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2120-2022 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正式版)_第1頁
GB∕ T 32120-2022 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正式版)_第2頁
GB∕ T 32120-2022 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正式版)_第3頁
GB∕ T 32120-2022 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正式版)_第4頁
GB∕ T 32120-2022 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正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T32120—2022代替GB/T32120—2015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32120—2022 I 4防腐層結構 2 7檢驗與驗收 4 5附錄A(規(guī)范性)銹蝕度試驗方法 6附錄B(規(guī)范性)水膏置換性試驗方法 附錄C(規(guī)范性)絕緣電阻試驗方法 附錄D(規(guī)范性)剝離強度試驗方法 IGB/T32120—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本文件代替GB/T32120—2015《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蝕技術》,與GB/T32120—2015相a)刪除了術語“防蝕膠泥”(見2015年版的3.4);b)刪除了防蝕膠泥(見2015年版的5.2);c)“拉伸強度”更改為“斷裂強力”并更改了相應要求(見表2,2015年版的表3);d)增加了“燃燒性能”要求及檢測方法(見表2);e)刪除了“著火點”要求及檢測方法(見2015年版的表4);f)增加了鋼結構表面處理(見6.2.1.2);g)刪除了填充防蝕膠泥(見2015年版的6.2.3);h)更改了防蝕膏和防蝕帶總厚度(見6.2.3.5,2015年版的6.2.4.5);i)更改了防腐層總厚度(見7.3.3,2015年版的7.3.3);j)更改了電火花檢漏方法(見7.4,2015年版的7.4)。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腐蝕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81)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蝕國際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青島迪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腐蝕控制技術協(xié)會、青島理工大學、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濰坊東方鋼管有限公司、浙江數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核示范電站有限責任公任公司、江蘇金陵特種涂料有限公司、河南省四海防腐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蒲新防腐建設工程有限公京碧海云智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發(fā)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1GB/T32120—2022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本文件規(guī)定了鋼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技術的防腐層結構、防腐層材料、施工、檢驗與驗收、運行維護與管理。本文件適用于大氣環(huán)境中鋼結構的氧化聚合型包覆腐蝕控制。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69潤滑脂和石油脂錐入度測定法GB/T1462纖維增強塑料吸水性試驗方法GB/T1725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揮發(fā)物含量的測定GB/T1728漆膜、膩子膜干燥時間測定法GB/T1865色漆和清漆人工氣候老化和人工輻射曝露濾過的氙弧輻射GB/T2794膠黏劑黏度的測定單圓筒旋轉黏度計法GB/T3820紡織品和紡織制品厚度的測定GB/T3923.1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GB/T6750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測定比重瓶法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T8923.1—2011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第1部分:未涂覆過的鋼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層后的鋼材表面的銹蝕等級和處理等級GB/T8923.2—2008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第2部分:已涂覆過的鋼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層后的處理等級GB/T10125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HB5351.5熔模鑄造涂料性能試驗方法第5部分:pH計法測定酸度HB7736.2復合材料預浸料物理性能試驗方法第2部分:面密度的測定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一種用于鋼結構表面,包含多層材料外加聚合物氧化膜的包覆防腐蝕技術。防蝕膏anticorrosionpaste2GB/T32120—2022膏/糊狀無溶劑型產品。防蝕帶anticorrosiontape以無紡布為載體,在含有防銹劑、填料等化合物中浸漬制成的帶狀防蝕材料。外防護劑externalprotectiveagent4防腐層結構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層結構是由防蝕膏、防蝕帶和外防護層組成,如圖1所示。表面不平整,有接縫、孔洞等處應采用防蝕膠泥進行填充。標引序號說明:1——鋼鐵基體;2——防蝕膏;圖1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層結構示意圖5防腐層材料防蝕膏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表1防蝕膏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要求檢測方法外觀灰色、糊狀稠度/mm不揮發(fā)物含量(125℃,60min)/%密度/(g/mL)1.1±0.1水膏置換性附錄A中的銹蝕度等級A級附錄B耐中性鹽霧性(168h,35℃)附錄A中的銹蝕度等級A級3GB/T32120—2022防蝕帶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防蝕帶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要求檢測方法厚度/mm1.1±0.3面密度/(kg/m2)斷裂強力"/N斷裂伸長率/%絕緣電阻/(MQ·m2)附錄C剝離強度/(N/m)附錄D耐中性鹽霧性(1000h)附錄A中的銹蝕度等級A級耐老化性(1000h)拉伸強度保持率50%以上燃燒性能GB8624—2012中的表5試樣寬度為50mm。修約至0.5%。5.3外防護劑外防護劑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表3外防護劑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要求檢測方法密度/(g/mL)1.1±0.1GB/T6750不揮發(fā)物含量(125℃,60min)/%表干時間/h500~4000GB/T27949.0±1.0HB5351.56施工6.1施工環(huán)境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溫度應在5℃以上,相對濕度小于95%,不應在雨、雪天施工。6.2施工步驟4GB/T32120—20226.2.1.2除銹等級應達到GB/T8923.1—2011中規(guī)定的St2級和GB/T8923.2—2008中規(guī)定的PSt26.2.2.1應在表面處理后6h內涂抹防蝕膏。6.2.3.1應在涂抹防蝕膏后30min內粘貼防蝕帶。6.2.3.2起始處先粘貼兩層,然后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依次搭接纏繞,搭接寬度應大于防蝕帶寬度的50%,確保每處均有2層以上防蝕帶覆蓋。始末搭接時,搭接長度應大于或等于100mm。6.2.4.1應在粘貼防蝕帶后30min內涂刷外防護劑。二道??傆昧坎粦∮?00g/m2。6.3.1應先進行損傷部位的修補。應使用與原防腐層結構相同的材料進行修補,防蝕帶補貼寬度至少應超出損傷邊緣50mm。6.3.2補口施工應按照6.2的規(guī)定進行。補口用防蝕帶與原防腐層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7檢驗與驗收預處理后的鋼結構表面應進行質量檢驗。按照GB/T8923.1—2011和GB/T8923.2—2008進行目視評定。表面處理質量應達到6.2.1的規(guī)定。對每層防腐層都應進行100%目測檢驗。防蝕膏應涂抹均勻,無漏防蝕膏施工完畢后,應選取每塊鋼結構的3個不同部位進行厚度檢測。每個部位測量4個點,采用5GB/T32120—2022防蝕帶施工完畢后,應選取每塊鋼結構的3個平整部位進行厚度檢測。采用厚度差法,先在測量點平放已知厚度不超過1mm的硬質非鐵類膜,再采用超聲波測厚儀測試防蝕膏和防蝕帶的總厚度。判定方法同7.3.1。7.4電火花檢漏對防腐層進行全線電火花檢漏。檢漏時,探頭移動速度不大于0.3m/s,檢漏電壓為5kV。發(fā)現(xiàn)漏文件主要包括:a)防腐層材料的質量檢測報告及出廠合格證;b)修補記錄;c)竣工圖紙;d)安裝記錄;e)施工過程質檢記錄;f)竣工驗收報告。8運行維護與管理6GB/T32120—2022(規(guī)范性)銹蝕度試驗方法A.1方法概要數表示。A.2儀器與材料所示。在評定板有效面積內刻出邊長為5mm×5mm的正方形格子100個,刻線寬度為0.5mm。圖A.1評定板A.3判定方法A.3.1將評定板重合于被測試驗鋼板上,用肉眼觀察,并數出評定板有效面積內具有一個銹點以上的格子數。記錄試驗鋼板評定面上的銹點在評定板有效面積內所占格子數,作為試驗鋼板的銹蝕度。A.3.2出現(xiàn)在有效面積內的刻線或交叉點上的銹點,若其超出刻線或交叉點時,超出部分所占的格子子作為有銹。A.4銹蝕度銹蝕度等級應符合表A.1的要求。7GB/T32120—2022表A.1銹蝕度等級等級銹蝕度/%A0BCDE8GB/T32120—2022(規(guī)范性)B.1試驗鋼板B.1.1尺寸尺寸為150mm×70mm×(1~2)mm,在短邊中間打一個直徑為6mm的孔,中間50mm×圖B.1試驗鋼板尺寸示意圖B.1.2材質Q235碳鋼。B.2試驗步驟B.2.1試驗鋼板處理B.2.1.1用240#砂紙將試驗鋼板的正、反兩面沿著長邊的方向進行打磨。試驗鋼板的邊緣應打磨至無B.2.1.2取2個干凈的燒杯,分別盛裝分析純丙酮、(35±3)℃無水乙醇。將打磨好的試驗鋼板依次放入上述溶劑中進行清洗,取出后用脫脂棉擦拭。如有磨屑或其他污染物則應繼續(xù)清洗。B.2.2試驗操作93塊試驗鋼板均根據附錄A判定等級。變色等其他異常情況應加以備注。GB/T32120—2022(規(guī)范性)絕緣電阻試驗方法C.1測定裝置測定裝置如圖C.1所示。單位為毫米2——鋁箔保護環(huán);3——防蝕帶試樣;4——試驗鋼板;5——電阻計;6——導線。圖C.1絕緣電阻測定裝置示意圖C.2儀器和材料C.2.1絕緣電阻計能夠施加500V直流額定電壓。厚度為15pm、尺寸為50mm×50mm的正方形鋁箔。GB/T32120—2022C.2.3保護環(huán)濃度為3%并添加羥甲基纖維素(CMC)的NaCl溶液。C.2.5試驗鋼板250mm×250mm×(1.5~2)mm的Q235鋼板。C.3試驗步驟C.3.1試驗鋼板處理按照B.2.1的規(guī)定進行。C.3.2試驗操作C.3.2.1在試驗鋼板中間貼上大小為200mm×200mm的防蝕帶試樣兩層,撫平使其表面均勻。C.3.2.2在電極及保護環(huán)上涂上導電性黏接劑,緊貼在試樣表面。C.3.2.3分別用導線將絕緣電阻計的接地(一)端口連接鋼板,陽極(十)端口連接電極,保護器端口連接保護環(huán)。C.3.2.4在鋼板和電極間加入500V直流電壓,1min后讀取電阻值。絕緣電阻由式(C.1)計算得出。W=R×A…………(C.1)式中:W——絕緣電阻,單位為兆歐平方米(MQ·m2);R——絕緣電阻計顯示的數值,單位為兆歐(MQ);GB/T32120—2022(規(guī)范性)剝離強度試驗方法D.1試驗鋼板D.1.1尺寸125mm×50mm×(1.5~2)mm。D.1.2材質304不銹鋼。D.2試驗步驟D.2.1試板處理按照B.2.1的規(guī)定進行。D.2.2試樣制備試驗前將防蝕帶在溫度(23±2)℃、相對濕度(50±5)%的試驗環(huán)境條件下放置24h,裁取25mm×150mm的試樣后立即進行試驗。D.2.3試驗操作D.2.3.1將25mm×150mm的試樣貼在干凈的試驗鋼板一端,接觸面大約為25mm×50mm(見圖D.2)在其上往返滾壓1次,使試樣緊密粘貼在鋼板上。D.2.3.3放置30min后,將貼著聚酯膜的試樣放在拉伸試驗機的上部夾具上夾住,試驗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