軍務的需要。圖解歷史清中期的疆域范圍情境6清朝邊疆治理的特點天朝之于外藩,恭順則愛育之,鴟張(囂張)則剿滅之。辦理回眾事務,宜因其性情風俗而利導之,非可盡以內地之法治也?!肚甯咦趯嶄洝犯鶕?jù)材料歸納清朝在治理邊疆時采取的策略的特點。答案恩威并施,剿撫并用;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情境7閉關自守政策的深遠影響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xiàn)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結合材料分析閉關自守政策的深遠影響。答案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造成中國近代的落后。探究1明清時期中樞權力體系的變化材料一閣臣至仁宣,以部院職、兼公孤銜,地位驟顯。也以票擬之預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中之裁決權、執(zhí)行權間構成一個中介程序。仁宣以來,閣臣多進士資格,翰林起身,識達大體,諳熟政令。且綜理庶務,少摻雜各部門本位之偏狹,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較為公允貼切之意見,其緩沖君主個人意志與國家機構職能之對立,調整國家機器合理運行之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幾越鲁伞睹鞔鷥乳w制淺議》材料二軍機處名不師古,而絲綸出納,職居密勿……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zhí)政之府矣?!肚迨犯濉凡牧现髦疾牧弦徽f明了明朝內閣閣臣的特點及內閣對政治建設的作用。材料二介紹了軍機處的地位。思考:(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內閣閣臣的特點和內閣對明代政治建設的作用。試答:特點:政治地位有所提高;擁有票擬之權,但沒有決策權,也不負責執(zhí)行;政治業(yè)務精湛、學識淵博,但品級較低;處理事務較為公平、客觀。作用:能夠緩沖皇帝個人意志與國家機構職能的矛盾,協(xié)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本質上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應怎樣理解“蓋隱然執(zhí)政之府矣”的說法。試答:軍機處在雍正年間設立,后勢力逐漸加強,漸漸超過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實際總攬軍、政大權。但軍機處是為加強君主專制而設,軍機處僅僅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軍機大臣均由皇帝欽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辦事,決策權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歷史解釋——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突出特點(1)以強化君主權力為核心,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明清時期加強君主專制,既繼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礎上實行了新的舉措。(2)內容詳盡而全面,特別是清代,致力于維護滿洲貴族在政權中的核心地位。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監(jiān)察、司法、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3)程度空前強化。主要體現(xiàn)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務統(tǒng)治的加強、八股取士的推行、軍機處的設置和文字獄的施行等方面。(4)體現(xiàn)了時代特征。君主專制逐漸達到頂峰,并且走向反動,反映了我國封建專制制度漸趨衰落的時代特征(當時僅靠正常的統(tǒng)治措施已經無法維持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秩序,只得靠強權、特務統(tǒng)治等來加強對人民的鎮(zhèn)壓和控制)。探究2明清時期國家的“大一統(tǒng)”材料一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一方面以高官厚祿招納蒙古貴族和元朝舊臣,一方面連續(xù)用兵,打擊殘余勢力。洪武年間,在遼東陸續(xù)建二十五衛(wèi),管理和鎮(zhèn)守東北。鑒于藏區(qū)盛行藏傳佛教,教派眾多,明成祖“因其俗尚”“多封眾建”。在西南地區(qū)明朝繼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不改變當?shù)嘏f的統(tǒng)治機構,在條件具備的地方或必要之時,實行土流合治?!幾詫幮乐骶帯吨袊糯贰凡牧隙宄爸衅谡嬲_啟了邊疆與內地“一體化”的歷史進程,消除了千百年來自“三北(東北、北部與西北)的“邊患”;把一個橫行大草原的強悍的蒙古族變?yōu)槟芘c其他各族共處的和諧民族,把一個遠離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離,密切了與漢滿民族的關系。清代繼承和發(fā)展了秦漢以來的“大一統(tǒng)”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統(tǒng)”觀念為指導,較成功地解決了兩千多年來困擾歷代王朝的邊疆“內患”問題??涨啊按笠唤y(tǒng)”的多民族國家至清代最后完成,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數(shù)千年發(fā)展的一個大結局?!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凡牧现髦疾牧弦环治隽嗣鞒吔卫淼奶攸c。材料二闡述了清代大一統(tǒng)國家的形成。思考:(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朝經營邊疆地區(qū)的特點。試答:戰(zhàn)守結合;因俗而治;多封眾建;土流合治。(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促進清朝前中期“大一統(tǒng)”多民族國家最終形成的原因。試答: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高度發(fā)展;社會安定、經濟發(fā)展,國力強盛;儒家“大一統(tǒng)”思想的影響;正確的邊疆政策和民族政策;秦漢、隋唐、元等大一統(tǒng)的基礎。歷史解釋——清朝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特點(1)軍事和政治手段并用:清朝前中期,對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叛亂進行堅決的軍事打擊,先后平定了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亂。同時,通過封爵、給俸、聯(lián)姻、朝覲制度等,極力撫綏少數(shù)民族上層人物。(2)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根據(jù)不同邊疆地區(qū)的情況設置不同的行政機構,加強中央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管轄。如東北和新疆地區(qū),主要實行軍府制度;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區(qū),實行盟旗制度。(3)充分利用藏傳佛教:清統(tǒng)治者對喇嘛教領袖不斷賜封,形成了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系統(tǒng),影響遍布蒙藏廣大地區(qū)。(4)邊疆的建設與開發(fā):為維持邊疆地區(qū)各族人民與駐防官兵的經濟生活需求,清政府實行了一系列發(fā)展邊疆生產與經濟開發(fā)的措施。唯物史觀——明代民族政策的影響積極影響實行“因俗而治”,讓少數(shù)民族保留自己的生產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這種開明的民族政策對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和鞏固有重大意義。維護和鞏固了邊境穩(wěn)定,為明朝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有利于加強民族間的交融。在具體執(zhí)行中,有時單純依賴征服,有時又一味強調政治安撫,未能真正做到“恩威兼施”。消極影響“恩威兼施”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由此而導致的繁重徭役,加重了人民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朝廷為鎮(zhèn)壓各地方的起義,又削弱了邊境的防務力量。把主要力量用在北部邊防線上,而忽視了海防建設。尤其是影響了統(tǒng)治者對邊患的認識,意識不到西方殖民者來華的根本目的是殖民掠奪。歷史解釋——清朝國家疆域最終奠定的因素和意義因素歷史傳統(tǒng)中國古代文明的連續(xù)性是中國疆域保持穩(wěn)定的基礎,也是清代疆域最終奠定的基礎。民族交融歷史上活躍在中原王朝四周的少數(shù)民族及民族交融對中國疆域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地理條件中國地理條件的內向性是國家統(tǒng)一和疆域奠定的條件之一。思想觀念清朝極力倡導的“大一統(tǒng)”觀念,是清朝疆域最終奠定的思想基礎。意義對內國家疆域的奠定有利于促進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有利于加強邊疆與內陸地區(qū)的交流與聯(lián)系,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國家疆域的奠定意味著清王朝對其疆域、邊界具備了自我認定、法律確定的意識。對外國家疆域的奠定意味著清王朝的疆域邊界取得了國際法意義上的國家承認。歷史解釋——清朝前中期面臨的三大矛盾及對應的解決措施(1)滿洲貴族與漢族等民族人民的矛盾。解決措施:鎮(zhèn)壓漢人的反清斗爭;采用漢族的經濟政治制度,沿用明朝的內閣制,采用獎勵墾荒的措施;大興文字獄。(2)中央政府與少數(shù)民族分裂勢力的矛盾。解決措施:清政府武裝平定了噶爾丹,大、小和卓等少數(shù)民族上層貴族的叛亂;改革機構,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3)中華民族與歐洲殖民者的矛盾。解決措施:推行閉關自守政策。命題點1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1.[2023北京]清乾隆帝曾詔諭山東巡撫,稱其奏折所述事宜為日常公事,不合體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曉諭各省督撫,此類公事應當使用題本文書,經內閣等部門呈送;只有“案關重大,決不待時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斷 (C)A.奏折最早出現(xiàn)在乾隆年間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權C.奏折具有機密高效的特點D.奏折需要經內閣中轉呈送解析據(jù)材料“只有‘案關重大,決不待時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時期規(guī)范了對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別重要、緊急的事務,才可通過奏折進行上奏,這說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機密高效的特點,便于皇帝對地方的控制,故選C項;奏折最早出現(xiàn)在康熙時期,排除A項;奏折制度使皇帝能夠更直接、更廣泛地獲取信息,提高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有利于加強皇權,排除B項;奏折是由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的密封報告,并不需要經內閣中轉呈送,排除D項。命題變式2.[2021天津]明初“立中書省以總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時,“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罪名誅殺胡惟庸,取消中書省。造成丞相“擅權”的根本原因是 (B)A.丞相個人貪權攬政B.制度導致權力失衡C.中央集權受到削弱D.君主專制逐步強化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丞相胡惟庸權力過大,威脅皇權,從而導致中書省被取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造成丞相“擅權”的根本原因是明初繼承元朝丞相制度,致使權力失衡,君相沖突加劇,故B項正確。丞相個人貪權攬政是次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A項排除;材料強調的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不是中央集權的削弱,故C項排除;君主專制強化必然削弱相權,D項與丞相“擅權”不符。命題點2明清時期的邊疆管理3.[2021全國卷甲,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衛(wèi)所,明代常備軍軍事組織。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設衛(wèi)所,屯駐軍隊,若干府劃為一個防區(qū)設衛(wèi),衛(wèi)下設所。衛(wèi)所集中分布區(qū)域與明代的政治、經濟、國防等有密切關系。明萬歷年間疆域示意圖(局部)根據(jù)上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在地圖中標示出明代衛(wèi)所集中分布的區(qū)域,并說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標示出明代衛(wèi)所的一個集中分布區(qū)域;在地圖中用斜線/明確標示,理由準確充分,表述清晰)解析本題屬于開放型試題,首先,需要結合題目所給的信息標示出一處衛(wèi)所集中分布區(qū)域。所標示區(qū)域應該符合題干中要求的“要害地方”“衛(wèi)所集中分布區(qū)域與明代的政治、經濟、國防等有密切關系”。然后,就自己所標示的衛(wèi)所集中分布區(qū)域說明理由??蓮囊韵路矫嫠伎甲鞔穑洪L城一帶設衛(wèi)所——進行邊疆防御;遼東地區(qū)設衛(wèi)所——強化對遼東地區(qū)的控制;東南沿海地區(qū)設衛(wèi)所——加強海防,防止倭寇侵擾;南京一帶設衛(wèi)所——南京的政治、經濟、軍事地位重要。答案衛(wèi)所集中分布地區(qū):長城沿線一帶,在地圖上標出。理由:長期以來,蒙古是明朝內陸邊疆的主要威脅,為鞏固北部邊防,明朝修筑長城,設立衛(wèi)所。明代后期,東北部的女真部落逐漸強大,明朝統(tǒng)治者為加強對東北邊疆的統(tǒng)治,不得不在與女真交界處密集設立衛(wèi)所。(12分)4.[2023遼寧]1749年,乾隆皇帝諭曰:“蒙古、漢人,同屬臣民,如有書寫之處,應稱蒙古、內地,不得以蒙漢字面,混行填寫”“今烏靈阿奏折,猶以夷、漢二字分別名色,可見伊等全未留心”。此諭意在(B)A.加強中央集權B.維護國家統(tǒng)一C.調整民族關系D.規(guī)范文書體例解析A項材料主旨是促進民族平等,未涉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無法得出加強中央集權的結論?B項據(jù)材料“蒙古、漢人,同屬臣民……不得……混行填寫”可知,乾隆皇帝強調民族平等,這一政策有利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C項乾隆皇帝強調民族平等,調整民族關系,最終是為了維護國家統(tǒng)一?D項材料涉及的是用詞問題,而不是文書體例的規(guī)范問題?命題變式5.[2023廈門三模]明代前期,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土司要向朝廷上貢本地土特產,朝廷“厚往薄來”,給予大量賞賜。但到了清代雍正年間,土司雖繼續(xù)上貢,而朝廷卻不再賞賜。這表明西南邊疆地區(qū) (D)A.社會矛盾得到緩和B.突破了傳統(tǒng)的朝貢體系C.經濟結構有所變化D.與內地一體化趨勢加強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明代土司向朝廷上貢本地土特產,朝廷“厚往薄來”,給予大量賞賜,二者關系帶有一定的宗藩性質,統(tǒng)屬關系較弱,而雍正在西南大規(guī)模改土歸流后,朝廷對西南地區(qū)控制加強,西南邊疆與內地一體化趨勢加強,中央不再對土司進行賞賜,D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中央和西南邊疆關系的變化,和社會矛盾緩和與否無關,排除A項;中央和西南本就不屬于朝貢關系,不存在突破一說,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經濟結構,排除C項。命題點1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1.[2020.1浙江]今天人們有關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錦衣衛(wèi)、飛魚服、繡春刀外,還有不能不提的政治體制的重大變化。恰是這種變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態(tài)。下列項中,屬于這種變化的是(D)①罷除丞相②設立內閣③設司禮監(jiān)④六部直屬皇帝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自明太祖朱元璋罷除丞相開始,六部直屬皇帝,故①④正確;針對罷除丞相帶來的政務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明成祖朱棣設內閣,隨著內閣地位和權勢的上升,明朝又以司禮監(jiān)來牽制內閣,故②③正確。故D項正確。2.[2020.1浙江]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樞機構的重大變革無疑是軍機處的設立。但軍機處在形式上卻始終處于臨時機構的地位,不像正式國家機關的樣子。如辦公的地方不稱衙署僅稱“值房”,且條件簡陋,初僅板屋數(shù)間,后來才改建瓦屋。這表明其實際職能(A)A.“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B.“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D.“別黑白而定一尊”解析依據(jù)材料可知,清朝軍機處是臨時機構,不是正式的國家機關,軍機處官員秉承皇帝的旨意辦事,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A項正確;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皇權的進一步強化,而“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是顧炎武批判君主專制制度的言論,故B項錯誤;“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與朱元璋廢丞相有關,C項錯誤;“別黑白而定一尊”表明秦始皇創(chuàng)立皇帝制度后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故D項錯誤。3.[2022湖南]嘉慶七年(1802),戶部侍郎兼管錢局二品大員周興岱任江西主考時,卻以南書房行走(即在南書房當值的官員)的身份擅發(fā)告示,收受賄賂。這反映當時(A)A.君主的高度集權B.官員俸祿入不敷出C.南書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亂解析南書房是清代內廷機構,南書房行走常侍皇帝左右,在國家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周興岱以南書房行走的身份“擅發(fā)告示,收受賄賂”,反映出當時君主高度集權,A項正確。軍機處設立以后,南書房地位有所下降,排除C項。僅由材料中周興岱收受賄賂得不出B、D兩項結論。命題點2明清時期的邊疆管理4.[2021重慶]清軍入關后即封禁東北。順治十八年(1661年)奉天府尹張尚賢上奏曰:合河東、河西之邊海以觀之,黃沙滿目,一望荒涼……此外患之可慮者?!殞庍h等三地人民湊集,然僅有佐領一員,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東、河西之腹里觀之……有土無人,全無可恃,此內憂之甚者。此奏意在(B)A.說明東北自然環(huán)境惡劣B.呼吁東北邊務亟待充實C.強調東北地勢易攻難守D.彈劾東北官員疏于管理解析此奏說明東北封禁后,人口稀少、土地荒蕪,存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故其意在呼吁東北邊務亟待充實,故B項正確;此奏意在強調加強東北邊防的重要性,而非說明東北自然環(huán)境惡劣,故A項排除;材料未涉及東北地勢易攻難守的問題,也未涉及彈劾東北官員的信息,故C、D兩項排除。5.[2021.1浙江,5分](節(jié)選)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貒溃┰谛薜掳裁瘢裥膼偡t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諭內閣:“中國之一統(tǒng)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統(tǒng)始于元氏,而極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薄翱登⑹馈睍r期,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鞏固,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國作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幾浴肚鍖嶄洝?、張帆《中國古代簡史》(2)閱讀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實現(xiàn)“邊境自固”的核心觀點。結合所學,從“幅員”角度概括康雍乾時期統(tǒng)治者的突出貢獻。(5分)解析第(2)問,第一小問,由“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服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可得出修德安民。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而極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等并聯(lián)系所學可知,康熙帝等人為穩(wěn)定和鞏固國家疆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國成為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現(xiàn)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基本奠定。答案(2)觀點:修德安民。(2分)貢獻:為穩(wěn)定和鞏固國家疆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國成為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現(xiàn)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基本奠定。(3分)1.[2024河南調研]明萬歷年間,原本屬于六部的權力,被內閣侵蝕大半。甚至有官員指出:“高拱、張居正當事(擔任內閣首輔),盡欲進其所喜,退其所忌,而科道之臣望風承旨,乃指其所忌彈劾之,擇其所喜推薦之。”這種現(xiàn)象(B)A.使內閣制度取代丞相制度B.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C.成為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D.推動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解析據(jù)材料可知,明朝萬歷年間的內閣,侵奪六部權力,權力一度膨脹,內閣權力來自皇帝的信任,材料現(xiàn)象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故選B項;內閣不是法定一級行政機構,且明太祖時已廢除丞相制度,排除A項;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源是君主專制制度,內閣膨脹是皇權集中導致的,排除C項;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排除D項。2.[2024北京開學考]永樂七年,朱棣派遣鄭和出使時下發(fā)詔旨:“敕諭四方海外諸番王及頭目人等……祗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據(jù)此可知,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D)A.加強對南洋、西洋國家的控制B.促進與南洋、西洋的貿易往來C.抗衡西歐國家的殖民侵略活動D.懷柔海外諸國,維護國際秩序解析材料表明明成祖要鄭和作為政府使者,敕諭海外諸國“循理安分”,不欺寡,不凌弱,以“共享太平之?!?,據(jù)此可知,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懷柔海外諸國,維護國際秩序,D項正確;加強對南洋、西洋國家的控制與“祗順天道”“共享太平之?!钡炔灰恢拢懦鼳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鄭和下西洋是為了促進與南洋、西洋貿易往來的信息,排除B項;鄭和下西洋與抵抗殖民侵略活動無關,排除C項。3.[情境創(chuàng)新/2024遼寧名校聯(lián)考]下圖為明代海防各防區(qū)衛(wèi)所的間距示意圖。遼東、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北直隸(京師周邊)為明代海防的七大防區(qū),由此可以推斷當時(C)A.保障江南財賦北運B.北直隸的衛(wèi)所最為密集C.東南沿海倭患頻繁D.適應經濟重心南移需要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福建、浙江一帶的衛(wèi)所間距較小,說明衛(wèi)所設立得多,主要是因為這一地帶倭患頻繁,因此要多設衛(wèi)所,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海防,排除A項;從間距來看,北直隸的衛(wèi)所相隔最遠,最不密集,排除B項;材料與經濟重心南移無關,排除D項。4.[角度創(chuàng)新/2024河南月考]明朝初年,統(tǒng)治者除了沿北部邊疆建立重鎮(zhèn),派兵駐守,還在附近地區(qū)設立馬政機構,專管馬匹的孳牧(繁殖牧養(yǎng)),各衛(wèi)所、監(jiān)苑牧軍因地制宜地逐水草放牧馬匹,為軍需戰(zhàn)馬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補充,成為明代作戰(zhàn)的有力后備資源。明代馬政機構的設立(D)A.提高了軍事動員的效率B.保證了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C.密切了民族之間的關系D.適應了邊防建設的需要解析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邊防形勢嚴峻,朝廷設立馬政機構,各衛(wèi)所、監(jiān)苑牧軍為軍需戰(zhàn)馬提供補給,適應了邊防建設的需要,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軍事動員,排除A項;“保證了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說法絕對,排除B項;馬政機構的設置及為軍需戰(zhàn)馬提供補給與民族之間的關系無關,排除C項。5.[2024湖南聯(lián)考]康熙帝曾言:“令人密奏并非易事。偶有忽略,即為所欺?!庇赫实厶卦S的官員才能上密折,繕寫時須親自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聽聞皆可上報。這反映的是清代奏折制度(C)A.遏制地方官僚腐敗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強化君主專制制度D.保證清朝統(tǒng)治清明解析根據(jù)材料“繕寫時須親自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聽聞皆可上報”可知,皇帝可以通過奏折廣泛收集信息,這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加強了君主的權力,C項正確;奏折制度無法遏制地方官僚腐敗,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B項;密折制度無法保證清朝統(tǒng)治清明,排除D項。6.[2024重慶巴蜀中學月考]1750年,清朝廢除藏王制,在達賴之下設立噶廈,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噶布倫分理政事。1793年頒布《欽定西藏章程》,明確“事無大小,均應稟命駐藏大臣辦理”。這一制度調整 (C)A.體現(xiàn)出對“華夷之辨”的繼承B.形成了內地與邊疆治理一體化C.推動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D.實現(xiàn)了對西南地區(qū)的直接管理解析噶廈的設立體現(xiàn)了因俗而治的做法,有利于尊重西藏的傳統(tǒng)習慣,但《欽定西藏章程》更強調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的主權歸屬,從法律上強化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故選C項。7.[2023廣東聯(lián)考]三藩之亂后,清政府與盤踞臺灣島的鄭氏集團再一次進行談判。鄭經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稱臣奉貢,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堅決不同意臺灣比照琉球、高麗之例,認為“臺灣人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這說明康熙對待臺灣的態(tài)度是(A)A.不允許臺灣變相地獨立B.將其納入對外政策中管理C.通過談判方式逐步解決D.要求其接受中央政府冊封解析根據(jù)材料“臺灣人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可知,康熙認為臺灣人都是福建人,即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允許臺灣變相地獨立,A項正確;材料中康熙不同意將臺灣納入對外政策中管理,排除B項;材料僅是顯示當時清朝采取了談判方式解決臺灣問題,C項過度解讀材料,排除;材料中康熙堅決不同意臺灣比照琉球、高麗之例,反對對臺灣實行冊封制度,排除D項。8.[2023福建漳州二模]下面為清朝不同時期耕地與人口數(shù)據(jù)比例變化表。依據(jù)該表可以推知,清朝(C)年份耕地面積(畝)人口(人)每人實得耕地(畝/人)乾隆十八年(1753)7081142881836782593.86乾隆三十一年(1766)7414495502080957963.56嘉慶十七年(1812)7920244233616000002.19A.墾荒拓耕效果顯著B.外來人口流入劇增C.人地矛盾日益激化D.農業(yè)經濟發(fā)展迅速解析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從1753年到1812年人口不斷增加,但“每人實得耕地”數(shù)量持續(xù)減少,反映出人地矛盾日益激化,故選C項;A項未體現(xiàn)表中人口信息,排除;清朝實行閉關自守政策,外來人口流入較少,B項排除;題干中沒有體現(xiàn)農業(yè)產量,不能反映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程度,D項排除。9.[2023貴州模擬]17世紀80年代后期,康熙帝下令:出海貿易的商船,載重量限于500石以下,橫梁不得超過一丈八尺,船身前后須刻有“商”字樣,兩旁刻省州縣幾號貨船,且須由地方官印烙。海商須預先取具連環(huán)保結,才能向州縣申領執(zhí)照。這表明當時清政府 (A)A.嚴格限制對外貿易B.廢止閉關自守政策C.禁止外國商人來華D.賦予地方貿易自治權解析康熙帝對出海貿易商船的載重、貿易程序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反映出清政府嚴格限制對外貿易,A項正確;當時并未廢止閉關自守政策,排除B項;康熙帝的這一旨令針對的是國人出海貿易,并非禁止外國商人來華,排除C項;材料所述并非地方貿易自治權,排除D項。10.[情境創(chuàng)新/2024廣東聯(lián)考]明初,宗藩地位尊崇,統(tǒng)重兵以鎮(zhèn)邊塞,只要是朱氏子弟,便有尊崇顯赫的地位;宣德后,逐漸出現(xiàn)“宗藩不得預兵事”,“絕其仕官,并不習四民業(yè)”和“出城省墓,請而后許,二王不得相見”等規(guī)定。這一變化(C)A.說明邊疆威脅逐漸減弱B.反映出宗法血緣關系難以維系C.立足于皇權穩(wěn)固的需要D.顯示出中央政府財政危機加劇解析根據(jù)材料“宗藩不得預兵事”“絕其仕官,并不習四民業(yè)”“出城省墓,請而后許,二王不得相見”可知,材料中的變化體現(xiàn)的是明代藩禁的嚴格,對朱氏子弟的嚴格限制是出于穩(wěn)固皇權的需要,C項正確;A項與史實不符,邊疆威脅并非逐漸減弱,排除A項;材料中對宗藩雖然多有限制,但并未廢除,朱氏子弟依然依據(jù)宗法血緣關系得到國家供養(yǎng),排除B項;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中央政府財政危機加劇,排除D項。11.[角度創(chuàng)新/2024武漢調研]明朝法律對邊境關卡的茶貿易有嚴格規(guī)定:“凡犯私茶者,與私鹽同罪。私茶出境,與關隘不譏(查問)者,并論死?!泵鞒畬嵭嗅槍Σ枞~的不定期巡視監(jiān)察制度;讓西部邊民以馬為賦,實行茶馬互易。這表明明代(A)A.重視邊疆地區(qū)的管轄B.調整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關系C.改善邊疆民眾的生活D.推動內地與邊疆管理一體化解析據(jù)材料可知,明代嚴禁私茶出境,針對茶葉實行不定期的巡視監(jiān)察制度,西部邊民以馬為賦,以馬易茶,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借茶馬互易實現(xiàn)對各少數(shù)民族的有效控制,體現(xiàn)了明代重視邊疆地區(qū)的管轄,故A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明代邊境茶貿易的政策,未涉及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關系,故B項排除;明朝嚴格管理茶貿易是將其作為控制西北游牧民族的武器,其政治和軍事作用重于經貿作用,改善邊疆民眾的生活并非其主要目的,故C項排除;材料沒有將邊疆的管理方式與內地的進行比較,無法得出“管理一體化”的結論,故D項排除。12.[角度創(chuàng)新/2023沈陽三模]從雍正八年(1730年)到宣統(tǒng)三年(1911年),陸續(xù)有150人擔任軍機大臣之職,其中滿族(包括漢軍)有70人,占總數(shù)的46.7%;漢族有69人,占總數(shù)的46%;蒙古族有10人,占總數(shù)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總數(shù)的0.6%。據(jù)此可知清代統(tǒng)治者(A)A.籠絡各族精英參與政治B.貫徹平等的民族政策C.提高了軍機處行政效率D.致力于強化皇權專制解析材料中展現(xiàn)的是擔任軍機處大臣的族籍構成比例,涉及多個民族,反映出清代統(tǒng)治者積極籠絡各族精英參與政治,以更好地實現(xiàn)國家治理,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清朝任用不同民族的官員,未體現(xiàn)貫徹平等的民族政策,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軍機處的人員構成,無關行政效率,排除C項;強化皇權專制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13.[2023山東臨沂二模]清康熙后期,采用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經緯度測繪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測繪,繪成《皇輿全覽圖》;乾隆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住宅裝飾工程委托施工協(xié)議
- 2025年不動產分期付款銷售合同范文
- 2025年勞動合同社會保障權益
- 2025年企業(yè)財務規(guī)劃委托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一致行動方股權交易協(xié)議范例
- 2025年信用貸款延期還款協(xié)議書(7)
- 2025年合作契約解除協(xié)議范例
- 2025年共同策劃建立子公司的合同范例
- 2025年債權購買協(xié)議書格式
- 2025年中山貨運上崗證考試題庫
- 《SPIN顧問式銷售》課件
-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
- 【蟬媽媽】2024年抖音電商酒水行業(yè)趨勢洞察報告
- 物業(yè)員工行為規(guī)范管理手冊
- 基于STM32單片機的智能停車場車位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
- 小型家用電器制造工(省賽)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 康復科-關節(jié)活動度測量量表
- 2025初級會計理論考試100題及解析
- 墻面油漆翻新合同范例
- 門診口腔院感基礎知識培訓
- 公司關愛基金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