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者無疆思者無域竊者無德行者無疆思者無域竊者無德行者無疆思者無域竊者無德北三上教案目錄第一單元混合運算第1課時小熊購物第2課時買文具第3課時過河第二單元觀察物體第1課時看一看(一)第2課時看一看(二)第三單元加與減第1課時捐書活動第2課時運白菜第3課時節(jié)余多少錢(一)第4課時節(jié)余多少錢(二)第5課時里程表(一)第6課時里程表(二)第四單元乘與除第1課時小樹有多少棵第2課時需要多少錢第3課時豐收了第4課時植樹第五單元周長第1課時什么是周長第2課時長方形周長第六單元乘法第1課時螞蟻做操第2課時去游樂園第3課時乘火車第4課時去奶奶家第5課時0×5=?第6課時買礦泉水第七單元年、月、日第1課時看日歷第2課時一天的時間第3課時時間表數學好玩第1課時校園中的測量第2課時搭配中的學問第3課時時間與數學第八單元認識小數第1課時文具店第2課時貨比三家第3課時存零用錢第4課時寄書第5課時能通過嗎第九單元總復習第1課時數與代數(一)第2課時數與代數(二)第3課時圖形與幾何第一單元混合運算第1課時小熊購物教學內容:教材P2~3。教學目標:1、通過“小熊購物”的情景,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書寫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進行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計算。4、培養(yǎng)學生書寫規(guī)范,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理解混合運算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和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開火車)3×5=4×8=7×6=36-17=80-43=9×3=8×5=37-15=8+15=36+7=2、觀察下面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45-18+20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只有加、減法計算的兩步式題一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購物的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1、提示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提問:你能知道那些數學信息?2、提出問題:假如你們是顧客,你想買哪兩種食品?每種食品的數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選學生提出其中一個問題,引出例題:胖胖要買1個蛋糕和4個面包需付多少錢?3、解決問題。(1)列算式: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組織學生討論: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塊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塊面包和1個蛋糕共付18元。②算式“6+3×4”紅的“3×4”表示4塊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個蛋糕和4塊面包共付18元。這兩種情況所付的錢都是相等的。所以,3×4+6與6+3×4這兩個算式都可以求出買1個蛋糕和4個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導學生用脫式計算。3×4+66+3×4以上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都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討論:含乘、加計算的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認識脫式計算的格式。(板書)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12+6=6+12=18(元)=18(元)答:該付18元。三、嘗試獨立解決新的問題1、提問:壯壯有20元,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元?2、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討論??赡軙霈F(xiàn)以下兩種方法解答。3×4=12(元)20-12=8(元)答:應找回8元。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20-12=8(元)答:應找回8元。3、重點討論解法b。算式中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情況下,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認識:在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兩步計算的式題中,應先算乘法,再算減法。5、小結:觀察三個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點?(以上三個算式是乘加、乘減兩步計算的式題。)板書課題: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提問:這樣的式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鞏固練習:1、P3“結合主題圖,說說下面每個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試一試第1題注意提醒學生討論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3、試一試第2題學生板演并訂正。五、課堂小結計算乘加、乘減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2課時買文具教學內容:教材P5~6。教學目標:1、通過“買文具”的問題情景,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4、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教學重點:體會除加、除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難點:理解數量關系,掌握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開火車)40÷828÷736÷624÷881÷915÷32、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的計算順序式什么?3、練習(二人板演,全班齊練)4×8+640-6×4二、探索新知出示P5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1、理解圖中內容,讓學生找信息。2、讓學生根據圖示提出問題,并著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問題: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3、解決問題。(1)分析問題:笑笑買了一本作文本和一本英文本。分析條件:主題圖中只給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所以先要解決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問題,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2)列算式。學生通過討論可以得出兩種方法:a.18÷3=6(元),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b.18÷3+4=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全班討論:18÷3+4表示什么意思?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因此計算“18÷3+4”的時候,應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脫式計算。(4)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加法又有除法時,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嘗試解決問題。(1)提問:每本算術本現(xiàn)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2)讓學生小組討論后嘗試獨立解答。(3)訂正,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既有減法又有除法的兩步計算式題,要先算除法,后算減法。5、小結: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減)6、總結脫式計算寫法:(1)不參加運算的部分要抄下來,等號前后應該相等。(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三、鞏固練習1、P6“試一試”。(1)提示:先算淘氣買的鋼筆一支是多少元。(2)先說運算順序,后讓學生獨立計算。(3)結合情境說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計算:2、P6~7連一連全部內容。四、課堂小結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減)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3課時過河教學內容:教材P8~9。教學目標:1、通過“過河”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引導學生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3、讓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答題:(1)2+7×5,這道題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36÷4,這道題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計算32-8÷820+16÷430-4×5二、探索新知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1、理解圖意,明確問題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2、獨立嘗試,合作解決。如果同學們都坐大船,需要幾條船?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組織學生討論:“29+25÷9”是否符合解決問題的順序?這個算式應該先算25÷9,再算加法,這種運算順序不符合問題的情景。在本題,應先算男女生總人數,即29+25。怎樣解決運算順序問題呢?我們請小括號“()”來幫忙。3、認識帶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4、寫出解答過程(29+25)÷9讀作:29與25的和除以9。=54÷9=6(條)答:同學們都做大船,需要6條船。5、提問: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條船?提示“先求出一條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計算出需要幾條小船。因此算式為:54÷(9-3)三、鞏固練習1、P9試一試(1)提示:先計算坐滿大車后還剩多少人,再計算需要多少輛小車。算式:(70-46)÷8(2)這個算式還能解決下圖中哪些問題?(3)說一說下面兩題的運算順序,再算一算。24+16÷8(24+16)÷8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雖然以上兩題運算符號和數字都一樣,但由于其中一題帶有小括號,所以計算順序、結果不一樣。2、P9~10練一練所有內容。四、課堂小結帶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能舉例說明嗎?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二單元觀察物體第1課時看一看(一)教學內容:教材P13。教學目標:能根據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在實物觀察、空間想象和推理等活動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角度)觀察物體,每次最多能看到三個面,積累觀察物體的活動經驗。在想象、推理、觀察、驗證的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簡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的樂趣。教學重點:能根據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教學難點: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長方體,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教學過程情境引入出示主題情境圖,說一說圖中小朋友們都在做什么?他們分別站在什么位置?從哪個角度觀察長方體紙箱的?探究新知觀察情境圖,獨立想象判斷。(1)出示問題中的三幅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連一連。(2)完成后組織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3)組織集體交流:這三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你是如何判斷的?引導學生說清楚在哪個位置能看到幾個面。教師要適時的找學力有困難的學生觀察實際物體,進而排除難點。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分析提問的意思,“每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是什么意思?先引導學生不看,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看一看,觀察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先觀察紙箱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確,再讓小組內同學模擬主題圖中的情境,站在與圖中相符的位置輪流觀察,互相說一說自己看到了幾個面?分別是哪幾個面?說一說,討論: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3.下面四幅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先想一想,再看一看。(1)出示觀察小熊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四名同學都是站在什么位置觀察小熊的?(2)出示問題旁邊的四幅圖,讓學生嘗試獨立判斷分別是誰看到的。也可以借助實物觀察。(3)集體交流。(4)活動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活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三、鞏固練習完成P14練一練。1、引導學生審題。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小組內交流檢查。集體訂正。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2課時看一看(二)教學內容:教材P15。教學目標:1.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的活動過程,進一步體驗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間的相對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據物體的相對位置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2.在想象、推理、觀察、驗證的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3.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簡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的樂趣。教學重點:能根據物體的相對位置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教學難點: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在觀察一個物體時,站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找同學到前面演示,其他同學說一說她看到的是物體的哪個面。二、探究新知情境一,出示情境圖。下面兩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引導學生說說這三個小朋友分別是從哪個角度觀察桌子上的牙膏盒和茶杯的,他們看到的畫面應該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觀察奇思和淘氣的相對位置,以及他們兩個看到物體的位置關系。討論淘氣和奇思看到的兩幅圖有什么不同。笑笑說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說的對嗎?先說說笑笑看到的畫面應該是什么樣的?再討論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小組合作模擬觀察。情景二:淘氣從窗外看到的情景會是下面哪幅圖?引導學生看清笑笑在桌子的哪一邊?出示四幅畫面,從中選擇哪幅圖是從窗外看到的。組織學生集體交流選擇的結果和思考的過程。三、鞏固練習完成P16練一練。1、引導學生審題。2、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小組內交流檢查。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1.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和同伴說一說。2.同伴合作,模擬練習題中的情景,做一做,說一說你看到的物體是什么。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解決嗎?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三單元加與減第1課時捐書活動教學內容:教材P17。教學目標1.結合“捐書活動”的情境,經歷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連加法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正確計算三位數的連加法。2.能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師:六一前夕,學校舉行了一些活動,圖中的活動就是其中之一,你知道這是在進行什么活動嗎?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課件出示教材第17頁情境圖)
學生可能會說:
?
學校正在舉行捐書活動。
?
從表格中知道,三年級三個班分別捐書118本、104本和95本。
?
從表格中也可以知道,四年級三個班分別捐書103本、109本和98本。
師: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1:我們可以把每個班捐書的數目取整百數或整十數,那么這兩個年級捐書的總數都可以用算式100+100+90=290計算出來,也就是說兩個年級捐書的數量都超過了290本。
生2:我們可以把每個年級的三個班捐書的數量分別作比較,三年級(1)班捐的118本比四年級(1)班捐的103本多出了15本;三年級(2)班捐的104本比四年級(2)班捐的109本少5本;三年級(3)班捐的95本比四年級(3)班捐的98本少3本。這樣綜合起來看,三年級捐的比四年級捐的還要多15-5-3=7(本),所以三年級捐的書多一些。
【設計意圖:以解決情境圖中的問題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慷⑻骄矿w驗,經歷過程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和加法有關的數學問題嗎?
學生可能會說:
?
三(1)班和三(2)班共捐書多少本?
?
三(1)班和三(3)班共捐書多少本?
?
三(1)班和四(1)班共捐書多少本?
?
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
四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表格,讓學生收集信息并提出問題,引出本課探究的主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愿望。】
肯定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問題: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師:解決這個數學問題需要哪些數學信息?我們一起把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讀一次。
生:三(1)班捐書118本,三(2)班捐書104本,三(3)班捐書95本,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師:怎樣列式呢?
生:計算三個班一共捐書多少本,應該用加法計算,算式是118+104+95。
師:說得對。老師想先請大家來估計估計,大約會在多少本左右?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生:因為這三個班捐書的數量都接近100,所以我們就都當作100來計算,100+100+100=300(本),所以三年級捐書的數量應該在300本左右。
師:你能根據估計的結果,算出準確的計算結果嗎?在小組里跟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可能會說:
?
我會口算,因為118比100多18,所以要加18;104比100多4,所以也要加4;95比100少5,所以是算得多了,就要減5;這樣就相當于18+4-5=17,結果應該是300+17=317(本)。
?
我們也可以列豎式筆算,先把118+104算出來是222,再加上95,結果是317本。豎式計算如下。
?
我們還可以把三個數直接寫在一起進行計算,如下所示:?
我們還可以用遞等式進行計算,如下所示:
118+104+95
=222+95
=317(本)
師:大家喜歡哪種豎式計算方法呢?為什么你喜歡這種方法?這樣寫豎式有什么好處呢?
生1:我喜歡把三個數列出來一起加,這樣計算更簡便。
生2:我喜歡列兩個豎式,這樣不容易出錯。
師: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三年級的捐書情況,現(xiàn)在來看看四年級同學一共捐書多少本,在小組里完整地說說題意,并嘗試獨立解決問題。
學生在小組里敘述題意,嘗試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對于解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
師:經過剛才的計算,到底哪個年級捐書多一些呢?與之前我們的估計一樣嗎?
生:三年級捐書多一些,跟我們估計的情況一樣。
【設計意圖:用文字完整敘述表格類題目,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在計算前進行估算,讓學生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優(yōu)化算法可以有效地讓學生一步步掌握簡便的計算方法?!咳?、鞏固練習完成P18練一練。1、引導學生審題。2、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小組內交流檢查。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師:今天通過解決“捐書活動”中的問題,你學會了什么?
(學會了三位數連加計算的計算方法)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2課時運白菜教學內容:教材P19。教學目標1.結合“運白菜”的情境,進一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加減混合運算(兩步)及其驗算。2.進一步結合加減混合運算的現(xiàn)實背景,積累從多角度分析數量關系的活動經驗,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與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計算及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養(yǎng)成精心計算、及時驗算的好習慣?!窘虒W重點】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運用連減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1.填空。369-()=147216+()=729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352+179=179+352=531-352=531-179=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復習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習新知作鋪墊。二、探究新知1.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1)課件出示教材19頁“運白菜”的情境圖。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匯報(2)出示問題。收集到的信息和提出的問題。課件出示問題:運走兩車后還剩多少棵白菜?(3)解決問題,探究三位數連減的計算方法。請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師巡視,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4)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明確計算方法。師:大家都有答案了嗎?你們是怎樣列式計算的?你們的想法是什么?預設生1:我列的是連減算式,從總數里連續(xù)減去兩次運走的白菜的數量。計算過程如下:850-256-280=594-280=314(棵)生2:我是先把兩次運走的白菜數量加起來,求出一共運走多少棵,再用總數減去運走的數量。計算過程如下:850-(256+280)=850-536=314(棵)師:在進行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引導學生說出在計算中要處理好連續(xù)退位的問題,計算之后要驗算。師:在第二種算法中,為什么要加上小括號呢?引導學生明確小括號在綜合算式中的作用,知道加減法是同一級運算,要先算后面的加法就需要加上小括號。(5)觀察討論。同時出示上述兩種計算方法,組織學生集體觀察討論兩種計算方法的結果。師: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預設生1:我發(fā)現(xiàn)這兩種算法的得數是相等的。生2:我發(fā)現(xiàn)一個數連續(xù)減去兩個數與減去這兩個數的和,結果是相同的。生3:我發(fā)現(xiàn)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2.改正錯誤。(1)出示教材19頁呈現(xiàn)的計算過程。提問:請你仔細觀察兩個小朋友的計算過程,他們分別錯在哪里?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在小組里與同伴交流,說說這兩個小朋友分別錯在哪里,并討論如何避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預設生1:第一個小朋友錯在第一步減數抄錯了,256抄成了265。生2:第二個小朋友錯在第二步個位0減6,當成了6減0來算了。(2)集體討論:在計算大數加減法時應怎樣避免出現(xiàn)錯誤?小結:抄寫數時要認真,先檢查一下有沒有抄錯數再開始計算;計算時加法不要忘記進位,減法不要忘記退位;計算之后要認真檢查驗算??傊嬎阋J真、專注、細心,養(yǎng)成隨時驗算的良好習慣。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交流計算中的經驗,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形成認真計算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3.計算1000-372-210。(1)課件出示題目,請學生先獨立嘗試計算,得出結果后同桌之間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和方法。(2)集體交流,共同探討計算方法。對于選擇豎式計算的學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他們在計算中遇到連續(xù)退位時出現(xiàn)的錯誤,提醒學生多加注意,并說一說如何避免出錯。(3)探究新的計算方法。師:計算減法時退位和連續(xù)退位容易讓我們出錯,誰能把這道題轉化成不退位的減法呢?在學生討論之后,課件呈現(xiàn)教材中提示的計算方法:把1000看成999+1,用999去減,得到結果再加上1即可。請沒有想到這種方法的學生重新算一算,體會這種算法的優(yōu)越性。師:其他的減法也可以這樣轉化嗎?再找一道題試試吧。請學生互相出題,或在書上任意找一道減法題,嘗試轉化成不退位的減法進行計算。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20第1題。(1)理解題意,根據要解決的問題收集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2)根據連減的數量關系提出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3)集體交流,訂正答案。2.完成教材P20第2題。(1)觀察題中的豎式計算過程,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2)將題中的錯誤改正過來。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3課時節(jié)余多少錢(一)教學內容:教材P21。教學目標1.結合“節(jié)余多少錢”的生活情境,經歷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2.會運用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進一步理解畫直觀圖理解數量關系的直觀性,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教學重點探索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教學難點探索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問題。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師:我們班有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的同學嗎?師: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了,平時誰來照顧你們呢?生活費從哪里來呢?師:有一位亮亮同學,他的父母也到城市里去打工了,家里只有他和奶奶,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就跟亮亮的生活有關。設計意圖:通過課前的談話,拉近了所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容易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思考問題,有利于學生順利掌握新知。二、探究新知1.解決問題: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節(jié)余了多少元?(1)觀察情境圖,理解圖意。師(課件出示教材21頁左邊的情境圖):從這幅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邊看圖邊閱讀圖上的文字信息,初步了解進城務工人員對城市建設的作用和貢獻。師(課件出示教材21頁右邊的情境圖):圖中呈現(xiàn)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仔細觀察后將圖中的數學信息一一列舉出來,并解讀每條信息的含義。(2)嘗試解決問題。師(課件出示問題):誰能把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完整地敘述一遍?請學生將已知條件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師:現(xiàn)在請大家思考一下,看看你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想好之后列出算式,算出結果。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這個問題。(3)集體交流。師:你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說說自己的想法吧。生將列出的算式呈現(xiàn)出來,并將自己的想法向全班匯報。預設生:我是這樣想的,要求八月節(jié)余了多少元,首先得求出八月收入了多少元,即800+185,再從總收入里面減去花掉的錢,列綜合算式為800+185-745。師:還有其他不同的解題方法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生:先用父母寄回的800元減去八月花去的錢,再加上奶奶的補助,即可求出這個月節(jié)余多少錢,列綜合算式為800-745+185。(4)明確運算順序。師:這兩個綜合算式在運算順序上有什么共同點呢?預設生:這兩個算式都沒有小括號,只有加減法,所以計算的時候都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的。師:在沒有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中,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即可。設計意圖:在學生列出加減混合的算式之后,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水到渠成之功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2.解決問題:九月節(jié)余260元,十月節(jié)余的錢比九月少30元,兩個月一共節(jié)余了多少元?(1)出示題目,獨立思考。課件出示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引導:求兩個月一共節(jié)余了多少錢,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哪個信息已知?哪個信息未知?(2)嘗試理解,集體交流。①引導學生通過圖示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然后展示學生的作品,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②課件出示教材上的示意圖。請學生說說圖意。③全體學生照樣子畫一畫,明確圖中每一部分的含義。(3)獨立列式解決問題。請學生根據剛剛的分析和理解,嘗試獨立列式解決問題,強調列綜合算式時要注意小括號的用法。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22第1題。請學生先明確圖意,再根據圖意列式計算。2.完成教材P22第2題。請學生畫圖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列式計算。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也明確了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希望同學們能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準確計算,解決問題。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4課時節(jié)余多少錢(二)教學內容:教材P22。教學目標1.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和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畫直觀圖表示數量關系的優(yōu)越性。2.讓學生自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難點讓學生養(yǎng)成用直觀圖來分析題意的習慣。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計算下面各題。674+251-495674-495+251674-(495-251)2.解決問題。果園里有桃樹290棵,梨樹比桃樹多210棵。兩種果樹一共有多少棵?杏樹比梨樹少156棵,杏樹有多少棵?設計意圖:新課之前,復習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以及運用加減混合運算的知識解決問題,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課的學習掃除障礙。二、解決問題,探究策略1.理解圖意。課件呈現(xiàn)教材22頁情境圖和下面的兩個問題,請學生邊觀察邊閱讀。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從圖中可以了解到,亮亮很體諒奶奶的辛苦,想為奶奶買一臺580元的洗衣機,他和奶奶平均每月節(jié)余225元。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先估一估幾個月節(jié)余的錢可以買一臺洗衣機,再算一算幾個月節(jié)余的錢才能買到一臺洗衣機)師:怎樣才能求出幾個月節(jié)余的錢能買到一臺洗衣機呢?(求幾個月節(jié)余的錢才能買到一臺洗衣機,就是看幾個225元相加的和等于或略大于580元)2.估一估。(1)請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估一估幾個月節(jié)余的錢才能買到一臺洗衣機。(2)交流。請學生分別說一說估算的過程和結果,解釋清楚自己是如何進行估算的。預設生1:把225看作200,200+200+200=600(元)600元>580元,所以三個月就夠了。生2:把225看作230,580-230-230=120(元),120元<225元,所以三個月就夠了。過渡:通過估算,大家都認為需要三個月節(jié)余的錢才能買到一臺洗衣機,下面我們要具體算一算,看看大家估算得是否準確。3.算一算。(1)請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并將解決問題的過程記錄下來。(2)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請學生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預設生1:我利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解決問題。如下圖:需要三個月。生2:我用加法解決問題。225+225=450(元)450+225=675(元)675元>580元三個月就夠了。生3:我用減法解決問題。580-225=355(元)355-225=130(元)130元<225元三個月節(jié)余的錢能買到洗衣機。4.小結:解決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策略,大家要積極動腦思考,開拓自己的思路。設計意圖:在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之后,展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促使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三、鞏固練習1.估一估。養(yǎng)殖場里有800千克飼料,平均每天用掉285千克,這些飼料夠用3天嗎?請學生在理解題意之后,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過程及結果。2.完成教材P23第4題。(1)理解題意:求余下的部分每月付260元,幾個月能全部付清。要先求出余下的部分是多少元,然后看幾個260的和能等于或略大于余下的錢數。(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四、課堂小結今天大家學到了哪些知識?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5課時里程表(一)教學內容:教材P24。教學目標1.結合“火車里程表”,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2.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量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3.在與他人交流時,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教學重點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教學難點: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國慶節(jié)假期你們都去哪里旅游?玩得開心嗎?淘氣在國慶節(jié)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玩,他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在玩的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數學問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學問題?二、學習新課1.出示行車路線圖和里程表。(1)學生獨立觀察,從中獲取相關的信息。(2)找出表格中的每個數據在路線圖上分別是哪一段?并指一指。先指名說一說,然后同桌兩個人互相說一說。2.你能提出問題嗎?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你們幫忙,愿意嗎?(1)出示問題:保定到石家莊有多少千米?(2)學生動手在路線圖上畫一畫,并在圖上標出相應路段的數據。弄清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莊,保定到石家莊分別是哪能一段路程。(3)你還會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嗎?學生試著畫一畫。展示學生的不同表示方法。重點看學生的線段圖。說一說線段圖與行車路線示意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每一段表示的數據都一樣。不同點:淘氣畫圖是“線段”并改變了方向。(4)你會向他一樣試著畫一畫嗎?學生獨立畫圖。畫完后同桌交流,說一說圖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義。(5)你能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計算:277-146=131(千米)集體交流計算方法,說清楚每個數量在圖中表示的是哪能一段路程。(6)你還想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哪能兩個相鄰城市之間的路程?學生先說一說。自己在練習本上完成。先畫一畫,再解決問題。4.老師有一個問題:保定到鄭州有多少千米?你會解決嗎?(1)學生結合行車路線圖和里程表,在圖上找一找、畫一畫、再進行計算。(2)集體交流,說說你的想法。
689-146=543(千米)5.你還會求出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自己畫圖,列式解決問題。6.老師發(fā)現(xiàn)有同學列出了這樣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1)學生對照里程表,在路線圖中找一找,再畫一畫。(2)說一說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25第1題。請學生先明確圖意,再根據圖意解題。2.完成教材P25第3題。請學生畫圖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并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列式計算。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火車里程表,并解決了里程表中的數學問題。大家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的學習,想一想我們這節(jié)課用什么方法來幫助自己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生說一說。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簡潔明了,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弄清數量關系,理解題意,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一位好伙伴,希望大家以后都能與線段圖交朋友,他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幫助。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6課時里程表(二)教學內容:教材P26。教學目標1.在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讀懂里程表,理解每個數據的含意,然后再通過畫圖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最終實現(xiàn)解決問題的目標。2.在教學中,多次安排學生討論交流,有助于學生之間分享思考的成果,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體會不同的思考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出租車里程表的意義。教學難點通過畫圖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最終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是怎樣解決有關里程表的問題的?引導學生回憶學習“里程表(一)”這一節(jié)課的經過,回憶利用路線圖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設計意圖:學習新課之前,引導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的相關內容及學習過程,一方面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作鋪墊,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回顧反思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二、合作交流,學習新知1.觀察里程表,獲取數學信息。課件出示教材26頁的情境圖。師: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獨立讀題,說一說從里程表中了解到的信息。預設生1:從星期一到星期五,里程表中的數逐漸變大。生2:里程表中的數表示的是這輛車每天收車時行駛過的總里程數,既包括當天行駛的里程,也包括以前行駛的里程。生3:比如160不僅包括星期一這天行駛的里程,還包括之前行駛的35千米。2.觀察線段圖,理解題意。(1)出示淘氣根據題意畫出的線段圖,提問:你看懂了嗎?與同伴說一說。學生討論交流,與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2)集體交流,理解線段圖。師:線段圖的起點是幾?表示什么意思?哪一段表示的是星期一行駛的里程?160千米表示什么意思?星期一實際上行駛了多少千米?預設生1:線段圖的起點是35千米,35千米表示的是星期一之前車所行駛的里程。生2:35千米到160千米這一段表示的是星期一的里程,160千米既包括星期一之前行駛的里程35千米,也包括星期一當天行駛的里程。生3:星期一實際上行駛的里程應該是160千米與35千米的差。師:555千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星期三實際上行駛了多少千米?你是怎樣算的?學生邊看圖邊回答。明確555千米與350千米的差是星期三實際行駛的里程。師:你能再選擇一個數據說出它所表示的意義嗎?你還能算出哪天實際行駛的里程?學生任選一個數據說出它所表示的意義,再算一算這一天的實際行駛里程。(3)畫一畫,用示意圖表示數量關系。請學生仿照淘氣所畫的示意圖畫一畫,進一步明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3.小結計算每天行駛的里程的方法。師:我們剛才是怎樣求出某一天行駛的里程的?學生回答后小結:用當天的讀數減去前一天的讀數,就是當天行駛的里程。4.解決問題: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最多?師:淘氣的叔叔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最多?你有什么好辦法能比較出來?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交流反饋,說說自己的思考方式和過程。預設生1:用減法算出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行駛的里程,再進行比較。生2:先估算,可以看出只有星期三和星期五行駛的里程超過200千米,再把這兩天行駛的里程算出來,直接比較即可。設計意圖: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據表中信息解決問題。通過畫線段示意圖使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里程表讀數表示的意義。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P27第1題。1、仔細觀察統(tǒng)計表,收集信息。2、明確計算每月用電數量的方法。3、獨立解決問題,集體交流訂正。設計意圖:在學生掌握新知之后,安排一道與例題情境相似的習題,讓學生獨立解決,有助于學生鞏固剛剛學到的知識技能,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的積極性。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四單元乘與除第1課時小樹有多少棵教學內容:教材P30。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7×8=9×6=6×5=8×5=4×6=2、70、100里面有多少個十?500、2000各有多少個百?4000里面有多少個千?3、4個十、11個十是多少?5個百、13個百是多少?6個千是多少?(復習數的組成,為口算乘法做準備。)二、新授。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1)引導學生先觀察主題圖,理解圖意,明確一共有幾捆樹,每捆有多少棵。(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小樹一共有多少棵?”(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4)小組交流。2、探索口算方法。(1)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樹。(2)20+20+20=20×3=60(可以用學具擺一擺)(3)3個20棵就是6個10棵,等于60棵。(4)因為2×3=6,所以20×3=60。(5)還可以理解成再寫上一個“0”就可以得到計算結果。3、小結:20×3表示的意義與我們學過的表內乘法的意義相同,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4、找規(guī)律。(發(fā)現(xiàn)了什么?)2×3=620×3=60200×3=600(2個百乘以3是6個百,是600)2000×3=6000(2個千乘以3是6個千,是6000)師:剛才我們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點?(這些算式都是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師:你有什么好方法?(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可以先用乘法口訣算出乘數和被乘數零前面的數相乘的積,再看被乘數末尾有幾個零,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零。)思路:提出問題→算法多樣化→建立數學模型→擺學具→討論算式的表示方法→類比推理。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31第1題。2、完成教材P31第2題。3、完成教材P31第3題。(1)讓學生理解圖意,說說情境表達的意思,明確有幾堆香蕉,每堆香蕉有幾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幾根。(2)解決問題(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再交流。(3)解決問題(2),先找出“一個星期有7天”這個條件。(4)解決問題(3),先算出3頭大象一共吃了多少根香蕉,然后再判斷有幾頭大象和幾頭小象。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2課時需要多少錢教學內容:教材P32。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引出問題1.情境導入。課件出示教材32頁情境圖。師:暑假的一天,同學們準備到海濱游泳場去游泳,他們先來到了海濱游泳場的游泳用品銷售處,選購一些游泳用品,這里的商品真是琳瑯滿目??!2.引出問題。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畫面,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學信息呢?請學生全面地說出畫面上提供的數學信息。(有3個同學在買游泳用品,泳衣每件28元,泳褲每條13元,泳帽每頂9元,泳圈每個12元,皮球每個18元,泳鏡每個16元)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請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教師板書。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1.探究12×3的計算方法。(1)在學生所提問題中選出: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元?(課件出示)師:要求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元,就是求什么?怎樣列出算式呢?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12×3。(2)嘗試計算。師:這道題你們能自己算出得數嗎?試試看。學生嘗試獨立算出得數。(3)集體反饋交流,展示算法。師:你們是怎樣算的?說說你的想法吧。預設生1:因為12×3表示3個12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連加計算,12+12+12=36。生2:把整十數和個位數分別與一位數相乘,再把兩個乘積相加,10×3=30,2×3=6,30+6=36。(4)用人民幣模型演示算理。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擺人民幣模型,演示一下第二種算法。請學生擺人民幣模型,擺出3個12元,如下圖:提問:人民幣圖示中的哪部分可以用10×3來表示?2×3呢?30+6呢?請學生邊演示邊說出每一步的含義。過渡:淘氣和笑笑也把得數算出來了,我們看看他們倆是怎么算的吧。2.理解淘氣和笑笑的兩種算法。(1)課件出示淘氣的計算過程。提問:觀察點子圖,淘氣把12分成了幾和幾?分別與幾相乘?然后是怎么做的?這樣算有什么好處?預設生1:淘氣把12分成了6和6,分別與3相乘,最后把兩個乘積加起來得36。生2:這樣算的好處是把兩位數乘一位數轉化成了表內乘法,比較容易算。(2)課件呈現(xiàn)笑笑的算法,請學生獨立觀察分析?!?02330630+6=36(3)集體交流。師:表格中的每個數據都表示什么?她是怎樣計算的?這種算法與上面的哪種方法的思路是一致的?預設生:笑笑是把12分成10和2,分別與乘數3相乘,然后再把兩個乘積30和6加在一起。這與用人民幣模型口算的方法的思路是一致的。(4)比較淘氣和笑笑兩種算法的異同點。師:淘氣和笑笑兩種不同的算法有哪些異同點?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并匯報各自的想法。師小結:兩種算法的共同點都是用拆分法把整體分塊求積,再求這些積的總和;不同點是拆分的方法可以等分,也可以不等分。3.反饋實踐,解決問題。(1)課件出示問題:小皮艇的價錢是皮球的4倍,一個小皮艇多少元?請學生自主選擇算法,嘗試計算。(2)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師:你選擇的是哪種算法呢?把你的計算過程說一說吧。請學生將自己選擇的算法展示出來,全班交流理解。重點展示交流利用分割點子圖的各種算法。預設生1:2×4=88×9=72生2:9×4=369×4=3636+36=72生3:10×4=408×4=3240+32=72生4:18×2=3636+36=72設計意圖:在學生自主計算之后,展示學生的各種計算方法,尤其是各種利用分割點子圖計算的方法,能使學生體驗到算法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33第1題。(1)請學生結合算式,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再算出得數。(2)組織交流,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2.完成教材P33第4題。請學生先想一想怎樣用表格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再把表格補充完整。四、課堂小結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多種方法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在以后的計算中熟練應用。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3課時豐收了教學內容:教材P34。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教學難點: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課件出示教材34頁上面情境圖。師:兩只小兔種了一片胡蘿卜,到了秋天,胡蘿卜豐收了,我們一起去幫小兔們收胡蘿卜吧!師:請大家仔細看圖,你們從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并匯報得到的信息。師:現(xiàn)在我們要利用這些信息解決一些問題。設計意圖:在進入新課之前,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二、解決問題,探究新知1.課件出示問題: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蘿卜?請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師:求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蘿卜,要用什么方法解決呢?怎樣列算式?你能試著算出它的得數嗎?可以利用學具解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操作學具,理解數量關系,嘗試計算,與同伴說說自己的想法。2.集體交流。(1)明確算式的意義。師:你們是怎樣列式的?能說說這個算式的意義嗎?預設生:算式是60÷2,表示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2)展示算法及計算思路。師:你們是怎樣計算的?把計算過程和想法說出來。預設生1: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60÷2,就是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十,也就是30。生2:我想到30×2=60,所以60÷2=30。生3:我的計算過程是6÷2=3,60÷2=30。師:6÷2=3是分物過程中的哪一步?60÷2=30為什么把被除數和除數末尾的0框起來?請學生拿出小棒分一分,結合分物的過程說一說。(3)比較不同算法。師:在這些算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算法呢?說說你的理由。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確:這幾種算法都用到了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要計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可以先把算式進行轉化,利用表內除法進行計算。3.課件出示教材34頁下面情境圖。山羊伯伯要把這些白菜運回家,需要運多少次?(1)請學生結合題目中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2)獨立思考,列式計算,解決問題。(3)交流算法。師:這道題為什么用除法計算,你能說說計算過程嗎?預設生1:要求把160棵白菜運回家需要運多少次,就是求160里面有多少個8,列式為160÷8。生2:計算時把160看作16個十,16÷8=2,是2個十,也就是20。4.計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1)課件出示兩組算式,請學生獨立計算出結果。42÷7=35÷5=420÷7=
350÷5=4200÷7=
3500÷5=(2)觀察比較,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師:每組中的三個算式有什么關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橫著看,每組第一道題都是表內除法,用乘法口訣可以直接算出得數;豎著看,每組中三道題的除數相同,后兩道題的被除數是在第一道題的被除數后面添上一個0或兩個0,也就是整十數或整百數。計算時,可以先按照表內除法計算,再在得數后面添上一個0或兩個0。(3)仿寫算式。請學生仿照給出的兩組算式,嘗試自己寫出一組或兩組這樣的算式,然后在全班交流。(4)小結。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誰能歸納一下口算方法?學生發(fā)言后師小結: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先用被除數“0”前面的數除以除數,算出得數后,被除數后面有幾個0,就在商的后面添上幾個0。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計算過程之后,自己歸納總結計算方法,加深了學生對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能夠掌握這項技能,熟練計算。同時,鼓勵學生多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三、鞏固練習1.直接寫得數。40÷4=80÷8=270÷9=
480÷6=1200÷3=
7200÷9=2.判斷。(1)計算300÷5時,商的末尾有兩個0。()(2)400÷8=50()(3)120÷3,商的末尾沒有0。()3.解決問題。幼兒園的張老師有140塊糖,要分給7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塊糖?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4課時植樹教學內容:教材P36。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1.口算。50÷5=420÷6=540÷9=200÷5=2.說一說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口算除法。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1.課件出示教材36頁上面例題。(1)思考:要想知道“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樹苗”,需要知道哪些信息?請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從圖中獲取信息,并完整地表達數學問題。(一共有36棵樹苗,分給3個班去植樹,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樹苗?)(2)獨立列式,嘗試計算。請學生列出算式后,拿出小棒擺一擺,算一算,記錄操作的過程。(3)集體交流,理解算法。師:你們是怎樣列式的?能說出這個算式的意義嗎?預設生:36÷3,表示把3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師:你們是怎樣擺小棒和分小棒的呢?這個過程怎樣用算式表示呢?預設生1:先擺出3捆小棒,再擺出6根小棒。生2: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捆,也就是1個十,用算式表示是30÷3=10。生3: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根,用算式表示是6÷3=2。生4:最后把兩次分的結果加起來,即10+2=12。師:剛才我們通過分小棒算出了36÷3的得數,誰能用語言敘述一下計算過程。引導學生說出:把36分成30和6,用30和6分別除以3,然后把兩次得到的商加在一起。設計意圖:借助分小棒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兩位數的組成,直觀地理解先分整十數再分一位數的意義和過程,進而體會到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過程就是轉化成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和表內除法的過程,使他們輕松地掌握并理解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2.課件出示教材36頁中間例題。(1)根據情境圖和問題,請學生獨立解答。師:有了剛才的計算經驗,你們能不能自己解決這道題呢?學生自己讀題,分析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后嘗試用剛才的方法口算出得數。(2)圈一圈,驗證計算結果。①提問:要求可以分成幾組,就是求什么?怎樣列式?得數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幾組就是求48里面有多少個4,列式為48÷4=12)②請學生根據算式的意義在課前準備的題卡中圈一圈,驗證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然后匯報一下自己圈的過程和結果。3.算一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課件出示教材36頁下面的第一組算式,請學生先獨立算一算,然后觀察算式中數字的變化規(guī)律,與同伴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2)組織學生交流。師:算式中什么是不變的?被除數和商是怎樣變化的?(除數3不變,被除數每次加上3,商每次增加1,商是隨著被除數的變化而變化的)(3)課件出示教材36頁下面的第二組算式。師:你們能發(fā)現(xiàn)這組算式的規(guī)律嗎?在計算時,是先分什么,再分什么?(除數4不變,被除數每次加上4,商每次增加1,計算時都是先分整十數,再分個位上的數)(4)利用剛才的發(fā)現(xiàn)計算52÷4。師:這道題跟上面的幾道題有什么聯(lián)系?能用剛才的規(guī)律算出得數嗎?說出你的想法。(52是在48的基礎上加上4,所以商要在上一題的基礎上增加1,得數是13)4.回顧反思,歸納計算方法。師:我們在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是怎樣把它轉化為學過的除法的?學生發(fā)言后師小結: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要先把兩位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用它們分別除以除數,再把兩個商相加。設計意圖:通過計算,觀察每組算式蘊涵的規(guī)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計算、觀察、交流、實踐這一系列活動的過程中,將有效地鍛煉數學觀察力,提高思維的條理性。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37第1題。(1)觀察小棒圖,說一說被除數應該怎樣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在教材上把計算過程補充完整。2.完成教材P37第2題。請學生獨立思考,根據題意列出相應的算式,并計算出得數,最后交流解題的結果。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五單元周長第1課時什么是周長教學內容:教材P45~46。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3、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點:對周長概念的理解。教學難點:對周長概念的理解。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誰在學校運動會上參加過400米賽跑?400米賽跑的路線是什么樣的?預設生:繞著操場跑一圈。師:一圈就是從起點開始,又回到起點,操場一圈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什么是周長。(板書課題:什么是周長)二、主動探究,測量周長1.描一描,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1)課件出示教材45頁上面的兩幅圖:樹葉和數學書的封面。師:請大家拿出彩筆,在書上描出這兩幅圖的邊線,應該用直尺的地方,要用上直尺。學生操作,完成后與同桌互相檢查訂正。(2)說一說。師:誰能說說自己是怎樣描的?你知道什么叫邊線了嗎?請學生邊說邊演示,明確:“邊線”就是繞樹葉和數學書封面畫一周所畫出的路線。(3)摸一摸。請學生找到身邊的任何一個物體,指一指或摸一摸它們的邊線。如課桌面的邊線,文具盒的邊線,黑板面的邊線等。2.認識周長。(1)看一看,說一說。課件出示教材45頁中間的兩幅圖。提問:小螞蟻和鉛筆分別在做什么?說了些什么?你從中懂得了什么?請學生觀察后匯報。(小螞蟻繞著樹葉爬了一周,它爬過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鉛筆沿著數學書封面的邊線描了一周,數學書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2)指一指,說一說。①請學生集體交流,先與同伴互相在圖上指一指,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再輪流到前面在課件上出示的兩幅圖中指一指,說一說。②強調“一周”的意義。師:怎樣才算一周?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學生回答后師小結:從一個點出發(fā),沿著圖形邊線運動,最后又正好回到這個點,這才是一周。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描一描、說一說、指一指等活動,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官,多方位的體會周長的實際含義,從而加深學生對周長這一概念的理解,正確建立起周長的概念。3.探究測量圖形周長的方法。(1)看一看,議一議。①課件出示樹葉和數學書實物,請學生觀察并思考:怎樣才能知道它們的周長?你有什么好辦法嗎?②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說說自己的方法,以及選擇這種方法的理由。初步確定哪些方法可以用。(2)實際操作,量一量。師:現(xiàn)在請大家找好合作伙伴,選擇適當的工具,動手量一量吧。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教師巡視指導。(3)匯報交流測量的方法和結果。師:請大家說說你們分別是用什么方法測量的。為什么選擇這種方法?怎樣得出的測量結果?預設生1:測量樹葉的周長時,因為樹葉的形狀不規(guī)則,不能直接用直尺量,要先用柔軟的繩子沿著樹葉的邊線圍一圈,再用米尺測量繩子的長度。生2:測量數學書封面的周長時,因為數學書的封面是長方形的,所以可以用直尺測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把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師:在測量過程中,怎樣才能保證測量的數據比較準確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小結:在測量過程中,要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多測量幾次,這樣才能盡可能地減少誤差,保證結果的正確性。(4)比一比。師:大家展示了這么多的測量方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理由是什么?學生進行評價、交流。4.借助方格圖得出圖形的周長。(1)描一描。課件出示方格圖中的圖形,先請學生指一指,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再用彩筆描出每個圖形的邊線。(2)數一數。師:每個方格的邊長是多少厘米?數一數,每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請學生嘗試獨立數出圖形的周長。(3)說一說。師:你們是怎樣數的?能說一說嗎?預設生1:我從一個頂點開始數,依次數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師:那你可要記住起點的位置喲!生2:我先數出每條邊的長度,再把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師:采用這種方法的同學應該將每次數的結果記錄下來,標注在圖形上,防止忘記。(4)優(yōu)化方法。①師小結:圖形的邊線可以分為兩類,水平方向的邊線和豎直方向的邊線,在同類的邊線中有很多是等長的。所以更有效的策略是分別計算這兩類邊線的長度,再求和。②請學生重新按照老師說的方法再數一數,然后匯報一下自己的感受。設計意圖:在學生交流數格子的方法之后,教師進行指導和優(yōu)化,使學生不僅體驗到了解題方法的多樣化,更體會到多動腦筋,多總結經驗,就會形成更多更好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三、解決問題,探索多邊形周長的計算方法1.觀察情境圖,獲取信息,理解題意。課件出示教材46頁上面例題。提問:圖中呈現(xiàn)了哪些數學信息?小公園的周長是指什么?學生匯報收集到的信息,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小公園的周長就是環(huán)繞公園的小路的總長度。這些小路連成的是一個多邊形。2.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師:請大家根據周長的意義,嘗試獨立列式,并算出得數。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3.組織學生交流。師:你們是怎樣計算的?把算法和過程說一說。預設生1:把5段小路的長度相加,即240+410+200+190+560=1600(米)。生2:先把能湊成整百數的兩個數相加,再把得到的整百數相加,即190+410=600(米),560+240=800(米),600+800+200=1600(米)。4.小結:在計算過程中,如果數據比較多,我們可以根據數據的特點,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根據數據的特點,用簡便方法求周長,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質。5.深入實踐,進一步掌握求多邊形周長的方法。(1)課件出示教材46頁下面例題。師:你們認識這些圖形嗎?它們的周長是什么?請學生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稱,各有幾條邊,明確求它們的周長就是求各邊長度的總和。(2)獨立列式計算。(3)交流計算方法。6.回顧總結。師:誰能概括一下我們該如何計算一個圖形的周長?學生回答后師小結:求一個圖形的周長,就是把所有的邊的長度加在一起。四、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46第1題。請學生先明確題目的要求,再觀察圖形,確定起點,然后用彩筆畫出行走路線。2.完成教材P46第2題。請學生先讀懂題目的要求,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數一數,最后匯報結果。3、完成教材P47第3題。五、課堂總結我們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是如何學習“周長”的?多邊形的周長是怎么計算的?六、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2課時長方形周長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2、能正確計算長、正方形的周長。3、能運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理解長、正方形周長的概念。教學難點:掌握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1.復習舊知。師:同學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哪些知識嗎?誰能說一說周長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2.引入新課,揭示課題。(課件出示)師:剛才我們看到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別沿著長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誰走得遠?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要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才能知道)師:同學們說得真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既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二、實踐探究1.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1)課件出示教材48頁上面例題。師: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怎樣才能求出它的周長呢?學生動手操作,先量一量,再計算。(2)組織學生集體交流結果和方法。師:你測量了哪幾條邊的長度?你是怎樣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的?(請學生充分表達,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預設方法一:先量出4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5+3+5+3=16(厘米)方法二:先分別量出長和寬的長度,再把2個長和2個寬加起來。5×2+3×2=16(厘米)方法三:先把1個長和1個寬加起來,再乘2。(5+3)×2=16(厘米)(3)理解計算方法。針對只測量長方形的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同學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在交流中明確:長方形的特征是對邊相等。(4)對比評價。師: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引導學生對比和評價不同的計算方法。2.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1)課件出示教材48頁中間例題,請學生獨立解決,可以與同伴說說自己的想法。(2)交流計算過程和想法。師:你們是怎么量的?又是怎么算的呢?方法一:把4條邊長加起來。3+3+3+3=12(厘米)方法二:4條邊都是3厘米,可以用邊長乘4。3×4=12(厘米)(3)對比不同的算法。師:比較這兩種算法,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觀察后可以發(fā)現(xiàn):①第二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的簡便運算;②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不僅對邊相等,而且四條邊都相等,因此可以直接用邊長乘4的方法來算。3.歸納總結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師:經過了剛才的計算和討論,現(xiàn)在我們來說說到底該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呢?(1)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總結兩種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2)集體交流。方法一: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當成普通的四邊形,求周長時把四條邊加起來。方法二: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自身的特征求周長。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或(長+寬)×2,正方形周長=邊長×4。(3)計算驗證。師:我們總結出的方法到底管不管用呢?請大家拿出題卡,量一量,算一算上面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引導學生操作,用總結出的方法列式計算求周長。設計意圖:通過探究、交流、比較、總結、驗證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完整地經歷了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各種計算方法的理解,更體會到算法的多樣化,有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4.用關于周長的知識解決問題。(1)課件出示問題,理解題意。這個蔬菜園是一個長方形,一面是圍墻,其他三面是圍欄,應該怎樣圍呢?請大家先在草紙上畫一畫。(學生動手畫一畫,教師巡視指導)(2)交流畫法。方法一:方法二:師:要求圍欄的長度,其實是求什么?(學生觀察討論后明確:圍欄的長度就是長方形三條邊的總長)(3)算一算,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把兩種圍法都算一算,然后交流計算結果。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P49第1題。(1)請學生觀察題目中的三個圖形,說說它們有什么特征,需要量出幾條邊的長度。(2)請學生獨立操作,解決問題。(3)交流計算過程和結果。2.完成教材P49第2題。請學生獨立思考,理解題意后進行計算。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是如何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五、作業(yè)教學至此,敬請完成《練習冊》相關習題。第六單元乘法第1課時螞蟻做操教學內容:教材P52。教學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借助點子圖這一直觀模型,理解乘法豎式每步的含義,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在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養(yǎng)成認真傾聽、善于思考的好習慣。教學重點:學會用豎式計算乘法。教學難點:理解豎式乘法運算每一步的具體含義。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
1.出示“螞蟻做操”的情境圖。
獨立觀察畫面,說一說情境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
2.根據數學信息,提出乘法數學問題(表述完整)。
(每行有12只小螞蟻,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螞蟻?)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這一道乘法算式。
4.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算法,小組長匯總。
二、新授探究
1.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方法預設:
方法一:把螞蟻從中間分成兩部分,先算10×4=40,2×4=8,再算40+8=48.方法二:列表法方法三:豎式計算
2.交流方法
(1)交流方法一和方法二,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把12分成10和2。
(2)交流方法三結合點子圖說一說豎式計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實際意思,即每一步求出的是點子圖中的哪個部分。
(體會乘法豎式與點子圖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8、40、48的含義。)
第一步,4乘2結果是8個點,所以8寫在個位;
第二步,4個10是40個點,寫在第二層,相同數位對齊;
第三步,再把8和40這兩部分加在一起,得48。
(3)簡單介紹乘法豎式的展開形式。
與方法三的豎式進行比較,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3.學習三位數成一位數的乘法豎式
出示“213×3=
”,你會算嗎?試試看!
1.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各自的算法。
學習成果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一些計算方法
口算方法:200×3=600
10×3=30
3×3=9
600+30+9=639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
①具體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用型配電柜買賣雙方協(xié)議條款版
- 2024版專業(yè)咨詢服務協(xié)議書
- 2024服裝貨品空運出口協(xié)議
- 2024年食品原料供貨合同8篇
- 職業(yè)學院網站新媒體平臺審批備案登記表
- 專項運營維護服務協(xié)議范本一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三中學高二地理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吳屯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英語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
- 2024年編:林業(yè)產品購銷協(xié)議
- 勞動節(jié)銷售提升策略
- 2024年08月云南省農村信用社秋季校園招考750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防詐騙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心肺復蘇課件2024
- 2024年股東股權繼承轉讓協(xié)議3篇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 3、起重工、焊工、電工安全技術交底
- 水稻幼穗分化八個時期的劃分表
- XX水庫工程度汛方案專家組評審意見
- 支部委員候選人表
- 美國標準公司章程范本
- 用友NC系統(tǒng)下現(xiàn)金流量項目的輔助核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