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
侍坐齊桓晉文之事庖丁解?!?022年同步練習卷(5)
一、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26小題,共120.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
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僮;由也為之,
生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p>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p>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含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p>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畬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p>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p>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p>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過,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
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不能為之大?”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度乎大國之間攝夾、迫近
中及三年比較
B.畬瑟而作放下
如五六十或者
C.吾與點也贊成
如含同諸侯相見
D淇言不讓謙讓
不能為之大誰
2.對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因為)吾一日長乎爾
B.毋吾以(因為)也
C.為國以(因為)禮,其言不讓
D.加之以(把)師旅
3.下列省略內(nèi)容補充及其注釋不當?shù)囊豁検?/p>
A.可使(之千乘之國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縱橫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足民。
C.(我公西華)非曰能之,愿學焉。
D.如或知爾,則(之他們)何以哉。
4.下列對相關(guān)人物言行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冉有先說“方六七十”,轉(zhuǎn)而改口“如五六十”-優(yōu)柔寡斷,缺乏果決。
B.冉有說“禮樂”大事“以俟君子”-謙虛謹慎,敦厚禮讓。
C.公西華在孔子的催促下說“非曰能之,愿學焉”-忍讓謙恭,隱臧鋒芒。
D.曾皙“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放達灑脫,從容自得。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田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鬃勇勚^門相干曰:
“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三于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
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
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②,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
其士民又惡甲基之事,此不可與戰(zhàn)。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
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木未守之,此易伐也?!碧锍7奕蛔魃眨?/p>
“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
第2頁,共25頁
憂在內(nèi)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nèi)。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
今君破魯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③焉,則交日疏于主。是
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郤,
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于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
臣內(nèi)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p>
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yè)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子貢日:“君
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惫首?/p>
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刪改)[注]①高、國、鮑、晏:高昭子、國惠子、鮑
牧、晏圉,齊國握有實權(quán)的卿大夫。②卑:矮小。③不與:不在其中。
5.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B.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C.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D.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弟子”指門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導并幫助傳播和實行的人?!暗茏印敝缚鬃?/p>
門下的學生。
B.“二三子”,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諸位”“你們”。文中是孔子
對自己門徒的稱呼。
C.“甲兵”本來指鎧甲和兵器,后來也泛指裝備、軍事。文中“甲兵之事”意為“準
備作戰(zhàn)武器”。
D.“大夫”,古代官名。先秦諸侯國中,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懊鞔蠓颉?/p>
指賢明的大夫。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常想要奪取齊國政權(quán),但忌憚高、國、鮑、晏等握有實權(quán)的卿大夫,就想帶兵
去討伐魯國,名為伐魯,實為取得軍隊的控制權(quán)。
B.當魯國即將遭受齊國進攻之時,孔子的三言兩語,就突出了他關(guān)心魯國,號召、
激勵弟子為國排憂解難的動人形象。
C.子貢的說辭,指陳利害,縱橫裨闔,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體現(xiàn)了子貢口齒
伶俐、巧于辭令、胸有韜略和極能游說的特點。
D.田常之所以改變主意,同意攻打吳國,是因為贊同子貢所言:吳國比魯國強大,
攻打強大的國家,他自己才會真正受益。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
②雖然,吾兵業(yè)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
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②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I。子曰:“知人?!?/p>
樊遲未達。子曰:“舉直笛諸枉,能使枉者直?!?/p>
(《顏淵》二十二)③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p>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p>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公冶長》二十六)④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朽也,于予
與何誑?”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
予與改是?!?/p>
(《公冶長》十)⑤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日,其為人也,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述而》十九)⑥冉求曰:“非不謂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中道
而廢。今女畫?!?/p>
(《雍也》二十)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舉直借諸枉錯:錯誤
B.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懷:使……,懷念
C.于予與何年誅:除去
D.非不說子之道說:宣揚
第4頁,共25頁
10.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
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B.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
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C.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
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D.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用自
近取臂/可謂仁之方也已
11.下列對選文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推己及人”就可
以做到“仁”。這些都屬于孔子關(guān)于“仁”的基本主張,在今天同樣具有重要的價
值。
B.在《公冶長》中,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及為人處
世的態(tài)度,顏淵的立場是不反對行善,這是最基本的仁德。
C.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對他大加非難,說明發(fā)憤進取的孔子對學習懶惰的學生強烈
不滿??鬃痈鶕?jù)這件事提出判斷一個人的正確方法,即“聽其言而觀其行”。
D.在《述而》中,孔子自述其心態(tài),他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
是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精
神面貌。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②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孟子見梁惠王(節(jié)選)材料一
梁惠王曰:“募人愿安承教?!?/p>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日:“無以異也?!?/p>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p>
曰:“。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但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
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
以暇日修其學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
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
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p>
材料二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
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
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
云,沛然下雨,則苗浮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
者也。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
里/南辱于楚/
B.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
里/南辱于楚/
C.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
里/南辱于楚/
D.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
里/南辱于楚/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帝王對自己的
謙稱。
B.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指第一個用俑封殺活人的人,
后泛指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者。
C.地方,古代地理觀念,謂地呈方形。這里是古今異義詞,意思是土地方圓。
D.孝弟,孝,指還報父母的愛;弟,同“悌”,指敬愛兄長。談孝悌,“父慈子
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對的,并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尊敬。
15.下列對這兩篇文章的分析與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篇文章均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說理形象生動,說服力強,充分體現(xiàn)了孟
子的論辯藝術(shù)和語言特色。
第6頁,共25頁
B.兩篇文章均以談話為主體,通過孟子與魏國兩位國君的談話,表現(xiàn)了孟子的仁
政思想:仁政愛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人民歸順,就能天下無敵。
C.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首先批評了梁惠王只圖自己享樂,不管人民死活,不為
戰(zhàn)死者報仇雪恨,然后講到行仁政能使國富民強、天下無敵。
D.從材料二可以看出,孟子一開始對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說他沒有國君的樣子,
但孟子仍耐著性子向他講仁政愛民的思想。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草,此率獸而食人也。
②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田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鬃勇勚^門弟于日:
“夫魯,墳寡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三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
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遂行,至齊,說田常日:“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②,其池狹以
淺,其君惡而不仁,大臣傷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技之事,此不可與戰(zhàn)。君不如伐吳。
夫吳,城高以厚,池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木本守
之,此易伐也?!碧锍7奕蛔魃眨骸白又y,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
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閱之,憂在內(nèi)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nèi)。吾
聞君三封面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
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于主。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隙,下與大
巨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于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nèi)空,
是君上無強臣之故,下無民人之過,弧主制齊者唯君也?!碧锍T唬骸吧?。”子貢曰:
“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刪改)(注)①高、國、鮑、晏:高昭子,國惠子,
鮑牧、晏圉,齊國握有實權(quán)的卿大夫。②卑:矮小。③不與:不在其中。
1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B.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C.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D.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
吳王。
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弟子”指門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導并幫助傳播和實行的人?!伴T弟子”指
孔子門下的學生。
B.“二三子”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諸位”“你們”。文中是孔子
對自己門徒的稱呼。
C.“甲兵”本來指鎧甲和兵器,后來也泛指裝備、軍事。文中“甲兵之事”意為
“準備作戰(zhàn)武器”。
D.“大夫”,古代官名。先秦諸侯中,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懊鞔蠓颉?/p>
指賢明的大夫。
1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常想要作亂,但忌憚高、國、鮑、晏等握有實權(quán)的卿大夫,就想帶兵去討伐
魯國,名為伐魯,實為取得軍隊的控制權(quán)。
B.當魯國即將遭受齊國進攻之時,孔子的三言兩語,就突出了他關(guān)心魯國,號召,
激勵弟子為國排憂解難的動人形象。
C.子貢的說辭,指陳利害,縱橫婢闔,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體現(xiàn)了子貢口
齒伶俐、巧于辭令、胸有韜略和極能游說的特點。
D.田常之所以改變主意,同意攻打吳國,是因為贊同子貢所言;吳國比魯國強大,
攻打強大的國家,他自己才會真正受益。
2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
②雖然,吾兵業(yè)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
21.閱讀全文,說說子貢勸說田常不要攻打魯國的理由有哪些。
2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堅以新,士選以飽以:連詞,而且
B.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封:受封賞
C.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迎過:過錯
D.子貢一出,有魯,亂齊,破吳存:使……保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魏瑩與田侯牟?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
第8頁,共25頁
犀首②公孫衍聞而恥之,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仇。衍請受甲二十萬,為
君攻之,虜其人民,系其牛馬,使其君內(nèi)熱發(fā)于背巴然后拔其國。忌也出走,然后挾
其背,折其脊。”
季子聞而恥之,曰:“第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令兵不起七
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亂人也,不可聽也。”
華子聞而丑之,曰:“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
人也者,又亂人也?!?/p>
君日:“然則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己矣。”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日:“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薄坝袊?/p>
于蝸之左角者,目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本唬骸班?!其虛言與?”
曰:“臣請為君買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窮?!比眨骸爸涡挠?/p>
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于魏中
有梁,于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辨乎?”君曰:“無辯?!?/p>
客出,惠子見。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當之?!被葑釉唬骸胺虼倒芤玻q有
嘀?也;吹劍首⑥者,快⑦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
(選自《莊子?雜篇?則陽》,有刪改)[注]①魏瑩:魏惠王。田侯牟:齊威王。②犀首:
官名。③內(nèi)熱發(fā)于背:內(nèi)心焦急而病發(fā)于背。④胥靡:服役的犯人。⑤嘀:洪亮而悠長
的聲音。⑥劍首:劍鼻環(huán)的小孔。⑦吹:細微的聲音。
2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瑩與田侯牟紗約:結(jié)盟
B.善言修齊者,亂人也伐:攻打
C.臣請為君買之實:證實
D.王與蠻氏有辨乎辨:辯論,爭
2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分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
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慨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
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
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創(chuàng)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
也
25.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齊國毀約而主張發(fā)動戰(zhàn)爭的,是要爭一口氣;反對發(fā)動戰(zhàn)爭的,是顧及帝
王基業(yè)。這兩者本質(zhì)上都是主張“有為”。
B.華子既不支持主戰(zhàn),也不支持反戰(zhàn),是最合乎“無為之道”的,但是華子卻不
愿意講,只是讓君主求助虛靜之道。
C.戴晉人用“蝸角虛名”的寓言,讓魏瑩明白了為名利而戰(zhàn)是多么渺小?!拔伣?/p>
虛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蘊藏著不易領(lǐng)悟的“道”。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戰(zhàn)國時期諸侯間的戰(zhàn)爭是為了名利,予以否定;同時也宣揚了
道家的無為思想。
2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的有五日而后反。
②客出而君悄然若有亡也。
③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吹也。
第10頁,共25頁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A、C、D、A
【解析】(1)A.“比及三年”的意思是“等到三年”,所以“比”的意思是“等到”。
故選Ao
(2)C.“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意思是“治國要用禮,可是他(子路)的話毫不謙讓”,
所以“以”的意思是“用”。
故選C。
(3)D.”如或知爾,則何以哉”,第二小句“則何以哉”中省略了“何以哉”的主
語“若”,意思是“你們”。句子可以翻譯為“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
做些什么事情呢”。
故選D。
(4)A.“優(yōu)柔寡斷,缺乏果決”評析錯誤,冉有先說“方六七十”,轉(zhuǎn)而改口“如
五六十”,這里表現(xiàn)的應(yīng)該是“謙虛謹慎”。
故選A。
答案:
(1)A
(2)C
(3)D
(4)A
參考譯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鬃诱f:“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
(你們)不要因為(年長)就不敢說話了。(你們)平日說:'不了解我??!'假如有
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說:“一個擁有千乘兵車的中等國家,夾處在大國之間,加上
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
人有保衛(wèi)國家的勇氣,而且還懂得合乎禮義的行事準則。”
孔子(對著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樣?”
(冉有)回答說:“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
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于禮樂教化,那就得等待君子來推行了。“
“公西華,你怎么樣?”
(公西華)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學著做些東西。宗廟祭祀的工作,
或者是諸侯會盟及朝見天子的時候,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司儀?!?/p>
“曾皙,你怎么樣?”
(曾皙)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我和他們
三人為政的才能不一樣?!?/p>
孔子說:“那有什么關(guān)系呢?也說說你的志向!”
回答說:“(我和)五六個成年人帶著六七個孩子,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雪臺上吹
風,唱著歌回家?!?/p>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贊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華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問孔子:“他們?nèi)齻€人的話怎么
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wù)勛约旱闹鞠蛄T了!”
(曾皙)說:“您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說):“治國要用禮,可是他(子路)的話毫不謙讓,所以我笑他。難道冉有講
的不是國家大事嗎?怎么見得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難道
公西華講的不是諸侯的大事嗎?宗廟祭祀,諸侯會盟和朝見天子,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
什么呢?公西華只能替諸侯做小相,那么,誰又能給諸侯做大相呢?”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使用,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jié)合句
子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
(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做好這類題,前提是我們必須熟知整個文言句
子的含義,還必須熟悉語法。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省略句的掌握理解能力。所謂省略句,就是指
在不影響意思表達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詞語或某種成分的句子。無論是文言文還是現(xiàn)
代漢語都有省略句。文言文中語言表達更為簡潔凝練,所以省略句出現(xiàn)得更加頻繁。文
言文省略句大致有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省略下幾種情況。文言文省略
句主要依據(jù)句意進行判斷。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分析和理解能力。先找到相關(guān)文字,聯(lián)系上下文語
境,準確把握人物形象,再辨析選項正誤。
掌握正確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個步驟:
第12頁,共25頁
在考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
解答文言文題目,應(yīng)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
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
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遍把它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的要求,結(jié)合
各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
課內(nèi)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
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核的過程。
5~8.【答案】B、C、A、
【解析】(1)“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為兩個語意完整的句子,是兩個人的
兩種行為,故二者之間應(yīng)斷開,排除A、D;“令之救魯而伐齊”是吳王的行為,“因
以兵迎之”為第二個“君”的行為,因此二者要斷開,排除C。故選:B。句子翻譯為:
“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請讓我為您出使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援助魯國而攻打齊國,
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田常采納了子貢的意見,就派他南下去見吳王。
(2)C.“文中‘甲兵之事'意為'準備作戰(zhàn)武器'”錯,“甲兵之事”意為“戰(zhàn)爭”。
(3)A.“就想帶兵去討伐魯國,名為伐魯,實為取得軍隊的控制權(quán)”錯,原文為“田
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意思是“田常想要在齊國叛
亂,卻害怕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zhuǎn)移他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
由此可知,不是他自己帶兵,目的是轉(zhuǎn)移視線,以削弱大臣勢力,不是想取得軍權(quán)。
(4)①驕:使……驕;恣:使……恣;以:因此。句子翻譯為:這樣,您對上使國君
產(chǎn)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成就大業(yè),太難了。
②加:開赴,奔向;去:離開,這里是“撤軍”;之:至這里可翻譯為“攻打”。句
子翻譯為: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jīng)開赴魯國了,現(xiàn)在從魯國撤軍轉(zhuǎn)而攻打吳國,
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
答案:
(1)B
(2)C
(3)A
(4)①這樣,您對上使國君產(chǎn)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成就
大業(yè),太難了。
②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jīng)開赴魯國了,現(xiàn)在從魯國撤軍轉(zhuǎn)而攻打吳國,大臣們懷
疑我,怎么辦?
參考譯文:
田常想要在齊國叛亂,卻害怕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zhuǎn)移他
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孔子聽說這件事,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
地方,是我們出生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危險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
子路請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張、子石請求前去救魯,孔子也不答應(yīng)。子貢請求前
去救魯,孔子答應(yīng)他。子貢就出發(fā)了,來到齊國,游說田常說:“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
魯國,是難攻打的國家,它的城墻單薄而矮小,它的護城河狹窄而水淺,它的國君愚昧
而不仁慈,大臣們虛偽而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厭惡打仗的事,這樣的國家不可以和它交
戰(zhàn)。您不如去攻打吳國。吳國,它的城墻高大而厚實,護城河寬闊而水深,鎧甲堅固而
嶄新,士卒精良而精神飽滿,可貴的人才、精銳的部隊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衛(wèi)
著它,這樣的國家是容易攻打的?!碧锍nD時忿怒了,臉色一變說:“你認為難,人家
認為容易;你認為容易的,人家認為是難的。用這些話來指教我,你是什么用心?”子
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國內(nèi)的,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要去攻打弱小
的國家。如今,您的憂患在國內(nèi)。我聽說您多次被授予封號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為朝
中大臣的有反對你的呀?,F(xiàn)在,你要攻占魯國來擴充齊國的疆域,若是打勝了,你的國
君就更驕縱,占領(lǐng)了魯國土地,你國的大臣就會更尊貴,而您的攻勞都不在其中,這樣,
您和國君的關(guān)系會一天天地疏遠。這樣,對上,您使國君產(chǎn)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
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成就大業(yè),太困難啦。國君驕縱就要無所顧忌,大臣驕縱就要爭
權(quán)奪利,這樣,對上您與國君感情上產(chǎn)生裂痕,對下您和大臣們相互爭奪。象這樣,那
您在齊國的處境就危險了。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假如攻打吳國不能取得勝利,百姓死
在國外,大臣率兵作戰(zhàn)朝廷勢力空虛,這樣,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的非難,
孤立國君專制齊國的只有您了?!?/p>
田常說:“好。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己經(jīng)開赴魯國了,現(xiàn)在從魯國撤軍轉(zhuǎn)而進
兵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請讓我為您出
使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援助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碧锍2杉{了子貢
的意見,就派他南下去見吳王。子貢一挺身而出,就使魯國得以保全,使齊國產(chǎn)生內(nèi)亂,
使吳國被打敗,使晉國強大越國稱霸。
第14頁,共25頁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jié)構(gòu)判斷。
(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關(guān)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
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
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文言翻譯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書名、
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古代專有名詞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2.補:補出省略成分。
3.冊酎刪去不譯的詞語。文言中凡是無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補足音節(jié)和舒緩
語氣等的虛詞,都可略去。
4.換: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相應(yīng)的古代詞匯。
5.調(diào):調(diào)整倒裝句句序,按現(xiàn)代漢語習慣句式將其調(diào)整過來。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則和方法,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解詞-串意-順句。注:直譯即逐
字逐字地譯。意譯即譯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遇到比喻、借
代、引申,直譯不通時,用意譯。
9~12.【答案】B、D、B、
【解析】(1)A.句意:把正直的人提拔上來,使他們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錯:
安置。
C.句意:對宰予這個人,不值得責備呀。誅:責備。
D.句意: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學說。說:喜歡。
故選:B?
(2)句子大意是: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
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要想自己過得好,也
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
法了?!薄昂问隆毕喈斢凇昂沃埂?,"于”字引出賓語“仁”,后面斷開,由此可以排
除A、B、C;“也”字是句中表停頓,不能在其后斷開,排除A、C;“夫”字是句首
發(fā)語詞,其前斷開,排除C。
故選:D0
(3)B.“顏淵的立場是不反對行善,這是最基本的仁德”錯,曲解了“無伐善”的意
義,“無伐善”意思是“不要夸耀自己的好處”。
故選:B?
(4)①“盍",何不。“共”,共同享用。“敝”,破舊。譯文:孔子說:“為什么
不各自談?wù)勀銈兊闹鞠颍俊弊勇氛f:“我愿意把自己的車馬皮袍和我的朋友共同享用,
用壞了也不感到遺憾?!?/p>
②“女”,通“汝”。“奚”,何,為什么?!耙浴保?。譯文:你為什么不(這樣)
說,他這個人,發(fā)憤用功便忘記吃飯,快樂得忘記憂愁,不知道自己的老年快要來到,
如此而已。
答案:
(1)B
(2)D
(3)B
(4)①孔子說:“為什么不各自談?wù)勀銈兊闹鞠??”子路說:“我愿意把自己的車馬
皮袍和我的朋友共同享用,用壞了也不感到遺憾?!?/p>
②你為什么不(這樣)說,他這個人,發(fā)憤用功便忘記吃飯,快樂得忘記憂愁,不知道
自己的老年快要來到,如此而己。
參考譯文:
①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么樣?可以
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
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②樊遲問什么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又問什么是智,孔子說:“善于知人?!?/p>
樊遲沒有完全理解??鬃诱f:“把正直的人提拔上來,使他們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
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變正直。”
③顏回、子路在孔子身邊陪著??鬃诱f:“為什么不說說你們每個人的志向呢?”
子路說:“愿將車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用壞了,也不遺憾。”
顏淵說:“愿不夸耀自己的好處、不宣揚自己的功勞。”
子路說:“我們想聽聽老師您的愿望?!笨鬃诱f:“使老人能過得安適,使朋友信
任我,使年輕人歸依我?!?/p>
第16頁,共25頁
④宰予在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了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墻壁不能粉刷。
對宰予這個人,不值得責備呀!”孔子又說:“以前,我對待別人,聽了他的話便相信
他的行為;現(xiàn)在,我對待別人,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我是因宰予的表現(xiàn)而改
變了對人的態(tài)度的。”
⑤葉公問子路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子路沒有回答??鬃诱f:“你為什么不這樣說:
他的為人,發(fā)憤用功到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如此
等等。"
⑥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學說,是我力量不夠?!笨鬃诱f:“如真的力量
不夠,你會半途而廢。如今你卻畫地為牢,不肯前進?!?/p>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文言實詞意義,推斷詞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把
詞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據(jù)上下己知條件加以仔細研釋。“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
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jié)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
披文入理,推斷出其意義。
(2)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
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yīng)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
字短語、排偶句式、對稱結(jié)構(gòu)等等,還可以利用詞語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謥砼袛?。最重?/p>
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語,梳理出事件的來龍去脈。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
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在
細節(jié)上做文章。同時防止命題陷阱,如: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無中生有等。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拿到句子之
后應(yīng)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
句式進行調(diào)、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
解答文言文題目,應(yīng)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
步明確是“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等,對全段的內(nèi)容有
個粗略的了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
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要求,結(jié)合各
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
運用課內(nèi)所學過的知識(實詞、虛詞、句式、活用、倒裝、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
較容易做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
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核的過程。
13~16.【答案】C、A、C、
【解析】(1)兩個“焉”均為句末語氣詞,其后斷句,排除B、D:“寡人之身”為“及”
的賓語,不可斷開,排除A。故選:C。句子翻譯為:晉國,以前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比
它更強大的了,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三國分晉之后的魏國)傳到我手中,
東邊敗給了齊國,我的長子也犧牲了;西邊又丟失給秦國七百里的地方;南邊被楚國欺
侮。
(2)A.“是古代帝王對自己的謙稱”錯,“寡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
“寡人”這個稱號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
般都以“朕”自稱。各代體制習慣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諸侯王者也可自稱“寡人”。
(3)C.“為戰(zhàn)死者報仇雪恨”不是孟子的意思,原文為“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
是梁惠王說的。
(4)①庖:廚房;率:率領(lǐng)。句子翻譯為:(現(xiàn)在您的)廚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
馬廄里有健壯的馬,可是老百姓卻面帶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
率領(lǐng)著野獸來吃人啊。
②嗜:喜歡;引領(lǐng):伸長脖子;望:期待。句子翻譯為:如果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
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期待著他了。
答案:
(1)C
(2)A
(3)C
(4)①(現(xiàn)在您的)廚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馬廄里有健壯的馬,可是老百姓卻
面帶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領(lǐng)著野獸來吃人啊。
②如果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期待著他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梁惠王說:“我樂于聽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說:“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殺死人,(性質(zhì))有什么不同嗎?”
第18頁,共25頁
梁惠王說:“沒有什么不同?!?/p>
(孟子又說:)“用刀子殺死人跟用苛政殺死人,有什么不同嗎?”
梁惠王說:“沒有什么不同?!?/p>
孟子說:“(現(xiàn)在您的)廚房里有肥美的肉,(您的)馬廄里有健壯的馬,可是老
百姓卻面帶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領(lǐng)著野獸來吃人啊。野獸
自相殘食,人們見了尚且厭惡,而身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卻不免于率領(lǐng)野獸來吃
人,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說過:'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偶土偶的人,大
概會沒有后代吧?’這是因為木偶土偶像人的樣子卻用來殉葬。(用木偶土偶殉葬尚且
不可,)那又怎么能讓百姓們饑餓而死呢!”
梁惠王說:“晉國,以前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比它更強大的了,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
的。(可是,三國分晉之后的魏國)傳到我手中,東邊敗給了齊國,我的長子也犧牲了;
西邊又丟失給秦國七百里的地方;南邊被楚國欺侮。對此我深感恥辱,想要為死難者洗
恨雪恥。怎么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說:“方圓百里的小國也能夠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對百姓施行仁政,少用
刑罰,減輕賦稅,(提倡)深耕細作、勤除雜草,讓年輕人在耕種之余學習孝親、敬兄、
忠誠、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長,(這樣,)可以讓他們拿起木棍打
贏身披堅硬盔甲、手執(zhí)銳利刀槍的秦楚兩國的軍隊了。他們(秦、楚)常年奪占百姓的
農(nóng)時,使百姓不能耕作來奉養(yǎng)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兒各自逃散。他們使自己的
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討伐他們,誰能跟大王對抗呢?所以(古語)
說:'施行仁政的人天下無敵.’大王請不要懷疑這個道理了。”
材料二
孟子拜見梁襄王。出來后,對人們說:“(梁襄王)遠遠看上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
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見了我后)突然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安
定呢?'我回答說:'天下安定在于統(tǒng)一?!ㄓ謫枺?誰能統(tǒng)一呢?‘我對他說:'不
喜歡殺人的國君能統(tǒng)一?!ù笸跤謫枺?誰會歸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沒有不
歸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長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一發(fā)生干旱,禾苗就要枯萎了。
一旦天上烏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長得茂盛了。像這樣的話,誰能阻止它呢?
而現(xiàn)在天下的國君,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的。如果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那么
普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期待著他了。如果真能這樣,人民歸順他,就像水往低處
流一樣,誰又能夠阻止得了呢?’”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jié)構(gòu)判斷。
(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關(guān)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
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
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
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文言翻譯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書名、
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古代專有名詞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2.補:補出省略成分。
3.冊!I:刪去不譯的詞語。文言中凡是無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補足音節(jié)和舒緩
語氣等的虛詞,都可略去。
4.換: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相應(yīng)的古代詞匯。
5.調(diào):調(diào)整倒裝句句序,按現(xiàn)代漢語習慣句式將其調(diào)整過來。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則和方法,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解詞-串意-順句。注:直譯即逐
字逐字地譯。意譯即譯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遇到比喻、借
代、引申,直譯不通時,用意譯。
17~22.【答案】B、C、A、C、、
【解析】(1)句意: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請讓我為您出使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援
助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田常采納了子貢的意見,就派他南下去見
吳王?!俺肌笔恰罢埻箙峭酢钡闹髡Z,其前斷,排除AD?!熬笔恰耙蛞员?/p>
的主語,其前斷,故選B。
(2)C.“準備作戰(zhàn)武器”錯,應(yīng)是“打仗的事”或“戰(zhàn)爭”。
(3)A.“就想帶兵去討伐魯國,名為伐魯,實為取得軍隊的控制權(quán)"錯,原文''田
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田常欲作亂而移高、國、鮑、
晏之兵攻魯,不是他自己帶兵:目的是轉(zhuǎn)移視線,以削弱強臣勢力,不是控制軍權(quán)。
(4)①是,這樣;驕,使……驕縱;恣,使……放縱無羈。譯為:這樣,對上,您使
國君產(chǎn)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成就大業(yè),太困難啦。
②雖然,雖然如此;力口,開赴;之吳,轉(zhuǎn)而進兵吳國;奈何,怎么辦。譯為:雖然如此,
可是我的軍隊已經(jīng)開赴魯國了,現(xiàn)在從魯國撤軍轉(zhuǎn)而進兵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
(5)通關(guān)全文,答案區(qū)間在第二段,重點句子有“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
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憂在內(nèi)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破魯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
第20頁,共25頁
破國以尊臣”,總之吳國比魯國強大,攻打強大的國家,他自己才會真正受益。
(6)C.過:責備,非難。句意:這樣,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的非難。
答案:
(1)B
(2)C
(3)A
(4)①這樣,對上,您使國君產(chǎn)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
成就大業(yè),太困難啦。
②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jīng)開赴魯國了,現(xiàn)在從魯國撤軍轉(zhuǎn)而進兵吳國,大臣們懷
疑我,怎么辦?
(5)①吳國弱小,攻下收益不大。②田常的憂患在國內(nèi),應(yīng)去攻打強國。③戰(zhàn)勝魯國,
國君就更驕縱,大臣就會更尊貴,而田常的功勞都不在其中,反而處境更加危險。
(6)C
參考譯文:
田常想要在齊國叛亂,卻害怕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zhuǎn)移他
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鬃勇犝f這件事,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
地方,是我們出生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危險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
子路請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張、子石請求前去救魯,孔子也不答應(yīng)。子貢請求前
去救魯,孔子答應(yīng)他。
子貢就出發(fā)了,來到齊國,游說田常說:“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魯國,是難攻打
的國家,它的城墻單薄而矮小,它的護城河狹窄而水淺,它的國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
們虛偽而無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厭惡打仗的事,這樣的國家不可以和它交戰(zhàn)。您不如去
攻打吳國。吳國,它的城墻高大而厚實,護城河寬闊而水深,鎧甲堅固而嶄新,士卒精
良而精神飽滿,可貴的人才、精銳的部隊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衛(wèi)著它,這樣的
國家是容易攻打的?!碧锍nD時忿怒了,臉色一變說:“你認為難,人家認為容易;你
認為容易的,人家認為是難的。用這些話來指教我,你是什么用心?”子貢說:“我聽
說,憂患在國內(nèi)的,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國家。如今,
您的憂患在國內(nèi)。我聽說您多次被授予封號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為朝中大臣的有反對
你的呀?,F(xiàn)在,你要攻占魯國來擴充齊國的疆域,若是打勝了,你的國君就更驕縱,占
領(lǐng)了魯國土地,你國的大臣就會更尊貴,而您的功勞都不在其中,這樣,您和國君的關(guān)
系會一天天地疏遠。這樣,對上,您使國君產(chǎn)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
想要因此成就大業(yè),太困難啦。國君驕縱就要無所顧忌,大臣驕縱就要爭權(quán)奪利,這樣,
對上您與國君感情上產(chǎn)生裂痕,對下您和大臣們相互爭奪。像這樣,那您在齊國的處境
就危險了。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假如攻打吳國不能取得勝利,百姓死在國外,大臣率
兵作戰(zhàn)朝廷勢力空虛,這樣,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的非難,孤立國君專制
齊國的只有您了?!碧锍Uf:“好。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jīng)開赴魯國了,現(xiàn)在從
魯國撤軍轉(zhuǎn)而進兵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
請讓我為您出使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援助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碧?/p>
常采納了子貢的意見,就派他南下去見吳王。”
子貢一挺身而出,就使魯國得以保全,使齊國產(chǎn)生內(nèi)亂,使吳國被打敗,使晉國強
大越國稱霸。
(1)本題考查斷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見的文言虛詞這些斷句標志和主謂結(jié)構(gòu)。
(2)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的了解。文學常識關(guān)鍵在平時積累,考生既要了解識記
文學著作名稱、主要內(nèi)容、表達的主題,還要了解識記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
時代、創(chuàng)作情況等方面知識。
(3)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將題干與原文
進行對比。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皠h”,就是刪除,刪除無須譯出的
文言虛詞?!把a”,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皳Q”,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
古代詞匯?!罢{(diào)”,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白儭?,就是變通,
在忠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譯有關(guān)文字。
(5)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據(jù)原文關(guān)健句子提取概括。
(6)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代入原文,
考察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
翻譯文言首先要有語境意識,結(jié)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guān)鍵字、辨
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
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
23~26.【答案】D、D、B、
【解析】⑴D.“辯”,同“辨”,分別。
故選D。
第22頁,共25頁
(2)本題中,“城者既十仞矣”意為“城墻已經(jīng)修筑了十仞之高”,意思完整,中間
不應(yīng)斷開,由此排除AB;“此胥靡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庭心理治療師招聘合同
- 航空航天器材招投標方法探討
- 幼教志愿者招聘合同
- 科技研發(fā)中心施工合同糾紛模板
- 智能能源工程合同范本節(jié)能
- 曲棍球場地坪施工協(xié)議
- 倉儲物流土地招投標居間合同
- 空調(diào)安裝班組施工合同
- 教育機構(gòu)教師聘用合同范本
- 新人教部編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練習課
- GB/T 44536-2024CVD陶瓷涂層熱膨脹系數(shù)和殘余應(yīng)力試驗方法
- 紙夾子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神州十三號飛船知識科普宣傳主題
-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礎(chǔ)教程》第六章創(chuàng)業(yè)資源與融資
- 專職會計勞務(wù)合同模板
- 《短視頻拍攝與制作》課件-3短視頻中期拍攝
- 護理領(lǐng)導力培養(yǎng)護士的領(lǐng)導潛能培訓課件
- 印刷業(yè)管理條例-2020
- 口腔科醫(yī)院感染風險評估表[3頁]
- 造價咨詢外包業(yè)務(wù)管理辦法
- 電工基礎(chǔ)知識入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