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長汀、連城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長汀、連城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長汀、連城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長汀、連城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長汀、連城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長汀、連城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周滅商后,周公提出“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制,惟仁是親”的政策,于是周武王“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xù)殷祀,令修盤庚之政,殷民大說(悅)”。這表明周武王A.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 B.善于接納大臣意見C.采取以殷治殷的策略 D.嚴格防范商代后裔2.黃宗羲對儒學品格作了重新賦予,認為“儒者之學,經緯天地”,要由豪杰之士來承擔,呼吁豪杰之士樹立為國家與民族建功立業(yè)的遠大志向。這種主張A.利于切實推動社會發(fā)展 B.沖破了先秦儒學的束縛C.強調滿足個人名利之心 D.強調提高君主服務能力3.晉商在區(qū)域中充當著中介作用,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qū)域的限制。這反映出晉商A.促進區(qū)域間經濟交流 B.推動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和繁榮C.主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滿足社會各階層的經濟需求4.上海鋼鐵煉制業(yè)的朱鏡清說:“社會主義革命時,我們一面要參加政權,一面要接受改造,明確了自己的前途和走入社會主義的方式。我們接受改造,才能做到‘階級消滅,個人愉快’?!边@反映出建國初期私營工商業(yè)者A.致力恢復國民經濟 B.協(xié)商制定一五計劃C.認同社會主義方向 D.擁護中共八大精神5.人民“涌入衙署哭聲震天”,表示:“已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jù)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陽屏蔽……愿人人戰(zhàn)死而守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贝耸掳l(fā)生在以下哪一條約簽訂后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6.啟蒙運動之前,西歐知識分子以歐洲生活方式為標準來評判美洲印第安人,認為他們處于野蠻落后的狀態(tài)。而在法國啟蒙運動中,不少啟蒙思想家則稱贊印第安人自然純樸,視其為“高貴的蒙昧人”。啟蒙思想家此舉意在A.批判傳統(tǒng)認識的狹隘B.肯定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C.宣揚自由平等的理念D.批評西歐對美洲的殖民侵略7.北京城區(qū)某街道里有一老路牌,外文是RUEHART,此路牌設立的時間應該是:()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C.八國聯(lián)軍占領時期 D.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8.秦代政制實踐了韓非主張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這一政制實踐A.吸取了諸侯爭霸的歷史教訓 B.增強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C.消除了分封制構建的文化心理 D.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9.下面是中國同盟會成立后的武裝起義(部分)及國內形勢表。由此可推知,此時期年份事件1906年萍鄉(xiāng)煤礦工人、瀏陽會黨醴陵士兵發(fā)動大規(guī)模武裝起義,得到群眾的積極響應,起義隊伍迅速發(fā)展到3萬人1907年同盟會在廣東惠州七女湖聯(lián)合一部分會黨力量發(fā)動起義1908年黃興先后在廣東欽州、廉州、云南河口起義1910年趙聲、倪映典組織廣州新軍舉行起義1911年黃興、趙聲聯(lián)絡廣州新軍、防營、警察、民軍舉行起義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湖北軍政府成立A.資產階級革命派積小勝成就大勝B.清政府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已土崩瓦解C.暴力革命是制度變遷的唯一方式D.民主革命的爆發(fā)具備一定社會基礎10.《雅典政制》記載,抽簽選舉后,官員任職前需要完成一張“考核項目清單”,內容包括:直系親屬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親屬所在的村社名稱……是否善待雙親;是否納稅;是否服兵役。該規(guī)定A.強調了維護公民團體的權利B.違背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原則C.注重對官員施政能力的考察D.表明血緣政治仍然根深蒂固11.唐太宗在吸收前人“明主治吏不治民”思想的同時,認識到以法管官才是治國之本,因此提出“以法治吏”的思想,明確“二風十愆”的罪名,從作風上、道德上、政治上約束官員。這表明唐代A.監(jiān)察制度的發(fā)展完善 B.官員選拔以德行為先C.外儒內法的治國方式 D.重視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12.1896年,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指出:“人之所異于物者,為其有大腦也,故能悟為人道之極。凡有記也,亦求悟也,為其無所記,則無以為悟也。……記贏而悟絀者,蓄積雖多,皆為棄材。惟其順也,通也,靈也,故專以悟性導人者,其記性亦必隨之而增。惟其逆也,塞也,鈍也,故專以記性強人者,其悟性亦必隨之而減,西國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據(jù)此判斷,梁啟超旨在A.主張學習西方進行教育改革 B.強調記性對悟性的重要價值C.提高人民的覺悟以推翻君主制度 D.弱化記性在大腦記憶中的特殊地位13.蘇聯(lián)歷史上某時期,蘇共中央在三年內先后通過了以下決定:《關于改善工業(yè)管理,完善計劃和加強工業(yè)生產的經濟刺激》、《社會主義國有生產企業(yè)條例》《關于進一步改進國民經濟貸款和核算的措施以及提高貸款在生產中的刺激作用的決定》《關于國營農場和其他國有農業(yè)企業(yè)轉入完全的經濟核算制的決定》這些決定的通過旨在A.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B.奠定工業(yè)化的經濟基礎C.擴大企業(yè)的經營自主權D.推動向市場經濟的過渡14.據(jù)《太祖實錄》記載,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縣官員共4117人的政績,其中擢升者435人,復職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罰者171人,免職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視對地方的掌控 B.地方行政機構不斷膨脹C.監(jiān)察制度比較成熟 D.官員腐敗情況比較嚴重15.羅馬史專家羅斯托夫采夫指出:“羅馬社會的分化,一方面羅馬世家大族與一般百姓之間的隔絕;另一方面由于羅馬世界的都市文化,有城鄉(xiāng)之間的對立。終于,以城市文化為基礎的羅馬,被底層文化拉垮了?!弊髡哒J為西羅馬衰亡的原因在于A.世家大族壟斷一切官職B.城鄉(xiāng)文化的隔絕分裂C.落后的外來文化的入侵D.社會與經濟發(fā)展失衡16.20世紀80年代初期,流行音樂在中國異軍突起,風靡一時。歌曲生產和消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資源,如寫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樂領域。這一現(xiàn)象A.導致了文藝方針的調整 B.得益于市場經濟體制的推動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 D.推動了浪漫主義音樂的普及17.《史記·殷本紀》記載:“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睂ι鲜鍪妨峡捶ㄕ_的是A.《史記》素以“信史”著稱故該史料可信B.該記述屬于神話傳說,基本無歷史價值C.該史料屬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參考價值D.該史料屬于文獻史料,可尋求實物印證18.這部憲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過的,議員們既無熱情,又無掌聲。在溫和的君主派眼里,這是他們無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國,是“較小的壞事”;而在溫和共和派眼里,這是一個與其設想的憲政計劃想去甚遠的“妥協(xié)的共和國”,它還需要大力改造。下列表述屬于這部憲法且論述正確的是A.把五個黑人折合為三個人來計算,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B.規(guī)定議會采用兩院制,眾議院有權否定參議院通過的法律C.規(guī)定議會由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兩部分組成D.總統(tǒng)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涉等19.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對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評價“(它)就是一個……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如是則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縣制C.郡國并行制D.行省制20.16世紀以來,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種植本國所出產的橄欖、葡葡和桑樹等,強迫種植西班牙和歐洲市場上特別需要的棉花、可可、藍靛、煙草等產品。其目的是A.為本國工業(yè)品開辟市場 B.壓制殖民地的獨立思潮C.變殖民地為其經濟附庸 D.維護全球商業(yè)中心地位21.1898年,康有為在《進呈法國革命記序》中說:“普天地殺戮變化之慘,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禍酷者矣,蓋自法肇之也”,“近世萬國”目睹其禍,紛紛“行立憲之政,蓋皆由法國革命而來?!嗫设b也”??涤袨榈挠靡庠谟贏.闡述法國大革命的嚴重后果 B.促使光緒帝效仿法國大革命C.堅定光緒帝實施變法的決心 D.闡述立憲是世界潮流所向22.被譽為“近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論》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弊髡弋敃r擔心的主要問題是A.工人搗毀機器,進行罷工斗爭B.貧富懸殊擴大,威脅社會穩(wěn)定C.經濟危機發(fā)生,經濟進入“滯漲”狀態(tài)D.壟斷組織出現(xiàn),中小企業(yè)破產23.《共產黨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據(jù)歷史的發(fā)展不斷做的修改補充。如1872年序言:“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是在今天,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寫法了?!边@體現(xiàn)出,馬克思和恩格斯A.主張從歷史條件出發(fā)研究問題B.具有自我批判與革新的精神C.始終關注科學社會主義運動D.將理論運用與歷史發(fā)展相結合24.費孝通先生曾將中國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為“差序格局”,即“以己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關系網絡”。這種差序格局的結構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之中。其中,父子、兄弟關系是最基本的層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個層次都從這里獲得其構造原則,如同鄉(xiāng)關系、師徒關系、君臣關系等。據(jù)此可知,“差序格局”A.產生于儒家三綱五常思想B.可能阻滯社會結構的更新C.使先秦血緣政治得以延續(xù)D.成為社會等級的表現(xiàn)形式2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新中國外交歷程紀念光盤,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標題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外交特點。其中能夠反映新中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外交特點的標題是A.“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誼”B.“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D.“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26.法國《人權宣言》和美國《獨立宣言》作為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兩大文獻,其共同點不包括A.都推動了本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B.都體現(xiàn)了反對壓迫,爭取自由、民主C.都反對殖民壓迫,要求民族獨立D.都用財產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27.下圖為《遷出歐洲的移民,1850-1940年》,對此圖的解讀,正確的有①美國是歐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②移民潮加速了歐洲文明向外傳播③交通方式的進步推動了歐洲向外移民④人才外流導致西歐喪失世界中心地位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8.宋朝“凡國有大慶皆大宴”,皇帝會在節(jié)日賜宴于官員。宴會時,皇帝先舉酒,次宰相、次百官舉酒,按照禮儀規(guī)定飲酒、行禮?;实邸爸酗嫺拢n花有差”,官員簪花,舞蹈拜謝而退,宴會結束。這一活動A.體現(xiàn)出君主專制下的等級秩序 B.體現(xiàn)了儒家君民同樂的理想C.反映出兩宋時期國庫異常充盈 D.豐富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29.《周易》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維,如乾、坤兩卦,象征“剛健”與“柔順”的對立轉化;在一卦的具體爻象中,各卦的上爻多喻物極必反的意旨。下列選項能體現(xiàn)這一哲學思維的是A.人而不仁,如禮何 B.不期修古,不法??蒀.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 D.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30.下圖分別為中國古代漢、唐、明清時期的商業(yè)中心分布圖。圖中商業(yè)中心分布的變化體現(xiàn)了A.商業(yè)中心與政治中心的變化同步 B.跨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興盛C.黃河流域的商業(yè)比長江流域發(fā)達 D.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二十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聯(lián)合國多次討論不擴散核武器問題,但因美、蘇兩國的爭斗,沒有取得成果。1960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1576號決議,要求所有生產核武器的國家暫時和自愿地不將核武器控制權移交給非核國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機密情報。60年代上半期,法國核試驗成功,擁有了核武器。1968年,聯(lián)合國大會以95票對4票、21票棄權通過決議,批準美、蘇聯(lián)合提出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并表示希望有盡可能多的國家加入。隨后,美、蘇、英以及另外59個國家簽署了這一條約。條約規(guī)定:締約的核國家保證不直接或間接地把核武器轉讓給無核國家,不援助無核國家制造核武器;締約的無核國家保證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其他國家的核武器轉讓,不尋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別國提供這種援助?!幾酝趵K祖主編《國際關系史》(1)根據(jù)材料井結臺所學知識,說明在聯(lián)合國通過1576號決議后有關國家仍要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得以簽訂的原因及其作用。32.戰(zhàn)國時期,選賢任能是思想家們關注的焦點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貴賢者霸,敬賢者存;慢賢者亡,古今一也。(荀子)立君而尊賢,是賢與君爭,其亂甚于無君。(慎子)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徳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墨子)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兩人對“賢”的不同態(tài)度,并說明他們目的上的相同之處。(2)結合商鞅變法,說明材料二反映的選賢任能主張有何意義。33.材料自有史以來,中國之不竟,未有甚于宋之時者也有宋之不竟,始焉起于黃袍加身而上位的太祖之猜忌也。北宋自宋真宗時起,大興科舉、采用恩蔭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籠絡政策。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下,大量養(yǎng)兵?!扒G公立志改變弋百年之積,惟存空簿”的局面,以為國民經濟所以日悴者,由國民不能各遂其力從事生產也。公志在制兼并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于是制置三司條例司,公所創(chuàng)立之財政機關也。其青苗、均輸、市易諸法皆此本意也。此義也,近數(shù)十年來乃大盛于歐美兩洲,命之曰社會主義。其說以國家為大地主、大資本家、大企業(yè)家,而人民不得有私財。本意欲以摧抑兼并,萬一行之不善,而國家反為兼并之禍,則民何訴焉?而盜臣之因緣以自肥,又無論也。故荊公之政策,其于財政上所收之效歲頗豐,而于國民經濟上所收之效滋嗇,良以此也?!幾粤簡⒊锻醢彩瘋鳌罚?)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王安石實施財政政策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王安石的財政政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表明周天子派遣商朝貴族后裔管理殷商的百姓,這體現(xiàn)了以殷治殷的策略。C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對地方控制力度的加強,A錯誤;接納周公此次建議不代表經常接納大臣意見,B錯誤;材料表明周武王重用了商代后裔,D錯誤。故選C。2、A【解析】

材料中黃宗羲鼓勵豪杰之士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yè),這有利于社會發(fā)展,故選A項。先秦儒學同樣強調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故有孔子和孟子的周游列國,黃宗羲的這種思想同先秦儒學并無沖突,故B項沖破一說無從談起,排除;黃宗羲強調的是志向是為國家與民族建功立業(yè),而不是對個人名利的追求,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宗羲的這種遠大志向是服務于公天下,而非君主的私天下,故提高君主服務能力之說無從談起,排除D項?!军c睛】本題考查黃宗羲的思想,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呼吁豪杰之士樹立為國家與民族建功立業(yè)的遠大志向”,學生對此要結合明末清初思想活躍局面形成的時代背景予以理解。3、A【解析】

從材料中“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qū)域限制”可知晉商促進區(qū)域間經濟交流,故選A;而B項“商業(yè)市鎮(zhèn)”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項錯在“主導”,排除;D項說法絕對化,排除4、C【解析】

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參加政權”,“接受改造”、“消滅階級,個人愉快”等,反映出建國初期私營工商業(yè)者對社會主義方向的認同,C選項正確;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開始于1953年,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在1952年底已經完成,A選項錯誤;1953年“一五”計劃制定后,個體工商業(yè)者才明確改造的任務和政策,進而接受改造,消滅階級,B選項錯誤;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革基本完成的時候召開的,當時的私營工商業(yè)者已經改造成為了社會主義的勞動者,D項不符合題意。5、C【解析】

《馬關條約》規(guī)定割讓給日本,引起人民反割臺斗爭。故C正確;《南京條約》割讓的是香港島,不符合題意,排除A;《天津條約》割讓的是九龍司,排除B;《辛丑條約》沒有割讓領土,以政治控制為主,排除D。故選C。6、C【解析】

根據(jù)“在法國啟蒙運動中,不少啟蒙思想家則稱贊印第安人自然純樸”,結合所學可知,啟蒙思想家宣揚自由平等,啟蒙思想家是借助美洲社會那種自然的狀態(tài)來反對法國社會的不平等,故C正確;啟蒙思想家是反對當時社會的不平等,并非批判傳統(tǒng)認識,排除A;啟蒙思想家的主旨是借此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并非肯定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排除B;D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7、C【解析】

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擔任近代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路牌由外文書寫表明此時北京城由洋人統(tǒng)治,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期曾對北京城實行分區(qū)占領,故選C;ABD項中的時間段內沒有出現(xiàn)列強對北京城進行占領統(tǒng)治的情況,此路牌的設置不太可能在這幾個時間段內,排除。8、D【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秦朝時期官員選拔于民間,說明秦朝的官僚政治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D正確;秦朝吸收諸侯爭霸的教訓主要是在地方廢分封,行郡縣,A排除;郡縣制下地方的自主性較小,B排除;C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故選D。9、D【解析】

根據(jù)材料“1906年,萍鄉(xiāng)煤礦工人、瀏陽會黨醴陵士兵發(fā)動大規(guī)模武裝起義,得到群眾的積極響應,起義隊伍迅速發(fā)展到3萬人”“1911年黃興、趙聲聯(lián)絡廣州新軍、防營、警察、民軍舉行起義”結合所學可知同盟會成立以后的各地武裝起義不但有新軍士兵,還有警察、民軍和群眾,表明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基礎,故傳D;根據(jù)所學可知同盟會組織的武裝起義只有在武昌起義中獲得勝利,A錯誤;B是在武昌起義后,排除;C說法絕對,排除。10、A【解析】

根據(jù)材料“考核項目清單”的內容有“直系親屬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親屬所在的村社名稱……是否善待雙親;是否納稅;是否服兵役”可知,在民主政治下如果要正式成為一名雅典官員,候選人必須符合哪些基本條件、具備哪些方面的資格。從“考核項目清單”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來看,候選人首先應當具備的是擔任官職的法律資格,究其本質,則是公民權。在古代雅典法律中,虐待父母、不履行兵役以及拖欠城邦債務的案件是被劃分在同一類公共訴訟案件中的,在此類案件中如果罪名成立,當事人會遭受“剝奪公民權”的懲罰。所以,準確地說,主審官員提出這些問題的目的依然在于考察候選人的法律資格,即確保后者并沒有喪失雅典公民權,故A選項正確;雅典的直接民主是指的是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為國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務,而不通過中介和代表,材料沒有體現(xiàn)直接民主的內容,并且有公民權的公民才能參政,說明這沒有違背雅典直接民主原則,故B選項錯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上述“考核項目清單”的內容是強調維護公民團體的權利,并沒有注重對官員施政能力的考察,故C選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血緣政治根深蒂固的信息,故D選項錯誤。11、A【解析】

依據(jù)材料“從作風上、道德上、政治上約束官員”并結合唐代的制度可知,為了保證自己的統(tǒng)治,唐太宗對唐代的監(jiān)察制度進行了發(fā)展完善。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對官員的監(jiān)督,而不是選拔,B錯誤;材料只體現(xiàn)了采用法家思想對官員進行監(jiān)督,未體現(xiàn)儒家的治國方式,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對官員的監(jiān)督,重視民本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A。12、A【解析】

根據(jù)人腦的特點,指出只有用悟性引導才能增長記性,而“西國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等,可知梁啟超旨在主張學習西方進行教育改革,A項正確;記性對悟性有著重要價值只是梁啟超觀點的依據(jù),不是其主要目的,B項錯誤;“推翻君主制度”不是1896年梁啟超《變法通議》的主張,C項錯誤;弱化記性在大腦記憶中的特殊地位與材料不符,D項錯誤。13、C【解析】綜合材料中的決定可知,此時的蘇聯(lián)已經不是斯大林時期致力于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時代,更不是蘇俄剛剛建立的時期,而是處于斯大林之后調整和改革時期,即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擴大企業(yè)的經營自主權”屬于勃列日涅夫改革內容,故C項正確;“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屬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目的,故A項排除;“奠定工業(yè)化的經濟基礎”“推動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指的是新經濟政策,故BD排除。14、A【解析】

明太祖對數(shù)千名地方官員進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體現(xiàn)了明朝初年國家重視對地方的掌控,A項正確;明太祖并未擴充地方官僚隊伍,沒有使地方行政機構“不斷膨脹”,B項錯誤;“監(jiān)察制度”成熟和官員腐敗情況嚴重在材料中均沒有體現(xiàn),CD兩項錯誤。15、D【解析】材料“羅馬世家大族與一般百姓之間的隔絕”“有城鄉(xiāng)之間的對立”說明羅馬社會和經濟出現(xiàn)差距和失衡,這是導致羅馬衰亡的原因,故D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錯在“壟斷一切”;B項包含在D項之中;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出外來文化的影響,故C項排除。點睛:關鍵信息是“羅馬世家大族與一般百姓之間的隔絕”“有城鄉(xiāng)之間的對立”,從中分析出答案。16、C【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80年代初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思想解放的影響,流行音樂在中國異軍突起,C項正確;文藝方針的調整是流行音樂發(fā)展的原因而非結果,A項錯誤;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是在1992年才提出的,B項錯誤;1980年代中國流行音樂的發(fā)展與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音樂普及無關,D項錯誤。17、D【解析】

題意中記載的內容屬于文獻史料,但是有待實物的考證,故選D項。《史記》記載雖然以信史著稱,但大禹治水和封于商屬于沒有實物考證的記載,不能就此推斷該則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A項。大禹治水和被封于商是我國古代許多文獻史料中記載的內容,并不能將其完全歸于神話傳說而認定其毫無歷史價值,故排除B項?!妒酚洝分械挠涊d屬于司馬遷二次加工整理的記載,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項?!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的含義,并準確把握直接史料、間接史料的關系。18、D【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這一憲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協(xié)的結果,這符合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這一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赦等,選項D正確;選項A是美國1787年憲法,排除;選項B表述錯誤,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參議院可以否決眾議院的法律,排除;選項C是德意志帝國的憲法,排除。19、D【解析】

材料中“如是則地方絕無權”可以否定AC項,行省是“行中書省”屬于中央中書省在地方機構,行省官員沒有實權,一律聽從中央,故D符合題意。【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20、C【解析】

西班牙強迫拉丁美洲殖民地種植西班牙和歐洲市場上特別需要的棉花、可可、藍靛、煙草等產品,明顯是把拉丁美洲變成西班牙的原料產地,成為其經濟附庸,故選C;西班牙要把拉丁美洲變成原料產地,不是商品市場,排除A;B項與題意無關,排除;西班牙沒有成為全球商業(yè)中心,D項與題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選C。21、C【解析】

根據(jù)材料“‘近世萬國’目睹其禍”“行立憲之政,蓋皆由法國革命而來。……亦可鑒也”等信息可知,康有為以法國大革命教訓來強調變法的必要性,其用意在于堅定光緒帝實施變法的決心,C項正確;闡述法國大革命的嚴重后果不是康有為所述主要目的,A項錯誤;材料內容說明康有為以法國大革命教訓來督促光緒帝進行變法,而不是效仿法國大革命,B項錯誤;材料所述康有為的主要目的是堅定光緒帝實施變法的決心,而不是闡述立憲是世界潮流,D項錯誤。22、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jù)材料“1759年的《道德情操論》:‘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币庠谡f明發(fā)展物質文明的時候要兼顧社會公平,所以B項符合材料;A.C.D沒有體現(xiàn);故選B??键c: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工業(yè)革命·影響23、B【解析】

依據(jù)材料“《共產黨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據(jù)歷史的發(fā)展不斷做的修改補充”、“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可知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已經提出的結論還要求結合時代發(fā)展的情況進行深刻的思考,對已經不符合時代背景的觀點進行修改,并提出與時俱進的新觀點,因此其具有自我批評與革新的精神。故B選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A選項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錯誤;馬克思主義原理不只包括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還有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等,C選項偷換概念,錯誤;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D選項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錯誤。故正確選項為B選項。24、B【解析】

根據(jù)材料“父子、兄弟關系是最基本的層次…其他各個層次都從這里獲得其構造原則,如同鄉(xiāng)關系、師徒關系、君臣關系”結合所學可知該制度為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明確了尊卑等級,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秩序,可能阻滯社會結構的更新,故B項符合題意。A項,宗法制度先于儒家思想產生,排除。C項,宗法制度后來遭到破壞,故排除。D項,宗法制度是社會等級形成的根源,而非表現(xiàn),排除。25、D【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主要的外交成就是重返聯(lián)合國、中美關系緩和以及中日建交,這三大外交成就可以用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來概括,選項D正確;選項A中的另起爐灶是20世紀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選項B中的再次較量不符合中美關系緩和,排除;選項C中的另起爐灶是20世紀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26、C【解析】

試題分析:A項正確,兩部文獻都成為了各自革命的指導思想;B項正確,二者都明確的提出了自由、平等、反對壓迫、天賦人權等內容。C項錯誤,美國的《獨立宣言》能夠體現(xiàn)反對殖民壓迫的內容,但是法國的《人權宣言》無法體現(xiàn),符合題意。D項正確,兩部文獻都是維護的資產階級的利益的,是建立在資產階級的財產的基礎上的??键c: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獻?法國《人權宣言》和美國《獨立宣言》比較【詳解】27、D【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是最大的移民流入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大量人口外流得益于交通方式的革新,同時移民本身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外傳,D正確;移民會導致人才外流,但人才外流不是西歐喪失世界中心地位的根源,其根源是戰(zhàn)爭導致其經濟地位不斷下降,且在1940年之前,歐洲依然是世界的中心,④錯誤,排除A、B、C。28、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皇帝會在節(jié)日賜宴于官員”“按照禮儀規(guī)定飲酒”“員籍花,舞蹈拜謝而退,宴會結束”等可知,宋代君主專制制度下,等級秩序較為嚴格,A項說法正確;B項錯在“君民同樂”,排除;不能據(jù)皇帝的賜宴活動得出宋代國庫異常充盈,且宋代財政時常處于“積貧”狀態(tài),C項錯誤;賜宴活動不一定屬于傳統(tǒng)節(jié)日,故D項錯誤。29、D【解析】

材料“對立轉化”“物極必反的意旨”體現(xiàn)了樸素的辯證法。D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關于禍福關系的觀點,體現(xiàn)了樸素的辯證法,故D符合題意;A是儒家學派的觀點,強調仁的重要性,故A不符合題意;B是法家學派的觀點,強調改革變法,故B不符合題意;C是墨家的觀點,強調兼愛,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30、D【解析】

漢代商業(yè)中心在黃河流域,唐代商業(yè)中心南北趨于平衡,明清南方商業(yè)中心較多,這體現(xiàn)了商業(yè)中心轉移和經濟重心轉移是一致的,D正確;明清政治中心在北方,商業(yè)中心在南方,排除A;商業(yè)中心和跨區(qū)域長途販運無關,排除B;長江流域商業(yè)在明清時期較為發(fā)達,排除C。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聯(lián)合國大會決議沒有規(guī)定非核國家的責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擴散;有核國家增多。(5分)(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戰(zhàn)反核和平運動的高漲;美、蘇達成妥協(xié);大多數(shù)國家達成共識;聯(lián)合國的推動。作用:減少核武器擴散,降低爆發(fā)核戰(zhàn)爭的危險;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超級大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