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772-2018 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規(guī)程_第1頁
DL∕T 5772-2018 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規(guī)程_第2頁
DL∕T 5772-2018 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規(guī)程_第3頁
DL∕T 5772-2018 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規(guī)程_第4頁
DL∕T 5772-2018 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P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規(guī)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hydropower&waterresourcesp批準部門:國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9年5月1日*(北京市東城區(qū)北京站西街19號100005)2019年10月第一版2019年10月北京第一次印刷850毫米×1168毫米32開本2.375印張58千字印數(shù)001—500冊本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我社營銷中心負責退換I2018年第16號依據(jù)《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fā)<能源領域行業(yè)標準化管理辦法(試行)>及實施細則的通知》(國能局科技〔2009〕52號)有關規(guī)定,經(jīng)審查,國家能源局批準《光伏發(fā)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等204項行業(yè)標準,其中能源標準(NB)32項、電力標準(DL)172項,現(xiàn)予以發(fā)布。附件:行業(yè)標準目錄2018年12月25日附件:序號標準編號代替號出版機構批準日期實施日期中國電力出版社本標準根據(jù)《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0年第一批能源領域行業(yè)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國能科技〔2010〕320號)的要本標準制定過程中,編寫人員進行了資料收集、分析研究和綜合整理工作,總結了我國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的經(jīng)驗及國內最新研究成果,參考相關標準,并廣泛征求了國內有關業(yè)主、設計、咨詢、施工、科研單位和有關專家的意見,經(jīng)審查本標準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監(jiān)測項目與方法、監(jiān)測儀器及其埋本標準由電力行業(yè)大壩安全監(jiān)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DL/TC32)歸口。本標準主編單位: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金峰黃國兵段文剛王才歡李利李延農江耀祖耿峻汪世鵬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吳時強汪毅王玉潔趙花城劉大文譚愷炎郭晨於三大I本標準在執(zhí)行過程中的意見或建議反饋至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廣路二條一號,100761)。1總則 12術語 2 3 33.2水流流態(tài) 53.3水位與波動 63.4動水壓強 63.5水流流速 73.6流量 83.7消能效果 8 9 93.10通氣風速與通氣量 3.12水流空化 3.13空蝕與磨損 3.14泄洪霧化 3.15船舶系纜力 4.1一般規(guī)定 4.2儀器底座 4.4監(jiān)測儀器 4.5觀測站 5監(jiān)測 VDL/T5772—20185.1監(jiān)測條件 5.2過水建筑物檢查 6監(jiān)測資料整理與分析 6.1一般規(guī)定 6.2資料整理 6.3分析評價 6.4成果報告 附錄A底流速儀流速計算公式 附錄B通氣風速和通氣量計算公式 附錄C儀器底座埋設安裝示意圖 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DL/T5772—2018 1 2 3 3 5 6 6 7 8 8 9 93.10Windspeedanddischargeofv 4.2Basementofmonitoringinstrumens 4.4Monitoringinstruments AppendixAThecalculationformulaofthebottomvelocity dischargeofventpipe monitoringinstrumens Listofnormative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 1掌握過水建筑物運行時的水力特性和工作性態(tài),滿足工程安全運1.0.2本標準適用于水電水利工程過水建筑物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的確定宜綜合考慮大壩級別、過水建筑物型式及其水力指標等22.0.2過水建筑物hydraul表孔、泄洪中(深)孔、溢洪道、泄洪洞、排沙洞、消力池、水33.1.1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項目(參數(shù))包括水流流態(tài)、水位與波動、動水壓強、水流流速、流量、消能效果、下游沖淤地形、流激振動(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和應變)、通氣風速與通氣量、水流摻氣濃度、水下噪聲、空蝕與磨損、泄洪霧化(包括3泄洪霧化監(jiān)測包括降雨強度、泄洪水舌風風速風向等參數(shù)。同時,還應輔助觀測泄洪水力學條件(泄洪流量、上下游水A表3.1.1各類過水建筑物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項目(參數(shù))過水建筑物監(jiān)測項目(參數(shù))水流流態(tài)與波動壓強水流消能效果下游流激振動通氣與通水流摻氣濃度水下噪聲空蝕與磨損泄洪霧化度速度應變降雨強度風向泄洪表孔OOOOOOOOOOOOOOOO泄洪中(深)孔OOOOO OOOOOOOOOOO溢洪道OOOOOOOOOOOOOOOO泄洪洞OOOOOOOOOOOOOOOO一排沙洞O0OOOOOOOOOOOOOO消力池OOOOO00OOOO 一O0OO0OOOOOOOOOOOOOO發(fā)電引水系統(tǒng)OO0OO一OOO一船閘OO0OOOOOOOOOO一OOOOO— O引航道OOOOO5調壓井(室)時,宜結合機組甩負荷進行涌浪觀測。6DL/T5772—2018和超聲波式水位計等。應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水位測量儀器》3挑(跌)流水舌軌跡線和消力池內水躍可采6調壓井(室)內涌浪宜用壓力式水位計測量。73引航道口門區(qū)流速觀測應沿過水斷面在航寬范圍內布置5個~7個測點,測量表面流速,并能表征該斷面的通航水流891應對有水和無水條件下水工結構動力特性參數(shù)分別進行2測試前,應根據(jù)測試對象結構的振型和頻率初步分析結1水流流速大于30m/s、水流最小空化數(shù)小于0.3的泄流3.13.1在可能發(fā)生空化水流的空化源及其下游附近宜進行空蝕3.13.2過流面空蝕與磨損監(jiān)測宜分為過流時實時監(jiān)測和過流后度等)與自然氣象條件(降雨、風速風向、空氣濕度和氣壓等)。3.14.4泄洪霧化測點布置應綜合考慮泄水建筑物的特點感器、自記雨量計等進行測量。對于核心強降雨區(qū)域,可采用3.15.4對于采用集中輸水系統(tǒng)的船閘,在測量3.15.5在測量船舶系纜力時,應同時測量或收3.15.6升船機承船廂船舶系纜力監(jiān)測DL/T5772—20184.1.4監(jiān)測儀器的基準值(或初始值)應在過水觀測前設定(或3底座幾何尺寸選取應合適,外壁管徑宜為120mm~200mm,長度宜為180mm~220mm,套筒壁厚不宜小于6mm,頂蓋板厚度不宜小于12mm,出線管(孔)內徑不宜小于20mm。2底座頂蓋上表面應與過流面齊平,不平整度不宜大于3出線管(孔)出引電纜后的縫隙填充密實,不得漏漿。4.2.4儀器底座埋設安裝可參照附錄C。2電纜芯線間電阻的偏差宜小于5%,在1.0MPa壓力水中絕緣電阻應大于50MQ。1傳感器選型應根據(jù)測點部位壓力特性分別選4傳感器的精度應不低于滿量程的±0.5%,時漂應低于1采樣頻率不低于200Hz。2穩(wěn)態(tài)采樣時長為60s~120s,采樣次數(shù)不低于3次。4.4.10通氣風速微差壓傳感器精度應不低于滿量程的±0.5%,2最高響應頻率不小于200kHz。6其他技術指標應參照《聲學水下噪聲測量》GB/T52651采樣頻率宜大于400kHz,分析頻率宜大于100kHz。2穩(wěn)態(tài)采樣時長為30s~60s,采樣次數(shù)不低于3次。1傳感器抗磨蝕性能應與被測過流面混凝土的耐4.4.16磨蝕傳感器泄洪期間觀測頻次為1次/10天;泄洪前后各觀測1次。4.4.18特制超強雨量傳感器選型與技術性能指標應滿足下列4.4.19系纜力拉力傳感器的量程應有足夠的裕度,時漂應低于下25%、50%、75%和100%甩負荷工況。DL/T5772—2018DL/T5772—20186.1.10觀測成果和有關物理量宜采用圖、表、曲線或經(jīng)驗公式聲譜級參數(shù)(總聲級或典型頻率譜級)與水流空化數(shù)或其他有關斗漩渦,應提出消除措施或安全調度建議;對于明流泄槽,應6.3.7摻氣設施通氣風速應小于60m/s,底部通氣設施的單寬通氣量應保持在9m3/(s·m)~10m31(s·m)。6.3.8摻氣設施下游近壁摻氣濃度大于3%~4%時,可達到摻氣A.0.1底流速儀法是通過翼型探頭和與之相連的差壓傳感器測量的動水壓強和靜水壓強之差來計算流速。測點水流流速v可按下式計算:式中:v——測點水流流速(m/s);C——修正系數(shù),應由實驗率定求得,對于標準畢托管,修正系數(shù)可取1.0;g——重力加速度(m/s2);△H——畢托管動、靜壓強水柱高差(m)。DL/T5772附錄B通氣風速和通氣量計算公式B.1畢托管風速計算公式B.1.1畢托管法的氣流速度可按下式計算:△p——畢托管動靜壓差(Pa);△H——畢托管所測水柱高差(m);B.2通氣量計算公式B.2.1通氣管的通氣量可按下式計算:A——通氣管觀測斷面面積(m2);B.2.2對于僅布設在通氣管道中心的單一風速測點,其斷面平均氣流速度可按下式估算:本標準用詞說明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引用標準名錄《聲學水下噪聲測量》GB/T5265水電水利工程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規(guī)程 3.1一般規(guī)定 3.4動水壓強 3.6流量 3.7消能效果 3.9流激振動 3.12水流空化 3.13空蝕與磨損 3.14泄洪霧化 3.15船舶系纜力 4.1一般規(guī)定 4.2儀器底座 574.3電纜 4.4監(jiān)測儀器 4.5觀測站 5監(jiān)測 621.0.1本條指出了本標準編制的目的。根據(jù)對近百年來多起水電水利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泄水時的水力條件是使水工建筑物遭受破壞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為普遍的是高速水流引起程破壞。隨著我國水電建設的迅速發(fā)展,高壩大庫越來越多,新型消能工廣泛應用,包括空化空蝕、水流摻氣、過流面磨蝕、流激振動、泄洪霧化及壩下沖刷等高速水流問題十分突出,水力學近年來,隨著儀器儀表自動化工業(yè)和計算機軟件開發(fā)技術水平的提高,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學科也相應蓬勃發(fā)展,無論是監(jiān)測手段還是采集分析技術均顯著提高。如大容量高頻率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應用,明顯提高了過流壁面空化現(xiàn)象分析的水平和效率。大量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工程的成功實施和相關標準的頒布,也為本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實踐經(jīng)驗??梢灶A見,隨著本標準的頒布實施,勢必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的實施及其技術(1)國務院1991年3月發(fā)布《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7號),規(guī)定大壩主管部門應建立大壩定期安全檢查、(2)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2015年4月發(fā)布《水電站大壩運(3)國家能源局2015年5月發(fā)布《水電站大壩安全定期檢查此外,國家能源局2011年8月發(fā)布《水電工程驗收管理辦法》(國能新能(2011)263號),2013年3月發(fā)布《水電工程安員會2009年2月發(fā)布《水電站大壩安全監(jiān)測工作管理辦法》(電監(jiān)安全)〔2009〕4號),以上規(guī)范性文件均對大壩安全監(jiān)測工作序號名稱監(jiān)測項目1泄洪表孔、深和永久船閘水面線:刻劃水尺輔助望遠鏡目測;流態(tài):數(shù)碼攝影、錄像和文字描述;和精密壓強表記錄;脈動壓強:壓力傳感器、動態(tài)應變儀和儀、動態(tài)應變儀和水下噪聲:平板型集系統(tǒng);氣濃度儀;風速:畢托管和比壓計記錄;空氣噪聲:聲級計2水布埡溢洪道、閘門、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通氣風速、摻氣濃度、3渡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水下噪聲、通氣風速、4向家壩泄洪表孔、中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水下噪聲、通氣風速、摻氣濃度、空蝕與磨損、流激振動5梨園力池、沖沙洞、兩水下噪聲、通氣風速、摻氣濃度、6大崗山泄洪深孔、水墊塘、泄洪洞水下噪聲、通氣風速、摻氣濃度、7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通氣風速與通氣量、摻氣濃度、空蝕與磨損、導墻振動、泄洪霧化續(xù)表3-1序號名稱監(jiān)測項目8渡洪洞、右岸泄洪洞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通氣風速、摻氣濃度泄洪霧化:人工雨量器、翻斗式雨量傳感器、自記雨量計和水下地形:超聲波探測儀測量;波高儀;電位器或光電編碼器9小灣泄洪表孔、中孔、水墊塘、泄洪洞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水下噪聲、閘門和壩身振動、霧化觀測、過流后檢查小浪底孔板泄洪洞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速、摻氣濃度、閘門及孔板環(huán)振動泄洪表孔、中孔、水墊塘、泄洪洞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近底流速、水下噪聲、通氣風速、摻氣濃度、閘門及副廠房振動、消能區(qū)岸坡涌浪、泄洪霧化公伯峽旋流泄洪洞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水下噪聲、通氣風速、摻氣濃度隔河巖泄洪表孔、深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水下噪聲、泄洪霧化構皮灘泄洪表孔、中孔、水墊塘、泄洪洞水流流態(tài)、水面線、動水壓強、臨底流速、水下噪聲、通氣風速、樂昌峽溢流壩速、流量、水溫、下游沖淤地形、泄洪霧化錦屏一級水墊塘、泄洪洞動DL/T5772—2018消力池(屏)底板壓強監(jiān)測應沿水流中心線縱向布置,直至尾坎頂部。在強水躍區(qū),底板測點布置可適當加密,對應側墻靠近底板處也可適當布置壓強測點。如要求閘門非對稱開啟運行進行消力池水力特性分析,可參考模型試驗適當增加壓強旋槳(旋杯)式流速儀宜用于流速較低部位的測量。其特點超聲波流速儀(或流速剖面儀)宜用于大型渠道或天然河道平均流速,一組流速儀(多套)則可測量和計算河道斷面垂向流差動挑坎即挑坎的齒臺(高坎)與溝槽(低坎)具有不同的(2)底流消能:基巖上,采用底流消能更為合適。底流消能設施包括常規(guī)消力振動測點布置應考慮便于與相關的試驗和分析結果進行比(1)振動測試系統(tǒng)宜由信號采集分析系統(tǒng)、信號放大器和傳(2)信號放大器包括各種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和濾波器(3)各振動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宜分別采用相應的于有超低頻信號測試要求(低于0.5Hz)的管道系統(tǒng),也可采用3)位移傳感器。觀測振動位移的傳感器有渦流探頭(或接近5)應變片。對于需要進行應力評定的水工結構,如閘門、管6)力傳感器。主要用于結構動力特性測量激振力,一般采用3.10.1通氣量直接反映通氣效果和摻氣設施體型布置的合理性,是水力學安全監(jiān)測的重要項目之一。過水建筑物通氣管道的斷面的直管段。在進口后直管道長度足夠的情況下,觀測斷進口10倍管徑以上。某些工程通氣管道的直管段長度不足,或者受現(xiàn)場條件限制無法達到上述要求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風3.11.1近壁水流摻氣濃度是判斷摻氣減蝕設施有效性與體型布置合理性的一個直接依據(jù)和重要指標。設置摻氣設施是為了將空氣導入水中,通過改變水的物理性質,防止空化的發(fā)展,并削弱空泡崩潰產(chǎn)生的沖擊力,從而達到減蝕的目的。減蝕效果與摻氣3.11.3目前國內外大多數(shù)工程監(jiān)測多采用電阻法量測水流摻氣濃度。根據(jù)麥克斯韋(Maxwell)理論,水流摻氣濃度C(特指體積濃度)可用置于水流中的傳感器電極間的電阻來表示。摻氣濃度傳感器一般由承擔單位自行研制,設計制作時應當間的恒定距離并避免水流脫壁;②電極導電性須穩(wěn)定,極間絕緣且因水質、水溫不同而異。為了避免泄水過程中水質、水溫變化3.11.4電阻式摻氣濃度測量儀與傳感器之間的連接導線長度大于50m時,由于導線的影響將會改變原有的感應電阻與摻氣濃度的線性關系,使得摻氣濃度測量值偏離實際值,其偏離程度與導線長度及線間絕緣度有關。這種偏離現(xiàn)象可以通過現(xiàn)場長線標定蝕破壞不僅妨礙過水建筑物正常運行,發(fā)展嚴重時可能危及工程安全。掌握過水建筑物在各種運行條件下的水流空化狀態(tài)對指導的重要依據(jù)。水流空化特性因流道體型、水力要素及水質的不同的影響,過水建筑物的水流空化狀態(tài)不能完全通過模型試驗準確破壞程度輕度級(I級)中度級(Ⅱ級)重度級(Ⅲ級)破壞級續(xù)表3-2輕度級(I級)中度級(Ⅱ級)重度級(J級)破壞級混凝土混凝上表面淺表層粗糙或砂漿層剝離有磨損痕跡。保護層剝離,偶有鋼筋出露斷現(xiàn)象混凝土大面積破壞保持干燥,以保證涂料具有足夠的黏結性,同時做好試驗部位的3.14.1泄洪霧化是由泄水建筑物泄洪引起的水霧彌漫現(xiàn)象與非自然降雨過程,包括雨和霧兩部分。在挑流、底流、面流(屏流)三大類消能方式中,以挑流消能工的泄洪霧化問題最為突出。因影響泄洪霧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能方式、水舌碰撞特性、挑因素等。泄洪霧化源主要來自水舌空中運動自摻氣裂散拋灑、孔噴濺最為重要。泄洪霧化形態(tài)如圖3-1所示。(1)濃霧區(qū):1)縱向范圍:L?=(2.3~3.4)H,m。2)橫向范圍:B?=(1.5~2.0)H,m。3)高度:H?=(0.8~1.4)H,m。(2)薄霧及淡霧區(qū):2)橫向范圍:B?=(2.5~4.0)H,m。3)高度:H?=(1.5~2.5)H,m。名稱工程概況影響新安江泄水建筑物為9孔坎1968年7月溢流時,水舌擴散區(qū)最大風速為13.2m/s(約六級大風)。1983年兩次泄流,水舌離開挑坎后充分摻氣,陣發(fā)性地向下游噴射,形成寬闊的霧化區(qū),壩下1km處最大風速達15.5m/s70m處的20kVA變壓器使1、2、5、6號機組被迫停機。續(xù)表3-3名稱影響劉家峽147m,河床壩后式泄水建筑物:左岸續(xù)挑坎;右岸泄洪洞,斜切挑坎;右岸坎三個主要泄水建筑物均有泄洪霧化問題。左泄水道泄洪時,右岸傾盆大雨,影響范圍達200m~300m,右岸出線洞洞口降水量為右洞放水,左岸100余米的山頭被暴雨澆淋,山谷匯流如同小瀑布,降雨強度最大達6599mm/h泄洪霧化影響右岸成線路跳閘事故13次。泄洪霧化結冰,迫使停電,并將出線塔上移龍羊峽岸中孔出口轉21.6°坎1987年2月15日底孔第一次放水,當泄量為600m3/s~800m3/s時,在高于水面約100m以下的霧1989年7月12日底孔第二次泄水,當泄量達到850m3/s~1600m3/s時,霧化雨強度達到化雨作用下產(chǎn)生位移;在底孔第二次放水后,7月移達十余米,坍滑量87萬m3;爾后底孔繼續(xù)泄水,直至9月15日才關閉,體,體積190萬m3白山三圓心重力拱壩,泄水建筑物:4個溢流表孔;3個深孔低挑坎碰撞消能升,高度約100m。左岸壩下50m處的最大降雨強度為502mm/h。1986年9月泄洪,水舌濺起巨大水流和水霧,籠罩整個河床和開關站,右岸中雨以上范圍距壩腳60m~360m,左岸為60m~510m,最遠波及壩下900m處下游河床堆渣被水沖發(fā)現(xiàn)70余塊飛石,塊徑為1cm~3cm,最大10cm,臨時建筑物被沖毀黃龍灘泄水建筑物:河中溢流壩6孔,梯形差挑坎;非常溢洪道1孔,扭曲挑坎1980年泄洪,水舌入水點位于廠房附近,整個廠區(qū)上空被強大水霧籠罩,形成傾盆大雨。水霧暴雨使2號機組變壓器出口套管與避雷器水流如注,放電嚴重。1982年原型觀測證明,不管采用哪種放水方案均對廠房不利,導致開關站部分電器放電由于水泵排泄能力(1370m3/h)不足,廠房被淹,發(fā)電機層水深3.9m,高壓出線短路、停電。事后曾采取將電器設備升民與職工部分住房倒塌續(xù)表3-3名稱影響烏江渡拱形重力壩,最大泄洪建筑物:溢流壩6孔,兩邊孔廠房頂滑雪道溢流、中間4孔為挑越式;兩岸各設泄洪洞1條;壩身中孔2個1982年8月,泄洪霧化觀測成出現(xiàn)在距右岸泄洪洞出口80m;各泄水建筑物聯(lián)合泄洪時,下游影響范圍為廠房后80m~450m,強降水區(qū)對岸坡有沖地形影響明顯,霧流和降水可順山坡爬升柘溪大壩高104m,右岸溢流壩,堰頂高程153.0m,末端采用差出大量水滴,形成較強濃霧。在水舌入水處下游形成長200m~300m、升騰高度約150m的霧區(qū),左岸山頂辦公大樓和生活區(qū)處于霧化區(qū),泄洪時如暴風驟雨,迫使辦公鳳灘空腹重力拱壩,最大壩高112.5m,壩內泄水建筑物:13流,對撞消能;壩身設底孔1980年泄洪,霧化升騰高程達1981年原型觀測,霧化區(qū)域:縱向長370m,橫向寬190m,最泄洪霧化直接威脅到開關站、電站廠房、廠區(qū)交通道路等樞紐建筑物的正常運行與下游岸坡穩(wěn)定;另一方面,大范圍的水霧彌漫與非自然降雨過程對于自然景觀、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yè)一方面,要結合地形條件合理布置測點,以便繪制泄洪霧化降雨等值線分布圖;另一方面,要根據(jù)不同樞紐工程附屬建筑物的布置特點與泄洪霧化的主要影響對象進行測點的加密布置,以便實天然氣象條件下,降雨量等級劃分見表3-4,風力等級劃分等級時段降雨量(mm)12h降雨量微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表3-5天然風力等級劃分風力等級陸地地面物征象0靜1動不能動2小時可隨風移行響,風向標能轉動3每小時可隨風移行4使船身傾向一側樹枝搖動風力等級陸地地面物征象5去帆之一部分)有葉的小叔搖擺,內陸的水面有小波6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有聲,舉傘困難7不便8留不出覺阻力甚大9及平屋搖動)陸上少見,可使樹木拔起或使建筑物損壞嚴重陸上絕少見,摧毀力極大 一—一一一—一序號分區(qū)降雨強度g防護措施I水舌裂散及激濺區(qū)(特大暴雨)混凝土護坡,設馬道、排水溝濃霧暴雨區(qū)(大暴雨~暴雨)混凝土護坡或噴混凝土護坡,設馬道、排水溝Ⅲ薄霧降雨區(qū)(大雨~中雨)需防護淡霧水汽飄散區(qū)(小雨以下)不需防護儀器為氣象水利部門定型產(chǎn)品,承雨口標準口徑為200mm,最大量程為240mm/h,可用于一般霧化降雨區(qū)域測量。對于局部核心達10000mm/h。目前市面上定型產(chǎn)品遠遠不能滿足量程要求,必設完工后,應做好儀器的保護,記錄監(jiān)測儀器底座埋設部位(如監(jiān)測儀器的維護管理宜由安裝單位負責,建設(管理)單位(1)測壓管發(fā)生淤積堵塞時進行掏淤疏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