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9(共125題)_第1頁
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9(共125題)_第2頁
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9(共125題)_第3頁
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9(共125題)_第4頁
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9(共125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9(共5套)(共125題)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第1套一、數(shù)字推理(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A、

B、

C、

D、

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原數(shù)列可轉化為:分子做差:故所求項為=B項為正確答案。2、14,23,34,47,()。A、50B、57C、60D、62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屬于多級數(shù)列。兩兩做差得到等差數(shù)列9,11,13,所以下一項為47+15=62,所以選擇D選項。3、2,5,13,35,97,()。A、214B、275C、312D、336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2×3—1=5;5×3—2=13:13×3一4=35;35×3—8=97。因此答案為97×3一16=275,故應選B。4、3,8,16,21,29,34,()A、39B、42C、45D、47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故本題選擇B項。5、某人中午十二點從A地岀發(fā)前往B地,A地路牌上寫著“距離B地還有2小時55分鐘步行路程”,下午兩點整他在途中一塊路牌處停下休息一刻鐘,這塊路牌寫著“距離B地還有1小時15分鐘步行路程”。若他始終保持勻速,到達B地的時間約為:A、3:30B、3:45C、4:20D、4:35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AB兩地距離為2×60+55=175分鐘步行路程,從A地到途中路牌的距離為175-(60+15)=100分鐘步行路程,與總路程的比值為。因此前4份路程該人走了2小時,后3份還要走1.5小時,加上途中休息的15分鐘,預計在3:45抵達B地。6、甲公司要將100噸貨物運往某地銷售,經(jīng)與乙運輸公司協(xié)商,計劃租用A,B兩種型號的汽車共6輛,用這6輛汽車一次將貨物全部運走,其中每輛A型汽車最多能裝該種貨物16噸,每輛B型汽車最多能裝該種貨物18噸。已知租用1輛A型汽車和2輛B型汽車共需費用2500元;租用2輛A型汽車和1輛B型汽車共需費用2450元,且同一種型號汽車每輛租車費用相同。若甲公司租車預算不超過5000元,則最低的租車費用為:A、4850元B、4900元C、4950元D、5000元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依題意,設A型車租了x輛,B型車租了(6-x)輛,則2≤x≤4??傎M用為800x+850(6-x)=5100-50x,所以當x=4時總租費最少為4900元。7、如圖所示,在邊長為24的正方形ABCD上,減去陰影部分四個全等的D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虛線折起,恰好折成一個立方體包裝盒。這個包裝盒容積最大為: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若恰好折成一個立方體包裝盒,則A、B、C、D折起后重合在一點,所以底面是個正方形。設AE=x,底面邊長為√2x,故包裝盒的容積最大為√2x×√2×=√2x2(24-2x)。根據(jù)均值不等式可得=8,即包裝盒的容積最大√2×83=512√2。8、1,2,8,(),1024A、64B、176C、682D、988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二級等比數(shù)列?;蛘?,數(shù)列為多次方數(shù)列變式,可依次寫為20,21,23,(26),2110,指數(shù)0,l,3,(6),l0,為二級等差數(shù)列。9、1,3,12,45,171,()A、648B、658C、646D、656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觀察數(shù)列的變化規(guī)律,由第一項的1到最后一項171,數(shù)列的遞增幅度較大,考慮倍數(shù)關系。可先從中間三項3、12、45入手,得到(3+12)×3=45,前后驗證(1+3)×3=12,(12+45)×3=171,可知規(guī)律成立,能夠得到(45+171)×3=(648)。10、—個正三角形的每個角上各有一只螞蟻。每只螞蟻同時開始朝另一只螞蟻沿三角形的邊運動,目標是隨機選擇。若每只螞蟻的爬行速度相同,它們互不相遇的概率是多少?A、12.5%B、25%C、50%D、66%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每只螞蟻有兩種方向,3只螞蟻的爬行方式有23=8種。其中互不相遇的情況是3只螞蟻同時順時針或逆時針爬,共2種情況。所以螞蟻互不相遇的概率為-=25%。11、5,24,6,20,(),15,10,()A、7,15B、8,12C、9,12D、10,1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分組組合數(shù)列,每兩項為一組,每一組相乘的積均為120。12、14.1,7,20,44,81,135,()A、208B、216C、243D、272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三級等差數(shù)列變式。13、119,83,36,47,()A、-37B、-11C、11D、37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和數(shù)列變式。第二、三項之和為第一項,依此類推,36-47=(-11)。14、5,9,19,37,75,()A、79B、100C、149D、150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第一項×2+第二項=第三項,依此類推,37×2+75=(149)。15、66,40,24,20,()A、12B、14C、10D、32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平方數(shù)列變式。其中底數(shù)8、6、4、2、0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加數(shù)2、4、8、16、32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16、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整數(shù)部分為平方數(shù)列102、(92)、82、72、62,分數(shù)部分是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所以92+1=(82)。17、0.67,0.69,0.48,0.88,0.29,1.07,()A、1.32B、0.10C、0.19D、0.2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間隔組合數(shù)列。奇數(shù)項是公差為-0.19的等差數(shù)列;偶數(shù)項是公差為0.19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答案為0.29一0.19=(0.10)。18、12,2,2,3,14,2,7,1,18,3,2,3,40,10,(),4A、4B、2C、3D、1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四個四個一組,前兩數(shù)的商等于后兩個數(shù)的積,故40÷10=(1)×4,選D。19、A、36B、72C、48D、70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右邊兩個數(shù)字的和連續(xù)乘以左邊兩個數(shù)字等于中心數(shù)字。(6+2)×7×2=112,(5+2)×3×2=42,(4+3)×5×2=(70)。20、1,4,13,40,121,()A、1093B、364C、927D、26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方法一,等差數(shù)列變式。方法二,等比數(shù)列變式。前一項的3倍再加1等于后一項,依此類推,下一項為121×3+1=(364),應選擇B。21、0,4,18,48,100,()A、160B、180C、200D、22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整數(shù)乘積拆分數(shù)列。0=0×l2;4=1×22;18=2×32;48=3×42;100=4×52;(180)=5×62。22、2,1,一1,1,12,()A、26B、37C、19D、48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三級等差數(shù)列。23、1,7,15,27,45,()A、36B、52C、71D、74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三級等差數(shù)列。24、3,9,6,9,27,(),27A、15B、18C、20D、3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第一項×3=9(第四項),第二項×3=27(第五項),第三項×3=18(第六項),第四項×3=27(第七項),故本題答案為B。25、(2015廣東)2、10、30、68、130、()A、222B、272C、300D、390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原數(shù)列已知項可直接轉化為13+1、23+2、33+3、43+4、53+5,冪次項是1、2、3、4、5,即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故下一項為6;修正項是1、2、3、4、5,也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故下一項為6。所以所求項為63+6=222。故正確答案為A。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第2套一、數(shù)字推理(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2,3,4,1,6,一1,()。A、5B、6C、7D、8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奇數(shù)項:2,4,6,(8)構成等差數(shù)列;偶數(shù)項:3,1,一1構成等差數(shù)列。2、4,5,15,6,7,35,8,9,()。A、27B、15C、72D、63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分組數(shù)列,每三項分為一組,得到(4—1)×5=15;(6—1)×7=35;(8—1)×9=63,答案為D。3、2,4,3,(),A、1B、C、D、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相鄰兩項和的等于第三項,例:4、204,180,12,84,一36,()。A、60B、24C、10D、8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本題的規(guī)律是第一項減去第二項的差的一半是第三項,故()==60,故選A。5、2,3,7,25,121,()。A、545B、619C、721D、825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該數(shù)列是遞推數(shù)列。其中3=2×2—1,7=3×3—2,25=7×4—3,121=25×5—4,那么該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是:an=n×an-1一(n—1),n≥2且n∈N+,故括號內的第六項就為6×121—5=721。本題選C。6、1.8,3.6,7.2,14.4,(),57.6A、18.4B、22.6C、28.8D、34.4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14.4×2=(28.8),(28.8)×2=57.6。7、A、

B、

C、

D、

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前一項×后一項=中間項。8×4=32,。8、A、

B、

C、

D、

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原數(shù)列改寫為,分子為二級等差數(shù)列,分母為等差數(shù)列。9、400,360,200,170,100,80,50,()A、10B、20C、30D、40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該數(shù)列數(shù)項較多,且相鄰兩項的數(shù)值比較接近。考慮組合數(shù)列,兩項為一組,每組兩數(shù)之差分別為40,30,20,(10),因此下一項是50-(40)=10。10、12,23,35,47,511,()A、613B、612C、611D、610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數(shù)位組合數(shù)列,各項首位數(shù)字依次為1、2、3、4、5、(6);其余位數(shù)字依次為2、3、5、7、11、(13),是質數(shù)列。11、2,3,7,10,19,26,45,60,()A、99B、105C、113D、127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間隔組合數(shù)列。奇數(shù)項為2,7,19,45,(99)。前一項×2+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2×2+3=7,7×2+5=19,19×2+7=45,45×2+9=(99)。偶數(shù)項為3,10,26,60。前一項×2+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3×2+4=10,10×2+6=26,26×2+8=60。12、31,37,41,43,(),53A、51B、45C、49D、47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質數(shù)列,選項中只有47是質數(shù)。13、A、1B、2C、4D、5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上面兩個數(shù)字和與下面兩個數(shù)字差的乘積等于中心數(shù)字。(3+4)×(5—3)=14,(6+2)×(7—3)=32,(8+3)×(9一?)=55,所以?=4。14、3.6,21,43,72,()A、84B、96C、108D、112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二級等差數(shù)列。15、100,8,1,,()A、

B、

C、

D、

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觀察題干曲數(shù)項特征,不僅100和8為多次方數(shù),也可表示為4-1或2-2的形式。此題應為多次方數(shù)列。底數(shù)是公差為一2的等差數(shù)列,指數(shù)是公差為一1的等差數(shù)列。16、A、

B、

C、

D、

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分子為前項分母與分子的差,因此28—12=(16),16即是所求分子;分母是前項分子和分母的和,因此所求分母為12+28=(40),答案為A。另解,奇數(shù)項化簡均得到;偶數(shù)項化簡均得到,所以選擇A。17、A、

B、

C、

D、

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數(shù)列各項可改寫為分母都是20;分子是等差數(shù)列。18、24,312,536,7108,()A、9110B、11012C、11324D、114368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將每個數(shù)字的首位看成一部分,剩下的看成另一部分,2、3、5、7、(11)是連續(xù)質數(shù);4、12、36、108、(324)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19、1,4,13,40,121,()A、1093B、364C、927D、26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方法一,等差數(shù)列變式。方法二,等比數(shù)列變式。前一項的3倍再加1等于后一項,依此類推,下一項為121×3+1=(364),應選擇B。20、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分母2、4、8、16、(32)、64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分子l、3、7、15、(31)、63是其相對應的分母減1,故所求項為,選C。21、A、11B、0C、-1D、23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23=1+7,32=4+5,161=7+9,25(0)=2+(一1)。22、A、128B、132C、64D、512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間隔組合數(shù)列。奇數(shù)列2,8,(512),后一項是前一項的立方;偶數(shù)列后一項是前一項的平方。23、A、39B、49C、61D、14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9×4+(4÷4)=37,10×4+(6÷2)=43,5×9+(8÷2)=(49)。24、-26,-6,2,4,6,()A、11B、12C、13D、14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原數(shù)列依次為一3、一2、一1、0、1、(2)的立方加自然數(shù)列的形式。一3、一2、一1、0、1、2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25、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將3寫成那么這個數(shù)列可看成質數(shù)列2、3、5、7、(11)、13和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第3套一、數(shù)字推理(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12,14,20,38,()。,A、46B、38C、64D、92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本題是一個二級等比數(shù)列。故空缺項=38+18×3=92,選D。2、20,20,33,59,98,()。A、150B、152C、154D、156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這是一個二級等差數(shù)列,因此答案為98+39+13=150,故應選A。3、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原數(shù)列可以變形為分子是公差為一2的等差數(shù)列,分母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故C項符合題意。4、A、6.1B、5.3C、4D、2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26.4÷6.6)一2=2;(13.6÷1.7)一6=2;(10.8÷2.7)一?=2=2,故選D。5、A、100B、56C、25D、0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前兩個圓中數(shù)字的規(guī)律為(8—2)×(4+2)=36,(1—2)×(3+3)=一6,故第三個圓的問號處應為(5—5)×(5+5)=0,本題正確答案為D。6、7,23,55,()A、108B、109C、110D、121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是獨立模式。設想其通項公式是an=(n+1)3-n2,則n=1時,a1=7;n=2時,a2=23;n=3時,a3=55;空缺項是n=4時用通項公式計算的值,(4+1)3-42=125-16=109。故選B。7、100名學生站成一列,從前往后數(shù),凡是站在3的倍數(shù)位置的學生,都面向前方;其余學生都面向后方。當相鄰兩個學生面對面時,他們就握一次手,然后同時轉身。直到不再有人面對面時,他們一共握過了幾次手?A、66次B、450次C、666次D、1122次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最開始有33個同學面向前,每握一次手可視為這些面向前的同學朝向不變,交換位置。3號同學走到1號要握手2次;6號同學走到2號要握手4次;……99號同學走到33號要握手66次。最終前33人面向前,后67人面向后,任意兩人不面對面。因此共握了2+4+6+…+66=×(2+66)×33=1122次。8、8,4,4,6,15,()A、24B、30C、48D、60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二級等比數(shù)列變式。9、A、

B、

C、

D、

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那么下一項就應該為,選A。10、5,6,9,18,45,()A、96B、106C、116D、126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等差數(shù)列變式。11、1,3,4,8,15,27,()A、53B、38C、50D、42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典型和數(shù)列。前三項之和等于第四項,依此類推,8+15+27=(50)。12、-2,-1,2,-2,(),8A、1B、-1C、4D、-4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積數(shù)列。前兩項之積等于第三項,2×(-2)=(-4),-2×(-4)=8。13、3,4,5,8,12,()A、7B、13C、15D、17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3+5=8,4+8=12,5+12=(17)。14、2,33,244,1025,()A、2343B、3225C、2670D、3126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多次方數(shù)列變式。15、4,18,56,130,()A、26B、24C、32D、16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觀察題干數(shù)列,各項分別能被2、3、4、5整除。依此規(guī)律,下一項應能被6整除,選項中只有24符合條件,故選B。16、3,4,10,33,()A、67B、76C、96D、136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第一項加1的和再乘以自然數(shù)列等于下一項。(3+1)×1=4,(4+1)×2=10,(10+1)×3=33,(33+1)×4=(136)。17、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各項依次為。分子0、1、3、6、10、(15)為二級等差數(shù)列;分母5、6、8、12、20、(36)為二級等差數(shù)列變式,后項減前項為1、2、4、8、(16)。,所以選C。18、17653,37651,57631,67531,()A、76531B、71356C、73561D、75631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每項都是由1、3、5、6、7組成的5位數(shù),且每項分別是以1、3、5、6、7為首位的5位數(shù)中的最大數(shù)。19、4,7,13,25,49,()A、80B、90C、92D、97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方法一,第一項×2—1=第二項。4×2—1=7,7×2—1=13,13×2—1=25,25×2—1=49,49×2—1=(97)。方法二,二級等差數(shù)列變式。20、5,7,4,9,25,()A、168B、216C、256D、296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第二項一第一項)2=第三項,4=(7—5)2,9=(4-7)2,25=(9—4)2,(256)=(25—9)2。21、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將3寫成那么這個數(shù)列可看成質數(shù)列2、3、5、7、(11)、13和22、0,4,18,48,100,()A、160B、180C、200D、22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整數(shù)乘積拆分數(shù)列。0=0×12;4=1×22;18=2×32;48=3×42;100=4×52;(180)=5×62。23、14,28,84,336,1680,()A、10080B、8080C、8180D、8280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二級等比數(shù)列變式。24、-81,-36,-9,0,9,36,()A、49B、64C、81D、100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以第四個數(shù)0為中間值,兩邊的數(shù)成正負對稱。25、A、36B、38C、42D、4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11+7+5)×2=46,(9+8+7)×2=48,(7+3+6)×2=32,(10+5+4)×2=(38)。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第4套一、數(shù)字推理(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7,21,14,21,63,(),63。A、35B、42C、40D、56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該數(shù)列每3項為一組,第一個數(shù)字的3倍為第二項,2倍為第三項。同時,上一組數(shù)字中最大的數(shù)字為下一組第一個數(shù)字。由此可知,空缺項應為21×2=42.故選B。2、24,34,50,74,108,()。A、168B、166C、154D、148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故本題選C。3、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觀察數(shù)列排列規(guī)律:偶數(shù)項:分子是二級等差數(shù)列,分母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奇數(shù)項:()分子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分母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因此,未知項為4、1,2,7,19,138,()。A、2146B、2627C、3092D、3865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1×2+5—7,2×7+5=19,7×19+5=138,故下一項為19×138+5=2627。5、某單位員工總數(shù)是480人,在第一次體檢中有320人合格,在第二次體檢中有240人合格,若兩次體檢中都沒合格的有40人,那么兩次體檢都合格的人數(shù)是:A、80B、100C、120D、140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至少有一次體檢合格的人數(shù)為480-40=440,根據(jù)兩個集合的容斥原理可知兩次體檢都合格的人數(shù)是320+240-440=120人,選擇C。6、已知2008年8月8日是星期五,在此之后的哪一年,8月8日才首次又是星期五?A、2013B、2014C、2015D、2016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每經(jīng)過一個平年,星期數(shù)增加1,若期間包含閏年的2月29日,星期數(shù)增加2。8月8日再次為星期五,星期數(shù)要變化7,2008年之后的7年中2012年是閏年,因此只需要經(jīng)過6年,8月8日再次為星期五。7、某單位依據(jù)筆試成績招錄員工,應聘者中只有+被錄取。被錄取的應聘者平均分比錄取分數(shù)線高6分,沒有被錄取的應聘者平均分比錄取分數(shù)線低10分,所有應聘者的平均分是73分。問錄取分數(shù)線是多少分?A、80B、79C、78D、77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設應聘者總人數(shù)為1,則被錄取的應聘者人數(shù)為1/4,沒有被錄取的應聘者人數(shù)為,若設錄取分數(shù)線為x,則被錄取的應聘者平均分為x+6分,沒有被錄取的應聘者平均分為(x-10)分,根據(jù)所有應聘者的總分數(shù)恒定,得到1×73=×(x+6)+×(x-10),解得x=79。8、某網(wǎng)店以高于進價10%的定價銷售T恤,在售岀2/3后,以定價的8折將余下的T恤全部售出,該網(wǎng)店的預計盈利為成本的:A、1.6%B、2.7%C、3.2%D、不賺也不虧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設總成本為1,則最終銷售額為×(l+10%)+×(l+10%)×80%=。盈利為成本的=8%÷3≈2.7%。9、2,4,6,(),16,26A、8B、10C、12D、1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典型和數(shù)列。前兩項之和等于第三項,故4+6=(10),6+(10)=16。10、甲、乙進行3000米賽跑,甲比乙提前10秒到達賽程中點,當甲到達終點后,乙距離終點還有120米,若兩人一直都是勻速跑動,問甲的速度是多少?A、6米/秒B、米/秒C、6.5米/秒D、米/秒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由于兩人都是勻速跑動,“甲比乙提前10秒到達賽程中點”,則“甲比乙提前20秒到達賽程終點”,所以乙跑120米用時為20秒,速度為6米/秒,全程用時3000÷6=500秒,甲全程用時500-20=480秒,速度為3000÷480=米/秒。11、130人參加甲、乙、丙、丁四項活動,已知每人只參加一項活動,參加甲、乙、丙、丁四項活動的人數(shù)正好組成一個各項不斷增大的等比數(shù)列,已知參加活動甲、丁的人數(shù)之和與參加活動乙、丙的人數(shù)之和的比是7:6,問參加活動丙的有多少人?A、24B、27C、36D、48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設參加活動甲的人數(shù)為a,這個等比數(shù)列的公比為q,則參加乙、丙、丁的人數(shù)分別為aq、aq2、aq3,依題意有(a+aq3):(aq+aq2)=7:6,a+aq3=a(l+3)=a(l+g)(l-q+q2),aq+aq2=aq(1+q),進一步化簡得6q2-13q+6=0,(2q-3)(3q-2)=0,g=符合題意,a+aq+aq2+aq3=130,即a(1+)=130,a=16,所以參加活動丙的有16×=36人。12、A、

B、

C、

D、

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那么下一項就應該為,選A。13、100,20,2,,()A、

B、

C、

D、

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數(shù)列單調遞減,且后兩項為分數(shù),所以不太可能是等差數(shù)列。觀察前三項具有明顯的倍數(shù)關系,優(yōu)先考慮作商。因為數(shù)列遞減,為計算方便,可以用前項除以后項,得到一個等差數(shù)列。14、1,3,5,9,17,31,57,()A、105B、89C、95D、135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典型和數(shù)列。前三項的和等于第四項,依此類推,17+31+57=(105)。15、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原數(shù)列改寫為。分子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分母是公差為3的等差數(shù)列。16、6,25,64,(),32,1A、81B、72C、63D、54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多次方數(shù)列。17、4,13,36,(),268A、97B、81C、126D、179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多次方數(shù)列變式。18、2.1.6.3,12.5,20.7,()A、31.9B、29.9C、30.9D、27.9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首先每個數(shù)字拆分為整數(shù)部分和小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為2,6,12,20,(30)。小數(shù)部分為1,3,5,7,(9)。前者是二級等差數(shù)列,后者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19、41,59,32,68,72,()A、28B、36C、40D、48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每兩個數(shù)為一組,其和為100,41+59=100,32+68=100,72+(28)=100。20、12,2,2,3,14,2,7,1,18,3,2,3,40,10,(),4A、4B、2C、3D、1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四個四個一組,前兩數(shù)的商等于后兩個數(shù)的積,故40÷10=(1)×4,選D。21、44,52,59,73,83,94,()A、107B、101C、105D、113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前一項加上其各位數(shù)字之和得到下一項,依此規(guī)律,下一項是94+9+4=(107)。22、2,3,6,8,8,4,()A、2B、3C、4D、5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前兩項相乘的尾數(shù)為下一項,即2×3=6,3×6=18,6×8=48,所以8×4=32,選A。23、2,3,7,19,136,()A、2584B、2580C、2686D、268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1,10,31,70,133,()A、136B、186C、226D、256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三級等差數(shù)列。25、A、一2B、一3C、一4D、一5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每行每列加起來的和都是5,則5—4—6=(一5)。國家公務員行測(數(shù)字推理)模擬試卷第5套一、數(shù)字推理(本題共25題,每題1.0分,共25分。)1、A、

B、

C、

D、

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原數(shù)列可轉化為:分子做差:故所求項為=B項為正確答案。2、187,259,448,583,754,()。A、847B、862C、915D、944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本題不是數(shù)列計算題目,而是數(shù)字特征型推理題,各項數(shù)字中,個、十、百位數(shù)之和都為16,符合此規(guī)律的只有B項。3、274,113,48,17,()。A、9B、11C、14D、15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分析數(shù)列各項規(guī)律,第二項的2倍加上第三項得到第一項。即274=113×2+48。第三項的2倍加上第四項得到第二項,即113=48×2+17。設第五項為x,按照以上規(guī)律可得到48=17×2+x因此,可求得第五項為14。4、4,5,7,9,13,15,()。A、17B、19C、18D、2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兩兩做差后得到一個新分組數(shù)列(1,2)(2,4)(2,?),知每一組都是2的倍數(shù),故“?”應為4,則空缺項為15+4=19。故選B。5、A、76B、96C、121D、125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若將三行數(shù)字排成一行,則每個數(shù)字等于前面三個數(shù)字之和。因此?=20+37+68=125,所以選擇D選項。6、已知自行車與摩托車的速度比是2:3,摩托車與汽車的速度比是2:5。已知汽車15分鐘比自行車多走11公里,問自行車30分鐘比摩托車少走多少公里?A、2B、4C、6D、8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由題意將兩兩速度之比化為三者連比,可知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速度之比為4:6:15。由汽車15分鐘比自行車多走11公里,可知15分鐘內三者所走路程分別是4公里、6公里、15公里,則30分鐘自行車、摩托車所走路程分別是8公里、12公里,自行車比摩托車少走4公里。故本題答案為B。7、如圖,將正方形邊長三等分后可得9個邊長相等的小正方形,把中間的小正方形去掉,對剩下的8個小正方形,均按上面方法操作。問:對一個邊長為2的正方形如此操作三次后所剩白色區(qū)域的面積是多少?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觀察和簡單計算不難得出:每一次操作之后,空白部分面積為操作前的8/9,則第三次操作之后,面積為初始時的現(xiàn)已知初始時的現(xiàn)已知初始面積為4,故本題答案為C。8、一個正方形被4條平行于一組對邊和5條平行于另一組對邊的直線分割成30個小長方形(大小不一定相同),已知這些小長方形的周長和是33,那么原來正方形的面積是:A、

B、

C、

D、

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正方形內分割線上的每個小線段都同時屬于兩個長方形,正方形邊上的每個小線段只屬于一個長方形。設正方形邊長為a,則可列方程[(4+5)×2+4]×a=33,解得a=,正方形的面積為。9、小王與小明為參加四人接力比賽,在周長為3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練習跑步做準備,二人同時同起點同向起跑,小王平均每秒跑5米,小明平均每秒跑4.4米,二人起跑后小王第一次追上小明是在起跑點前多少米?A、50B、100C、150D、200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小王第一次追上小明的時間為300÷(5-4.4)=500秒,故小王追趕上小明時所跑的路程為5×500=2500米,則2500÷300=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