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三歷史上冊期中同步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三歷史上冊期中同步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三歷史上冊期中同步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三歷史上冊期中同步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三歷史上冊期中同步測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三歷史上冊期中同步測試試題班級: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單選題(每題3分)下列關于秦朝郡縣制的表述,正確的是A.郡縣制起源于秦朝B.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C.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D.郡縣制與分封制沒有區(qū)別答案:C解析:A項錯誤,郡縣制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B項錯誤,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免,縣令由郡守任免;C項正確,郡縣制下,地方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D項錯誤,郡縣制與分封制在官員任免、權力大小和傳承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區(qū)別。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規(guī)定全國統(tǒng)一的貨幣是A.刀幣B.圓形方孔錢C.布幣D.五銖錢答案:B解析: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規(guī)定以圓形方孔錢為全國統(tǒng)一的貨幣,廢除六國舊幣。刀幣、布幣是戰(zhàn)國時期不同諸侯國使用的貨幣,五銖錢是漢武帝時期統(tǒng)一鑄造的貨幣。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主要目的是A.打擊儒家思想B.加強思想控制C.推行法家思想D.提倡學術自由答案:B解析: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這一舉措打擊了儒家思想,但并非主要目的;推行法家思想是秦朝一貫的治國思想,但“焚書坑儒”并非為了單純推行法家思想;D項與“焚書坑儒”的實質相悖。下列關于秦朝三公九卿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三公都是皇帝的重要輔臣C.九卿直接對皇帝負責D.三公和九卿相互牽制答案:D解析: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中,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是皇帝的重要輔臣,九卿直接對皇帝負責。但三公和九卿之間并非相互牽制,而是各有職責,共同協(xié)助皇帝治理國家。秦朝修建的馳道主要用于A.皇帝巡游B.軍事防御C.商業(yè)交流D.文化傳播答案:A解析:秦朝修建的馳道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lián)系,同時也方便了皇帝的巡游。雖然馳道在軍事防御、商業(yè)交流和文化傳播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主要用途是皇帝巡游。二、多選題(每題4分)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有A.秦始皇確立了皇帝制度B.漢朝的“推恩令”加強了中央集權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標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確立了皇帝制度;漢朝的“推恩令”削弱了諸侯國的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提高了行政效率;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下列關于明清時期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的描述,正確的有A.明朝中后期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B.清代實行“閉關鎖國”政策C.明清小說繁榮,反映了市民階層的精神需求D.明清之際的“實學”思潮批判了君主專制答案:ABCD解析: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區(qū)出現(xiàn)了以雇傭關系為標志的資本主義萌芽;清代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限制了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明清時期,小說繁榮,如《西游記》《紅樓夢》等,反映了市民階層的精神需求;明清之際,出現(xiàn)了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他們的“實學”思潮批判了君主專制。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和列強侵略的敘述,正確的有A.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B.《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了大量在華特權答案:ABD解析: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標志著清朝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但并未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攫取了大量在華特權。下列關于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有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tǒng)治B.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D.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是反帝反封建答案:AB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標志著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并未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但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是反帝反封建。下列關于中國共產黨成立及其早期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有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B.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C.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D.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領導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答案:ABCD解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在上海召開;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領導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三、判斷題(每題3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繁榮。()【答案】A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分封制,鞏固了中央集權。()【答案】B(應為郡縣制)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中西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答案】A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得到進一步傳播,儒學的地位有所下降。()【答案】A唐朝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割據(jù)現(xiàn)象嚴重,中央集權逐漸削弱。()【答案】A北宋時期,王安石變法旨在加強中央集權,但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答案】A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管轄。()【答案】A明朝的“內閣”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權力凌駕于六部之上。()【答案】B(內閣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機構,權力也并未凌駕于六部之上)清朝乾隆時期,閉關鎖國政策進一步加劇,阻礙了中外交流和社會的發(fā)展。()【答案】A近代以來,列強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也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答案】A四、填空題(每題3分)填空題:清朝乾隆年間,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口快速增長,乾隆末年,全國人口已突破____億。答案:三填空題: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憲法性質的文件,即____。答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填空題:唐朝時期,____成為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非洲都有貿易往來。答案:廣州填空題:北宋時期,____的發(fā)明和使用,是畢昇在雕版印刷術基礎上的重大改進,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答案:活字印刷術填空題:明清時期,中國封建制度逐漸衰落,____經濟日益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地區(qū)的一些手工行業(yè)中出現(xiàn)。答案:商品五、問答題(每題5分)題目1(5分)

簡述中國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答案1: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于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jiān)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fā),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鄭和的遠航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在明朝時期達到頂峰的標志性事件。鄭和的船隊奉行和平外交和貢賜貿易,在七次下西洋的有記載的六百多種貨物中,有很多是由東南亞諸國進貢的明朝廷的貢品,鄭和船隊也帶去了大量的貨物,通過貿易交換的方式,給這些國家?guī)チ酥袊慕z綢、瓷器、茶葉、漆器、金屬制品、紙幣、書籍等。這種貿易活動,促進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交流,發(fā)展了海外貿易。同時,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也促進了中國人民同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題目2(5分)

分析明清時期閉關鎖國政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答案2: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護國家安全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首先,閉關鎖國限制了海外貿易的開展,使中國失去了與西方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機會,導致中國經濟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其次,閉關鎖國限制了人們的視野和思維,使得中國社會變得封閉和保守,不利于社會進步和創(chuàng)新。最后,閉關鎖國政策還加劇了中國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劇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因此,閉關鎖國政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題目3(5分)

請簡述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答案3: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首先,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島到英國,開放五口貿易,并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居住并設教堂、醫(yī)院、學校等。這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后,第二次鴉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