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7篇_第1頁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7篇_第2頁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7篇_第3頁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7篇_第4頁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7篇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7篇

事跡是指的是個人或集體過去做過的重要的事情,關于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該怎么寫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假如喜愛請保藏共享!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精選篇1)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我擔當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里隱藏養(yǎng)傷被敵人發(fā)覺,奮起迎戰(zhàn)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憂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yī)院監(jiān)視治療。負責看管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y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勇敢所感動,又聽她宣揚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與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qū)的方向走。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熬煎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能夠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能夠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毀滅不了中國共產黨員的信仰!”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后,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馬上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舊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國東北的暴行。

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日寇將她送到醫(y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舊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裂開,又昏迷過去。醫(y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管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鄙視。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精選篇2)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xiāng)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學校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zhèn)(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yè)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學校,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zhèn)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xiāng)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與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我的筆記對比,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最終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與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與了1951年陣地防備作戰(zhàn)。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xiāng)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常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xiāng)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早晨,羅盛教和戰(zhàn)友宋惠云一齊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jié),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突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速地脫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最終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fā)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迫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勇敢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愿軍戰(zhàn)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打算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精選篇3)

劉胡蘭,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現已更名為劉胡蘭村)。1945年進中共婦女干部訓練班,1946年被安排到云周西村做婦女工作,并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秋,國軍大舉攻擊解放區(qū),文水縣委打算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不到14歲的女黨員,在已成為敵區(qū)的家鄉(xiāng)往來奔跑,隱秘發(fā)動群眾,協作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劉胡蘭協作武工隊隊員將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打算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攻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冷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珍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概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道:“一個樣”。她自我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精選篇4)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zhàn)斗時期,王二小的家鄉(xiāng)是八路軍抗日依據地,常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村里的兒童團團員,他經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二小十三歲。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觀察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wèi)轉移隱藏的鄉(xiāng)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潛伏圈。突然,四周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毀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的血染紅了天!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精選篇5)

楊開慧,1901年11月6日誕生于湖南省長沙縣板倉一個進步學問分子家庭。是年冬與結婚。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始終追伴同志從事革命活動,在極為艱苦、險惡的條件下從事黨的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開展農夫運動、工人運動、婦女運動和同學運動。

大革命失敗后,在嚴酷的白色恐怖中,楊開慧根據黨的支配,帶著孩子回到板倉開展地下斗爭。在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系的狀況下,參加組織和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邊界的地下武裝斗爭,努力進展黨的組織,堅持斗爭整整3年。

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面對窮兇極惡的長沙警備司令部“鏟共隊”的種種威逼利誘,嚴刑拷打,楊開慧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你們要打就打,要殺就殺,要想從我的口里得到你們滿足的東西,妄想!”“砍頭只像風吹過!死,只能嚇膽小鬼,嚇不住共產黨人!”敵人逼問她的去向,要她公開宣布與脫離夫妻關系,楊開慧斬釘截鐵地回答:“要我與脫離關系,除非??菔癄€!”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勇敢就義于瀏陽門外識字嶺,年僅29歲。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精選篇6)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

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特地學校。1913年春,擔當北洋法政學會編輯部長,負責出版《言治》月刊。1914年春考入日本早稻田高校政治本科。同年11月發(fā)表《國情》,成為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的先聲。1915年2月,代表中國留日同學總會起草《警告全國父老書》,反對日本提出的危害中國主權和獨立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6月編印《國恥紀念錄》,樂觀開展反對袁世凱的宣揚活動。

1916年春,撰寫長篇論文《青春》,提出制造青春中華的抱負,傳誦一時。同時主編《民彝》雜志,宣揚民主和自由。同年5月回國后,曾任北京《晨鐘報》總編輯、《甲寅》日刊編輯等職,樂觀參與新文化運動。1918年初,任北京高校圖書館主任、《新青年》雜志編輯。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他相繼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成功》、《布爾什維主義的成功》等講演和論文,闡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歌頌十月革命的宏大成功,成為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宏大先驅。1918年底和陳獨秀創(chuàng)辦聞名的《每周評論》。1919年主編《晨報》副刊,同時幫助北京高校同學創(chuàng)辦《國民》和《新潮》雜志。5月,樂觀支持和參加五四運動。7月,發(fā)起成立少年中國學會。隨后又發(fā)表《再論問題與主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重要文章,系統(tǒng)地宣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批判改良主義思潮。1920年3月,在北京高校組織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討論會,并在北京會見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等,商討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秋發(fā)起建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1月,建立北京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

自1920年7月任北京高校教授,同時在女子高等師范、師范高校、朝陽高校、中國高校等校任教。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負責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創(chuàng)辦《工人周刊》。1922年8月在杭州參與中共中央特殊會議,隨后到上海會見孫中山,說明中共關于實行兩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見。1924年6月,率中共代表團去莫斯科,參與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7月回國后,負責中共北方區(qū)委工作。在1925年中共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

此后,他領導北京人民開展國民會議運動、關稅自主運動和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等革命斗爭,并派共產黨員到馮玉祥的國民軍中工作,對馮玉祥五原誓師參與北伐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4月6日,在蘇聯大使館中,被闖入的奉系軍閥張作霖軍警逮捕。被捕后,他堅貞不屈,于28日勇敢地走上絞刑架,從容就義。就義后,遺體被安置在北京西山萬安公墓,現在是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簡介(精選篇7)

尹溯濤又名尹培沄,小名云翔,1907年誕生在云南德宏州梁河縣九保村一個貧苦農夫的家庭里。1949年4月,在瀾滄佛房成立瀾滄臨時專員公署時,為了紀念尹溯濤,曾經將寧江縣改為溯濤縣。

民國廿五年(1936年),尹溯濤代表班洪王為首的阿佤山十七王公,致書“中立委員長〞(敘利亞、伊拉克勘界委員會主席,瑞士陸軍上校伊新蘭君),并向中國政府請愿,義正辭嚴地申明:阿佤山自古為中國領土。抗日戰(zhàn)斗爆發(fā)后,尹溯濤與李曉村和其他進步人士一起,促成景谷縣愛國人士羅正明請纓抗戰(zhàn),組織了一支上千人的阿佤山區(qū)武裝抗日游擊隊伍。1949年1月20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瀾滄各族人民舉起了武裝斗爭起義的大旗,尹溯濤、李曉村奉命帶著新組成的民兵200余人向國民黨寧江設治局衙門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寧江設治局長許雨蒼被圍得走投無路,舉起白旗,提出要尹溯濤前去談判,驗收槍身號碼。1月21日上午,當尹溯濤到設治局房內談判桌旁剛坐下時,預先潛伏的敵人便向他連開數槍,他不幸中彈犧牲。尹溯濤犧牲后,我軍連夜組織部隊向敵人發(fā)起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