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線路部分施工圖設計說明書_第1頁
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線路部分施工圖設計說明書_第2頁
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線路部分施工圖設計說明書_第3頁
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線路部分施工圖設計說明書_第4頁
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線路部分施工圖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線路部分

施工圖設計說明書目錄TOC\o"1-2"\h\u1總的部分 51.1工程設計的主要依據 51.2項目來源 71.3工程建設規(guī)模和設計范圍 71.6走廊通道清理 101.7停電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 112線路路徑 112.1通道擬定原則 112.2路徑方案 122.3交通條件 122.4路徑協(xié)議 132.5地形、地質 132.6水文條件 132.7地震基本烈度 133氣象條件 133.1選擇氣象條件 133.2氣象條件一覽表 144導線選型及其防振 154.1導線選型 154.2導線安全系數選擇及防振 154.3導線的機械電氣特性 175防雷和接地 186絕緣配合 196.1沿線污區(qū)劃分 196.2絕緣子 196.3金具 217導線對地、交叉跨越距離 227.1交叉跨越情況 227.2導線對地距離 227.3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離 237.4特殊交叉跨越說明 238桿塔和基礎 248.1桿塔 248.2基礎 259電纜線路路徑 259.1電纜線路路徑走向方案 259.2路徑協(xié)議 259.3線路地形特征 2510交通運輸及環(huán)境條件 2610.1交通運輸 2610.2氣象條件 2611電纜敷設方式 2711.1電纜敷設方式 2711.2電纜工作井選擇 2812電力電纜及附件的選型 2812.1電纜選型 2812.2電纜附件選型 2812.3電纜接地及分段 2912.4短路電流及電纜熱穩(wěn)定校驗 3113柱上開關設備 3313.1柱上斷路器及新建環(huán)網箱 3313.2新建環(huán)網箱 3313.3隔離開關 3613.4避雷器 3614配電自動化終端 3615土建部分 3715.1電纜溝 3715.2排管 3715.3工作井 3815.4通道接地 3916電纜防火封堵及電纜標志樁 3916.1電纜防火封堵 3916.2電纜標識 4017通信部分 4118環(huán)境保護和勞動安全 4118.1環(huán)保措施 4118.2運行與勞動安全 4119森林防火差異化設計 4219.1路徑選擇 4219.2導地線選型 4219.3電氣間距 4319.4絕緣子和金具選型 4319.5桿塔和基礎選型 4319.6電氣設備 4419.7防雷與接地設 4519.8在線防火監(jiān)測裝置及警示標志 4720拆舊情況說明 4721其他情況說明 471總的部分1.1工程設計的主要依據1.1.1設計中標通知書或委托文件(1)成都市新津區(qū)行政審批局文件《關于同意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新審經投資[2021]57號);(2)本項目的規(guī)劃紅線圖1.1.2工程設計有關的規(guī)程、規(guī)范(1)現場勘查資料。(2)本工程設計依據的主要規(guī)程規(guī)范如下GB51302-2018架空絕緣配電線路設計標準GB50065-20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uī)范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guī)范GB/T50064-2014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GB50173-2014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DL/T-5729-2016配電網規(guī)劃設計技術導則DL/T5352-2018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guī)范DL/T599-2016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DL/T448-2016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規(guī)程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DLT866-2015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選擇及計算規(guī)程GB50217-2018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GB50052-2009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T14285-2003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GB50065-20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uī)范DL/T5352-2018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guī)范《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通用設計10kV及35kV配電線路金具圖冊》(2013年版)《國家電網公司配電網工程典型設計》(2016年版)《國網設備部關于印發(fā)10kV架空線路絕緣橫擔典型布置方案》(2019版)的通知《2017配電網工程初步設計內容深度規(guī)定》Q/GDW10784《四川省電力系統(tǒng)污區(qū)分布圖》(2020年版)《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關于印發(fā)2017年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工程典型設計精簡方案的通知》(川電運檢〔2017〕27號)《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關于印發(fā)森林草原輸配電線路防火設計差異化條款(試行)的通知》(川電設備〔2020〕106號)《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印發(fā)加強易受洪澇災害影響地區(qū)電網設備防洪防澇工作重點措施的通知》(國家電網設備〔2020〕770號)《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關于印發(fā)業(yè)擴配套電網建設項目管理實施意見的通知》(川電辦〔2016〕34號)《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關于印發(fā)業(yè)擴供電方案編制實施意見的通知》(川電營銷〔2016〕78號)《配電網規(guī)劃設計技術導則》(2020版)1.2項目來源由于污水處理廠生產擴能,現改擴建污水處理廠,新建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本電力專線工程是為解決韓河心排澇設施項目、紅巖污水處理廠設置雙電源供電問題。前期已向新津區(qū)供電公司提出用電申請,提出在2022年6月31日之前增加產能,需新增變壓器容量12000千伏安,其中污水處理廠4*2000kVA=8000kVA;韓河心4*1000kVA=4000kVA。因此,為滿足污水處理廠和韓河心排澇設施用電需求,項目被正式提出。1.3工程建設規(guī)模和設計范圍1.3.1系統(tǒng)概況根據成都市新津環(huán)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提供資料,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按終期負荷考慮,項目負荷如下表所示:用戶負荷統(tǒng)計表主要供電項目用戶變壓器容量用戶計算負荷紅巖污水處理廠+韓河心12000kVA8558.8kW說明:用戶計算負荷為污水處理廠:1#配電房2267.5kW,2#配電房2407.3kW,合計4674.8kW;韓河心泵站:韓河心排澇設施為三用一備,在逐臺全啟動情況下沖擊容量預計為(2臺已啟動+第三臺啟動+160KVA廠內其他用電):2*1000KW+(100A*1.732*10KV)+160KVA*0.95=3884kW;綜上項目總計8558.8kW,功率因數0.95計算配變容量為9009kVA;詳見附件四“業(yè)主提供負荷文件”110kV何店變電站:主變總容量:2×50MVA。10kV饋出線間隔:12回,已用10kV間隔12回,本期擴建10kV間隔1回。1.3.2設計范圍(1)本次設計范圍為:成都市新津區(qū)“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項目建設外部電源工程,從110kV何店站10kV擴建間隔起采用電纜及架空方式至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紅線外止這一范圍內的電氣及通道修建設計。(2)工程概算書的編制。1.3.3建設規(guī)模本項目從110kV何店變電站新建單回10kV電力線路,沿現有110kV何店變電站東南側擴建10kV通道敷設穿越成雅高速后至興化4路,沿興化4路北側通道敷設至興化3路,沿興化3路西側新建通道敷設至興化6路,沿興化6路南側敷設至岷江西側,后采用架空方式跨過岷江后沿岷江東側采用架空方式敷設至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結束。共計新建ZA-YJV22-8.7/15-3x400電纜路徑長約3812米,新建JLHA1/G1A-240/40導線路徑長約725米,新建JKLYJ-10/240導線路徑長約649米;擴建2*3+2孔排管長約1040米,新建2*3+2排管通道長約1335米,新建電纜橋架長約30米,新建頂管183米,新建鐵塔2基。新建250*250*14m水泥桿5基,新建190*15m水泥桿9基。附圖:1.3.3線路路徑示意圖1.5典型設計和標準物料的應用情況1.5.1采用的典型設計本項目10kV線路設計采用《國家電網公司配電網工程典型設計》(2016年版)-10kV架空線路分冊,該模塊在10kV線路工程中使用范圍廣,使用項目多,桿塔形式、設備材料使用成熟,便于后期施工安裝,線路維護等。1.5.2差異化設計(1)線路工程:本工程位于成都市新津區(qū)鄧雙鎮(zhèn),地形為平地100%,新建線路路徑D1#-D2#跨越岷江,檔距725米;超出10kV典型設計允許最大檔距;經與項目管理部門協(xié)商,D1#-D2#號桿塔采用非典型設計,經現場踏勘,決定采用“1D-DJG自立式鐵塔”跨越岷江,電氣、結構校核后,技術條件滿足規(guī)范要求。1.6走廊通道清理走廊通道清理包含以下內容: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電力專線工程以平地為主,沿線主要途徑農業(yè)耕作、苗圃、工業(yè)園區(qū)。根據初堪調查結果,本工程需砍伐雜樹約200棵,喬木約100棵,青苗損面積約710平方。樹木砍伐原則:按照設計和運行保護要求,對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樹、竹均應砍伐,其余的林木均按高跨處理,并按以下執(zhí)行:對地勢較低處,考慮樹木自然生長高度后凈空距離大于3.0m的樹木可不砍伐。對果樹、經濟林木或城市灌木林不小于1.5m。應保證導線對樹木的垂直凈空距離和風偏后凈空距離滿足設計規(guī)程1.5m和2.0m的要求。對生長高度較高、樹木倒下后會危機線路安全的樹木應砍伐。當需要砍伐通道時,通道凈寬度不應小于線路寬度加通道附近主要樹種自然生長高度的2倍。通道附近超過主要樹種自然生長高度的非主要樹種樹木應砍伐。塔基位于林區(qū)及早地中時,在線路塔基范圍內的樹木需砍伐;對于溝底的樹木,因塔位處于丘頂,在滿足規(guī)程規(guī)定的凈空距離要求下可以按跨越考慮而不砍伐。廊道清理規(guī)模明細表類型單位數量雜樹/200喬木/1001.7停電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本項目電源點起于110kV何店變電站,止于紅巖污水處理廠,新建線路建設期間不涉及相關線路停電。2線路路徑2.1通道擬定原則本工程路徑滿足與鐵路、高速公路、機場、雷達、電臺、軍事設施、油氣管道、油庫、民用爆破器材倉庫、采石場、煙花爆竹工廠等各類障礙物之間的安全距離要求。(1)避開場、鎮(zhèn)和規(guī)劃區(qū)及新農村安置小區(qū),滿足市、區(qū)、縣及鄉(xiāng)鎮(zhèn)的規(guī)劃要求。(2)路徑選擇時盡量靠近現有公路(高速公路除外),充分利用公路以方便施工運行。(3)路徑選擇時盡量縮短線路路徑、降低工程造價。(4)路徑選擇時盡可能避讓Ⅰ級通信線、無線電設施以及電臺。(5)路徑選擇時避開集中林區(qū)、森林公園,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林木砍伐賠償費用。(7)路徑選擇時盡量避讓房屋。(8)路徑選擇時合理選擇跨河(江)、公路點,降低工程造價。由于本工程線路部分處于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擬定本工程線路路徑時,充分征求了當地規(guī)劃部門的意見,兼顧了該片區(qū)長遠規(guī)劃的發(fā)展,因此本項目新建線路經綜合分析比較后選擇出的最佳路徑方案。2.2路徑方案本工程10kV線路起于110kV何店變電站10kV備用間隔,變電站出線采用電纜出線方式敷設,沿現有110kV何店變電站東南側擴建10kV通道敷設穿越成雅高速后至興化4路,沿興化4路北側新建通道敷設至興化3路,沿興化3路西側新建通道敷設至興化6路,沿興化6路南側及北側敷設至岷江西側,后采用架空方式跨過岷江后沿岷江東側采用架空方式敷設至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結束;共計新建ZA-YJV22-8.7/15-3x400電纜路徑長約3812米,新建JLHA1/G1A-240/40導線路徑長約725米,新建JKLYJ-10/240導線路徑長約649米;擴建2*3+2孔排管長約1040米,新建2*3+2排管通道長約1335米,新建電纜橋架長約30米,新建頂管183米,新建鐵塔2基。新建250*250*14m水泥桿5基,新建190*15m水泥桿9基。新建線路主要途徑新津區(qū)何店村、新津鄧雙工業(yè)園,該工程海拔高度為450m-482m之間,不涉及林區(qū)、果林。2.3交通條件本線路附近有縣道、鄉(xiāng)村公路、園區(qū)道路、機耕道可供利用,汽車運輸條件較好。大多桿塔位利用人行路可以到達,人力運輸較為方便。經現場勘查,本工程汽車運距20km,人力運距0.2km。2.4路徑協(xié)議本線路路徑通道部分(成雅高速至污水處理廠段)已取得新津規(guī)劃部門許可,詳見路徑紅線見附件,何店變電站至成雅高速段暫未取得路徑紅線,該段由業(yè)主負責辦理,項目開工前需復核,取得后方可實施。2.5地形、地質地形劃分:平地100%。地質劃分:松砂石100%。2.6水文條件根據現場查勘及收集沿途基礎建設實施情況。穩(wěn)定地下水位較深,對建構(筑)物基礎及基礎開挖影響較小。區(qū)域內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均無腐蝕性影響。2.7地震基本烈度根據GB18306-2015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本線路段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不需要采取抗震結構措施。3氣象條件3.1選擇氣象條件新津區(qū)氣象特征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其主要特點為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少冰雪。根據新津區(qū)氣象局多年觀測資料統(tǒng)計,主要氣象特征為:(1)年平均氣溫16.0°C,極端最高氣溫38.5°C,極端最低氣溫-5.1°C;(2)年平均降雨量959.2mm,其中12、1、2月為旱季,三個月降雨量僅占年降雨量的3%左右,7、8、9月為雨季,三個月降雨量約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3)年水面蒸發(fā)量970.4mm~1139.30mm;年平均日照1127.1小時,日照百分率為25.7%;年內一日最大降水量222.9mm。(4)年平均相對濕度82%;多年平均有霜日為20.6天,歷年最大積雪厚度9cm(1994年1月18日)。(5)風速、風向:年平均風速為1.35m/s,平均最大風速7.7m/s,瞬時最大風速為27.4m/s,主導風向是NE向9%左右。最大風力為7級。參照2016年四川典型設計氣象條件選用,本工程按典型B級氣象區(qū)考慮。其參數如下表:3.2氣象條件一覽表序號氣象工況氣溫(℃)風速(m/s)覆冰厚度(mm)1最高氣溫+40002最低氣溫-20003覆冰情況-51054最大風速-52505安裝情況-101006平均氣溫10007雷電過電壓151008操作過電壓10150冰的密度(kg/m3)0.9×1034導線選型及其防振4.1導線選型10kV架空線路截面滿足《四川省電力有限公司中低壓配電網規(guī)劃設計技術導則(2014年版)》要求,擬選用交聯(lián)聚乙烯銅芯電纜,并在電纜截面選擇上保留了適當裕度。10kV電纜截面推薦表線路形式供電區(qū)域主干線分支線電纜線路A+、A400、300150、70B、C、D類300、185120、70根據前期收資統(tǒng)計: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和韓河心變壓器擬裝件容量12000kVA,計算負荷8558.8kW,供電電源由110kV何店變電站10kV備用線出線間隔供電。故本工程導線按需8558.8kW負荷容量進行線徑選擇;根據規(guī)劃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和韓河心總負荷容量為8558.8kW。計算得其最大工作電流為:Ix=pmax/(√3*U)=8558.8/(√3*10.5)*0.95=495AJKLYJ-10/240型導線允許持續(xù)載流量500A,JLHA1/G1A-240/40型導線允許持續(xù)載流量568A,滿足本項目使用需求。4.2導線安全系數選擇及防振本工程導地線安全系數、最大使用張力、年平均運行張力如下:序號電線型號安全系數最大使用張力(N)年平均運行張力(N)1JLHA1/G1A-240/403.038633289752JKLYJ-10/2405.065898237由風雪作用引起的架空線振動可分為微風振動、舞動、次檔距振動、脫冰跳躍和擺動。微風振動是架空線在微風作用下產生的高頻低幅的垂直振動。微風振動引起架空線疲勞斷線、金具磨損和桿塔部件破壞等,因此必須采取防振措施。根據設計規(guī)程要求,導、地線的年平均運行張力為拉斷力的25%,故確定全線導、地線通過一般地區(qū)時采用防振錘防振,對重要交叉跨越、強風地帶、大檔距以及大高差的直線桿塔,擬加裝預絞絲護線條與防振錘進行聯(lián)合保護。防振錘安裝個數與檔距(L)關系如下表:防振錘數量線型型號123JLHA1/G1A-240/40FD-4L<350m350m≤L<700m700m≤L<1200mJLB20A-80FR-1L<300m300m<L<600m600m≤L<1200m架空線上的覆冰斷面常呈帶翼狀的筒形,此時若遇強風,架空線會產生低階固有頻率的自激振動,振動振幅極大。本工程所經地區(qū)不屬于易舞動區(qū),導地線不需進行防舞動設計。次檔距振動為分裂導線的線路所特有。為了保持子導線間的水平距離,檔距中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個間隔棒。間隔棒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次檔距。次檔距振動會造成分裂導線相互撞擊而損傷導線,易使導線在間隔棒線夾處產生疲勞斷股,使間隔棒線夾松動。因本工程檔內采用垂直雙分裂形式導線,不采用間隔棒分隔,故檔內不會放生次檔距振動;跳線雖安裝間隔棒,因跳線檔距非常小,故亦不會產生次檔距振動。4.3導線的機械電氣特性本項目導線的選擇除滿足本項目載流量需求外,裸導線參數根據GB/T1179-2008《圓線同心絞架空導線》附錄E:國內常用規(guī)格的導線尺寸及導線性能表選??;10kV絕緣導線根據GB/T14049-2008《額定電壓10kV架空絕緣電纜》選取。導(地)線的機械電氣特性如下:型號JLHA1/G1A-240/40JKLYJ-10/240構造(根數×直徑,mm鋁合金26×3.4237×2.9鋼7×2.66/截面積(mm2)鋁合金239244.39鋼38.9/總計278244.39直徑(mm21.726.8單位質量(kg/km)963.5948綜合彈性系數(MPa)7390056000線膨脹系數(1/℃)0.00001890.000023計算拉斷力(N)122000346795防雷和接地本工程線路經過地區(qū)的年平均雷電日為23.2天,屬中雷區(qū),根據本地區(qū)10千伏線路的運行經驗及《架空絕緣配電線路設計標準》GB51302-2018,7.2.2條要求,本項目在架空線路起止點桿塔兩則裝設線路避雷器做防雷保護,涉及跨越岷江段兩側桿塔加掛地線保護;跨河兩側桿塔直接接地,接地裝置型式一般采用方環(huán)放射型,方環(huán)尺寸可隨桿塔基礎變化。兩側桿塔均需逐基逐腿接地桿塔的接地射線采用水平淺埋風車放射接地型式和桿塔基坑自然接地體相結合的型式。接地引下線采用熱鍍鋅Φ12圓鋼,接地體采用Φ12熱鍍鋅圓鋼,若桿塔基礎較大,接地引下用圓鋼長度不夠時,可用接地圓鋼Φ12加長。接地采用2點引下,接地線均應與鋼管桿可靠連接。為了可靠分流,每基桿塔的地線連接處均需要采用另外一根專用接地線通過專用的接地端子與桿塔可靠相連。為加強接地,兩側桿塔要求采用接地線通過接地端子與桿塔可靠接觸,并逐基良好接地。桿塔的接地裝置按不同的土壤電阻率選配,按規(guī)程要求的接地電阻值,并按照四川省電力公司有關規(guī)定及《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設計規(guī)范》(GB/T50064-2014),在雷季干燥時,每基桿塔的工頻接地電阻不宜大于下表:土壤電阻率(Ω·m)≤100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以上工頻接地電阻(Ω)1015202530除此之外本項目水泥桿接地體采用水平接地母線及垂直接地極配合,其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柱上開關及電纜頭應裝設避雷器和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6絕緣配合6.1沿線污區(qū)劃分根據四川省電力公司發(fā)布的《四川電力系統(tǒng)污區(qū)分布圖》(2020年版),結合現場的污源調查,線路主要受沿線城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等綜合污染,并且考慮今后污穢發(fā)展趨勢,確定全線按D級污區(qū)設計。6.2絕緣子各海拔高度地區(qū)線路中使用的柱上開關、避雷器、無功補償裝置、高壓計量裝置在物資上報時應根據Q/GDW13001-2014《國家電網公司物資采購標準高海拔外絕緣配置技術規(guī)范》相關技術要求,在相關技術文件中明確10kV線路經過地區(qū)的海拔高度和環(huán)境污穢等級、按工頻電壓條件下所要求的泄漏比距、操作過電壓和雷電過電壓等,并依此進行校驗和復核后進行設備選型。本工程10kV直線桿絕緣子選用(R5ET105L柱式或R12.5ET柱式),設計安全系數不小于2.5。本工程10kV耐張桿絕緣子選用2片U70BP/146盤型懸式瓷質絕緣子進行組合,跨河檔絕緣子采用5片U70BP/146盤型懸式瓷質絕緣子進行組合。柱式絕緣子相關參數和特性表絕緣子型號R12.5ET125N備注雷電沖擊耐受電壓峰值(kV)125工頻干閃耐受電壓有效值(kV)-工頻濕閃耐受電壓有效值(kV)50最小公稱爬電距離(mm)400最小彎曲破壞負荷(kN)12.5公稱高度(H/mm)305最大公稱直徑(D/mm)160懸式絕緣子相關參數和特性絕緣子型號U70BP/146備注雷電沖擊耐受電壓峰值(kV)120工頻干閃耐受電壓有效值(kV)75工頻濕閃耐受電壓有效值(kV)45最小公稱爬電距離(mm)320機電實驗負荷(kN)60公稱高度(H/mm)146最大公稱直徑(D/mm)2556.2.1爬電距離校驗根據《工業(yè)與民用配電手冊》(第四版)表5.3-5:《66kV及以下電力線路環(huán)境污染等級評估及瓷絕緣單位爬電比距》。在d級典型污穢環(huán)境內,中性點非直接接地下,單位爬電比距為3.5cm/kV。10kV絕緣子爬電距離允許值為:QUOTE,滿足要求;0.4kV絕緣子爬電距離允許值為:QUOTE,滿足要求;本項目位于海拔小于1000m地區(qū),無需進行海拔修正。6.3金具金具均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通用設計10kV及35kV配電線路金具圖冊》(2013年版)生產,其機械強度的使用安全系數均不小于2.5。(1)接續(xù)線夾:JKLYJ-10/240及JLHA1/G1A-240/40導線選用JB型并溝線夾。(2)連接金具:10kV耐張串采用直角掛板、球頭掛環(huán)、碗頭掛板、耐張線夾連接。(3)拉線金具:采用直角掛板、楔形線夾、NUT線夾、U型環(huán)。(4)防護金具:防振錘采用FD型防振錘防振。7導線對地、交叉跨越距離7.1交叉跨越情況本工程本工程跨越河流3處、通信線0處,樹木3處。各處交叉跨越滿足安全距離要求。7.2導線對地距離線路經過地區(qū)線路電壓1kV~lOkV1kV以下居民區(qū)6.56非居民區(qū)5.55不能通航也不能浮運的河、湖(至冬季冰面)55不能通航也不能浮運的河、湖(至50年一遇洪水位)33交通困難地區(qū)4.5(3)4(3)注:括號內為絕緣線數值D7.3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離7.4特殊交叉跨越說明本項目新建D1#桿塔-D2#桿塔新建架空線路跨越岷江,跨越岷江采用自力式鐵塔跨越,跨越高度滿足相關技術要求。8桿塔和基礎8.1桿塔本工程電桿,均采用國家電網典型設計,選用非預應力混凝土電桿。因考慮林區(qū)森林防火,焊接電桿不考慮使用。電桿型號分別為,φ190×15×M×G,并根據具體工程地點地形情況及運輸條件選用分段電桿。對于特殊無法打拉線的地方,本工程采用成都地區(qū)運用較為廣泛的250*250*14m方桿,基礎選用XB2430杯口基礎。桿型選取方面,本工程參考了國家電網公司典型設計及國網四川省公司相關技術選型條件,并結合工程特性選取了設計桿型。典型設計桿型統(tǒng)計表單回典型設計桿頭桿型10kV10kV直線桿9Z1-2轉角桿2終端桿3合計14除10kV水泥桿外本工程,跨越岷江段采用鐵塔跨越,鐵塔采用1D-DJG自立式鐵塔。鐵塔跟開根據本工程所經地區(qū)地形地質情況,并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出發(fā),盡量維持鐵塔基礎的原始地貌,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序號桿塔型式塔頭高度呼高數量mm基11D-DJG9.435.52合計//2鐵塔在所有塔腿距離地面2.5m高度設置防止人員攀爬刺網。8.2基礎8.2.1桿塔基礎本工程D2#號桿至D16#號桿段地形為平地、松砂石100%,直線水泥桿采用直埋方式,耐張水泥桿采用XB2430杯口基礎,鐵塔采用直柱式板式基礎。8.2.2拉線基礎本項目不涉及新裝拉線。9電纜線路路徑9.1電纜線路路徑走向方案本項目從110kV何店變電站新建單回10kV電力線路,沿現有110kV何店變電站東南側擴建10kV通道敷設穿越成雅高速后至興化4路,沿興化4路北側新建通道敷設至興化3路,沿興化3路西側新建通道敷設至興化6路,沿興化6路南側及北側敷設至岷江西側,后采用架空方式跨過岷江后沿岷江東側采用架空方式敷設至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結束。(具體路徑走向見“線路走向平面圖”)。9.2路徑協(xié)議本線路路徑通道部分(成雅高速至污水處理廠段)已取得新津規(guī)劃部門許可,詳見路徑紅線見附件,何店變電站至成雅高速段暫未取得路徑紅線,該段由業(yè)主負責辦理,項目開工前需復核,取得后方可實施。9.3線路地形特征9.3.1地形地貌本工程電纜線路位于新建區(qū)鄧雙鎮(zhèn)工業(yè)區(qū),地形海拔在450m~482m之間,確定地形地貌:地形劃分:平地100%。9.3.2地質情況根據現場查勘及收集沿途基礎建設實施情況,確定本工程沿線地質的比例為:松砂石100%。9.3.3水文條件根據現場查勘及收集沿途基礎建設實施情況。穩(wěn)定地下水位較深,對建構(筑)物基礎及基礎開挖影響較小。區(qū)域內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均無腐蝕性影響。9.3.4地震基本烈度根據GB18306-2015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本線路段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不需要采取抗震結構措施。10交通運輸及環(huán)境條件10.1交通運輸本工程位于新津區(qū)等鄧雙鎮(zhèn),交通運輸方便。電力電纜、環(huán)網箱等物資須從供電公司倉庫運輸至工地現場,汽車平均運距20km,人力平均運距0.2km。10.2氣象條件本工程主要參考《四川省電力系統(tǒng)污區(qū)分布圖》《國網四川電力風區(qū)分布圖-30年一遇》《國網四川電力雷區(qū)分布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2018版》GB18306-2015《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并結合沿線的氣象資料和附近已有線路的運行經驗,綜合考慮,本工程采用氣象條件組合如下:項目單位參數海拔高度m≤1000最高環(huán)境溫度℃40最低環(huán)境溫度℃-20平均氣溫℃17土壤凍結深度m0土壤熱阻系數℃?m/W1.2日照強度(戶外)W/cm20.1濕度日相對濕度平均值%≤95月相對濕度平均值≤90雷電日d/a40最大風速(戶外)(m/s)/Pa30/700地震設防烈度級7污穢等級級d11電纜敷設方式11.1電纜敷設方式本工程采用電纜溝+排管相結合的敷設方式。自110kV何店變電站10kV間隔出線為電纜溝敷設電纜溝,變電站出站側為雙側4層支架,因此本期新敷設電纜敷設于電纜支架上。出站后采用擴建及新建排管通道敷設至岷江西側,在采用排管方式沿岷江西側向北敷設至新建D1#鐵塔,上塔后采用架空方式敷設。11.2電纜工作井選擇本工程新建電纜通道位于車行道內的直線電纜工作井選用3m*1.2m*1.9m鋼筋混凝土結構,轉角電纜工作井選用6~10m*1.6m*1.9m鋼筋混凝土結構,接頭電纜工作井選用6m*1.6m*1.9m鋼筋混凝土結構,蓋板可開啟式電纜工作井。新建電纜通道位于人行道及綠化帶內的直線電纜工作井選用2m*1.5m*1.5m磚混結構電纜井,轉角電纜工作井選用2.0m*2.0m*1.5m磚混結構電纜井,接頭電纜工作井選用3.0m*2.0m*1.5m磚混結構電纜井,蓋板可開啟式電纜工作井。12電力電纜及附件的選型12.1電纜選型根據成都市新津環(huán)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提供資料及新津供電公司供電方案,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和韓和心計算負荷8558.8kW,根據計算得出載流量為495A。根據《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中,本工程選用銅芯交聯(lián)聚氯乙烯絕緣聚乙烯護套電力電纜,額定8.7/15kV,設計電纜導體工作溫度為90度,土壤中工作溫度為25度,溫度校正系數1.0;土壤中3根并行敷設電纜(s=300)校正系數為0.9,10kV三芯電力電纜允許載流量400截面電纜在土壤中敷設時為:501x1.29x1x0.9=581A,校驗后允許持續(xù)載流量為581A。滿足本項目使用需求,因此本工程主供選用電纜:ZA-YJV22-8.7/15-3x400mm212.2電纜附件選型本期工程所有電纜附件需滿足:額定電壓Uo/U:8.7/15kV(非有效接地);最高電壓Um:17.5kV(有效接地);基準絕緣水平BIL:95kV;外護套沖擊耐壓:20kV。電纜與電纜環(huán)網箱等電氣設備連接采用冷縮式戶內終端。終端采用硅橡膠、三元乙丙橡膠型絕緣材料,內外層屏蔽、可觸摸、預制式、可插拔、全絕緣及全密封結構。滿足標稱電壓8.7/15kV(Um=17.5kV)電纜的配合使用要求,每一只電纜頭外殼應可靠接地。電纜與戶外開關設備:柱上開關、柱上隔離開關等設連接是采用冷縮式戶外終端。滿足標稱電壓8.7/15kV(Um=17.5kV)電纜的配合使用要求,每一只電纜頭外殼應可靠接地。因無全密封絕緣套,導體端子裸露處的電氣間距應>400mm,戶外終端的絕緣材料具備較強的抗腐蝕性能。本工程電纜終端頭使用情況類型安裝環(huán)境規(guī)格數量戶內終端頭戶內10kV電纜終端,3×400,戶內,冷縮,銅5戶內終端頭戶內10kV電纜終端,3×150,戶內,冷縮,銅1戶外終端頭戶外10kV電纜終端,3×400,戶外,冷縮,銅2戶內終端頭戶內10kV電纜終端,3×150,戶內,冷縮,銅4戶內終端頭戶內10kV電纜終端,3×300,戶內,冷縮,銅4戶內終端頭戶內10kV電纜終端,3×70,戶內,冷縮,銅4中間接頭戶外10kV中間接頭,3×400,戶外,冷縮,銅912.3電纜接地及分段12.3.1電纜接地電纜的金屬屏蔽和鎧裝、電纜、電纜附件的金屬支架必須可靠接地,接地電阻小于10Ω。交流系統(tǒng)中三芯電纜的金屬屏蔽層、鎧裝,應在電纜線路兩終端和接頭等部位實施直接接地。接地網采用環(huán)形綜合接地網,每處電纜工井內接地位置接地極采用∠63×6×2500型熱鍍鋅角鋼4根;接地帶采用-60×6型熱鍍鋅扁鋼30m,采用焊接的接地裝置接地,接地電阻小于10Ω。12.3.2電纜分段本工程使用電纜3.812km,擬分為9段。以下段長須以施工單位復測后數據作為廠家分盤段長。電纜分段表序號起點名稱終點名稱規(guī)格型號通道長度(m)長度(m)單位備注1何店10kV間隔新建1#環(huán)網箱ZA-YJV22-8.7/15-3*400427449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2新建1#環(huán)網箱新建計量箱ZA-YJV22-8.7/15-3*4001516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3新建計量箱新建1#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75395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4新建1#中間接頭新建2#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64384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5新建2#中間接頭新建3#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79399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6新建3#中間接頭新建4#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72392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7新建4#中間接頭新建5#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76396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8新建5#中間接頭新建6#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73393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9新建6#中間接頭新建7#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62382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10新建7#中間接頭新建8#中間接頭ZA-YJV22-8.7/15-3*400336354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11新建8#中間接頭新建D1#塔ZA-YJV22-8.7/15-3*400220232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12新建D15#桿新建2#計量箱ZA-YJV22-8.7/15-3*1501920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13新建D15#桿新建3#計量箱ZA-YJV22-8.7/15-3*701920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14新建D16#桿新建4#計量箱ZA-YJV22-8.7/15-3*3001920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15合計3852米訂貨段長復測為準16新建2#計量箱韓河心高配ZA-YJV22-8.7/15-3*150180180米紅線內預留17新建4#計量箱污水處理廠高配ZA-YJV22-8.7/15-3*300180180米紅線內預留18新建3#計量箱韓河心專變ZA-YJV22-8.7/15-3*701800180米紅線內預留19合計540米紅線內預留12.4短路電流及電纜熱穩(wěn)定校驗12.4.1短路電流計算成都電網110/10kV何店變電站10kV母線K11點Up1=10.5kVSdx=400MV10kV電纜0.449km新建1#環(huán)網柜K12點Up1=10.5kV(1)計算短路電路的阻抗。取基準容量Sj=100MVA,各元件有效電阻較小,不予考慮。0.449公里10kV電纜的電抗:X2=X×L×Sj/Up12=0.449×0.08×100/10.52=0.032(2)計算由成都電網供給K11點短路電流。根據資料110kV何店變電站10kV母線三相短路正序短路阻抗極大方式X1=0.25。K11點短路電流:IK11=22kAK12點短路電流:IK12=1/(0.25+0.032)×5.5=19.5kA12.4.2短路熱穩(wěn)定校驗根據相關資料可知,由此可得出其10kV側最大短路電流值為IK11=22kA;再進行電纜短路熱穩(wěn)定校核:S==(mm2)S-電纜熱穩(wěn)定要求最小截面Qi-短路熱效應C-熱穩(wěn)定系數,C=137I-接入變電站側10kV側最大短路電流值,I=22kAt=0.65S最小允許截面S=129mm2所選電纜最小截面400>129,能滿足電纜短路熱的穩(wěn)定要求。因為400>129,所以主線選用ZA-YJV22-8.7/15-3×400電纜能滿足電纜短路熱的穩(wěn)定要求。13柱上開關設備13.1柱上斷路器及新建環(huán)網箱本工程在D1#號桿新裝柱上斷路器共1臺,采用一二次融合設備。斷路器殼體應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潮和防凝露性能,以保證絕緣性能良好。斷路器主要電氣參數如下:名稱規(guī)格結構形式支柱式絕緣介質空氣額定電壓(kV)12額定電流(A)1250額定電纜充電開斷電流(A)10額定線路充電開斷電流(A)10額定短路開斷電流(kA)20操作方式電動,并具備手動操作功能13.2新建環(huán)網箱本工程采用SF6氣體絕緣二進四出環(huán)網箱1臺,環(huán)網箱布置在110kV何店站出站約200米處。13.2.1電氣一次部分(1)電氣接線方式新建環(huán)網箱采用單母線接線。(2)主要設備選擇本工程環(huán)網箱采用SF6氣體絕緣柜,開關設備短路電流水平不小于25kA。10kV斷路器柜主要設備選擇設備名稱形式及主要參數備注斷路器進線:1250A,25kA;出線:630A,25kA電流互感器進線:800/5A0.5S/10P20

饋線:600/5A0.5S/10P20避雷器17/45kV主母線630A10kVPT柜主要設備選擇設備名稱形式及主要參數備注負荷開關630A,25kA電壓互感器10/√3/0.1/√3/0.22/√3/0.1/3kV,0.5/3/3P30/300/50VA避雷器17/45kV主母線630A13.2.2電氣二次部分本項目新建環(huán)網箱采用全斷路器間隔,各間隔配置單獨微機保護同時配備DTU實現微機保護。保護配置基本功能:電流速斷、過電流、過負荷、小電流接地、零序保護等。同時環(huán)網箱操作采用DC48V操作電源,電源由(電壓互感器或DTU)提供。由廠家配齊間隔與DTU控制、信號連接電纜。13.2.3計量部分為精確檢測線路線損,環(huán)網箱進線單元應預留智能電度表位置,CT配置為800/5A0.2S。13.2.3.1配電自動化部分環(huán)網箱DTU設備采用立式遮蔽式,工作電源由電壓互感器提供,DTU為通信設備提供DC24V工作電源,為電操機構提供DC48V操作電源。DTU配置免維護閥控鉛酸蓄電池,為站內保護等設備提供后備電源,蓄電池容量≥10Ah。DTU配置線損模塊、自動化模塊、電源管理模塊、航空插頭電纜等設備。DTU容量須滿足本工程要求。13.2.4通訊部分本項目為用戶新建專線項目,僅需新建二進四出環(huán)網柜1臺,不考慮光纜建設方案。13.2.5環(huán)網箱基礎及通風(1)環(huán)網箱基礎環(huán)網箱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基礎,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基礎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厚度100mm)。墻體厚度250mm,基礎凈空深度2100mm。外露部位貼瓷磚,規(guī)格、顏色與箱體配合協(xié)調,電纜進出線埋管方向和數量應按實際情況確定。爬梯位置應根據購貨廠家提供的活動底板位置確定,鋼爬梯涂刷紅丹兩遍、面漆兩遍。地基處理按實際情況采取措施。(2)環(huán)網箱通風1、通風窗采用2mm厚鋼板沖壓百葉窗,百葉窗孔隙不大于10mm。百葉窗外框為∠25mm×25mm×4mm。所有線管穿混凝土結構處設置防水套管,套管與線管間填充瀝青絲、防水材料密封。2、環(huán)網柜需在環(huán)網柜基礎與環(huán)網柜連接部位增加30cm高通風鋼網,進一步滿足基礎內通風要求。13.3隔離開關本工程在D1#號桿、D15#號、D16#號桿新裝戶外隔離開關共計4組,隔離開關選用GW9-10/630A隔離開關。13.4避雷器本工程在D1#號桿、D15#號、D16#號桿新裝戶外避雷器共計4組,避雷器選用HY5WS-17/50氧化鋅避雷器。14配電自動化終端(1)本工程饋線終端采用無線組網方式。配電通信網及系統(tǒng)設備均應具有標準的通信接口并支持101、104、CDT等多種標準通信規(guī)約,可以與各種配電成套設備、通信設備實現無縫連接。(本段根據工程具體情況選用)(2)本工程新建環(huán)網箱DTU或柱上斷路器FTU采用EPON通信技術時:ONU終端設備選用雙PON口設備實現全保護自愈圖,ONU設備采用工業(yè)級設備,滿足較惡劣的現場運行環(huán)境;ONU設備配置在環(huán)網箱、柱上開關上,實現相關設備信息上傳至變電站。OLT設備配置在變電站內,實現變電站信息匯集上傳至主站。(3)對于環(huán)網箱,OUN與配電終端(DTU)等設備安裝在同一個室內或室外機架內,同時在機架內安裝一體化ODF,室外光纜進入站內在ODF上熔接,然后通過跳纖的方式與分光器連接后接入ONU設備。ONU設備通過FE電口與配電終端(DTU)相連,ONU設備供電模式采用與配電終端設備相同方式。(4)對于柱上開關,ONU與配電終端(FTU)等設備安裝在同一個室外箱內,室外光纜在室外光纜熔接包內與戶外防水尾纜熔接后引入設備室外箱,防水尾纜在室內箱內通過法蘭與分光器連接后接入OUN設備。15土建部分15.1電纜溝本項目不涉及電纜溝新建15.2排管15.2.1排管本工程第一段排管起于110kV何店站10kV已建排管接口,止于興化4路已建排管通道,該段排管采用2×3+2混凝土包封設計,長度1.04km。擬建電纜通道位于規(guī)劃道路的西側,布置于綠化帶下。電力主管采用C-PVCDN200B9mm管材。包封混凝土強度等級C25,基礎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厚度100mm)。本工程第二段排管起于興化3路已建排管通道接口沿興化6路南側新建至岷江西側止,該段排管采用2×3+2混凝土包封設計,長度1.335km。擬建電纜通道位于規(guī)劃道路側布置于綠化帶下。電力主管采用C-PVCDN2009mm管材,C-PVCDN1004mm管材。包封混凝土強度等級C25,基礎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厚度100mm)。15.3工作井根據電纜的轉彎半徑、進出線規(guī)劃等情況,綜合考慮經濟性,按既滿足施工的活動空間及操作要求,又占用空間小的原則,新建保護管敷設段檢查井間距不大于50m,轉彎處修筑檢查井。電纜井除墊層混凝土等級采用C20外,其余均C30。電纜井蓋板預留直徑φ950檢查孔,檢查孔蓋采用鑄鐵井蓋板,檢查孔內安裝防墜網。電纜井內同步安裝接地,供電纜中間接頭接地使用。15.4電纜橋架本工程電力通道局部需跨越溝渠,采用鋼桁架跨越。鋼桁架采用槽鋼和角鋼,材質采用Q235和Q355。桁架采用整體預制桁架,現場吊裝。桁架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基礎,桁架與基礎之間采用預埋鋼板和螺栓連接,桁架內部直接鋪設電纜保護管。桁架兩端采用防人刺網同時橋架設計滿足后期檢修要求。15.5通道接地本工程沿新建的通道,全線埋設-60×6扁鋼2根,每隔10米跨接一次,打入∠63×6×2500熱鍍鋅角鋼2根,在穿越電纜檢查井時,該接地扁鋼須沿井壁安裝并與井內各支架聯(lián)通。上述接地裝置所形成的接地網,其接地電阻在任何干燥季節(jié)均小于4歐。16電纜防火封堵及電纜標志樁16.1電纜防火封堵16.1.1電纜阻燃本工程采用A級阻燃電纜,電纜本體無需采取防火措施。電纜體布置的規(guī)定敷設于電纜支架上的電力電纜按出線倉位順序排列,電纜相互之間應保持一定間距,不得重疊,盡可能少交叉。敷設于電纜支架上的通訊線纜,宜放入耐火電纜槽盒并固定。本工程選擇使用A級阻燃電纜。電纜接頭的表面阻燃處理。電纜接頭應采用防火涂料進行表面阻燃處理,即在接頭及其兩側2~3m和相鄰電纜上繞包阻燃帶或涂刷防火涂料,涂料總厚度應為0.9~1.0mm。對電纜可能著火導致嚴重事故的回路、易受外部影響波火災的電纜密集場所,應有適當的阻火分隔,并按工程的重要性、火災概率及其特點和經濟合理等因素,設置防火門、防火墻、耐火隔板或者封閉式耐火槽盒。對電纜可能著火導致嚴重事故的回路、易受外部影響波及火災的電纜密集場所,應有適當的阻火分隔,并按工程的重要性、火災概率及其特點和經濟合理等因素,設置防火門、防火墻、耐火隔板或者封閉式耐火槽盒。16.1.2防火封堵為了有效防止電纜因短路或外界火源造成電纜引燃或沿電纜延燃,應對電纜及其構筑物采取防火封堵分隔措施。防火墻兩側電纜涂刷防火涂料各1m。電纜穿越樓板、墻壁或盤柜孔洞以及管道兩端時,應用防火堵料封堵。防火封堵材料應密實無氣孔,封堵材料厚度不應小于l00mm。進出電纜檢查井、穿越過街預埋管道的電纜,管壁口處應填充防火堵料,封堵材料厚度不應小于100mm。16.2電纜標識16.2.1警示帶本工程排管敷設的覆層中應敷設警示帶。16.2.2RFID標識牌標識牌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規(guī)格應統(tǒng)一,材質應能防腐,掛裝應牢固。本工程電纜溝內電纜本體上,應每間隔50m加掛電纜標識牌。電纜排管進出井口處,加掛電纜標識牌。箱體內電纜終端標識牌綁扎在電纜終端頭處。16.2.3標識樁本工程電纜敷設路徑起、終點及轉彎處,以及直線段每隔40m應設置一處標識樁,當在綠化隔離帶、灌木叢等位置時可延至每隔50m設置一處標識樁。16.2.4標識貼排管電纜于人行橫道、大理石路面、混凝土路面等下方時,電纜標識貼應牢靠固定于地面,標識貼上應有電纜線路方向指示,并且電纜工作井蓋板上應設置標識貼,標識貼直線段間隔30-50米設置直線標示貼一處,轉彎地方設置轉彎標識貼。17通信部分本項目環(huán)網柜通信采用4G無線公網通訊。18環(huán)境保護和勞動安全18.1環(huán)保措施依據GB3096-2008環(huán)境質量標準第5.1條環(huán)境噪聲限值規(guī)定和GB8702-2014電磁輻射防護規(guī)定第3.1條可豁免的電磁輻射體的等效輻射功率規(guī)定,本工程無需采取防護措施。18.2運行與勞動安全線路運行時,對鄰近平行和交叉的其他低壓電力線、通信線等仍存在電磁感應電壓,對其中需拆遷的線路在施工圖中明確,對不需拆遷而又有一定影響的通知有關運行單位在這些線路運行和檢修時,按《電力工業(yè)安全規(guī)程》中的有關要求做好安全措施。18.2.1勞動安全措施(1)輸電線路工程滿足國家規(guī)定的有關防火、防爆、防塵、防毒及勞動安全與衛(wèi)生等的要求。(2)高桿塔高空作業(yè)工作人員采取防墜安全保護措施。(3)輸電線路建成送電后對平行和交叉的其他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通信線等存在感應電壓的,鄰近線路在運行和維修時做好安全措施。(4)輸電線路在施工時,會受到鄰近輸電線的影響,產生電磁感應電壓。在施工時落實好勞動安全措施,并在高空架線作業(yè)時,制訂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19森林防火差異化設計19.1路徑選擇本工程線路處于平原地區(qū),根據《四川省森林防火規(guī)劃》(2016-2025年),查詢得知新津區(qū)為一般森林防火區(qū),該區(qū)域公路及城市道路縱橫交錯,交通運輸較為方便,不涉及微地形微氣象及Ⅰ、Ⅱ級保護林區(qū)。因此本工程優(yōu)化了線路路徑,導線及設備選型,選型設備滿足川電設備〔2020〕106號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關于印發(fā)森林草原輸配電線路防火設計差異化條款(試行)的通知相關要求,具體選擇情況如下:19.2導地線選型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穿越樹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