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山東省菏澤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密★啟用前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2024.07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班級等個人信息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在敘事上采用了曲折復義的表達方式,明確說小說故事是假語存(賈雨村)、真事隱(甄士隱),在真假、有無、虛實之間,《紅樓夢》中有大量的藝術空白點,也就是“不寫之寫”。“不寫之寫”應該主要從美學修辭學上來理解,而不是從索隱或隨意聯(lián)想的角度來理解。遺憾的是,“不寫之寫”大多數(shù)情況為屬于歷史學范疇的考證派或非文學立場的索隱派所籠罩。一部藝術作品,所能寫到的東西相對于無始無終、波瀾壯闊的生活來講總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不寫之寫”在“寫”和“不寫”之間有一個辯證關系。對于作家來說,“寫”什么是值得反復思量和推敲的,“寫”是主要的,是呈現(xiàn)給廣大讀者和觀眾的,是他們能夠直接感知和認知的,是直接訴諸讀者直覺經驗的。至于“不寫”,則屬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寫”喚起人們對“不寫”感知、認知,這對作家來說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技能,對閱讀來說不是輕易能獲得的效果。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寫之寫”究竟該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寫之寫”,應該服務于其藝術目的或者一定的藝術目的。作家通過作品寫出來的東西,雖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識到它的整體,這才是“不寫之寫”。換言之,是有限與無限的統(tǒng)一,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tǒng)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筆觸不到的都叫“不寫之寫”,不是在閱讀過程中隨意生發(fā)、隨意聯(lián)想到的內容都是“不寫之寫”。從《紅樓夢》的文本舉例,如第三十五回寶玉與薛寶釵丫鬟鶯兒的對話。鶯兒笑道:“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上的人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睂氂褚婜L兒嬌憨婉轉,語笑如癡,早不勝其情了,那更提起寶釵來!便問道:“好處在哪里?好姐姐,細細告訴我聽。”鶯兒笑道:“我告訴你,你可不許又告訴她去?!睂氂裥Φ溃骸斑@個自然的?!闭f著,只聽外頭說道:“怎么這樣靜悄悄的!”二人回頭看時,不是別人,正是寶釵來了。既然這個秘密是鶯兒不能告訴寶釵的,此時在鶯兒和寶玉對話時當事人寶釵闖了進來,鶯兒當然不能當著寶釵的面給寶玉說了,況且是秘密呢。薛寶釵究竟有什么別人都沒有的好處,讀者也就無法知道高一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

了。這個“不寫之寫”,是永無直接答案的。不是寶玉以后沒有機會再向鶯兒求證求解,而是作者“不寫”了?!安粚憽笔刮谋揪哂辛碎_放性,使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來豐富和確認,在閱讀理解中讓薛寶釵的性格豐富起來。而《紅樓夢》的敘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寫”了很多,“寫”又限定了我們的理解和聯(lián)想。薛寶釵有世上人少有的好處,作家為了讓你關注、揣摩他的藝術描寫,從設置懸念和激發(fā)閱讀動力與興趣來說,也是不會輕易直接告訴你的。急于求解問題的答案有,也沒有,鶯兒接下來要說的成為了文本的“空白點”,這就是“不寫之寫”的妙處。(摘編自孫偉科《〈紅樓夢〉中的“不寫之寫”》)材料二:半截話更貼近生活的真實。語言作為人類表達思想、抒發(fā)感情、交流經驗的工具,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有完整的一句話或多句話才能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思想,尤其在書面語中,語句殘缺被認為是語言中的病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以口語表達時,“半截子話”很常見。這種有意無意地使用“半句話”而造成話語不完整,就出現(xiàn)了“半截話”現(xiàn)象。在很多時候,說一半,留一半,形式上看起來不完整,但在具體的語境下,對話雙方都可以理解,甚至有時比完整的表達更具效果。文學作品既然源于生活,那么從理論上說,應該很早就出現(xiàn)了這種“半截話”現(xiàn)象??上У氖牵斂谡Z轉化為書面語的時候,作者總要對生活中的口語加以整理加工,于是“半截話”現(xiàn)象在書面語中不見了蹤影。金圣嘆的高明之處正在于看到了生活中的這種表達方式,大膽地運用到《水滸傳》的評點中去,并把這種“半截話”現(xiàn)象稱之為“不完句法”。我們不知道曹雪芹是否受到金圣嘆的啟發(fā),但“半截話”現(xiàn)象在《紅樓夢》中不僅常見,而且運用得非常熟練,不論是“岔斷”式的“半截話”,還是“急收”式的“半截話”,亦或是“留白”式的“半截話”,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乏這樣的表達方式。曹雪芹在創(chuàng)作中從刻畫人物的需要出發(fā),故意使用了帶有特殊意味的殘缺語句,在看似語義未盡、表意含糊的辭面上細致地傳達了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展現(xiàn)了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在貼近生活的真實的同時,具有了極高的語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半截話”具有含蓄蘊藉之美,能提供廣闊的聯(lián)想空間。含蓄蘊藉,是我國傳統(tǒng)美學的第一要義,為歷代詩人和文藝評論家所推崇。劉勰《文心雕龍·隱秀》中提到:“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夫隱之為體,義生文外,秘響旁通,伏采潛發(fā)”。司空圖《詩品》云:“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边@些說法,字面不盡相同,但涵義卻大體一致,皆是對“弦外音”“味外味”的認可和贊賞。“半截話”有著無比豐富的潛在信息量,它跟中國詩畫的空靈、輕淡和言語的含蓄、“意在言外”的美學意蘊是相通的,“半截話”修辭中的語義留白無疑是這種“無言之美”的極佳載體。(摘編自張璇《論〈紅樓夢〉人物語言之“半截話”修辭現(xiàn)象》)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紅樓夢》采用曲折復義的敘事表達方式,營造出“不寫之寫”的美學風格。B.“不寫之寫”強調由作家的“寫”喚起讀者對“不寫”的空白點的感知與認知。C.金圣嘆提出的“不完句法”,改變了此前在書面語中不使用“半截話”的現(xiàn)象。D.“半截話”有著豐富的潛在信息量,這種表達形式是含蓄蘊藉之美的良好載體。高一語文試題第2頁(共8頁)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為一部小說,《紅樓夢》“不寫之寫”的藝術特點不宜用屬于歷史學范疇的考證派或非文學立場的索隱派的方法來理解。B.“不寫之寫”不是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隨意生發(fā)、隨意聯(lián)想,如對寶釵的“好處”到底是什么要依據(jù)原著的文本來推測。C.作者在將口語轉化為書面語的時候要加以整理和加工,因此在書面語中不能使用“半截子話”來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思想。D.“半截話”現(xiàn)象符合中國歷代崇尚含蓄蘊藉的美學傳統(tǒng),材料二引述劉勰、司空圖等人的說法正是為了論證這一觀點。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能體現(xiàn)“不寫之寫”的一項是(3分)A.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政先請眾清客題寫,眾清客心中早知賈政要試寶玉的功業(yè)進益如何,只將些俗套來敷衍,留給寶玉施展的空間。B.第二十八回,寶玉、薛蟠、蔣玉菡等人飲酒,薛蟠道:“我可要說了:女兒悲——”說了半日,不見說底下的。馮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說來?!盋.第三十五回,傅家兩個嬤嬤受差遣看望挨打的寶玉時私下談論他“連一點剛性也沒有”,后文只寫寶玉與鶯兒閑話打絡子,不再對嬤嬤作其他描寫。D.第七十七回,寶玉去探望被趕出大觀園的晴雯,晴雯對寶玉嗚咽道:“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貍精’!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根據(jù)材料二,對下面的內容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紫鵑忙了,連忙叫人請李紈,可巧探春來了。紫鵑見了,忙悄悄的說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罷!”說著,淚如雨下。探春過來,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經涼了,連目光也都散了。兩人正哭著叫人端水來給黛玉擦洗,李紈趕忙進來了。三人才見了,不及說話。剛擦著,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紅樓夢·九十八回》)A.“你好……”屬于“半截子話”,貼近生活真實,具有極高價值。B.這一句殘缺的語句帶有特殊意味,給讀者提供了廣闊的聯(lián)想空間。C.讀者聯(lián)想時要合理,比如依據(jù)黛玉的心理、性格、寶黛的感情等。D.作者沒有寫出黛玉的遺言,這段空白展現(xiàn)了黛玉復雜的心理活動。5.小說中作者經常留白,請結合以上兩則材料簡要說明小說中留白的方法和作用。(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老人與河孔捷生黎國鏵一眼選中河漢葦塘,那里有棵歪脖子樹,一椏粗枝探入水中,像活著的倒影,正是下釣好地方。和碳素釣竿不同,羅杰斯的老釣竿是木質,黃銅榫接還鑲嵌銀飾,透著上世紀中葉的年代感,只有塑料浮漂是二十一世紀的。黎國鏵給釣竿裝上鉛墜,魚鉤掛好假餌,避開水邊紅蓼下竿。羅杰斯端坐輪椅,陽光摩挲臉上縱橫溝壑,他吐納江風水汽,閉目冥想。嘴角笑意似有若無,就像蕩漾的浮漂。高一語文試題第3頁(共8頁)

葦叢深處水鳥爭喧,綠萍底下不時翻上氣泡,散發(fā)微腐氣息。黎國鏵感覺沒錯,色澤鮮艷的浮漂很快被扯動,他三番五次收竿,吞鉤魚兒都偏小,放生了。后又釣起一尾兩磅多的鯰魚。他打手勢問羅杰斯,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搖頭,他便摘鉤,滑溜溜的鯰魚撲通扎入水草,驚走紅蓼花穗上的蜻蜓。羅杰斯示意有話說,黎國鏵趨前俯身。老人唱喁指點,下游石灘才是他以前釣魚的福地。老人興致高,執(zhí)意棄輪椅拄拐杖讓黎國鏵攙扶著挪動,一寸寸踏勘記憶的方位。老人全身功能都在衰退,尤其是被阿爾茲海默癥侵蝕的記憶力,惟剩飛行員的視力未被衰老壓倒。他目力炯炯,認穴般指戳,呼哧帶喘道:“就是這里?!边@段河岸峭拔,怪石嶙峋。黎國鏵拂去樹墩青苔,扶羅杰斯坐下。眼底波濤拍擊巉巖,浪沫飛騰,怎么看也不像釣客吉位。老人又示意別用假餌,河邊濕泥里蚯蚓多的是。這倒合黎國鏵心意,他也不喜歡塑料假餌,便戟張手指摳泥,兩三下便有蚯蚓。在亂石間隙下釣,湍流簇擁橙色浮漂,如沸湯翻騰,魚能咬鉤?老人像時光穿越,固執(zhí)追尋回不去的昔日,然而生命就像破蛹羽化的蟬,再也鉆不回草間蛻殼。黎國鏵已無魚獲之念。他除了做義工上門照看老人,間或也給這位老兵——最后一位在世的飛虎隊飛行員做抗日口述訪談。他看羅杰斯的狀態(tài)不錯,便拉話。老人難得精神健旺,嗓音也清朗起來。他問飛虎隊舊事上次談到哪里?答:是日寇在華最后一次大型戰(zhàn)役——豫湘桂會戰(zhàn)。當時,日軍攻陷貴州獨山,飛虎隊出動戰(zhàn)機封鎖公路,掩護中國軍民撤退??羅杰斯嘟囔道,他記得清楚,當時駕機低飛掃射封鎖道路,日軍對空還擊,子彈穿過機身鉆進小腿。他一時還沒感覺,機槍手卻沒了聲息,一看戰(zhàn)友已歪倒在機槍上……黎國鏵沒帶筆記本電腦,便用手機錄音。老兵嘶啞聲線化為波長在手機屏幕起伏,就像黔南莽蒼群峰切割出波浪形天際線。羅杰斯呲牙咧嘴駕機飛回成都,降落時沖出跑道,昏死過去。那是他在飛虎隊最后一次執(zhí)行任務。語罷老兵滿臉皺褶現(xiàn)出光暈,好不容易聚攏的散亂記憶,又拐入另一段光陰隧道。養(yǎng)傷的日子他拄拐到錦江邊,在青羊宮外小攤吃麻辣涼粉,那是他和蓉貞初遇時刻。老人清晰記得,蓉貞鬢邊插著芙蓉花,兩條羊角辮晃來晃去,讓他心跳。羅杰斯眼瞳好像散焦了,從虛空看到生命中最長的那個時辰,思路從青羊宮翹起的飛檐飄然墜地,老人表情神秘道:“黎,告訴你一個秘密。”黎國鏵側耳聆聽,原來蓉貞并非鹽商之女。羅杰斯為訪佳人多次到青羊宮,羊角辮少女的倩影就像錦江邊一綹楊柳在眼前搖曳。他記不清吃過多少碗涼粉,并愛上麻辣。蓉貞就是賣涼粉的女孩,鹽商門第是她初次去俄亥俄州拜見公婆時即興編的。羅杰斯隨她怎么說,其實他的父母也都是窮人,一輩子沒走出阿巴拉契亞山地。羅杰斯精神矍鑠,邏輯清晰,令黎國鏵詫異。故鄉(xiāng)遙遠面影在老人語言中緩緩展開,青羊宮香煙繚繞的爐鼎,高大的銀杏樹,濕漉漉的青石板路,涼粉挑子的小燈籠……老人語罷吐納調息,呼吸顯短促,他累了。黎國鏵關閉手機錄音,釣竿依然翹挺,沒有動靜。天風放牧碎云擦拭晴空,對岸層疊林木搖出綠光,掩映其間的紅藍屋頂,像波浪間的帆翼。羅杰斯腿腳不行,腰板仍挺得直,未衰退的還有眼眸,投向寬闊的波托馬克河。一江來水泛滿夏天墨綠,涌向切薩皮克灣,在河口天際線變藍。羅杰斯老眼忽然精光四射,指向水中石堆。一直在浪窩顛簸翻騰的橙色浮漂已下沉不見,釣竿怒彎成弓,釣繩繃緊如弦斜插入水。黎國鏵急急抄起插在石間的釣竿,一股憤怒之力將他猛然拽向湍流,釣竿幾欲脫手。他雙腿夾竿絞動線輪曲柄,才拉幾轉就紋絲不動。僵持之下,羅杰斯顫巍巍打手語,黎國鏵領會,便放繩和挪動位置角度,竿頭吃不住活物潑剌剌掙扎,直彎入水。傳導過來的能量這般猛烈,莫不是水獺誤咬魚鉤?高一語文試題第4頁(共8頁)

收放之間,活物經不住絞線器物力量,一點點升出水面,竟是一尾肥大的海鱸魚。它絕望扭動,壯實黑脊和肚腹銀鱗閃閃發(fā)亮,陌生世界激發(fā)出它憤怒最高值,一頭又扎入浪沫。黎國鏵耐心反復拉鋸,終于把大魚拽起。這種游弋咸淡水域的海鱸魚,他此前釣過,卻未見過這么大的,足足五磅多!黎國鏵自認資深釣客,卻不知水底石堆別有洞天。海鱸魚“噗噗”掉打自己,魚鰭沾滿草屑,魚腮大開大合,鮮紅腮片像龍牙花怒放。它奮力一蹦,撲到羅杰斯腳邊,打濕他的褲腿。羅杰斯額上都堆滿笑紋,仿佛推開了記憶迷宮的某扇窗戶。羅杰斯的故事不知有幾多逸失于積塵,心智和他的時代一同剝蝕退化,只有江流如故,載走滔滔光陰……(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寫羅杰斯的釣竿與現(xiàn)代釣竿有許多不同,透著上世紀中葉的年代感,暗示了羅杰斯的身份特殊。B.羅杰斯堅定自己的想法,執(zhí)意要去黎國鏵認為并不是合適釣魚的地方,寫出他曾經作為軍人的堅毅。C.即使記憶力衰退,羅杰斯仍能想起“青羊宮香煙繚繞的爐鼎”等,體現(xiàn)他對這片土地深深的思念。D.釣到海鱸魚后,羅杰斯露出了笑容,這似乎觸動了老人內心的記憶,說明眼前的情景老人似曾相識。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選擇釣魚地點開篇,在釣魚過程中慢慢展現(xiàn)出一個患有嚴重疾病的老人形象,揭示了要懂得關愛老人的主題。B.文中多處運用比喻,“嘴角笑意似有若無,就像蕩漾的浮漂”“天風放牧碎云擦拭晴空”等,使文章語言生動,富有詩意。C.文中多次寫到羅杰斯雖然記憶力衰退但視力依然很好,這既符合他曾經是飛行員的身份,也為后文精準釣魚做了鋪墊。D.黎國鏵認為自己是資深釣客,卻只有在羅杰斯的指導下才能釣出大魚,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羅杰斯釣魚經驗的豐富。8.小說標題“老人與河”有多重意蘊,請簡要分析。(5分)9.本文在敘事上很有特色,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百射重戒,禍乃不滋。計福勿及,慮禍過之。同日被霜,蔽者不傷;愚者有備,與知者同功。夫爝火在縹煙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唐漏若鼷穴,一璞之所能塞也。及至火之燔孟諸而炎云臺,水決九江而漸荊州,雖起三軍之眾,弗能救也。夫積愛成福,積怨成禍。若癰疽之必潰也,所浼者多矣。禍生而不早滅,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濕,浸而益大。癰疽發(fā)于指,其痛遍于體。故蠹蠔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謂也。(節(jié)選自《淮南子·人間訓》)高一語文試題第5頁(共8頁)

材料二:使治亂存亡若高山之與深谿,若白堊之與黑漆,則無所用智,雖愚猶可矣。且治亂存亡則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見,如可不見。故智士賢者相與積心愁慮以求之,猶尚有管叔、蔡叔之事與東夷八國不聽之謀。故治亂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矣。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鬃釉唬骸百n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比∑浣?,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鬃釉唬骸棒斎吮卣缯咭??!笨鬃右娭约?,觀化遠也。楚之邊邑曰卑梁,其處女與吳之邊邑處女桑于境上,戲而傷卑梁之處女。卑梁人操其傷子以讓吳人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卑梁公怒,曰:“吳人焉敢攻吾邑?”舉兵反攻之,老弱盡殺之矣。吳王夷昧聞之,怒,使人舉兵侵楚之邊邑,克夷而后去之。吳、楚以此大隆。吳公子光又率師與楚人戰(zhàn)于雞父,大敗楚人,獲其帥潘子臣、小帷子、陳夏嚙。又反伐郢,得楚平王之夫人以歸,實為雞父之戰(zhàn)。凡持國,太上知始,其次知終,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國必危,身必窮?!缎⒔洝吩唬骸案叨晃?,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背荒苤病?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察微》)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把標號填到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分)卑梁人A操其傷B子以讓吳人C吳人應之D不恭E怒F殺而G去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桑,采桑,名詞活用為動詞,與《齊桓晉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的“衣”用法相同。B.舉,派,發(fā),與《諫逐客書》“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的“舉”意思不相同。C.克,戰(zhàn)勝,攻破,與《諫太宗十思疏》“能克終者蓋寡”的“克”意思相同。D.“得楚平王之夫人以歸”與《六國論》“不賂者以賂者喪”的“以”用法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與癰疽潰爛會污染很多地方類似,積聚怨恨可能會釀成禍患,因此要讓災禍不發(fā)生就要對紛繁復雜的現(xiàn)象百般預備,重重戒防。B.智者和賢者千思百慮、用盡心思地去探求治亂存亡的征兆,是因為叛亂事件和陰謀曾經發(fā)生,并且治亂、存亡的區(qū)別很難辨別。C.孔子能從細小之處看到結果,對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觀察得深遠,他預見到子貢做法的危害,于是否定其贖人卻不領取金錢的做法。D.楚國與吳國兩國既沒有洞察事情的開端,也沒有預見到事情的結局,還不能了解事情的發(fā)展過程,導致因邊邑小事展開大戰(zhàn)。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禍生而不早滅,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濕,浸而益大。(4分)(2)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4分)14.兩則材料對微小事情的看法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3分)高一語文試題第6頁(共8頁)(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咀ⅰ看嗽娛嵌鸥τ诎彩分畞y期間流落夔州時所作。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頷聯(lián)中“誰憐”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對孤雁要面對高遠浩茫天空的擔憂與同情憐憫之情。B.頸聯(lián)寫孤雁望眼欲穿、哀鳴聲聲,好像出現(xiàn)了幻覺,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孤雁的渴望、煎熬。C.尾聯(lián)運用對比,以野鴉的無憂無慮、鳴噪不停反襯孤雁的孤寂、凄苦,暗含對野鴉的羨慕。D.詩人以孤雁自比,表達了對漂泊生涯的感慨,正合其“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句意。16.“詩骨”,指詩中處于核心地位、起統(tǒng)率作用的“句”。有人認為此詩的“詩骨”為“飛鳴聲念群”一句,請結合全詩分析其依據(jù)。(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宮賦》中,杜牧用“,”兩句夸張地描繪出阿房宮的門釘之多,將阿房宮的奢華與百姓的生活作了鮮明的對比,揭示了秦始皇的貪婪與奢華。(2)《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以古帝王盤庚為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準則的兩句是“,”。(3)《念奴嬌·過洞庭》中,“,”兩句寫作者駕著小船在清澈寬廣的湖面上飄蕩。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作為一位偉大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者,魯迅一生始終把抨擊舊勢力、揭露社會中的黑暗當作自己①的職責。他以其炯炯目光注視著舊中國的現(xiàn)實和人民的命運,尤其是對處在封建社會最底層、最易于損害、侮辱的中國婦女,表達了極大的關注和同情。魯迅以婦女為主要描寫對象且較為成功的作品有《祝福》《離婚》和《傷逝》。在這三部作品中,作者成功塑造了祥林嫂、愛姑、子君這三個舊中國下層婦女的典型形象。這三個形象都貫穿著魯迅對中國婦女問題的一系列思索。他贊揚愛姑爽朗、潑辣的斗爭;對祥林嫂善良、安分的掙扎,他表示同情;歌頌追求婚姻自主、個性解放的子君。魯迅筆下的女性形象于黑暗的社會中艱難地維持生計,各種各樣的磨難無時無刻不席卷而來,在此境地下,她們的呼聲是那樣的②,幾乎全然潛隱于時代的洪流之中。但是,魯迅明確地認識到她們有可能成為新的革命動力,清楚地看到中國婦女尚有發(fā)揚光大的“火花”。高一語文試題第7頁(共8頁)

魯迅先生較早關注中國婦女的命運,他對當時社會壓抑女性的病態(tài)現(xiàn)象進行了審視和批判,向我們揭開了封建禮教下婦女悲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